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有多少人喜歡交際

德國有多少人喜歡交際

發布時間:2022-07-31 01:15:12

1. 德國的風情民俗

德國風俗民情如下:

1、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在德國,無論是公園、街道,還是影劇院或者其它公共場合,到處都收拾得乾乾凈凈,整整齊齊。

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工作時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裡雖可以穿得隨便些,但只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得整潔。看戲、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正式宴會更是如此。

2、守時間 喜清靜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德國人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訪朋友,都會按點到達,不會讓主人浪費時間乾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則的話,就是不禮貌,如有特殊原因無法准時赴約時,都會向朋友表示歉意,並請求原諒。

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比方說,許多人雖在城裡上班,但卻把家安在鄉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鎮,圖的就是一個清靜。就是那些住在城裡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圍的無噪音。

例如,晚上8時至第二天早晨8時不可以演奏樂器、大聲喧嘩。如果晚上要搞聚會活動,事先要向鄰居講明情況,請求他們諒解,並盡可能安排在周末,盡可能不大聲喧鬧。否則,受干擾的鄰居會十分惱怒,可能會當面提出抗議,個別人甚至會請警察出面干預。

3、在德國和其它西方國家,女士在許多場合下都受到優先照顧,如進門、進電梯、上車等,都是女士優先。男士要幫女士開轎車門、掛衣服、讓座位等。女士對此只說聲"謝謝",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認為對方不懷好意。在同人交談時,德國人很注意尊重對方。不詢問人家的私事(如不問女性的年齡,不問對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場的人開玩笑。就餐談話時,不隔著餐桌與坐得較遠的人交談,怕影響別人的情緒。

4、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許多情況下,德國人近乎呆板,缺乏靈活性,甚至有點兒不通人情。

5、送禮在德國也很受重視。應邀去別人家做客時,一般都帶禮物。大部分人帶束鮮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帶瓶葡萄酒,個別人帶一本有意義的書(或者是自己寫的書)或者畫冊之類等。在歡迎客人(如車站、機場等場所)、探望病人時,也多送鮮花。在祝賀他人生日、節日或者婚嫁等時,可寄送賀卡,如送賀禮,則以實用和有意義為原則,而不是以價格高低論輕重。所送之禮物都要事先用禮品紙包好。許多人常在收到禮後會馬上打開觀看,並向送禮人表示感謝。

(1)德國有多少人喜歡交際擴展閱讀

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簡稱德國(兩德統一前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是位於中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10世紀時日耳曼人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後發生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除奧地利帝國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國建立德意志帝國。1914年和1939年,德國先後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並戰敗。1945年分裂為東西兩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或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實現兩德統一。目前,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也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還是北約、申根公約、八國集團、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

2. 德國人的性格特點是什麼

德國人的主要性格特點是,嚴謹、實在、勤奮、准時、節儉、做事一板一眼。德國宗教革命時期的領袖人物馬丁路德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即使我知道整個世界明天將要毀滅,我今天仍然要種下我的葡萄樹。」這充分體現出德國人埋頭苦幹、不肯苟且的精神。

德國講求踏實,從事任何工作都從誠實可靠入手。德國建築就是最好的例子,德國建築並不一味追求外表美觀,而是朴實無華,整齊大方。十分注重細節,堅固牢穩,毫不馬虎。在德國,任何一座建築、一件傢具、一項設備,似乎都在為百年大計做打算。

德國民俗風情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

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德國人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訪朋友,都會按點到達,不會讓主人浪費時間乾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

3. 如何跟德國人交往(原創)

