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人為什麼不能打

德國人為什麼不能打

發布時間:2022-07-28 14:22:41

㈠ 二戰末期的德國人在首都柏林被攻下以後的沒幾天就投降了,為什麼不繼續打下去謝謝回答。

在當時,常年的戰爭讓人民出現了怨言,而且再後來又有美國的參與,並且希特勒自殺,影響士氣,群龍無首,並且在他們看來,已成敗局

㈡ 二戰德國法西斯為什麼沒攻打美國

二戰德國法西斯沒攻打美國的原因如下:

(1)德國要向美國宣戰,就是被逼無奈,因為當時的德國已經是多線作戰的情況,根本不願意再開辟一個新的戰場,更何況是將美國拉入二戰之中,但是作為他的盟友國,日本已經向美國發動偷襲,向美國宣戰了,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作為盟友也只能跟著向美國宣戰。

(2)德國的海軍實力非常薄弱,若是要登陸美國本土進行作戰,首先就要換橫渡大西洋,而這這是德國海軍無法完成的任務,因為德國與美國在海軍實力上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2)德國人為什麼不能打擴展閱讀:

德國向美國宣戰是因為他的盟友日本已經向美國宣戰,德國迫不得已做出了宣戰的決定,日本向美國宣戰的原因如下:

(1)早在1940年9月,美國就已經成功破譯了日本的密碼,因此掌握了7月2號御前會議的決定和進駐南部法印計劃。作為對抗日本的措施,美國在25日宣布凍結日本在美國的5.5億日元的資產。8月1日,美國開始全面停止對日本的石油出口。

(2)由於美國全面對日本禁止出口石油,日本被逼上了生死攸關的獨木橋。日本為了維護在中國所掠奪的權益,只有強行南進,但是一旦向南方侵略,就必然要與美國發生沖突。如果日本選擇北進,那就意味著日本將失去在中國戰場的利益。

㈢ 二戰時有兩個小國家,德國為什麼一直沒敢打呢

二戰時期瑞士和瑞典保持中立,雖然這兩個國家處於希特勒佔領國家的包圍之下,希特勒也沒有真正下手。而這兩個國家所謂的“永久中立”也不是真正的完全中立,私底下和希特勒的第三帝國也有很多交易,迫於德國威懾也只能這樣做了。(箭頭所指國家都是中立國)

瑞士這個中立國還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德國可以利用瑞士的幌子同美國等一些國家做貿易,瑞士是一個銀行業發達的國家,瑞士成了當時德國對外貿易的中轉站。

瑞士的醫葯、軍工企業比較發達,二戰中沒少向德國輸送這些物質,很多德國搶來的文物、黃金等貴重物品大都流入了瑞士,換取大量的物資。瑞士僅僅在1940年就貸款給德國1.5億瑞士法郎用於戰爭。德軍也可以在瑞士借道去義大利,瑞士的隧道可以讓德軍快速到達義大利。

㈣ 二戰末期的德國人在首都柏林被攻下以後的沒幾天就投降了,為什麼不繼續打下去

因為元首自殺了,況且德國已經窮途末路已經沒有實力繼續打下去,德國民眾與將軍也都希望停止戰爭便無條件投降了

㈤ 二戰時為什麼德國沒能攻下莫斯科原因

一,德國坦克生產能力有限,德國從三六年開始四五年才生產五六千輛坦克,如果有兩萬輛坦克,古德里安就不用北上南下到處支援。德國在一九四一年八月就能閃擊莫斯科。
二,蘇聯交通比較落後,公路鐵路比較少,公路還是土路,德軍補給不便,如果德國搞一個鐵路部隊,公路部隊,路快速修好九月份也能打到莫斯科。
三,德國的兵力補給不足,德國出兵一百一十三個師,不到二百五十萬人,打仗三個月就應該休整補充兵力,士兵生病 勞累 負傷 三個月就應該換防休整。德國打了半年才補充幾十萬人,兵員不足。
四,美英援助蘇聯,蘇聯實力大增。美英援助吃的糧食肉,打仗的槍炮飛機坦克子彈炮彈,軍工廠的機床 金屬 零部件,運兵的卡車,美英援助蘇聯才有實力對抗。
五,蘇聯官僚政府對國民控制嚴密,動員幾百萬上千萬人參軍,炮灰多倒了一批補充一批,德軍打敗了幾百萬蘇軍還有幾百萬蘇軍,德軍損耗補充不上來,蘇軍補充迅速。

