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初三,想去德國留學。如何申請德國高中
1、申請到德國高中留學根據特長興趣選專業再根據專業選學校
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對於初出茅廬的高中生來說,因首先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和興趣愛好,選擇較易發揮和把握的專業,同時還要考慮到畢業後的就業和發展問題,不要一味追求熱門專業。這樣不僅可以學得比較輕松愉快,盡快適應陌生的留學環境,也會使學生心理素質逐漸增強,讓父母放心。
目前,中國學生大多先選院校後選專業,中智專家指出,這種做法不科學。在國外,綜合實力不強的學校並不意味著沒有好的專業,而綜合實力很強的學校也並非所有的專業都名列前茅。因此,先選定專業,然後才考慮在相關專業教育領域有優勢的國家和院校,這樣才能提高「命中率」,真正學有所成。
2、申請到德國高中留學重視語言和高中成績
專家指出,一些熱門留學國家知名院校的熱門專業競爭是異常激烈的。語言和學業成績越高,申請到的學校自然也越好。英國、美國的高校在錄取學生時,都對相關的語言考試成績有要求。如英國預科對高中畢業申請人,雅思成績要求在5.5分左右。5分或4.5分理論上也可行,但學生到校後會明顯感到學習上的困難;美國大學要求申請人的托福成績不低於550分。如果學生希望申請到美國排名前30的院校,托福成績必須達到600分以上。所以有出國留學計劃的高中生們必須早做准備,盡早准備語言考試,以達到錄取條件。
同時,打算去國外留學的高中學生,一定要十分重視在國內讀的高中課程,盡量取得好成績。比如想申請英國的學校,除語言成績合格外,最關鍵的就是學生在國內高中學習期間,每個學期期末考試的成績。要進好的大學,各科平均成績必須在80分以上。
3、申請到德國高中留學合理選擇預科課程
據中智留學國際預科部教師介紹,在大多數西方教育體系中,中小學的教育為13年,而我國為12年。所以中國學生高中畢業後到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新加坡、法國、荷蘭等國家留學,在攻讀學位前往往還需要進入預科學習。簡單來說,預科學習是輔助留學生打好基礎,完成到專業課程的過渡。
而且,出國留學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學生到了國外要用第二語言去學習、思考,絕不會比在國內上大學輕松。而預科恰恰給了學生充裕的時間來適應這種轉變,培養學生習慣新的語言和新的思維方式,適應新的課程和學習環境。另外,很多國外預科課程寬進嚴出的標准也能督促學生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可以說,預科是高中生留學規劃中至關重要的一步,學生在選擇時一定要慎重。
4、申請到德國高中留學做好充足的申請准備不做盲目留學者
提早准備留學資金。目前主要留學國家一般都規定了簽證保證金存款的時間,如留學英國需要提前定期存款半年以上,加拿大的定期存款需要一年時間。因此,不論有沒有最後決定是否出國上大學,留學資金和相關證明都必須提前准備到位。
提早准備簽證。簽證的整個申請流程有一定的周期,學生要空出這樣的一段時間提前申請,再加上適當的緩沖期,以防種種意外情況的發生。尤其是美國,簽證難度比較大。雖然美國漸漸放寬了留學政策,但申請留美的學生還是要盡量早作努力。
提早提出申請。許多國外中學或高等院校都在9月開學,還有一些院校接受申請的截止時間也早於招生簡章中標明的日期。這些信息留學生都要及早把握,以免錯過申請期。
5、申請到德國高中留學培養心理素質和獨立生活學習能力
