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歐洲各國的著名美食
1、義大利:杜斯卡尼的牛肉、翡冷翠的牛排、羅馬的山羊肉、海鮮義大利面、各種口味的冰淇淋(GELATO)、紅酒。
2、德國 :拜恩的甘藍卷碎肉、小牛肉香腸;巴登的麵疙瘩、洋蔥餅及腌肉;萊茵區的德國泡菜及杏仁餅;德北的香腸及杏仁糖;柏林的泠盤及加味啤酒;薩克森的杏仁蛋糕、豬腳及胡椒餅;圖林根的烤香腸;各種品牌黑啤酒。
3、法國:豬、免、鵝、鴨肉、雞鵝肝、魚類製成的肉餡餅(pate`)、法國有450種AOC品質認證的葡萄酒、365種乳酪、3萬5000種麵包製品。
4、西班牙:海鮮飯(Paella)、凍蕃茄湯(Gazpacho)、風干肉(Jamon)。
5、瑞士:fone:cheese加白酒放在鍋里煮化,以麵包沾著吃;Raclette:把乾酪融化,沾腌過的洋蔥及煮過的馬鈴薯;Rosti:以洋蔥、牛肉調理的馬鈴薯;Raclette Geschnetzeltes:小牛肉絲以乳酪醬調理。
6、希臘:dolmathakia:碎肉和米飯包在葡萄葉中烹煮;moussaka:絞碎的牛肉羊肉與茄子拌炒後再烤,食用時加調味醬;krassato:奶油煎豬肉再加荷蘭芹的白酒燜煮,淋醬食用;taramasalata:奶油魚子餡餅;yemista:蕃茄燉椒;以橄欖油、奶油、蕃茄汁、檸檬汁、什錦香料做成的調味醬是非常重要的配角。
7、比利時:比利時是美食王國,在歐洲僅次於法國,以各式海鮮具類最著名。以白酒熟煮的淡菜,鮮美多汁,薯條炸得恰到好處,還有超過350種的啤酒,其中以lambic 及Trappist最著名。巧克力以杏仁口味為代表。
㈡ 德國菜餚的分布地域及地域特點
——大口吃肉,絕對名不虛傳!
德國的節慶和集市總是和啤酒烤香腸劃上等號,這已經成為世界人民的共識,其實這不過是德國美食世界中微乎其微的一部分。只有親自前來德國,才能真正體會大千世界的所有滋味。現在就踏上德國美食發現之旅吧!您一定會為德國美食的多樣性深深折服,在這片饕餮天堂中流連忘返。
德式九大碗——德國人的聖誕節大餐
埃爾茨山脈地區的聖誕節將在平安夜達到節日的高潮,因為人們將在這天晚上歡聚並享用傳統大餐「Neunerlei」(九大碗)。顧名思義,這頓大餐由九道菜組成。它們代表著憶往昔,思未來,還展示出過去一年人們都獲得了哪些成就。其中包括小扁豆或豌豆、烤腸配德國酸菜、鯡魚或魚排配蘋果汁、土豆沙拉配小香腸、甜羹、黃米粥或野薔薇果實湯、烤豬肉配丸子、碎麵包粒牛奶配碎堅果、麵包配鹽和梅干。
巴伐利亞州名菜烤豬肘配酸菜——德國人最愛
豬肘子是德國人的最愛,那有嚼勁的肉皮,那入口即化的肥肉,那細膩的瘦肉,肘子包含了這一切,還有那鮮香的肉湯,這些都是美味的來源。而酸菜富含乳酸、維他命A、B、C、礦物質和纖維,並含有人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酸菜能開胃、幫助消化,尤其是與份量不算少的德國肉類套餐搭配時,更能降低菜餚的油膩感,讓每一口都能保持鮮嫩的美味,所以吃豬肘的標配必須是一隻烤的金燦燦大肘子,加香噴噴的土豆球,再來上一口酸菜。哦,吃的時候別忘了喝上一口啤酒。
延續至今的傳統美味——卡塞爾老肉腸
