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為什麼要管那瓦利內事件

德國為什麼要管那瓦利內事件

發布時間:2022-07-29 09:30:18

1. 納瓦利內疑中毒案是有人故意為之,還是金屬碰撞導致的

眾所周知,歐盟與俄羅斯的關系時好時壞。8月1日,歐盟宣布了對俄羅斯三個組織及六名個人的制裁措施,其理由是這些組織與個人參與了對歐盟國家的網路攻擊。時隔不到20天,就發生了被炒得沸沸揚揚的納瓦利內中毒事件。那麼這次中毒事件是怎麼回事呢?是有人故意為之,還是金屬碰撞導致的呢?

一、俄羅斯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在乘坐飛機時失去意識,被懷疑是中毒所致。

8月20日,俄羅斯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在乘坐飛機的時候,突然失去意識,隨後被送往德國治療。經檢查,德國宣布在納瓦利內體內發現“諾維喬克”神經毒劑。因為“諾維喬克”有可能會導致受害者因窒息或心臟驟停而死亡。因此,歐盟懷疑納瓦利內是被人下毒,故意謀害。

關於俄羅斯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中毒這個話題,各位有什麼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2. 普京「頭號反對者」 能量沒那麼大

2011年年底爆發的十多萬人參加的集會,讓俄羅斯反對派的聲勢盛極一時,但之後其活動支離破碎。如果沒有3月26日這場全俄多地集會抗議,很多人幾乎忘記在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還有這么一批跟他對著乾的人。這幾年,俄反對派的當家「明星」要麼處境困難,要麼逃亡國外,而「網紅」納瓦利內卻逆勢而行。這次源於納瓦利內團隊發布的俄總理涉貪腐紀錄片的遊行,被俄官方評定為「挑釁」「破壞國家安定」,他本人卻賺足關注度,並成為反對派陣營的頭號人物。這場集會也讓西方媒體興奮,紛紛稱納瓦利內為普京的「頭號對手」,但在現實政治中他根本沒有做「對手」的分量,普京在俄羅斯威望和支持率之高,是連歐美國家都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反腐基金會」背後的影子
「這一指控是編造的,對他來說,這並非首次。納瓦利內是個犯人。」針對俄知名博主、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製作並發布有關總理梅德韋傑夫涉腐的紀錄片,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如是說。
律師出身的納瓦利內因網路反腐走紅,他從2008年起打出反腐旗幟,他的「反腐基金會」專職調查和揭露俄高層存在的腐敗問題。他爆料過資深議員佩赫京在美國擁有的房產,披露過俄羅斯鐵路公司總裁亞庫寧的巨額資產。2015 年,「反腐基金會」先後發布俄防長紹伊古與總檢察長柴卡涉腐的報告和紀錄片。
雖然「反腐基金會」發布的這些紀錄片通常不會被俄主流媒體報道,但西方媒體的關注度卻很大。與此同時,「反腐基金會」進行此類調查的幕後因素受到關注。俄共主席久加諾夫就針對此次有關梅德韋傑夫的紀錄片說:「這一材料可能是在中情局幫助下製作的,因為只有那些水平極高的社會心理學家和文學人士才能製作出這樣的影片。」
「反腐基金會」是納瓦利內於2011年成立的。基金會宣稱,他們通過網路等途徑募集資金,但拒絕匿名捐款,只接受公開捐款。這些資金主要用於吸引律師和專家尋找在俄國家機構中存在的腐敗行為,同時為志願者提供保障。2013年基金會共籌集資金2300萬盧布(1元人民幣約合8盧布),2014年基金會預算資金每月為300萬盧布。基金會主要捐助者是俄羅斯國內的大公司,此前基金會一直公布主要捐款者,但後來應捐款者要求不再公布。
「今日俄羅斯」網站德語版27日披露稱,「反腐基金會」得到捐贈資助,包括來自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的資助。NED的錢也來自美國聯邦預算,同時有來自90多個國家1000多個「民主促進組織」的捐贈。俄羅斯ipolk網站去年10月對「反腐基金會」的資金來源進行過探究,稱該基金會的活動需要大量資金支持,而美國、英國和歐盟可以向其提供資金,並通過美國國際開發署和國家民主基金會為其提供資助。
俄羅斯不少媒體認為,納瓦利內與美國有關系。俄國家新聞網27日稱,莫斯科特維爾法院當天判處納瓦利內15天拘留,於是美國當著全世界對俄羅斯發出警告。美國務院反應之強烈好像國務卿被逮捕一樣。美國的反應在預料之中,美國一直資助俄反對派,想讓俄羅斯出現比烏克蘭更糟的局勢。
去年1月,英國廣播公司(BBC)播放了一部「普京的秘密財產」專題片,直接指控普京「貪腐」。「俄羅斯瞭望」網28日稱,這次納瓦利內編造出「梅德韋傑夫秘密財產」紀錄片,是BBC影片的翻版,未來還可能出現外長拉夫羅夫等高官的影片。有關梅德韋傑夫腐敗的影片有可能出自西方之手。
