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現在有多少群工廠

德國現在有多少群工廠

發布時間:2022-07-27 07:12:54

『壹』 德國威樂(Wilo)水泵有多少個生產工廠

德國威樂水泵目前擁有五個生產廠(分布在德國和法國等國家)和二十七個水泵銷售子公司(分布在西歐等三十二個國家)。公司發展至今,已形成年產水泵500多萬台(套)的以自動化生產為主的規模,居全球暖通空調用泵行業首位。一百多年來,公司致力於房屋建築用水泵及其調速控制設備的研製和生產。

『貳』 為什麼德國會成為「歐洲經濟的發動機」呢

說到德國經濟崛起,可以從二戰以後講起,主要指西德,跟蘇聯控制的東德沒多大關系,而二戰結束後的德國是很慘的,沒有政府,沒有首都,沒有軍事,美國財政部長摩根索甚至提出,將剩餘納粹遷到北非去生活,戰勝國拆除德國境內1500多家工廠,使德國降到1930年時的水平,和軍事相關的工業全被禁止,目的就一個,達到“強大歐洲,虛弱德國”的目的。

德國在難民問題上太理想主義

『叄』 二戰時期德國人在全世界建造了多少座煤制汽油工廠

二戰期間,到1943年時德國已建成17個工廠,德國煤制油產量達到500萬噸。當時,德國採用的就是間接液化技術。煤制油工廠主要集中在煤炭資源豐富的魯爾區。
19世紀20年代,德國人選用了與鐵離子相關的物質做催化。它可以產出柴油和石蠟,但也有不少缺點,如壽命不長(30天到40天左右,導致鐵催化劑的消耗量會很大),一旦碰到硫,或被氧化、積碳,它都會失去作用。
於是,技術人員又找到了鈷催化劑。早期的鈷催化劑只是一些鈷氧化物、鈷-鋅氧化物等,經過反復試驗研究者們也發現,若把氧化鈷放在二氧化硅上並且增加一些催化劑的活性(即與氧化鎂等混合),催化劑的作用會更妙;而且,鈷的水處理設施簡單,其壽命也更長(能使用一年或以上)。此後,「費托技術」就長期使用鈷做催化處理。

『肆』 二戰德國坦克工廠和蘇聯哪個多,分別為多少,記住是坦克工廠,即各公司下擁有的坦克工廠加起來數量,不是

蘇聯:185基洛夫工廠、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183烏拉爾斯基坦克廠、112廠、174廠等等(蘇聯很多坦克工廠用的數字編號)
德國:保時捷(波舍爾)、賓士、寶馬、亨舍爾、斯柯達(這個好像是捷克的?)
不過德國佬的產量一直是個渣。唯一產量+性能兼顧的就是Hetzer追獵者了,頂著盟軍轟炸1年不到還出了2000多輛。不過這是1944年的事了

『伍』 奧迪在德國有多少個汽車生產基地

奧迪在德國有兩個生產工廠,分別是Ingolstadt(巴伐利亞州英戈施塔特)
和Neckarsulm(內卡蘇姆)。
Ingolstadt是奧迪的總部,並且是奧迪最大的工廠,有31337名員工。主要生產A3,
A3
Sportback,
Audi
S4,
Audi
A4
and
Audi
A4旅行車。奧迪TT的主要車身及部件也在次生產。
Neckarsulm是共有13633名員工。
主要生產A6,A6旅行車及A8。同時,專門為奧迪A8和Lamborghini
Gallardo開發空間框架的設計中心也在此地。

『陸』 二戰德國工業的問題。

1943年10月,陸軍總部東線外軍處處長格倫制了一張東線兵力對比表。他估計,德國駐在蘇聯的兵力為二百五十萬,蘇軍的兵力為五百五十萬;德國防守的部隊
為一百七十七個師,蘇聯進攻的部隊相當於八百六十個師或旅一級的部隊。蘇軍坦克與火炮的數量至少以三與一之比超過防禦一方。格倫的這些數字盡管是以不
完全的情報資料為依據估算出來的,但是即使人們對雙方兵力對比有了一個比較真實的了解,它的不足之處是低估了蘇軍的兵力,而且沒有在數量上反映出雙方
兵力懸殊的情況。1941年6月,德國陸軍有一百五十三個師進入蘇聯。那時德國在東線的兵力將近三百二十萬人。

