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的坦克是什麼樣的

德國的坦克是什麼樣的

發布時間:2022-07-29 13:12:19

㈠ 二戰時期德國坦克詳解

二戰時期德國坦克:
1號坦克 輕型坦克,武器是挺機槍...一個字:渣!

2號坦克 輕型坦克,武器終於升級為炮了...20mm機關炮,還是渣

LT35/LT38 捷克造的輕型坦克,被帝國合並後大量裝備帝國軍隊,武器為37mm反坦克炮,終於能反坦克了...

3號坦克 中型坦克,初期帝國的主力,武器為37mm反坦克炮,後來改為50mm,還是渣!真心搞不懂第三帝國的鋼鐵洪流如何靠這玩意兒橫掃歐洲大陸的...

4號坦克 中型坦克,初期作為支援用途,裝備了一門短管75mm火炮,打坦克是指望不到的,後來遇到了T-34,帝國的設計師終於痛定思痛挖掘潛力,給裝了門75mm長管身反坦克炮(F2型以後),成為後期軍隊基礎,號稱「德國軍馬」。

5號坦克 中型坦克,帝國後期主力,遭遇東線「T-34危機」後重行設計的劃時代戰車,使用了傾斜裝甲,武器為75mm長管身反坦克炮,代號為「豹」。

6號坦克 重型坦克,大名鼎鼎的「虎」,基本有兩個型號(B和H型)後期的「虎王」和前期的「虎式」差異極大。

7號坦克 悲催的「鼠式」近200噸的陸地巡洋艦,主炮127mm副炮75mm,裝甲極其厚重行駛速度還沒常人跑步快,樣車生產了一半帝國戰敗了...
以上是所有第三帝國自行生產的坦克了,其他的都是利用以上坦克的底盤改造出的殲擊坦克、驅逐坦克、突擊炮、自行火炮、防空戰車、戰場救援車神馬的就不一一敘述了。值得一提的是「象」式驅逐坦克也叫「費迪南」戰車使用的底盤是費迪南博士設計的底盤,競爭「虎」式底盤失敗後改裝的,初期生產了100輛左右,改裝完就再也沒生產...

㈡ 德國的坦克性能怎麼樣

德國在二戰戰敗後幾乎沒有發展坦克,其坦克歷史巔峰應該就是其虎式重型坦克

虎式重型坦克(德文:Panzerkampfwagen Tiger Ausführung E ,德國代號:Sd.Kfz. 181,又稱:虎式坦克/虎Ⅰ坦克/六號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軍隊所使用的一種重型坦克。


彈葯

該炮可裝載四種型號彈葯:PzGr.39 被帽穿甲彈、PzGr.40次口徑鎢芯穿甲彈和Gr.39 HL型破甲彈、Sprgr.39曳光高爆彈。而虎I坦克曾在大於1600米的距離外打中敵軍的坦克,不過這作用並不太大,因為在二戰中的戰爭距離是遠比1600米近的。在戰爭前期,虎式坦克能有效在戰斗距離擊穿盟軍坦克的正面裝甲,但到了二戰後期蘇軍T-34/85、SU-100、IS-2、ISU-122/152,美軍M10狼獾、M36傑克遜、M26潘興,英軍的謝爾曼「螢火蟲」坦克先後投入戰場,虎式對付盟軍的部分坦克已力不從心,在1000-1500米外距離無法有效的打擊他們。

彈種

1.PzG.39被帽穿甲彈

2.PzGr.40鎢芯穿甲彈

3.Gr.39 HL空心裝葯破甲彈

4.Sprgr.39曳光高爆彈




㈢ 德國的坦克怎麼樣

從二戰開始,德國的坦克就一直是世界第一了。
就像德國的重工業和機械工業一直都是世界第一一樣。所以這樣的結果並不會令人吃驚。
德國的火炮在西方,除了英法外。美國日本韓國都使用其120毫米萊茵炮。其他歐洲國家直接買德國的坦克。這種炮的精度很高,而且有效發射炮彈數1000發。而俄羅斯的只有300發。

德國的MTU坦克發動機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坦克發動機,除了法國外,英國韓國中國印度都引進了這種發動機。
任何一個國家買坦克時都要實地測試地,比其一般人的分析要專業的多。歐洲除英法外都使用豹2坦克。而其他國家外購的大部分坦克也是豹2,比如智利,土耳其,沙特,新加坡等。他們在飛機導彈上都買美國的,但在坦克上,卻只衷心豹2.

㈣ 德國的主戰坦克是什麼

1977年,由德國獨立開發的120毫米滑膛炮配用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多用途彈,使用數字式彈道計算機帶激光測距儀,熱像儀火控系統,間隔式復合裝甲,單位功率每噸相當於20多馬力的第三代主戰坦克——「豹」2式問世。

「豹」2式的設計與生產不是出於一家公司,而是多家公司攜手合作而成,充分體現了大協作精神。例如:克勞斯——瑪菲公司負責總體設計與計劃實施;車身,炮塔由克魯普•馬克公司負責;主炮、機槍由萊因金屬公司製造;發動機由MTU公司承擔;火控系統則由AEG德律風根和克魯普•亞特拉斯公司製造。

雖說是多家公司各自承包,但生產出的「豹」2式在現有坦克中,確被公認為最具均衡性,性能最為優秀的現代坦克,可見德國各公司技術的精湛與配合的默契。

著名萊因金屬公司研製的120毫米滑膛炮,裝有立楔式炮門和液壓半自動裝彈機,配用半可燃葯筒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採用能自動計入內外彈道影響數據的綜合電子火控裝置,單獨穩定的車長周視潛望鏡,炮長用體視激光測距瞄準鏡和夜視瞄準鏡。這種先進的火控系統使「豹」2式在加拿大「銀杯」射擊大賽上技壓群芳,一舉奪魁。

