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蔥花能在冰箱里凍起來嗎
如果是乾的,冷凍後味道不減,如果是濕的冷凍以後顏色會變差。
野蔥花、野蒜花、山蔥花、野韭菜花的區分
一、野蔥花
野蔥為蔥科(以前分類為百合科,新分類為蔥科)植物野蔥AlliumledebouriaumSchult. 的全株,又名沙蔥、麥蔥、山蔥。莖細而圓,實心,直徑約2-3mm,吃起來很香,山坡平地上都有生長。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青海、甘肅、陝西、雲南、西藏、四川、湖北等地,多生長於海拔2,000米至4,5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坡及草地上,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生長在沙地的叫沙蔥;生長在水澤里的叫水蔥。野蔥開白花、黃花、紫花三種,結的果實像小蔥頭一樣大,其中黃蔥花味道最好,有濃烈的蔥香,是極佳的素食調味品。
二、野蒜花
野蒜學名Allium macrostemon Bunge,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蔥屬植物。球狀莖即中葯的薤白,又名賊蒜、野小蒜、小根蒜、山蒜、野蔥(浙江)、菜芝、小根菜、細韭等;在四川等地亦有狗屎蔥、野香蔥蔥的叫法。植株高可達1750px。鱗莖近球形,粗1-50px;外被膜質鱗皮。葉基生;葉片線形,長20-1000px,寬3-4mm,先端漸尖,基部鞘狀、抱莖。長葶由葉叢中抽出,單一,直立,平滑無毛;傘形長序密而多花,近球形,頂生;梗細,長約50px;長圓狀披針形,淡紫紅色或淡紫色;雄蕊 6,長 長於花被;雌蕊1,2房上位,有3棱,長枝線形,細長。花期6-8月。主要生長於山坡,草叢中。鱗莖作葯用,也可作蔬菜食用,在少數地區已有栽培。剛開放的花朵具濃烈的大蒜味,晾乾也可以作為熗鍋料。
三、野韭菜花
野韭菜(AlliumjaponicurnRegel ),屬百合科。野韭菜為須根系,弦狀根,分布淺,具根狀莖,鱗莖狹圓錐形,外皮膜質,白色。野韭菜為野韭菜的嫩葉,海拔2000米以下的草原、山坡上均可生長。野韭菜喜在潮濕的山林、坡地生長,在低窪潮濕肥沃的田頭、地邊長勢更旺。野韭菜的花、莖、葉全年可食,可用於拌、腌、炒、做湯、制粥、調餡等。秋季還可掘其須根食用。花呈紫藍色,具有淡淡的韭菜味,因花朵小,產量低,一般不做熗鍋料。
四、山蔥花
山蔥花學名細葉蔥、細葉韭(Allium tenuissimum L.),別名:野山蔥花、野蔥花、野韭花、扎蒙花、麻麻花、賊麻花等,為蔥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廣泛分布於河北、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山西、甘肅、四川、陝西、寧夏、河南、江蘇和浙江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草地或沙丘上。其花朵顏色紫白相間,具濃烈的辛辣味,含有11種天然芳香物,是北方地區群眾熗鍋、炒菜、火鍋、麵食、拌冷盤的上等調味料。長期食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軟化血管、防止腫瘤、解毒壯陽的功效。
以上各種蔥花,陰虛火旺、瘡瘍目疾者皆不可食用。
❷ 熗鍋用的野韭菜花怎麼儲存
建議冷藏保持
韭菜花醬以往一直是北方民間自製的一種醬,現在北方地區的調味品廠也常有生產,或瓶裝、或袋裝。北方人很愛吃韭菜,用韭菜包餃子、炒雞蛋、拌豆腐、攤煎餅,以及韭苔爆肉片、炒豆腐乾等等,怎麼吃都很香。可是北方所處的緯度高,無霜期短,只有夏秋兩季才能買到價廉物美的韭菜。於是,北方人便在寒冬來臨前的秋季把韭菜花磨成醬,常年食用。當入冬時節時,天寒地凍,草木皆枯,哪家要能端出一小碗香味濃郁的韭菜花醬來,讓客人們拌面條、夾烙餅,准會迎得客人們的交口稱贊。
在普通家庭中韭菜花醬的製法一般是:先把買來的韭菜花3公斤加鹽腌半天,另把100克生薑、100克蘋果洗凈並切碎。然後用小型家用粉碎機或是小石磨或是擀麵杖把腌過的韭菜花、碎姜、蘋果碎塊粉碎成漿狀或者是擀成漿狀,盛在小瓦罐里,蓋好蓋口,置乾燥陰涼處。經過一周便可開罐食用了。生薑和蘋果在腌制韭菜花醬的過程中主要是起調和風味的作用。
此外,還可以用韭菜的小花或未開放的韭菜花苞不用鹽腌,將韭菜花(500克左右)、生薑、蘋果塊、蒜放在小石臼內猛搗,直至搗爛成醬泥為止。然後放上適量的食鹽和熟菜子油或者是色拉油,拌勻後形成韭菜花醬放在瓶內。約靜止半小時後,油就會浮在韭菜花醬的上面來。油在這里是起到隔絕空氣、保存香味的作用。
❸ 韭菜花怎麼做醬
韭菜花醬,也叫韭花醬,是曾經登上過《舌尖上的中國2》的一種美味,配著羊肉一起吃,味道最是鮮美。韭花醬是用韭菜花腌制而成的,做法簡單,可以放一年都不壞,清爽開胃。
韭花醬的做法很多,各地都不同,比如有的地方加蘋果、梨、李子等食材,有的地方只加薑末。優質的韭花醬,顏色一直都是翠綠的,但很多人在製作時發現,放一段時間就變黃了,這是為什麼呢?
