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較大的船公司的優勢和劣勢200分
本人在COSCO/OOCL都做過,幾年下來對於幾大船公司的特點也有點了解,稍微給你分析一下吧.
1:從老大開始,馬士基作為航運業的頭把交椅,在歐線/美東線擁有無可匹敵的實力,運價也是普遍比較高,但是服務質量穩定,唯一的缺點就是價格稍微貴了點,還有就是美西線幾乎很少看到馬士基的身影.
2:CMA達飛的實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在歐洲和非洲線是達飛的主力勢力范圍,除了MSC和MSK之外很少能跟她競爭的,但是缺點就是大噸位級別的船少,開辟的航路在亞洲也少有人問津.
3.長榮,作為亞洲老大,在世界范圍內也是為數不多可以和馬士基/地中海叫板的大航運公司,但是由於政治原因在中國大陸幾乎不能開拓市場導致最近幾年發展滯後.在澳洲/美洲/歐洲線上都有他的身影.
4.三井MOL,雖然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船隊,但是集裝箱業務只能是10名之外,開辟的航線也很有限,甚至比不上KLINE.在滾裝船業務上是世界第一.
5.MSC地中海的情況和達飛類似,但是在航運界口碑卻是差了很遠,班期不穩定,質量不周到是她的詬病.
6.中海CSCL:國內的實力也只能是第二,雖然中遠最近今年發展不好,但是還論不到中海座頭把,大型船舶的比例不是很高,開辟的線路輻射面還不是很廣,大部分航線都是採用租賃模式.
7.太平PIL:作為東南亞的一方霸主,也只能在亞洲近洋航線上發揮她的能力,在其他領域還沒有資本和其他大航運公司比拼
8.萬海和陽明:兩家發展很快,由於受到政治因素干擾在台灣的發展和長榮走了兩條路,一個偏綠,她們偏藍,但是受益於和大陸關系良好,尤其和中遠的合作給他們開辟了新領域.
Ⅱ 世界上最大最知名的海運公司排行榜
COMPANY 中文譯名
1. Maersk Line 馬士基(丹麥)
2. MSC 地中海船運(日內瓦)
3. CMA CGM 法國達飛輪船(法國)
4. Evergreen 長榮(中國台灣)
5. Hapag-Lloyd 赫伯羅特 (德國)
6. COSCON 中遠集運(中國)
7. APL 美國中統油輪 (美國)
8. CSCL 中海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中國)
9. MOL 商船三井 (日本)
10. OOCL 東方海外國際 (中國香港)
11. Hanjin 韓進(韓國)
12. NYK 日本油輪(日本)
13. K Line 川崎汽船 (日本)
14. Yang Ming 揚明(中國台灣)
15. Zim 以星 (以色列)
16. HMM 現代(韓國)
17. Hamburg Sud 漢堡航運 (德國)
18. PIL 太平洋船務 (新加坡)
19. Wan Hai 萬海(中國台灣)
20. UASC
其中馬士基以目的港服務好著稱,價格相對比較貴。 若是有聯運的話,馬士基就是不錯的選擇。每家船公司都有自己的優勢航線。就非洲而言,CMA的航運質量要好於MSC,表現在船期以及網站二程信息等。
Ⅲ 全世界國際物流公司前十的排名
全球十大物流公司分別為:UPS快遞(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FedEX(聯邦快遞公司)、DeutschePostWorldNet(德國郵政世界網)、A.P.Moller-MaerskGroup(馬士基集團)、NipponExpress(日本運通公司)、RyderSystem(萊德系統)、TNTPostGroup(TNT快遞公司)、ExpeditorsInternational(康捷國際公司)、Panalpina(泛亞班拿)、Exel(英運物流)。Ⅳ 世界集裝箱班輪公司的排名誰知道啊
世界十大集裝箱班輪公司(2006年1月) [法國BRS排出今年1月的世界十大集裝箱班輪公司
1.AP摩勒/馬士基,箱位1165272TEU,佔世界集裝箱船隊總箱位的18.2%
2.地中海船運,784 248TEU,佔8.6%
3.達飛,547954TEU,佔5.6%
4.長榮,477911TEU,佔5.2%
5.赫伯羅特,412344TEU,佔4.5%
6.中海集運,346493TEU,佔3.8%
7.美國總統輪船,331437TEU,佔3.6%
8.韓進海運/勝利,328794TEU,佔3.6%