MTU公司MB873Ka501大功率柴油機,加速性能好,燃油比耗量低,單位功率可達21千瓦/噸,因此,豹2型主戰坦克反應敏捷、快速靈活,機動性能高超。

「豹」2式的車體和炮塔均採用有良好防彈性能的復合裝甲,由兩層金屬板夾一層陶瓷構成,防彈能力強。車體兩側設有裙板,對行動部分及側裝甲進行保護,車體內採用隔艙化結構。並設有三防裝置。

㈤ 介紹納粹德軍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

從來沒有如此少量的兵器,帶來如此驚人的震撼!
虎式坦克,它是能夠給二戰後期,處於劣勢的,沒有坦克裝備數量優勢的德軍士兵以繼續戰斗的勇氣和信心的超級戰術武器。其顯赫戰績和戰場上奔突攻擊的死亡陰影至今還是許多二戰倖存盟國官兵永遠的夢魘。綜合統計虎式坦克與盟國坦克的損失之比可以達1:10以上。
二戰的硝煙已經飄散60年了,當年戰地的血腥與慘烈已經成為影視和娛樂取之不盡的源泉,軍事技術與裝備優劣的思辨討論仍然是21世紀的經典話題,可無論如何虎式坦克永不會淡出人們的視野,虎式坦克巨大威力,威武富於美感的英挺雄姿,駭人的戰果令人贊嘆不已,呵呵,這也是老虎擁有眾多的,骨灰級的虎倀軍迷的原因,至今落戶於世界各地的虎式模型恐怕已經不下數十萬輛,德國老兵要掉淚了!當年那有這么多的老虎啊!

打開視頻,僅存一輛能夠開動的虎式坦克仍然能夠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隨著那履帶的隆隆聲滾滾而來的是王者氣度,殘陽下,有當年驚心動魄的烽火記憶--------

主流觀點認為虎式坦克裝備德軍後,恰恰是納粹德國盛極而衰的轉折點,德軍裝備虎式坦克後,沒有贏得一次具有決定意義的重大戰役,而虎式坦克生產工序的繁雜,和精益求精的質量技術要求,徒然消耗了德國有限的資源,折射出的納粹德國瘋狂病態的裝備思想,區區累計不足2000輛的數量對戰爭的進程幾乎毫無影響,因此虎式坦克是一種失敗的裝備!


歷史的真實是這樣嗎?
在我看來,首先虎式坦克是典型德國裝備思維與納粹心理戰的傑作。

虎式坦克研製的肇因是西線的法國B 型坦克與英國的馬蒂爾答步兵坦克厚重的裝甲對德軍產生的威脅與震撼,而在入侵蘇聯後遭遇T34與KV重型坦克則加速了研製進程,虎式坦克的裝甲設計被大大加強,這種軋制的由鎳鋼作成的裝甲其硬度超過了二戰期間所有其他坦克上同類裝甲的硬度級別。它的應用使虎式坦克擁有強大厚度,起到了極好的保護作用,但是也導致了虎式坦克的極端重量。
德國克虜伯與蔡司為虎1坦克提供了彈道性能優異的88毫米火炮和精良的光學瞄準器材,虎式坦克的88mm KwK 36 L/56型的主炮是當時優秀的反坦克炮,前身是名揚四海的打坦克能手88毫米高射炮!它能夠擊穿1400米外厚達112毫米的裝甲。88毫米的犀利火炮與德國優秀的光學瞄準系統構成完美組合,使得虎坦克具有當時無與倫比的精確打擊火力。
650--700馬力的引擎推動了56噸的沉重軀體,雙排負重輪讓行駛舒適平穩,虎式的戰術機動性並不差,最高時速可達45公里。但是,耗油驚人,每百公里耗油800升,使得公路行程只有110公里。如果是越野行程至少減半,大大影響了德軍的持續作戰能力。

虎式坦克 戰斗全重:56噸
乘員:5人
全長:8.45米高:2.93米
主要武器:一門88m毫米KwK36L/56火炮
輔助武器:3挺7.92毫米機槍
彈葯基數:炮彈108發,機槍彈4500-5700
裝甲值:炮塔正前113毫米9度,炮塔側面〈82毫米,炮塔後方〉82毫米。
車體正面111毫米8度,側面〈83毫米,後面〈100毫米。發動機:HL 230型功率700馬力
最大速度:37-45公里/小時

最大行程:110公里但是希特勒與德國統帥部從來沒有準備把虎式坦克當作未來裝備的主力。
首先與虎式同時期的黑豹坦克也已經完成,其75毫米70倍徑的火力與大角度傾斜的前裝甲(80毫米傾斜裝甲達到140毫米的防禦能力)絲毫不遜色虎式坦克,而且同樣的動力條件下,由於設計思想的不同重量只有45噸,機動性出色。德在43年後真正的主力是黑豹坦克和改進後寶刀不老的4號坦克,有趣的是43年後德國在4號坦克的炮塔周圍加裝了5毫米環形裝甲,從外觀看非常酷似虎式坦克,給盟軍造成極大震懾。

