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長征德國指揮官叫什麼名字

長征德國指揮官叫什麼名字

發布時間:2022-07-29 18:14:58

1.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軍隊指揮官是誰

魯登道夫,興登堡

2. 阿登戰役德國的指揮官是誰

K.R.G.von倫德施泰特

阿登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1944年西線最大的陣地反擊戰,德軍傷亡10萬人,損失坦克和重炮約700輛、飛機1600架。盟軍損失約8萬餘人(包括1萬人死亡,4.7萬人受傷,2.3萬人失蹤),其中7.7萬人是美國軍人。阿登戰役之後,希特勒再無後備力量可以補充,德軍在西線再也無力阻檔盟軍的前進了。所以阿登戰役當之無愧地被後人稱為歷史的轉折。

名稱:阿登戰役(又名突出部戰役)

地點:比利時東南、盧森堡北部和法國東北部阿登森林

時間:1944年

參戰方:德軍盟軍第3集團軍

結果:德軍戰敗,盟軍勝利

傷亡情況:德國六萬八千人盟軍8萬餘人

主要指揮官:巴頓,海特,倫德施泰特,希特勒

3. 巴爾干戰役德國指揮官是誰

1941年3月23日在南斯拉夫發生的國家政變使他們改變了這些計劃。新政府迫於人民群眾的壓力拒絕與德國結盟,而在1941年4月5日與蘇聯簽訂了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於是德國軍政當局向其武裝力量下達摧毀南斯拉夫的任務。對南斯拉夫和希臘的軍事行動計劃已作為一個戰役計劃擬定出來了。為了實施這一戰役,動用了第12(司令為李斯特元帥)、第2集團軍(司令為魏克斯上將)和第1坦克群(共32個師,其中有10個坦克師),1500多架飛機(第4航空隊和空軍第8軍)。意、匈軍隊在輔助方向作戰。為了侵略巴爾干國家,德國及其盟國動用80多個師、2000多架飛機、近2000輛坦克。德軍處於包圍南斯拉夫和希臘軍隊的有利態勢。德軍的任務是: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和奧地利境內實施多路向心突擊,侵入南斯拉夫,分割並消滅南斯拉夫武裝力量;同時,開始入侵希臘,奪取薩洛尼卡並向拉里薩方向進攻。航空兵應對貝爾格萊德實施突擊,摧毀南斯拉夫的機場,破壞鐵路交通,從而打破其戰爭動員計劃。南斯拉夫和希臘對抗擊這一侵略沒有準備。南斯拉夫的軍事計劃不適應新的戰略形勢。它的軍隊僅開始戰略展開。這支軍隊共有28個步兵師、3個騎兵師和32個獨立團(動員不充分、技術裝備很差),以及110輛坦克和416架陳舊的飛機。希臘軍隊的基本兵力(15個步兵師)當時正在意希戰場(阿爾巴尼亞)作戰。為了反擊法西斯德國的進犯,希軍指揮部只能抽調6個師。1941年3月,6萬多不列顛遠征軍(1個坦克旅、1個澳大利亞師和1個紐西蘭師)和為數不多的英國航空兵(9個中隊)的到來,沒能從根本上改善希臘軍隊的態勢。南斯拉夫軍隊同希英聯軍協同作戰的協議也未能達成。

德軍對南斯拉夫的入侵是1941年4月5日夜開始的。德意航空兵對南斯拉夫各機場、貝爾格萊德和其它城市實施突擊。德軍第12集團軍各師在3個地段越過保、南邊境。德軍坦克部隊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在進攻的第一天就推進30—50公里。4月7日南斯拉夫軍隊在馬爾頓被擊潰,德軍佔領斯科普里、什季普、韋列斯。4月8—10日德軍繼續南進。同時,在4月8日,德軍第1坦克群的各師從索非亞西部地區向尼什實施突擊。德軍坦克部隊3天內向前推進幾乎200公里,並從南威脅貝爾格萊德。4月10日南斯拉夫發生的政治事件(民族主義集團領導人的叛變分裂活動)使克羅里亞和斯洛維尼亞境內的抵抗停止了。4月11日意匈軍隊發起進攻。4月13日德軍在貝爾格萊德地區匯師,並攻佔該城。4月15日南軍停止抵抗。4月17日簽訂南軍無條件投降書。

