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韓國和日本都被美國控制嗎
一、韓國就是美國的新式殖民地,控制韓國政治和經濟,還不用美國負責韓國人的民生及韓國人的福利和保障,設立一個被架空權力的虛假總統制度,其實韓國總統連本國有一定地位的女明星都保護不了,更不要說保護韓國普通女性了。
二、文在寅剛剛喊話:要統一韓朝,要美國交出軍權,還沒過幾天,美國就向文在寅要增加美國駐韓軍費,增多少呢——漲500%——知道韓國人對這些事件的表現嗎?
三、問題不是美國要多少,問題是韓國人抗議了這個美國霸權要求,並且在2019.10.18日發動了強烈的抗議活動,人們高舉著「停止干預我們的內政」抗議者們大喊著,「滾出去,我們不需要美軍」。總參加人數是19人——並且一名韓國警官告訴路透社,19名學生已被送往警察局接受審問。
四、文在寅能說出「第二條」列出的那種話來,本身說明他是一個好人,至於是不是一個好總統就是另外一回事,沒能力的好人不是好總統,只有有能力又是好人相加持才算是一個好總統——當然這是後話,也不是韓國人的重點
五、這就是真實的韓國,上官無能就按下不表了,悲哀的是下民還不爭氣,不值得同情,韓國就是一部活在美國精心設計規劃好的「新式殖民制度下」的現實主義的連續劇,上上下下都是好演員。
六、韓國自1997年被美國金融攻擊後,就再也沒有骨頭了:大家還記得1997年7月2日美國發動的亞州金融風暴嗎?到當年12月4日,韓國被打的一敗塗地,從而被迫在漢城希爾頓酒店簽訂了美國單方准備好的貸款條款——即無條件接受美國收割,美國才同意向韓國分批次且總共注入570億美元,條款規定,所有韓國企業借到錢後必須先還債務,然後才能再借錢。
即借你一萬塊,必須先用這一萬塊還債,美國收到剛借出的一萬後,再重新借你另一萬,這不就是套羊嗎?本來借錢是為了公司繼續經營,盈利後再還錢,但美國給的條件是拿到注資後,必須先還債,才能拿到第二波借款,而且錢的總數量只有570億美元之少,這下好了,借來的錢根本不夠韓國各大公司整體周轉,擺明是要吃人割韓國韭菜的手段,結果整個韓國政府和商界只有一個人有種反抗力爭,最後導致美國大量收購了韓國幾乎所有大中企業——三星,大宇,現代就是第一批成為美國收割的韓國企業。
七、把民族英雄當狗雄處理:在當時的1998年,唯一有種的韓國人是大宇集團老闆金宇中,金宇中心痛就這樣任美國宰割而無所作為非男兒,所以故意集資抵押大宇,貸款200多億美元,轉移到他在英國的秘密賬戶上,洗錢外逃,和美國硬拼,打算留個空殼大宇給美國人收割,結果被韓國金大中政府的自己人當「猴」處理了,殺雞儆猴給韓其它企業家看,嚇的其它財團全部低頭乖乖當美國的傀儡——盧武鉉上台後特赦金宇中,惹得美國連盧的屁股一起打。
八、韓國越來越不自愛:李勝利事件根本就不是人能幹出來的事,鐵證如山,還能被公開逍遙法外,沒一個有種敢於站直並挑戰美國的公開擺弄,就這樣的韓國誰會尊重呢?
