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人介紹下 德國戰車 這個重金屬搖滾組合
Rammstein(中文名戰車)是支來自東柏林的樂隊。他們以在演唱會上令人生畏的歌詞和火焰秀而聞名。他們稱自己的音樂風格為跳舞金屬,那是一種包含了金屬、工業還顯露出一些新德國風潮和龐客的風格。他們的風格仍然被認為是德國新硬搖滾(NDH,是一種搖滾樂的演奏方式。歌詞主要是德文,所受音樂影響是多方面的。基本的組成為歌手,點吉他,貝斯,擊打樂器和鍵盤。),即使Rammstein是第一支或者說第一支登台獻藝的NDH樂隊。
Rammstein的風格由它有力低音的節奏吉他、大氣的techno電音還有Till Lindemann那低沉具有濃烈條頓風格的嗓音所構成。當然還有它所知名的激烈尖銳的歌詞,和它演唱會上常常用到的火焰秀。雖然不能說Rammstein切合任何一種音樂風格,但它經常被描述成工業風格樂隊。它同樣也聯合了重金屬和硬搖滾的的風格。還有一些人把它歸類為有爭議的德國新硬搖滾方向。盡管他們有著野獸派的形象,也可以在歌詞中表現幽默。Rein Raus ([Get] in, [get] out)就是個例子,很明顯的開玩笑。Zwitter則是一種自我陶醉的奇異表現。
你下載個電驢,在裡面可以下載他們的免費專輯
Ⅱ 歐美是不是有一樂隊組合叫德國戰車的
是的。
樂隊簡介】
德國戰車(Rammstein)是一支德國的重金屬樂隊,由東德地區一群厭倦了工廠生活的無產階級組成。他們的音樂混雜了工業和電子成分。
國籍:德國
組隊時間:1994年
樂隊風格:前衛金屬,工業金屬,另類金屬,重金屬
他們的名字來源於Ramstein空軍基地(加了個「m」),也就是Ramstein空難的發生地。1988年8月28日,在一次美國空軍的飛行表演中飛機相撞造成80人死傷。樂隊起這樣的名字旨在讓人們不要忘記發生在空軍基地的悲劇。從字面上看,「ram stein」其實是「石頭大槌」的意思。
由於他們國籍的緣故,以及樂隊陰暗的風格和軍國主義的意象,他們被控為法西斯分子,當然事實上並非如此。Rammstein不想和政治扯上關系,假如非要有關,那他們是左翼。
【樂隊成員】
Richard Kruspe: 吉他
Paul Landers: 吉他
Till Lindemann: 主唱
Oliver Riedel: 貝司
Christoph Schneider: 鼓
Flake: 鍵盤 采樣
【發展歷程】
90年代最偉大的德國工業金屬樂隊——Rammstein(戰車),他們秉承了德國電子樂的一貫作風----無感情、冷冰冰、有著金屬般的質感。他們通過吉它采樣的方式進行創作,完全用德語演唱,背景里常常穿插了陰冷而飄渺的伴唱,類似中世紀的感覺。戰車是什麼?戰車來自德國,前東德,一個被專政的國家,這讓我們不由而然的產生了一種同志似的感情。也更能理解他們音樂中的機械性和悲壯的英雄主義色彩。
Rammstein樂隊1994年成立於德國東柏林,由於著名影視導演David·Lynch的支持而逐漸成為當今最為著名的另類搖滾樂隊。如今,Rammstein那暴烈、令人精神錯亂的演唱會讓他們紅遍整個歐羅巴。Rammstein的成員包括主唱Till·Lindemann(曾經是前東德奧運游泳隊成員),吉他手Richard·Kruspe及Paul·Landers,貝斯手Oliver·Riedel,鼓手Christoph·Schneider以及鍵盤手Flake·Lorenz。與著名視覺搖滾樂隊KISS相似,Rammstein也使用煙火來烘托演出現場氣氛,但Rammstein略帶專制主義的歌詞和工業重金屬的音樂風格表明他們反對商業化。盡管樂隊極力否認,但Rammstein的樂迷主要以持有右派政治觀點的人為主,因為他們的歌曲總是在反映對諸如少年性騷擾、人為災害、生態問題等的不滿。
Rammstein這個單詞直譯為古代攻城用的一種石制沖車,但樂隊則指出Rammstein這個名字來源於1988年發生的一次航展空難,當時有88人遇難。他們的首張專輯《Herzeleid》在瑞典錄制,盡管推銷的預算緊張,但這張專輯僅僅在德國就獲得了超過50萬張的銷量,這也昭示了樂隊極有潛力的商業前景。到1997年專輯《Sehnsucht》推出後,Rammstein的形象一夜之間就佔領了歐洲各大報章。在著名導演David·Lynch的電影「Lost highway」中引用了兩首《Sehnsucht》的歌曲後,美國那些追隨Marilyn·Manson以及KMFDM的樂迷也開始迷上了Rammstein。和Marilyn·Manson一樣,Rammstein樂隊也捲入了美國哥倫比亞校園槍擊事件之中,因為在1999年四月的那次事件中,兩名開槍殺死其它15位同學的學生稱其行為動機來自於Rammstein的演唱會,結果樂隊之後售出的每一張專輯都被用紅色註明了那次流血事件。新專輯《Mutter》依然充滿悲壯的英雄主義色彩,從一開始的大氣的鋪墊到中間那幾首充滿隆隆鋼聲與工業味十足的樂風,到後面那首悲壯的慢歌,依然顯現出一支足以用「偉大」來形容的樂隊風范。
