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魚雷機怎麼生產

德國魚雷機怎麼生產

發布時間:2022-07-28 09:28:27

① 魚雷是怎樣發明的

魚雷的前身是一種誕生於19世紀初的「撐桿雷」。撐桿雷用一根長桿固定在小艇前部,海戰時小艇沖向艦艇,用撐桿雷撞擊爆炸敵艦。1864年,奧匈帝國海軍盧庇爾斯艦長把發動機裝在撐桿雷上,利用高壓容器中的壓縮空氣推動發動機活塞,帶動螺旋槳使雷體在水中前行攻擊對方艦船。

1868年,英國工程師羅伯特·懷特海德,把用小船裝著炸葯、用電線導航的「撐桿雷」發展成了一種能在水中自行推進的炸彈。由於它的外形像魚,又可像魚一樣在水中前進,人們就稱其為「魚雷」。

1899年,奧匈帝國海軍制圖員路德格·奧布里將陀螺儀安裝在魚雷上控制魚雷定向指航,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枚可控制方向的魚雷,大大提高了魚雷的命中精度。1904年,美國人E·W·布里斯發明了燃燒寶,以熱力發動機代替壓縮空氣發動機製造了第一個熱動力魚雷(亦稱蒸汽瓦斯魚雷),至此,魚雷被公認為一種現代化兵器。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魚雷有了很大的發展。由德國人製造的蒸汽瓦斯魚雷1分鍾可行進900多米,航程遠達8000米,載炸葯超過100千克,如果准確命中的話,一下子就可以擊沉一艘大軍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魚雷擊沉的運輸船總噸位達1366萬噸,魚雷的威力在這個時候也讓世人大開眼界。

在魚雷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航空魚雷的問世。1914年的聖誕節,在英國的軍艦「方舟」號上搭載的水上飛機,襲擊了停泊在庫克斯港內的德國艦艇。這是海戰史上第一次由艦載航空兵從海上發起的進攻,雖然未能取得顯著的戰果,卻顯示了飛機對海戰的影響。事後,制定這次作戰計劃的萊斯克蘭奇少校說:「如果我們的飛機當時攜帶的是魚雷而不是小型炸彈,那麼德國軍艦完全可能被擊沉。」受這次戰斗的鼓舞,英國人很快研製出專用的航空魚雷。這種魚雷不需要像艦載魚雷那樣通過魚雷發射管的強大推力發射出去,而是藉助飛機俯沖的加速度產生最初的動力。發射方式和投擲炸彈相似,飛行員一按控制鈕,機翼下的魚雷夾自動打開,魚雷自然下落,入水後水平前進,直奔目標。

1915年8月12日,英國海軍航空兵艾德蒙茲中校駕駛一架「肖特184」水上飛機,在馬爾馬拉海用航空魚雷擊沉了一艘5000噸的土耳其供應艦。這不僅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的航空魚雷攻擊,而且也首創了艦載航空兵擊沉艦船的記錄。此後,各國不斷完善魚雷的製造技術,無航跡電動魚雷、線導魚雷、自導魚雷等紛紛問世。時至今日,魚雷的航速已提高到90-100千米/小時,航程達46千米。盡管由於反艦導彈的出現,使魚雷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它仍是海軍的重要武器。特別是在攻擊型潛艇上,魚雷依舊是不可缺少的攻擊性武器。