來德國七年了,隨便寫點在德國和人交往的經驗,希望對新來的小兄弟姐妹有些幫助,碼這么多字也滿累得,大家都是陌生人,我的本意是希望大家能夠在德國混得瀟灑一些,不要那麼壓抑。願意虛心接受的就看看,不願意跟德國人交往的就請乾脆不要往下看。
先說說中國人內向的問題,我發現中國留學生中有很多很開放,很熱情地,但是超過半數都比較內向,不是說和中國人相處時的內向,而是和德國人相處時的內向。很多小孩子一出國就很沒有安全感,整天只知道學校宿舍兩點一線,交朋友也僅限於宿舍的中國鄰居或者是大學上課的時候偶然認識的中國同學,通常也就固定的經常找這些中國朋友玩,很少主動去找其他國家的人玩,或者說根本不想交外國朋友。這一點是很要命的,既然出國了,體驗德國文化就是要跟德國人交際的,不跟德國人說話,不敢跟德國人說話,或者是不知道跟德國人說什麼,都是不少中國留學生的心理寫照。中國也越來越國際化了,中國人在國外卻還是很保守,喜歡一群中國人聚在一起玩自己的,我發現中國人聚會的時候大家一談到德國人就充滿的不屑和不滿,彷彿自己不屑於跟鬼子交往,實際上自己並不了解德國人,自己不願意跟別人交好,卻暗地裡說德國人不友好,有這種吐酸醋的心理的人著實不少。所以,久而久之,中國學生在德國人眼中就形成了一種只知道埋頭學習,膽小敏感,狹隘寡言,不合群的印象。
跟德國人交往其實並不難,德國人很開放,但也不是世界上最開放的民族,不少德國人也很內向。開放的德國人很好相處,跟他們去喝幾次酒,蹦個迪,或者混幾次party,就很容易打成一片,別人邀請你,千萬不要拒絕,德國人不會問第二次。內向的德國人也不喜歡唱歌跳舞什麼的,比較麻煩一些,跟他們談論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東西,比如吃飯的時候坐一起,他們肯定會問你中國的東西,這個時候你可以滔滔不絕的說,他們對陌生的文化總是很好奇而想知道的。至於內容倒無所謂,如果問政治,你想說就說,不想說就說不知道,跟德國人大談社會主義好是大忌,即使你真的這么認為,最好也不要說出來,放在心裡好了。談文化最好,從秦始皇到孫中山都可以談。不過最好謙虛一些,不要把國內飯桌上吹牛的習慣表現出來,這點會很容易讓人鄙視。
等過了初次認識的階段,就不要整天跟德國人談中國了,這樣讓人覺得你是民族主義者,怎麼整天就是說中國怎麼樣德國怎麼樣的?要忘記自己的國籍和朋友的國籍,如果你真想拿別人當朋友的話,就把別人當成自己的同齡人,聊些跟國家民族無關的東西,比如平時喜歡干什麼,運動啊,音樂啊,藝術啊,隨便什麼,最好約好一起出去玩,盡量避免說些明顯把自己跟別人區分開來的話,比如:我們中國人一般怎麼怎麼樣雲雲,這樣的話,不要說,否則別人慢慢就會疏遠你了,覺得你太狹隘。
不說中國怎麼樣,那說什麼?稍微注意注意德國的新聞時事,看看德國報紙,總有話可說。笑話就有些難度了,要聽懂德國人的笑話,或者自己說笑話,都是交際的重要手段,日爾曼人是個比較喜歡思考的民族,他們說話喜歡顯示自己的機智和幽默,你首先要做到的是聽懂他們的幽默並給於贊賞,然後就是自己展示一些自己的幽默。這些幽默其實很多美劇裡面都有,平時業余時間就多看看美劇,或者德國電視里的小品節目之類的,慢慢自己也就會了。不少中國留學生年歲也不小了,還整天看些幼稚的東西,德國人不會跟你討論柯南或者火影等日本漫畫,更不會對什麼韓劇tvb感興趣,這些東西對人的修養提高不會有多少幫助,真的想提高交際水平,多看點美劇,德國報紙,英語小說什麼的。實在愛看也要控制自己的時間,不要花太多時間在那些幼稚的東西上。
聽音樂也是一樣,不要光聽中文歌,多聽聽英語歌,對歐美音樂有些了解,這樣跟人也有的談。中文歌很多都是翻唱的,而且很消極,多愁善感,聽多了對身體也沒好處,讓老外聽出翻唱的就跟糗了。最好還可以自己唱一些英文歌,免得人家玩的時候掃興,你願意消遣別人,別人就會喜歡你。不要怕出醜,老外不是經常在公眾場合故意出醜博路人一笑么,沒什麼大不了的。