在Rammstein的祖國,沒有多少人會認為這支頗受非議的樂隊能有多大的前途。但事實的發展常常出人意料:冷硬扭曲的工業金屬噪音,狂熱雜亂的節奏打擊和無與倫比的放火癖,是他們一下子闖入美國,並迅速征服了追求刺激的美國聽眾的耳朵。
【作品簡介】
1993年在德國的東柏林,幾個厭倦枯燥生活的年輕人走到了一起,於是一個在當時並不太惹人喜愛的樂隊誕生了。他們並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去創建一種獨特的風格,RICHARD KRUSPE和PAUL LANDER的吉他緊緊地圍繞著貝司手OLIVER RIEDEL和鼓手CHRISTOPH SCHNEIDER的構織的節奏骨架展開,這多少是他們的音樂顯得有點兒死板。而最特別的感覺來自於主唱—前奧運會游泳選手TILL LINDEMANN富有詩意歌詞和鍵盤手FLAKE快速進行的低音部和聲。
1995年,RAMMSTEIN的首張專輯「HERZELEID」(「心痛」)發行後獲得很大成功,其同名主打歌「心痛」打入德國排行榜並一直保持到樂隊兩年後發行第二張LP為止,在瑞士,奧地利等國家也都有不錯的反應。憑藉此張專輯,RAMMSTEIN開始跨入歐洲流行樂壇。與此同時,責難卻接踵而來:樂隊被德國媒體尖銳地指控為新納粹分子和法西斯崇拜者, 原因或許源自於樂隊的現場演出氣氛。用RAMMSTEIN 自己的話說:「我們是恐怖浪漫主義者。」他們的演出混合了許多戲劇和魔術的效果,尤其是對以火焰為道具樂此不疲。於是有人職責他們的服飾,演出時赤裸上身的行為以及一個襯托在火光下的巨大黃花的背景都是一個新種族主義萌發的預兆。此外,還有人把主唱LINDEMANN的演唱與HITLER的演說相提並論。然而事實上,RAMMSTEIND音樂不過是詠誦失去的愛情和對它的渴望以及對背叛的憤怒,並沒有絲毫涉及歷史遺留問題的言論和政治傾向。
1997年8月,RAMMSTEIN的第二張專輯「SEHNSUCHT」(「渴望」)發行後,迅速擠入德國排行榜的首位,並在一周之內陸續登上歐洲各國的排行榜。「SEHNSUCHT」不僅在德國突破了雙白金銷量,在許多非德語國家也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1998年,此張專輯率先有SLASH公司在美國發行,引起了美國樂迷的極大關注,這無疑成為RAMMSTEIN音樂道路上的又一個里程碑。隨後,樂隊在美國舉行了一場小型演出,這也是他們在美國的首場演出。雖然存在語言障礙,但這絲毫沒有影響觀眾的熱情。這正應了那句老話:音樂是不分國界的。何況還有另人眼花繚亂的舞台表演,這不禁讓人依稀回憶起當年華麗搖滾盛行的情景。前不久,RAMMSTEIN又以『第二主角』的身份參加了KORN樂隊的』FAMILY valueS』演唱會。樂隊本次的表演異常出色,在場觀眾無不為他們狂熱的演出氣氛而感染,其聲勢簡直要壓倒主人KORN了。
看來無論如何,都有一點不容質疑:RAMMSTEIN絕不會因為任何原因而改變自己,除非他們想那麼做。火焰游戲還會繼續,歌詞仍然會用德文,錄影帶還是採用帶裝...否則,他們就不是RAMMSTEIN了。用樂隊的話來講:「RAMMSTEIN就是RAMMSTEIN,我們決不改變自己的方式。」
【專輯】
第一張「Herzeleid "
第二張「Sehusucht」
第三張「Mutter"
第四張「Reise,Reise」
第五張「Rosenrot」
Ⅲ 介紹一下德國戰車樂隊的資料
德國戰車(Rammstein),世界上最著名的工業重金屬樂隊,由德國東部地區一群厭倦了工廠生活的無產階級組成。他們秉承了德國電子樂的一貫作風——無感情、冷冰冰、有著金屬般的質感。他們通過吉它采樣的方式進行創作,完全用德語演唱,背景里常常穿插了陰冷而飄渺的伴唱,類似中世紀的感覺,他們的音樂混雜了工業和電子成分,發表專輯Herzeleid、Rosenrot、Mutter等。
90年代最偉大的德國工業金屬樂隊——Rammstein(戰車),他們秉承了德國電子樂的一貫作風----無感情、冷冰冰、有著金屬般的質感。他們通過吉它采樣的方式進行創作,完全用德語演唱,背景里常常穿插了陰冷而飄渺的伴唱,類似中世紀的感覺。戰車是什麼?戰車來自德國,前東德,一個被專政的國家,這讓我們不由而然的產生了一種同志似的感情。也更能理解他們音樂中的機械性和悲壯的英雄主義色彩。
