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家知道德國主帥勒夫的資料嗎
尤阿希姆·勒夫尤阿希姆·勒夫(Joachim Low,1960年2月3日-),是一名德國足球教練、前足球運動員,現任德國國家足球隊主教練。
目錄[隱藏]
簡介
職業生涯球員時期
執教時期
足球哲學
威望
個人魅力
履歷
執教榮譽簡介
職業生涯 球員時期
執教時期
足球哲學
威望
個人魅力
履歷
執教榮譽
[編輯本段]簡介
全名:Joachim Löw 尤阿希姆·勒夫 生日:1960.02.03 出生地點:德國黑林山舍瑙 身高:181cm 體重:75kg 尤阿希姆·勒夫(Joachim Loew,1960年2月3日—),前德國足球運動員,司職中場。退役後曾執教過德甲足球俱樂部斯圖加特、卡爾斯魯厄等隊。2006年世界盃後克林斯曼離開德國國家隊帥位,尤阿希姆·勒夫接任德國國家足球隊主教練一職。 勒夫尤阿希姆·勒夫在球員時代曾經效力過弗賴堡、斯圖加特、法蘭克福與卡爾斯魯厄等隊,在德甲上場52次(進7球),在德乙上場252次(進81球)。 勒夫由於傷病原因很早就退役並成為了足球教練。曾經出任過德甲球隊斯圖加特的主教練,隨後又到土耳其與奧地利執教過費內巴切、因斯布魯克蒂羅爾與奧地利維也納等隊。在執教斯圖加特隊期間,他所打造的斯圖加特三架馬車(博比奇,埃爾伯,巴拉科夫)威震德國足壇,成績顯赫。 在此期間勒夫已經展示出他的才華。克林斯曼已經正式辭去了德國國家足球隊主教練的職務,助理教練勒夫被扶正,接過了克林斯曼的教鞭。雖然多數德國人對克林斯曼的辭職非常惋惜,但是很多人也認為勒夫是繼承克林斯曼的最佳人選。因為兩個人身上有很多的共同之處。
[編輯本段]職業生涯
球員時期
1960年2月3日尤阿希姆·勒夫出生在黑森林的舍瑙鎮,他的父親是一名鍋爐安裝工。1978年18歲的尤阿希姆·勒夫在弗賴堡開始職業球員生涯,他的起步在德乙聯賽。1980年尤阿希姆·勒夫來到斯圖加特,第一次踏足德甲,然而這卻是一次失敗的經歷,他只有4次出場,很快他又轉投了法蘭克福。 勒夫曾經就讀於科隆體育大學,在此期間他結識了當時同在科隆體育大學學習的尤爾根·克林斯曼兩人成了摯友。2004年克林斯曼出任德國國家隊主教練,勒夫就受克林斯曼之邀成為了德國國家隊的助理教練。 1982年在德甲過得不如意的尤阿希姆·勒夫又回到了德乙賽場,回到了弗賴堡。而他也在這里再次取得成功。在1983/84賽季尤阿希姆·勒夫在31場比賽中打入17球,德乙那個賽季進了不少球,不過有一個人排在尤阿希姆·勒夫的前面,他的名字是尤爾根·克林斯曼,是的,就是尤阿希姆·勒夫日後在國家隊輔佐的那個人。 1994/95賽季輾轉多年之後,尤阿希姆·勒夫後效力了卡爾斯魯厄、沙夫豪森和溫特圖爾等球隊,最終,尤阿希姆·勒夫在弗勞恩菲爾德選擇了退役,35歲的尤阿希姆·勒夫也結束了球員生涯。
執教時期
足球俱樂部 1995年—1996年賽季,已退役的尤阿希姆·勒夫出任老東家斯圖加特的助理教練,協助主帥羅爾夫·弗林格制定戰術。1996年8月,弗林格被聘請為瑞士國家隊主教練,勒夫順理成章地被扶正,成為球隊主帥。當個賽季,勒夫打造出由巴拉科夫、埃爾伯和博比奇所組成的「魔幻三角」,震懾德甲,獲得1997年德國杯冠軍。1997-98賽季,勒夫的球隊一路打入歐洲優勝者杯決賽,但以0-1負於切爾西,獲得亞軍。當季,斯圖加特獲得德甲第4名。 1998年7月,勒夫離開斯圖加特,轉而執教費內巴切。1999年10月,勒夫返回德國,出任老東家卡爾斯魯厄主帥,但因未能帶領球隊保級而遭到解僱。2000年12月,他再次前往土耳其執教阿達納,但3個月後再度因戰績不佳而下課。 2001年10月,勒夫出任奧地利球隊蒂羅爾因斯布魯克主教練。次年,勒夫帶領球隊問鼎奧超聯賽冠軍。然而,蒂羅爾因斯布魯克隨後因財政問題宣布破產,勒夫再度賦閑在家。2003年6月,他被聘請執教奧超衛冕冠軍奧地利維也納。 德國國家隊 2004年8月1日,德國足協出人意料地宣布勒夫將擔任德國國家隊的助理教練,輔助球隊的新主帥尤爾根·克林斯曼。克林斯曼曾與勒夫在同一所教練學校學習,深知勒夫的戰術指揮才能,因此上任前特別要求足協任命勒夫為球隊的助理教練。克林斯曼上任後,一反德國傳統的保守戰術,為球隊灌輸了進攻哲學,而勒夫則依此為克林斯曼制定戰術。在克林斯曼和勒夫的帶領下,德國在2005年聯合會杯中一路打入四強,僅在半決賽以2-3惜敗於巴西,但隨後他們又在第三名爭奪戰中以4-3擊敗墨西哥,最終獲得聯合會杯季軍。 2006年德國世界盃的揭幕戰,由克林斯曼和勒夫帶領的德國以4-2戰勝哥斯大黎加,隨後小組賽又相繼戰勝波蘭和厄瓜多,以3戰全勝的成績進入淘汰賽。16強的比賽中,德國以2-0輕取瑞典,隨後點球力克阿根廷,與義大利會師半決賽。對壘義大利時,雙方直到119分鍾均未取得進球,但在最後補時階段義大利連入2球,以2-0取勝。失利後,勒夫幫助克林斯曼重整球隊,在第三名爭奪戰中以3-1擊敗葡萄牙,獲得世界盃季軍,勒夫及克林斯曼也因此在德國國內聲威大振。 2006年世界盃後,克林斯曼出人意料地決定不與德國足協續約。勒夫隨即於2006年7月12日被任命為新的德國國家隊主教練,並與德國足協簽下了2年和約。勒夫在簽約後表示,他將繼續奉行克林斯曼制定的執教方針,並且定下在2008年歐洲杯奪冠的目標。