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國人怎麼蓋房子
德國用模塊建房子模式在中國也有類似的案例了,那就是海容建築節能模塊建房子,模塊本身相當於內置模板跟雙層保溫層,插好模塊,擺放好鋼筋之後澆灌混凝土,牆體部分就完成了,地基可以用磚混,也可以用我們的模塊建房工藝,頂板有專用的頂板模塊,也可以起尖頂。三層一澆築,房子安全系數高,性能好。雙層保溫(隔熱),冬暖夏涼,防潮,防火,耐鹽鹼,抗震,施工簡單。
㈡ 據說德國人在往牆上釘釘子時,總是先要用尺子一絲不苟的量好具體位置,而我們呢,
這就是我們的工業水平與德國工業水平差距那麼大的原因,我們做事缺少那種一絲不苟的精神
㈢ 德國人是怎麼殺猶太人的
首先我必須鄙視前一位回答者。。。怎麼能這么說呢·~
沒有奸殺,因為希勒特相信自己的民族是高尚的民族,不能讓高尚的血液與要被淘汰的猶太民族相結合,他嚴令自己的部隊禁止與猶太人發生性關系,更不要說奸殺了……
主要是毒氣殺害,然後用焚屍爐燒掉,這樣不會留下痕跡。槍殺在於少數,主要是遇到猶太人反擊,逃跑,追捕猶太人時會發生槍殺。
㈣ 一面坡鎮的歷史沿革
一面坡鎮,原名唐氏參營、一禡坡、一墁坡、五卡斯。
關於唐氏參營一名的由來,傳說是在北宋末期南宋初期,徽、欽二帝被擄到依蘭坐井觀天之後,徽、欽二帝的十餘名親兵怕被高宗趙構殺頭,在一位姓唐的將領帶領下,以營救徽、欽二帝為名,尾隨押解徽、欽二帝的車馬進入北方,在依蘭附近日出夜伏數月,在營救徽、欽二帝無望的情況下,洗擄了依蘭、賓州附近的幾個村莊,搶得一些生活用品和女眷,進森林沿阿什河到烏珠河至螞蜒河,到達一面坡之後,見此地四面高山環繞,古松參天,氣候溫和,便選出陡坡上一塊平如點將台的闊地(現褲襠街西300米安營紮寨,伐木結廬,墾荒漁獵與被擄女眷苟且存活。之後不久,有兵卒在周圍密林中挖得山參數棵,獵殺猛虎數只,割取熊掌數對,到冰封螞蜒河後,派人沿螞蜒河出山,輾轉到金都,換些食鹽布匹維持生計。數年之後,徽、欽二帝駕崩,此股親兵泯滅救主之心,亦無意重返中原,一心一意地與所擄女眷過活,靠挖參、漁獵養活兒女。遼、金到滿清時期,開始有珠民在烏珠河、螞蜒河沿岸搭地窨採集珍珠進貢,珠民發現這股北宋親兵後裔之後,均稱這一部落為唐氏參營。到光緒元年(1875年),唐氏參營已成為約百十戶人家的小村落。 隨著唐氏參營人煙稠密,唐氏參營後人在挖不到人參、捕不到虎豹的情況下,開始拿起祖先所遺兵器出山搶掠。因這些人是北宋武士之後,均有家傳武藝在身,打家劫舍時少遇對手。故此,唐氏參營又被方圓幾百里之內的人稱之為「匪巢」。
從唐氏參營更名為一禡坡的過程,是因那些時而為民時而為匪的唐氏參營後人每次出發搶掠前後,都要在營地舉行祭天、祭地、祭祖先的儀式。而「禡」字是指古代在軍隊駐扎的地方舉行的祭禮。而唐氏參營的東側,有一面約50米長的陡坡。於是,唐氏參營在唐姓將領後人因病禍消亡,唐氏參營再無唐姓後人居住之?後,便將唐氏參營改為「一禡坡」。 一禡坡因何被叫成「一墁坡」,此話應從晚清時期關內逃難之人進入一禡坡說起。當時,逃難的人群之中,多有山東人,山東方言稱「抹牆」為「墁牆」。到一禡坡之後,見那50餘米長的一道小坡如墁過的一面牆那樣平整,便將一禡坡改叫成一墁坡,久而久之,一禡坡取名原意已被人忘卻,一墁坡已成為人們公認之地名了。