Rammstein樂隊1994年成立於德國東柏林,由於著名影視導演David·Lynch的支持而逐漸成為當今最為著名的另類搖滾樂隊。如今,Rammstein那暴烈、令人精神錯亂的演唱會讓他們紅遍整個歐羅巴。Rammstein的成員包括主唱Till·Lindemann(曾經是前東德奧運游泳隊成員),吉他手Richard·Kruspe及Paul·Landers,貝斯手Oliver·Riedel,鼓手Christoph·Schneider以及鍵盤手Flake·Lorenz。與著名視覺搖滾樂隊KISS相似,Rammstein也使用煙火來烘托演出現場氣氛,但Rammstein略帶專制主義的歌詞和工業重金屬的音樂風格表明他們反對商業化。盡管樂隊極力否認,但Rammstein的樂迷主要以持有右派政治觀點的人為主,因為他們的歌曲總是在反映對諸如少年性騷擾、人為災害、生態問題等的不滿。 Rammstein這個單詞直譯為古代攻城用的一種石制沖車,但樂隊則指出Rammstein這個名字來源於1988年發生的一次航展空難,當時有88人遇難。他們的首張專輯《Herzeleid》在瑞典錄制,盡管推銷的預算緊張,但這張專輯僅僅在德國就獲得了超過50萬張的銷量,這也昭示了樂隊極有潛力的商業前景。到1997年專輯《Sehnsucht》推出後,Rammstein的形象一夜之間就佔領了歐洲各大報章。在著名導演David·Lynch的電影「Lost highway」中引用了兩首《Sehnsucht》的歌曲後,美國那些追隨Marilyn·Manson以及KMFDM的樂迷也開始迷上了Rammstein。和Marilyn·Manson一樣,Rammstein樂隊也捲入了美國哥倫比亞校園槍擊事件之中,因為在1999年四月的那次事件中,兩名開槍殺死其它15位同學的學生稱其行為動機來自於Rammstein的演唱會,結果樂隊之後售出的每一張專輯都被用紅色註明了那次流血事件。新專輯《Mutter》依然充滿悲壯的英雄主義色彩,從一開始的大氣的鋪墊到中間那幾首充滿隆隆鋼聲與工業味十足的樂風,到後面那首悲壯的慢歌,依然顯現出一支足以用「偉大」來形容的樂隊風范。 在Rammstein的祖國,沒有多少人會認為這支頗受非議的樂隊能有多大的前途。但事實的發展常常出人意料:冷硬扭曲的工業金屬噪音,狂熱雜亂的節奏打擊和無與倫比的放火癖,使他們一下子闖入美國,並迅速征服了追求刺激的美國聽眾的耳朵。
成立與早期(1994年以前)
德國戰車是由吉他手 Richard Z. Kruspe 所成立。1989年,他逃至西柏林,並組成樂團 Orgasm Death Gimmicks。這段期間,他受到美國音樂的影響,尤其是 Kiss。在柏林牆倒塌之後,他回到施威林,當時的 Till Lindemann 是當地的編籃工,並在 First Arsch 樂團擔任鼓手。 當時,Richard 與 The Inchtabokatables 樂團的 Oliver Riedel、Die Firma 的 Christoph "Doom" Schneider 住在一起。Richard 意識到之前的音樂並不適合他,他想要一種結合機器和吉他的音樂。於是三人開始一同創作,但 Richard 發現同時創作音樂和歌詞非常困難,因此說服 Till Lindemann 加入德國戰車。Richard 第一次發現到 Till 是某次無意中聽到他在工作時唱歌。 1994年的柏林舉辦一場業余樂團的競賽,獲勝者可以到專業錄音室錄制一張四首歌曲的 Demo。他們贏得了這場比賽,並引起 Paul H. Landers 的注意,他在聽完 Demo 後希望能加入樂團。為了讓音樂更為完整。德國戰車試著邀請先前與 Paul H. Landers 同為 Feeling B 團員的 Christian "Flake" Lorenz 加入。一開始 Lorenz 感到猶豫,但最終還是同意加入樂團。
《Herzeleid》時期(1995–1997)
1995年3月,德國戰車開始錄制第一張專輯《Herzeleid》,由Jacob Hellner擔任製作人。8月17日發行第一張單曲《Du Riechst So Gut》,9月24日推出專輯。同年,樂團與 Clawfinger 一同在華沙與布拉格舉行巡迴演唱。12月2日至22日,德國戰車在德國舉行17場的巡迴演唱,成功的提升樂團知名度。1996年初,他們繼續舉行數場演唱,並在1月8日發行第二張單曲《Seemann》。 3月27日,德國戰車前往倫敦演出 MTV 的節目《Hanging Out》,是他們第一次在英國演出。樂團首度在德國之外獲得主流市場的注目,是九吋釘靈魂人物、音樂指導 Trent Reznor 將他們的《Heirate Mich》與《Rammstein》兩首歌曲選進大衛·林區的影片《驚狂》(Lost Highway)之中。電影原聲帶於1996年秋天在美國發行,並在稍後於1997年4月在歐洲發行。 1996年9月至10月,德國戰車在德國、奧地利、瑞士舉行巡迴演唱會,並在9月27日舉行周年演唱會「100 years of Rammstein」。演唱會的來賓包括了魔比(Moby)、Bobo 和 Berlin Session Orchestra,柏林藝術家 Gert Hof 則負責燈光秀。《Sehnsucht》與《柏林現場》(1996年下旬–2000)1996年11月,德國戰車前往馬爾他的 Temple Studios 錄制專輯《Sehnsucht》。這次一樣由 Jacob Hellner 擔任製作人。專輯中的第一首單曲《Engel》在1997年4月1日推出,5月23日在德國認證為金唱片。