② TBF復仇者式魚雷轟炸機的開發

原本在美國海軍的艦載機當中,以性能落後的TBD毀滅者式為主力魚雷轟炸機,於是1939年海軍便向各大航空製造產業公司徵求新一代艦上轟炸機,最後由格魯曼公司出線,並在1942年此機型進入量產階段。比起原本的TBD,TBF的性能有著明顯大幅的提升,除了加大馬力的發動機外,新設計的流線型坐艙配備防彈玻璃,機身的防彈裝甲也前所未有的堅固。而機翼能夠向上折起的長度比起其它型艦載機也更長了許多,更減少了在航空母艦機艙內所佔的位置。TBF的攻擊能力比起日本的九七艦攻還更強悍許多,除了搭載一枚Mark 13航空魚雷之外,還可裝載一個2000磅或四個500磅炸彈,而襟翼配備減速板設計加上剎車減速板,更讓TBF可以擁有和俯沖轟炸機一樣的俯沖攻擊能力,在戰場上成為日本軍艦的頭號殺手。1942年3月開始,因格魯曼必須同時生產F4F野貓式與F6F地獄貓式戰斗機,為了減低生產壓力,便授權通用製造TBF,而通用生產的TBF則被稱為TBM,該型飛機性能十分變態,空重達9噸
美國第41任總統喬治·赫伯特·布希於TBF復仇者機艙內的留影,攝於1944年航空母艦聖哈辛托號上
TBF在諾福克基地上空的飛行編隊,攝於1942年

③ 二戰時的潛艇魚雷靠什麼制導

二戰的魚雷都是直航魚雷,沒有任何制導,只有在發射前根據目標的速度,航向和距離設定發射魚雷的陀螺角,定深等相關參數,一旦發射後,潛艇或者軍艦對於發射的魚雷沒有任何控制能力。

④ 魚雷發明一百多年了,為什麼現在能研製的國家只有幾個

目前世界上能夠自主研發魚雷的國家非常少,主要有美、中、俄、英、法,還有德國、義大利、瑞典、日本等國。先下個結論,魚雷,這一兵器本身的研究難度,並不比導彈高多少。兩者水平相當接近。而開發一整套魚雷作戰系統,則要比大部分反艦導彈困難得多。


一般來說,獨立的火控雷達和導彈本身就能組成簡單的反艦導彈系統,而潛艇的魚雷則需要聲納、數據處理、專用魚雷發射管甚至潛艇特殊的CIC控制台,才能實現准確的命中。所以,單從製造一枚魚雷或者導彈來說,兩者難度相差不大,而為兩者分別開發一套體系,難度則有著天壤之別。

⑤ 二戰時魚雷轟炸機空投魚雷後,魚雷的發動機是怎麼啟動運轉的就是魚雷入水後,發動機怎麼啟動的.

魚雷上有個銷子,中斷了魚雷的啟動電路,在魚雷被掛到飛機上時,這個銷子和掛架是連在一起的,魚雷脫離飛機掛鉤以後,銷子被拔出,魚雷內部的電路被接通,發動機就已經啟動了,也就是說,魚雷在沒有入水時,螺旋槳已經開始轉動了。很簡單的設置。
樓下什麼燃料倉和海水發生化學反應,還有什麼海水通電等等,全是胡扯!
二戰時的蒸汽魚雷的發動機,就是一個微型的蒸汽機鍋爐,魚雷自己攜帶水、汽油和含有氧氣的壓縮空氣瓶,自己做功使得螺旋槳轉動,推動魚雷前進,做功產生的廢氣通過魚雷背部的排泄孔,排到外面的海水裡去,並且上浮到海面上,形成一道很醒目的白色泡沫,這就是魚雷特有的尾際(二戰時,只有德國人發明的電動魚雷沒有尾際),這在白天,很遠就能看到,提示有魚雷正在襲來。

⑥ 魚雷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魚雷是海戰中在水中使用的武器。現在的魚雷,發射後可自己控制航行方向和深度,遇到艦船,只要一接觸就可以爆炸。它具有航行速度快、航程遠、隱蔽性好、命中率高和破壞性大的特點,可以說是 「水中導彈」。它的攻擊目標主要是戰艦和潛水艇,也可以用於封鎖港口和狹窄水道。魚雷雷身形狀似柱形,頭部呈半圓形,以避免航行對阻力太大。圖6-7所示是線導魚雷的外形和結構。它的前部為雷頭,裝有炸葯和引信;中部為雷身,裝有導航及控制裝置;後部為魚尾,裝有發動機和推進器等動力裝置。魚雷的動力系統能源分別為燃氣和電力等。根據不同的需要,魚雷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直徑為533毫米以上的為大型魚雷;直徑在400~450毫米之間的為中型魚雷;直徑為324毫米以下的為小型魚雷。魚雷主要用艦船攜帶,必要時也可以用飛機攜帶。在港口和狹窄水道兩岸,也可以從岸上發射。魚雷在水中航行的速度為70~90千米/時。