卡塞爾老肉腸被當地人稱為「Ahle Wurscht」(念作:阿勒伍史特)。這種生肉腸通常選用生長周期較長的豬,是北黑森地區的傳統肉製品。長達三到十二個月的風干時間,讓這種肉腸散發出獨特的味道。在位於 Kassel-Calden(卡塞爾卡爾登)的 Landfleischerei Koch(州立肉店及餐廳)中,設有「Ahle Wurscht-Museum」(卡塞爾老肉腸博物館),遊客們可以在其中參觀香腸的製造工藝,了解美味背後的更多奧秘。
圓形鐵架燒烤——薩爾州特有美食
薩爾州人最熱衷的活動莫過於燒烤。「人類在思考,上帝在引導,而薩爾州人在燒烤。」從這句諺語中,薩爾州人對燒烤的熱愛可見一斑。尤其是在暖和的季節里,明火將大塊豬肉烤出陣陣香味,彌漫在整個城市的上空。快來參加薩爾州的民間節日吧,在六月份第一個周末的 Saarlouiser Emmes(薩爾路易斯艾美世狂歡)等諸多慶典中,盡情感受德式圓盤鐵架燒烤的魅力!
產自呂訥堡草原的特色美食——歐洲盤羊
呂訥堡草原是歐洲最有名的地區之一,當地的飲食文化中有許多突出的特色美食。除了土豆、蘆筍和蜂蜜,Heidschnucke(歐洲盤羊)也深得美食家們的熱愛。這種羊肉具有鹿肉般的肉感,細嫩順滑,口齒留香。究其原因,主要是這種品種古老的羊極其適應草原地區的沼澤地環境。在歐洲,呂內堡草原歐洲盤羊這個名字就是肉質的保證。
柏林特色美食——街角的土耳其肉夾饃
柏林的日常生活豐富多彩,遍布街角的土耳其肉夾饃是其中的一大亮點。在 Mustafas Gemüsekebap(穆斯塔法蔬菜烤串店),您還可以買到最好的素食肉夾饃。如果您不喜歡土耳其肉夾饃,還可以選擇旁邊的 Curry 36(咖喱 36)。這家店生意十分火爆,有時您只能看到一串長長的人龍。
600 年的美食沉澱——圖林根烤香腸
德國人烹制圖林根烤香腸已有 600 年的歷史。早在歌德生活的年代,這種美食便已進入人們的視線。然而,除了豬肉、墨角蘭、葛縷子和大蒜外,近 3,000 家圖林根肉鋪均對其他原材料守口如瓶。唯一能夠確定的是:香腸必須用木炭烤制,重約 150 克。如果您來到此地,一定要嘗嘗圖林根的這種「外帶小吃」,別忘了加上正宗的圖林根芥末!此外,據位於 Arnstadt(阿恩施塔特)的首座烤香腸博物館中的史料,有關圖林根烤香腸的最早記載可追溯至 1404 年。
咖喱香腸——從天堂到地獄
德國的街邊美食非咖喱香腸莫屬,而咖喱香腸的誕生地就在柏林。1949年,一個名叫霍伊維爾的女士從英國士兵手裡獲得咖喱粉,從而發明了這種後來風靡全德國的香腸,其原料有切碎的香腸,番茄醬,咖喱粉等。咖喱香腸是柏林飲食文化的凝聚。如果想品嘗最原汁原味的咖喱香腸,位於 Schönhauser Allee(舍恩豪瑟大道)的 Konnopke's Imbiss(科諾普克快餐店)一定不會令您失望。這家店成立於 1930 年,店裡的咖喱醬分為五種辣度,層層遞進的刺激口感被人們戲謔地稱為「從天堂到地獄」。怎麼樣?你也垂涎欲滴了吧?如果僅僅品嘗一番已經無法滿足您對咖喱香腸的神往之情,不妨前往咖喱香腸博物館,以寓教於樂的方式進行深入的探索吧。從讓人忍俊不禁的香腸沙發,到充滿著嗅覺體驗的調料收藏間,您將體驗到有關咖喱香腸的一切樂趣。在這里您甚至可以親自動手,大快朵頤。
征服世界的法蘭克福香腸
法蘭克福香腸是法蘭克福最有名的美食,並作為法蘭克福的代表性產品走向世界各地。傳統的法蘭克福香腸由豬肉製成。由於採用了特殊的熏制方法,它散發出一種獨特的香味。法蘭克福香腸早在 13 世紀便已在法蘭克福街知巷聞,一般是加以芥末或山葵精製而成,有時人們還會將其與黑麵包或土豆沙拉一起食用。