到1943年11月,整個兵力(其中包括駐芬蘭的第20集團軍)已下降到二百八十五萬人,盡管德國陸軍師的數量上升到了一百九十五個左右。除了基地部隊和第20集
團軍的十七萬六千人以外,德國各種類型的地面部隊與集團軍群加起來的總數只有二百零二萬六千人。仍受德國控制的那些朋友(毫無疑問不包括芬蘭)的殘存兵
力僅有十三萬六千人。除此之外。還有五萬二千名有點不太可靠的外國部隊。在西歐(不包括德國本土在內)德國只部署八十四個師,但在1943年秋季,德國在該
地的總兵力卻不少於二百四十四萬,而部署在蘇聯的德國總兵力有二百八十萬。

根據當時公布的估計數宇,1943年初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損失了二十萬人。除此之外,從1942年11月到1943年10月這十二個月中德軍在東線其他戰役的損失
達到了一百六十八萬六千人,其中只有一百二十六萬人的名額得到了補充。在總的傷亡人數中,亡二十四萬人、傷九十九萬三千人、失蹤十萬零六千人、病四十
四萬七千人。那年德國陸軍在蘇聯的傷亡總數中有九十多萬人完全喪失了戰鬥力。雖然1943年德國三軍的總兵力達到九百多萬人,但是很難找到補充人員,因此,
兵役法中關於免除家庭幼子或獨生子服兵役的規定不得不暫停執行。有些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退伍軍人已年過半百,也成了徵召的對象。

1943年1月13日,當斯大林格勒戰役顯然不可挽救時,才下達一項指令,要求德國轉入總體戰。

當時駐蘇的德軍中已有二十多萬自願擔任輔助性任務的蘇聯老俘虜兵。德國沒有採取任何措施讓婦女參加到工業生產的行列中去。當米爾契向元首建議時,他當
即遭到了拒絕,理由是:在勞動生產方面,瘦弱的德國婦女無法與粗壯的蘇聯婦女相比擬。

1939年7月德國的產業工人數不到一千零五十萬,其中二百八十二萬是婦女。在1943年底已下降到七百七十五萬人左右。

1941年6月到1943年6月,德國在東線損失的坦克總數達到了八千一百零五輛。10月份,在二千三百輛坦克中只有三分之一稍多一點的坦克適合於作戰。

1943年年底,P51野馬式遠程戰斗機已能隨心所欲地在德國領空橫沖直撞。德國駐蘇聯的空軍仍能繼續保持局部的空中優勢,但是蘇聯空軍的轟炸機已開始空襲德
國在東線的佔領區。缺乏燃料使德國空軍飛行訓練時間大大縮短,隨之損失與日俱增。7月份,德國飛行員損失一千七百多人。9月份,被擊毀的德國飛機達一千
六百架,其中百分之六十是被英、美軍擊毀的。整個1943年,德國製造了二萬五千架各種類型的軍用飛機,有一萬七千四百架被擊毀,其中一萬零六百架是戰斗
機。10月以後,德國空軍許多野戰師被解散並入了陸軍,高炮與傘兵部隊仍留在空軍。11月1日,德國空軍軍官人數為十一萬九千人,士兵人數為一百九十七萬人
,各種輔助人員為四十三萬人,文職人員為四十七萬五千人,加起來總數將近三百萬人。

據蘇聯資料記載,1943年年底,蘇聯本土的陸軍與空軍為六百五十萬人,大約相當五百三十個步兵師、一百四十個坦克旅的部隊。據說,炮兵戰斗序列中的火炮
與迫擊炮為九萬門,炮兵師為八十個,獨立炮兵旅為七十三個。坦克與自行火炮為五千六百輛(門)。蘇聯空軍的軍用飛機為八千八百架。以上蘇軍方面的數字只
包括對德國與芬蘭軍隊作戰的方面軍的兵力和最高統帥部野戰預備隊的兵力,而不包括遠東和內地各軍區的兵力。到1943年11月20日,蘇軍共有五百多萬人當了
德軍的戰俘。 蘇聯的數字是否准確地反映了蘇軍當時的實力,這是無法奉告的。

蘇聯六百萬地面部隊這個數字盡管看來是低了,卻可能是個精確的數字,因為通過簡單計算可以看出,即使一個師的兵力減少到八千人,至少也需要四百二十萬
人來保持那五百三十個步兵師。除這些步兵師外,還有非常強大的坦克與炮兵部隊、鐵路與公路運輸部隊以及後方勤務部隊也需要配備人員。正如蘇德戰場上的
二百八十萬德軍只是德同國防軍的一部分一樣,蘇軍的六百五十萬這個數字,毫無疑問,也只是蘇聯陸軍與空軍在同一戰場總數的一部分。據朱可夫透露,1944
年,蘇聯所有的軍事院校每年培養的軍官總數達五十萬,其中二十萬是儲備的軍官。

