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發動的
因為德國想「利用軍事擴張的手段來緩解資本主義德國內部的社會危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軍國主義。 說得再明白一點就是,利用軍事武力強行奪取國外市場,以便自己國內經濟體制能跟得上世界經濟的大方向。
世界大戰是指對立的國家集團之間進行的全球性戰爭,為帝國主義的產物,因此它是進入帝國主義時代以來出現的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
在帝國主義時代初期,已經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分別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它們都是由帝國主義列強為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導致的。交戰雙方為了達成各自的戰爭目的,傾注國力,以武裝斗爭為主,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外交等戰線上展開了激烈的大搏鬥,戰爭規模、消耗與危害,都是史無前例的,給世界人民造成了極大的災難。
2. 為什麼說德國的分裂與統一是美蘇冷戰的產物
杜魯門主義出台後,德國首先成為美蘇「冷戰」的主要地點,美國與蘇聯分別支持建立了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朝鮮分裂也是美、蘇「冷戰」的結果。
3. 為什麼是「德國製造」
「德國製造」一般指德國進口的商品。1887年8月,英國議會通過侮辱性的商標法條款,規定所有從德國進口的商品必須標注「德國製造」字樣,以此將價廉質劣的德國貨與優質的英國產品區分開來。這也被視為是「德國製造」的起源。
德國製造 一般都是品質質量的保證
4. 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叫德國納粹
社工黨與共產黨是兩個不同的政黨,而且彼此對立。社工黨能夠上台,就是興登堡希望藉助社工黨對抗當時在德國日益強大的共產黨。納粹是社工黨德文簡寫的音譯。
希特勒領導的政黨叫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德語為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或縮寫為NSDAP).其中的國家社會主義德語為Nationalsozialismus,縮寫為Nazi.音譯過來就是納粹.所以國家社會主義或者民族社會主義也較納粹主義
(4)為什麼德國是的產物擴展閱讀:
納粹主義最重要的來源被認為是19世紀的德國哲學家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
希特作為德國愛國思想家,一生不斷地宣傳要求民眾覺醒、抵抗法國侵略者。1806年,柏林被拿破崙佔領期間,費希特發表了數篇《對德意志民族的演講》,激發了德國國家主義。文中,他繼續他早期作品中對宗教和法國大革命的辯論,並提出德國民族比其他民族更為優越。
在他其它的早期作品中,他稱猶太人將侵蝕德國,公開表示希望將猶太人驅逐出德國。他還對波蘭表示厭惡,宣稱他們的文化是野蠻的,波蘭人都是尚未開化的蠻族。
納粹主義主要的來源不是法西斯主義,而法西斯主義經典著作《我的奮斗》只能算是它的舊約而已。納粹主義此一歷史現象前所未有。它不像法國大革命,前仆後繼地由一大堆「哲學家」來為它做准備;法西斯「思想家」可謂鳳毛麟角。
事實上,法西斯一詞本身明示此一現象的本質:它是種種不同勢力的統合,其一致性、甚而其理念,都是先有事實然後成立的。法西斯獨裁者全憑經驗;「領袖」高高在上,他的行動就是群眾的表率,他的言語就是真理。
法西斯主義者到處都在對抗、揭發真正的或虛構的敵人,由他們所定義的敵人來印證自己;他們的爭斗主要是為了某種排斥。與此同時,他們也會追求一些目標,明定規劃,研擬出多少有一致性的思想。
所以法西斯是有共同理論基礎的,它是一種由所排除的與所建議的融合而成的混合物,類似某種復雜總體的最低要求,而在這個要求之上盡可有所變卦。
如果說法西斯主義曾是一種國際性現象,曾經為控制全世界而奮斗;如果說以它為名的所有國體和政權都擁有某種「共同背景」,共同到令人尋思;
如果說各個都自命反共卻並沒有組成另一個新「國際」,無論如何,在各種不同的國家,社會,種族環境下,主義到底是進展出來了,也有其實行的作法。
所以說法西斯主義的性質是單一的,同時也是多樣的。全都因國家主義的昭示而成,也可因國家主義而彼此敵對--要不是在希特勒的鐵腕控制下,匈牙利的箭形十字團與羅馬尼亞的鐵衛隊一定會為特蘭西瓦尼亞而大打出手;