很多國內的高中生都是獨自一個人出國留學,一個人在國外要同時照顧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各方面的能力都要及早培養起來。
首先,需要鍛煉出良好的適應能力。走出國門,一定會經歷一段「文化沖突期」或者「文化休剋期」。特別對於高中生這樣的低齡留學生,如調整得不好,學習效果可能尚不及在國內。
其次,出國留學的孩子最好是性格開朗、敢於表現的。一般西方國家校園環境比較開放,鼓勵學生敢於表現自己。過於孤僻、自我、內向的中國學生可能不適合西方教育。
再有,對於金錢和學習時間的管理也是出國前要好好學習的。到了國外後,高中學生一下擁有了對大筆資金的支配權,學會在有限預算下合理地安排開支是非常有必要的。消費一定要把握在預算之內,千萬不要惡性透支。
總之,國外的大學課程不像中國高中那樣排得滿滿,自己安排的時間較多。一般的高校只管課堂,不管課外的學習時間。所以對於中國留學生來說,在這種沒有家長、老師或輔導員日常監督下的環境里學習,更要有相當的主動性才行。
2. 成都9中難不難考去年錄取分數線大概是多少
成都9中(即成都樹德中學)挺難考的,2020年錄取分數線大概是627分。
成都樹德中學(Cheng Shude High School),簡稱成都九中,是四川省首批「省級重點中學」、「四川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為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中學校長實名制推薦學校、四川省首批探索拔尖人創新人才培養試點學校。
九十年來,樹德中學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其中不乏兩院院士、文化巨擘、政壇精英、商界領袖。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教育部首批「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等榮譽稱號。
合作交流:
學校先後與美國、德國、法國、日本、英國等十多個國家的學校建立了「手拉手」學校或友好學校;與美國菲尼克斯中央高中、美國海爾蓋特中學、德國波恩波伊爾高級中學、英國謝菲爾德中學等結成友好學校,堅持每年一次的互訪工作。
以上內容參考:成都樹德中學官網——學校簡介
3. 波恩哈德·黎曼的人物經歷
1826年,他出生於漢諾威王國(今德國)的小鎮布列斯倫茨(Breselenz)。他的父親弗雷德里希·波恩哈德·黎曼是當地的路德會牧師。他在六個孩子中排行第二。他是個安靜多病而且害羞的人,終生喜歡獨處。他的同事戴德金(Dedekind)是少數了解他的人之一。據戴德金說,除了黎曼真正糟糕的身體狀況之外,他還是一名疑病症患者。
1840年,黎曼搬到漢諾威和祖母生活並進入中學學習。
1842年,祖母去世後,他搬到呂內堡(Lüneburg)的約翰紐姆(Johanneum)。
1846年,黎曼進入哥廷根大學學習哲學和神學。在此期間他去聽了一些數學講座,包括高斯關於最小二乘法的講座。在得到父親的允許後,他改學數學。在大學期間有兩年去柏林大學就讀 ,受到 C.G.J.雅可比和P.G.L.狄利克雷的影響。
1847年春,黎曼轉到柏林大學,投入雅戈比、狄利克雷和Steiner門下。兩年後他回到哥廷根。
1851年,在柏林大學獲博士學位 。
1851年,論證了復變函數可導的必要充分條件( 即柯西-黎曼方程) 。藉助狄利克雷原理闡述了黎曼映射定理 ,成為函數的幾何理論的基礎。
1853年,定義了黎曼積分並研究了三角級數收斂的准則。
1854年,發揚了高斯關於曲面的微分幾何研究,提出用流形的概念理解空間的實質,用微分弧長度的平方所確定的正定二次型理解度量,建立了黎曼空間的概念,把歐氏幾何、非歐幾何包進了他的體系之中。
1854年,成為格丁根大學的講師,