墁坡為何又被改為五卡斯呢?原因是1896年俄國工程師到一墁坡繪制地理圖並劃勘中東鐵路線,1897年開始由俄國境內修築鐵路,經綏芬河修到一墁坡,1903年修成現今一面坡站,距哈爾濱162公里,距牡丹江192公里,是濱綏中間加木柈(當時火車頭所需燃料)、上下旅客、裝卸貨物的一個大站。車站修成後,俄人將車站命名為「五卡斯」站,一墁坡這一從唐氏參營演化而來的村名,也由此改為五卡斯。車站建成之後,俄國人相繼在車站附近建成了以西大樓(駐扎俄國軍隊。1900年俄國以護路為名先後出兵17萬人侵入我國東北,西大樓可駐兵800餘人)、東大樓(公園主樓,冬天,俄人在此過聖誕節;春天過巴斯節;星期天,濱綏線俄人乘火車到此遊玩盡興而歸;夏季,俄國貴族到此避暑)、車站大樓(駐扎俄國警察)。
隨著五卡斯車站落成,一墁坡(五卡斯)這一密林中的小村落迅速繁華起來,三十多年時間里,就有200餘戶俄國人到此定居(至今,一面坡鎮仍保留俄式建築81處,異城風情仍很濃郁)除褲襠街等幾條自然形成的街道之外,還設立了數條與哈爾濱街道同名的大直街、鐵路街、買賣街等等。與此同時,工、農、商迅猛發展起來,幾年間,這里就有「八大家」工商業戶聞名遐爾:公和利號火磨(公和利麵粉廠,建於1913年,由俄國人創辦,採用瓦斯機轉動鋼輥磨,日生產能力900普特,年生產能力約27萬普特)、天興油坊、萬隆泉、德盛泉、萬興源(此三家燒鍋制酒加兼營油坊)、和順成、蚨順泰、裕豐恆等三家大百貨商店;商服業有新世界、賓宴春、狗不理天津包子鋪、厚德福等幾家大飯館;街里有東市場、西市場、大興當鋪和幾家中、西醫院;娛樂場所有普慶茶園、落子園、說書館、寶局、牌九局和幾家妓院,僅新春里一家妓院就有妓女40多人,成為單身漢及浪盪之徒留戀之地。繁華起來的五卡斯,先後有俄、英、日、德、韓等國商人在車站附近設置了代辦處,大量廉價收購延壽、方正、五常、珠河、葦河各縣農民手中的糧食和人參、鹿茸、虎骨、熊膽、貂皮等珍貴物品運往國外。五卡斯車站的建成,更使一墁坡周圍的森林資源遭到了空前的掠奪。從1900年到
1931年三十餘年中,五卡斯車站站里站外的紅松、榆、柞、楸、水曲柳等珍貴木材堆積如山,一列車一列車的原木源源不斷地運往國外。當年由原始森林包裹著的唐氏參營在變成五卡斯之後,已露出了光光的脊背。
一面坡鎮
隨著列強的瘋狂掠奪,文化教育和宗教文化也在五卡斯繁盛起來,在原有兩所塾館的基礎上,成立了特區男二校、女二校,專門教習俄文和漢語。佛教、道教、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先後在五卡斯傳道授業。南山坡、西山、北山建有寺廟,4月初8、18辦廟會,善男信女燒香、拜佛、還願、趕廟會、看大戲、看雜耍,有買有賣,好不熱鬧;?北山有道教青雲宮,有道士數人;伊斯蘭教有清真寺,回民每年在清真寺里過開齋節;基督教分長老會和浸信會,此教教徒眾多,每逢星期天便集聚在教堂做禮拜。 關於五卡斯因何改為一面坡,其中的過程是非常曲折的。1900年,俄國人烏魯布列夫斯基投資在哈爾濱建立了中國第一家啤酒廠,1901年俄、德兩國商人在哈爾濱辦了第二個啤酒廠,1902年——1903年捷克人在哈爾濱建了第三個啤酒廠之後,1903年德國人在青島又建立了第四個啤酒廠——英德啤酒廠。啤酒業在中國迅速崛起之際,五卡斯商人楊連成籌資15萬元創建了中東啤酒公司,招收職工18人,年產啤酒50萬瓶。
