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大學逃課怎麼辦

德國大學逃課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2-07-25 12:49:50

1. 名人逃課的故事(本人在收集論據)

1895年春天,愛因斯坦已16歲了。根據德國當時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歲以前離開德國才可以不必回來服兵役。由於對軍國主義深惡痛絕,加之獨自一人呆在軍營般的路易波爾德中學已忍無可忍,愛因斯坦沒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決定離開德國,去義大利與父母團聚。 但是,半途退學,將來拿不到文憑怎麼辦呢?一向忠厚、單純的愛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個自以為不錯的點子。他請數學老師給他開了張證明,說他數學成績優異,早達到大學水平。又從一個熟悉的醫生那裡弄來一張病假證明,說他神經衰弱,需要回家靜養。愛因斯坦以為有這兩個證明,就可逃出這厭惡的地方。 誰知,他還沒提出申請,訓導主任卻把他叫了去,以他敗壞班風,不守校紀的理由勒令退學。愛因斯坦臉紅了,不管什麼原因,只要能離開這所中學,他都心甘情願,也顧不得什麼了。他只是為自己想出一個並未實施的狡猾的點子突然感到內疚,後來每提及此事,愛因斯坦都內疚不已。大概這種事情與他坦率、真誠的個性相去太遠。

2. 大學曠一節課會怎樣

大學曠課一次沒有什麼影響,只不過是辦公室提醒你不要逃。曠多有影響的,比如老師對你印象不好,平時分就比較低,容易掛科。

大學(University、College)是實施高等教育的學校的一種,包括綜合大學和專科大學、學院,是一種功能獨特的組織,是與社會的經濟和政治機構既相互關聯又鼎足而立的傳承、研究、融合和創新高深學術的高等學府。它不僅是人類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還在長期辦學實踐的基礎上,經過歷史的積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環境的影響,逐步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

大學從產生到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起初,主要是從德國、英國等國家最早發展起來的。中國現代大學源起於西方,現代西方大學又是從歐洲中世紀大學、英國大學、德國大學再到美國大學這樣逐漸演化過來的。無論哪一個時代的大學都是以前大學的創造性繼承而不是否定。

「 大學 」一詞源自拉丁文的 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它的大致意思是「教師和學者的社區」。現代大學制度已在歐根中世紀的大學,這是在義大利建立和演變而來大教堂學校的神職人員期間中世紀盛期。



3. 大學曠課輔導員會管嗎

大學曠課輔導員會管。

大學從產生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起初,主要是從德國、英國等國家最早發展起來的。中國現代大學源起於西方,現代西方大學又是從歐洲中世紀大學、英國大學、德國大學再到美國大學這樣逐漸演化過來的。無論哪一個時代的大學都是以前大學的創造性繼承而不是否定。

章程

大學章程是大學內部的「憲法」,由大學的權力機構為了保證大學獨立地位,根據高等學校設立的特許狀及國家或地方政府的教育法律法規,按照一定的程序制定的有關大學組織性質和基本權利的並且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治綱領。

4. 大學體育曠課三次,老師不讓考試,怎麼辦

跟老師好好說說,問問你們學長能不能送東西解決,不行就只能等補考了

5. 《我的逃課生涯》全文

引子 [02年的初秋,我來到這所北方的大學,夢想和新奇是我踏上這片土地的動力,但沒想到時隔兩年,我的夢想幾乎喪失殆盡。我像迷途的羔羊不知該走向何方,我想大多數同學和我一樣,對於自己的明天都不能有一個清晰的判斷,只是走一步算一步了,跟隨大家的足跡,快畢業的時候一起去實習,一起去應聘,把生活按規律重新過一遍。當我們不知不覺中度過了人們稱之為「美好歲月」的大學時代時,我們是否能明白自己究竟是怎樣走過的?目的實現了嗎?學會了什麼?而又能做些什麼呢?

