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諾貝爾獎德國多少個

諾貝爾獎德國多少個

發布時間:2022-07-26 10:24:32

Ⅰ 德國柏林大學一共出了多少個諾貝爾獲得者

29個
諾貝爾物理學獎
阿爾伯特·A·邁克爾遜(Albert A. Michelson)美籍德國物理學家,曾就讀於洪堡大學。因較准確地測定了光速和發明分光儀於1907年獲獎。

加布里埃爾·李普曼(Gabriel Lippmann)法國物理學家,曾在洪堡大學學習和工作。因創立電守恆定律、「李普曼干涉定律」等於1908年獲獎。

卡爾·F·布勞恩(Karl F. Braun)德國物理學家,曾在洪堡大深造。因發明無線電報技術、研製陰極射線示波管於1909年獲獎。

威廉·維恩(Wilhelm Wien)德國物理學家,曾在洪堡大學學習和任教(1892-1896年)。因發現黑色物體中的熱輻射、推演出黑體輻射的位移定律和輻射能量分布定律於1911年獲獎。

馬克斯·馮·勞厄(Max F. T. Von Laue)德國物理學家,是著名物理學家普朗克的學生,曾先後在洪堡大學任教近40年。因以晶體測定X射線並證明X射線的波動性於1914年獲獎。

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德國物理學家,1875-1877年在洪堡大學學習,1888-1926年在該校任教。因創立光的量子論於1918年獲獎。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美籍德國物理學家,1914-1932年在洪堡大學任教。因創立相對論和提出光電效應定律於1921年獲獎。

詹姆斯·弗朗克(James Franck)美籍德國物理學家,曾在洪堡大學學習並任教。因提出電子原子沖撞定律於1925年和古斯塔夫·赫茨共享此項獎。

古斯塔夫·赫茨(Gustav Hertz) 德國物理學家,曾在洪堡大學學習並任教。1925年與弗朗克一起獲獎。

維爾納·海森貝格(Werner Heisenberg)德國物理學家,曾擔任洪堡大學教授。因建立導致對氫的多種發現的量子力學基礎於1932年獲獎。

埃爾溫·薛定諤(Erwin Schr?dinger)奧地利物理學家,在任洪堡大學教授時(1917-1933年)因提出量子力學的波動方程式於1933年獲獎。

馬克斯·玻恩(Max Born)德國物理學家,1915年起任洪堡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由於在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方面的突出貢獻與德國的另一位科學家瓦爾特·波西於1954年同獲此獎。

諾貝爾化學獎
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t Hoff)荷蘭化學家,曾就讀於洪堡大學。因提出碳原子理論、化學、力學法則和滲透壓於1901年獲獎。

埃米爾·菲舍爾(Emil Fischer)德國化學家,晚年在洪堡大學任教,其間因在有機化學方面的突出成績於1902年獲獎。

阿道夫·馮·拜爾(Adolf von B?yer)德國化學家,曾在洪堡大學學習,1858年獲該校博士學位後開始任教。因在研究染料和有機化合物、合成靛藍和砒霜合成方面的傑出貢獻於1905年獲獎。

愛德華·布赫納(Edvard Buchner)德國化學家,曾在洪堡大學學習。因在生物化學研究及無細胞(酶)發酵等方面的貢獻於1907年獲獎。

里夏德·維爾施泰特爾(Richard Willst?tter)德國化學家,因對葉綠素和植物色素的研究於1915年獲獎。

弗里茨·哈貝爾(Fritz Haber)德國化學家,在擔任洪堡大學教授期間(1911-1933年)因發明用氮和氫合成氨的研製成高壓合成氨,1918年獲獎。

瓦爾特·奈恩斯特(Walther Nernst)德國物理化學家,在第一次擔任洪堡大學教授期間(1905-1922年)因闡明熱力學第三定律於1920年獲獎。

漢斯·菲舍爾(Hans Fischer)德國化學家,曾在其叔父、19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埃米爾·菲舍爾資助下進洪堡大學深造。因關於血液、膽汗的色素研究並研製人造血紅素晶於1930年獲獎。

彼得·德拜(Peter J·W·Debye)美籍荷蘭物理化學家,在開始任洪堡大學教授的同一年(1936年)榮獲此項殊榮,原因是他提出了極性分子理論,確定了分子的偶極矩的測定方法以及對電子衍射、氣體中的X射線的研究。

阿道夫·博特納特(Adolf Butenandt)德國化學家,由於對性激素的化學研究於1939年獲獎(但未接受)。

奧托·哈恩(Otto Hahn)德國物理化學家,曾任洪堡大學教授多年。因發現原子核裂變於1944年獲獎。

奧托·迪爾斯(Otto Diels)德國化學家,曾在洪堡大學任教12年(1904-1916年)。因發現和發展二烯合成法於1950年獲獎。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埃米爾·馮·貝林(Emil von Behring)德國醫學家,曾在洪堡大學學習並於1889-1895年在該校工作。因研究抗毒素血清,尤其在運用血清治療防治白喉和破傷風等病症方面的貢獻於1901年獲獎。