在與南斯拉夫作戰的同時,德國第12集團軍左翼(6個師,其中包括1個坦克師)於4月6日向希臘軍隊發起進攻。1941年4月9日,德軍佔領薩洛尼卡,希臘「東馬其頓」集團軍投降。德軍繼續南進,對英希聯軍中央集群造成包圍的威脅,並對意希戰場上希軍後方造成威脅。4月12日希軍指揮部開始從阿爾巴尼亞向國內撤軍。意軍(22個師)跟蹤追擊。軍事上的失利在希臘統治集團和希軍領導人員內部引起危機。4月23日簽訂希軍投降書。4月27日德軍進占雅典。4月29日日終前進抵伯羅奔尼撒半島南端。損失近1.2萬人的不列顛遠征軍,毀掉重武器和運輸工具,經海路撤往克里特島。巴爾干戰役的最後階段是克里特島空降戰。

看軍銜就知道是李斯特元帥!

4. 一戰關於德國軍隊指揮官是誰

一戰中德軍最高統帥為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具體指揮為總參謀長:
1914年8月—1914年9月總參謀長赫爾穆斯·約翰內斯·毛奇大將;
1914年9月—1916年8月埃里希·馮·法爾肯海恩步兵上將任總參謀長;
1916年8月—1918年11月,總參謀長保羅•馮•興登堡元帥和第一軍需總監埃里希·馮·魯登道夫步兵上將共掌實權;

5. 德國入侵蘇聯的三路指揮官都厲害嗎

不厲害,是太厲害了

1941年6月,德國發起了「巴巴羅薩」行動,三路大軍入侵蘇聯。三路的指揮官分別為:

北方戰線,由德軍的馮·勒布元帥率領,號稱北方集團軍群。該集團軍群負責進攻的是蘇聯的波羅的海地區,這里幾乎是蘇聯西部邊境最富有的地區。北方集團軍群僅用了兩周時間就迫使蘇聯軍隊後撤了450公里。

中央戰線,由德軍的馮·博克元帥統領,號稱中央集團軍群。這也是德軍戰鬥力最強的集團軍群。開戰沒多久,蘇聯軍隊就敗退了350公里,有30個師被殲滅,70個師損失慘重。沒多久,德軍的中央集團軍群就挺進到了莫斯科城下。

馮倫德斯坦德元帥,指揮南方集團軍群,他們面對的對手是蘇聯軍隊中最精銳的西南方面軍和南方面軍。南方集團軍群在基輔大勝蘇軍,完成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殲滅戰。


6. 紅軍長征的領導叫什麼

紅軍長征的領導人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張聞天等。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斗,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

行程約二萬五千里,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6)長征德國指揮官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紅軍到底是何時提出進行戰略轉移也就是長征的?因為戰爭和年代久遠的原因,史料上一直沒有明確的記錄。但從塵封的紅軍檔案資料來看,中共中央是在廣昌戰役失利後初步提出進行戰略轉移的。

廣昌戰役發生在1934年4月10日,紅軍9個師在李德的錯誤軍事指揮下,在廣昌以北與敵11個正規師進行正面決戰,結果傷亡慘重,被迫於4月27日撤出。此役導致中央紅軍元氣大傷,再無力進行大規模防禦作戰。

廣昌失利以後,紅軍高層多次有了准備轉移的想法,中央也曾開會研究局勢。鑒於國民黨軍開始逼近中央蘇區腹地,紅軍內線作戰已十分困難,會議決定將紅軍主力撤離中央蘇區,進行戰略轉移,並將這一決定報請共產國際批准。

6月25日,共產國際復電表示同意。此後紅軍的一系列指示、講話和會議記錄中,也多次記錄了醞釀長征的文字。

但遺憾的是,盡管紅軍早有了撤出中央蘇區的想法,卻沒有得到掌握大權的李德的認可,這一計劃也一直停留在建議和討論的階段。直到9月底,隨著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保衛中央蘇區的幻想也隨之徹底破滅,紅軍被迫倉促准備長征。