虎式坦克是典型德國思維的產物,充分繼承了德國製造業的風格,精密的設計,高質量的工藝水平,造就了一代經典陸軍裝備。確切說從外形和基本結構上是德國4號坦克的放大與強化版。沒有受加大裝甲傾斜以增加實際厚度的蘇聯設計影響,外觀成平直的堡壘型,其設計幾乎完全是不拐彎直線硬派作風,盡管帶來駕駛與內部空間的寬敞與大載彈量,卻給生產運輸帶來了許多麻煩,至於說波爾舍虎和亨舍爾虎的差異,主要是在傳動方面,波爾舍的電傳動的技術之超前與復雜,讓一向追求完美技術裝備的德軍也只能望而卻步。

僅從性能比較來說,要與黑豹坦克相比,虎式坦克決不是不可取代的。雖有優異的性能,虎式坦克無疑是個更消耗德國人力燃料和緊缺戰略資源鎳的奢侈作品,其復雜的生產工藝比黑豹更加耗費工時,是什麼讓德國人在確定黑豹坦克為主力的前提下,仍然保留了虎式坦克的生產呢?

德國統帥部最終把虎式坦克定位為:振奮有俄T34和KV重型坦克恐懼症的德軍士氣的過渡產品,應該是比較恰當的。首先虎式坦克是二戰期間德國第一種對蘇聯坦克有絕對壓倒性能優勢的坦克,從此蘇德戰場,蘇聯的坦克性能優勢不復存在,而德軍則士氣大振。
其次虎式坦克能夠在德軍許多強調只生產黑豹坦克呼聲中仍然堅持生產,答案恐怕只能夠從虎式坦克外觀說起,從外觀看它相當具有雄偉的美感,希特勒與好友軍備部長斯佩爾都是建築與美術藝術愛好者,他們也從美學的角度對虎式坦克的雄壯外表欣慰有加,善於使用宣傳手段的希特勒已經覺察虎式坦克外觀對人的強大震撼力,在這點比黑豹坦克坦克絕對更勝一籌。虎式坦克是可以讓普通士兵在戰斗中一眼望去就能夠對勝利充滿信心的武器,對敵人而言虎是極具震懾的恐怖的坦克「終結者」。

說到這里不能夠不說武器的外觀雖然不決定他的使用效果,但是其對士氣的影響仍然是不可忽視的,如英國的斯登」沖鋒槍本來就是英國為解裝備不足的燃眉之急,在二戰初期開發的輕武器,生產便捷,外型粗糙醜陋,盡管性能還不錯的,卻被戲稱為水管工人的作品,10美元的廉價貨。許多美英士兵對其嗤之以鼻。相反卻對繳獲德國的MP40沖鋒槍青睞有加。

二戰中的德國的非常重視武器裝備外觀與威懾效果的國家,在這里既有日耳曼的文化傳統更有希特勒的影響,從納粹黨具有魔力吸引的「萬」字設計,到二戰德軍的英挺帥氣的軍服,五彩斑斕的坦克塗妝,無不構成納粹德國的精兵政策戰鬥力的一部分。
在列寧格勒不成功的小試牛刀後,43年7月的庫爾斯克是虎式坦克真正發出第一聲虎嘯的地方,200輛虎式坦克登上了戰爭舞台,在庫爾斯克戰役證明了虎式坦克強大的火力與優質重裝甲的生產力,但是戰役的結果也證明,即使是如此優秀的重型坦克,如果用來進攻嚴密設防立體火力防線也必然是得不償失和損失慘重的,許多坦克僅因為技術故障無法修復而放棄。毫無疑問虎式坦克在庫爾斯克的使用方式是錯誤的。
在43年9月後,德國對虎式坦克的使用做了調整,他們被編入直屬重坦克營,在德國43年後不斷敗退的戰局中充當危機救火隊的角色。隨著坦克成員對虎式坦克性能的熟悉與磨合,虎式的威力日益發揮出來,在編制虎式坦克的部隊中涌現出德軍最耀眼的裝甲兵王牌。

虎式坦克的維修並不象以往認為的那樣糟糕,43年後生產的虎1式坦克其戰場性能穩定,故障率較低,不僅優於德軍的黑豹和虎王坦克,也強過蘇聯的T34 坦克:42年後蘇聯生產的T34 由於熟練工人不足,為了保證數量,不惜採用粗製濫造,裝甲質量低劣,大量的問題為戰場的迅速推進所掩蓋。另外,德軍坦克成員的技術水平是較高的,戰場維修能力在二戰中是一流的,可是,43年後,步步退卻的德軍戰場形勢,導致了許多有故障的虎1式坦克得不到回收。如果客觀評價虎式坦克的維修就可以看出,在後退的戰場形式下,就是一點傳動裝置的小毛病都可能導致棄車的結果。
同樣在41,42年的蘇德戰場,即使是簡便易修的T34由於蘇聯軍隊潰退千里的狀況,多數成為德國的戰利品,又有幾輛能夠從戰場上拖帶回來維修?至於為人詬病的交替排列如百足蟲般的負重輪在冬季的凍結問題,其實如T34這樣單排負重輪在沾滿泥漿後的冬季熄火後也是極容易凍結的。二戰德國始終堅持虎豹坦克交替排列的負重輪,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可以保證重型坦克行駛射擊的穩定性。


56噸的虎式坦克用的是鎳合金鋼裝甲,這是德國在二戰質量最好的裝甲鋼,虎式其裝甲生產採用冷軋鍛造工藝而非鑄造。相對於鑄造鋼,冷軋鍛造鋼的強度特性高出不少!其緻密程度大約提高在6%左右。雖然虎式坦克的生產商在44年向軍隊建議:為節省工時,加快坦克生產速度,就必須改為鑄造鋼工藝,陸軍經過慎重考慮,以必須保證裝甲質量為理由,否決了這一建議。