1857年,初次登台作了題為「論作為幾何基礎的假設」的演講,開創了黎曼幾何,並為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提供了數學基礎。
1857年,發表的關於阿貝爾函數的研究論文,引出黎曼曲面的概念 ,將阿貝爾積分與阿貝爾函數的理論帶到新的轉折點並做系統的研究。其中對黎曼曲面從拓撲、分析、代數幾何各角度作了深入研究。創造了一系列對代數拓撲發展影響深遠的概念,闡明了後來為G.羅赫所補足的黎曼-羅赫定理。
1857年,升為哥廷根大學的編外教授。
1859年,接替狄利克雷成為教授。並發表論文《論小於某給定值的素數的個數》,提出黎曼假設。
1862年,他與愛麗絲·科赫(Elise Koch)結婚。
1866年7月20日,他在第三次去義大利修養的的途中因肺結核在塞拉斯卡(Selasca)去世。
4. 哪些國家把中文納入高考
015. 德國的教育制度是怎麼的
你好!!德國小學有1-4年級,小學生10歲時畢業,家長、老師決定上哪類中學
德國中學種類很多,我知道的就有5種。我上過其中的Hauptschule和Gymnasium。
Hauptschule是最簡單的,學生16歲(10年級)就畢業,可以工作(前提是有人聘用你)如果沒被聘用可以上技校繼續學習。當然理論上Hauptschule畢業生是可以考進Gymnasium的,但由於Gymnasium課程比Hauptschule難許多,所以基本沒人會去想這條路。
Gymnasium是最難的,只有這兒的畢業生才可以申請大學(18歲畢業,13年級)當然上什麼大學,什麼系是得看你的畢業考成績的(相當於國內的高考),Gymnasium有很多AG,就是選修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在下午上課(因為德國中學是半天值的,下午基本是選修)。至於3外(正常學校有德語、英語)基本屬於選修,一般從7年級開始,學生必須選一門3外,一般有西、法、拉(因學校而異)到11年級之後就可以不再學3外了(當然,如果你願意,可以繼續)
拉丁語並不是必須的,當然如果你想學生物活化學,最好學一下,大學招人時會優先考慮。
至於課表,我總計了一下(Gymnasium的)
德語
數學
英語
化學
物理
生物
政治 或 信息
宗教 或 哲學(宗教還分天主教和新教)
3外(11年級以後可以不學)
美術 或 音樂
地理
歷史
體育
AG
由於我只上過這兩所學校,其他的並不清楚所以不作評價!
總的來說我覺得德國教育存在很多不公平,在10歲時就把人分成369等,很不好。雖然有點因材施教的意味,但判斷但在10歲就決定今後的路(能否上大學,干什麼職業,甚至人品如何)是不是有點太早了?比如這次狂歡節放假,Gymnasium就比法定假期多放一天(這似乎已成慣例)但Hauptschule就不行,理有是Hauptschule的學生品質差,放假會到處亂喝酒,擾亂社會治安。這點我很不認同,因為這兩所學校的人我都接觸過,我覺得Hauptschule里的人的品質並不比Gymnasium的差,有些方面還勝過Gymnasium的,但Gymnasium的人就是覺得他們是天之驕子,看不起Hauptschule的學生。這太不公平了。我有一個朋友,喜歡畫畫,想當設計師,但不行,因為10歲那年別人認為他就是一當藍領的料,所以沒送他進Gymnasium,上不了大學,他就沒有資格去考設計,只能當建築工人了。可能這種體制是可以降低失業率,保證360行,行行有人干,但職業歧視也在這種制度下產生了,我覺得,可以分不同類的學校,可以在中學階段就決定你的將來,但可不可以晚一點?最好在14歲左右,讓學生成熟了以後,給出自己的想法,再參考老師、家長的意見,決定。而不像現在,由老師和家長決定一個人的未來。畢竟,大器晚成的人還是不少的。有人問我;作為局外人對德國教育制度怎麼看?我的回答就一個詞;Scheiße!