因此,廣昌戰役失利是導致紅軍長征的直接原因。可以推斷紅軍提出長征的時間應該在1934年的5月間。

7. 電視劇《長征》中,德國顧問李德說的是德語還是俄語

你好,他是德國人,講的是德語。
李德(德國名字奧托·布勞恩),1900年9月28日出生於德國慕尼黑。1932年春被共 產 國 際執委會派往中 國。奧托·布勞恩是在當年秋天到達上海的,在共 產 國 際執委會(駐上海)遠東局工作。由於共 產 國 際駐華軍事代表兼中 共 中 央 總軍事顧問曼弗雷德·施特恩遲遲未到上海,所以 「從第一天起」,奧托·布勞恩「就不得不作出軍事上的判斷和建議」,開始參與中 國 革 命戰爭的戰略指導。
請看下面關於他的故事
33歲的李德精力旺盛,表現出比東方人更強烈的求偶慾望。陳士榘上將後來回憶說:「李德剛來到部隊,提出一個在我們看來很好笑的條件,在中 國尤其是在紅 軍,就顯得有點可笑。」博 古雖然對李德言聽計從,但在這件事上他還是顧及影響,暫時沒有照辦。
不久鬧出了李德騷 擾 女性的事件。 那是一天中午,李德穿戴整齊,鬍子颳得乾乾凈凈,腰束武裝帶,騎上馬,直奔少共中央局(團中央)駐地。原來,他看上了在這里工作的一個女團幹部。眾目睽睽之下,李德輕巧下馬,快步走到那位女團乾麵前,用德語示愛說:「你長得太美了,我太喜歡你了,太需要你了!」雖然聽不懂李德的話,但他炙熱的眼神讓這位女同志感到很不自在。
這時正巧女團乾的丈夫走了過來,他也是少 共 中 央局的領導,曾留學德國,能聽懂德語。見洋顧問肆無忌憚地挑逗自己的妻子,就大聲說:「顧問同志,請你自重,這是我的妻子!」那位丈夫一把拉過妻子,頭也不回地朝屋內走去,「砰」的一下關門聲將李德尷尬地晾在那裡。
所以他是說德語的。只不過他在蘇聯學習過,會講一些俄語而已。

8. 德軍在非洲戰場的軍事指揮官是誰介紹一下他的一生

是隆美爾

http://news.qq.com 2004年06月05日17:08 新華網

埃爾溫.隆美爾無疑是最有名的納粹將領,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陸軍中最優秀的將領,對他的褒獎著述甚多,戰後,聯邦德國用他的名字給戰艦街道和兵營命名,美國還拍攝了吹捧他的影片《沙漠之狐》。一位美國歷史學家認為,構成出入隆美爾傳奇色彩的因素,首先是他矮小的身材、狐狸般的狡詐和詭秘的微笑,而主要是他在北非沙漠中指揮裝甲部隊時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聲東擊西、神出鬼沒,常使對手措手不及。他被塑造成超脫政治的軍事天才人物,幾乎忘記他納粹將領的本質.

1891-1933

1891年11月15日隆美爾出生於德國布倫茲的海登海姆,他的父親是一名中學校長,母親是當地政府官員的女兒。盡管青年隆美爾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工程師,但是他還是在1910年7月從軍,加入伍爾登堡當地的第124步兵團,三個月後,隆美爾升為下士,不久又升為中士。1911年3月被送進但澤皇家軍官候補生學校,11月畢業。

1912年1月,隆美爾畢業回到駐扎在威卡爾登的第124步兵團訓練新兵,並獲中尉軍銜。在但澤的時候,隆美爾認識並愛上了露西·莫林,於1916年正式結婚,1928年聖誕夜生下隆美爾唯一的一個兒子-曼弗雷德。

1914年3月1日,隆美爾被派到烏爾姆第49野戰炮團的一個炮兵連服役。8月,隆美爾回到原來的步兵團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9月他的左腿被打傷,為此他榮獲了二級鐵十字勛章。1915年1月,隆美爾重返第124步兵團,又獲得一枚一級鐵十字勛章。1916年後期他被派往東線羅馬尼亞作戰。1917年5月,隆美爾被召回西線作戰。到了8月返回東線,並在那裡再次受傷。9月,隆美爾所在的營被調往義大利北部參戰。隆美爾率領的部隊作戰英勇,突破科羅弗拉防線,攻克蒙特山,佔領隆格諾恩,這些戰績使隆美爾贏得了德國很少頒發給低級軍官的功勛獎章,並被提升為上尉。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隆美爾先是被派往一個軍團參謀部任文牘工作。1920年10月1日,隆美爾被派往施登卡德指揮一個步兵團的步槍連,他一直在那裡呆到1929年。1929年10月,隆美爾被派往德雷斯頓步兵學院擔任教官。在這段時間,隆美爾根據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作戰經驗撰寫了《步兵進攻》一書,《步兵進攻》於1937年初被出版發行。