魚雷的前身是一種誕生於19世紀初的 「撐桿雷」,撐桿雷用一根長桿固定在小艇艇艏,海戰時小艇沖向敵艦,用撐桿雷撞擊爆炸敵艦。1864年,奧匈帝國海軍的盧庇烏斯艦長把發動機裝在撐桿雷上,利用高壓容器中的壓縮空氣推動發動機活塞工作,帶動螺旋槳使雷體在水中艇行攻擊敵艦。但由於艇速低、艇程短、控制不靈,盧庇烏斯的發明未策投入使用。曾參與上述研製工作的英國工程師羅伯特·懷特黑德於1866年成功地研製出第一枚魚雷。該魚雷借鑒了盧庇烏斯的發明,用壓縮空氣發動機帶動單螺旋槳推進,通過液壓閥操縱魚雷尾部的水平舵板控制魚雷的艇行深度。當時魚雷的艇速僅11公里/小時,射程180—640米,尚無控制魚雷艇向的裝置。因其外形似魚,而稱之為 「魚雷」,並根據懷特黑德的名字(意譯為 「白色」)(而命名為 「白頭魚雷」。幾乎與盧庇烏斯和懷特黑德同時,俄國發明家亞歷山德羅夫斯基也研製出類似的魚雷裝置。1887年1月13,俄國艦艇向60米外的土耳其2000噸的 「因蒂巴赫」號通信船發射魚雷,將其擊沉。這是海戰史上第一次用魚雷擊沉敵艦船。

1899年,奧匈帝國的海軍制圖員路德格·奧布里將陀螺儀安裝在魚雷上,用它來控制魚雷定向直航,製成世界上第一枚控制向的魚雷,大大提高了魚雷的命中精度。1904年,美國人E·W·布里斯發明發熱力發動機代替壓縮空氣發動機的第一條熱動力魚雷(亦稱蒸汽瓦斯魚雷),使魚雷的航速提高至約65公里/小時,航程達2740米。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魚雷已被公認為是僅次於火炮的艦艇主要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魚雷擊沉的運輸船達1153萬噸,占被擊沉運輸船總噸位的89%;艦艇162艘,占被擊沉艦艇總數的49%。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魚雷擊沉的運輸船總噸位達1366萬噸,占被擊沉運輸船總噸位的68%;艦艇達369艘,占被擊沉艦艇總數的38.5%。

1938年,德國首先在潛艦上裝備了無航跡電動魚雷,它克服了熱力魚雷在航行中因排出氣體形成航跡而易被發現的缺點。1943年,德國首先研製出單平面被動式聲自導魚雷,它可接收水而艦艇的雜訊自動導魚雷,提高了命中率。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又發明了線導魚雷,發射艦艇通過與魚雷尾部連接的導線進行制導,不易被干擾。50年代中期,美國製成雙平面主動式聲自導魚雷(又稱反潛魚雷),它可在水中三維空間搜索,攻擊潛航的潛艇。1960年,美國又首先研製出 「阿斯羅克」火箭助飛魚雷(又稱反潛導彈),它由火箭運載飛行至預定點入水自動搜索、跟蹤和攻擊潛艇。70年代後、魚雷採用了微型電腦,改進了自導裝置的功能,協強了抗干擾和識別目標的能力。雷的航速已提高到90—100公里/小時,航程達4.6萬米,盡管由於反艦導彈的出現,使魚雷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它仍是海軍的重要武器。特別是在攻擊型潛艇上,魚雷是最主要的攻擊武器。

前蘇聯的「基洛夫」號和「伏龍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是除美國外其它國家僅有的兩艘核動力巡洋艦,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艦。它們的滿載排水量達2.8萬噸,艦上各種導彈發射裝置達250管之多,最多可攜帶296枚導彈。它們分別於1977年和1981年下水。