義大利法西斯和德國納粹黨也曾長年彼此敵視,在奧地利與多瑙河盆地有所爭執;而在法國法西斯里,各派從來無法團結;墨索里尼所攻打的希臘竟然也是法西斯政權,等等。
各個法西斯主義達到執政的方法都有所不同,雖然他們都受到同類的支持;共同的特徵在各國里都有不同的重要性,為求有所節制,僅舉一例:反猶太主義在義大利出現得很晚,如同是從德國進口的一般。而我們想要研究出來的也就是這些法西斯主義的種類。
5. 德國是一種什麼樣的文化,有沒有關於德國文化的故事,或典古
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5∶3。自上而下由黑、紅、黃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三色旗的來歷眾說紛紜,最早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紀的古羅馬帝國,在後來16世紀的德國農民戰爭和17世紀的德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代表共和制的三色旗也飄揚在德意志大地上。在擊敗拿破崙後,一位詩人見到一個穿黑披風佩掛紅色肩章及金色紐扣的學生義勇軍時,唱著「黑色象徵悲憫被壓迫的人們,紅色是爭取自由的心情,金色是理想和真理光輝的表徵」,於是以黑、紅、黃三色旗作為統一的德國的國旗。後多次改制。1949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仍以三色旗為國旗。1918年德意志帝國垮台後,魏瑪共和國也採用黑、紅、黃三色旗為國旗。1949年9月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依然採用魏瑪共和國時期的三色旗;同年10月成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也採用三色旗,只是在旗面正中加了包括錘子、量規、麥穗等國徽圖案,以示區別。1990年10月3日,統一後的德國仍沿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國旗。三色國旗可在機場、賓館、宴會和其他場合懸掛。聯邦政府機構和駐外使館等懸掛帶有黑鷹圖案的國旗。
國徽:為金黃色的盾徽。盾面上是一頭紅爪紅嘴、雙翼展開的黑鷹,黑鷹象徵著力量和勇氣。 1950年制定的德國國徽也是歷史的產物。其圖案為一枚土黃色盾徽上繪一隻風格獨特的黑色雄鷹,鷹的喙、爪均為紅色。這一圖案最早出自於十二世紀的霍亨京倫家族,該家族曾統治普魯士,後來成為德國皇室。以雄鷹入圖,早在九世紀就已經出現。據說,該圖案是由法蘭克國王查理一世的軍隊從羅馬帝國傳人德國的。
國歌:「德意志之歌」的第三段,歌詞是奧古斯特海因利希·霍夫曼·馮·法勒斯雷本(1798年—1874年)於1841年撰寫的,曲調由約瑟夫·海頓(1732年—1809年)譜寫。1922年,魏瑪共和國第一任帝國總統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將「德意志之歌」升格為國歌。1952年,在聯邦總統豪伊斯和聯邦總理阿登納之間的一次通信中,這首歌重新被承認為國歌。聯邦總統魏茨澤克和聯邦總理科爾在1991年8月的通信中確認了」德意志之歌」對統一的德國的傳統意義。
國花:矢車菊,又名藍芙蓉、荔枝菊、翠藍,屬於菊科。經過德國人多年的培育,這種「原野上的小花」已經有淺藍、藍紫、深藍、深紫、雪青、淡紅、玫瑰紅、白等多種顏色。頭狀花序生在纖細莖稈的頂端,彷彿一位雋秀的少女,向著「生命之光」——太陽,祈禱幸福和歡樂。矢車菊是德國的名花,德國人用她象徵日耳曼民族愛國、樂觀、頑強、儉朴的特徵,並認為她有吉祥之兆,因而被譽為「國花」。
國鳥:白鸛,一種著名的觀賞珍禽。在歐洲,自古以來白鸛就被認為是「帶來幸福的鳥」,是吉祥的象徵,是上帝派來的「天使」,是專門來拜訪交好運的人的。白鸛被選為國鳥後,不少德國家庭特地在煙囪上築造了平台,供它們造巢用。
6. 為什麼德國這樣一個理性的民族會成為納粹主義的發源地高手幫忙。。。
第一,有其時代背景原因。
從社會經濟基礎來說,納粹主義和尼採的思想均反映了帝國主義時代德國壟斷資本對外侵略、重新瓜分世界和發動戰爭的要求。這一點反映了二者階級本質的一致性,是納粹主義吸收尼采思想的先決條件。