中國人民大學—聖彼得堡國立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憲舉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西方對納瓦利內的支持主要在媒體輿論方面,資金方面的支持目前還沒有證據。如果被發現有資金資助,後果將會很嚴重。
反對派為何難成氣候
「如果說2011—2012年那個冬天的集會上,納瓦利內僅僅是眾多反對派名人之一,這次的遊行示威則奠定了他今日無可爭辯的領袖地位。5年前的那些組織者,很多人的政治巔峰已過,包括2015年被暗殺的前副總理涅姆佐夫」,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28日寫道。
在俄羅斯,除了俄共、公正俄羅斯黨等在議會佔有席位的體制內反對派,體制外反對派大致分為新老兩個階層,前者以納瓦利內為代表,後者則多為在政治斗爭中失敗的前官員或遭普京整飭的寡頭,其中許多人已經移民國外或退出政壇。近些年來,隨著普京聲望日高,俄反對派的勢力在減弱。2015年涅姆佐夫在紅場附近遇刺後,反對派領導人陷入青黃不接的窘境,發展乏力。
老的反對派代表人物如卡西亞諾夫,曾在普京執政期間擔任過總理,他在俄羅斯的影響力遠不如納瓦利內。尤科斯前總裁霍多爾科夫斯基2013年移居瑞士,盡管時常批評普京,他在俄國內掀不起風浪。何況,俄司法機關指控他涉嫌謀殺,對其發出了國際通緝令。
「這兩年,反對派處於被削弱的狀態。」王憲舉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近幾年反對派動作比較大的是為涅姆佐夫舉辦追悼會,以及每年在他的祭日舉行一些示威遊行活動。除此之外,反對派沒有太多明顯動作。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者馮玉軍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俄官方出台各種法律法規,包括對外國非政府組織進行規范管理、修改遊行示威法等,大大削弱了體制外反對派的活動能力。這種情況也說明反對派成不了氣候。
據王憲舉分析,俄反對派聲勢小還有一個原因是,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後,整個國家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被激發起來,甚至一些反對派也支持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行動。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對俄羅斯人而言仍是第一位的。
的確,烏克蘭危機後,俄因西方制裁等因素陷入經濟困境,民眾的注意力轉移到民生問題上,同時俄政府對外展示的強硬立場使得國內空前團結,反對派的活動和言論被進一步邊緣化。
不過,從5年前的盛大集會,到這次的大遊行,俄羅斯反對派稱得上是蟄伏數年後爆發。中國社科院俄羅斯問題專家聞一說,這次的遊行聲勢較大,涉及城市很多,參與的階層比較復雜,從目前來看,俄反對派在一個新戰略形勢下,處於重新崛起重新整合的時期。
一個「網紅」的政治能量
26日集會的一個現象讓分析人士頗感意外。5年前參加過「沼澤廣場」示威的「老兵」,上個月還是在莫斯科紀念涅姆佐夫的群體的主力,但這次集會讓位給了青少年。這些年輕面孔大多出生於蘇聯解體後,一些人甚至是在普京2000年掌權後出生。盡管克里姆林宮發言人表示,有人付錢誘使這些青少年參與非法集會,也有評論稱,這反映出納瓦利內擅長利用社交媒體傳遞政治信息。
41歲的納瓦利內被認為擁有兩張「王牌」,一個是反腐,一個是社交媒體。利用民眾痛恨腐敗的心理,納瓦利內通過當「反腐鬥士」建立民望。而作為知名博主,他在社交媒體上擁有數十萬粉絲,其中絕大多數是「千禧年」前後出生的學生。這些年輕人是俄羅斯第一批不看電視的「互聯網一代」。
《環球時報》記者觀察到,在俄羅斯,社會輿論對政府的決策影響很大。俄電視台、廣播電台等主流媒體的時事談話節目每天要對國家面臨的重大問題進行辯論式探討,親官方智庫與親西方專家在俄發展道路、經濟政策、外交戰略選擇等方面的爭論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反對派在俄政壇是一個敏感話題,主流媒體平台大體上都不會去觸碰它。
由於生存和發展空間受限,俄反對派只能依靠網路和社交媒體。所以,盡管納瓦利內在西方名聲大振,但在俄羅斯知道他的人沒多少。他像是一個知名度很高的網路寫手,與其說是一股政治勢力的代表,不如說是網路上一個持不同政見者,一個永遠跟政府唱對台戲的演講者,一個與主流社會政治觀點叫板的網路大咖。
這樣一個網路大咖政治能量有多大?納瓦利內的網路知名度很高,但在26日的集會之前,沒有多少人相信或承認他可以被視作一名政治家。在網路之外的現實政治中,他是一個被忽視的存在。何況,即便此次遊行看上去聲勢浩大,很多參加遊行的青少年卻並不是納瓦利內的鐵粉,不少人只是想尋求刺激。
有西方媒體稱,此次集會規模遠超預期,凸顯俄腐敗引起的民憤大於此前設想。但反腐更多是俄反對派的政治手段,目的在於媒體傳播,激起的漣漪難以對普京構成威脅。正如俄《觀點報》29日所稱,雖然遭到反對派不斷抹黑和經濟困難,普京的支持率居高不下,「歐美國家也不得不承認這一事實。」