2006年8月16日,勒夫帶領下的德國迎來首場比賽,在蓋爾森基興迎戰瑞典,結果德國以3-0取勝。隨後3個月內,勒夫的球隊在歐洲杯預選賽中取得3連勝,對手分別是愛爾蘭、聖馬利諾和斯洛維尼亞。在戰勝斯洛維尼亞後,勒夫已率領的德國取得5連勝,創下了德國新任教練戰績最好的紀。 2007年8月22日,德國在新溫布利球場舉行的一場友誼賽中以2-1擊敗英格蘭,將勒夫執教的戰績延伸至11勝,1和,1負,進41球失6球。10月17日,德國在已經提前鎖定歐洲杯名額的情況下在安聯球場迎戰捷克。由於有所保存實力,德國以0-3意外落敗。這場失敗意味著,德國將排在捷克之後以預選D組第二名的身份參加歐洲杯決賽圈。 2008年歐洲杯,勒夫帶領陣容不整的德國出戰。小組賽以2勝1負的成績出線後,勒夫面對奪冠大熱門葡萄牙。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德國隊以3-2擊敗葡萄牙,晉級4強。而勒夫由於遭到禁賽而被迫在包廂里觀看此場比賽。在半決賽以3-2逆轉土耳其後,德國與西班牙在決賽相遇。盡管勒夫盡其全力,但實力不及對手的德國最終以0-1負於對手,遺憾地獲得歐洲杯亞軍。
[編輯本段]足球哲學
勒夫在克林斯曼之前很早就已經是攻勢足球的倡導者。在擔任斯圖加特主教練的時候,他就一直強調進攻,並帶領球隊取得不錯的成績。此外,在德國隊的教練組中,勒夫也會保留克林斯曼時期的美國體能教練,因此,克林斯曼的攻勢足球哲學將會繼續。 目標 克林斯曼在繼任的時候就說自己的目標將是世界盃冠軍。勒夫在昨天上任之後也明確表示:「自己的目標將是帶領德國隊獲得2008年歐洲杯冠軍。」
[編輯本段]威望
在德國國家隊內,勒夫的威望絕對很高。門將萊曼也曾向德國足協建議讓勒夫作為克林斯曼的繼任者。因為隊員們知道,在隊中勒夫才是陣型和戰術的制定者。對此,克林斯曼也曾說過:「我更像是一個統管者,勒夫是具體工作的執行者。」在電視采訪和公開場合,勒夫由於他的隨和贏得了很多德國球迷和媒體的喜愛。而且在采訪的時候他的言論也總比克林斯曼也具體很多。
[編輯本段]個人魅力
不可否認,克林斯曼有著很強的個人魅力——作為1990年的世界冠軍和一個世界知名球星。與他相比,勒夫要顯得更為務實一些。而且,勒夫有著很強的幽默感,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他就曾幽默的和克林斯曼說到:「如果你都筋疲力盡的話,會有很多蒼蠅飛過來的。」而當記者問及誰將成為他的助理教練的時候,這位德國新任主帥答道:「我先問一下克林斯曼,或許他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激勵隊員 克林斯曼在這一點上的表現絕對是世界頂級,他總能有新的思路,在這兩年中不斷激勵隊員,最終在世界盃上取得成功。勒夫有沒有這樣的能力,還需要他在實踐中向我們證明。 經驗 作為隊員,克林斯曼曾經贏得過世界盃和歐洲杯。而勒夫作為足球運動員盡管曾在弗萊堡、斯圖加特等球隊效力,但是卻因為一次嚴重的骨折而早早結束了自己的足球生涯(52場聯賽)。作為教練,他曾擔任過斯圖加特、費內巴切等球隊的主教練,並帶領球隊獲得過不錯的成績。 住址 這位德國隊的新任主帥住在德國弗萊堡,這是德國西南部的一個城市。和克林斯曼不同,在勒夫身上將肯定不會出現有關家庭住址的爭論……
[編輯本段]履歷
賽季 俱樂部 號碼 出場 進球 國家 聯賽等級 排名
1988/89 弗賴堡
22 2 德國 2 5
1987/88 弗賴堡
20 7 德國 2 10
1986/87 弗賴堡
37 17 德國 2 8
1985/86 弗賴堡
37 12 德國 2 16
1984/85 卡爾斯魯厄
24 2 德國 1 17
1983/84 弗賴堡
31 17 德國 2 7
1982/83 弗賴堡
34 8 德國 2 8
1981/82 法蘭克福
24 5 德國 1 8
1980/81 斯圖加特
4 0 德國 1 3
1979/80 弗賴堡
38 14 德國 2 6
1978/79 弗賴堡
33 4 德國 2 15
[編輯本段]執教榮譽
* 斯圖加特: 1997年德國杯冠軍 1998年歐洲優勝者杯亞軍 * 蒂羅爾因斯布魯克:08歐洲杯在柏林舉行的慶典活動2002年奧超聯賽冠軍 * 德國國家足球隊: 2005年聯合會杯季軍(作為助理教練) 2006年世界盃季軍(作為助理教練) 2008年歐洲杯亞軍
㈡ 德國隊的歷史
德國國家男子足球代表隊,由德國足球協會負責管轄,代表德國參加大型國際性足球賽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戰績最輝煌的豪門球隊之一。德國由於二戰後政治原因分裂成東德、西德以及薩爾保護領,分別成立各自的地區代表隊參加國際比賽。直至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再次以「德國」名義參加國際大賽。和在經濟、科學、哲學、藝術、體育等各領域人才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一樣,德國足球天才輩出巨星如雲,球員天賦異稟斬獲榮譽無數。德國隊的傳統是身體力量與技術的完美結合,可以適應任何技戰術打法的全能足球風格。