韭花醬變黃,有2個原因,一個是保存不當,韭花醬要避光保存,曬太陽後就容易發黃。
另一個就是做法的原因了,在做韭花醬時,不少人都加了很多調料、配料,其實沒必要,純正的韭花醬只需要韭菜花和食鹽就夠了,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內蒙同學家做韭菜花的方法。
每年9月,內蒙同學都有採摘野韭菜花,製作韭花醬的習慣,方法簡單,顏色綠,味道好。
【韭花醬】
准備新鮮韭菜花、食鹽、高度白酒。
【做法】
1、韭菜花去掉老粗的部分,留下最鮮嫩的部分。把韭菜花放進清水裡用手輕輕抓搓2分鍾,然後浸泡30分鍾,可以去除蟲子、灰塵、雜質等,然後撈出沖洗干凈,瀝干水分。
2、晾乾的韭菜花倒進絞肉機里,絞打20秒鍾,就變成碎碎的韭菜花末了。沒有絞肉機的可以刀剁,剁的時間要久一點,至少10分鍾。
3、向韭菜花末里加入適量食鹽,用干凈的筷子攪拌均勻,蓋上蓋子後腌制1小時。
4、提前准備一些帶蓋的密封玻璃瓶,用開水燙洗一下,晾乾水分。韭菜花腌夠時間後,用勺子裝進玻璃瓶里,裝八成就夠了,因為韭花醬會發酵。
5、在瓶口加少量食鹽,然後倒入適量高度白酒後封口,用食鹽和白酒封口,可以保證韭花醬長時間不壞。
6、把裝韭花醬的瓶子放在陰涼通風處保存,腌制一個月後就可以吃了。至少要10天後再食用,因為前10天的亞硝酸鹽很高,食用後不利於健康。
❹ 野韭菜花醬炒雞蛋可以嗎
北京人特別愛吃韭菜。用韭菜包餃子、炒雞蛋、拌豆腐,攤煎餅……以韭苔爆肉片、炒豆腐乾……怎麼吃,怎麼香。可惜北京緯度高,無霜期短,只有夏秋才能買到韭菜。於是,有人把韭菜花磨成醬,常年食用。入冬,天寒地凍,草木皆枯,哪家要能端出一碗磨成醬的韭菜花來,讓客人們拌面條,夾烙餅,那準保會博得滿座的稱贊。
製作方法 把買來的大朵韭菜花3公斤,加鹽腌上半天,將100克鮮姜,一個蘋果(100克)洗凈,切碎待用。
用小石磨或擀麵杖把腌過的韭菜花、碎姜、蘋果塊擀壓成漿,盛在小瓦罐里,蓋好罐口,置乾燥陰涼處。過一周就可以吃了。
製作方法 買些韭菜,摘下小花(因用量少,約500克)不用腌。
備好大蒜、鮮姜、蘋果、鹽、香油或熟菜油待用。
把韭菜花、蒜、姜、蘋果塊放在小石臼內猛舂,直至春細爛為止,然後放上鹽和油,拌勻後裝入無色的小瓶內,約靜止半小時後,油就浮在韭菜花醬上面來。只要溫度不超過38℃,保存一年是沒問題的,吃時,用干凈筷子撬點放在小碟里,滴上點香油,其香味撲鼻,引人食慾。
❺ 野韭菜太多怎麼儲存
菜葉包裹法。韭菜整理後用繩子捆好;准備幾片白菜葉,將捆好的韭菜包裹其中,白菜葉能使水分不流失;將其放在陰涼通風處。該方法可將韭菜保存半個月左右。
清水保鮮法。准備一盆清水,將韭菜用草繩捆好,注意將根部向下放入盆中,盆中清水要沒過韭菜根部。這個方法可將韭菜存放五天到一周左右。
塑料袋保鮮法。將擇好的韭菜捆好,放在稍大一些的塑料袋內,然後將裡面的空氣排出;在塑料袋上扎幾個小孔,放在陰涼通風處即可。也可將韭菜放進冰箱保存,不過需提前將已經發黃爛掉的葉子挑出,再用保鮮膜包裹,防止水分流失。
❻ 野韭菜能和包菜一起包餃子嗎
野韭菜能和包菜一起包餃子
韭菜含有揮發性的硫化丙烯,具有辛辣味,有促進食慾的作用。韭菜除做菜用外,還有良好的葯用價值。其根味辛,入肝經,溫中,行氣,散瘀,葉味甘辛咸,性溫,入胃,肝,腎經,溫中行氣,散瘀。韭菜活血散瘀,理氣降逆,溫腎壯陽,韭汁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均有抑製作用。
原料:
韭菜200克、蝦仁120克、肥肉丁40克、蔥花40克、太白粉150克、澄粉120克、太白粉2小匙、鹽1/2小匙、糖1小匙、鮮雞粉1/2小匙、胡椒粉1/3小匙、麻油1小匙、豬油2小匙。
做法:
1、韭菜洗凈切末後,炒熟備用。
2、蝦仁洗凈去除腸泥後,加入太白粉、鹽,用手拌打至有黏性,再加入調味料拌勻,最後將肥肉丁、韭菜末放入,一樣要攪拌均勻,再把做好的餡料放到冷凍庫中,冰凍20分鍾,幫助餡料凝結。
3、外皮:澄粉120克及太白粉20克拌勻,用沸水沖下,用力攪拌,再加入剩下的100克太白粉,用力搓揉成面團。
4、將面團分切成12份,每份30克,再用桿面棍桿成圓片狀。中間包入30克餡料,用手捏出餃子狀,放入蒸籠蒸10分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