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哥薩克騎兵二戰時為何背叛蘇聯替納粹德國戰斗呢
每一個哥薩克騎兵戰斗的地方,德國士兵就可以避免戰死,這是希特勒青睞哥薩克騎兵的唯一理由。1943年11月10日,納粹陸軍元帥威廉·凱特爾和德國東方佔領事務部部長阿爾弗雷德·羅森堡共同發布了一個非同尋常的文告。
一個少校的背叛震驚克里姆林宮
1941年8月3日,蘇德戰場發生了一件令斯大林極為生氣的事情:蘇軍的第436自動步槍團全部向德國投靠了。而這個團的指揮便是哥薩克人考諾諾夫少校,他本來應該在莫基列夫抵抗德國中央集群的第3裝甲兵團。
內戰結束以後,蘇聯一方面延續哥薩克自治的政策,允許他們自主選舉,成立哥薩克軍人會議,但同時加大力度實行「非哥薩克化」,甚至對不服從者從肉體上進行消滅,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哥薩克暴動。正是這種政策使得許多哥薩克人心裡積聚了對新政
B. 哥薩克騎兵,以數倍兵力對陣日軍8千,慘敗的原因有哪些
“假如我的軍隊擁有哥薩克騎兵,我將會戰勝整個世界。”——拿破崙
哥薩克騎兵是極為優秀的騎兵部隊,子子孫孫馳騁於歐洲東部的大草原上,以驍勇善戰出名。這些騎兵一直都是沙俄的重要武力。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就是國之重器。一隻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騎兵一瞬間就可以扭轉乾坤,成為致勝法寶。就像是蒙古騎兵強大到建立了蒙古帝國一樣,這支騎兵不可小覷。但就是這樣的騎兵為何輸在了日俄戰爭中?一個時代的強者如何落幕的?
近代以來,人類製造出了坦克、汽車、飛機等產物,科技水平到達了幾千年來人類難以想像的高度。冷兵器時代的結束只是歷史的必然,哥薩克騎兵雖然也輝煌過,但是不改變自己就會被歷史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