德國隊歷史上共8次殺入世界盃決賽,4次奪得冠軍,13次晉級四強,僅次於巴西,排名世界第二。德國還6次殺入歐洲足球錦標賽決賽,3次奪得冠軍,8次晉級四強,排名歐洲第一。並且德國隊世界盃和歐洲杯大賽總進球數都為歷史第一,展現出冠絕世界足壇的強大實力。
德國隊憑借深厚的底蘊,優異穩定的成績以及先進的足球理念引領著世界足壇的潮流受到業內一致好評。
1998年被英國專業足球雜志《世界足球》評選為「20世紀最佳球隊」。
1999年被法國《隊報》評選為「20世紀歐洲最佳球隊」,權威足球雜志《法國足球》13次評選德國隊為「年度最佳國家隊」,是名副其實的歐洲足壇霸主。
2002-2014年的4屆世界盃,德國隊連續4屆殺入四強創造了新的足壇紀錄,奪得了1個冠軍、1個亞軍、2個季軍。2008年與2012年2屆歐洲杯,均殺入4強,收獲1個亞軍1個第三的好成績。
㈢ 求德國足球隊的歷史資料
德國隊在世界盃上的總戰績積分排名第二,奪冠次數排第三,這還是在比巴西少參加兩次比賽的情況下取得的。德國隊歷史上共17次參加世界盃,其中12次打進四強(比巴西還多兩次),獲得3次冠軍、4次亞軍、4次季軍和1次第四名。 1954年,西德隊在著名的「傘兵隊長」瓦爾特和傳奇射手拉恩的率領下締造不可思議的「伯爾尼奇跡」。那屆世界盃中,西德隊與匈牙利隊交手兩次,小組賽中西德隊3比8慘敗,這也是西德隊參加世界盃的歷史上失球最多的一場比賽。然而,當兩隊在決賽中再次相遇時,不可思議的一幕發生了,西德隊在開場8分鍾就0比2落後的情況下完成了大逆轉,拉恩在第84分鍾的進球為西德隊鎖定勝局,瓦爾特代表西德隊首次捧起了雷米特女神金杯。 1966年和1970年兩屆世界盃西德隊連續獲得亞軍和季軍,1974年世界盃在聯邦德國進行,西德隊在「凱撒大帝」貝肯鮑爾、「轟炸機」穆勒等人的帶領下一路高歌猛進,在決賽中穆勒的進球幫助球隊2比1逆轉擊敗克魯伊夫領軍的荷蘭隊,第二次奪得世界盃冠軍。另外,由於在上屆杯賽中巴西隊第三次奪冠永久擁有了雷米特女神金杯,德國隊也成為了世界盃新獎杯--大力神杯的第一任主人。 類似的經歷在上世界80年代重演,西德隊在1982年、1986年兩屆世界盃上屈居亞軍。1990年的義大利之夏無疑是屬於德國人的,以三駕馬車馬特烏斯、克林斯曼和布雷默為核心的德國戰車所向披靡,決賽中布雷默的點球幫助西德隊1比0復仇阿根廷,第三次奪冠。 2002年韓日世界盃,德國隊所向披靡,一路過關斬將順利進入決賽,但出於新老交替階段的德國隊面對勁旅巴西稍顯力不從心,最終屈居亞軍。 2006年,德國隊再次在主場參加世界盃,雖然被義大利隊擋在了決賽之外,但第三名的成績也足以令國人滿意。 2010年,德國隊兩勝一負從小組出線,並在1/8決賽英德大戰中4:1橫掃對方,挺進8強。1/4決賽比賽中繼續高唱凱歌,4:0橫掃阿根廷,其中德國隊前鋒克洛澤梅開二度,個人世界盃進球數達到14個,從而超越貝利和方丹,與前輩蓋德-穆勒並列世界盃射手榜第2位。在半決賽中,德國在老道的鬥牛士面前0比1小負,被擋在了決賽之外。之後,德國3:2戰勝烏拉圭,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蟬聯季軍的球隊。托馬斯.穆勒蟬聯金靴獎及最佳新人獎。
德國國家隊始於二十世紀初,首場國際賽乃1908年4月5日對陣鄰國的瑞士,當時以5-3落敗。二十世紀初德國值得稱道的成績,乃於1934年獲得的世界盃季軍,但四年後卻首圈出局。德國在二次大戰後分裂成聯邦德過和民主德國,並曾於1950年被禁止參賽,數年後才解禁。之後聯邦德國(西德)才組成了參賽隊伍,成績相當驕人,早在1954年已贏得戰後首個世界盃冠軍。七十年代是聯邦德國的全盛期。當時的西德隊,在1974年世界盃跟東德隊編為同組,分組賽最後一場,東德隊以1:0擊敗西德隊(這也是兩德唯一一次交手),但兩隊攜手晉級,其後東德隊出局,西德隊得到冠軍。而歐洲國家杯,西德隊更於1972年和1980年贏得兩屆冠軍。這段期間聯邦德國出現了大量足球人才,包括弗朗茨·貝肯鮑爾、蓋德·穆勒、洛塔爾·馬特烏斯、卡爾·海因茨·魯梅尼格、禾拉、奇連士文、艾芬堡等,大多效力歐洲各頂級俱樂部,如國際米蘭、尤文圖斯等等,至1982和86年世界盃時,西德隊先後不敵義大利和阿根廷而得到亞軍。到東、西德於1990年重新統一前數月,西德隊在義大利奪得世界盃冠軍。而統一後的德國一直都保持著良好的成績,1992年歐洲國家杯得到了亞軍;4年後英格蘭歐洲國家杯決賽,德國以2:1擊敗捷克,獲得了合並後第一個大型杯賽冠軍,而德國和法國亦於1997年4月時成為98世界盃足球賽之超級大熱門。不過此後德國隊成績大不如前,在2002年世界盃,德國在總決賽以0:2不敵巴西,失去了冠軍獎杯;2006年世界盃也不過取得季軍。而2000年和2004年歐洲國家杯,德國皆在分組賽出局。而出產的球星中,也只有有守門員簡尼和中場波歷克兩人受各歐洲頂級俱樂部斟介。2008年歐洲國家杯上,德國輕松擊敗奪冠大熱門葡萄牙以及黑馬土耳其闖進決賽。決賽中運氣不佳,以0:1惜敗於西班牙,屈居第二。2010年南非世界盃闖入4強,但在半決賽中再次0:1負於西班牙,但在最後的三四名決賽中3:2勝烏拉圭,奪得世界盃季軍。
世界盃
1930 棄權 1934 季軍 1938 第十名 1950 棄權 (以下以聯邦德國的名義參賽) 1954 冠軍 1958 殿軍 1962 第七名 1966 亞軍 1970 季軍 1974 冠軍 1978 第六名 1982 亞軍 1986 亞軍 1990 冠軍 (1990年東西德統一) 1994 第五名 1998 第七名 2002 亞軍 2006 季軍 2010 季軍