4. 德國風情民俗簡介

1、守紀律 講整潔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許多情況下,德國人近乎呆板,缺乏靈活性,甚至有點兒不通人情。

2、待人誠懇 注重禮儀

通常來講,同德國人打交道沒有太多的麻煩。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比較乾脆。凡是他們能辦的,他們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他們辦不到的,他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很少擺架子,或者給人以模稜兩可的答復。當然,人際關系和努力的程度對辦事也絕非沒有影響。

3、相見禮儀

德國人在社交場合和他人會面的時候基本上行握手禮。如果是遇到熟人、朋友或者是家人的話,通常是行擁抱禮。和客人交流的時候,更喜歡稱呼對方的頭銜,但是大多數德國人不喜歡別人的恭維。如果你和對方剛認識的話除非他說可以直接稱呼其名字,否則不宜直呼其名。

4、儀態禮儀

德國人對於任何事情、工作總是一絲不苟,在公開場合注重禮儀,講究風度。德國女性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樸素,不僅僅體現在衣服打扮上,同時在她們的行為舉止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和德國人交流的時候基本上不會看見他們皺眉頭等漫不經心的動作,

5、德國的傳統美食

德國的美食也能夠體現出德國的風俗民情來,而且美食也是啤酒節必不可少的。最為典型的便是豬腳與香腸了,特別是香腸,數量達到了上千種,經過水煮或者是油煎之後,搭配上特色的佐料一起食用,味道更好。

5. 與德國人交流要注意點什麼

一、注意事項:

1、遵約守時。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

2、注重整潔。德國人講究清潔和整齊,隨地亂扔紙屑或隨地吐痰均被認為是不文明的行為。

3、講求秩序。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喜歡大聲喧鬧。

4、注意交往禮儀。雙方握手時,應友好注視對方,以示尊重,勿東張西望。與陌生人、長者及關系一般的人交往時,通常用尊稱「您」;對私交較深、關系密切者,如同窗好友、共事多年關系不錯的同事,往往用友稱「你」。

二、主要禁忌

1、德國人在用餐時禁忌:吃魚用的刀叉不得用來吃肉或乳酪;若同時飲用啤酒與葡萄酒,宜先飲啤酒,後飲葡萄酒,否則被視為有損健康;食盤中不宜堆積過多的食物;不得用餐巾扇風;喝湯或進食時忌發出聲響;忌在咀嚼食物時與旁人講話。

2、在德國,不宜隨意以玫瑰或薔薇送人,前者表示求愛,後者專用於悼亡。

3、德國人視數字「13」與「星期五」為不吉利。

4、德國人對於四個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際場合進行交叉談話,也比較反感。因為這兩種作法,都被他們看作是不禮貌的行為。

5、與德國人交談時,不宜涉及納粹、宗教與黨派之爭。德國法律禁止使用和傳播各種納粹標識和行為、符號。

三、特別提示

1、德國人禮儀的一項基本原則是尊重女性,這表現在一系列「女士優先」的禮儀習慣上,如男士有義務幫女士穿、脫外衣;為女士開門並拉住門,請女士先行;下車時,男士也應主動為同行的女士開車門、並攙扶其下車等等。

2、向德國朋友贈送禮物應注意:如是商店裡買來的東西,務須撕去禮品上的價格標簽;無論送什麼東西,均應經過精心包裝;如遇有特殊意義的日子(生日、訂婚、結婚紀念日等),最好附信或名片表示祝賀;如收到德國朋友贈送的禮物,應當面打開並表示感謝。