目前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魚雷的研究、改進和製造,目的是使魚雷更輕便,進一步提高命中率、爆炸力和捕捉目標的能力。

⑦ 德國JU-87轟炸機有哪些型號

1937年初開始生產第一種正式量產型Ju87A-1,它使用尤莫210D(680HP)引擎,製造中途又換裝新的HPAIII螺旋槳。

Ju 87A-2當時德國空軍計劃編成6個俯沖轟炸團,有4個裝備Ju87「斯圖卡」,它們是I./St.G.162、II./St.G.162、I./St.G.262和I./St.G.165。每團擁有36架Ju87,各團部另有3架。

Ju87A-1在空載時最高時速320公里,掛250公斤炸彈時只有294公里,以260公里時速航程998公里。

1937年初春,I./St.G.162「殷麥曼」轟炸團將老式Hs123轟炸機換成了Ju87,同年改名為St.G.163並加入「兀鷹軍團」開赴西班牙參加該國內戰。從這時起,Ju87將起落架罩縮小成為二段式,這種起落架罩成為大部分「斯圖卡」的標准裝備。

1937年後半,Ju87A-2出現。它使用帶2段變速的尤莫210Da引擎,飛行員和機槍手擁有"EiV」聯絡裝置。A-2還將方向舵的邊角改得更圓滑。

隨著強力的尤莫211A1(1,000HP)引擎研製成功,容克斯從1937年後半年開始重新設計斯圖卡的機身部分,並以V7型為基礎製造了10架稱為B-0型的樣機。它使用容克斯VS5或VS11型木製螺旋槳。

Ju 87B-1,近處為29-8號,遠處為29-7號與A型相比,B系列除了機翼和水平尾翼之外均作了大幅度改動。由於引擎功率增大,因此即使駕駛員和機槍手都在艙內也可以攜帶500公斤炸彈;另在每側機翼下面新增的2個掛彈架更增加了4枚50公斤炸彈的攜帶量(但是這時機腹炸彈最重只能為250公斤,也就是說總載彈量最大為500公斤);在左翼加裝的MG17型機槍也加強了空中生存能力。

J 87B-2在東部戰線,機翼下掛有50公斤SC50炸彈B系列最早的生產型—B-1型於1938年10月開始下線,它使用功率更加強勁的燃料直噴式尤莫211Da(1,200HP)引擎,一共生產出952架之多。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烽火在歐洲燃起之時,德國空軍擁有9個俯沖轟炸團的斯圖卡、加上海軍的4.(St.)/TraegerGr.186(第186艦載機團第4俯沖轟炸大隊)總共是348架,其中有300架能夠作戰。Ju87B「斯圖卡」向波蘭投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上的第一枚炸彈,在歷時4個星期的波蘭戰役中被敵軍地面火力擊落的斯圖卡僅有31架。

1940年夏季,後續型號B-2型研製成功。它沿用了B-1型的引擎但是改用更寬的容克斯VS11型木製螺旋槳,另加裝了推進式排氣管和油壓式散熱器擋板。在只乘坐1人的情況下B-2型能夠攜帶1,000公斤炸彈。此外還有2種裝備供擇其一安裝:FuG25型敵我識別裝置或者PeilGIV型測向儀(裝備在機身下)。

在野戰工廠按部隊要求還改裝了一批Ju87B系列稱為U系列,其中有改進了機內聯絡裝置的U-2型、額外追加裝甲用作近距離支援的U-3型、裝有滑橇的U-4型,和裝備濾砂器和生存部品的Trop型即非洲熱帶型。

早期斯圖卡的致命缺陷是航程過短,因此針對這一問題容克斯公司緊急研製出Ju87R型方案。它在每側機翼內加裝150升油箱並在翼根處加裝250升油箱,此外還備有容量300升的副油箱一個,雖然航程大增但是載彈量銳減至僅250公斤。1940年春季利用B-1型改裝的Ju87R-1參加了入侵丹麥和挪威的戰斗,1941年利用B-2型改裝的Ju87R-2也首次出現在地中海戰場。此外,亦有改進了機內聯絡裝置的Ju87R-3和熱帶型的Ju87R-4投入戰斗。