9.中遠集運,322326TEU,佔3.5%
10.日本郵船,302213TEU,佔3.3%
十大公司箱位共5478992TEU,佔世界集裝箱船隊總箱位9135749TEU的60.0%。
Ⅳ 德勤和馬士基哪個比較好啊
德勤有助於你未來的職業發展 能學到很多專業的知識 對於以後跳槽 靠自己本事吃飯很有幫助 工資也高
馬士基企業文化不錯 如果是MISE可以試試 但是工資沒有德勤高 不過趕上航運旺季無論客服還是銷售都是有很大油水的 銷售是無論何時 都是油水很大的 而且很容易做 都是別人來求你的 但是你要想好 這個行業畢竟是物流業 對於你以後跳槽是不利的 畢竟船公司只有那麼幾家 而且都不好進 貨代是萬萬不可以去的 並且航運業就算是船公司 做的工作也很機械 沒有特別高水平的東西 而且馬士基內部職位變動頻繁 容易在變動時候找不到合適的職位 那樣你就會被派到外地 如果不想去 就只能離職了 但是整體來說 這個公司文化和工作氛圍是很好的 升職也快 到了中層 工資就比較高了 而且可以撈外快 嘿嘿 看你自己喜歡哪個了 不過我建議去德勤 因為我是從馬士基出來的 雖然我很喜歡馬士基 但是從理性的長遠考慮 還是德勤吧
Ⅵ 世界第一大運輸企業
<---->
全球商會(Bosslink.com)是全球最大的企業門戶和貿易平台,下面是全球商會發布的2006年全球物流企業100強最新排名:大中華區的COSCO列第七, 中國郵政列23, 東方海外列46, 中外運68入選。
1 USPS 美國郵政服務公司 USA Mail, express
2 DPWN (DHL) 德國郵政-敦豪丹莎海空 Germany Mail, express, logistics, finance
3 UPS 聯合包裹服務 USA Express, logistics
4 Maersk 馬士基 Denmark Shipping, freight forwarding, logistics
5 FedEx 聯邦快遞 USA Express
6 La Poste 法國郵政 France Mail, Express
7 Cosco 中國遠洋 China Shipping
8 Japan Post 日本郵政 Japan Mail
9 Nippon Express 日通 Japan Freight forwarding, logistics
10 Royal Mail 英國皇家郵政 UK Mail, Express
Ⅶ 馬士基世界500強排第幾位
1 埃克森美孚 美國 煉油 339,938.0
2 沃爾瑪 美國 一般商品零售 315,654.0
3 皇家殼牌石油 英國/荷蘭 煉油 306,731.0
4 英國石油 英國 煉油 267,600.0
5 通用汽車 美國 汽車 192,604.0
6 雪佛龍 美國 煉油 189,481.0
7 戴姆勒克萊斯勒 美國 汽車 186,106.3
8 豐田汽車 日本 汽車 185,805.0
9 福特汽車 美國 汽車 177,210.0
10 康菲 美國 煉油 166,683.0
11 用電氣 美國 多元化 157,153.0
12 道達爾 法國 煉油 152,360.7
13 荷蘭國際集團 荷蘭 保險 138,235.3
14 花旗集團 美國 銀行 131,045.0
15 安盛 法國 保險 129,839.2
16 安聯 德國 保險 121,406.0
17 大眾汽車 德國 汽車 118,376.6
18 富通 比利時/荷蘭 銀行 112,351.4
19 農業信貸銀行 法國 銀行 110,764.6
20 美國國際集團 美國 保險 108,905.0
21 忠利保險 義大利 保險 101,403.8
22 西門子 德國 電子、電氣設備 100,098.7
23 中國石化 中國 煉油 98,784.9
24 日本電報電話 日本 電信 94,869.3
25 家樂福 法國 食品、葯品店 94,454.5
26 匯豐控股 英國 銀行 93,494.0
27 埃尼 義大利 煉油 92,603.3
28 英傑華 英國 保險 92,579.4
29 國際商用機器 美國 計算機辦公設備 91,134.0
30 麥克森 美國 保健品批發 88,050.0
31 本田汽車 日本 汽車 87,510.7
32 國家電網 中國 電力 86,984.3
33 惠普 美國 計算機辦公設備 86,696.0
34 法國巴黎銀行 法國 銀行 85,687.2
35 委內瑞拉石油 委內瑞拉 煉油 85,618.0
36 瑞銀集團 瑞士 銀行 84,707.6