前蘇聯T-34-85用弧光穿甲彈在1000米距離可以擊穿120毫米裝甲,理論上可以在1000米距離上打穿正面裝甲110毫米的虎1。可事實上T-34-85不能在1000米距離上擊穿虎1,蘇聯人在實驗中發現,德國的裝甲在同等厚度時的防護力優於蘇聯。德國的坦克手冊里記載,「虎王」在1000米距離上平均垂直穿甲厚度是175毫米,然而,蘇聯人用「虎王」攻擊自己的坦克,發現在1000米距離上垂直穿甲可達203毫米!
蘇聯T-34-85可以打穿120毫米的「蘇聯裝甲」,而換成「德國虎式裝甲」,那麼T-34-85根本打不出120毫米的厚度,最多100毫米。所以在1000米距離上,T-34-85打不穿虎1。由此判定,T-34-85要在700米距離上才能擊毀虎1。
蘇聯裝甲名不副實原因是戰爭的突然爆發以及德軍的迅速推進,使蘇聯失去了烏克蘭的資源地區(包括錳礦)和工業中心,精壓鋼供應也一度中斷。使用鎳鉻錳合金鋼的蘇聯坦克,防護質量明顯下降。加上生產計劃緊迫,導致大量精簡工藝,裝甲鋼的鑄造技術缺陷,殘存的氣泡導致了裝甲變脆。

鎳是德國戰略儲備中的稀缺資源,而作為裝備主力黑豹坦克就只能吃粗糧了,黑豹坦克使用的是沒有鎳鉻的鉬裝甲,並且用裝甲表面淬火滲碳硬化技術以物理的方式,彌補裝甲鋼元素結構的不足。二戰後期德國坦克由於沒有足夠的稀有金屬所以坦克裝甲都採用滲碳工藝也就是現在常說的表面硬化工藝。鋼板表面硬化厚度可以達到20%到30%。
同樣的20毫米鋼板如果是滲碳鋼防護性能可以提高到26毫米左右,使用表面滲碳硬化裝甲有一個缺陷就是在裝甲硬度強化的同時其裝甲韌性延展性大大降低,通俗說就是變脆!尤其是44年後期,許多裝甲工藝下降的德國的坦克不是被盟國的火力擊穿而是裝甲大面積崩裂。二戰時大量使用滲碳鋼作為坦克防護用鋼的國家只有德國。
製造一輛虎式坦克將耗費300,000工時,這幾乎是建造豹式坦克所需工時的兩倍。一輛虎式坦克的平均成本是250,000德國馬克,對照一輛PzKpfw III的造價是96,200德國馬克,一輛PzKpfw IV的造價是 103,500馬克而一輛PzKpfw V豹的造價是117,000馬克,虎式坦克是名副其實坦克家族中的貴族「賓士」。


虎式坦克的生產要消耗大量德國緊缺的鎳,而德國43年底的戰略儲備只有6000噸鎳,和21000噸鉻。隨著芬蘭的退出戰爭,德國失去了唯一的鎳產地科洛斯約基的鎳廠,形勢決定不肯降低工業技術含量的德國只能停止虎式坦克的生產。


44年8月虎式停產,只保留虎王的生產。虎王從設計上更多是借鑒了黑豹坦克而非虎1坦克。虎王正面50度斜角的裝甲厚達150毫米,側面裝甲也有100毫米,虎王的坦克裝甲質量已經比虎式大大下降,是沒有鎳的碳鋼裝甲,而且德國在挪威克納本的鉬礦被盟軍炸毀後,裝甲鋼只能用釩取代鉬,但是足夠的設計厚度還是保證了虎王坦克的防禦能力。裝備的主炮是88毫米71倍身管加農炮,1,000米的距離上可以擊穿215毫米的裝甲,可謂所向無敵。然而虎王坦克戰斗全重高達70噸,動力系統卻是跟虎豹一樣的700馬力發動機,因此機動性非常可憐,公路最高時速只有30公里,越野時速通常只有15公里。大容量的巨型油箱,只能支持虎王坦克跑100公里。引擎和傳動無法承受70噸的份量,故障率高得出奇。


有觀點認為希特勒在44年開發的虎王坦克是一個敗筆,我們今天要思索的是為什麼在44年德國敗象非常明顯的危急時刻,仍然去開發這樣耗費工時能源的『奢侈』武器,冷靜分析可以發現,希特勒一生都是玩弄心理戰的大師,欺詐與恐嚇是納粹始終的軍事策略。以他的智商其實早就明白德國的失敗在43年後幾乎已經是定局了,既然投降不可能進入希特勒的字典,他最好的結果就是將戰爭長期拖下去,拖到盟國徹底精疲力竭後,可能會出現有利於德國的結果。這是唯一的希望。