隨後這張單曲發行歌迷板《Engel Fan Edition》,收錄兩首未發表的歌曲《Feuerräder》、《Wilder Wein》。專輯的第二首單曲是《Du Hast》,在1997年8月攻佔德國單曲榜第五名。 之後樂團持續舉行巡迴,1997年8月22日正式推出《Sehnsucht》專輯。專輯在發行兩周後登上排行榜冠軍。此時,首張專輯《Herzeleid》與《Sehnsucht》中的兩支單曲(《Engel》和《Du Hast》)都在排行榜前二十名。1997年9月到11月,德國戰車在歐洲各地舉行場場滿座的演唱會,隨後發行翻唱自發電廠樂團的歌曲《Das Modell》。這張單曲還收錄了另一首未發行的歌曲《Kokain》。1997年12月5日,德國戰車與 KMFDM 舉行樂團在美國的首次巡迴。 1998年8月22日至23日,德國戰車在柏林 Wuhlheide 演唱,吸引了超過17,000名歌迷進場,是他們當時最大的一場演唱會。暖場樂團和歌手包括了 Danzig、Nina Hagen、Joachim Witt 以及 Alaska。這場演唱會將發行現場DVD《柏林現場》。 1998年9月至10月,德國戰車與崆樂團、Ice Cube、Orgy、林普巴茲提特一同參加「Family Values tour」。11月2日,《Sehnsucht》在美國認證為金唱片。 德國戰車被當年的MTV歐洲音樂大獎提名為「最佳搖滾藝人」,並在11月12日的典禮中演唱《Du Hast》。 1999年2月,德國戰車被第42屆葛萊美獎提名為「最佳金屬演出」。8月30日,發行《柏林現場》的CD版,限量版則是雙CD版本。兩周後,《柏林現場》登上德國專輯榜冠軍。9月13日,發行《柏林現場》錄像帶版,11月26日發行DVD版。
Ⅳ 傳奇戰歌 德國戰車這首歌的原名叫什麼
原曲:《The Mass》
演唱:Era樂隊
詞曲:Eric Levi
semper crescis aut descrescis
始終滿盈 或又虛虧
vita detestabilis
可惡的生活
nunc obrat et unc curat ludomentis aciem
時而鐵石心腸 時而又關心撫慰 當做游戲一般
nunc obrat et unc curat ludomentis aciem
時而鐵石心腸 時而又關心撫慰 當做游戲一般
agestatem potestatem dissolvit ut glaciem
窮困 富貴 被它冰雪般消融
Divano divano re divano resi
聖潔的 聖潔的彌 聖潔的彌賽
Divano resido divano resia
聖潔的彌賽亞 聖潔的彌賽亞呀
Divano divano re divano resido
聖潔的 聖潔的彌 聖潔的彌賽
Divano resia
聖潔的彌賽亞 聖潔的彌賽亞呀
Sors salutis et virtutis michi nun contraria
命運將我的健康與意志 時時摧殘
est affectus et defectus semper in angaria
虛耗殆盡 痛苦不堪 永遠疲於奔命
Hoc in hora sinc mora corde pulsum tangite
就在此刻 不要拖延 快撥動震顫的琴弦
Divano divano re divano resi
聖潔的 聖潔的彌 聖潔的彌賽
Divano resido divano resia
聖潔的彌賽亞 聖潔的彌賽亞呀
Divano divano re divano resido
聖潔的 聖潔的彌 聖潔的彌賽
Divano resia resia resia resia resia
聖潔的彌賽亞 聖潔的彌賽亞呀
Divano divano re divano resido
聖潔的 聖潔的彌 聖潔的彌賽
Divano resia resia resia resia resia
聖潔的彌賽亞 彌賽亞 彌賽亞 彌賽亞 彌賽亞
Divano
聖潔
Sors salutis et virtutis michi nun contraria
命運將我的健康與意志 時時摧殘
est affectus et defectus semper in angaria
虛耗殆盡 痛苦不堪 永遠疲於奔命
Hoc in hora sinc mora corde pulsum tangite
就在此刻 不要拖延 快撥動震顫的琴弦
Divano divano re divano resi
聖潔的 聖潔的彌 聖潔的彌賽
Divano resido divano resia
聖潔的彌賽亞 聖潔的彌賽亞呀
Divano divano re divano resido
聖潔的 聖潔的彌 聖潔的彌賽
Divano resia
聖潔的彌賽亞 聖潔的彌賽亞呀
Hoc in hora sinc mora corde pulsum tangite
撥動震顫的琴弦 最無畏的勇士
quod per sortem sternt fortem mecum omnes plangite!!