歐錦賽
1960 棄權 1964 棄權 1968 未出線 1972 冠軍 1976 亞軍 1980 冠軍 1984 第五名 1988 四強 1992 亞軍 1996 冠軍 2000 第十五名 2004 第十二名 2008 亞軍
聯合會杯
1992年 未能晉級 1995年 未能晉級 1997年 沒有參加 1999年 第一輪 2001年 未能晉級 2003年 沒有參加 2005年 季軍 2009年 未能晉級
㈣ 足球德國隊的每個人的介紹和德國隊歷史的介紹(給高分)
德國國家男子足球隊
德國國家男子足球代表隊,由德國足球協會負責管轄,代表德國參加大型國際性足球賽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戰績最輝煌的球隊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由於政治原因分裂成東德、西德以及薩爾保護領,分別成立自己的國家隊參加國際比賽。直至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再次以「德國」隊名義參加國際大賽。[1] 1996年德國奪得歐洲杯,是兩德統一後首個國際大賽冠軍。[2] 2014年7月13日,巴西世界盃決賽中,德國隊加時1比0戰勝阿根廷隊,第四次問鼎世界盃冠軍,成為第一支在美洲獲得世界盃冠軍的歐洲球隊。[3]
德國隊歷史上共八次殺入世界盃決賽,四次捧杯(1954年,1974年,1990年,2014年),僅次於五星巴西,與義大利並列為奪得世界盃冠軍第二多的球隊。[4] 德國還六次殺入歐洲足球錦標賽決賽,三次奪得冠軍(1972年,1980年,1996年),奪冠次數和西班牙並列第一。[5]
德國隊因為鋼鐵般的意志、嚴明的紀律性和硬朗的作風,被稱為綠茵場上的「日耳曼戰車」。德國隊憑借優異的成績,1998年被英國專業足球雜志《世界足球》評選為「20世紀最佳球隊」,1999年被法國《隊報》評選為「20世紀歐洲最佳球隊」,權威足球雜志《法國足球》12次評選德國隊為「歐洲最佳國家隊」,是名副其實的歐洲足壇霸主。[6]
2000年歐洲杯黯然出局後,德國足球痛定思痛,全面啟動青訓計劃,國家隊打法技術化,走上了復興之路。[7] 近4屆世界盃,德國隊連續殺入四強,奪得了1個冠軍、1個亞軍、2個季軍。近2屆歐洲杯,均殺入4強,收獲1個亞軍
現任主教練
歐洲足壇強隊如林,但是如果一定要選擇一支歐洲隊伍為王的話,那麼德國隊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德國國家男子足球隊(20張)
四屆世界盃冠軍八進決賽以及三屆歐洲杯冠軍六進決賽的輝煌成就足以證明德國隊的偉大。而德國球星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在世界足壇都屬首屈一指,金球獎和金靴獎兩大足壇頂級榮譽無論獲獎數量還是得獎人數都為世界足球歷史之最!源源不斷的球星就是德國足球強大的保證。雖然他們有的是巨星,但是不會過於依賴巨星,足球是11個人的集體運動,無論再強大的球星個體也要團隊協同作戰。一直以來德國隊憑借扎實的足球根基,先進的技戰術打法,嚴明的戰術紀律以及日耳曼人與生俱來鋼鐵般的意志在歐洲乃至世界賽場上取得了彪炳的戰績。而德國隊大開大合又不失精細的球風,摧枯拉朽的攻勢足球風格以及球員俊朗的外表在全世界吸引了一大批球迷得到「德國戰車」的美譽。
4球隊歷史編輯
德國國家隊始於二十世紀初。二十世紀初德國足球運動還未普及,所取得值得稱道的成績是於1934年獲得世界盃季軍,但四年後卻首輪出局。德國在二次大戰後分裂成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並曾於1950年被禁止參賽,數年後才解禁。之後聯邦德國(西德)才組成了參賽隊伍,成績相當驕人,早在1954年已贏得戰後首個世界盃冠軍。
德國足協徽標
七十年代是聯邦德國的全盛期。當時的西德隊,在1974年世界盃跟東德隊編為同組,分組賽最後一場,東德隊以1:0擊敗西德隊(這也是兩德唯一一次交手),但兩隊攜手晉級,其後東德隊出局,西德隊得到冠軍。而歐洲國家杯,西德隊更於1972年和1980年贏得兩屆冠軍。這段期間聯邦德國出現了大量足球人才,包括弗朗茨·貝肯鮑爾、蓋德·穆勒、塞普·邁耶、烏維·席勒、卡爾·海因茨·魯梅尼格、伯恩德·舒斯特爾、洛塔爾·馬特烏斯、克林斯曼、布雷默、沃勒爾、埃芬博格等足壇巨星……至1982和86年世界盃時,西德隊先後不敵義大利和阿根廷而得到亞軍。到東、西德於1990年重新統一前數月,西德隊在義大利奪得世界盃冠軍。而統一後的德國一直都保持著優秀的戰績,1992年歐洲國家杯得到了亞軍;4年後英格蘭歐洲國家杯決賽,德國以2:1擊敗捷克,獲得了合並後第一個大型杯賽冠軍,而德國和法國亦於1997年4月時成為98世界盃足球賽之超級大熱門。不過新世紀後德國隊出現人才斷檔成績不如以往,但有僅存的幾位世界級球星支撐著球隊依然保持世界前列,在出產的世界級球星中,有守門員卡恩、中場巴拉克和前鋒克洛澤這條中軸為翹楚他們一起守護著德國足球的榮耀。