37 美國銀行 美國 銀行 83,980.0
38 日立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83,596.3
39 中國石油天然氣 中國 煉油 83,556.5
40 墨西哥石油 墨西哥 原油生產 83,381.7
41 日產汽車 日本 汽車 83,273.8
42 伯克希爾哈撒韋 美國 保險 81,663.0
43 家得寶 美國 專業零售 81,511.0
44 瓦萊羅能源 美國 煉油 81,362.0
45 摩根大通 美國 銀行 79,902.0
46 三星電子 韓國 電子、電氣設備 78,716.6
47 松下電器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78,557.7
48 德意志銀行 德國 銀行 76,227.6
49 哈利法克斯蘇格蘭銀行 英國 銀行 75,798.8
50 韋里孫通訊 美國 電信 75,111.9
51 卡地納健康 美國 保健品批發 74,915.1
52 保誠 英國 人壽健康保險 74,744.7
53 雀巢 瑞士 食品 74,658.6
54 德國電信 德國 電信 74,061.8
55 Dexia Group 比利時 銀行 72,814.3
56 麥德龍 德國 食品、葯品店 72,814.3
57 瑞信 瑞士 銀行 72,193.5
58 蘇格蘭皇家銀行 英國 銀行 71,164.3
59 特易購 英國 食品、葯品店 71,127.6
60 標致 法國 汽車 69,915.4
61 美國郵政 美國 郵遞 69,907.0
62 奧馳亞集團(阿爾特里亞) 美國 煙草食品 69,148.0
63 蘇黎世金融 瑞士 保險 67,186.0
64 意昂 德國 能源 66,313.2
65 索尼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66,025.6
66 沃達豐 英國 電信 65,314.2
67 興業銀行 法國 銀行 64,441.9
68 法國電力 法國 天然氣與電力 63,434.1
69 日本生命 日本 保險 61,158.3
70 國家石油 挪威 煉油 61,032.7
71 法國電信 法國 電信 60,932.9
72 樂金 韓國 多樣化 60,574.1
73 克羅格 美國 食品、葯品店 60,552.9
74 慕尼黑再保險 德國 保險 60,255.7
75 德國郵政 德國 郵遞 59,989.8
76 州立農業保險 美國 保險 59,223.9
77 馬拉松石油 美國 煉油 58,958.0
78 寶馬 德國 汽車 57,973.1
79 菲亞特 義大利 汽車 57,833.9
80 現代汽車 韓國 汽車 57,434.9
81 寶潔 美國 家居個人用品 56,741.0
82 荷蘭銀行 荷蘭 銀行 56,614.9
83 皇家阿霍德 荷蘭 食品、葯品店 56,427.3
84 雷普索爾YPF 西班牙 煉油 56,423.6
85 法通保險 英國 保險 56,384.8
86 巴西石油 巴西 煉油 56,324.0
87 東芝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56,028.0
88 戴爾 美國 計算機辦公設備 55,908.0
89 勞埃德TSB集團 英國 銀行 55,407.0
90 蒂森克虜伯 德國 工業農業設備 55,260.7
91 波音 美國 航天國防 54,848.0
92 美國人伯根 美國 保健品批發 54,589.6
93 桑坦德銀行 西班牙 銀行 53,848.8
94 巴斯夫 德國 化學 53,113.3
95 好市多 美國 專業零售 52,935.2
96 蘇伊士里昂水務 法國 能源 52,742.9
97 塔吉特 美國 一般商品零售 52,620.0
98 摩根士丹利 美國 證券 52,498.0
99 博世 德國 汽車零件 52,207.6
100 雷諾 法國 汽車 51,365.1
101 輝瑞 美國 制葯 51,353.0
102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 俄羅斯 能源 50,824.4
103 巴克萊銀行 英國 銀行 50,634.3
104 強生 美國 制葯 50,514.0
105 萊茵集團 德國 能源 50,346.2
106 聯合利華 英國/荷蘭 食品 49,580.8