6. 什麼是波恩-哈伯循環
蓋斯定律和波恩-哈伯循環
1.熱力學先驅-蓋斯
傑爾曼·亨利·蓋斯於l802年8月8日出生在瑞士的日內瓦,1825年,蓋斯獲多帕特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以後,曾訪問了斯德哥爾摩的貝采里烏斯實驗室。雖然蓋斯在那裡逗留的時間不長,但是他與貝采里烏斯卻結成了終身的好友,貝采里烏斯對蓋斯的科學研究生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830年,蓋斯設想如果能夠測定出一定數量的化學元素化合時產生的熱量,就可以用來闡明化學親和力。在蓋斯之前,拉瓦錫和拉普拉斯就曾經利用過冰量熱計,以被熔化了的冰的重量來計算燃燒熱,並用這種方法測定了碳的燃燒熱。蓋斯利用自己設計的量熱計進行了大量的反應熱的測定。他發現:不論是酸鹼中和反應還是硫酸的水合反應;無論反應是一步完成的,還是分成幾步進行的,總的反應熱都是不變的。也就是說,分步反應的反應熱的總和都與一步反應的反應熱相同。以上的論述被稱為「蓋斯定律」,是1836年提出的。
蓋斯定律是能量守恆定律的先驅,是發展化學熱力學的基礎。至今,化學家們仍用來它計算一個不能直接發生的反應的反應熱,即可以用分步反應的反應熱總和來間接地求得這種反應的反應熱。蓋斯還提出了第二個熱化學方面的定律,即熱中和定律。他認為當中性鹽在水溶液中發生復分解反應時,並不產生熱效應。
蓋斯對於俄國化學科學的發展也起過相當大的作用,他還建立了俄文的化學命名系統,他的學生在發展俄國的工業上起過不小的作用。他的著作《純化學基礎》刊印達七版之多,成為當時俄國廣泛使用的化學教科書。1850年12月13日蓋斯死於聖彼得堡。
2. 蓋斯定律
在恆壓和恆容條件下,一個化學反應從始態到終態不論是一步完成,還是分幾部完成,其總熱效應相同。即在恆壓和恆容條件下,一個化學反應的熱效應僅與反應物(始態)和生成物(終態)有關,而與其反應途徑或中間步驟無關。
3. 波恩-哈伯循環
一個化學反應從始態到終態的實際歷程可能比較復雜,甚至不能直接進行,然而我們可以設計一個分步的、甚至是虛構的途徑,盡管設計的途徑和實際途徑不同,但它們的熱效應總是相同的,就在這種想法的基礎上,波恩-哈伯設計了一種循環,可以用來進行各種熱化學數據的簡單的計算,起到驗證和補充的實驗數據的作用,即波恩-哈伯循環。(摘自《化學重要史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教師化學手冊》上海教育出版社)
7. 費歇爾進入波恩大學化學系前經歷了哪些波折
1869年,費歇爾以第一名的成績從中學畢業,他沒有忘記父親過去的囑咐「要把自己的一生獻給科學,你就應該選擇化學」,毅然決定投考大學化學系。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親時,父親卻猶豫了,那麼大的家產和企業由誰來繼承?只有費歇爾。於是老爸改變了主意,動員費歇爾從商:「你還不滿17歲,這么小的歲數就入大學也沒有什麼意思,是不是花一年半載時間學點經商之道?」費歇爾聽從了父親的勸告,到姐夫家一個經營木材的公司見習。
此時的費歇爾心裡只有化學。他來到木材場後,很快就自己建了一個簡易的化學實驗室。整天泡在實驗室做實驗,什麼商業買賣,他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說他做生意,那才是笑話。賬目讓他記得一塌糊塗,往往是一鑽進他的小實驗室,整天不出來。一會兒發出爆炸聲,一會兒又發出嗆人的氣味,他卻做得津津有味。姐夫拿他沒辦法,決定將他交回去。他姐夫不得不把費歇爾的見習情況如實地向老岳父匯報:「費歇爾這孩子在商業上是不會有出息的。您還是讓他安心讀他的書吧!」面對現狀,老爸也拿他沒有辦法,只好作出讓步:「既然你不願意做買賣,就還是去上學吧!」費歇爾終於如願以償,進入波恩大學化學系。
8. 弗萊堡大學、海德堡大學、科隆大學、慕尼黑大學、波恩大學、明斯特大學,這幾所大學所在地的生活水平如何
1德國南方城市比北方城市生活消費水平高,大城市比小城市貴。
從聯邦州的角度,南方聯邦州生活水平比北方高。如慕尼黑所在的拜仁州,就高於科隆,波恩等所在的北萊茵州。
從城市角度,慕尼黑應該是生活水平最高的。
2另外,拜仁州高校現在應該還是收學費的,並且注冊費不包含公共交通所使用的車票。而北威州高校有北威州票可以使用。
附:
1弗賴堡大學(University of Freiburg),創建於1457年,位於德國西南部的美麗小城弗賴堡,是德國和歐洲歷史最為悠久和最有名望的大學之一,也是一座和城市建築很好結合、沒有圍牆的傳統大學。年度國家贊助:242.7百萬歐元。
2海德堡大學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繼布拉格和維也納之後開設的第三所大學。十六世紀的下半葉,海德堡大學就成為歐洲科學文化的中心。