(5)德國有多少人喜歡交際擴展閱讀

德國國家概況

【面積】357376平方公里,居歐盟第四。

【重要節日】新年:1月1日;復活節: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周日(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間);五一國際勞動節:5月1日;德國統一日(國慶節):10月3日;聖誕節:12月25日。

【自然地理】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毗奧地利、瑞士,西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

陸地邊界全長3757公里,海岸線長2389公里。位於北緯47-55度之間的北溫帶,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1月-5~1℃,7月14~19℃。

【簡史】公元962年建立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1871年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9年建立魏瑪共和國。

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被美、英、法、蘇四國佔領。1949年5月23日西部頒布《基本法》,建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1990年10月3日,德國實現統一。

6. 德國人有哪些 習俗,去德國要注意哪些事項與細節,

一、社交禮儀 德國人在待人接物所表現出來的獨特風格,往往會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一,紀律嚴明,法制觀念極強。 第二,講究信譽,重視時間觀念。 第三,極端自尊,非常尊重傳統。 第四,待人熱情,十分注重感情。 必須指出的是,德國人在人際交往中對禮節非常重視。與德國人握手時,有必要特別注意下述兩點。一是握手時務必要坦然地注視對方,二是握手的時間宜稍長一些,晃動的次數宜稍多一些,握手時所用的力量宜稍大一些。 重視稱呼,是德國人在人際交往中的一個鮮明特點。對德國人稱呼不當,通常會令對方大為不快。 一般情況下,切勿直呼德國人的名字。稱其全稱,或僅稱其姓,則大都可行。 與德國人交談時,切勿疏忽對「您」與「你」這兩種人稱代詞的使用。對於熟人、朋友、同齡者,方可以「您」相稱。在德國,稱「您」表示尊重,稱「你」則表示地位平等、關系密切。 二、服飾禮儀 德國人在穿著打扮上的總體風格,是莊重、樸素、整潔。 在一般情況之下,德國人的衣著較為簡朴。男士大多愛穿西裝、夾克,並喜歡戴呢帽。婦女們則大多愛穿翻領長衫和色彩、圖案淡雅的長裙。 德國人在正式場合露面時,必須要穿戴的整整齊齊,衣著一般多為深色。 在商務交往中,他們講究男士穿三件套西裝,女士穿裙式服裝。 德國人對發型較為重視。在德國,男士不宜剃光頭免得被人當作「新納粹」分子。德國少女的發式多為短發或披肩發,燙發的婦女大半都是已婚者。 三、餐飲禮儀 德國人是十分講究飲食的。 在肉類方面,德國人最愛吃豬肉,其次才能輪到牛肉。以豬肉製成的各種香腸,令德國人百吃不厭。 德國人一般胃口較大,喜食油膩之物,所以德國的胖人極多。 在飲料方面,德國人最欣賞的是啤酒。 德國人在用餐時,有以下幾條特殊的規矩。 其一,吃魚用的刀叉不得用來吃肉或乳酪。 其二,若同時飲用啤酒與葡萄酒,宜先飲啤酒,後飲葡萄酒,否則被視為有損健康。 其三,食盤中不宜堆積過多的食物。 其四,不得用餐巾扇風。 其五,忌吃核桃。 四、習俗禁忌 德國人在所有花卉之中,對矢車菊最為推崇,並且選定其為國花。在德國,不宜隨意以玫瑰或薔薇送人,前者表示求愛,後者則專用於悼亡。 白鸛是德國的國鳥。 德國人對黑色、灰色比較喜歡。 對於「13」與「星期五」,德國人極度厭惡。他們對於四個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際場合進行交叉談話,也比較反感。因為這兩種作法,都被他們看作是不禮貌的。 德國人認定,在路上碰到了煙囪清掃工,便預示著一天要交好運。 在德國,星期天商店一律停業休息。在這一天逛街,自然難有收獲。 向德國人贈送禮品時,不宜選擇刀、劍、剪、餐刀和餐叉。以褐色、白色、黑色的包裝紙和綵帶包裝、捆紮禮品,也是不允許的。 與德國人交談時,不宜涉及納粹、宗教與黨派之爭。在公共場合竊竊私語,德國人認為是十分無禮的。

7. 德國風俗

*守紀律 講整潔*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許多情況下,德國人近乎呆板,缺乏靈活性,甚至有點兒不通人情。但細細想來,這種"不靈活"甚為有益。沒有紀律,何來秩序?沒有規矩,何有認真?