白香腸——12 點之前的美味享受
巴伐利亞白香腸由小牛肉和豬肉搭配洋蔥和新鮮歐芹精製而成,是巴伐利亞州最出名的特色美食。傳統吃法是將香腸放在熱水中加熱,再佐以甜芥末醬、Brezel(椒鹽卷餅)和一杯巴伐利亞啤酒,坐在巴伐利亞的露天啤酒館中,享受輕松愜意的上午時光。熟練的食客們甚至還可以用嘴吸出香腸皮中的肉,只有初嘗者和新手才需要用刀叉協助。以前沒有冰箱的時候,所以的東西都是趁著新鮮趕快吃掉,而白腸的一條規則就是 禁止聽到12點的鍾聲 ,所以在這里旅遊的時候,買了白腸就要在中午12點之前吃掉哦。
圖林根土豆丸子
「Ein Genuss von ganz besond´rer Größe sind die Thüringer Kartoffelklöße」(別樣的享受盡在圖林根土豆丸子)- 這句話在圖林根世代相傳,充分說明了圖林根土豆丸子作為一道傳統美食在這個地區的無上地位。正宗的圖林根丸子特點鮮明:生土豆刮絲煮熟然後搗成泥,將黃油烤制的小麵包切成丁,再將噴香鬆脆的麵包丁塞進土豆泥丸子中,就完成了這道獨一無二的美食。在 Heichelheim(海歇爾海姆)新開的 Thüringer Kloßwelt(圖林根丸子世界)中,您可以在現場展覽中了解圖林根土豆丸子的誕生史。當然,在丸子工廠直銷店裡、在小吃店內、在超大型的丸子形流動小吃攤中,不計其數的丸子正在等待著您的光臨品鑒。
Gefillde(格費爾德團子)、Hoorische (霍利舍丸子)
自礦工時代起,家常菜便在薩爾州享有崇高的地位。尤其是名為格費爾德團子和霍利舍丸子這兩道採用土豆烹制而成的經典菜,更是當地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餚。享用完營養的大餐後,不妨運動一番,比如在美食之路上閑逛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條路將薩爾州最美的自然景觀和烹調文化聯系在一起,二者相得益彰,別有韻味。
法蘭克福綠醬——七種香料的混合體
法蘭克福人對綠醬Grüne Soße的喜愛超乎想像!市場上充斥著製作綠醬所需的7種草本植物,甚至還建起了綠醬紀念屋!法蘭克福綠醬多和雞蛋、土豆、牛肉一同裝盤,帶著大自然的清新。據說這是歌德最喜歡的一道菜,也是他母親的拿手好菜呢! 一年中,人們一般在 Gründonnerstag(濯足節),也就是 Karfreitag(耶穌受難節)的前一天,開始享用這種食物。此後餐桌上將一直見到它的身影,直至秋天的第一場霜降。在法蘭克福,這道菜甚至還擁有一座紀念碑。每年五月,這里還會舉辦 Grüne Soße-Festival(綠醬節),節日期間將會對最美味的綠醬進行表彰。
德國餛飩——施瓦本特色美食
關於施瓦本餛飩的發源,民間有許多傳說。其中一種說法是,Kloster Maulbronn(毛爾布勞恩修道院)的僧侶們不願在大齋節期間放棄吃肉, 他們將禁止食用的肉類塞進面團中,避免被主管僧人發現,因此這種食物得名為:Maultasche(「毛爾」肉餡包)。這樣的典故也為德國餛飩帶來了另一個通俗的別稱:「Herrgottsb』scheißerle」(欺瞞上帝的小花招)。
艾費爾多朋餅