九、人們的眼睛是雪亮的:1998年,因韓國被逼與美國達成秘密交易,韓國金大中總統(辦了好事,被獎勵諾貝爾和平獎哦)及韓國任何財團都不敢向韓國支柱企業大宇注資,眼睜睜的看著大宇破產,心裡流著血,集團董事長金宇中更是被美國以經濟罪清算被迫逃亡海外,實際上只是為了讓美國通用僅用4億美元買下價值600億美元的大宇集團,成為史上剪羊毛最誇張的案例,其中還有韓國起亞被迫賣給摩根大通,韓國最大的紡織公司被美國所羅門美邦白菜價收購,當然了三星更是大魚,肯定不例外了,韓國人只控股三星11%股份……無數韓國企業被美資控制——誰都知道自1997年之後,韓國本質上被美國控制了政治和經濟兩只手,成為名副其實的模範「殖民地
前些天有個新聞,韓國客機想在韓國機場降落,結果被美國拒絕,無奈韓國飛機在天上飛了一個多小時,美國批准了韓國飛機降落,韓國飛機才敢降落,飛機上一百多名乘客抱怨連連,在韓國的領土,這個機場是韓國人花錢建造的,降落飛機還得美國批准才敢降落,而且降落也不是免費的。韓國人使用這個機場每年都要給美國3億機場使用費,
是的,韓國一直都被美國控制。日本被美國控制的更狠,日本外交,軍事,經濟,媒體,全都被美國控制
⑵ 美國是怎麼控制日本的
同盟國對日本施行多項改革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與經濟上的自由化、民主化,以及非軍事化。
1945年10月4日,在麥克阿瑟的指示下,日本開始進行修改憲法的工作。經由GHQ的草擬、與日本方面的修訂後,新的《日本國憲法》(下列簡稱新憲法)在1946年11月3日公布、1947年5月3日起施行,原有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同時失效。新憲法公布後,日本的政治體制從天皇掌有大權的二元君主制,改變為國民主權的君主立憲制。
在同盟國的主導下,日本天皇與皇室的地位受到很大結構的改變。新憲法施行後,天皇被除去原有的統治權力,僅存象徵地位與有限的職權,而且沒有明文給予其國家元首的地位,即所謂的「象徵天皇制」。與天皇地位相關的日本憲法第一章,將天皇定位為日本國家與國民整體的象徵,只能執行任命首相、召集國會等國家禮儀相關的事務(憲法中稱為「國事行為」)。日本皇室財產大多被轉移予國家與地方政府,直系血親以外的皇室成員則失去皇族身分。雖然部分日本皇室成員在戰時擔任公職,但是大部分都沒有受到戰犯處置。而透過《人間宣言》的發表,天皇也否定自己作為「現人神」(現世人間的神)的身分。
雖然戰後日本天皇與皇室的形象被大程度的改變,但日本民眾對於象徵天皇制與天皇放棄現人神身分大多能夠接受。根據《每日新聞》在1946年所做的民意調查,象徵天皇制有85%支持、13%反對、2%不明,顯示戰後的日本民眾仍然支持皇室繼續存續。
由於二戰結束後不久,世界便進入冷戰對峙的局面,加上朝鮮戰爭的爆發,美國與日本在1951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簽署日同時簽訂《美日間安全保障條約》,建立正式的軍事同盟關系,原有代表同盟國的美國軍隊則在軍事佔領結束後轉型成為駐日美軍;1960年1月19日,美日兩國簽訂新的安全保障條約,即今日的《美日安保條約》。
雖然戰後日本在憲法中規定不得擁有軍隊,但迫於冷戰情勢的需要,日本政府在GHQ的許可下建立准軍事組織,實施有限度的再軍備化。日本先於1950年建立警察預備隊(後改稱保安隊),又在1952年建立海上警備隊(後改稱警備隊),這兩個組織在1954年整並為自衛隊,成為日本實質的國家武裝力量。
⑶ 美國是如何控制日本的 知乎
作為這個地球上的唯一一個超級大國,美利堅合眾國(美國)也是二戰戰勝國,所以在日本駐有美軍的,一方面可以收保護費,二方面可以監督日本停火狀況。
⑷ 美國是怎麼搞垮日本和韓國的經濟的
1.廣場協議(Plaza Accord)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財政赤字劇增,對外貿易逆差大幅增長。美國希望通過美元貶值來增加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以改善美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 廣場協議是美國對日本發動的赤裸裸的金融戰和金融掠奪。通過廣場協議推動放大日本的經濟泡沫,然後強力刺破泡沫,抽離美元引發日本經濟崩潰,美國從中吸血日本資產。 ,「廣場協議」對日本經濟則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因為,廣場協議之後,日元大幅度地升值,對日本以出口為主導的產業產生相當大的影響。為了要達到經濟成長的目的,日本政府便以調降利率等寬松的貨幣政策來維持國內經濟的景氣。從1986年起,日本的基準利率大幅下降,這使得國內剩餘資金大量投入股市及房地產等非生產工具上,從而形成了1990年代著名的日本泡沫經濟。這個經濟泡沫在1991年破滅之後,日本經濟便陷入戰後最大的不景氣狀態,一直持續了十幾年,日本經濟仍然沒有復甦之跡象。http://ke..com/view/67984.htm?fr=aladdin