也已命運擊垮 同我一起悲號吧
(4)哪個樂隊唱了德國戰車的歌擴展閱讀
《The Mass》這首歌是由一個叫「Era」的法國現代樂團創作的。《The Mass》傳承了Eric Levi自首張專輯《Era》起便汲汲經營的音樂特色,匠心獨具的融合流行、加入靈魂藍調元素、搖滾及古典樂,經過截枝去葉後而產生簡潔有力的流行音樂風格。
它與德國知名音樂家和小提琴手卡爾·奧爾夫(Carl Orff)受盛贊的作品《Carmina Burana》(布蘭詩歌),曲調均源自於發現於德國的中世紀法國宗教福音音樂。一些人將其誤傳為納粹軍歌、亨德爾《彌賽亞》中的曲目。
《The Mass》 與《布蘭詩歌》——《命運,世界的女王》接近,兩者都來自中世紀的法國宗教音樂。
Era將膾炙人口的「Carmina Burana 布蘭詩歌」與來自《EraⅡ》的經典曲目—「Divano」巧妙的熔於一爐,彼此銜接之妙,雖然終究不及Enigma的天衣無縫,但珠玉在前,能達至如此程度已經難能可貴。
Ⅳ 德國戰車的主唱叫什麼
德國戰車的主唱是:Till
Lindemann
德國戰車
外文名:Rammstein
別名:R+
國籍:德國
代表作品:《Herzeleid》、《Sehnsucht》、《Best
of》等
組建時間:1994年
樂隊風格:工業重金屬、前衛金屬
主唱:Till
Lindemann
成立時間地點:1994年、德國柏林
Till·Lindemann,鐵爾·林德曼出生於1963年1月4日,德國音樂家,演員,詩人。現擔任德國Rammstein工業金屬樂隊主唱。
Lindemann
起初在First
Arsch樂隊擔任鼓手。這個樂隊曾經和一個朋克樂隊共同演奏了一首《問題青年之歌》("Lied
von
der
unruhevollen
Jugend")
。該朋克樂隊叫做Feeling
B,其中的成員Paul
H.
Landers
和
Christian
"Flake"
Lorenz
之後亦加入Rammstein
。在90年代,Linderman開始寫歌詞。1994年,他們三人進入並贏得了一場在柏林的競賽,使他們贏得了錄制一部職業四軌樣本唱片的機會,Linderman搬入柏林。
2002年11月Lindemann的詩集Messer出版了。它包括由同名書《Rammstein》的作者,並且是樂隊過去七年的職業時裝設計師,Gert
Hof編輯的54首詩。
Ⅵ 戰車樂隊,德國戰車成名曲
hast 最有名也最普遍的,說到戰車就想到這個
ich will ,,mv是搶銀行的,曲風相當牛逼
Asche zu Asche ,演唱會拿話筒燒火,碉堡了
Du riechst so gut ,戰車第一張單曲,橫掃歐洲
同名歌曲Rammstein,演唱會主唱身上點火
Bestrafe Mich ,我最喜歡的,節奏超強。
Mutter 最經典的單曲,深情的慢歌
seemann 同樣深情的慢歌,柏林演唱會最後一首歌,鍵盤手坐人浪船(沒看過自行網路吧)
Feuer Frei 電影極限特工的插曲
Stirb nicht vor mir 深情男女對唱,戰車少有的情歌
Rammlied 09年戰車單曲,標致戰車的回歸,超強編曲老戰車再現江湖
我覺得戰車的歌不是局限一兩首,而是首首經典耐聽,當然這需要你去發掘。
當然少不了柏林那段被禁播的片段。。buck dich 。。。 如果樓主確實沒看過可能不太能接受。
為什麼我說那麼多呢,因為我最喜歡戰車了。。。
建議看下05法國演唱會,超級勁爆。
Ⅶ 德國戰車樂隊主唱叫什麼
德國戰車的主唱是:Till
Lindemann
德國戰車
外文名:Rammstein
別名:R+
國籍:德國
代表作品:《Herzeleid》、《Sehnsucht》、《Best
of》等
組建時間:1994年
樂隊風格:工業重金屬、前衛金屬
主唱:Till
Lindemann
成立時間地點:1994年、德國柏林
Till·Lindemann,鐵爾·林德曼出生於1963年1月4日,德國音樂家,演員,詩人。現擔任德國Rammstein工業金屬樂隊主唱。
Lindemann
起初在First
Arsch樂隊擔任鼓手。這個樂隊曾經和一個朋克樂隊共同演奏了一首《問題青年之歌》("Lied
von
der
unruhevollen
Jugend")
。該朋克樂隊叫做Feeling
B,其中的成員Paul
H.
Landers
和
Christian
"Flake"
Lorenz
之後亦加入Rammstein
。在90年代,Linderman開始寫歌詞。1994年,他們三人進入並贏得了一場在柏林的競賽,使他們贏得了錄制一部職業四軌樣本唱片的機會,Linderman搬入柏林。
2002年11月Lindemann的詩集Messer出版了。它包括由同名書《Rammstein》的作者,並且是樂隊過去七年的職業時裝設計師,Gert
Hof編輯的54首詩。
Ⅷ 德國戰車比較有名的歌曲是哪些
德國戰車比較有名的歌曲是《Du Hast》,是他們的經典代表作品。
歌名:Du Hast
作詞:Till·Lindemann
作曲:Rammstein
歌手:德國戰車(Rammstein)
歌詞:
hast 你恨
hast mich 你恨我
hast mich gefragt 你有問過我嗎
hast mich gefragt, und ich hab nichts gesagt 你有問過我嗎,而我什麼都沒有回答
第一段
Willst bis der Tod euch scheidet 直到死亡將你們分離,
treu ihr sein für alle Tage 你是否會永遠對她忠誠?
Nein 不!