出產自艾費爾的多朋餅其實是一種土豆煎餅,是德國典型的特色美食。這種土豆煎餅的基本原料主要包括土豆絲、肥肉和洋蔥。在德國,艾費爾居民無疑是首先想到將土豆煎餅團放進烤箱長時間烤製成美味的群體。他們將土豆絲面團放進鑄鐵烤盤(當地人稱之為 Döppe,讀作:多朋)中,然後像烤蛋糕一樣將其烤成顏色鮮亮的烤餅(當地人稱之為 Kooche,讀作:庫赫)。
高檔的營養佳品——鰻魚
鰻魚上百年來一直是下薩克森州內陸漁業的「主材」。在 Weser(威悉河)、Elbe(易北河)、Steinhuder Meer(施泰因胡德湖)或 Zwischenahner Meer(茨維什安訥爾湖),鰻魚是漁民們維持生計的來源。他們不僅靠銷售新鮮捕撈的漁產品為生,而且還通過熏制等手段,將鰻魚變成遠近知名的一道美食,提高了鰻魚的商品價值。以油脂含量豐富、營養價值極高的魚肉為基礎,當地發展出許多特色美食。
漢堡魚市——美味是早起的動力
「孩子他媽!吃鰻魚還是得到漢堡啊!」 Aal-Dieter(鰻魚迪特,漢堡魚市著名商販)賣力地叫喊著,引來人群笑聲一片。魚市上,Fischbrötchen(魚肉麵包)和 Rollmöpse(腌鯡魚卷)可謂是供不應求。人們可以在這里購買到物美價廉的水果、蔬菜和植物, 甚至還可以找到活蹦亂跳的小兔子,和如同跳蚤市場般價廉物美的稀罕物。每個星期天早上 6 點至 9 點半,漢堡易北河沿岸的早起者和夜貓子都會選擇來魚市填飽肚子。漢堡魚市也許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魚市,但肯定是最熱鬧的。游漢堡沒去魚市就等於沒去漢堡!
威廉港的海員菜式——大雜燴
大雜燴是北德傳統菜式,如今被視為難得的美味。對海員們而言,他們過去沒有辦法很好地為船上的食物保鮮。但用腌牛肉熬成的粥、腌漬的甜菜、洋蔥和土豆卻可以長期保存,因此就有了大雜燴這道菜。關於這道菜,還有許多傳說和故事。北海邊的城市威廉港每年都會舉辦世界最大的大雜燴品嘗活動。
㈢ 德國特產有哪些
一、德國香腸
在德國,每個地方都有其可以引以為傲的香腸品種,其中格廷根和雷根斯堡的香腸從中世紀起就已享有盛名。沒有什麼可以和圖林根的紅腸相媲美的了,這種可烤著吃的香腸加有好聞的墨角蘭香料。
而卡塞爾的居民最愛吃他們自己做的肝泥香腸,施瓦本地區的人們則迷戀加了百里香、丁香和豆子等調味品的黑香腸。還有手指般大小的烤腸,它來自柏林,香腸被切成細薄片,抹上調味番茄醬,再撒上薄薄一層咖喱粉,又香又鮮。
名氣不小,品種也很繁多,肉店裡整根的、成串的、切片的、琳琅滿目。飯館的菜單上,腸子也占著絕對優勢,腸條沙拉、農式香腸、巴伐利亞白香腸、法蘭克福小香腸、血腸、紐倫堡香腸···,等等多不勝數,且各地有各地的風味特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德國香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德國豬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德國葡萄酒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梅森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德國餛飩
㈣ 德國有哪些好吃的香腸
香腸作為德國的傳統美食,是德國人最鍾愛的食物之一。不同的城鎮都有其引以為傲的香腸品種,食材和烹飪方式不盡相同,吃法也是五花八門。