· 美麗真可以重來嗎

· 銀行卡 安全快捷換Q幣

· 溝通無極限手機Q時代

· 魔法表情秀出百變心情

· 管中窺豹 明察秋毫

· QQ秀 秀出個性真自我

顯然,學校教給我們的不只是那些枯燥的課程。如果你是個循規蹈矩的學生,認真聽好每一節課,考出優秀的成績,那麼你可能會有美好的前途。如果像我一樣是個根本就不愛學習的人,那也未必會一事無成。生活就像一個輪回,相信它並不是無間的,你我一樣能尋得到生機……]

正文就從今天寫起吧!上午的管理信息系統課,老師又點名了。呵,我還算比較幸運,本周第一次或者說唯一來的一節課,正趕上老師的欽點檢查,真可謂是祖上燒了高香,謝天謝地。聽同學們私下裡議論:「此次點名不在的,在期末考試中一律會不及格。」我的媽,還沒經過法院審判,就直接執行死刑了,比德國的蓋世太保、民國時期的軍統還要恐怖,起碼人家殺個人還得策劃一番呢,而老師「殺人」就從來不見有沾血的,信手拈來,也夠狠。

我有一哥們,點名的時候,還在寢室做著春秋大夢呢。慌亂中,我趁應答「到」的工夫,連忙給他發了簡訊,讓他速來教室尋求生機。如果起床速度夠敏捷並省去諸多程序,一溜小跑沖進教室,再氣喘吁吁的給老師編個來晚的理由,怎麼著也能從輕發落,算遲到吧。如果起床後還想洗個臉,刷個牙,對不起,那就死定了。沒想到哥們的速度還真快,不到五分鍾,就來了個乾坤大挪移,從宿舍的床上飛到了教室的椅子上。躺著的姿勢還沒變,不同的就是身上多了件衣服,咋一看,**,還是反著穿的。我想兄弟這下可真夠慘的,從寢室到教學樓,大腦中該是一片空白吧,我們教室在五樓,就算坐電梯,那也得正好趕上才行。看來生機還真不好找,好歹這次哥們算過關了,只是被全班同學看到反穿衣服的滑稽樣,的確有點難堪。

說起來,點名是有種把大家糾集到一起的功能,但這課聽起來實在是索然無味,比雞肋還雞肋。趴在課桌上睡了一節,感覺頭有些暈,像中了無色無味的毒一樣,迷糊中突然想起上星期我好像被點了三次名,頓覺腦中清醒許多。

我回憶了好大一會,終於想起來了:「哦,自己上周確是被點了三次,一次是輔導員的課點的,一次是被心理學老師的男朋友(男朋友為她代課)點的,而另一次,可他媽也真夠慘的,被系學生會給點了。一周內被蓋了三次帽,也可以算榜上有名了吧!」

聽說被系學生會點著了,還要出布告,給予警告。當時聽到這些,我心裡的確一驚,可後來一想:「自己在系裡正沒出過名呢,好不容易有了一次機會,豈能錯過,嘿嘿!有點難得呀!」

說實話,點名出布告,也無非是給形式主義中又增添了一些垃圾。是學生誰沒逃過課啊?只不過是逃多少的問題。負責點名的學生會里逃課多的比我有的是,你們點名的時候就不心虛呀?記得當時哥們給我打電話,讓我趕快到教室,他們先給我周旋一陣,拖延時間。我一下慌了,連忙穿衣服找鞋,可不到一分鍾,我又迅速安靜了下來,我給哥們回電話:「不用拖了,讓他們隨便吧,別說是學生會,就是院長在那,我也不去。」掛斷電話的瞬間,我覺得自己終於牛逼了一回。沒顧著想那麼多,脫掉剛穿好的衣服,一頭扎進被窩,繼續睡覺了……

其實,我逃課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從小學到大學,我最喜歡的一門課就是「逃課」。以前,我也產生過既然那麼喜歡逃乾脆不上的想法,但在父母百般的阻撓下,我還是堅持了下來。再說,當時我也是無計可施,不上學,我干嗎去呀?什麼都不會,出去還不是喝西北風,不如呆在學校里,除了學習,平日里還能缺幾節課,也蠻有意思的。就這樣,我逃課的習慣不但沒改掉,而且逐漸加深了。

我在小學、初中甚至高中逃課的程度都沒有現在的厲害。那些時候覺得學的課還挺有意思,能聽到很多新鮮而又有用的東西,再加上課程緊,學習壓大,所以逃課的機會還是比較少的,只不過是小打小鬧,有急事的時候,才下定決心去逃。即便是這樣,偶爾的幾次還是被老師逮個正著。那時處罰起來要比現在大學里嚴重的多。現在最多扣了你的平時分,最嚴重的也就是不及格,並沒有涉及到人身傷害問題。可那時就不一樣了,如果被老師抓住逃課,輕則寫檢查、罰站,重則可能就需要老師親自動手了,揪你耳朵、踹你兩腳,看起來都是稀鬆平常的事。現在想起來那些當時侵犯過我身體的老師,才懂得做到「為人師表」是多麼的難。