㈥ 為何有人說如果二戰沒了羅馬尼亞幫忙德國人甚至連仗都打不了呢

羅馬尼亞是二戰德國主要的石油來源地,這里每年生產大約1000萬噸石油,基本喂飽了德國的戰爭機器,而德國沿海省份的石油產量只有每年50萬噸,該國煤制油的最高產能也就是每年500萬噸的樣子,而它消耗石油最多的1943年需要大約1200萬噸石油供應,很明顯沒有羅馬尼亞是絕對不行的。


(羅馬尼亞和德軍的士兵,注意頭盔差別)

但是,二戰時期的羅馬尼亞工業基礎有限,這就導致它的部隊裝備不是太好,當巴巴羅薩計劃開始之時,全部部署在蘇羅邊境的19個羅馬尼亞師只裝備捷克生產的ZB-24步槍,輕機槍五花八門包括捷克的ZB-263053和奧地利生產的施瓦茨羅德輕機槍,基本沒有攻堅武器。由於裝備不足,羅馬尼亞部隊還使用繳獲的莫辛-納甘步槍、PPD-4041沖鋒槍和托卡列夫手槍,尤其是蘇聯火炮最受歡迎,不僅羅馬尼亞軍隊就連德軍也很喜歡蘇聯火炮,只可惜一直受到彈葯奇缺的困擾。羅馬尼亞軍隊的裝備總體尚屬可觀,至少它有裝備可用,但缺乏反坦克炮和交通工具是個致命傷!

㈦ 為何有人說,若二戰無羅馬尼亞幫忙,德國人連仗都打不了

因為羅馬尼亞的石油供應啊,要知道當時的德國雖然在軍事和科技方面領先於世界,但是它本身的國家面積小,這帶來的問題就是,它的資源也不會很多。要知道,戰爭便是一場看誰“資源”更豐富的戰斗,德國的石油資源,並不足以支持它長時間的作戰,因此當時的德國的作戰策略是“以戰養戰”。而且此時的德國人低估了蘇聯國內糟糕的自然環境和基礎設施,在經歷初期的勢如破竹態勢後,德國人的攻勢日益疲軟,最終被蘇聯人拖入了長期的消耗戰中,戰爭陷入了僵持的局面。這時德國面臨的”石油危機“也慢慢展現出來了,由於德國的石油資源供應不上,前線的機械化部隊作戰效能大大下降,後方的工業生產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也因為油料嚴重缺乏,導致機械化部隊無法有效的作戰,最後以失敗告終。

㈧ 二戰時為什麼德國人打不過俄羅斯人

並不是德國人打不過俄羅斯人,德國的經驗方面遠超過蘇聯軍隊,蘇聯軍隊經過「大清洗」已經嚴重被削弱了!
蘇聯之所以能力挽狂瀾,並最終取得戰爭勝利,主要有以下因素:
雄厚的人力物力。1941年,蘇聯人口約為1.8億。戰爭爆發後,蘇聯共動員了3450萬人。二戰結束時,蘇聯紅軍總兵力達1280萬人。戰爭期間,蘇聯共生產飛機13.41萬架、坦克10.28萬輛、火炮和迫擊炮82.52萬門。
廣闊的疆域為蘇聯抵抗德軍侵略提供了戰略縱深。蘇聯陸地面積為2227.4萬平方公里,地跨11個時區。二戰初期,雖然德軍很快佔領了歐洲各國,但卻無法一口吞下龐大的蘇聯。當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時,蘇聯政府仍控制著2/3以上的國土。此外,嚴寒的天氣也幫助了蘇聯。莫斯科的嚴寒,讓德軍和1812年入侵沙俄的拿破崙軍隊一樣,在莫斯科城下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2]
美英等國的大力援助。蘇德戰爭期間,尤其是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美英兩國給蘇聯以大量的援助,包括槍械、彈葯、坦克、飛機、車輛等軍用物資。如果沒有這些盟友的援助,蘇聯要從1941年的大崩潰中恢復過來甚至擊敗德國,都將會更加的困難。
(戰爭現實又嚴肅,勝敗更多是現實原因。蘇聯的人力物力、國土縱深與美英援助同等重要,蘇聯是唯一在二戰中以千萬規模全力對抗法西斯的國家,軍民付出巨大犧牲才換來勝利。但是戰略戰術指揮水平自始至終不及德軍,高層戰略失誤眾多,部隊大規模被圍殲的情況自戰爭開始持續到庫爾斯克德軍喪失發起戰略攻擊的能力,實在不能稱贊其高層。)
擁有先進的作戰理論。蘇聯紅軍軍事理論家圖哈切夫斯基元帥早就提出了大縱深作戰理論。戰爭期間,蘇聯紅軍成功解決了組織與實施寬正面、大縱深的戰略進攻等一系列軍事問題,保證了衛國戰爭的勝利。此外,蘇聯紅軍還涌現出了以朱可夫元帥為代表的一批傑出統帥和將領。
1941年6月30日,成立了以斯大林為首的蘇聯國防委員會,提出了「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戰爭!」的口號。為理順指揮關系,8月8日設立了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為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蘇共向前線派去了150萬名黨員和350萬名共青團員。戰爭期間,蘇共吸收了531.9萬名黨員。
蘇聯人民的戰斗精神。為祖國而戰,每個蘇聯人都英勇殺敵,涌現了以彼得羅夫斯基中將、馬特洛索夫、卓婭為代表的一批英雄典型。據統計,戰爭期間,蘇聯軍民共有1.16萬餘人成為「蘇聯英雄」,700萬蘇聯軍人榮獲各種勛章和獎章。