在法蘭克福,傳統的法蘭克福香腸由豬肉製成,由於採用了特殊的熏制方法,它散發出一種獨特的香味。法蘭克福香腸早在 13 世紀便已在法蘭克福街知巷聞,一般是加以芥末或山葵精製而成,有時人們還會將其與黑麵包或土豆沙拉一起食用。
巴伐利亞最常見的是白腸,主料為剁碎的小牛肉和煙豬肉,還喂足了肉豆蔻、洋蔥、檸檬汁等調味料,沾著甜芥末醬吃,入口嚼勁兒十足。
圖林根香腸主料有除了豬肉、墨角蘭、葛縷子和大蒜等,長度15到20厘米,必須用木炭烤制,圖林根香腸地道的吃法是夾在麵包里就著圖林根芥末一起吃。
㈤ 德國哪個城市美食最多
德國菜給人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大份」,大概也跟德國人魁梧壯實的身材有關。每份主食都會配上自製酸菜、麵包和土豆泥。不過德國的酸菜里添加了香葉、荷蘭芥末子等多種香料,而且酸度十足,未必人人都吃得慣。德式的湯一般比較濃厚,德國人喜歡把原料打碎在湯里,這大概與當地天寒地凍的氣候有關。在德國餐廳,食肉獸們簡直可以開Party了!無論是全熟的傳統烤牛肉,還是用十種香料腌上三至五天的咸豬手,抑或是用火山石烘烤嫩到出汁的烤牛扒,都大大滿足慾望!
一、香腸
德國人非常愛喝啤酒。德國啤酒被分為20多個種類、1500多個品種,由於釀酒配方的多種多樣性,所以產生出如此之多的啤酒種類也就不足為奇了。啤酒配香腸、豬手是最經典搭配。在德國喝啤酒最厲害的當數巴伐利亞人。巴伐利亞洲擁有1052家啤酒廠,為德國最多,其首府慕尼黑的10月啤酒節可稱得上是一個譽滿全球的節日。德國北方人喜歡飲熟啤酒,而南方人則偏愛小麥啤酒、淡啤酒、黑啤酒和無苦味的啤酒,但無論是哪個品牌的啤酒在小酒館、飯店和啤酒花園里都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大致上德國啤酒可以分為白啤酒(也叫小麥啤酒)、清啤酒、黑啤酒、科什啤酒、出口啤酒和無酒精啤酒六大類。
1. 白啤酒(Weissbier):也叫小麥啤酒,液體較濃厚,口味不太苦,口感潤滑,著名的品種有巴伐利亞白啤酒(Bayerischer Weissbier),柏林白啤酒(Berliner Weisse)和萊比錫白啤酒(Leipziger Gose)等等。
2. 清啤酒(Pils):主要流行於北德地區,品質清冽,呈透明的淺黃色,但是德國啤酒中苦味最重的一種,糖分含量少。
3. 黑啤酒(Altbier):出自杜塞爾多夫和魯爾區。顏色相當深,有著淡咖啡般的棕色。但味道並不很苦,還稍帶甜味。
4. 科什啤酒(Koelsch):是科隆地區的特產,現在已經流傳到德國各地。科什啤酒的酒質非常清淡,顏色比清啤酒還要淺,苦味也少。喝科什啤酒一般用典型的0.2立升的細長玻璃杯。
5. 出口啤酒(Exprotbier):是專門供出口的德國啤酒,像著名的貝克啤酒(Beck』s)等等。它的酒精度比清啤酒高些,但苦味較少,總的口味比較清淡,在國際上很受歡迎。魯爾區的多特蒙德是出口啤酒產量最高的城市。
6. 無酒精啤酒(Alkohofreies Bier):口味和清啤酒差不多,只是不含酒精,最適宜駕駛車輛的人飲用。
㈥ 什麼是德國最好的素食菜餚
1. 哥尼斯堡Klopse