除虎王以外還有大量的超時代的武器設計,卻完全不符合德國即將敗亡的實際狀況,難道能夠理解為納粹在為戰後的美蘇進行技術儲備嗎?同欺騙了盟國更欺騙了德國民眾的阿爾卑斯「超級民族堡壘」一樣。外形威武雄壯的虎王坦克的製造是振奮德國士氣的產物。雖然其戰場表現笨重拙劣,但是其產量在一年裡只有500輛左右,不能左右戰局,當然也談不上影響德國的軍工生產,其實44年後德國的坦克工業已經開始大量生產簡便廉價的自行反坦克殲擊火炮,來取代坦克的地位,僅捷克的追獵者反坦克殲擊火炮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生產了近2500輛。
虎式坦克從誕生那天起到45年二戰結束的2年多歲月中,只生產了不足2000輛,月產量只有兩次突破100輛。而同時期德國黑豹坦克的產量是6000輛,4號坦克近7000輛此外還不包括上萬輛的反坦克突擊炮以及大量的坦克變型戰斗車輛。所以說認為虎式坦克的生產擠佔德國戰爭資源導致其他坦克產量下降的說法是不能夠成立的,即使不生產虎式坦克,其資源只能夠讓德國多生產2000輛黑豹坦克,難道德國的戰敗真正是因為缺少這2000輛坦克嗎?實際在43年後隨著轟炸不僅坦克發動機的供應已經無法保證,還導致了德國石油資源生產的極度匱乏,使大量飛機和坦克因為沒有燃料而變成了活靶子。德國的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虎式坦克顯然不能夠為此承擔過多的責任。

虎式坦克是德國工業技術和科技打造的精品!這種精工細作的強大兵器充分展示了德意志民族嚴謹,勤奮,追求技術完美的性格。僅就戰場表現而言虎式坦克是成功的作品,它是典型德國思維的產物,被挑選的精英部隊使用戰斗。由於戰術的靈活,創造了非凡的戰績。它有著1:10的戰損成績,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而對盟國的士氣打擊與震懾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誕生初期曾經是超級戰術武器,但是由於所有重型坦克在實際使用中受環境和產量的限制,而且戰場的格局早已進入多維立體時代,空中的火力才是老虎的真正剋星。

在評論事物的時候,只有不帶意識形態與感情色彩的理性思維才是我們認知的唯一方法。長期以來虎式坦克被當做德國二戰錯誤裝備政策的替罪羊而為媒體詬病,不久前一部評選世界十大坦克的片子里仍然有「那樣的情況下生產虎式坦克,太愚蠢了」的論調。正如在太平洋戰爭中即使日本大量生產所謂的「五式重型坦克也不可能改變日本失敗的結局。虎式不可能是一件影響世界大戰進程的武器,不可能象原子彈那樣對戰爭進程具有決定性。盡管它在3年的時間里締造了戰爭史上的傳奇。但是在絕對的物質數量決定戰爭命運的二戰時代,區區2000輛的虎式坦克盡管創造了許多戰術奇跡,最終無法挽救失道寡助四面受敵的納粹德國,被洪水般的盟國裝甲鐵流與空中打擊所淹沒!


納粹德國的虎式坦克雖然退出了歷史舞台,但是對整個西方的現代坦克設計發展卻有重大影響,從德國的豹2,到英國的挑戰者,美國的MI 等等。隱約間彷彿都能夠看到老虎的身影,,即注意了機械與人的工作協調性,裝甲厚,火力猛,及精良的電子觀瞄設備,當然隨技術的進步已經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困擾重型坦克的機動性與行程問題已經解決。從某種意義上講虎式坦克是西方現代坦克的先驅。

虎式坦克永遠是載入史冊的傳奇兵器!

1.德軍頭號坦克王牌--奧托.卡爾尤斯,擊毀坦克178輛,各種火炮100以上。
2.約翰尼斯.鮑爾特,擊毀139輛坦克,火炮不詳。
3.米切爾.威特曼,擊毀坦克138輛,132門火炮。因波卡基村的戰斗,阻止了英軍對德軍側翼的包抄,被授予佩劍橡葉十字勛章,一時名氣大燥。


4.沃爾特.倫道夫:擊毀106輛坦克,火炮不詳。
5.阿爾博特.科舍爾,擊毀100輛坦克,火炮不詳。
6.赫爾慕特.文德羅夫擊毀坦克95輛。
7.卡爾.布雷曼尼,擊毀92輛坦克,火炮不詳。
8.埃里希.雷茨克,擊毀76輛坦克,火炮61門。
9.約翰尼.穆勒是第502大隊的第3小隊長,在1944年1月25日的北部戰線,該中隊3輛「虎」I一次戰斗共擊毀41輛蘇軍坦克,其中穆勒「包辦」25輛。
10.海因茲.毛斯泊格:擊毀57輛坦克,火炮不詳。
另據西方非正式資料顯示,第503大隊的庫特.內斯佩爾的戰績為168輛坦克。由於其中大部分戰果是作為裝填手和炮長時取得的,故按照當時德軍的統計慣例,擊毀的數字都記在車長頭上。他後來成為「虎」I和「虎王」式坦克的車長,轉戰東、西兩線,直至1945年4月底陣亡,又締造了擊毀42輛坦克的戰績。還有許多戰史學家認為他的總戰績應該超過195輛坦克,但均無確認。