107 西爾斯 美國 一般商品零售 49,124.0
108 西班牙電話 西班牙 電信 48,833.3
109 法國國家人壽保險 法國 保險 48,474.9
110 美林 美國 證券經紀 47,783.0
111 鮮京 韓國 煉油 47,142.6
112 大都會人壽 美國 保險 46,983.0
113 東京電力 日本 天然氣與電力 46,418.3
114 陶氏化學 美國 化學 46,307.0
115 盧克石油 俄羅斯 煉油 46,284.0
116 聯合健康 美國 保健 45,365.0
117 Wellpoint 美國 保健 45,136.0
118 新日本石油 日本 煉油 45,071.2
119 第一生命 日本 保險 44,597.8
120 馬石油 馬來西亞 煉油 44,280.4
121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美國 電信 43,862.0
122 時代華納 美國 娛樂 43,652.0
123 聖戈班 法國 建材玻璃 43,626.4
124 高盛 美國 證券經紀 43,391.0
125 勞氏 美國 專業零售 43,243.0
126 聯合技術 美國 航天國防 42,725.0
127 三菱商事 日本 貿易 42,633.2
128 日本電氣公司 日本 電子、電氣設備 42,615.4
129 聯合包裹運輸 美國 郵遞 42,581.0
130 歐洲航空防務航天公司 荷蘭 航天國防 42,503.1
131
150 洛克希德馬丁 美國 航天國防 37,213.0
151 CVS 美國 食品、葯品店 37,006.2
152 摩托羅拉 美國 網路通訊設備 36,843.0
153 印度石油 印度 煉油 36,537.0
154 房地美 美國 金融 36,526.0
155 三井物產 日本 貿易 36,349.3
156 卡特彼勒 美國 工農業設備 36,339.0
157 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 美國 食品生產 35,943.8
158 瓦喬維亞銀行 (美聯銀行) 美國 銀行 35,908.0
159 賽諾菲安萬特 法國 制葯 35,429.2
160 好事達 美國 保險 35,383.0
161 馬士基集團 丹麥 海運 35,214.7
Ⅷ 世界著名的航運公司有哪些.
1、MAERSK 馬士基
Mearsk以自大、死板、守信譽著稱,其上繳稅收佔到丹麥go-vern-ment收入的40%,在丹麥巨牛。其外派人員以素質低著稱,例如中國區總經理蘇恩深原來在丹麥就是開機卡的司機,據說他填履歷表學歷一欄從來都是空著。
2.新海豐航運(SITC)
縱觀SITC這些年的發展,一直離不開貨代業務。這是正是海豐的成功之處,正是強大的貨代業務能力促使了海豐的成長。還有就是海豐跟韓國HANJIN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海豐做大的步伐,說是HANJIN成就了今天的海豐一點也不為過。可以說海豐抓住了時代的機遇!
3、萬海 (WANHAI LINES )
萬海首辟日本關東、關西分線川航,達到縮短航程,提高船期准確度,並奠定本公司於日本線市場領導者的地位,為傳統的台、日航線創造了新紀元。另為了擴大經營規模,服務至東南亞投資設廠的台商,後又陸續開辟了韓、星、馬、泰、印、越等航線,經營狀況穩定成長,達成維持高裝載率之目標。
4、太平船務 (PIL)
改革開放後,太平是第一個拿到國內經營資質的國外班輪公司。太平集團的業務分為三個部分,也就是三個子公司:航運公司、造箱廠(造集裝箱)、物流公司。太平也是家族公司,創業者張老先生把三個公司交給兩個兒子經營。
5、以星(ZIM)
ZIM最早的船是Kedmah,最早屬於英國海軍,參加過第2次世界大戰,上邊掛著7星旗,後來就成了以星的標志。開辟了三條重要航線,遠東航線,美國航線和歐洲航線。至此,ZIM的全球運輸網路初步形成。
Ⅸ 世界十大航運公司
1、馬士基:在全球100多個國家設有數百間辦事機構,雇員逾六萬多名,服務遍及世界各地。除航運業外,集團多元化的業務范圍廣及物流,石油天然氣之勘探和生產,造船業,航空業,工業生產,超級市場零售業和IT等范圍。
2、地中海航運:業務網路遍布世界各地。七十年代,地中海航運專注發展非洲及地中海之間的航運服務。至一九八五年 ,地中海航運拓展業務到歐洲,及後更開辦泛大西洋航線。