現在是大學了,當然我們都知道了自己所擁有的權利,所以老師們們也從來沒有向我們動過手。基於此,我逃課就變的更加肆無忌憚了。在大一的整個學年內,我都記不清我到底逃了多少節,只記得上課完全依自己的感覺,想去就去,不想去拉倒,真正達到了「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的境界。那時逃課不是因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最主要的還是所學課程的無聊透頂。我不敢斷定那些知識將來是不是真的有用,但給我們傳輸知識的有些老師實在差的可以。且不說他們知識的貧乏,個別老師講課竟然用方言授課。試想一個現代化的大學如此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難免讓人生出厭煩情緒。記得有一位教英語的老教師,按年齡估計早該退休了。可他仍「堅持」在講台上給我們「傳道、授業、解惑」,頗有孔丘大家的風范。只不過一口流利的山西話與英語攙雜在一起,讓我們不但沒有解惑,反而更加迷惑了,一時間竟分不清他說的是英語還是家鄉話。這種情況我曾在系裡的學習工作會議上反映過,但系領導說現在師資力量確實緊張,等我們了解一下再說,然後便再也沒了消息。如此態度,如此課堂,怎不讓我這類逃學族增加無窮的動力。

大二的上半學期,因為考試課的突然增多,我逃課終於有了收斂。但由於大多課程屬於文科性質,不必趕的那麼緊,所以習慣依然在延續。平時坐在班裡應付老師,其實學到的東西是很少的,只有到臨近考試的時候,我才強迫多看幾眼書,多費些工夫製作點實用性的小抄。

也就是這學期,我在大學度過了迄今為止最美好的時光,因為在這段時間里我同時遇到兩位自己比較尊重和喜歡的老師。他們是會計老師王文,外聘老師馬迎飛。王文老師課講的好沒說的,而且聽她的課有種充實感,一言一行都能使人受到感染。馬迎飛,也許我從來都沒尊稱過她一句老師,我總覺得叫她馬老師太難聽,而且把漂亮的她都叫老了。我曾在課堂上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叫她飛兒。雖然她只教了我們一個學期的英語課,但這也是我上大學以來唯一一學期全勤的課程。她留給我們的是一種聽課的愉悅和享受,一種最真實的兄弟姐妹般的親切。記得有次,她批評了我們班的一位男生,結果在第二節上課時,這位男生竟捧著一大束鮮花沖上講台向她道歉,飛兒當時就傻了,紅著臉不知怎麼辦才好,在全班同學的歡呼下,她才接過鮮花,而整個人卻害羞得鑽到講桌下不肯出來,我們費了好大勁才讓她挺直身體。她還極力為自己圓場:「下次不要再這樣了,下次不要再這樣了!」呵呵,那時侯我就覺得她只是我的一位好朋友,而並非老師。如今回憶起來,當時的情景就像是一道幸福的漣漪,漸散漸遠,而又難以忘懷……最近有在網上碰到她,我還能很調皮的叫她一聲美女或是飛兒。我知道她不可能再教我,但有種感覺,我想以後都很難再有了。

迷迷糊糊進入了大二下半學期,也就是我現在的處境。所開的課又變的乏味起來,開學兩個多月了,我早已恢復到了以前的逃課狀態。四月的末尾,天氣連續的放晴,每日漸高的氣溫,熱的我有些喘不過氣來。最近一段時間,我經常性的缺課,每周也就出現在教室一兩節,其餘的時間就呆在宿舍上網或工作。對我來說,逃課的理由顯然很不充分,除了課實在無聊之外,我總覺得上課不如打工掙錢來的實際。與其違心的掂本小說在課堂上熬時間,還不如乾脆不去來得清閑,兩則關鍵的差別也就是個點名問題。我向來是個懶得請假的人,反正不想去,就應該有被點著的心理准備,何必再編寫不著邊的理由來咒自己呢?聽說過一個笑話:「有一個學生向老師撒謊說他爺爺死了,需要請假回家,老師信了他。結果沒過多久這個學生和他爺爺同時出現在學校,老師問:『你爺爺不是已經死嗎?』學生回答:『是呀,可他又活了,他有點搞不明白老師出了車禍,怎麼還能批請假條。』」這個學生聰明的真是可以,竟然能兩面騙得成功,顯然他的理由在兩邊都是充分的,也難為他了。記得一次有位老師在課堂上宣布:「凡多次無理由請假的,考試成績要扣分。」我當時心裡就好笑,什麼叫無理由請假,自己造的詞嗎?誰請假能沒有理由,不管撒謊還是事實,能應付過去就行,你能說別人的理由是假的嗎?所以從這一點看,老師還不理解我們。