仔細分析這有幾個原因:
虎式坦克不再扮演進攻中一馬當先沖鋒陷陣的角色,對機動性並不突出的老虎來說,伏擊偷襲,坦克間的對射是它可以充分發揮精準火力與體現堅固裝甲防護的拿手戲。
在盟軍坦克火力的有效射程外,虎式坦克可以輕松得用火炮點名,虎式坦克其實並不勝任長途奔襲的角色,因其速度緩慢,油耗大,行程有限,機械故障頻繁,(主要是如此的重量在危急撤退時無法牽引拖帶)但非常擅長停駐狀態下的遠距離對射,在防守戰斗中反而能充分發揮潛力。德軍通常是三、四輛虎式坦克為一組,各自依託地形隱蔽,等到盟軍坦克接近以後突然開火,以交叉火力殺傷敵軍,然後迅速撤退另選伏擊地點。
曾經大名鼎鼎的T34/76 如今遇到了剋星,有些中彈的T-34坦克整個炮塔都被掀掉,落到十幾米以外,德軍士兵戲稱,這是T-34在向虎式坦克脫帽致敬。在1943年到1944年期間的俄國,虎式坦克創造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紀錄。44年7月,506重型坦克團第三連的指揮官在3,900m的距離上擊毀了T-34坦克。俄國坦克群一度只要在視野里發現了虎式坦克就會全體撤退,而呼喚炮火支援。虎式坦克的防護能力也展露無疑,第503重坦克營的一個軍官發回戰報,在一次持續6個小時的坦克大戰中,他的坦克總共承受了227發反坦克步槍彈、14發45毫米穿甲彈、11發76毫米穿甲彈的打擊,履帶、輪軸、懸掛系統嚴重受損,但乘員毫發無爽,戰斗結束以後又開了60公里回後方修理 。在東線,斯大林2重型坦克出世前,幾乎沒有坦克可以在近距離構成對虎式坦克的威脅。
在北非和義大利他們有著相似的成功,對同盟軍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影響。在1943年2月1日,英國俘獲了一輛完整的虎式坦克隨後對其進行了詳盡的測試。結果令他們沮喪,他們找到的虎式坦克有著真正卓越的射擊平台和非常好的保護幾乎連最大的反坦克炮也不能將其摧毀。

虎式坦克的成員本身就是德軍中挑選的裝甲兵精英,象在1944年諾曼底登陸以後,奇襲波卡基村擊毀了48輛坦克的坦克王牌魏特曼中尉,在43年使用虎式坦克以前就已經在3型突擊炮上戰績赫赫,德軍指揮系統在二戰中對個體戰鬥成員的能動性發揮,基本是持靈活態度的,在戰術層面上虎式坦克部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相對自主性,優秀的成員素質加上近乎游獵的作戰方式是虎式坦克的戰果巨大的主要原因。綜合統計虎式坦克與盟國坦克的損失之比可以達1:10以上。

排名第一的黑豹」坦克王牌的巴克曼其坦克擊毀總數量是80輛。

而黑豹坦克則沒有這么幸運了,不同的使用方式決定了不同的命運。在進攻中黑豹坦克的側後裝甲薄弱的缺點(57毫米)經常暴露出來,盟國從T34到謝爾曼可以毫不費力加以擊毀。假設用黑豹坦克承擔虎式的任務,其實也是完全可以勝任的。歸根到底,是正確的使用方式讓虎式坦克在二戰後期的戰斗中大放異彩。
德國在坦克設計改進中注意了機械與人的工作協調性,允許士兵對坦克裝甲進行合理的加強改良。從而使坦克裝備的有限性能得到最大發揮。使人真正成為機械的主人,人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淋漓盡致的充分展示,這也是德國戰爭王牌層出不窮的主要原因。
盟國官兵對虎式坦克的恐怖記憶:

1 「我看見德國新式虎式坦克中的一輛並在大約1000碼的距離上向它7次開火。但是每一次命中都被其前部和側面裝甲反彈了。虎式坦克轉動它的火炮擊毀了我們左側履帶並殺死了駕駛員。」
1943年在突尼西亞英國馬蒂爾達坦克車長報告