第二段
Willst bis der Tod euch scheidet 直到死亡將你們分離,
sie lieben auch in schlechten Tagen 你是否會永遠愛她?
Nein 不!
第三段
Willst bis zum Tod,der scheide 如果沒有了性,
sie lieben auch in schlechten Tagen 你是否會永遠愛她?
Nein 不!
德國戰車(Rammstein),世界上最著名的工業重金屬樂隊,由德國東部地區一群厭倦了工廠生活的無產階級組成。他們秉承了德國電子樂的一貫作風——無感情、冷冰冰、有著金屬般的質感。他們通過吉它采樣的方式進行創作,完全用德語演唱,背景里常常穿插了陰冷而飄渺的伴唱,類似中世紀的感覺,他們的音樂混雜了工業和電子成分,發表專輯Herzeleid、Rosenrot、Mutter等。
Ⅸ 德國戰車是一個什麼樣的樂隊他們唱的好像都很低沉,很有氣勢拜託各位了 3Q
組建時間:1994 國籍:德國 風格類型: Alternative Metal(另類金屬) Heavy Metal(重金屬) Instrial Metal(工業金屬) Progressive Metal(前衛金屬) Rammstein背景資料 戰車樂隊來自德國,前東德,一個被專政的國家,這讓我們不由而然的產生了一種同志似的感情.也更能理解他們音樂中的機械性。鏗鏘的金屬吉他掃弦,末日審判似的主音,一切的陰謀來自於德國的Rammstein(戰車樂隊)。 超重而宏大的金屬吉他,融合著工業的迷亂,堅定陰暗的德語唱詞奔流而出,轟擊著你的耳膜,使你輾轉反側,卻又安然的沉浸於不安之中,註定了的,你必死無疑。齊柏林式RIFF,陰冷的KRAFTWERK電子精華,飄逸的女聲,從不同的地方涌進你的耳朵里,在裡面燃燒著寒冷的火焰。於是,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無止境的洪大,你被淹沒了。 在新專輯中,他們唱到"我親愛的孩子,保重自己,我是你枕頭里的聲音,我給你帶來些東西,從我胸膛里扯出來的東西.',在陰沉的低吟後,暴烈的吼叫"不要在我的腹上留下臍帶,母親,母親!!!'以及在的MV中類似政治諷喻式的白雪公主的故事,不能不讓你產生快感。 來自德國的RAMMSTEIN樂隊,我們有翻譯為納粹戰車,也有叫德國戰車,具體名字不在討論范圍內,我們只要知道它是一個能讓任何人——不管是否為搖滾/金屬樂迷都興奮的不能自已的樂隊。 Rammstein是一支德國的重金屬樂隊,由東德地區一群厭倦了工廠生活的無產階級組成。它們的音樂混雜了工業和電子成分。 他們的名字來源於Ramstein空軍基地(加了個「m」),也就是Ramstein空難的發生地。1988年8月28日,在一次美國空軍的飛行表演中飛機相撞造成80人死傷。樂隊起這樣的名字旨在讓人們不要忘記發生在空軍基地的悲劇。從字面上看,「ram stein」其實是「石頭大槌」的意思。 由於他們國籍的緣故,以及樂隊陰暗的風格和軍國主義的意象,他們被控為法西斯分子,當然事實上並非如此。Rammstein不想和政治扯上關系,假如非要有關,那他們是左翼。 樂隊成員: Richard Kruspe: 吉他 Paul Landers: 吉他 Till Lindemann: 主唱 Oliver Riedel: 貝司 Christoph Schneider: 鼓 Flake: 鍵盤 2006-2-5 19:32 回復 184200170 0位粉絲 2樓 陰霾密布 1939年9月,德國戰車鋼鐵洪流跨過波德邊境殺入波蘭,從而拉開了德軍要霸佔歐洲的野心序幕。隨後幾年中,作為軍中主力,強悍的德國戰車在戰場上一路狂飆,左沖右突,成為盟軍眼中最為恐怖的夢魘。 1945年4月,隨著德軍全線敗退,名震一時的德國戰車最終步入覆沒之路。 1993年,沉睡的德意志戰車的鏗鏘聲再度響起,以銳不可擋之勢席捲全球。 點將台 RAMMSTEIN樂隊來自INDUSTRIAL METAL發源地德國。"戰車"是樂隊的中文譯音,其實這是國內樂迷根據其音樂風格為樂隊"度身訂做"的名稱。RAMMSTEIN在德語中並沒有具體意思,RAM是德國一地名,該地曾在十幾年前的飛行表演中發生過一起導致百多人喪生的慘劇;而STEIN在德語中是磐石的意思。樂隊成員將這兩個單詞合起來取之為名稱,不難看出其血腥味和重型風格。 樂隊由6位來自前東德地區的彪形大漢組成: 主音TILL的來頭可謂不少,他是前東德國家游泳隊成員,曾在歐洲游泳錦標賽中奪得長距離賽事的冠軍,後因永久性肌肉拉傷而不得不退出國家隊,其後獲得煙火學工程師職位,並加入了一地下金屬樂隊FIRST ARSCH中擔任鼓手。 