納粹主義是20世紀初斯帝國主義時代德國資本主義危機時期的產物。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德國因戰敗簽定了屈辱的凡爾賽條約。在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影響下,德國爆發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威廉王朝,建立了魏瑪共和國。由於工人運動不斷高漲和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矛盾,德國連續發生了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德國壟斷資本中極端反動的分子妄圖通過發動戰爭擺脫危機。對外政策方面,他們極力反對割地賠款的凡爾賽條約,積極鼓吹對外侵略,叫嚷進行新的戰爭。在對內政策方面,極力煽動反動的民族主義,瘋狂地反對工人運動,伺機建立統治。納粹主義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之下應運而生的。它的反動思想和主張最適合為德國帝國主義重新發動世界戰爭服務。
尼採的哲學產生於19世紀70—80年代。當時在世界范圍內,自由資本主義開始轉向壟斷資本,即帝國罰義時代。德國資本主義雖然起步遲緩,但是經過1871年俾斯麥「鐵血」政策統一之後,在短時期內德國一躍 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隨即開始向壟斷資本——帝國主義時代的過渡。此時,世界銷售市場、原料供給地和殖民地基本上已經被瓜分完畢。德國容克資產階級特別富有侵略性,痛感自己的殖民地太少,極力宣揚對「生存空間」的要求,決心訴諸武力,進行重新瓜分世界的戰爭,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形成中的壟斷資產階級與自由資本主義時代的資產階級在思想意識方面發生了沖突。資產階級在上升時期,為了與封建專制進行斗爭,提出了德國古典哲學的進步理論思想。但是在時代轉折的情況下,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的進步思想已不能適應新的變化形勢。因此,新興的德國壟斷資產階級急切地需要一種拋棄一切進步思想觀念和適應帝國主義時代需要的新的理論思想。
尼采通過對當時社會、思想文化的研究,洞察了時代的轉折,以其特殊第三的嗅覺,預感到自由資本主義轉向帝國主義時代壟斷資本的迫切要求,無情地嘲笑和尖銳地批評了以往的哲學,提出了不同凡響的哲學思想:打破自由資本主義時代傳統的價值觀念—仁慈、正義、人道、提出重新評價一切價值,由德意志文化填補出現的價值真空。這為即將形成的帝國主義時代的德國壟斷資產階級適應新的形勢,提供了思想精神依據,為正在 成的德國帝國主義發動戰爭和稱霸世界提供了理論前提。尼采成了新興的壟斷資產階級最早和最傑出的理論家之一。
第二,有其內在的思想原因。
希特勒吸收尼採的部分思想並非偶然。如前所述,尼採在自己的著作中直接表達了新興的壟斷資產階級的思想和意圖。尼採的主要思想中確實存在著類假的和對希特勒有用的成份,例如,反對馬克思主義、宣揚民族優越論和鼓吹戰爭等觀點。這些方面,不僅有世界觀「原則」上的共同性,而且還有為帝國主義作辯護的方法上的一致性,因此,完全適合希特勒的口味和需要。希特勒上台後,由他親自發行和由羅森堡主編的法西斯機關刊物《民族社會主義月刊》創刊號載文明確地聲明::民族社會主義的政治運動和尼采哲學的共同點在於二者的世界觀相同。尼採在自由主義時代所提倡的確定不稱的英雄新道德,正是我們的東西」。
7. 為什麼有人說德國的工業是世界第一呢,美國也不如德國嗎
說到德國的工業,想必大家都見識過,無論是汽車還是各方面做得非常的到位。對於教育的重視,對廣大中小企業的支持,這是德國工業強大的主要原因。說到工業世界上不少的工業強國與工業大國。說到德國製造總以高質量聞名世界。
的確是這樣的,如果你努力了之後,那麼你肯定會得到一些的收獲。當年的德國在列強中後期強起來的時候,世界幾乎已經被瓜分完了,但是德國人奮力的拼搏成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且德國人做事非常的嚴謹,所以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這么一句話最可怕的,就是明明比你優秀,他還要比你努力。
8. 為何說德國是黑科技之鄉
因為在二戰的時候就看出來了,那時候德國發明了相當多的黑科技武器,最為神奇的是卡爾臼炮又稱雷神托爾,它自身體型龐大,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跟一頭鯨魚不相上下,而且它所使用的炮彈足足達到一噸。德國黑科技為數不多的參加過實戰的裝備,在鎮壓華沙起義和阿登戰役中都出現過卡爾臼炮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