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有人說德國的工業是世界第一呢,美國也不如德國嗎
說到德國的工業,想必大家都見識過,無論是汽車還是各方面做得非常的到位。對於教育的重視,對廣大中小企業的支持,這是德國工業強大的主要原因。說到工業世界上不少的工業強國與工業大國。說到德國製造總以高質量聞名世界。
的確是這樣的,如果你努力了之後,那麼你肯定會得到一些的收獲。當年的德國在列強中後期強起來的時候,世界幾乎已經被瓜分完了,但是德國人奮力的拼搏成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且德國人做事非常的嚴謹,所以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這么一句話最可怕的,就是明明比你優秀,他還要比你努力。
⑵ 美國工業和德國工業哪個強
美國工業和德國工業比德國工業更強,尤其是醫療器械方面。
⑶ 德國是不是世界上工業最強的國家 還是美國日本
工業製造業的強度一般認為是生產能力和規模,德國只是生產精度相對較高,能力和規模他一個都排不上號。
日本資源貧瘠,缺乏工業生產原材料,沒他什麼事。
一個國家工業能力縮影的對外表現是海軍。
答案不言而喻。
⑷ 同為世界一流工業強國,德國和日本到底誰最符合製造業第一王者的稱謂
德國應該比日本更勝一籌,因為德國的工業製作水平在世界各國都是出了名的,而且歷史悠久。日本的工業水平相比德國的工業水平還是差了一點,但是日本工業發展也很厲害。
並且德國是一直以來就發展很好的工業大國,而日本比德國發展的比較晚,所以工業基礎還是德國高於日本的。而且日本當時房地產泡沫時代,日本的工業基礎受了很大的損失,經濟受到沖擊,而德國是老牌的工業大國,一直穩扎穩打,打好基礎,以穩定求發展,所以日本和德國都是世界一流的工業強國,但是德國還是更符合製造業第一王者的稱謂。
⑸ 世界工業強國如何排名
從工業生產總市值來 看,中國目前是世界上工業生產能力最大的國家,不過目前還未達到和量想匹配的強,中國大多數是處在中低端,少數是在中高端。不過中國是目前進步在快的國家,未來會在更多的工業領域進入高端市場。
1、數量上第一2018年中國工業生產總值是5.53萬億美元,已經是持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2000年中國工業生產總值是5436億美元,和德國相當,在2001年就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的工業生產能力的國家。
在2006年中國工業生產總值達到了1.36萬億美元,和日本相當,次年2007年中國工業生產能力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而到了2010年中國工業生產能力達到了2.9萬億美元,和美國相當,次年的2011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工業生產能力的國家。
第四、發明專利數量發明專利保有量,看截止到2017年的數據,全球有效發明專利1043萬件,其中:日本282萬、美國236萬、中國152萬、德國67萬。從增量來看,2016年發明專利申請數量排名為:中國131萬、美國53萬、日本46萬、韓國23萬、德國18萬。
從授權數量來看,2016年的排名是:中國38萬、日本29萬、美國29萬、韓國13萬、德國10萬。中國工業生產能力已經是第一,大而不強的局面也在改變,畢竟全球工業強國也就那麼幾個,中國按照當前的發展速度,超越日本、德國、英國、法國、韓國不是很久的事情。至於美國,這個確實太強了。
⑹ 據說德國的工業能力現在世界第一,這種說法可信度到底有多高
據說德國的工業能力現在世界第一,這種說法可信度還是很高的。與其他國家相比,德國工業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它有著雄厚的工業基礎。德國長期以來的工業發展並不是其他國家一朝一夕就能夠追趕上的。
近年來德國的新興工業也在迅猛發展著。南部城市慕尼黑成為新興工業園區發展的重要戰略位置。長期以來依靠資源發展工業的德國,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正在向新興工業進一步轉型,正是這樣,我們也可以預見德國的未來依然能在世界工業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⑺ 美國工業強大還是德國