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德國病菌學家,在任洪堡大學教授、傳染病研究所所長期間,因分離並確證炭疽桿菌、傷寒桿菌、結核病菌、霍亂弧菌於1905年獲獎。

奧托·海因里希·瓦爾堡(Otto Heinrich Warburg)德國生物化學家,曾在洪堡大學學習並任教授(1914-1923年)。因發現呼吸酶的性質和作用方式於1931年獲獎。

保羅·埃爾利希(Paul Ehrlich)德國細菌學家,曾主持洪堡大學科赫傳染病研究所的工作。因發現中和白喉毒素的抗菌素、研製成功治療梅毒的「606」於1908年獲獎。

漢斯·施佩曼(Hans Spemann)德國生物學家、胚胎學家,曾在洪堡大學任教授。因發現胚胎發育中背唇的組織者作用於1935年獲獎。

諾貝爾文學獎
特奧多爾·蒙姆森(Theodor Mommsen)德國歷史學家,曾在洪堡大學講授古代史,1874-1875年任該校校長。因著《羅馬史》於1902年獲獎。

格哈特·霍普特曼(Gerhart Hauptmann)德國作家,曾在洪堡大學學習。因創作《織工們》、《沉鍾》、《米哈依爾·克拉瑪》等劇本於1912年獲獎。

諾貝爾和平獎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Gustav Stresemann)德國政治家、外交家,曾任德國首相和外交部長,曾在洪堡大學攻讀國民經濟學。因推行德國與交戰國,特別是與法國的和解政策於1926年

Ⅱ 從諾貝爾獎創立以來,獲得諾貝爾獎項最多的國家是哪個

1、美國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在綜合國力方面是不用多說的,同時在諾貝爾獎獲得者數量上也是排在第一位的。美國一共有377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2018年獲得諾貝爾獎項的一共有6人,分別有兩個經濟學獎(Paul Romer和Paul Romer),兩個化學獎項(George P. Smith和Frances Arnold),還有一個物理學(Arthur Ashkin)以及一個生理學或醫學(James Allison)。


2、英國


瑞士獲獎總數也是26人,並列第七位。瑞士最新獲獎者是Jacques Dubochet,他是一位十分偉大的生物物理學家,2017年的時候憑借開發的低分子電子顯微鏡獲得了化學獎。


10、奧地利


排在第十位的是奧地利,它總共獲獎人數為21人。最新獲獎者是Martin Karplus,他於2013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項。

Ⅲ 德國獲諾貝爾獎的有多少

貝爾獎自1901年頒發以來,共有六位華人獲諾貝爾科學獎,他們分別是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和崔琦 。
1957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因「發現宇稱原理的破壞」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1976年丁肇中因「發現一類新的基本粒子」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6年李遠哲因「發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詳細了解化學反應的過程成為可能,為研究化學新領域—反應動力學作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97年朱棣文因「發明了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8年,崔琦與德國的霍斯特·斯托爾默和美國的羅伯特·勞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學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李政道
貝爾獎自1901年頒發以來,共有六位華人獲諾貝爾科學獎,他們分別是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和崔琦 。
1957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因「發現宇稱原理的破壞」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1976年丁肇中因「發現一類新的基本粒子」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6年李遠哲因「發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詳細了解化學反應的過程成為可能,為研究化學新領域—反應動力學作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97年朱棣文因「發明了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8年,崔琦與德國的霍斯特·斯托爾默和美國的羅伯特·勞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學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李政道

Ⅳ 諾貝爾獎哪個國家拿的最多

諾貝爾獎美國拿的最多。

根據獲獎時國籍與原國籍,截至2015年10月12日,各大洲下列國家出現最多的諾貝爾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1、美國327人

2、英國98 人

3、德國76 人

4、法國48 人

5、瑞典27人

6、日本27人

7、俄羅斯19人

8、瑞士17人

9、荷蘭14人

10、義大利14人

通過以上排名可知,美國得獎人數為327人,是獲獎人數最多的國家。

(4)諾貝爾獎德國多少個擴展閱讀:

據相關資料統計,截止2018年10月,按照諾貝爾獎得主數量(校友、教職工以及研究人員),世界前30名高校名單如下 :

