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國挑起一戰和二戰的目的
一戰的目的是為了爭奪其他歐洲列強瓜分的殖民地 因為德國在歐洲列國中發展崛起的比較晚 等著德國雄起的時候 世界的格局已經都定下來了所以德國不甘心 要與其他歐洲諸如法國 英國等爭奪他們在殖民地的利益所以要發動戰爭改變 但是最終失敗 簽訂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這也就為二戰的發動埋下了伏筆 二戰德國的目的是由於一戰德國的戰敗 德國不甘心 有受到了其他列強的打壓 這使得好勝心的日耳曼人不能接受 所以在戰爭販子希特勒的蠱惑下 要發起又一輪的戰爭 來復仇
B. 一戰德國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改變世界格局,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縱觀歷史,戰爭的根本目的是增加財富(有的是緩解國內矛盾,有的事轉移危機,有的是爭奪領土等等),使得本國利益集團受益,沒有一場戰爭是為了讓自己國家倒退的。一戰的國際環境是歷史正進行到殖民地時代,而當時殖民地+以基本掌握在少數國家手中,要想在列強中間分取一杯羹,那隻有打破目前的列強格局手段就是戰爭,誰發動都是為受益國做的貢獻。不能不說雖然一戰德國戰敗但確實給本國增加了財富,緩解了當時的國內矛盾,看看膠州灣一戰殖民時期德國在那留下的雕塑就可以看到德國取得的成就。
C. 一戰德國的軍事目標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是同盟國,英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是協約國,義大利一開始雖是同盟國,但是後來英國、法國及俄國與義大利簽訂密約,承諾給予義大利某些土地,結果義大利加入了協約國對抗同盟國。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在3日,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時;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而在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帝國宣戰。
D. 德國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由於德國等資本主義國 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軍事、經濟國力大大增強,一舉超越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原有「均勢」遭到破壞,於是他們便要求重新瓜分世界,這影響到了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利益,導致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形成和激化,最終釀成戰爭。
薩拉熱窩事件是在1914年6月28日巴爾干半島的波斯尼亞發生,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Archke Franz Ferdinand)夫婦在從軍演結束後在市區訪問途中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一名隸屬塞爾維亞的恐怖組織「黑手社」的波斯尼亞學生)槍殺。這次事件使奧匈帝國於7月向塞爾維亞宣戰,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鑒於國內商人勢力興起,商人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就那樣被罷後,可是後來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就又實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的勢力范圍。於是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雙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沙皇俄國得到利益,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沖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德國於1900年制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大加擴充,英國為保持海上力量優勢以維持安全,在1905年開始建造無畏艦,並在1907年德國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又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而在陸軍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國常備軍由42萬擴充至87萬,法國則由50萬擴充至80萬,俄羅斯也准備由80萬增加到230萬,可是最後雖未達標,唯其陸軍已有140萬,是全歐之冠,不過其素質卻甚為低下,無法和德法兩國的陸軍相比;奧匈的軍隊由27萬擴漲至80萬,義大利由20萬擴大至35萬,而奧意兩國的陸軍素質皆不及德法,最後美國也響應歐洲局勢緊張將軍隊數由3萬4千人擴張至16萬。
E.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目的是什麼
1,最重要的,擊敗英法,奪取殖民地,達到重新刮分世界的目的。
2,擊敗老對手法國,能夠完成「色當大業」;擊敗英國,得到海上霸權,進一步控制世界海洋與殖民地;讓世界人民拜倒在德國人,日耳曼民族之下。
F. 德國發動一戰的主要目的
當時的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綜合國力迅速提高,需要更大的銷售場地和原料場地,可是德國的殖民地擁有量少,而像英國、法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綜合國力下降,擁有的殖民地卻占絕大多數,高度的不平衡。
G. 德國發起一戰,二戰的原因
一戰前,英國和德國就相當於冷戰時期的美國和蘇聯,屬於當時世界上兩個最強的超級大國.
當時德國的陸軍規模世界第一,比英法加起來還多;
海軍規模世界第二,僅次於英國;
工業實力佔全世界9%,僅次於美國.