這道菜以東普魯士的前首都哥尼斯堡(現在是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命名,是一道用肉丸和酸豆蘸著奶油白醬汁烹制而成的美味佳餚。肉丸通常由碎牛肉、洋蔥、雞蛋、鳳尾魚、胡椒和其他香料製成。醬汁里的酸豆和檸檬汁給這道菜帶來了令人驚訝的優雅餘味。在東德,官員們將這道菜重新命名為Kochklopse(煮肉丸),以避免與蘇聯的同名食品有關。現在,你可以在大多數德國餐館找到它的傳統名稱,但它在柏林和勃蘭登堡特別受歡迎。
2. Maultaschen
來自斯瓦比亞的Maultaschen,就像餛飩,只是更大。它們通常是手掌大小的方形面團,餡料有鹹的、甜的、有肉的,也有素食的。傳統的配菜是肉末、麵包屑、洋蔥和菠菜,用鹽、胡椒和歐芹調味。它們通常用文火燉,配上肉湯而不是醬汁,使它們更嫩滑、更柔滑。但有時會用平底鍋煎,塗上黃油,以增添風味。Mauertasen在德國隨處可見(甚至可以在超市裡冷凍),但它最常見於南部。美味的餃子在這里變得如此重要,以至於在2009年,歐盟(eu)承認毛爾塔申(Maultaschen)為當地特產,並將其列為巴登-符騰堡州的重要文化遺產。
㈦ 德國的著名美食是什麼
德國美食
【美食篇】啤酒的國度
坐在具有傳統特色的古堡式餐館中,要上一份杜松子醬汁,外加填梨子、油炸馬鈴薯子,再配上菊苣核桃仁色拉,一杯葡萄……
有人說天堂里最好的廚師是法國人,地獄里最好的廚師是德國人。此話雖過於誇張,但多少能反映出德國人不會吃的事實。德國人講求營養,而不是烹調藝術,所以有人說德國的飯菜無非清煮、白燉加烤制。不過今日德國的餐飲業可以說是同際風味大薈萃,在此可品嘗到世界各國的美味佳餚,德國菜也己不僅僅是白燉豬肘子加酸菜了。現在的德國廚師善於吸收其他外來飲食特色,在博採亞、歐、美眾家烹調特色的基礎上,也可做出美味可口佳餚。但是說到能標志德國,就不能不提香腸和啤酒等這類德國飲食了。
香腸
德國人是名副其實的「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的民族--吃豬肉喝啤酒。德國人每人每年的豬肉消耗量為65公斤,居世界首位。由於偏好豬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國菜都是豬肉製品。德國的食品最有名的是紅腸、香腸及火腿,種類起碼有1500種以上,並且都是豬肉製品。最有名的「黑森林火腿」銷往世界各地,可以切得跟紙一樣薄,味道奇香無比。德國的國菜就是在酸捲心菜上鋪滿各式香腸及火腿;有時用一整隻豬後腿代替香腸和火腿。那燒得熟爛的一整隻豬腿,德國人可以面不改色地一人幹掉它。
德國香腸的種類多樣舉世皆知,主要的原料從豬肉、牛肉到蔬菜或動物內臟都有,也經常搭配各類香料而製作成風味獨特的地方口味,所以,大家會發現多數的香腸會以地區來命名,例如:法蘭克福香腸(Frankfurter)、維也納香腸(Wiener)、紐倫香腸堡(Nürnberger)等......在吃法上,德國香腸也呈現出多樣化,不僅可以水煮、油煎或燒烤,同時也可以做成沙拉、煮湯、或直接生吃。
德國的肉類料理除了香腸外,火腿和熏肉在口味上也不下百種,而這也是由於製作方式及加入香料的不同而產生微妙的變化;大部分的肉製品,都是吃生冷的切片,直接沾些芥末醬就入口了。
德國啤酒