在2002年世界盃,德國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殺進決賽但0:2不敵巴西,遺憾的失去了冠軍獎杯;而2000年和2004年歐洲國家杯,德國皆不走運在小組賽出局。2006年世界盃作為東道主的德國隊打出了久違的攻勢足球取得季軍,「夏天的童話」征服了全世界無數球迷。2008年歐洲國家杯上,德國輕松擊敗奪冠大熱門葡萄牙以及黑馬土耳其闖進決賽。決賽中運氣不佳,以0:1惜敗於西班牙,屈居第二。2010年南非世界盃德國在淘汰賽連續以創記錄大比分重創宿敵英格蘭和阿根廷闖入4強,但在半決賽中再次0:1小負於西班牙,在最後的三四名決賽中3:2勝烏拉圭,奪得世界盃季軍。進入2011年,德國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球隊也得到了發展和完善,再吸收了多名年輕有才華的球員後,球隊的平均年齡更是歷史上最年輕的。全年13場比賽,德國隊取得9勝3平1負的佳績,特別是在歐預賽上更是10戰全勝創造紀錄,值得一提的是已經書寫下國家隊不朽傳奇的隊內頭號王牌射手克洛澤更是在6場預選賽攻入驚人的9球!而在熱身賽中,德國隊接連以壓倒性局面戰勝巴西、荷蘭和烏拉圭等強隊。2011年的德國隊和過去均有所不同,優雅快速的攻勢足球帶給球迷們賞心悅目的感覺並受到了業界同行們的高度贊揚,德國隊也被《法國足球》評為年度最佳國家隊。
這是一支書寫過無數輝煌歷史的球隊,這是一支擁有著大量青年才俊的球隊,這是一支在傳承與變革中穩步向前的球隊。2014年的巴西,被譽為「戰車」的德國隊將第18次踏上世界盃決賽階段的舞台,再一次向世界足球的最高榮譽發起沖擊。
球隊名將編輯
德國足球巨星雲集是世界足壇出產巨星最多的國家,評獎頭號大戶被稱為足壇第一豪門貴族!其中重大獎項金球獎7次、銀球獎9次、銅球獎11次、金靴獎4次、金手套獎4次;獲獎數量和得獎人數全部為足球歷史之最。
弗朗茨·貝肯鮑爾
弗朗茨·貝肯鮑爾(德語:Franz Beckenbauer,出生於1945年9月11日),德國著名足球運動員、70年代德國國家隊隊長後任領隊及教練,被FIFA國際足聯公認為是足球歷史上能和球王貝利平起平座的最偉大人物。
貝肯鮑爾被世人尊稱為「足球皇帝」(Der Kaiser)或「凱撒大帝」。他103次代
弗朗茨·貝肯鮑爾[17]
表西德隊出場,攻入14球。參加過1966、1970和1974年世界盃足球賽,全部打入四強獲得金、銀、銅牌各一塊。取得如此壯舉歷史上僅有2人(另一人是貝肯鮑爾的隊友奧爾夫岡·奧維拉特)。個人更是連續3次入選世界盃最佳陣容。(世界盃歷史第一人,即使球王貝利都沒能做到)貝肯鮑爾在世界盃決賽階段出場18次攻入5球助攻5次,進球各個關鍵!而且他是世界盃歷史唯一能用遠射轟破列夫·雅辛和戈登·班克斯兩位傳奇門神把守球門的球員。做為中後場球員在防守攔截以及組織策劃進攻的同時還能有這樣的攻擊火力和決定比賽的能力實屬難得。更難得的是貝肯鮑爾的盤帶和突破能力同樣也是史上頂尖的。世界盃上貝肯鮑爾共有2次連過5人的驚人表現,1次發生在1966年世界盃,1次發生在1970年世界盃。1974年他身為隊長率領西德隊奪冠。1986年和1990年做為主教練帶領西德隊參加世界盃,連屆打入決賽並於1990年再次奪得世界盃冠軍。成為歷史上作為隊長和主教練都獲得過世界盃冠軍的第一人。球員時代以中後場球員身份開天闢地的兩次當選金球先生並且連續十年入選金球獎前五,是金球獎評選有史以來總積分最高的球員。教練時代又當選首位FIFA國際足聯世界最佳教練。無論是當球員還是當教練貝肯鮑爾的成就都是震古爍今的!2004年FIFA國際足聯百年慶典在巴黎盧浮宮博物館盛大開幕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親自向他頒發「FIFA世紀最佳球員和足球名人大獎」。
因為貝肯鮑爾的開創,足球史上留下了一個特殊的場上位置:進攻型清道夫(attacking sweeper),或稱「自由人」。在防守時,他回撤到後衛們中間甚至身後,不再只靠兇狠的鏟球,而是多了對形勢的觀察和線路的閱讀,四處補漏堵截,滴水不漏。進攻中,他能用精確的長短傳組織策劃,又能從本方最後一條線發起沖鋒,一路過人沖入對手的腹地實施打擊。「進可攻,退可守」他在場上無所不能!這種劃時代的創新使他被世人頂禮膜拜直呼:「後防線上的10號」。貝肯鮑爾身為中後場球員職業生涯竟能打進超過100球並能送出超過150次助攻並且連續14個賽季都取得進球,連續16個賽季都取得助攻,在世界盃進球助攻數據均榜上有名。這樣全面的能力在世界足球歷史上堪稱奇跡!2007年國際足球歷史與統計協會向他頒發「世界足球最偉大天才獎」。
貝肯鮑爾還在俱樂部生涯中取得了輝煌,他以隊長身份率領拜仁奪得了所有俱樂部冠軍並且創造了連續三度稱霸歐洲的歐冠三連冠偉業為拜仁慕尼黑永久保留「聖伯萊德杯」。作為主教練,他率領拜仁奪取了德甲冠軍,1996年獲得了歐洲聯盟杯冠軍,這是拜仁20年來的首個歐洲賽事獎杯。2001年、2013年身為拜仁俱樂部主席又領導球隊獲得了歐洲冠軍杯再次征服整個歐洲。至此貝肯鮑爾以球員身份3奪歐冠,以教練員技術指導身份1奪歐冠,又以主席身份2奪歐冠,共奪得多達6次歐洲冠軍杯。貝肯鮑爾就是冠軍和成功的代名詞!