2.1997年7月2日,以美國索羅斯的量子基金為首及老虎基金一些支持他的資本主義集團熱錢,瘋狙擊泰銖;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泰銖貶值。不久,這場風暴掃過了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中國香港等地。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 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此時,日本政府試圖從政治角度加以干預,日本政府最先提出了建立高達1000億美元的「亞洲貨幣基金」的東亞貨幣合作框架建議。這個提議受到了亞洲各國的支持,但在最後一刻,IMF和美國出來阻止了日本對IMF的主導權的挑戰。柯林頓政府聯合西歐國家對東南亞國家施加影響,從而使日本的計劃徹底破產。此後,美國和西歐國家為了打擊日本的威脅,積極促成了印尼、韓國等與IMF的貸款協議。 韓國為滿足OECD成員國的條件,從20世紀90年代早期起實行金融自由化,但缺乏有效的金融監管。
1997年11月韓國爆發金融風暴,6日至17日韓國政府開始韓元保衛戰,11月11日當天韓國的外匯存底只有38.4億美元,兩周後需要償還的外債就達100 億美元。而當時韓國從外國輸入生活必需食糧,一年也需要120億美元。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008∶1。17日起韓國政府關閉了外匯市場三天。11月20日韓國請求日本政府說服日本的銀行借短期貸款給韓國,但此時日本的金融機構已被深深地捲入到這場危機中,日本四大證券公司之一的亞馬馳四天後破產。美國拒絕以韓金融幫助的請求,21日韓國政府宣布向IMF尋求援助,12月4日韓國和IMF達成總值為570億美元的協議。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737.60∶1。21日,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資本熱錢令韓國幾乎一夜之間被打回原形,大宇、金星等大企業相繼倒閉,韓國兩大商業銀行韓國第一銀行和首爾銀行破產。此後破產、失業、自殺等陰霾伴隨很久,
09年金融危機又被歐美再耍了一次,韓國民眾們才從四小龍夢逐漸醒過來,當時韓國民眾沉醉在泡沫經濟中,貸款買房買車,刷卡消費,他們熱衷於海濱別墅,瑞士歐米茄、法國XO、德國賓士。像美國人一樣,他們每年也瀟灑地安排去歐洲旅行;孩子送到私立學校……房地產吹起的泡沫換來銀行貸款壞呆賬;由於大企業從銀行獲得資金過於容易,造成一旦企業狀況不佳,不良資產立即膨脹大量存在只有破產了,也算自作自受。
一方面許多東亞國家的信貸市場畸形發展,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國內信貸額與GDP之比均高達115%—200%;另一方面,其資本市場又不成熟或發育不全,致使企業過度依賴商業銀行的間接融資,而銀行又過於依恃政府的「主導」與擔保,導致銀行信貸過度擴張,銀行不良債權或壞賬過大。如韓國、泰國的銀行不良資產佔到其GDP的34%—40%。與此同時,東亞銀行制度的不成熟性還表現在金融監管不力、法規不健全上。許多東盟國家的中央銀行並沒有隨著不良債權增大而增加貸款損失准備金,菲律賓在金融危機爆發前三年間銀行貸款增大了38%,而貸款損失准備金在貸款總額中的比重卻從 3.5%減到1.5%,比重最高的馬來西亞也只有2%。這么孱弱的金融體系。
正因為如此,國際熱錢看到其中的弱點,在美國默許下,一舉擊潰日韓。
⑸ 美國依靠什麼控制日本韓國,或者說日本韓國為什麼那麼顧忌美國請具體說明
日本是美國的小老婆,而韓國則是美國的走狗。整體來說這兩個國家都怕美國。忘採納!