美國吧!在美國,小型企業對工業化發揮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美國獲得獨立以後的許多年裡,主要是個農業國家,工業水平遠遠落後於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美國才開始進入世界工業強國行列。當時,美國的企業絕大多數是中小型的。這些企業把自己的技術產品推廣到農村鄉鎮,使美國的農業現代化迅速趕上了歐洲、跟世界農業市場建立了直接聯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西方盟國的主要糧食供應基地。與此同時,許多小型企業承擔了軍事工業項目,一些小型企業(例如發動機)迅速發展為大型企業,它們的產品支持了盟國的戰爭需要。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美國成為世界工業強國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幾乎重復了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角色,不但是世界工業強國之一,而且成為西方世界最強大的工業國家。然而,美國內陸地區的工業化程度仍然很低,跟沿海地區的差距簡直是天地之別。1950年代和1960年代,美國政府一方面開始了發展內陸經濟的一系列國家措施,例如通過高速公路把內陸和沿海直接聯系起來,同時,採取了優惠措施,大力鼓勵內陸當地的小型企業發展,將許多國家科研和生產項目通過政府合同交給當地小型企業完成。到了1970年代,這些小型企業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使內陸地區的農村鄉鎮的現代化水平基本上跟沿海城市取齊,甚至在環境保護等方面比沿海地區做得還好。到了1970年代後期,美國全國完成了工業化,進入了所謂「後工業化」時代。
美國的今天的繁榮與強大,或者說擁有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完全是得益於它的制度。這種制度最大程度地減少和避免了因領導人的失誤對國家造成的損害,最大程度的保障和落實了每個公民充分享有的公民權利,使他們敢想敢言,使他們真正感到自己是國家的主人,使他們發自內心地對這個國家充滿感激之情,並認為這個國家值得他們去捍衛。
這種制度吸引了來自全世界各國的精英和傑出人才為其服務。比如,愛因斯坦本來是德國科學家,可是,因為他祖國的納粹政治迫害,被迫來到了美國,結果成了「美國科學家」。我們現在所用的電腦晶元的生產商,英特爾公司的創始人葛羅夫就是從匈牙利逃到美國的猶太人。類似的例子太多了,許多為美國作出傑出貢獻的人恰恰都不是美國人。有了龐大的人才,還怕成就不了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嗎?
⑻ 德國和日本都是世界一流工業強國,誰更勝一籌
肯定是德國更強了,日本比德國稍差一點。雖然兩國都是強國,但是他們的基礎和起點不同,所以導致了現在的實力也不同。
雖然日本抓住了機遇,在工業實力方面好像壓制了德國。但實際上德國的基礎更好,態度更加嚴謹,只是德國人更加低調。
⑼ 世界工業化水平最高的國家是哪個國家俄羅斯,美國,日本,德國的工業化水平排名阿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時期機器大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取得統治地位的發展過程。基本特點 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過程,是在資本家追逐利潤的過程中自發地實現的。資本主義工業化一般從發展輕工業開始。因為,輕工業資本周轉較快,可以用較少的投資,獲得較多的利潤。輕工業發展起來以後為資本主義積累了大量資金,並產生對新的生產設備、機器、動力、工具等的需要,促進了重工業的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開端是產業革命。經過產業革命,資本主義在生產技術上發生了根本變革,原來的工場手工業為機器大工業所代替,社會生產力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終戰勝了封建制生產方式。英國的工業化過程 在18世紀30年代,英國首先爆發了產業革命。當時,英國各主要工業部門先後出現了從手工業生產過渡到機器生產的趨勢。這一工業化過程首先從紡織工業部門開始。1733年,J.凱(1704~1764?)發明了飛梭,使織布效率提高了一倍,成為機械發明的創始。飛梭應用於生產,出現了紡落後於織的現象,引起了紗荒。1765年,J.哈格里夫斯(?~ 1778)發明了手搖紡車——「珍妮機」,大大提高了棉紗的產量,解決了紡與織之間的矛盾,使生產出現了飛躍。1769年,水力紡紗機問世,接著,第一座棉紗廠建成,此後,大規模的織布廠就隨之出現。與此同時,J.瓦特(1736~1819)發明了雙動式蒸汽機,並作為機器的動力,在1784年應用到棉紡織廠。