㈨ 二戰末期的德國人在首都柏林被攻下以後的沒幾天就投降了,為什麼不繼續打下去我想知道原因。

柏林被攻破之前,美英法軍隊自西向東,蘇聯自東向西幾乎將德國各地主要納粹武裝勢力打殘,所以在柏林攻防戰時,柏林德軍幾乎沒有得到任何援助;而且作為戰爭發起者的最高元首希特勒吞槍自殺,德國已失去了繼續戰爭的理由和精神支柱;加上長期以來戰爭損耗已經耗盡了德國最後的戰爭潛力,縱使想要繼續打下去也已經沒有了後力

㈩ 二戰時期,德國人為什麼打不贏蘇聯

我想有以下幾點原因: 1 從1937年到1941年給了斯大林進行國防建設的時間,軍事工業產值大幅度提升。 2 盡管德軍被灌輸「解除國家來自東邊的威脅」的意識,但畢竟還是侵略別國的非正義戰爭,而蘇聯進行的是關乎國家生死存亡的衛國戰爭,所以作戰的態度、決心和投入也不同。 3 蘇聯幾乎有取之不盡的戰爭潛力,工業基礎雄厚,後備兵員源源不斷,說到他們存干糧的帆布袋時更讓德軍們驚呼:「那簡直是垃圾袋!」蘇軍把能吞進肚子里的每樣東西都不放過,統統收入囊中。而德軍在閃電戰初期已經顯露出了致命的弱點,縱深蘇聯腹地太長,補給跟不上,水土不服,後備兵員少,而且深陷游擊戰的泥潭。 3 和種族政策有關。希特勒一味頑固地將斯拉夫人列入「必需消滅的列等民族」,激起蘇聯人民的不滿和反抗。(其實斯大林也好不到哪兒去) 4 希特勒犯了兩大戰略錯誤: 第一,希特勒的自大之舉,推遲進攻莫斯科。莫斯科是蘇聯交通和通信中心,是政治核心與最重要的工業區;其陷落對蘇聯人民的精神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若能在這個決定性方向上取得勝利,並殲滅敵主力,烏克蘭工業區便唾手可得;因為佔領莫斯科,蘇聯人南北調動兵力就將異常困難。當時中央集群已做好向莫斯科進攻的准備,若向西南方向作戰,勢必耗費大量時間;如果作戰不能迅速結束,而是拖入惡劣季節,那麼在1941年對莫斯科實施最後打擊,就實在太晚了。但可惜希特勒並沒有意識到這些,反而將基輔,克里木這些經濟城市作為目標;盡管基輔會戰中德軍取得巨大戰果,但卻為日後的慘敗埋下禍根。 第二,1942年夏季攻勢中矛頭指向南俄。1942年斯大林格勒會戰,這種錯誤還是不可避免的犯了—德軍的目標是油田和工業,其次才是摧毀敵方軍事力量;而這個錯誤所造成的後果更嚴重—戰略主動權的徹底喪失。 5 外國(英美等國)的援助。 6 德國軍隊建設畸形,海軍太弱,無法與皇家海軍抗衡,更別說解決英國。這為後來埋下禍根,直接導致了諾曼底登陸和本土城市被轟炸。 7 戰線太長,樹敵眾多。

閱讀全文

與德國人為什麼不能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