Ju 87C-1艦載機,機翼已經折疊1938年,德軍決定為在建的「齊柏林伯爵號」航空母艦配備俯沖轟炸機大隊,為此特別開發了艦載型Ju87C。此型號以B型為基礎加裝了離艦彈射裝置、著艦鉤和氣囊(可在水面迫降時保護乘員),最大的特點是主起落架可以自行拋棄。和很多艦載機一樣,Ju87C的機翼可以手搖折迭以節省空間,翼尖被削平所以機寬比B型短了80厘米。C型為了增加航程而率先安裝了300升副油槽(比R型要早)。

由於Ju87C沒有立即投產,因此1938年12月編成的4.(St.)/TraegerGr.186(第186艦載機團第4俯沖轟炸大隊)都裝備Ju87A。直到1939年夏季才有10架Ju87C-0型(試生產型)出廠並配備到第4艦載俯沖轟炸大隊。

當1939年歐戰爆發時已經完成了85%的"齊柏林伯爵號"在開戰1個月後停工,它一直到戰爭結束也沒有完工。因此Ju87C的量產型Ju87C-1全部以B-2型的標准製造並算在B-2型的訂單內。

早在歐戰爆發之前容克斯公司已經著手准備Ju87的後繼機種,這種新型飛機被稱為Ju187。因此特別准備了Ju87F型這一序號作為過渡型號,但是F型在設計之初就被中止,容克斯公司綜合了F型的初期技術加上幾年來積累的戰斗經驗開發出斯圖卡家族中最重要的型號—Ju87D系列。

1942年下半年斯大林格勒戰區,Stab II./St.G2的君特-施密特中尉的Ju 87D-11940年5月,Ju87D-1定型。由於原定使用的尤莫211F型引擎因故拖延,而採用了1400HP的尤莫211J型引擎。D型外觀上最顯著的特徵是進氣口後移。起落架經過重新設計更加牢固,而起落架罩外形也變得更加流暢。但是由於開發上也出現了拖延,所以早期的Ju87D-1沿用舊式B型的起落架。D系列的機身裝甲和後部武裝也得到了加強,同時在機身下最多可以搭載1,800公斤炸彈!每側機翼下的掛彈架可以攜帶1枚250公斤炸彈或2枚50公斤炸彈,同時留有很多可選備件以供隨時挑選安裝—包括副油槽、天線、滑橇、消焰器、滑翔機拖曳裝置和熱帶裝備等。在座艙後部的機背裝有覆蓋在透明材料中的PeilGIV測向儀。

德國空軍於1941年6月發出了1,037架Ju87D-1的訂單,容克斯公司從7月開始交貨。隨後的D-2型則意欲貫徹進一步強化武器的理念,但在計劃階段就被中止。

在Ju 87D-2兩側機翼安裝人員運輸艙的應急運輸型Ju87D-3型是針對越來越強的地面炮火而設計的裝甲強化型,雖然是和D-1同時發展的但在1942年5月才被投入實戰並大獲成功。中期生產的Ju87D-3取消了一直以來裝備在起落架上用來發出尖嘯以恐嚇敵軍的警笛,並在機身上做了一些換裝金屬零件之類的小改動。Ju87D-3一共製造了1,559架之多。

正在安裝炸彈的Ju 87DJu87D-4型為魚雷機,但是僅使用Ju87D-1改制出一架供測試。之後D-4型發展為Ju87E型,在利用B型和D型改裝測試之後,容克斯公司在1942年夏季得到了115架Ju87E魚雷機的訂單。

Ju87D-5是最後一種俯沖轟炸型的「斯圖卡」。它的機翼延長並將機翼武器加強為MG151型20毫米炮,機身下部的窗口做了防彈處理。Ju87D-5在1943年7月的庫爾斯克大會戰中首次亮相,至1944年7月共出廠780架。