蒸汽機的發明,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它雖然不創造大工業,但是,它給大工業提供了動力,促使以機器體系和僱傭勞動為標志的工廠制度迅速確立起來。在棉紡織業的帶動和刺激下,其他輕工業部門也從工場手工業逐步向機器大工業過渡。輕工業部門的機器發明和廣泛應用,推動了重工業的技術革新。18世紀末,蒸汽壓力鼓風機開始應用於冶鐵業,使英國的冶金工業迅速發展。進入19世紀,蒸汽抽水機在礦井中普遍得到應用,並陸續出現和採用了一些新技術,使英國的煤產量迅速上升。同時,各種鍛壓設備和金屬加工機床陸續發明出來,相繼製造出鏇床、銑床、鑽床,使機器製造業出現了驚人的發展。在冶金、採煤、機器製造等工業部門的強大推動下,交通運輸業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到19世紀30~40年代,英國的產業革命基本完成,它標志著機器大工業已居於統治地位。英國的資本主義工業化,是通過資本原始積累,掠奪和奴役本國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道路來實現的。美國的工業化過程 美國在18世紀70年代以前,是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地,在經濟上主要依賴於英國,近代工業沒有什麼發展。經過1812~1814年的英美戰爭,才走上獨立發展資本主義工業的道路。美國的工業化,也是首先從棉紡織業開始的。1790年,仿製出英國的水力紡紗機,建立起第一座棉紡廠;隨著棉紡織業的發展,毛紡織、制鐵、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主要工業部門也普遍建立起新式工廠。到19世紀中葉,機器工業得到迅速發展。在1828年,美國開始修建第一條鐵路,到1865年,鐵路線全長已達 35000英里。大規模的鐵路建築,不僅帶動了東部重工業(如冶金、採煤、機器製造)的發展,也促進了西部農業生產的增長。到南北戰爭(1861~1865)前,美國也基本上完成了產業革命,建立起近代工業體系。美國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廣泛地利用了英國工業的技術成就,以及歐洲的資金和國外移民所帶來的生產經驗。法國的工業化過程 法國資本主義工業化的發展,較英、美緩慢。法國資本原始積累始於16世紀,但封建行會制度(見西歐行會制度)和土地制度長期未被打破。1789~1794年的資產階級革命,掃除了封建障礙,才促使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起來。19世紀初,在波旁王朝和奧爾良王朝統治時期,法國開始了產業革命,也是從紡織工業部門採用機器開始而逐漸擴展到冶金、采礦和機器製造業的。法國在60年代末基本上完成了產業革命,資本主義工廠制度取得了統治地位。但是,由於長期以來小農經濟居於優勢,因此,工業化進程較慢,產業革命以後,其工業化程度還落後於英國和美國。德國的工業化過程 德國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遲於英國約半個多世紀。由於封建割據和農奴制(見普魯士農奴制改革)的長期統治,直到19世紀30~40年代,德國還是一個農業國,產業工人僅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98%。1848年資產階級革命後,機器大工業才逐步地確立起來。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以後,依靠對國內廉價勞動力的剝削和對國外的軍事侵略及戰爭賠款,實現了大工業的迅速發展,經過很短的時間,在70年代末,就基本上完成了產業革命,工業化程度達到了足以與英、法匹敵的地位。日本的工業化過程 日本工業化進程起步最晚。在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以前,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封建國家,統治階級收入的85%來自農業,15%來自商業和手工業。經過明治維新,日本的工業才逐漸發展起來,但與世界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比,工業化水平很低。1880年,輸入了新式紡織機後,紡織工業才得以迅速發展。同時,在國家的推動、引導和扶植下,出現了開辦企業的高潮,到1885年,產業革命已迅速展開。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是日本近代產業發展的轉折點,依靠在中國開設工廠、企業及其他商業的特權和戰爭賠款,使其工業、交通運輸、銀行、貿易等出現了驚人的發展,大大加速了工業化進程。到20世紀初,日本近代工業的主要部門都已建立起來。