2「我們的坦克編隊在200—800碼之間的距離上同3輛虎式坦克交戰。我們通過不斷的射擊對方的履帶打停了其中一輛虎式坦克。這是在反復射擊對方甚至是在很近的距離上擊中對方上部裝甲都沒有效果後取得的戰果。虎式坦克摧毀了我們8輛M4坦克迫使我們撤退。在我們撤退過程中,那輛被打傷的虎式坦克仍然在向我們開炮…」
1943年北非美國裝甲團指揮官的報告
3、「我在400碼的距離上攻擊一輛MK6坦克(虎式坦克)。我使用穿甲彈對准它的側面和炮塔開了8—10炮,每一次命中都被反彈了,這輛虎式坦克在摧毀我兩翼的坦克後撤離戰場。」 1943年俄國坦克車長的報告
4、「一輛MK6坦克—敵人稱之為虎式坦克出現在我軍陣地附近。我們營使用反坦克炮向它射擊。但是沒有任何一次打擊是有效的,在另外兩輛德軍坦克加入後,他們摧毀了我們的炮兵陣地,我們被迫撤退…」1944年俄軍反坦克營營長的報告 [
5、「一輛虎式坦克出現在林子外一面開炮一面前進。它已經在200—600米之間的距離上摧毀了我們6輛T-34坦克。我們向它發射了大約20—30發反坦克炮彈,但是在虎式坦克的厚裝甲面前全都被反彈了。我們不得不呼叫空中支援擊退德軍坦克,虎式坦克撤回林子里離開戰場。」
1944年俄軍坦克車組在preblinka的報告
6、「我們的指揮官確定一個新戰術。如果德軍派一輛虎式坦克來,我們將派出8輛謝爾曼坦克迎擊它,我們認為損失其中7輛就可以消滅老虎。」
1944年在諾曼底英國人的「樂觀主義」
7、「我們新型的斯大林坦克似乎比德國虎式坦克更好。萬一德國人出動虎式坦克,無論如何我都不能派遣我的T-34坦克進入戰場,除非至少有兩輛斯大林坦克…」 1944年俄軍近衛部隊的一位指揮官的聲明,這位軍官後來因為怯懦而被槍斃!
8、「我帶著我的謝爾曼坦克編隊向Beauville附近隱藏的一輛虎開過去。虎式坦克退卻前摧毀了我們連7輛坦克,我們在不足100碼的距離上用穿甲彈和反坦克高爆彈不斷射擊虎的正面裝甲。但是沒有任何一發炮彈能打穿它的厚裝甲…」
1944年諾曼底英國克倫威爾坦克車組的報告
9、「我們的偵察員報告一隊德軍坦克包括1輛虎式坦克、2輛四號坦克向西北方向開來。我們的指揮官決定後退討論對付虎的辦法。一致認為應該呼叫空軍支援對付這個威脅,這比冒著損失我們自己坦克的風險迎擊敵人要好…」
1944年諾曼底一位英軍裝甲營的連長的報告 ;
10、「在600碼的距離上我們看見Das Reich師的兩輛虎式坦克。我們開了4炮全部反彈,虎隨後把它的正面轉向我們,在失去6輛謝爾曼坦克後我們開始後退,我們的一輛螢火蟲坦克直接命中一輛虎式坦克的左側,在我們撤退前我看見德軍虎式坦克車組人員從殘破的坦克里逃出爬到友軍的車輛上。我軍被虎摧毀的坦克烈焰沖天沒有倖存者。
1944年諾曼底加拿大M4坦克車組的報告
11、「我們連同正在向我軍右翼突進的3輛虎式坦克交戰。我們在100—600碼的距離向虎式坦克的側裝甲發射了12枚穿甲彈,除了使其裝甲表面的漆皮脫落以外對敵人坦克沒有造成任何有影響的傷害。在虎式坦克退出戰斗前我們損失了4輛謝爾曼坦克和許多半履帶車。我辨別其中一輛虎是Liebestandarte裝甲師的編號是331…」
1944年諾曼底英軍謝爾曼坦克車組的報告
12、「我們看見一隊敵人的裝甲部隊包括2輛虎式坦克,一輛黑豹和2輛四號坦克。我們呼叫友軍裝甲部隊支援,大約有20輛螢火蟲坦克展開隊型趕到了。在兩輛虎式坦克逐個消滅他們前,他們摧毀了黑豹和一輛四號。幾分鍾內我們損失了6輛螢火蟲,兩輛虎式在取得戰果後撤離戰場。我們用重機槍、迫擊炮和反坦克炮提供火力支援,所有這些對虎式坦克都是無效的…」
1944年諾曼底英國步兵指揮官的報告
13、「我看見4輛虎並在大約1800碼的距離上向它們開炮。我打了15發穿甲彈擊中了他們的右側,但是炮彈全被反彈了…」
1944年諾曼底英軍謝爾曼坦克車長的報告
有許多與上面這些相似的報告。當然虎式坦克並不是不可戰勝的,也有盟軍擊毀虎式坦克的報告,但是,這類虎式在戰斗中損失的報告只佔很小的比例。大部分損失的虎都是直接被空中打擊摧毀而非地面盟軍的裝甲部隊。

㈥ 德國的主站坦克是什麼

豹2A5
豹2坦克是德國陸軍的最新式主戰坦克也是世界上最好的主戰坦克之一。A5型是最新的型號(譯者註:現在最新的改型是豹2A6型,A6型用55倍口徑的120mm火炮代替了A5型的44倍口徑火炮,增強了火力)。改進的地方有:增加了炮塔前部和兩側的楔形附加裝甲,自動火炮穩定裝置,等等。車長和炮長的火控裝置有了極大的改進。豹2A5型主戰坦克從1995年末投入現役。

「豹」2A5坦克於1995年裝備德國陸軍,至1998年11月已完成改進225輛的任務。「豹」2A5以其簡潔的外形、極高的機動性、全電子化的火控及炮控系統、炮塔正面加裝的防護裝甲以及120毫米口徑的火炮,使其在1998年獲得最具戰鬥力的坦克的美譽。「豹」2A5型主要改進包括:
1.增強裝甲防護

炮塔前弧區裝有新的增強裝甲組件,其裝甲類似於英國的「喬巴姆」多層復合裝甲,車體和炮塔都是焊接而成,車體首上甲板具有很大的傾角,提高了抗彈能力。炮塔正面安裝了裝甲防護組件,炮塔內表面裝有防崩落襯層,履帶裙板也採用改進的復合裝甲,提高了對動能彈和化學彈的防護能力。

2.採用先進的火控系統

用克虜伯.阿特拉斯電子公司生產的全點系統取代原有的液壓火控與穩定系統;包括一個內裝激光測距儀且具有視場獨立穩定功能的EMES—15型炮長用潛望式組合瞄準鏡。車長和炮長能在全天候條件下捕捉目標,炮長和車長都可以開炮射擊。增設可360度迴旋的車長用PERI—17A2觀測鏡,並且內藏熱感應儀。車長不僅能通過其目鏡看到他自己晝夜觀察的圖像,而且其監視器還可以顯示炮長晝夜觀察的圖像。車長的頂置PERI—R17—A2瞄準具有一個熱成像通道;車體後部的TV攝像機與監控器屏幕相連,使駕駛員可以快速安全地轉向;使用了能與指揮與控制系統相連的以光纖技術、陀螺技術和全球定位系統為基礎的混合式導航系統,使坦克在任何作戰環境中都能導航。另還裝配有改進型激光測距儀和數據處理器。新安裝的CE628激光測距儀有很高的精度,測定10千米內的武器距離,誤差不超過20米,據說運用這種高性能的火控系統甚至可以以很高的准確率狙擊低空飛行的直升機。

3.加強武器系統

其主要武器是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120毫米滑膛炮,輔助武器為1挺7.62毫米並列式機槍和1挺7.62毫米高射機槍。炮塔後部各裝有8個煙幕彈發射器。火炮是雙向穩定的,火炮和炮塔的驅動裝置為全電動,採用的彈葯一種是DM—13超速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另一種是DM—12多用途破甲彈。