1933-1940

1933年10月,隆美爾軍銜升為少校,被委任德國中部戈斯拉一個山地營的指揮官。1935年10月他又被提升為中校並且擔任波茨坦陸軍學校的教官。1938年二戰爆發前夕,他又被調往另一所軍事學院任教。1939年9月,隆美爾被任命為少將。

波蘭戰役期間,隆美爾負責指揮希特勒的警衛部隊。德軍迅速地消滅了波蘭,隆美爾也開始充分認識到坦克部隊和閃電戰的重要性。波蘭戰役之後,希特勒問隆美爾需要擔任何種職務,隆美爾暗示希望指揮一支裝甲師。1940年2月15日,盡管缺乏裝甲作戰的實戰經驗,隆美爾還是被希特勒任命為德軍第7裝甲師師長。第7裝甲師隸屬於霍斯將軍指揮的第15裝甲軍准備入侵低地之國和法國。

1940年5月10日,德軍入侵西歐。第7裝甲師風馳電掣般的橫掃過比利時和法國。5月13日,第7裝甲師在激烈的戰斗後強渡了默茲河。5月15日,沖過了菲利普維爾。5月21日,隆美爾的部隊已經越過了康佈雷,勒卡特,抵達了阿拉斯,在這里他們遭遇了英軍兩個坦克團大約70輛坦克的阻擊,其中有一些德軍37mm反坦克炮無法擊穿的馬蒂爾塔II型坦克。正當英軍坦克大量殺傷了德軍的步兵和反坦克炮的時候,隆美爾命令德軍使用88mm高射炮平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月26日,第7裝甲師繼續前進,並攻佔法國最大工業城市之一的利勒,這個行動使法國第1軍團一半的部隊陷入困境。6月5日,隆美爾命令他的裝甲師順著兩座還沒有被破壞的鐵路橋跨過了索姆河,第7裝甲師此時的速度已經是平均每天40-50英里了。6月10日,隆美爾的部隊終於在迪埃普附近抵達了英吉利海峽岸邊。6月16日清晨,第7裝甲師從魯昂的法軍一座橋樑上跨過塞納河,然後向南疾馳,17日第7裝甲師在行進間開始攻擊瑟堡,於19日攻佔了這座法國重要的深水港口。6月25日,法國戰役結束。法國戰役期間,第7裝甲師贏得了「魔鬼之師」的稱號。

隆美爾在指揮第7裝甲師的時候總喜歡自己跟著偵察部隊,他認為對於一個指揮官來說經常走近自己的士兵是很重要的,這種習慣一直被帶到了後來的北非戰場。隆美爾有時候會故意將上級的命令置之不理,他認識到最高指揮部有時候並不會根據實際情況去處理,所以隆美爾經常先執行自己的命令,等做完了再去向上級報告。隆美爾的參謀人員對隆美爾這種行為並不贊同,而他們更多的時候是根本找不到他。隆美爾在寫給自己妻子露西的信件中稱法國戰役是一次「閃耀的法國之旅」。

1940-1943

法國陷落以後,隆美爾繼續他的軍事生涯。1941年1月他被提升為中將並在2月被召回柏林擔任德國非洲軍團的司令,2月12日,隆美爾接到命令抵達的黎波里。非洲軍團由兩個師組成,他們的使命就是支援已經在1940和1941年1月在北非同大不列顛軍隊戰斗的義大利盟友。從40年12月至41年1月,英聯邦的軍隊將他們逐出了埃及,義大利人已經被擊退至利比亞境內。

1941年2月14日,隆美爾的先頭部隊第5輕裝甲師部分人員裝備在的黎波里上岸。隆美爾意識到義大利人由於被英軍擊敗而士氣低落,他會見了義大利的指揮官。2月24日,德國非洲軍團首次在的黎波里以東和英軍發生小規模戰斗,3月31日,非洲軍團對布雷加的英軍發動了一次成功的進攻。隆美爾使用其在法國成功的閃電戰術給了英軍狠狠一擊。非洲軍團繼續向東追擊撤退中的英軍,一直深入昔蘭尼加並攻佔了班加西。