3. 俄羅斯「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被叫停,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主要原因是俄羅斯和歐盟關系不斷惡化。

1、歐洲議會通過決議叫停“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

2021年1月21日下午,歐洲議會在全會最後一天通過一項決議,要求歐盟立即同俄羅斯停止“有爭議”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建設。歐洲議會在聲明中稱,隨著多年來雙方關系不斷惡化,歐洲議會議員強調歐盟各國應認真審視與俄羅斯在外交政策平台及工程建設中的合作,其中就包括“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聲明還稱,歐盟不應當繼續歡迎俄羅斯“來路不明”的財富投資。這份決議是在俄羅斯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回國被捕的背景下通過的,決議還要求歐盟成員國對俄涉事人員和機構施加更為嚴厲的制裁。

總之,德國、法國、荷蘭等合作方在美國制裁壓力下改變態度和立場也算正常,“北溪-2”的命運是俄羅斯、美國、歐盟共同決定的。

4. 德國和俄羅斯關系是什麼

德國和俄羅斯關系是理解與訴求。德國對俄羅斯的長期失望至少是2011年俄杜馬選舉及隨後普京重返總統之位後開始的。所謂「干涉大選」、「網路攻擊」、斯克里帕爾事件以及如今反對派政客納瓦利內中毒事件讓德方越來越沮喪。

還有同時,俄羅斯也錯誤地視德國為理解俄方訴求及充當解決復雜局勢調解人的「特殊夥伴」。事實上,德國一直在通過持續執行讓東歐鄰國積極融入歐盟的政策積極推動歐盟在後蘇聯空間的利益。

德國和俄羅斯的關系詳解

西方長期試圖破譯俄羅斯政策的「基因組」,其中許多企圖既很有趣,也很獨特。但我在其中至少能看到一個系統性問題,即企圖找到一個能解釋俄羅斯政策以及可對其進行全面了解的通用公式,即將眾多單獨事件歸納總結到同一個公式中。