貝肯鮑爾還曾出任德國足協主席,國際足聯副主席,世界盃組委會主席等要職權傾朝野君臨天下。現擔任拜仁慕尼黑俱樂部終生名譽主席,國際足聯反腐工作組組長,國際足聯規則委員會(IFAB)主席,國際足聯特別工作小組(FIFA TASK FORCE)負責人指點江山。
貝肯鮑爾是世界足球史上的一大奇跡,作為足球史上首位獨攬聯賽、杯賽、歐洲杯、世界盃、歐洲冠軍杯、歐洲優勝者杯、洲際杯冠軍以及金球獎的「全滿貫」球員。執教又包攬聯賽、杯賽、歐戰、世界盃的「冠軍級」教練。貝肯鮑爾無限輝煌的綠茵履歷和赫赫戰功讓他在德國被視為國家的驕傲民族英雄。注重傳統的歐洲人更將他們心目中最尊貴的稱號——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獻給了貝肯鮑爾!(得到國際足聯、歐洲足聯官方公認)這不僅僅是因為他無比輝煌的足球生涯,還因為他與生俱來的王者風范和在球場上舍我其誰的霸氣令所有對手臣服。他的名字如同亞歷山大大帝和凱撒大帝一樣響徹四方,在全世界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蓋德·穆勒
蓋德·穆勒(Gerd Mueller),德國著名足球運動員,綽號「轟炸機」,70年代德國國家隊第二隊長,1945年11月3日,穆勒出生在慕尼黑以北的諾林根鎮,他被FIFA國際足聯公認為是世界足球歷史上最偉大的前鋒。
蓋德·穆勒[17]
蓋德穆勒是足球運動史上最強悍的統治者,其在進攻端展現出的能量震古爍今。如果要以競技實力和各項賽事數據以及獲得冠軍數這些硬指標來開具一份有史以來最偉大足球運動員的名單,相信全世界絕大多數的專家和球迷都會把蓋德穆勒的名字放在最頂端——任何人都無法接近這個位置。
蓋德穆勒對於足球運動的主宰性之大,在整個職業體育圈內都幾乎稱得上絕無僅有。(國內聯賽、杯賽,對外歐冠、歐戰、世俱杯,國際和洲際大賽世界盃、歐洲杯,所有參加賽事集體獲得全部冠軍;個人奪得全部金靴、金球先生;創造所有時代記錄,全部完美無缺!)任何所謂的「球王」在他面前都會黯然失色。
所以,當貝肯鮑爾被記者問到,究竟蓋德穆勒是不是史上最強前鋒球員時「足球皇帝」甩出這么一句話:「是的,歷史紀錄永遠都不會說謊!沒有蓋德穆勒進球我們也許什麼也不是。」
是的,最真實客觀的永遠是歷史紀錄,這代表足球運動員真正的競技水平!也是蓋德穆勒最值得大書特寫的傳世之寶。
他在足球世界裡的地位和榮耀,正如其外號「轟炸機」所顯示的那樣,永遠是天際里最耀眼,最輝煌的巨星。而他留下的無數傳奇歷史數據,也會經由後人傳述,崇敬,一代一代,永無止境地流傳下去……
洛塔爾·馬特烏斯
德國著名足球運動員;綽號「永動機」90年代德國國家隊隊長,「三駕馬車」之首。能攻善守司職中後場位置職業生涯打進超過200球。世界盃、歐洲杯雙料冠軍。個人蟬聯兩屆世界足球先生,金球獎得主。代表德國隊出場數達到驚人的150場,大賽36場並且連續5次參加世界盃創造世界紀錄!他被FIFA國際足聯公認為是足球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同時也被譽為所有時代最強大的中場球員。
洛塔爾·馬特烏斯[17]
洛塔爾·馬特烏斯1961年3月21日出生於聯邦德國的小城埃爾蘭根,是德國國家隊和世界盃歷史出場次數最多的球員。他作為隊長被評為第十四屆世界盃最佳運動員;1990年、1999年德國足球先生,在國際米蘭和布雷默、克林斯曼組成了舉世聞名的德國三駕馬車組合,獲得意甲聯賽冠軍,歐洲聯盟杯冠軍,義大利超級杯冠軍。為拜仁慕尼黑獲得了7次德甲聯賽冠軍,1次歐洲聯盟杯冠軍,3次德國杯冠軍,2次德國超級杯冠軍,2次歐洲冠軍杯亞軍。馬特烏斯1979年入選國家隊後,為國家隊效力近二十年,立下赫赫戰功。創記錄的共4次參加大賽決賽,1980年隨德國隊奪得歐洲足球錦標賽冠軍,1990年他以隊長身份為德國隊第三次捧得大力神金杯。此外還有1982年義大利世界盃和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2次奪得亞軍,1988年奪得歐錦賽第三名的好成績。他被FIFA國際足聯官網稱為「天生的贏家」。馬特烏斯是一位足球全才。貝肯鮑爾曾贊揚他是當今世界上最好的球員沒有之一。即使在那個眾星雲集競爭激烈的時代他的風頭都是一時無兩壓過馬拉多納等人連獲世界足球先生!他是馬拉多納一生中的「敵人」兩人年齡也相仿,在意甲,他們為了冠軍拼的不相上下,就是在射手榜上兩人都你來我往爭的不亦樂乎,在世界盃上,他們又在決賽中兩度交手,各勝一次。在場下,他們又是惺惺相惜的摯友。他把各個位置的經驗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是位不可多得的全才。他可以輕松的踢好任何一個位置,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他都是頂級的,是一個讓教練和隊友放心的人。
㈤ 世界盃半決賽巴西隊對德國隊在哪個城市進行
世界盃半決賽巴西隊對德國隊的比賽在巴西城市貝洛奧里藏特的米內羅球場進行。
2017年7月9日4時(巴西時間8日17時),世界盃首場半決賽在貝洛奧里藏特米內羅球場展開較量,德國7比1狂屠巴西。
穆勒打進個人本屆第5球。此後德國7分鍾內連下四球,克洛澤以16球超過羅納爾多,創造世界盃進球新紀錄。克羅斯梅開二度,赫迪拉1傳1射。德國成為世界盃史上首支前半小時打進5球的球隊。
下半時,替補許爾勒再添兩球,奧斯卡打進安慰球。德國成為首支世界盃半決賽打進7球的球隊,巴西1975年以來主場正式比賽首敗,追平94年前的正式比賽輸球紀錄(美洲杯0比6負烏拉圭)。
㈥ 上一屆世界盃在哪個國家的哪個城市舉行
從第1屆到第20屆 世界盃大掃盲
第1屆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本屆杯賽沒有預選賽,只有13支國家隊報名參賽,兩個南美國家烏拉圭和阿根廷攜手進入決賽。烏拉圭國家足球隊成為第一個世界盃冠軍。
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為世界足球運動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第2屆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第一次進行了電台的實況轉播。
義大利與捷克斯洛伐克爭奪冠軍,義大利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第3屆 1938年法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上,上屆冠軍和東道主球隊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上屆冠軍在世界盃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的規定直到2002年韓日世界盃後才被取消。