1941年蘇聯只生產了六千輛坦克,1942年便提高到二萬四千七百輛。在1943年期間大部分輕型坦克停產了,而代之以生產的是T34中型坦克。1943年的產量按類別
區分,有三千五百輛輕型坦克、四千門中型自行火炮、一萬四千輛中型T34坦克、二千五百輛重型KV1型、KV2型、KV85型坦克。1944年坦克總產量又從二萬四千輛
提高到二萬九千輛。1943年,軍用飛機的總產量達三萬架,不過有許多飛機是老舊的雙翼機。1944年的飛機產量提高到了三萬二千二百架。1943年除生產了二萬
三千門坦克炮與三千七百門高炮外,還生產了四萬五千門野炮與反坦克炮。1944年野炮與反坦克炮的產量又提高到五萬六千門。

1943年以前,蘇聯軍火工業生產的火炮、坦克與飛機比德國多得多。蘇聯火炮與坦克的質量同德國差不多,但有時比它高。可是,從1943年起,德國的軍火生產
開始迅速超過蘇聯。1942年百分之九十的軍工生產部門仍然執行一班制。

1941年德國飛機工業只生產了一萬一千架軍用飛機,其中百分之十左右是教練機。1942年軍用飛機的產量僅提高到一萬四千七百架,但到1943年使猛增至二萬五
千二百架,其中百分之十是教練機。1944年,德國的飛機產量超過了蘇聯,軍用飛機的產量為三萬四千三百架,教練機的產量為三千二百架,這是在壓縮轟炸機
數字的情況下,大量生產戰斗機的。

1941年,除生產了二千二百輛各種類型的輕型裝甲車輛外,還生產了二千八百七十五輛(門)中型坦克與強擊炮。1942年生產了四千三百輛(門)中型坦克與強擊炮
以及一千二百門安裝在坦克底盤上的自行火炮。1943年大幅度提高產量有一些困難,因為III坦克停產之後,還得將V型與VI型坦克投入生產。即便如此,這一年
的中型坦克與強擊炮的產量仍達到了六千七百輛(門),重型坦克達到了二千五百輛,安裝在坦克底盤上的自行火炮達到了二千六百門。1944年的產量與蘇聯相接
近,中型坦克與強擊炮達一萬一千輛(門)、自行反坦克炮達一千六百門,重型坦克達五千二百輛。以上中型坦克、重型坦克與強擊炮的總產量為一萬七千八百輛
(門)。除此之外,還有一千二百五十門安裝在坦克底盤上的自行火炮與一萬輛各種類型的輕型裝甲車。

德國戰車改進設計,對於扭轉1942年到1943年落後地位具有重大意義,因為虎式坦克比蘇聯KV型坦克先進。新投入的V型坦克、裝有先進火炮的IV型坦克和強擊炮
,也可與T34型坦克相匹敵。1942年德國75毫米與75毫米以上的火炮與坦克炮的產量如下:火炮為一萬二千門,坦克炮為二千四百門。通過一年的努力到1944年,
火炮的產量便提高到了四萬零六百門,坦克炮的產量提高到了一萬五千三百門。1943年德國的軍工生產與蘇聯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有種種跡象表明今後
還會繼續提高。

德國有百分之四十七的鐵礦石主要靠從瑞典與法國進口,百分之百的錳與鋁土礦主要靠從蘇聯與巴爾乾國家進口,百分之四十五的銅靠從瑞典進口,百分之七十
五的鎢靠從葡萄牙進口,所有的鉻靠從土耳其進口。德國消費的石油大約只有百分之三十是從羅馬尼亞進口的。從羅馬尼亞進口的石油數量因運輸困難而受到了
限制。

1944年期間,蘇聯生產了三萬二千架飛機、二萬九千輛坦克,英美生產了十二萬多架軍用飛機、二萬二千多輛坦克。美國、英聯邦與英帝國,以及蘇聯的軍火總
產量,據某個資料來源估計,大約以九與二之比超過了德國。