事實上,各種完全不同的事件往往會結合到一個統一要點中。從模式的角度看似乎很合理,也很合乎邏輯,但實際上不同事件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原因。例如,人們很容易將2008年與喬治亞的五日戰爭與2014年的烏克蘭事件聯系在一起。但事實上每件事都有各自的原因和理由。模式的另一個例子是「普京機制」。

這種模式既可以在科學著作中,也能在政治著作中看到。各種不同事件通過假定機制與人物聯系在一起。這就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各獨立人物或機構無所不能的感覺,這種感覺很難讓人不產生懷疑。毫無疑問,領導者和機構體系至關重要。

5. 納瓦利內是什麼人

納瓦利內是什麼人?俄羅斯下屆總統選舉將於2018年3月進行,選舉活動預計會在2017年12月啟動。據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12月6日宣布,會參選2018年俄羅斯總統。俄羅斯的總統任期是六年,如果成功連任的話,普京的執政會推至2024年。

12月24日,普京最大政敵、41歲的納瓦利內向俄中選委提交文件,申請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加2018年的總統大選。當天就有超過1.5萬名納瓦利內的支持者在俄羅斯20多個城市聚集,為納瓦利內助威。納瓦利內當天面對支持者時表示:「我非常高興,我自豪地向大家宣布我來到這里是要成為整個俄羅斯的總統候選人。」

但是,當地時間12月25日,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以12比0一致駁回俄頭號反對派人物納瓦利內尋求參加2018年總統大選挑戰普京的申請,理由是他曾因貪污罪而被判處5年監禁,緩期執行,但納瓦利內稱這一判決具有政治動機。

這個納瓦利內可不是一般人。在俄羅斯,納瓦利內一直被視為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的最大政敵。納瓦利內1967年生於莫斯科,1988年結業於莫斯科人民友誼大學,並於2010年變成耶魯國際專家。納瓦利內是從2008年初在俄羅斯政界鋒芒畢露的,當時他發博客控訴一些俄羅斯大型國企的不端做法及糜爛行徑。

他所選用的戰略是先變成俄羅斯首要石油公司或銀行的小股東,然後關於國有資產的縫隙提出刻薄的疑問。納瓦利內擅用交際媒體來傳達信息,這也反映了他的從政戰略,即用尖銳強力的言語來面向首要是年輕人的支撐者集體,而且訕笑忠於總統普京的傳統派。

媒體報道稱,納瓦利內在今年10月被中央選舉委員會宣布為到2028年前均無參選資格,按照俄羅斯法律,希望作為獨立參選人參選的納瓦利內需要得到至少一個城市的500名選民的支持才可要求中央選舉委員會將其列入正式候選人名單。

納瓦利內宣稱,在每個舉行集會的城市都有至少500名選民的支持,因此選舉機構很難拒絕他登記參選。納瓦利內12月24日再次威脅稱,如果他不能參選,就將呼籲抵制大選,需要「阻止不誠實的選舉」。他說「普京及他的統治在這個國家並未獲得大規模支持」,並形容自己是「真正的候選人」。但民調顯示,總統普京將輕松贏得連任,這意味著他能夠掌權直到2024年

另據路透社12月25日報道,納瓦利內今年已被監禁三次,罪名是違反法律多次煽動公眾集會。納瓦利內一向呼籲抵抗普京,但有一個疑問一向得不到處理:在莫斯科及別的高人員城市以外,他還沒有得到任何的支撐。同時,納瓦利內也面對很大的批判聲,不只是在普京陣營,在對立普京的人傍邊也有看不慣他的。

6. 歐洲議會通過決議叫停「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該項目為何存在爭議

說句實在話,這一次這個北溪二天然氣項目突然被叫停,可以說是非常獨特的。主要就是因為在此前都沒有已經跟俄羅斯方面商量好開展這個天然氣項目,並且已經約定在這個項目啟動之後,雙方也要進行某種程度上的互惠政策。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管是對於俄羅斯還是歐盟都是一項非常好的事情,畢竟今年是屬於寒症,對於能源的需求量還是非常大的。但是在這一次的歐洲議會上卻突然叫停了這個項目,而且還要表示對俄羅斯負責這次的項目負責人進行制裁。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為什麼這個項目存在了這么多的爭議。

第三,如何看待這一次的會議?