4月13日,隆美爾的部隊向南繞過港口要塞托布魯克攻克巴迪亞,接著又於4月15日佔領了埃及西部邊境上第一個城市薩魯姆。隆美爾的進攻迫使英軍及其盟軍退守到了托布魯克要塞內。4月11日到13日,隆美爾第一次嘗試攻佔托布魯克,但是失敗了。托布魯克對於整個北非的戰線有著重大的戰略地位。

隆美爾第二次嘗試攻佔托布魯克是在4月30日至5月2日,此時他的敵人和朋友都因為他狡猾的戰術而稱他為「沙漠之狐」。4月中旬至6月中旬,英軍也發動了一些小規模的進攻,但是在德軍威力強大的88mm炮的打擊下損失慘重,被迫撤回了防禦陣地。1941年6月,無論是英軍還是德意軍隊都無力再發動攻勢,雙方只有加固防禦陣地的實力。在德國,宣傳機構已經把隆美爾塑造成一個無敵的將軍。

1943-1944

1943年3月至7月,隆美爾因嚴重的病情只能和妻子和兒子在一起度過。7月10日,他被指派為德軍在希臘的指揮官,不過很快又被召回柏林。隨後隆美爾參與了德軍鎮壓義大利政府倒戈向盟軍,大量德軍湧入義大利境內並解除了義大利軍隊的武裝。11月初,隆美爾又被委任為義大利的指揮官,很快這個職位被凱塞林將軍所取代。11月下旬,隆美爾離開義大利回到德國。

12月初,希特勒正式委派隆美爾視察從北邊開始與英國隔海相望的全部海岸防禦工事。12月31日,隆美爾被任命為B集團軍群的指揮官,這個集團軍群的總指揮是陸軍元帥倫斯特。隆美爾視察了從荷蘭到波爾多沿海岸的防禦工事,也就是著名的「大西洋壁壘」。為了阻擋盟軍的登陸,隆美爾特別設計了防空降的障礙物,這種東西被稱為「隆美爾蘆筍」,還有很多在海灘上的障礙物以及大片的地雷帶。由於盟軍成功的實施了欺騙行動,使得德軍在海灘防禦重點地區上出現了嚴重的分歧。隆美爾對盟軍可能的登陸點判斷有誤,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底一線實施了登陸,數日之後盟軍就完全控制住了灘頭陣地,並向縱深擴大。

盡管隆美爾在卡昂外圍暫時阻擋住了英軍的進攻,黨衛軍第12裝甲師摧毀了英軍100多輛坦克,但是在盟軍絕對優勢空軍打擊下,德軍終於頂不住了。當盟軍坦克潮水一般涌過德軍的防線,隆美爾心中對德國必勝的信念已經盪然無存了,他開始懷疑德國是否還有繼續戰爭的必要。1944年7月17日,在一次空襲中隆美爾的座車被擊中,隆美爾受了重傷,不得不離開了前線。德國反希特勒的軍官們曾經找過隆美爾試圖說服他加入他們的陣營,盡管隆美爾對戰爭失去了希望,但是他卻始終沒有直接參與反希特勒的活動(在這個問題上,西方歷史學術界的觀點一直存在著很大的分歧)。

1944年7月20日,德國反希特勒組織策劃了一起爆炸試圖刺殺希特勒,可惜行動陰差陽錯的失敗了。這個事件牽連了很多的高級將領和軍官,其中也包括隆美爾。8月8日,隆美爾被從法國醫院轉到他的故鄉斯瓦比亞的赫爾林根山莊。8月12日,密謀刺殺希特勒的重要成員戈台勒被捕,從他箱子里搜出來的有關文件上有隆美爾的名字。另外一名參與這個組織的成員霍法克也向希特勒的秘密警察證實隆美爾支持刺殺希特勒的行動。

1944年10月14日,希特勒的第一副官布格道夫向隆美爾轉達了希特勒的命令,隆美爾有兩種選擇,自殺或者被逮捕受審。隆美爾選擇了前者,服毒自殺以一種體面的方式結束生命。1944年10月18日,希特勒下令為隆美爾舉行國葬並全國默哀一天。

(來源:二戰前線)

閱讀全文

與長征德國指揮官叫什麼名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