前幾天忘了是什麼課,我和同宿舍的另一個兄弟都沒去。放學後,有同學傳來「喜訊」我和他都再次被老師親切關照了。我還無所謂,可我那兄弟卻顯得有些按奈不住了,他這周也就逃了一節,偏偏如此倒霉竟給撞上。我想當時他肯定特生氣,要不然也不會說出一句至今我仍奉為經典的話:「幾吧,他(老師)除了會點名,還會幹啥?」兄弟還真有高見,我當時也跟著他發表評論說:「你就可憐可憐老師吧!他沒本事讓學生來聽他的課,手中剩的唯一的權利也就是點名了,哎!大家都不容易呀!」

一連幾星期的不上課,我內心裡也總有種不真實的感覺,我也想過這樣一直逃下去,畢業時可能不會有好結果。但就算不逃課,畢業時就會有前途嗎?我們會不會真的像一群水中的游魚,開始的時候,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沉在水底,而到最後,在水底的浮了上來,在水面的卻沉了下去。我不敢肯定,我甚至慶幸這並不是一條真理,它也有被打破的時候,只不過改變它,會很難很難……

對於我的未來,我不抱有多大希望。有些人可能希望畢業後趕快找到一份好工作,而有些人也許正積存著底氣准備考研。但不論是哪一種選擇,我想都要比我這種渾渾噩噩天天混日子的人要強。有人說:「考研的人像豬一樣的活著,找工作的人像狗一樣的活著,而我這種既不考研又不準備找工作的人過的就是一種豬狗不如的生活了。話雖有些粗,但卻很形象的描繪了現實的情況。每天早上醒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今天有什麼課可以逃或是想想今天有什麼事情可以做。我突然發現我和《草樣年華》里的邱飛是如此的相似,厭學、厭考,對自己的專業沒有絲毫的興趣和信心,唯一不同的也就是我沒有邱飛那麼大膽,在考試時離校出走,也沒有他那麼走運,竟然同時可以泡好幾個女孩子。

我沒有女朋友。所以逃課的日子裡,我只能呆在宿舍上網或去圖書館看看雜志,偶爾也去操場踢球,但這樣的機會總不是很多。因為操場開放的時間常常只限於日出前和日落後,日出前我還沒從美夢中驚清醒,而日落後,鋪上草皮的足球場就儼然變成了一張大床,上面躺滿了甜蜜擁抱的男女,昏暗的燈光下甚至可以看清他們擺出的各種姿勢和動作,有點讓人「酸」不忍睹。而且第二天早上你會發現,碧綠的草坪上扔滿衛生紙、瓜子皮……這種情況常常令那位拎著大桶的環衛工人望「場」興嘆,搞不懂晚上還能做什麼「運動」,竟然產生這么多垃圾。

無所事事的日子,狀態是迷茫的。我就像只迷失方向的流浪狗不知該去往何方,校園里除了圖書館和操場,其他都不是我喜歡駐足的地方。有時候我倒想把我的課程變成一根骨頭,哪怕沒有一點肉,能吸引我也好呀!只可惜我連這個願望都不能實現。無聊時,我會在傳奇世界裡暢游一番,在BBS上瘋狂灌水,去浩方平台里練上幾把槍,以此來打發寂寞的時光。我並不沉迷網路游戲,但它常常卻成為我消遣時間的唯一方法。我也會在下課鈴響過後,和兄弟們一起站在窗檯前,看成千上萬的人從教學樓里湧出,人潮會將我的視線淹沒,而我的目的也無非是極力搜索著漂亮MM。如果我的目光能突然間定格,那一定是我發現了目標,嘴角會閃出一絲詭笑,繼而會聽見刺耳的歡呼聲。我想我過的就是撞鍾和尚的生活吧,什麼時候離開寺院,才能不去聽那一陣陣亘古不變的鍾聲……

時間真的過的好快,轉眼間本學期就折去了二分之一,我又要為期末的考試而逼迫自己忙碌了。但至少在考試來臨前,能逃的課還是可以逃的。人生幾何,得過且過,我坐在老師剛點過名的課堂上寫下這些文字時,心裡突然涌動出莫名的悲哀,我想那悲哀其實是因為自己。抬頭看看窗外,太陽早已升起了老高,也許再過幾分鍾,當放學鈴聲響起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如釋負重,期待已久。而整個校園又將再次陷入解脫後的沸騰……