在中東啤酒公司建成後,俄人勒令楊連成以俄文五卡斯為啤酒公司命名,而頗有民族骨氣的楊連成堅決不使用五卡斯這一名稱,堅持以五卡斯原名一墁坡為公司命名。但是,在商標上為一墁坡中東啤酒公司作英、日、德、意、俄等國字母翻譯時卻遇到了困難,因為,一墁坡中的墁字,原是山東方言,任何一國的字母也難將此字恰當地翻譯出來。當時的啤酒,均賣給住華的外國人,中國人尚不飲用此酒,無譯文,中東啤酒公司的啤酒就無法銷售出去。無奈之下,楊連成只好將一墁坡中的墁字改為面字譯成外國文字印上商標。從此,一面坡中東啤酒公司便在五卡斯東興村52號誕生。而一面坡三個字,也隨著啤酒在中東地區的銷售而傳播開來,久而久之,它的名氣已蓋過了五卡斯,致使俄人在五卡斯站牌上又標上了一面坡這一由啤酒而產生的中國地名。
楊連成的舉動,得到了首任五卡斯分防巡檢徐子初的大力支持。徐子初,直隸籍,光緒29年(1903年)燒鍋甸子(今延壽縣周家屯)分防巡檢改設長壽縣,分防巡檢移駐一面坡,成為清廷設在珠河境內最高的行政機關,徐子初成為首任巡檢。徐子初亦是位頗具正義感的清朝官員,在楊連成執意將啤酒公司以一面坡命名俄方橫加干預之際,徐子初將五卡斯分防巡檢改為一面坡分防巡檢,以示響應。俄方迫於分防巡檢之壓力,只好默許楊連成使用一面坡三個字為公司命名。到民國元年,歷經一面坡分防巡檢的成俊清(安徽籍,光緒31年蒞任)、吳景建(京兆籍,光緒33年蒞任)、楊文孝(四川籍,光緒34年蒞任)、王麗生(安徽籍,宣統元年蒞任)、譚宇清(涿州籍,宣統2年蒞任)、王羲文(奉天籍,宣統3年蒞任)、李子明(德惠籍,民國元年蒞任)均對一面坡中東啤酒公司的發展及一面坡這一名稱的使用給予了鼎力支持。因此,從1903年到1912年(民國元年)地方文牘檔案上,基本看不到五卡斯之字樣。
在為啤酒命名時,楊連成同樣拒絕使用五卡斯這一俄文為啤酒命名,取「三星高照」中的三星兩字為啤酒命名,稱為「三星啤魯啤酒」。從此,一面坡與三星啤酒便得以廣泛流傳。關於五卡斯一名的徹底消失,是在日寇侵佔一面坡之後。1932年2月21日上午,日軍鐵甲車開進五卡斯站,佔領了車站附近的樓房之後,開始向撤到南山與日軍對峙的紅槍會、大刀會放槍放炮,紅槍會、大刀會亦用步槍、小炮向日軍還擊,激戰了3個多小時,雙方各有傷亡,最終,紅槍會、大刀會撤進深山,戰斗方結束。日軍佔領五卡斯之後,曾兩次受到抗日武裝的襲擊,日軍開始懷疑駐五卡斯俄國人暗中支持抗日武裝襲擊他們,理由是抗日武裝使用的槍炮中有俄式武器。因此,日軍接連派駐島村大佐的守備隊和大成部隊的騎兵隊、大炮隊、摩托車隊分別在鐵道南(二十八家子)和鐵道北西大樓(原俄兵營)駐扎,為打消俄國人氣勢,將標有五卡斯字樣的站牌、鎮牌統統砸掉,為收買當地士紳人心,正式啟用一面坡為小鎮地名。以鎮主街中部有一段長約50米的漫坡而得名。約在1875年形成居民點。1903年中東鐵路建成設站,遂成集鎮。珠河縣設治後,一面坡為珠河縣第二區。東北淪陷時期,一面坡是日偽政權在哈東地區的統治中心。1945年東北光復後,設有哈東專員公署、哈東軍分區司令部和一面坡區政府。1956年為一面坡鎮。1958年改為公社。1980年恢復一面坡鎮。1956年由一面坡分設九江鄉,因駐地九江泡屯而得名。1958年九江鄉並入一面坡鎮。