1943年期間德國失敗的原因與1942年失敗的原因一樣,仍然是:武器裝備,特別是摩托車輛與油料不足;元首頑固推行專守防禦戰略,上述原因促使德軍既喪失
了戰略主動權又喪失了戰術主動權。根據備多兵分的道理,高級將領們指責希特勒,說他不該提出那個扼守每一碼土地的要求。這種指責是正確的。

克魯格於10月14日告訴元首,蘇聯之所以能取勝,決不是因為它有壓倒一切的優勢兵力,而是因為它具有機動能力,並在決戰時刻能集中優勢的兵力兵器。這點
他說對了,而且還與蘇聯歷史學家的看法不謀而合。狂妄自大的蘇聯在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偉大勝利之後,對媾和建議置若罔聞。在斯大林心目中可能另有
目標,即:將共產主義的影響與蘇聯的勢力擴大到中歐與東南歐。1943年日本(可能出於它自己的主動)建議蘇德媾和,莫斯科立即拒絕。戈培爾在秋季視察了臘
斯登堡,他發現最高司令部門出於整個戰局惡化而籠罩著一片沮喪氣氛。於是,他開始斟酌德國首先應向蘇聯一方還是應向英、美一方提出媾和建議。戈培爾本
人積極主張希特勒設法向斯大休提出媾和建議,但是元首卻好象認為與英國打交道可能比較容易。1944年初,戈培爾一次更加急不可待地要求希特勒與蘇聯媾和。
這些建議均遭到了元首的拒絕。美國或英國決不可能跟希特勒或他的政府或政黨的任何成員進行接觸,也決不可能同意舉行沒有蘇聯參加的談判。

1941年5月,德國人認為蘇軍在最初期可以用來抵禦德國進攻的部隊相當於一百二十一個步兵師和二十一個騎兵師。對於蘇聯的裝甲部隊,他們相信蘇軍在西部約
有五個坦克師和二十三個摩托化旅。據估計,針對芬蘭和土耳其邊界,蘇軍還部署了二十五個師,在遠東的師可能有三十個之多。據認為,蘇聯空軍共有四千多
架第一線飛機,蘇聯坦克部隊有一萬輛坦克。(實際上蘇軍飛機高達一萬二千架,戰車多達二萬至二萬二千輛。)

總計,東線的德國軍隊(不包括芬蘭的駐軍)共有一百四十五個師,其中有十九個裝甲師、十四個摩托化師,德國的盟國還提供了相當於四十個師的兵力。德國裝
甲師共計約有三千三百輛坦克,加上大約二百五十門履帶裝甲強擊炮。在德國佔領的法國與佛蘭德駐有三十八個德國師,丹麥有一個,挪威有七個,另有七個駐
在巴爾干,兩個駐在北非。東線的德國空軍部隊共有二千餘架第一線作戰飛機,其中戰斗機不到八百架。有一千五百餘架飛機留在西線,進行本土防禦與對英作
戰。

看到大家在說日本有多強時,我卻不以為然,光是工業能力日本就被壓著打了,二戰期間日本主力戰機零式才生產10400架左右,一式戰機5000多架,二式跟三式
戰機各1000多架 四式戰機則為3400架 總計日本在戰爭期間能端的出抬面的約2萬戰機,德的BF109跟FW190任一型就壓倒日本了。

『柒』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人在全世界建立了多少種煤制備汽油的工廠

二戰前,德國已建成17個工廠,生產420多萬噸汽柴油。

二戰期間,到1943年時德國煤制油產量達到500萬噸。當時,德國採用的就是間接液化技術。

煤制油工廠主要集中在煤炭資源豐富的魯爾區

『捌』 德國本土現在有哪幾家兵工企業

德國軍費在歐盟國家占第三位,其國防工業實力在歐盟國家中也僅次於英國和法國。2005-2006年全球軍工100強(不包括中國企業)行列中,德國佔5家:蒂森克虜伯,迪爾-斯蒂芬,克勞斯-瑪菲威格曼,MAN集團, 萊因金屬.此外, 排名世界第7位的EADS三大股東之一是德國的梅勒姆克萊斯勒.
毛瑟在1990年與萊因金屬合並了,現在是後者屬下的一家子公司.
HK雖然是數一數二的槍械製造商,但輕武器價值不高,所以其整體實力在軍工企業中並不高.HK除了造諸如MP-5小型沖鋒槍之外, 還造軍用制式武器,從手槍到機槍甚至40毫米榴彈發射器都有,當然不可能外型上完全一致.

閱讀全文

與德國現在有多少群工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