⑹ 美國如何控制日本的
前期是軍事佔領,經濟控制,加上立法禁止豈有大規模軍隊。其實歸根結底來說,日本這個國家你只要把他揍服了就能控制,而且會主動讓你控制
⑺ 美國為什麼要在德國、韓國和日本駐軍
簡單來說,就是控制戰略要地,制衡地區性甚至有全球性大國潛力的國家,保持其在全球范圍內的戰略優勢,維持其霸權。軍事基地是多項軍事設施的綜合體。美軍為了在全球各地區實施快速反應,採取先發制人戰略,離不開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軍事基地
自二戰以來,美國為推行其全球戰略,逐步建立了以本土軍事基地為依託的全球軍事基地網,大小軍事基地(設施)高峰時總數曾高達5000多個,其中近半數在海外,海外駐軍多達61萬,目前,美國在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設有數百處軍事基地,海外駐軍總數約為37萬人。 並形成了「點線結合,多層配置,控制主要戰略要點與海上咽喉」的海外基地布局。
總的來看,美軍的全球軍事部署主要圍繞貫穿非洲、高加索、中亞、南亞和朝鮮半島的所謂「不穩定弧形地帶」進行.美國認為,保持龐大的海外駐軍是美國國家安全和獲取戰略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維持前沿軍事存在,對有關國家進行軍事威懾,尤其是「前沿部署和先發制人」的特點可以保證實現其國家和地區戰略目標。
⑻ 當日本的GDp居全世界第二位時.美國是如何制約日本的
日本比中國慘多了,當然面子上比中國好看多了,里子沒了。
日本和中國是完全不同的,中國擁有完全的主權,國防工業自主,司法獨立。日本軍事被完全美國控制、引導的,國防不能獨立,而且司法也不獨立,在日本東京檢查有個獨立的機構就是美國控制,哪個日本官員和政客不聽話就會被查,所以美國作為佔領國對日本擁有巨大的控制力。
回到你的問題,明面上日本做的是維持日元對美元升值,然後讓日本理論上多買美國貨。實際上不是,美國對日本的打壓集中在兩方面:其一,經濟殖民,日本開放其經濟體系,美國可以用無限印製的美元買下日本的核心資產,其二,科技控制,日本當時在現在有名的光刻機和儲存領域都領先,但是你看看,現在光刻機在荷蘭,儲存在三星。
日本再也沒有可能發展,只能維持衰敗,慢慢衰弱,直到美國放開對它的控制。
現在美國也是要控制中國,但是中國不能答應啊,所以美國無所不用其極的打壓,希望壓服中國,可是中國又不像日本韓國或者歐洲那樣被控制,那會同意呢。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謝謝。
⑼ 據說如今的美國實質已操控了日本和韓國的政治,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我覺得有很大程度上是真的,因為日本和韓國對於美國的依賴程度是非常大的,所以有很多事情,韓國和日本都是聽從了美國的安排。而且東京地檢署是一個受到美國控制的機構,背景的控制色彩比較嚴重,所以這一種控制其實已經是實際存在的,只是明面上沒有這樣的一個說法而已。
反正在經濟方面,日韓都是小國家,資源稀缺,所以他們依賴美國,但是在政治方面,卻不是很顯眼,所以我覺得美國對於日韓的控制是一種半控制的狀態。因為韓國在糧食方面也是很稀缺的,蔬菜水果肉類等等,所以這些都是要韓國在美國進口,這不僅僅是深層次的控制,還是從基本生存方面就受控於美國了。
⑽ 美國是如何遏制日本的
美國早在1904年就開始考慮制定針對日本的作戰計劃;1913年軍方正式提出了以日本為敵人的「橙色作戰計劃」;1919年巴黎和會之後,美國更對該計劃給以最多的注意,並進一步考慮加強在夏威夷、關島和菲律賓的設防。此外,為了消除在未來的對日戰爭中英、日聯合對抗美國的潛在危險,美國力圖拆散英日同盟,而美英兩國在遏制日本方面的日趨一致最終使美國達到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