費用及獎學金
學費:500 EUR/學期
大學注冊費:132 EUR/學期, 學期票150歐
3科隆大學 (Universitaet zu Koeln) 是德語區年齡第四的大學,在德國則只比海德堡大學年輕兩歲。公元十四世紀誕生德語區第一批大學,它們是布拉格查理大學(1348年),奧地利維也納大學(1365年),德國海德堡大學(1386年)和科隆大學(1388年)。然後,在1798年,這所大學被當初佔領這個地區的法國人關閉,大學被改為一所中學。1919年,科隆市政府在1901年建立的商業學院基礎上重建了科隆大學,同年建起醫學系,第二年又建立了法學與哲學系。從1960年開始,該大學全部為北威州州政府接管。
科隆大學目前不收學費,學生每學期只要交納200歐元左右的注冊費,其中包括公共交通票,參加學校體育課程及使用學校體育設施費用。
4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學(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簡稱LMU或慕尼黑大學。由路德維希公爵於1472年所創建,是德國和歐洲最傑出、文化氣息最濃重的大學之一,也是德國精英大學和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的成員。
慕尼黑大學是國際領先的研究型大學,以34名諾貝爾獎得主在全球院校諾獎排名中排13名,畢業生中不乏馬克斯·普朗克、沃納·海森堡,康拉德·阿登納等科學家及政治家。
在大學排名榜上,慕尼黑大學一直位於德國前三名的位置。2011年大學的財政預算達到4.886億歐元,其中校外資金為1.147億歐元。
費用:注冊費121歐元,免學費。
開設帳戶申請費:RMB¥550,(加快)RMB¥790;
第一學年存款數:DM$12,000 。
5波恩萊茵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學(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簡稱波恩大學,是位於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波恩市的一所公立大學。她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德國萊茵河畔,是18世紀啟蒙運動的產物。
6明斯特大學引始建於1631年,但因為缺少資金,直到150年以後才開使授課。1818年,因為信天主教的威斯特法倫人反對普魯士人的教育改革,明斯特大學再次失去其合法地位。上世紀初葉,明斯特大學開始進入興旺時期,但不久又因突然爆發二戰而中斷。直到1945年以後,明斯特大學才開始發展到現今規模,成為德國最令人嚮往的學習地點之一。
9. 山師的教育集團怎麼樣啊,待遇如何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深化教育改革的精神,積極探索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科學教育體制機制,提升高校利用優質教育資源服務社會的能力,經山東省民政廳審批,山東師范大學於2014年2月組建山東師大基礎教育集團(以下簡稱集團)。
集團自成立以來,始終以 「引領山東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學生」為宗旨。一方面,基於基礎教育階段人的發展規律,積極探索與實踐科學有效的教育與培養模式;另一方面,基於山東師范大學及其附屬中小學的自身優勢,有序輸出先進的管理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集團致力於以資源整合的方式可持續地實現優勢資源的高效共享,努力成為創新性教育模式、經典品牌學校、權威優秀師資以及基礎教育改革經驗的重要陣地,為人才培養與教育均衡發展提供助力。
2015年,學校成立基礎教育工作委員會,成員由基礎教育辦公室、基礎教育集團、附屬中小學及學校有關部門組成。目前,集團已擁有29所合作辦學校(園)區。集團目前與加拿大列治文區教育局、蒙特利爾、魁北克省博斯愛特舍門教育局、瑞典蒙道爾市教育局、日本大阪府香芝市教育局等教育主管部門簽署了友好合作協議,並與美國康州瑞基小學、布里塞班市克雷菲爾學校(小學、中學)、伊普斯維奇學校、英國UCS(大學學院中學)、德國波恩FEG文理中學、新加坡菩提學校(小學)、台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香港聖三一堂小學等不同學段的學校締結姊妹學校,定期組織開展長期留學、交流訪學、迷你留學等多種形式的國際教育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