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在德國,無論是公園、街道,還是影劇院或者其它公共場合,到處都收拾得乾乾凈凈,整整齊齊。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工作時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裡雖可以穿得隨便些,但只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得整潔。看戲、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正式宴會更是如此。

*守時間 喜清靜*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德國人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訪朋友,都會按點到達,不會讓主人浪費時間乾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則的話,就是不禮貌,如有特殊原因無法准時赴約時,都會向朋友表示歉意,並請求原諒。

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比方說,許多人雖在城裡上班,但卻把家安在鄉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鎮,圖的就是一個清靜。就是那些住在城裡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圍的無噪音。例如,晚上8時至第二天早晨8時不可以演奏樂器、大聲喧嘩。如果晚上要搞聚會活動,事先要向鄰居講明情況,請求他們諒解,並盡可能安排在周末,盡可能不大聲喧鬧。否則,受干擾的鄰居會十分惱怒,可能會當面提出抗議,個別人甚至會請警察出面干預。

*待人誠懇 注重禮儀*

通常來講,同德國人打交道沒有太多的麻煩。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比較乾脆。凡是他們能辦的,他們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他們辦不到的,他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很少擺架子,或者給人以模稜兩可的答復。當然,人際關系和努力的程度對辦事也絕非沒有影響。

和西方許多國家相似,德國人比較注意禮儀。兩人相遇時,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在路上,或者辦公室、賓館、電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問聲"您好"。餐館吃飯時,也要向已就坐的顧客點頭問候,真的是"斯文對斯文,禮多人不怪"。朋友見面以握手為禮,告別時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長時間未見的朋友相見或長期分開時可以相互擁抱。正式場合,仍有男子對女子行吻手禮,但多做個吻手的樣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過程中,大多數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講)作為尊稱。只有親朋好友和年輕人之間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稱呼。對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長幼,都可以稱"某女士",但對已婚婦女應以其夫姓稱之。

送禮在德國也很受重視。應邀去別人家做客時,一般都帶禮物。大部分人帶束鮮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帶瓶葡萄酒,個別人帶一本有意義的書(或者是自己寫的書)或者畫冊之類等。在歡迎客人(如車站、機場等場所)、探望病人時,也多送鮮花。在祝賀他人生日、節日或者婚嫁等時,可寄送賀卡,如送賀禮,則以實用和有意義為原則,而不是以價格高低論輕重。所送之禮物都要事先用禮品紙包好。許多人常在收到禮後會馬上打開觀看,並向送禮人表示感謝。

在德國和其它西方國家,女士在許多場合下都受到優先照顧,如進門、進電梯、上車等,都是女士優先。男士要幫女士開轎車門、掛衣服、讓座位等。女士對此只說聲"謝謝",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認為對方不懷好意。在同人交談時,德國人很注意尊重對方。不詢問人家的私事(如不問女性的年齡,不問對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場的人開玩笑。就餐談話時,不隔著餐桌與坐得較遠的人交談,怕影響別人的情緒。