在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上,上屆冠軍巴西也參加了南美區預選賽。
最終決賽在義大利和匈牙利之間進行,義大利隊以4比2的比分蟬聯冠軍。義大利隊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蟬聯冠軍的球隊。
第4屆 1950年巴西世界盃
經過第一輪小組循環賽,巴西、烏拉圭、西班牙和瑞典進入四強,他們需要再次以循環賽的形式決出冠軍。巴西隊與烏拉圭隊的比賽就是事實上的最後決戰,這場比賽在馬拉卡納球場上演,老道的烏拉圭隊頂住了場上和場外的壓力,第二次獲得世界盃冠軍榮譽。
本屆杯賽的觀眾人數首次突破100萬,並創造了平均每場6萬名觀眾的世界盃記錄。巴西球員阿德米爾榮獲最佳射手獎,在比賽中,他共攻入7球。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整個杯賽過程,沒有一名隊員被罰出場,大概是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人們更加珍視和睦友善了。
第5屆 1954年瑞士世界盃
本屆杯賽在瑞士的五個城市進行, 26場比賽總共打進140個進球,令球迷大飽眼福。平均每場進5.38球的記錄也是歷屆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最高的。本屆杯賽,球員們首次穿上了印有號碼的球衣。另外,電視首次運用於世界盃賽的轉播。
聯邦德國隊逆轉戰勝了被譽為「無冕之王」的匈牙利隊最後獲得冠軍,開始了他們在世界盃賽上的輝煌歷程。
第6屆 1958年瑞典世界盃
這屆比賽的大明星是巴西隊年僅17歲的天才球員貝利,他司職左邊鋒,與加林查、扎加洛、瓦瓦組成世界上最鋒利的前鋒線。另一位明星是法國隊的方丹,他是第一位在世界盃決賽階段每場比賽都有進球的球星,創造了至今無人打破的一屆世界盃進13球的最高記錄。
東道主瑞典隊發揮出眾,進入冠軍決賽,與爭奪冠軍。但巴西藝術足球很快向世人證明了它的威力,巴西隊第一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中國隊首次參加了世界盃預選賽,但未能獲得出線權。
第7屆 1962年智利世界盃
這屆杯賽被稱為歷史上最粗野的一次世界盃賽,幾乎每場比賽都有球員被罰出場外。開賽三天,竟然有34名球員是被抬下場的。
巴西隊戰勝捷克斯洛伐克隊成為第三個兩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隊伍,在世界掀起了猛烈的「黃色風浪」。
第8屆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本屆杯賽上的最大黑馬屬於朝鮮隊,他是世界盃賽上首次進入復賽的亞洲球隊。
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軍爭奪戰中,英格蘭隊的赫斯特成為了東道國的英雄,他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在決賽中上演「 帽子戲法 」的球員,現代足球隊發源國第一次登上了冠軍獎台。英國人在本屆比賽中創新使用了「442」陣型,這個經典的陣型到目前仍然被很多球隊所採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亞軍決賽中的爭議進球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的懸案和經典。
第9屆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
隨著各大洲足球運動的發展,國際足球聯合會首次決定在歐洲和南美洲之外的地區舉辦世界盃賽,最後選中了墨西哥。
冠軍爭奪戰中巴西最後以4比1戰勝義大利隊,取得劃時代的勝利,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三次奪冠的隊伍,並永久佔有了「雷米特杯」。
第10屆 1974年德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正值世界足球技術革新的熱潮,以荷蘭人創造的「全攻全守」為代表,為足球帶來了新的活力。
聯邦德國隊與荷蘭隊踢了一場永垂史冊的決賽,在全場觀眾的歡呼聲中,聯邦德國隊2-1獲勝,第二次登上了冠軍領獎台。
第11屆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賽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的突破,預選賽的參賽隊伍第一次超過了100支。
阿根廷隊與上屆亞軍荷蘭隊爭奪桂冠。最後,阿根廷隊以3比1的比分使荷蘭隊再次屈居「老二」。這也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五次由東道主奪魁。
第12屆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
本屆杯賽擴軍至24支球隊。
義大利與西德進行冠軍爭霸戰。義大利成為繼巴西後,第二個獲得三次世界盃冠軍頭銜的國家。羅西也以6球獲得本屆杯賽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員獎。
第13屆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這屆世界盃的主辦國哥倫比亞因財政困難宣布放棄。墨西哥代替哥倫比亞承辦世界盃比賽,並成為了第一個舉辦過兩屆世界盃賽的國家。在此世界盃舉辦前,曾經歷過巨大地震。
阿根廷隊與聯邦德國隊爭奪冠軍,巨星馬拉多納顯示出他作為本屆杯賽最佳球員的風采,本屆杯賽成了他表演的大舞台。阿根廷最後獲得冠軍。
第14屆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的英雄人物當屬老將米拉、最佳射手斯基拉奇和阿根廷門神戈耶切亞。冠軍最後屬於聯邦德國隊,聯邦德國與義大利、巴西一樣,成為三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本屆杯賽吸引了近267億次電視觀眾,門票收入達1.4億美元。
第15屆 1994年美國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決賽圈比賽充滿了精彩刺激的場面和令人叫絕的進球。沙烏地阿拉伯隊闖入了16強,為亞洲足球贏得了榮譽。本屆杯賽上最大的悲劇是哥倫比亞球員埃斯科巴因將球打入自家球門,回國後慘遭殺害。
最後的決賽的雙方是巴西隊和義大利隊,兩隊都分別獲得過三屆世界盃冠軍。比賽在120分鍾內沒有分出高低,點球決戰,巴喬射失點球,巴西人再次捧杯,成為世界上第一支獲得四屆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第16屆 1998年法國世界盃