性能數據:

車長:9.97米

車寬:3.74米

車高:2.64米

戰斗車重:59.7噸

乘員:4人

最大功率:1500馬力

最大公路速度:72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500千米

爬坡能力:30%

主要武器裝備:120毫米滑膛炮,7.62毫米機

㈦ 關於德國虎式坦克的介紹

虎式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意志國防軍及武裝黨衛隊所使用的坦克,正式名稱為六號坦克(VI號坦克)。從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為止,一直是活躍於第一線的重型坦克 。
基本數據如下:
乘員:5人;包括車長、炮手、裝填手、駕駛員、通訊員
長度:8.45米(全長)、6.316米(車身)/ 寬度:3.705米 / 高度:3米
重量:57噸(戰斗重量)
發動機:邁巴赫HL230 P45水冷4沖程V型12汽缸汽油引擎 / 功率:700匹
速度:40公里/小時(平地)、20-25公里/小時(越野)
最大行程:100公里(平地)、60公里(越野)
裝甲:前方100毫米、側面及後方80毫米、車頂25毫米
火炮:88毫米Kwk 36 L/56炮(炮彈92發)/ 輔助武器:7.92毫米MG34機槍 ×2
特點:是二戰期間最具威力的坦克,特別是其主炮,可在1500米的距離擊穿盟軍和蘇聯所有主戰坦克的前裝甲。但其復雜易損的結構、極少的裝備數量以及較差的機動性使得虎式坦克的作戰能力大大縮水。

㈧ 德國的主力坦克是什麼

現在的德國國防軍以豹2A6為主,還有少量的豹2的其他型號。

㈨ 納粹德國最出名的坦克是什麼型號

早在1933年,希特勒就下令德國各軍工公司研製一種重15t,裝備有37mm或者50mm火炮的裝甲指揮坦克。古德里安打算讓這種坦克成為德國新組建的裝甲師的主力裝備。1936年,苯茲公司在柏林製造出第一輛原型車,其他公司也製造出他們的樣車。1937年5月,苯茲公司製造出第一輛PzKpfw
III.A戰斗坦克。其後又有3種改進型:B,C,D型。不過PzKpfw
III.A,B,C,D這4種型號都屬於試驗型,生產量很小。1939年德國開始生產E型,這種型號是正式裝備部隊的初生產型,後期的E型開始裝備一門50mm短身管火炮,這個型號是德軍入侵波蘭的主力坦克。到1941年,德國又開發了F,G,H這3種型號的PzKpfw
III戰斗坦克。它們統一的編號為Sd.Kfz.141,這幾種型號的III型坦克和以後J型早期型都裝備短身管50mm或者37mm火炮。1941年到1943年之間PzKpfw
III戰斗坦克又增加了4種型號:J,L,M,N型。除了N型和J早期型,都安裝一門長身管50mm火炮。J,L,M統一編號為Sd.Kfz.141/1。而在1942年至1943年間生產的N型則是裝備一門短身管的75mm火炮,它的編號為Sd.Kfz.141/2。在它的12種型號中J型是生產量最大的,分兩批一共生產了3OOO余輛。到1945年,各種型號的PzKpfw
III戰斗坦克大約生產了6000輛(有些資料上說有12000輛之多)
德國利用PzKpfwIII坦克的底盤生產多種變型車,其中最出名的是StuG
III系列突擊炮,另外還有自行榴彈炮,噴火坦克,指揮坦克以及觀察坦克等。
PzKpfw
III型戰斗坦克從1939年裝備德軍開始一直使用到1945年。在1943年下半年以前它一直是德軍活躍在各戰線的主力裝備。它作為德軍裝甲師主要裝備參加了入侵波蘭,法國戰役,北非戰役以及入侵蘇聯的行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和中期,PzKpfw
III戰斗坦克無疑是德軍的重要裝備之一。
戰斗全重
23000kg
車長
5.65m
車寬
2.95m
車高
2.50m
引擎
Maybach
HL120TRM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40/n.a.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155/95
km
乘員
5人
火力裝備
75mm
KwK
L/24
;
2x7.92mm
MG34
彈葯
75mm:64發
;
7.92mm:3750發
裝甲
10-70mm
爬坡度
30度
通過垂直牆高
0.6m
越壕寬
2.0m
涉水深
1

㈩ 二戰時德軍的主戰坦克分別是什麼

1、PzKpfw VI/六號坦克/虎式/

2、E系列坦克

3、E-50標准戰斗坦克

本系列主要有E3、E5、E-10、E-25、E-50、 E-75、E-100等型號。其中,E3和E5主要作為輕型輔助戰車,E10-E75是主力戰車,E100則是能取代鼠式超重型坦克的新型號。

4、E-25驅逐戰車

5、PzKpfw II/二號坦克

二號坦克(德語:Panzer II)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的坦克,這型坦克是用來填補其他設計中坦克的空隙,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波蘭戰役與法國戰役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到1942年底前絕大多數二號坦克已經離開第一線單位,生產線到1943年終止,然而車體繼續被改良回其他種類裝甲車輛。

6、一號C型坦克

7、一號D型坦克

8、PzKpfw VII/八號坦克/鼠式(未批量投產)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設計的最重型坦克,也是全世界到目前為止最重型坦克紀錄保持者。鼠式坦克不僅僅是完成設計,並且到達產制完成的階段,一共有兩輛原型車問世。

閱讀全文

與德國的坦克是什麼樣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