德國的交際禮儀

(一)初次相識

德國人之間初次見面,如果需要第三者的介紹,作為介紹人要注意:不能不論男女長幼、地位高低而隨便把一人介紹給另一人,一般的習慣是從老者和女士開始。向老年人引見年輕人,向女士引見男士,向地位高的人引見地位低的人。雙方握手時,要友好地注視對方,以表示尊重對方,如果這時把眼光移向別處,東張西望,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初相識的雙方在自報姓名時,要注意聽清和記住對方的姓名,以免發生忘記和叫錯名字的尷尬局面。在許多人相互介紹時,要做到盡量簡潔,避免拖泥帶水。 由於德語語言自身的特點,在與德國人交往中還會遇到一個是用尊稱還是用友稱的問題。一般與陌生人、長者以及關系一般的人交往,通常用尊稱"您";而對私交較深、關系密切者,如同窗好友、共事多年關系不錯的同事,往往用友稱"你"來稱呼對方。交換稱謂的主動權通常在女士和長者手中。稱謂的變換,標志著兩者之間關系的遠近親疏。對此必須熟練掌握和運用,這樣才能得心應手地與德國人交往。
二)遵約守時

西方人一般都講究遵守時間,德語中有一句話"准時就是帝王的禮貌"。德國人邀請客人,往往提前一周發邀請信或打電話通知被邀請者。如果是打電話,被邀請者可以馬上口頭作出答復;如果是書面邀請,也可通過電話口頭答復。但不管接受與否,回復應盡可能早一點兒,以便主人作準備,遲遲不回復會使主人不知所措。如果不能赴約,應客氣地說明理由。既不赴約,又不說明理由是很不禮貌的。在德國,官方或半官方的邀請信,注往還註明衣著要求,這並非多此一舉,因為誰也不想在此穿戴莊重的場合,由於穿戴不符而出自己的洋相。接受邀請之後如中途有變不能如約前往,應早日通知主人,以便主人另作安排。如由於臨時的原因,遲到10分鍾以上,也應提前打電話通知一聲,因為在德國私人宴請的場合,等候遲到客人的時間一般不超過15分鍾。客人遲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 電影院中的遲到,人們可以習以為常,但對於音樂會的遲到,則是令人討厭的。這時遲到者最好等到一幕或一個樂章結束後再入座。如等不急,需慢慢走到座位上,千萬別走錯排數,並且要對站起來讓路的人輕說"謝謝"。 赴約赴宴,如遇交通高峰期,一定要提早出門,以免遲到。遲到固不禮貌,但早到人家,也欠考慮。德國人如遇正式邀請,往往提前出門,如果到達時間早,便開車轉一圈或在附近散散步,到時再進主人家。

(三)付小費

在西方國家,給服務行業的工作人員付小費已成為習慣,小費已成為服務員的重要收入來源。給小費不但是對其服務的一種酬勞,同時也是對別人勞動的尊重。因此,它也屬於禮貌范圍之內的事。 那麼,對哪些人應付小費呢?飯店招待、門房、女服務員、房間清潔工、旅館中的行李搬運員、火車站和機場上的行李搬運員、輪船招待、卧鋪車廂乘務員、酒吧調酒師、理發師、出租汽車司機、加油站工人、廁所服務生、擦皮鞋者、導游、旅遊車司機、摩托遊艇司機、領座小姐和停車場看守等。經驗證明,付適當的小費可提高你在度假場所、餐館中的舒適程度。同時,通過小費也表達了你對服務員熱情周到服務的感謝。 小費不等同於服務費,服務費是顧客所付的附加費,一般為消費的10%一15%,它列在帳單的末尾。一般如果帳單上已列出了15%的服務費,那就不用再付小費,如果服務費只收10%,顧客要另加5%的小費。當然,如果你對這里的服務十分滿意,可以把錢湊個整數,或單獨把硬幣放在桌上或侍者的盤中。誰幫了我的忙,我就給他2-5馬克的小費,這已成為一種規矩。提早把幾馬克的小費塞到賓館房間清潔女工的手裡,可保證你房間的整潔舒適。早一點兒把小費塞給出租太陽傘和躺椅的人,可保證你及時租到這兩種東西。多付幾馬克的小費,可使你得到熱情周到的服務,其實這是很實惠的。千萬不可小看小費,這也是你禮貌是否周全的標志。