本屆杯賽世界盃擴軍到32支球隊,最大的黑馬是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克羅埃西亞隊,前南解體後首次參賽的他們最終獲得第3名,隊中球星蘇克成為本屆世界盃最佳射手。而英阿之戰成為了經典,歐文橫空出世。
7月12日成為了法國人的節日,在決賽中,中場大將齊達內在上半場兩次頭槌破門,為法國隊奪冠早早奠定了勝局。最終,法國隊以3比0擊敗巴西奪魁。人們不解羅納爾多在決賽中的低迷表現。
第17屆 2002年韓日世界盃
世界盃歷史上首次由兩國合辦。本屆杯賽以弱勝強的冷門頻出,數個奪標熱門隊伍止步於小組賽。
決賽在巴西和德國之間進行,巴西隊第5次獲得世界盃冠軍。
東道國韓國隊獲得第4名,創造了亞洲球隊在世界盃歷史上的新紀錄。
中國隊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但小組賽三場未進球,以失9球、積0分的成績無功而返。
第18屆 2006年德國世界盃
德國、南非、英格蘭、摩洛哥和巴西參與了2006年世界盃的申辦,但是巴西在最後時刻退出。在最後的投票中,德國以12票比11票,以一票的優勢戰勝了南非,獲得了2006年世界盃的舉辦權。這是德國第二次舉辦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德國上次舉辦世界盃是在1974年。
齊達內復出後的法國隊的發揮超出了人們的預期,當然由於他的影響也帶來了一些巔峰不在的老將(巴特茲等);而更加超出人們預料的是義大利隊,他們依靠強大的凝聚力以及鏈式防守出人意料的打進了決賽,並最終捧杯。
這屆杯賽上,四強全為歐洲球隊,亞非球隊表現不佳,最終義大利以點球大戰戰勝法國,獲得冠軍。齊達內在加時賽下半場因為用頭撞擊義大利隊後衛馬特拉齊,被紅牌罰下,震驚了世界。賽後輿論紛紛將矛頭指向馬特拉齊,但是真相也許要等待很久才能為世界球迷所知。
第19屆 2010年南非世界盃
第19屆世界盃將在南非舉行,這是非洲國家第一次舉辦世界盃賽,預示著非洲足球事業逐步踏入顛峰。
第20屆 2014年巴西世界盃
北京時間2007年10月30日,國際足聯在總部蘇黎世宣布:巴西將承辦2014年世界盃。
㈦ 德國隊教練詳細資料
勒夫
全名:Joachim Löw 尤阿希姆·勒夫 生日:1960.02.03 出生地點:德國黑林山舍瑙 身高:181cm 體重:75kg
球員時代
勒夫在球員時代曾經效力過弗賴堡、斯圖加特、法蘭克福與卡爾斯魯厄等隊,在德甲上場52次(進7球),在德乙上場252次(進81球)。 勒夫由於傷病原因很早就退役並成為了主教練。曾經出任過德甲球隊斯圖加特的主教練,隨後又到土耳其與奧地利執教過費內巴切、因斯布魯克蒂羅爾與奧地利維也納等隊。在執教斯圖加特隊期間,他所打造的斯圖加特三架馬車(博比奇,埃爾伯,巴拉科夫)威震德國足壇,成績顯赫。在此期間勒夫已經展示出他的才華。 勒夫曾經就讀於科隆體育大學,在此期間他結識了當時同在科隆體育大學學習的尤爾根·克林斯曼兩人成了摯友。2004年克林斯曼出任德國國家隊主教練,勒夫就受克林斯曼之邀成為了德國國家隊的助理教練。 2006年世界盃上,德國隊取得了第3名的不俗戰績,當時人氣極旺的克林斯曼選擇了激流勇退。不久原助理教練勒夫被「扶正」:勒夫眾望所歸的出任德國國家隊主教練。 盡管全德國都要求克林斯曼留下,但是這位41歲的少帥還是選擇了走開,原德國隊助理教練勒夫成為了德國隊的新任主帥。對於球迷而言,其實最重要的是克林斯曼那種富有激情的進攻足球哲學可以繼續下去。對於這一點,新任主帥勒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和克林斯曼彼此之間相互信任,我會努力繼續德國足球現在的道路。」克林斯曼也表示:「我會一直站在勒夫和隊員的身後,勒夫是一個正確選擇。」勒夫能否繼續克林斯曼之後的道路呢?德國《圖片報》日前專門對這兩位主帥的異同點進行了比較。令球迷可以感到 愉悅的是,勒夫的繼任將不會改變德國隊世界盃上大打攻勢足球的現實,克林斯曼帶來的驚喜仍然將延續。
[編輯本段]足球哲學
勒夫在克林斯曼之前很早就已經是攻勢足球的倡導者。在擔任斯圖加特主教練的時候,他就一直強調進攻,並帶領球隊取得不錯的成績。此外,在德國隊的教練組中,勒夫也會保留克林斯曼時期的美國體能教練,因此,克林斯曼的攻勢足球哲學將會繼續。 目標 克林斯曼在繼任的時候就說自己的目標將是世界盃冠軍。勒夫率領德國隊曾向2008年歐洲杯冠軍發起沖擊,但卻撞上如日中天、全盛時期的西班牙隊,只好屈尊亞軍。
[編輯本段]權力
這份兩年的新合同將會讓勒夫獲得和克林斯曼執教時期一樣的權力,即對德國國家隊的各個方面全面負責。只是勒夫的年薪只有200萬歐元,這個數目比克林斯曼要少上許多,按照《圖片報》的估計,克林斯曼的年薪將有350萬歐元,此外至少還有100萬歐元的廣告收入。 07年底,由於勒夫帶領德國隊在08歐洲杯預選賽取得了很好的戰績,成為第一支出線的隊伍。德國足協和勒夫續約至2010年世界盃之後,年薪漲到250萬歐元。也使勒夫成為德國國家男子足球隊歷史上第一位大賽前續約的主教練。
[編輯本段]威望
在德國國家隊內,勒夫的威望絕對很高。門將萊曼也曾向德國足協建議讓勒夫作為克林斯曼的繼任者。因為隊員們知道,在隊中勒夫才是陣型和戰術的制定者。對此,克林斯曼也曾說過:「我更像是一個統管者,勒夫是具體工作的執行者。」在電視采訪和公開場合,勒夫由於他的隨和贏得了很多德國球迷和媒體的喜愛。而且在采訪的時候他的言論也總比克林斯曼也具體很多。
[編輯本段]個人魅力
不可否認,克林斯曼有著很強的個人魅力——作為1990年的世界冠軍和一個世界知名球星。與他相比,勒夫要顯得更為務實一些。而且,勒夫有著很強的幽默感,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他就曾幽默的和克林斯曼說到:「如果你都筋疲力盡的話,會有很多蒼蠅飛過來的。」而當記者問及誰將成為他的助理教練的時候,這位德國新任主帥答道:「我先問一下克林斯曼,或許他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激勵隊員 克林斯曼在這一點上的表現絕對是世界頂級,他總能有新的思路,在這兩年中不斷激勵隊員,最終在世界盃上取得成功。勒夫有沒有這樣的能力,還需要他在實踐中向我們證明。 經驗 作為隊員,克林斯曼曾經贏得過世界盃和歐洲杯。而勒夫作為足球運動員盡管曾在弗萊堡、斯圖加特等球隊效力,但是卻因為一次嚴重的骨折而早早結束了自己的足球生涯(52場聯賽)。作為教練,他曾擔任過斯圖加特、費內巴切等球隊的主教練,並帶領球隊獲得過不錯的成績。 住址 這位德國隊的新任主帥住在德國弗萊堡,這是德國西南部的一個城市。和克林斯曼不同,在勒夫身上將肯定不會出現有關家庭住址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