PAUL是RAMMSTEIN的組織者,核心人物,在樂隊中擔任節奏吉它手,來自東柏林另一地下金屬樂隊DIE FIRMA。 與PAUL一樣來自DIE FIRMA的CHRISTOPH在RAMMSTEIN中任鼓手一職。 一身肌肉身形,凶神惡煞的大傢伙RICHARD擔任主吉它手。 貝斯手OLIVER在加入樂隊前是一隊PUNK樂隊的成員,在樂隊中相對顯得不顯眼。 最後加入RAMMSTEIN的是高瘦的鍵琴手、采樣手LORENZ,樂隊中電子音效由他一手炮製。 成軍記 故事由柏林圍牆的倒下而開始。在前東德共黨的鐵幕統治下,你可會想到有METAL、PUNK這類離經叛道的音樂存在?當時尚未組成RAMMSTEIN的成員們給了我們一個肯定的答案。盡管當時的政府管制嚴厲,但他們平時充當社會主義勞動者,工作之餘秘密在各自樂隊中練兵。隨著東西德的統一,他們立即理所當然的將工作拋棄到九霄雲外,專心投入玩音樂。1993年,PAUL對他原樂隊的音樂取向有所異議,於是邀CHRISTOPH一道脫離了該樂隊,另起爐灶,決心創造一隊風格更重型、樂風更暴戾的樂隊組合。憑著A認識B,B認識C的關系網,PAUL很快就繳集了幾位志同道合之士,也就是現今的RAMMSTEIN陣容。說來有趣,鍵琴手LORENZ來自一隊哥特組合,當PAUL邀請他加盟時,他當面就表示在一隊METAL樂隊中加入他的電子元素是一件無聊透頂的事,因此死活不肯加入。後來在樂隊成員們的邀請下,他參觀了樂隊的排演,被樂隊的獨特風格所吸引,最終加入了樂隊。就這樣PAUL的構想吸引了來自METAL、PUNK、GOTH幾類樂隊的成員,RAMMSTEIN終告成軍。樂隊剛組成時,擔任主唱一職的並非TILL而是鼓手CHRISTOPH,因為CHRISTOPH在原來的樂隊中就是主唱,而TILL以前是一名鼓手,但樂隊各成員領教過TILL的獨特唱腔演繹後覺得這種風格更適合RAMMSTEIN的音樂,於是TILL和CHRISTOPH的崗位就此對調過來。 正是由於樂隊成員多元化的背景,從而構成RAMMSTEIN多種元素共冶一爐的樂風,這種音樂揉合著INDUSRIAL METAL、DEATH METAL,甚至可以在內里找到TECHNO的曲式、哥特的陰暗影子以及絲絲德國古典的味道。這些化學元素的碰撞產生一種只屬於RAMMSTEIN的獨特風格。雄渾有力的鼓擊和緊綳著的貝斯構成其心臟部分,宏大的法茲音牆和吉它RIFF緊密圍繞著鼓點和貝斯鋪展開來,而吉它RIFF又時而加插進毒辣的SOLO,再配上點睛式的鍵琴點綴,形成背景音樂骨架。當然還少不了TILL的招牌主唱演繹。跟眾多其他的METAL樂隊的嘶喊式唱腔有著天壤之別,TILL總是把聲線壓得低沉無比,並帶著濃郁的古德語鼻音喉音。TILL就用這種喪屍式唱腔咆哮著吐之不盡的憤怒。熾熱的音樂碰上冰冷陰沉的嗓音,這種貌似水火不相容的配搭不僅沒有沖突,反而更使整體氛圍增添了一種血淋淋的味道,聽著TILL的聲音不禁令人想起手扛巨大斧頭的冷血劊子手。而他的歌詞部分一樣使人為之著迷。盡管TILL矢口否認他的歌詞有過激的含義,但從內里我們仍可感受到更加赤裸裸的血腥味 2006-2-5 19:35 回復 184200170 0位粉絲 3樓 記得我在聽LIVE AUS BERLIN現場收音專輯時已經非常渴望有機會一睹其壯觀場面。終於在去年有幸購得該演唱會VEDIO。雖則對RAMMSTEIN現場的沖擊力早有準備,但還是給震懾住了。單看台上滿布巨型鋼管,高高搭起的鋼架,台頂的超特大號工業轉頁扇的台型足以感受到重型台風。漆黑中舞台上一道道向上燃燒的火焰拉開序幕,幾位成員分別在幾個爆炸中如鬼魅般突然出現,其中吉它手RICHARD面上掛著新添的疤痕,貝斯手滿身血跡。陰暗的哥特式背景音樂響起,到幽暗凄涼的琴鍵聲奏出,才知道開場曲目是SPIEL MIT MIR。而緊接著獻奏的歌曲越見暴烈,樂隊成員的舉動也越歇斯底里,演出招式也越層出不窮。BESTRAFE MICH一曲中,TILL赤裸上身露出一身健碩肌肉,邊唱邊用S/M皮鞭狠命抽打自己身軀。SEHNSUCHT一曲中TILL用麥克風連續數下猛砸往額角直至頭破血流為止。ASCHE ZU ASCHE演奏到高潮時,兩支麥克風突然起火燃燒,然而兩位吉它手貼著燃燒成火球的麥克風高聲吶喊伴唱。HEIRATE MICHD的前序極富死亡氣息:漆黑的台上由幽藍色的燈光組成一個個巨大的十字架,心臟跳動聲、神秘的僧侶頌經聲、喪鍾敲擊迴音聲猶如從地獄深處傳出的邪惡之音,場邊數十盞探射燈象利劍一樣直刺往漆黑的天際,場內邪氣彌漫,儼如失足墮進煉獄。更驚人的一幕出現在與樂隊同名曲目RAMMSTEIN中。樂曲再次由黑暗氛圍作序幕,超巨型工業轉頁扇轉動著從台頂徐徐降下,緊接著舞台底部映出一道熊熊火光,一個火球狀物體從台底慢慢上升到檯面,原來是TILL穿著一件全身著火的衣服,他更是若無其事的任由烈火燒身,從曲首唱至曲尾。難怪RAMMSTEIN現場演出的風格被人稱作SHOCK METAL,處處給人震撼的感覺,演唱會從頭到尾觀眾都被這種震撼感煽動著,數萬人熱情拍掌、雀躍、萬人大合唱,場面蔚為壯觀。而兩名吉它手PAUL和RICHARD,貝斯手OLIVER從出現在台上到結束都保持著"死老竇"一樣的冰冷表情。