公元1516年巴伐利亞公國的威廉四世大公頒布了「德國純啤酒令」,規定德國啤酒只能以大麥芽、啤酒花和水三種原料製作,所以近五百年來德國啤酒即成為了所謂純正啤酒的代名詞。今日的德國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產國,境內共有一千三百家啤酒廠,生產的啤酒種類高達五千多種,而根據官方統計每個德國人平均每年喝掉138公升的啤酒,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國人更熱愛啤酒的民族了!特別是在每年慕尼黑啤酒節(Oktoberfest)期間竟可消耗高達六百萬公升的啤酒。多年來經德國人培養形成的啤酒文化更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麵包與馬鈴薯
德國人認為麵包是營養豐富、最利於健康的天然食品,吃香腸必有麵包與之相配。在麵包的生產方面德國也可稱得上是質量和數量的世界冠軍。德國的麵包有用精粉做的,也有用黑麥、燕麥、精粉與雜糧摻和在一起的混合面做的。德國每天出爐的各種各樣的麵包就有1500多種。麵包是德國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主食。據統計年德國人每人年平均吃麵包81.5公斤,居歐盟成員國之首。
德國人麵包的種類大概有三百種以上,常見的包括:黑麵包、酸麵包、全麥麵包、八字型麵包及小圓麵包,有時麵包夾上乳酪、火腿、香腸或塗些肉醬,非常美味。另外,馬鈴薯也自十八世紀起成為德國人的主食之一,在中午唯一一餐熱食中配合著肉類、海鮮及蔬菜扎扎實實地填飽肚子。
德國人年人均食魚達6公斤。糖果、巧克力、糕點等的銷售量也十分可觀。
㈧ 德國餐廳有什麼好吃的
導讀:想去德國留學,那你就要知道德國的餐桌禮儀。下面是為大家准備的德國餐桌禮儀,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德國餐桌禮儀坐相德國人十分重……
想去德國留學,那你就要知道德國的餐桌禮儀。下面是為大家准備的德國餐桌禮儀,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德國餐桌禮儀
坐相
德國人十分重視餐桌旁的坐姿。按照他們從小養成的習慣,坐在餐桌旁始終應保持上身筆直,除了「席間閑談」時外,身體不死靠在椅背上。
用餐時兩臂要盡量貼近身體,以免影響旁邊的人。胳膊肘不能放在餐桌上,一般只是手和手腕以上部分放在桌面上。
吃東西時身體可以略略前傾,但頭部應盡可能保持挺直,不能彎到盤子上面,應始終用叉子、湯匙將食物和湯送入口中。吃相在進餐過程中,吃相比坐相更加重要。
餐刀只是用來切碎大塊的食物,絕對不可直接以刀代叉送食物入口。要把食物切成大小適當的小塊,應以一口能吃下為宜,切忌叉起一大塊一口一口從叉上咬著吃。
但也不能把整塊肉或魚等全部切成小塊然後一一叉食。要用叉子叉住一邊角、用刀切下,切一塊吃一塊。叉子入口也不能太深,更不能把整個叉齒都送入口中。
盤子里的食物不宜一次添得太多太滿,而且一定要全部吃完之後再續添。如果吃不了剩在盤子里,在德國這意味著——你認為宴會的菜餚十分難吃!吃湯德國人和中國用餐最大的區別恐怕就是——「吃湯」,這不僅僅是語言表達上的差異,而的的確確存在根本性的區別。
德國人從不把湯盤端起來「喝」,而是用湯匙一勺一勺舀起來送到嘴裡「吃」,與使用刀叉吃食物時無太大差別。
德國人習慣勺尖先入口,手腕、湯匙和嘴基本構成90度角。如果湯十分燙,也不能用嘴去吹涼,只能放慢速度讓它自然冷卻。
吃湯時切忌發出怪溜聲或巴嗒嘴的聲音!