我們首先拋開歐盟這一次的會議觀點不看。我們單純的來看一下這一次的項目如果被叫停的話,那麼對俄羅斯造成的影響是否會更大一點?從現在俄羅斯這方面的人可以看出這一次的決議很明顯,不單單只是在資產投資方面上的問題,最主要是在之前俄羅斯的反對派人士在回國之後就被逮捕,而且之前可能就是由他來負責這個項目的推動。現在他被逮捕之後,項目自然就失去了主要負責人。

7. 俄羅斯已做好准備與歐盟斷絕關系,這會對俄羅斯的經濟造成多大的影響

俄羅斯這次要和歐盟斷絕關系主要是因為納瓦利內事件。歐盟去年以俄方“涉嫌參與謀殺”納瓦利內為由,制裁俄方6名官員和一家研究機構。俄羅斯並不認同歐盟的對於納瓦利事件的判決,認為歐盟有意將這個事件政治化,以此來找借口制裁俄羅斯。因此,俄羅斯也要和歐盟斷絕關系。如果俄羅斯和歐盟斷絕了關系,那麼對俄羅斯的經濟會造成致命的影響。俄羅斯這個國家國土資源非常豐富,有大量的能源需要出口,而且俄羅斯還屬於歐洲國家。俄羅斯的經濟主要依賴於能源的出口。其中能源主要出口到歐盟國家,所以說俄羅斯與歐盟斷絕關系後對於俄羅斯的經濟來說是非常致命的。

總之,俄羅斯的經濟主要依賴於資源的出口,而歐盟是其最大的資源出口地區,一旦斷絕了和歐盟的關系,那麼俄羅斯的經濟將受到致命的影響。

8. 絕不讓俄方孤軍奮戰,俄羅斯對美歐「攤牌」後,中方會有什麼樣的立場

外交部發言人王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一些媒體記者就美歐在同一天宣布對俄羅斯實施制裁提出了疑問。對此,王文彬作了正義的發言。 中國外交部網站上的新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王文彬說:「我們關於中國的立場已多次解釋。如何處理海軍問題完全是俄羅斯的內政。外部力量無權干涉主權國家的內政。我們希望有關國家可以通過協商和對話,而不是國際關系,增進了解並解決分歧。

在獲得俄羅斯當局的許可後,納瓦拉尼的家人將昏迷的納瓦拉尼送到了德國的醫院。隨後,德國聯邦國防軍實驗室以及幾個獨立的歐洲實驗室,例如瑞典和法國,宣布從海軍工廠的實驗室樣品中發現了類似諾維菌葯的痕跡。俄羅斯在一個月內就納瓦林局勢向德國發出了三項法律援助請求,但未得到任何回應 俄羅斯外交部多次表示,西方和禁化武組織隱瞞了關鍵證據,因為它們沒有向俄羅斯提供這樣的證據,被稱為有關內部有毒物質的信息。

9. 納瓦利內疑中毒案鬧得沸沸揚揚,為何突然不查了

你說是希拉里的時候就不拿證據了?雙標也不至於這樣吧?現任總統是特朗普,現任國務卿是共和黨的,監獄長也是共和黨任命的,這還能甩鍋希拉里洗白特朗普,你也是很厲害哦。看來特朗普這個總統當的真的是fw極了,權力還不如一個沒當總統的大。當總統的是特朗普,國務卿和監獄長也是共和黨,希拉里這也能越過去,也是厲害了。明明是特朗普殺的,你還替他把鍋甩到天邊去了。

離間計,德國那麼喜歡吃嗎?製造各地區混亂,旨在趕資金注入美國!可惜,美國現在忙著拖延時間,讓更多美國無價值者慢慢死去!減負同時,壓榨更多的世界價值。那些兩面派好好忍著,期望吃飽了就不再吃你了,可惜,下一輪也許就會選擇你!養肥了殺總比瘦骨嶙峋殺來的更有價值。對俄國除了宣告誰都能想到事,還能幹點啥實際的嗎?還在國際問題上攪混水嗎?

閱讀全文

與德國為什麼要管那瓦利內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