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實現,使社會生產力產生了巨大的飛躍,在各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許多工業中心和大城市。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過程,決不僅僅是生產技術方面的變革,而且也是社會經濟制度方面的變革。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實現,為資本主義制度建立了強大的物質技術基礎。與此同時,資本家加強了對本國工人和農民的殘酷剝削和掠奪,資本主義列強也加強了對經濟落後國家特別是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經濟剝削和掠奪,從而加劇了資本主義各種矛盾的發展。
⑽ 瑞士,美國,德國,日本哪個工業基礎最好
當然是德國。
一、工業強國
這一點我想不用多做解釋,德國擁有大眾、賓士、寶馬、漢高、西門子、DHL等許多國際上赫赫有名的跨國企業。德國在全世界工業領域的地位毋容置疑也無法撼動。作為理工科學生能在德國留學不僅會學習到世界先進的工業技術和理念,也增加了在國際一流企業實習乃至工作的機會,發展空間巨大。
二、德語優勢
從未來世界發展的方向上來看,單單會講英語這一門外語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選修一門第二外語顯得尤為重要。德國企業在世界上分支林立,在華的德國企業更是數不勝數,學好德語對將來的就業來說,無論是選擇在國外發展或是回來報效祖國,前途可謂一片光明。
三、優秀專業
德國理科和工科的專業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汽車、機械、工程、製造、電子等學科無不是世界一流水平。對於理工科學生來說能到德國去學習與這些專業相關的課程可以說是夢寐以求,對將來的發展有利。
四、名校學習
德國的理工類和綜合類的大學在國際上也是赫赫有名,慕尼黑理工大學、波鴻大學、斯圖加特大學、亞琛工業大學、波恩大學、杜塞而多夫大學、柏林洪堡大學等眾多世界名校成就了德國大學的輝煌。優秀的師資力量與強大的科研實力更是讓本國的莘莘學子和無數的國際學生學有所成。
五、移民制度
德國在2005年1月1日出台了最新的《移民法》,開始鼓勵留學生畢業之後選擇留在德國就業和創業。因為近幾年歐洲的發展態勢趨於走向下坡路,德國政府首先意識到了這一點。鼓勵留學生畢業後在德就業是希望留住人才;鼓勵留學生畢業後在德創業是希望留住資金。德國政府在頒發工作簽證以及長期居留上將會予以政策上的支持。
六、費用低廉
德國的絕大多數公立大學實行免學費政策,只是收取一定金額的注冊費,通常一個學期不會超過500歐元。即使作為國際學生一步到位直接進入免學費的德國公立大學有一定困難,因為要面臨強大的競爭壓力。但是就算先選擇一所收費的德國大學作為赴德留學的第一站,費用也要比去歐美發達國家便宜很多。相信大多數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都可以成功轉入免學費的公立大學,因為不涉及簽證和審核的事情,而且還可以直接到校參加面試,所以對於已經身在德國的留學生來說,入讀免學費的德國大學不是很難。
七、勤工儉學
德國政府鼓勵學生在上學期間採用勤工儉學的方式來貼補自己的生活費用,同時,也能在社會實踐中得到歷練。在德國學習的留學生每周有合法的打工時間20個小時,而6月到8月的假期可以全日工作,沒有限制。德國的消費水平並不是很高,留學生平均每月的花銷大致為300歐元到400歐元之間,這其中包括房租、水電、煤氣、飲食、交通等日常開銷。在德國打工,做任何工作都可以完全支付日常生活費用。只要你工作,生活是一定沒有問題的。如果找到一份比較好的工作或者比較好的工種,還會有所剩餘,剩餘的金額也一定是一個比較可觀的數字,相信會讓人滿意的。
八、申根國家
德國是歐盟的申根國,拿到德國的居留許可證去歐洲其它申根國家都將會享有免簽的待遇。也就是說合法到德國留學的學生在讀書期間可以去法國、荷蘭、義大利、比利時、西班牙、盧森堡、芬蘭等申根國去旅遊度假,去海邊打工,包括畢業之後可以選擇在任何一個申根國就業都沒有任何問題,只要你喜歡,只要有工作單位接受你。
九、西方文化
傳統的西方文明造就了日爾曼民族的性格和特點以及思維方式,在德國留學可以接觸到最為純正的西方文化。歌德、尼采等一大批世界級文豪曾經留給我們許許多多不朽的傳世佳作,如今登上他們的故土,拜訪他們的故居,與他們的魂靈對話,超越時空的隔阻,相信經過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之後,必定會使你有所體悟。
十、簽證政策
如今,德國的簽證政策放寬了許多,要好於過去的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