1944年春季的一個拂曉,在蘇聯境內准備出擊的Ju 87D-7Ju87D-7和D-8型是分別由D-3和D-5型改裝而成的夜間對地攻擊機,由於裝備了消焰排氣管而取消了散熱器擋板,使用1500HP的尤莫211P引擎。Ju87D系列是斯圖卡家族中最成熟、也是產量最多的。

Ju87G型是為了應付越來越多的強力蘇聯坦克而開發的專用反坦克型,在每側機翼下部吊掛一門Flak18型37毫米反坦克炮。有用D-3型改制的G-1型和用D-5型改制的G-2型,由於裝載了重型武器而取消了D型原有的掛彈架、散熱器擋板、副油槽和氧氣泵。就是這樣彈葯還是不夠—每次升空只能攜帶12枚37毫米炮彈。Ju87G型上最著名的坦克殺手魯德爾首次使用Ju87G原型機在克里米亞與蘇軍作戰,但是G型大規模參戰則是從1943年7月的庫爾斯克會戰開始。

Ju 87H把Ar 96的座艙倒過來安裝作為後座艙Ju87H型為教練型。特徵是改用Ar96型飛機的後部座艙而使原先面向後方的座位面向前,這里是供教官使用,裝備有兩套操作系統以便教學之用,為了獲得更好的視野還特別改動了後部擋風玻璃。

出口

Ju87K並不是專有序號,它表示出口型。

1937年有2架Ju87A-2出口給日本,稱為K-1型。日軍在航空博覽會將它展示後就一直放置在一個名叫的"所澤"的基地堆灰,從未拿出來用過,1940年出口給匈牙利的2架Ju87B-2稱為K-2型,1941年出口給保加利亞的12架Ju87R-2稱為K-3型。1942年出口給匈牙利的4架Ju87A-2稱為K-4型。此外,義大利和羅馬尼亞空軍都使用過斯圖卡,而據信西班牙也曾小批裝備。