Ⅹ 關於德國戰車樂隊
[align=center]德國戰車
樂隊成員:
Richard Kruspe: 吉他
Paul Landers: 吉他
Till Lindemann: 主唱
Oliver Riedel: 貝司
Christoph Schneider: 鼓
Flake: 鍵盤
國籍:德國
1994年組建
音樂風格
前衛金屬,工業金屬,另類金屬,重金屬
簡介
Rammstein是一支德國的重金屬樂隊,由東德地區一群厭倦了工廠生活的無產階級組成。它們的音樂混雜了工業和電子成分。
他們的名字來源於Ramstein空軍基地(加了個「m」),也就是Ramstein空難的發生地。1988年8月28日,在一次美國空軍的飛行表演中飛機相撞造成80人死傷。樂隊起這樣的名字旨在讓人們不要忘記發生在空軍基地的悲劇。從字面上看,「ram stein」其實是「石頭大槌」的意思。
由於他們國籍的緣故,以及樂隊陰暗的風格和軍國主義的意象,他們被控為法西斯分子,當然事實上並非如此。Rammstein不想和政治扯上關系,假如非要有關,那他們是左翼。[/align]
德國戰車
90年代最偉大的德國工業金屬樂隊——Rammstein(戰車),他們秉承了德國電子樂的一貫作風----無感情、冷冰冰、有著金屬般的質感。他們通過吉它采樣的方式進行創作,完全用德語演唱,背景里常常穿插了陰冷而飄渺的伴唱,類似中世紀的感覺。一直很驚訝於他們的想像力,那些重型的吉它RIFF都充滿了生命力,伴隨著跳躍的電子節拍,很前衛,也非常的過癮。戰車是什麼?戰車來自德國,前東德,一個被專政的國家,這讓我們不由而然的產生了一種同志似的感情。也更能理解他們音樂中的機械性和悲壯的英雄主義色彩。Rammstein樂隊1994年成立於德國東柏林,由於著名影視導演David?Lynch的支持而逐漸成為當今最為著名的另類搖滾樂隊。如今,Rammstein那暴烈、令人精神錯亂的演唱會讓他們紅遍整個歐羅巴。Rammstein的成員包括主唱Till?Lindemann(曾經是前東德奧運游泳隊成員),吉他手Richard?Kruspe及Paul?Landers,貝斯手Oliver?Riedel,鼓手Christoph?Schneider以及鍵盤手Flake?Lorenz。與著名視覺搖滾樂隊KISS相似,Rammstein也使用煙火來烘托演出現場氣氛,但Rammstein略帶專制主義的歌詞和工業重金屬的音樂風格表明他們反對商業化。盡管樂隊極力否認,但Rammstein的樂迷主要以持有右派政治觀點的人為主,因為他們的歌曲總是在反映對諸如少年性騷擾、人為災害、生態問題等的不滿。Rammstein這個單詞直譯為古代攻城用的一種石制沖車,但樂隊則指出Rammstein這個名字來源於1988年發生的一次航展空難,當時有88人遇難。他們的首張專輯《Herzeleid》在瑞典錄制,盡管推銷的預算緊張,但這張專輯僅僅在德國就獲得了超過50萬張的銷量,這也昭示了樂隊極有潛力的商業前景。到1997年專輯《Sehnsucht》推出後,Rammstein的形象一夜之間就佔領了歐洲各大報章。在著名導演David?Lynch的電影「Lost?Highway」中引用了兩首《Sehnsucht》的歌曲後,美國那些追隨Marilyn?Manson以及KMFDM的樂迷也開始迷上了Rammstein。和Marilyn?Manson一樣,Rammstein樂隊也捲入了美國哥倫比亞校園槍擊事件之中,因為在1999年四月的那次事件中,兩名開槍殺死其它15位同學的學生稱其行為動機來自於Rammstein的演唱會,結果樂隊之後售出的每一張專輯都被用紅色註明了那次流血事件。新專輯《Mutter》依然充滿悲壯的英雄主義色彩,從一開始的大氣的鋪墊到中間那幾首充滿隆隆鋼聲與工業味十足的樂風,到後面那首悲壯的慢歌,依然顯現出一支足以用「偉大」來形容的樂隊風范。?
這張專輯打破了傳統工業金屬的界限,表現了Rammstein最擅長的古典主義風格,實在是工業金屬迷的必悵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