餐具信息此外,還應懂得刀叉不同的擺放方式所傳達的信息:刀叉並排平行地放在盤上表示已經吃飽、停止進餐;刀叉相交放在盤中意味著你只是稍事休息、還將繼續用餐。
喝飲料也有講究:德國人的習慣是喝光了杯子中的飲料之後再續添,而不是隨時往杯子里添加。在德國沒有「乾杯」的習慣,互相敬酒碰杯後沒必要一次喝光。特殊規矩德國人在用餐時,有以下幾條特殊的規矩。
其一,吃魚用的刀叉不得用來吃肉或乳酪。
其二,若同時飲用啤酒與葡萄酒,宜先飲啤酒,後飲葡萄酒,否則被視為有損健康。
其三,食盤中不宜堆積過多的食物。
其四,不得用餐巾扇風。
其五,忌吃核桃。
㈨ 德國有什麼特色小吃
1、德國啤酒
公元1516年巴伐利亞公國的威廉四世大公頒布了「德國純啤酒令」,規定德國啤酒只能以大麥芽、啤酒花和水三種原料製作,所以近五百年來德國啤酒即成為了所謂純正啤酒的代名詞。
㈩ 西方人的美食
1.柯尼斯堡肉丸子(Königsberger klopse)
德國18種經典美食,堪稱歐洲的東北菜
作為著名的德國地方特色菜,這道菜以普魯士城市柯尼斯堡命名,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柯尼斯堡被蘇聯吞並,改名現在的加里寧格勒市,也因此德國官方為了避免提及這個城市,將這道菜的官方名稱改為Kochklopse(煮丸子),不過在大多數德國餐館中,還是可以用傳統名Königsberger klopse找到它。
肉丸傳統上是用小牛肉末,洋蔥,雞蛋,鳳尾魚,胡椒和其他香料製成的。吃的時候淋上奶油刺山柑醬,再配上鹽水土豆、甜菜根或者就簡單搭配米飯吃。
2.海員雜燴(Labskaus)
德國18種經典美食,堪稱歐洲的東北菜
這道菜起源於航海時期,原來主要是給海員食用,不過現在已經成為德國常見的一道菜餚,尤其是德國北部城市。
傳統的做法來自德國漢堡,用咸鯡魚、腌牛肉、豬油、土豆和甜菜根燉爛而成,上面再放上腌黃瓜和煎蛋。由於這道菜足夠咸,脂肪多而且易於咀嚼,一些當地人將之視為極好的宿醉食物。
3.德國香腸(Sausages)
德國18種經典美食,堪稱歐洲的東北菜
No Sausages No Germany(無香腸不德國),德國以其1500多種的香腸世界聞名,在喜愛香腸的德國有無數的香腸做法:腌制、熏制、煎炸和燉煮都可以。以下我們介紹最受歡迎的兩款:
油煎香腸(Bratwurst)
德國18種經典美食,堪稱歐洲的東北菜
在德國僅油煎香腸就有40多個品種。在燒烤爐或平底鍋上煎炸,然後在白麵包卷中加芥末醬,或搭配土豆沙拉、德國泡菜作為德國啤酒的完美佐餐。
咖喱香腸(Currywurst)
德國18種經典美食,堪稱歐洲的東北菜
一年消費8億根,連起來可繞地球好幾圈!其中僅柏林的消費就達7千萬根。咖喱香腸作為德國的一大特色,不僅讓許多德國人慾罷不能,也吸引很多外國遊客前去嘗鮮,經過汆燙再油煎的切塊香腸澆上咖喱番茄醬,尤其是咖喱番茄醬簡直是整道小吃的精華。
德國18種經典美食,堪稱歐洲的東北菜
如果您去柏林,仍然可以在Schonhauser Allee的高架橋下從Konnopke』s Imbiss購買咖喱香腸,這是柏林第一家也是最著名的咖喱香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