3、達飛集團:目前,達飛集團在全球運營集裝箱船舶244艘,其中自有船隻71艘,裝載力為500,000TEUS,在全球126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420家分公司和辦事機構,在全球范圍內擁有雇員10200人,其航跡遍及全球216個港口。
4、長榮集團:台灣十大財團之一,資產總額超過1000億元。長榮海運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航運公司,集裝箱運輸航線遍及亞洲、美洲、歐洲、中南美洲及紅海、地中海等地。
5、哈帛琉埃德航運:又譯作「赫伯羅特」。它在全球共有80餘條航線,擁有約200艘現代化船舶、近500萬個集裝箱(標准箱),擁有超過6800名員工,分布在320個地區遍及全球130個國家。
6、中海集團: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在上海海運集團公司、廣州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大連海運集團公司、中國海員對外技術服務公司和中交船業公司等五家交通部直屬企業的基礎上組建成立,總部設在上海。
7、美國總統輪船 APL:全稱 AMERICAN PRESIDENT LINES 美國總統輪船原來是一家有150年歷史的美國船公司,後來在97年的時候被NOL(東方海皇)吞並,但還是用APL的名字。
8、韓進集團:企業家趙重熏親手創建。韓進企業集團包括大韓航空、韓進海運、韓進重工等12家頗具規模的企業,2.5萬名職員。
9、中國中遠集運COSCO
10、日本郵船集運 NYK
(9)馬士基和德國哪個厲害擴展閱讀:
航運企業是既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及其相關行政法規規定的法定條件,也要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規定的以船舶運輸為經營項目的企業。
市場部
航運公司圍繞船舶運輸,以市場為導向,首先進行航運市場的信息調研、市場細分;然後選擇目標市場,進行市場開拓,即確定航線布局,合理配置船舶,安排班期密度制定價格,建立攬貨網路和分銷渠道,開展促銷活動。
運輸部
負責自有或租入船舶運行計劃的編制和監督執行,負責船舶生產調度;掌握船舶動態,保證船舶不斷地進行生產;及時與港口及有關部門聯系,掌握船舶在港口的作業安排情況,及時掌握氣象和水文情況,確保運輸生產的安全和高效率。
技術部
負責企業船舶訂造、船舶修理、船舶技術設備的維護與保養,船舶的技術改造與更新,船舶節能工作,航海及輪機技術的應用推廣,船舶技術資料的管理,船舶海損、機損事故的處理和統計分析等。
人力資源部
負責幹部的選拔和技術幹部的評定與聘用,船員的調配與管理,高級船員晉級訓練和普通船員的培訓安排,企業一般員工的招收、錄用、管理、勞動保護、外事以及發展培訓工作。
物資供應部
負責制定各類船舶對各類物資的消耗定額,負責物資的采購及庫存管理;適時適地向船舶供應所需的物資,進行物資消耗的統計分析及提出改進措施。
航務監督部
負責船舶安全監督、海事處理、環境保護、船舶駕駛員的技術考核和海圖管理工作。
財務部
編制企業全年經營經營業務的財務收支計劃和運輸成本計劃,負責企業全面的的經濟核算,負責企業資金的統籌管理及協助、配合經營計劃部制定長期、中期發展規劃。
經營計劃部
負責企業內、外部經營環境的分析研究,制定企業發展戰略;組織編制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綜合經營計劃;編制並下達船舶運輸年度計劃,船舶購置,基本建設,技術改造及更新的年度計劃,組織有關部門制定完成計劃的技術組織措施,促進計劃的全面的實現。
信息部
負責航運信息系統需求分析,航運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航運信息系統的維護、升級;航運電子商務的方案研究,航運電子商務網站的建設、維護、以及業務的推廣和航運信息的收集、處理、分析及發送。
行政部
負責協調企業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圍繞企業領導的工作重心好而發展方向,協助領導進行調查研究,當好參謀;做好企業的文秘工作、對外接待工作和後勤事務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