1、哈佛大學:158人

2、劍橋大學:118人

3、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07人

4、芝加哥大學:98人

5、哥倫比亞大學:96人

6、麻省理工學院:93人

7、斯坦福大學:83人

8、加州理工學院:73人

9、牛津大學:69人

10、普林斯頓大學:65人

11、耶魯大學:61人

12、康奈爾大學:58人

13、柏林洪堡大學:55人

14、巴黎大學:50人

15、哥廷根大學:45人

16、慕尼黑大學:42人

17、哥本哈根大學:39人

18、(並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37人

18、(並列)紐約大學:37人

20、洛克菲勒大學:36人

21、賓夕法尼亞大學:35人

22、倫敦大學學院:34人

23、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32人

24、(並列)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30人

24、(並列)明尼蘇達大學:30人

26、(並列)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27人

26、(並列)海德堡大學:27人

28、(並列)曼徹斯特大學:25人

28、(並列)密歇根大學:25人

28、(並列)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25人

Ⅳ 諾貝爾獎獲獎的國家有哪些,我國有幾個人

有美國,英國,中國,印度,德國,法國,瑞典,荷蘭,義大利,奧地利,比利時等國家,我國目前來說有4人,分別是楊振寧和李政道,莫言還有屠呦呦

Ⅵ 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前德國有多少名諾貝爾獎獲得者

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前德國有163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3個機構獲獎者。

諾貝爾獎(瑞典語:Nobelpriset,挪威語:Nobelprisen)是一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瑞典學院、卡羅琳學院和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頒發給對化學、物理、文學、和平和生理及醫學這五方面有著傑出貢獻的人士或組織的獎項。諾貝爾獎是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並由諾貝爾基金會管理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產及諾貝爾獎的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則是由瑞典中央銀行於1968年設立的,以表揚在經濟方面作出貢獻的人士。每個獎項都由不同的委員會負責頒發:化學獎、物理學獎和經濟學獎經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文學獎經由瑞典學院頒發,生理及醫學獎經由卡羅琳學院頒發,和平獎經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頒發。每名諾貝爾獎得主都會獲得獎章、證書和獎金。

Ⅶ 有哪些德國作家獲得過諾貝爾獎

德國的11位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

1、特奧多爾·蒙森 Theodor Mommsen (1817-1903)。

2、魯道夫·奧依肯 RudolfEucken (1846-1926)。

3、保羅·海澤Paul Heyse (1830-1914)。

4、蓋爾哈特·豪普特里Gerhart Hauptmann (1862-1946)。

5、卡爾·弗里德里希·喬治·施皮特勒 Carl Friedrich Georg Spitteler (1845-1924)。

6、托馬斯·曼 Thomas Mann (1875-1955)。

7、赫爾曼.黑塞 Hermann Hesse (1877-1962)。

8、海因里希·伯爾 Heinrich Böll(1917-1985)。

9、艾里亞斯·卡耐基 Elias Canetti(1905-1994)。

10、君特·格拉斯 (Günter Grass)。

11、赫塔·繆勒 Herta Müller。

1953年出生在羅馬尼亞一個講德語的少數民族家庭,1987年她與丈夫遷居德國。1982年,穆勒發表了其「處女作」——一本名為《低地》Niederungen的短篇小說集。繆勒是歷史上第12位女性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進入21世紀後的第3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Ⅷ 有多少位德國人獲得過諾貝爾獎

有5個。

1,特奧多爾·茅姆森TheodorMommsen(1817-1903)190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原因:創作了恢弘的著作《羅馬史》。

2,德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魯道夫·奧依肯RudolfEucken(1846-1926)190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原因:在無數作品中代表著理想的世界觀。

3.保羅·海澤PaulHeyse(1830-1914)191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原因:滲透著理想主義的,完美的藝術。

4,蓋爾哈特·豪普特里GerhartHauptmann(1862-1946)191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原因:在戲劇創作領域具有豐富而多方面的影響。

5,卡爾·弗里德里希·喬治·施皮特勒CarlFriedrichGeorgSpitteler(1845-1924)191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原因:創作了史詩《奧林匹克的春天》。托馬斯·曼ThomasMann(1875-1955)192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原因:創作了宏篇巨著《布登勃洛克一家》。

Ⅸ 諾貝爾獎的得主是英國人多還是德國人多

英國人

截止至2017年,英國總共有121人獲得諾貝爾獎,全球排名第二。德國總共有104人獲得諾貝爾獎,全球排名第三。

截至2017年,英國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五所院校分別是:

劍橋大學創立於1209年,被譽為英國以及全世界最頂尖的大學之一,亦是英語世界裡第二古老的大學。截至2017年,劍橋大學共有90人獲得諾貝爾獎,得獎人數名列世界高校第三。

牛津大學創建於1167年,為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為58人。

倫敦大學學院創立於1826年,是倫敦大學聯盟(University of London,簡稱UOL)的創校學院,與劍橋、牛津、帝國理工、倫敦政經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共培養了27位諾貝爾獎得主。

曼徹斯特大學是於2004年由曼徹斯特理工大學與歐文斯學院合並而成,英國八大最著名學府之一,世界50強頂尖名校,歷年最高世界排名為全球第26名。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為25人。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創立於1895年,是一所將教學與科研集中在社會、政治和經濟科學領域的頂尖學校,也是法律、經濟學、國際關系、政治學、人類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社會政策等方面研究的全球先驅。截至2017年,諾貝爾獎得主為17人。

閱讀全文

與諾貝爾獎德國多少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