⑧ 魚雷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它是採用哪種發動機的

魚雷是海戰中在水中使用的武器。現在的魚雷,發射後可自己控制航行方向和深度,遇到艦船,只要一接觸就可以爆炸。它具有航行速度快、航程遠、隱蔽性好、命中率高和破壞性大的特點,可以說是 「水中導彈」。它的攻擊目標主要是戰艦和潛水艇,也可以用於封鎖港口和狹窄水道。魚雷雷身形狀似柱形,頭部呈半圓形,以避免航行對阻力太大。圖6-7所示是線導魚雷的外形和結構。它的前部為雷頭,裝有炸葯和引信;中部為雷身,裝有導航及控制裝置;後部為魚尾,裝有發動機和推進器等動力裝置。魚雷的動力系統能源分別為燃氣和電力等。根據不同的需要,魚雷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直徑為533毫米以上的為大型魚雷;直徑在400~450毫米之間的為中型魚雷;直徑為324毫米以下的為小型魚雷。魚雷主要用艦船攜帶,必要時也可以用飛機攜帶。在港口和狹窄水道兩岸,也可以從岸上發射。魚雷在水中航行的速度為70~90千米/時。
魚雷的前身是一種誕生於19世紀初的 「撐桿雷」,撐桿雷用一根長桿固定在小艇艇艏,海戰時小艇沖向敵艦,用撐桿雷撞擊爆炸敵艦。1864年,奧匈帝國海軍的盧庇烏斯艦長把發動機裝在撐桿雷上,利用高壓容器中的壓縮空氣推動發動機活塞工作,帶動螺旋槳使雷體在水中艇行攻擊敵艦。但由於艇速低、艇程短、控制不靈,盧庇烏斯的發明未策投入使用。曾參與上述研製工作的英國工程師羅伯特·懷特黑德於1866年成功地研製出第一枚魚雷。該魚雷借鑒了盧庇烏斯的發明,用壓縮空氣發動機帶動單螺旋槳推進,通過液壓閥操縱魚雷尾部的水平舵板控制魚雷的艇行深度。當時魚雷的艇速僅11公里/小時,射程180—640米,尚無控制魚雷艇向的裝置。因其外形似魚,而稱之為 「魚雷」,並根據懷特黑德的名字(意譯為 「白色」)(而命名為 「白頭魚雷」。幾乎與盧庇烏斯和懷特黑德同時,俄國發明家亞歷山德羅夫斯基也研製出類似的魚雷裝置。1887年1月13,俄國艦艇向60米外的土耳其2000噸的 「因蒂巴赫」號通信船發射魚雷,將其擊沉。這是海戰史上第一次用魚雷擊沉敵艦船。
1899年,奧匈帝國的海軍制圖員路德格·奧布里將陀螺儀安裝在魚雷上,用它來控制魚雷定向直航,製成世界上第一枚控制向的魚雷,大大提高了魚雷的命中精度。1904年,美國人E·W·布里斯發明發熱力發動機代替壓縮空氣發動機的第一條熱動力魚雷(亦稱蒸汽瓦斯魚雷),使魚雷的航速提高至約65公里/小時,航程達2740米。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魚雷已被公認為是僅次於火炮的艦艇主要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魚雷擊沉的運輸船達1153萬噸,占被擊沉運輸船總噸位的89%;艦艇162艘,占被擊沉艦艇總數的49%。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魚雷擊沉的運輸船總噸位達1366萬噸,占被擊沉運輸船總噸位的68%;艦艇達369艘,占被擊沉艦艇總數的38.5%。
1938年,德國首先在潛艦上裝備了無航跡電動魚雷,它克服了熱力魚雷在航行中因排出氣體形成航跡而易被發現的缺點。1943年,德國首先研製出單平面被動式聲自導魚雷,它可接收水而艦艇的雜訊自動導魚雷,提高了命中率。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又發明了線導魚雷,發射艦艇通過與魚雷尾部連接的導線進行制導,不易被干擾。50年代中期,美國製成雙平面主動式聲自導魚雷(又稱反潛魚雷),它可在水中三維空間搜索,攻擊潛航的潛艇。1960年,美國又首先研製出 「阿斯羅克」火箭助飛魚雷(又稱反潛導彈),它由火箭運載飛行至預定點入水自動搜索、跟蹤和攻擊潛艇。70年代後、魚雷採用了微型電腦,改進了自導裝置的功能,協強了抗干擾和識別目標的能力。雷的航速已提高到90—100公里/小時,航程達4.6萬米,盡管由於反艦導彈的出現,使魚雷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它仍是海軍的重要武器。特別是在攻擊型潛艇上,魚雷是最主要的攻擊武器。
目前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魚雷的研究、改進和製造,目的是使魚雷更輕便,進一步提高命中率、爆炸力和捕捉目標的能力。

⑨ 魚雷發明一百多年,身經百戰,為何全世界只有9個國家能造魚雷

魚雷顧名思義就是能在水裡作戰的導彈,所以魚雷屬於非常精密的武器,而且由於潛艇的體積約束還有大海的壓強這些,想要研製出魚雷並且能工在海裡面成功打擊目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般來說,獨立的火控雷達和導彈本身就能組成簡單的反艦導彈系統,而潛艇的魚雷則需要聲納、數據處理、專用魚雷發射管甚至潛艇特殊的CIC控制台,才能實現准確的命中。

⑩ 納粹德國的爆破手研究室13的別隆采圓盤的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別隆采圓盤」採用了奧地利發明家維克托·舒柏格研製的「無煙無焰發動機」,這種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是「爆炸」,運轉時只需要水和空氣。在飛行器的周圍共裝置了12台這種發動機。它噴出的氣流不僅給飛行器提供了巨大的反作用力,而且用來冷卻發動機。由於發動機不斷大量地吸入空氣,因此在飛行器上空造成了真空區,從而為飛行器提供了巨大的升力。1945年2月19日,這架耗資數百萬的飛行器終於進行了它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試飛。令人震驚的是,在短短的3分鍾之內,它升到了15000米的高空,平飛速度高達2200公里/小時。同時它還可以懸停在空中。無需轉彎就可以任意向前或向後飛行。

閱讀全文

與德國魚雷機怎麼生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