1985年再由一面坡鎮分出設鄉,因駐地在萬山屯而名為萬山鄉。萬山屯因車站而得名。中東鐵路修成後,在這里設第140待避站。民國時期,因其處在群山之中而命名萬山。1985年末,一面坡鎮面積89平方千米,人口39492人,其中農業人口12643人,轄12個村,9個自然屯;萬山鄉面積238平方千米,人口9599人,其中農業人口8009人,轄11個村,19個自然屯。1996年,一面坡鎮面積119.8平方千米,人口4萬人,轄鎮東、鎮中、鎮北、永昌、永樂、三陽、隆泉、民樂、治安、長營、普慶、鐵道12個行政村;萬山鄉面積238平方千米,人口1萬人,轄萬山、五七、環山、勝安、月星、珠寶、西安、九興、九江、大連河、九星11個行政村。2000年五普人口,一面坡鎮32963人,萬山鄉8619人。2002?年,撤銷萬山鄉並入一面坡鎮。
㈤ 二戰德國投降後,歐洲人是怎麼報復德國人的
德國投降以後,歐洲對德國報復相比德國戰爭期間犯下的罪行來說,並不算太厲害,並很快得到了剋制。二戰期間,德國在本土和被佔領地區犯下了不少戰爭罪行,除了大肆屠殺猶太人之外,被他們視為劣等民族的斯拉夫人、吉普賽人、黃種人也受到了殺戮、驅逐或者是被抓進集中營。而為了維持戰爭需要,德國還在佔領區搜刮一切所需的物資,從工業品到農產品都不放過,因此很多被佔領地區都爆發了飢荒,很多人因此餓死。
不過隨著冷戰的開始,由於德國是東西方對壘的前沿,各國也不得不迅速調整了對德政策,逐步終止了對德的各種報復。所以總的來說德國人遭到的報復不算太嚴重,相比他們在戰爭期間的所作所為來說,完全不成比例。
㈥ 德國人的性格特點是怎麼樣的
一、德國人的性格:
德國人的性格特點是:嚴肅、保守、自省,在做生意時小心謹慎。德國企業管理者和中國的民營企業家極為相似,都很節儉,善於運用資源,所不同的是他們更懂得享受生活。
德國人在世界史上留下的筆跡總是那麼凝重而深刻。這個民族有著嚴謹、冷靜而內斂的民族性格。他們以樂於遵守自己制定的各種規章和制度並引以為豪。事實上,精確而合理的種種安排總是能讓德國社會有條不紊、按部就班地穩步前進。
即使在遭受外部環境的巨變之下,德國人仍然能保持著一種本能的坦然。在德國,人們視遵紀守法為最高倫理原則,人們普遍存在著求穩怕亂、安於現狀、自滿自足的心理。這一心理的形成是有其一定的歷史淵源的,與德國經典哲學文化傳統有著直接的關系。
二、並不是所有德國人都是這樣。
德國確實是個優秀的國家,卻並非像中國的某些段子手說的那樣完美。在德國長期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德國也有食品造假丑聞,房價也在上漲,大型活動後一樣會有垃圾滿地的情況,也一樣發生過踩踏事件。德國人的閱讀能力和習慣也並非像報道的那樣好。
2013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德國有近1/10的人是文盲。遺憾的是,這類信息雖然會讓畫面變得完整,但也讓其變得復雜,不便於講述,自然被有意無意地忽略。於是,德國神話就這么誕生了,並被不知情的網民廣泛傳播。
中國人偏愛神化德國的原因:
一、可能是因為中國人有這方面的心理需求。
1、首先,我國的歷史教育突出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所遭受的各種屈辱,這固然有助於培養國人的愛國主義精神,但同時也銷蝕了中國下一代的文化自信。