6. 大學上課隨便坐嗎

如果老師沒有特別要求,是可以隨意坐的,大學是一個自由的地方,遵紀守法的情況下完全可以的。

大學從產生到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起初,主要是從德國、英國等國家最早發展起來的。中國現代大學源起於西方,現代西方大學又是從歐洲中世紀大學、英國大學、德國大學再到美國大學這樣逐漸演化過來的。無論哪一個時代的大學都是以前大學的創造性繼承而不是否定。

大學理念:

大學理念是大學的「精氣神」,反映大學的歷史傳統、精神底蘊和價值追求。《柏林洪堡大學憲章》認為其大學理念是堅持研究與教學的統一、學生與學者的共同體、學術自我負責和自主管理的原則。因為學術離不開自由,自由離不開責任。

《東京大學憲章》描述其學術理想是「努力使自己建設成世界一流的學術研究機構,並且培養出有全球性發展眼光的知識分子,這些知識分子將為實現一個沒有偏見的社會,為促進科技進步和創造新文化作出貢獻」。

7. 如何高質量地走完大學四年

1、認真考慮自己將來想做什麼、想從事什麼職業、想成為怎樣的人。你未必能達到所想,但是首先你得有個努力方向。毫無方向的努力,都是無用功!

2、可以參加社團,但是不要過度沉迷於社團活動。我們學校有個「百團大戰」,每次招新的時候會發現新生一個人能給十幾個社團投簡歷,什麼社團都想參加。其實挑一兩個感興趣的參加就可以了,多了第一時間有限、第二影響本職工作——學習。

3、什麼事情都要早做准備。期末考也好、考研也罷,或者畢業設計,不要拖到最後時刻,天天挑燈夜戰完成任務。既影響健康,也影響效率、質量。

大學的產生

大學從產生到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起初,主要是從德國、英國等國家最早發展起來的。中國現代大學源起於西方,現代西方大學又是從歐洲中世紀大學、英國大學、德國大學再到美國大學這樣逐漸演化過來的。無論哪一個時代的大學都是以前大學的創造性繼承而不是否定。

「 大學 」一詞源自拉丁文的 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它的大致意思是「教師和學者的社區」。現代大學制度已在歐根中世紀的大學,這是在義大利建立和演變而來大教堂學校的神職人員期間中世紀盛期。

8. 義務教育起源於哪國

義務教育的發源地

歷史上的「義務就學Schulpflicht」一詞最先出現在1619年的德國,而且興建學堂最初還同興盛新教有關。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開展之後,歐洲許多新教國家開始為推行新教教育,廣設學校。為此,1619年德意志魏瑪邦國率先公布了「義務就學規定」,規定父母應送六至十二歲的男女兒童入學,否則政府強迫其履行義務,這就是「義務就學法」的開端。

在歐洲現代教育學史上,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及啟蒙運動都被認作是重要的起點,而那時的捷克大教育家誇美紐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就是隨之興起的大辦教育運動的重要的奠基人。誇美紐斯有關教育的原則及理論,可是說是西方教育學的基礎和綱領,而且一直還影響著當代教育學。誇美紐斯首先提出:教育應致力於人類關系的改善;所有的人,同樣由上帝創造,便彼此平等;不論男女,不分社會地位的貴賤,他們都應擁有受教育的同等的機會

(Bilng müssen der Verbesserung der menschlichen Verhältnisse dienen; wenn alle Menschen gleich sind, weil sie in gleicher Weise von Gott geschaffen sind, dann müssen alle Menschen die gleiche Bilngsmöglichkeit erhalten unabhängig ihres Geschlechtes und gesellschaftlichen Standes.)。

在他的思想不斷普及傳播的過程中,第一個實施「義務就學法」的國家也便應運而生,這個國家就是德國,確切地說是當時的普魯士帝國。這項義務就學規定頒布於 1717年,是由當時普魯士帝國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Friedrich Wilhelm I,1688-1740)授諭的。它規定:所有男孩、女孩不論出身貧富都必須接受教育。類似的法規在法國 1880年才開始制訂,在英國則是1882年。

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是一位很有特色的國王。1713年他繼位後,尤其重視軍隊建設,他成功地將當時的普魯士帝國建成了一個軍事大國,他創建的軍事體製得到了世界范圍的矚目.為此他還贏得了「大兵國王 Soldatenk?nig」 的稱號。威廉一世還一向以吝嗇著稱,民間流傳有許多他的佚事,比如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建設柏林城,他令富人出資蓋房。而在1717年9月28日,為了提高整個國民的受教育程度及信教程度,簽署了「普通義務就學」諭令的也是他,諭令上這樣寫道:

「常有督管人員和傳教士向我們抱怨,不少家長,特別是鄉下的家長對孩子上學之事疏忽管教,以至諸多孩子,尤其是貧困家庭子弟不論讀書、書寫與計算均得不到訓練,身體成長,心靈發展均被放任自流。此等狀況實令我們憂慮。」

因此國王下詔書,普魯士王國內所有 5至 12歲的孩子(1754年時增加至十四歲,現代的規定至少十八歲),必須上學,接受學校教育,不將孩子送到學校的家長要受到處罰。所有的學齡兒童:「冬季,必須每天上課;夏天,除了幫父母做農活外,每星期至少也要上學一至二日,以使冬季學到的知識不致被遺忘。學費每星期 6分尼,付不起學費的家庭,要由當地政府擔負。」在此,就學義務定為七年。學生離校時,必須會讀、會寫,當然還要能背誦宗教教義。

當時的德國已有了一些學校,貴族子弟多前往由世俗化了的修道院改建的學校(文理中學的雛形)讀書。鄉村裡,也有了一些明達鄉紳主辦的鄉村學堂。但這些並不能使國王滿足,他要普及教育。

這項詔書最初受到了家長、富人及教會的極大抵抗,他們擔心,盡管建築學校所用建材由國王免費發配,但蓋房經費卻要由他們支付。不過國王決不妥協,不斷派送欽差大臣下鄉,督察改革進行情況。當他的大臣提醒他,這項改革會造成耗資巨大時,這位一世以「乞丐國王」聞名的國王卻說,這是一項長遠之計:「這些錢算什麼!…我建學校,就是在改善我們的國家。如果培養不出基督徒,什麼都將無助於我。…」

盡管如此,那時的學校卻沒有經費請教師,也就是說,教師都是義務教員,他們必須同時從事其他職業來養家糊口。這些教師常常是退役軍人、手工匠或臨時工;學校的教管往往就是教堂的管事。有些地方實在沒有教室,課堂還會搬到私人家的客廳或工房裡去。那些軍人出身的教師,操練有術,實踐經驗豐富,還有軍人們慣有的大嗓門;但除此之外,要提供其他素質教育的科目,比如:讀、寫、算術、音樂和宗教,他們便力不從心了。因此,很多教師都是一邊從課本上學一邊來教學生的。盡管困難重重,這位國王卻為教育改革開了一個大頭。1740年他死於水腫病時,全國的學校,已從 1717年時的 320所鄉村學堂,發展為 1480所。現今柏林洪堡大學的前身,就是為了紀念這位普魯士國王,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柏林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學」。

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的兒子弗里德里希大帝(Friedrich II.von Preussen, der Grosse)繼位後,將這項由父親簽署的諭令,堅決徹底地貫徹了下去,並一直貫徹到帝國最偏遠、最分散、最荒漠的地區。
1763年8月12日,弗里德里希大帝簽署了世界上第一個「普通義務就學法Generallandschul-reglement」,將這項詔書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下來。在這項法規里,將就學義務規定為八年。

1870年和1871年,普魯士帝國在普法戰爭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德國重又獲得統一。1873年3月拜恩州(巴伐利亞州)教師報 (Bayerische Lehrerzeitung)上登出了一篇題為「德國校長大獲全勝 Der deutsche Schulmeister hat gesiegt」的文章,將戰爭的勝利歸功於一個半世紀來實施的義務就學法。從此歐洲各國也紛紛效法,開始頒布此項法規。

後來,在德國這項法規成了一種傳統,德國學校中不到十八歲的孩子因病、因事沒去上學,必須要由家長寫假條。這項法規還會是一種強制手段,以前,特別是在德國納粹期間,逃學的孩子還會被警察找上門來,送回學校。即使是現在,義務就學法仍然行之有效,新近德國電視新聞中還有報道,專家的統計結果表明,三分之一的逃學學生有違法行為或具違法傾向。因而逃學學生不光在學校在案,還在警察局備了案。平日警察巡邏時,在大街上,商店裡見到青少年,上前問詢不去上學的原因也是巡警的工作之一。有報道說,柏林警察局還開始使用一種電子帶,經常逃課的學生必須在腳腕上戴上這個電子帶,以使警察了解他們的去向、行蹤。

閱讀全文

與德國大學逃課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