(四)如何送禮

朋友之間交往、遇有婚喪喜慶、做客赴宴、送往迎來、逢年過節、慰問病人等等,自要送些禮品,這是人之常情。德國人不習慣送重禮,所送禮物多為價錢不貴、但有紀念意義的物品,以此來表示慰問、致賀或感謝之情。去友人家赴宴,客人帶上點兒小禮物,俗話說禮輕情意重,一束鮮花、一盒巧克力糖果或一瓶酒足已。當然,去德國朋友家做客的中國人如能送給女主人一件富有民族風格的小紀念品,那定會受到主人由衷的贊賞。如果只是順便看望,那就不必帶什麼禮物了,最多給小孩子帶點兒小玩意兒。如果是業務的聚會,雙方往來都是公事,只要按時應邀出席,不必另有表示。 在德國,如遇朋友喬遷或新婚,你可以事先同受禮者開誠布公地談談送些什麼禮物好。有的德國新婚夫婦會把自己所需的日常用品列一份清單,送禮的朋友可在此單上劃上自己送的東西,這樣既可使新婚夫婦得到實惠,又令饋贈者高興。 對送報員、清潔工、看門人或照顧病人的護士,德國人一般也會送些禮品,感謝他們的辛勤勞動,不過對他們送錢更為實惠。你可把一張鈔票裝在信封里或直接塞到他們手中,同時對他們的勞動表示感謝。

德國過新年習俗

在德國鄉村酒店阿爾布萊希特宮歡度除夕,然後去外面走走,領略往日的漢薩同盟城市施登達 爾、薩爾茨威德爾、 加德雷根、 奧斯特堡、坦格閔德、威爾本和哈威爾堡的中心等自然風光。
抑或,在波茨坦鄉村為新年開個好頭,從盡情享用自助早餐開始,輕輕鬆鬆過新年。
再或者,乘坐科隆-杜塞爾多夫遊船公司為鍾情於在萊茵河上乘船觀光的人們准備的遊船,在 萊茵河上賞煙火,來個痛快的水上除夕晚會,痛飲德啤,狂舞迪斯科。
過了聖誕節就是新年。德國人對除夕之夜也很重視,他們認為新年過得好壞直接關繫到一年的 命運。除夕之夜,人們用煙火、燈光、響聲來鎮妖除魔、辭舊迎新。
在德國黑森林山區的一些小村莊,有除夕之夜全村出動舉行除夕遊行的習俗。村民們在做完除 夕彌撒之後,手執燈籠,在教堂鍾聲的伴隨下,喜氣洋洋地開始除夕遊行。人們一路高唱頌 歌,感謝上帝賜福人間。此時牧師和村長或市長也要先後致辭,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午夜12時整,由新婚伴侶敲響鍾樓的大鍾,陣陣悅耳的鍾聲表示新年的到來。

8. 德國人的交際方式是什麼樣子的啊~

就是含笑喊Hallo,點頭說去死(Tschüss)。
你問的太過籠統,很難不籠統的回答。
你追問一下,我再詳細回答。

就是含笑喊Hallo,點頭說去死(Tschüss)。

你問的太過籠統,很難不籠統的回答。

你追問一下,我再詳細回答。

補充:

在中國見面也許會問吃了嗎,或者股票套了嗎(笑)。在德國基本上統一隻問你好嗎?(wie geht『s ...)。這個算是一個區別吧。其他的日常會話,我還真沒發現多大的區別。不問女人歲數,不問男人收入,這個和中國一樣的。

你說針對:德語學習中存在的日常會話的困難,這是由於中德日常交際文化差異造成的 這個問題,我表示懷疑。你為什麼說日常會話是個困難?文化差異這是客觀存在的,但是並不表示這會影響日常會話。 你要是還說會影響生活方式,我倒還能認同。

建議你重新擬定論題。

閱讀全文

與德國有多少人喜歡交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