撇開其他不說,光數量就可以壓死英國以外的任何國家.
但是德國有如此強大的實力,卻缺乏進一步發展工業和人口的空間,由於歷史原因,也缺乏一個世界霸主應有的全球戰略基地.可以說是頂級功夫,卻只能在武館里當教練.
一是由於帝國建立得晚,殖民地少,缺乏海外基地,難以隨時像英法一樣對干涉自己霸權的情況作出快速反應,二是由於地處歐洲中央,周圍周圍都被其他列強佔得滿滿的,本土也缺乏擴展空間.
德國在一戰中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徹底肢解掉法國和俄國,孤立英國,確保自己君臨歐洲,計劃中的【大德意志】領土從法國的亞琛一直延伸到中東的巴格達,全境比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全盛時期還要大,跨越亞歐非三洲.
至於海外殖民地的擴展,在一戰前的計劃中提到一些,但是不多,看來威廉是打算先拿下歐洲,在和英國人搶殖民地的.
二戰時期,希特勒也是有擴大土地和人口的計劃,不過更多計劃的是殖民地和附庸國,對本土版圖的計劃很少.
希特勒發動二戰還有一個後發原因,他是按照魯登道夫的《總體戰》規劃,靠國民經濟軍事化來讓德國度過經濟危機的,也就是說如果到41年再不發動戰爭,德國的經濟就會面臨另一場危機.
總體來說,雖然德國在二戰中表現比一戰好,但整體的戰略規劃是不如一戰的,受外界影響的步驟太多,比如在日本內亂中,支持南進的統制派最終清剿了支持北進的皇道派,這就嚴重影響了希特勒原本夾擊蘇聯的計劃.
H. 一戰前的德國領土都這么大了為什麼還要發起一戰
一戰前,英國和德國就相當於冷戰時期的美國和蘇聯,屬於當時世界上兩個最強的超級大國。當時德國的陸軍規模世界第一,比英法加起來還多;
海軍規模世界第二,僅次於英國;
工業實力佔全世界9%,僅次於美國。
撇開其他不說,光數量就可以壓死英國以外的任何國家。但是德國有如此強大的實力,卻缺乏進一步發展工業和人口的空間,由於歷史原因,也缺乏一個世界霸主應有的全球戰略基地。可以說是頂級功夫,卻只能在武館里當教練。
一是由於帝國建立得晚,殖民地少,缺乏海外基地,難以隨時像英法一樣對干涉自己霸權的情況作出快速反應,二是由於地處歐洲中央,周圍周圍都被其他列強佔得滿滿的,本土也缺乏擴展空間。
德國在一戰中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徹底肢解掉法國和俄國,孤立英國,確保自己君臨歐洲,計劃中的【大德意志】領土從法國的亞琛一直延伸到中東的巴格達,全境比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全盛時期還要大,跨越亞歐非三洲。
至於海外殖民地的擴展,在一戰前的計劃中提到一些,但是不多,看來威廉是打算先拿下歐洲,在和英國人搶殖民地的。
二戰時期,希特勒也是有擴大土地和人口的計劃,不過更多計劃的是殖民地和附庸國,對本土版圖的計劃很少。希特勒發動二戰還有一個後發原因,他是按照魯登道夫的《總體戰》規劃,靠國民經濟軍事化來讓德國度過經濟危機的,也就是說如果到41年再不發動戰爭,德國的經濟就會面臨另一場危機。
總體來說,雖然德國在二戰中表現比一戰好,但整體的戰略規劃是不如一戰的,受外界影響的步驟太多,比如在日本內亂中,支持南進的統制派最終清剿了支持北進的皇道派,這就嚴重影響了希特勒原本夾擊蘇聯的計劃。
I. 帝國主義國家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目的是:( ) A.稱雄世界 B.掠奪財富 C.征服其他國家和民族 D.重新
您好!D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根本原因,根據題目,稱雄世界與此屋任何關聯,掠奪財富是資本積累,那要早幾個世紀,C選項是二戰軸心國的原因,因此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