2、其次,改革開放以來的現代化過程是一個不斷向西方學習的過程,偏重介紹西方的先進經驗。這讓中國社會取得巨大進步,但同時也將西方發達國家塑造為楷模,並深深嵌入中國人的深層心理意識,成為滋生崇洋媚外心理的土壤。
3、再次,製造和傳播德國神話既能宣洩對當前現實的不滿,還能通過指明中國社會未來的發展方向而增強個體存在的現實感和社會參與感。
二、德國確實是個優秀的國家,符合喜歡尋找榜樣的中國人的口味。
1、德國沒有美國充當世界警察所帶來的政治累贅,也因為深刻反省二戰罪行清除了納粹歷史的包袱。嚴謹、認真、誠實、可靠、守時、講求秩序和原則等國民性格讓德國人深受歡迎。
2、德國人在哲學(康德)、文學(歌德)、社會學(韋伯)、科學(愛因斯坦)、教育(洪堡)、音樂(貝多芬)、運動(足球)等領域取得的成就,以及企業(賓士)在全球提供的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等,幫助德國贏得世人尊重。在2014年BBC的全球民意調查中,德國被評為「對世界具有最積極影響的國家」。
中國固然需要自我批判的精神。但是,中國不應該繼續塑造甚至編造西方神話來自我矮化,這不僅不利於中國社會的進步和革新,反而容易讓國人繼續在心理意識上甘為西方的附庸。隨著中國在世界體系中的地位逐漸從邊緣走入中心,我們應該有意識地拋棄西方比中國好,重建文化自信。
㈦ 德國人發明「砌磚神器」是怎麼用的
這個的話,根據這個神器就可以很輕松的製造出磚,很方便的
㈧ 二戰前,德國人的尊嚴是怎麼被世界踐踏的
首先,更正一點,那是德國人自己踐踏的。
威廉二世外交沒搞好,惹了一堆大塊頭把自己夾在中間暴打,最後身死國滅,還想要尊嚴?
其次,幾個戰勝國沒把德國肢解了已經算是挺客氣的了,所謂「尊嚴被踐踏」只不過是當時德國人的被害妄想症而已。
要是被侵略最後割地賠款,我們還同情一下,德國一個主動挑起戰爭最後被狠狠修理的,裝什麼可憐?
㈨ 德國人怎麼樣有知道的嗎
這也要看人的性格吧,一般說 跟德國人交往其實並不難,德國人很開放,但也不是世界上最開放的民族,不少德國人也很內向。開放的德國人很好相處,跟他們去喝幾次酒,蹦個迪,或者混幾次Party,就很容易打成一片,別人邀請你,千萬不要拒絕,德國人不會問第二次。和他們好好相處就行。德國的法律和規矩很嚴格,但是只能看出他們嚴謹或者不好說話吧。哈,你看上的過人了?
㈩ 看看人家德國人是怎麼清理河道的
德國人養花的特點,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德國戰後民生凋敝,城市滿目瘡痍。人們只能用大片的植物掩蓋城市創傷,也藉此來撫慰心靈的創傷。戰後重建,經濟沖上快速道後,各種社會問題接踵而來。很多人心靈苦悶,無處派遣,於是養花種草就更進一步的傳播開來了。這種奇特的現象,造就了德國無論大小城市都有連片的綠茵草地,家家都花草繁盛的景象。初來乍到的外國人看後都驚嘆並贊賞不已,但老一輩的德國人都知道,這滿目繁盛背後的辛酸與無奈。說到底,深層次講,是一個倔強民族的社會心理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