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國為什麼沒能打下英國
德國實力太弱,就這么點實力,海軍根本不是英國的對手,空軍在數量絕對優勢下又作戰失利,自己從來就沒有戰略轟炸機,從來只有被英國人的戰略轟炸機轟炸的份,戰斗機和其他所有飛機一樣,航程又很短,英國那麼近的目標也不能全程護航,空戰時間更是可憐,所以德國根本沒有英國作戰的制空權和制海權,根本不可能進行後面的兩棲登陸作戰,再說德國也沒有任何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的能力,這點即便連狂妄的希特勒也很清楚。登陸那麼近的挪威就出了丑,重巡洋艦布呂歇爾號被挪威岸炮擊沉,驅逐艦單挑又扛不住不要命的英國人,2艘戰列巡洋艦對付英國人老朽的戰列巡洋艦也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地中海上登陸克里特島雖然速戰速決,但是報銷了自己5000精銳傘兵,從此德國傘兵再也沒有大規模行動。這么點地方都搞不定,怎麼可能登陸英國作戰。
2. 二戰德國為什麼打不過英國
德國打不過英國是因為英國的「資源」遠遠超過德國。英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和最廣大的殖民地,而且牢牢地掌控了制海權,控制了蘇伊士運河。德國想快速迫使英國投降實現不了,而且他打下來的歐洲本土國家只是一個鬆散的聯盟,迫不得已進攻蘇聯。
3. 二戰德國為什麼不消滅英國
根本原因:
戰略上陷於兩線作戰,德國國土面積和人口使他不可能同時應對多個強大的敵人。歷史上菲特烈大帝時期普魯士因為四面受敵差點亡國,後來的一戰也是因為未能徹底擊潰東西線的任意一線而失敗。二戰失敗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失誤上。1.未消滅英國而攻打蘇聯。 2.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美國參戰,二戰均勢迅速打破,美國的參戰使整個戰爭形勢迅速向盟軍方面發展。
次要原因:
1. 43年的俄國冬天比任何時候都寒冷。德國大批精銳凍死凍傷。感覺俄羅斯每次面臨亡國的關頭天氣總是向著他們,比如拿破崙侵俄時期。
2. 俄國人勇於犧牲的精神。盡管我不喜歡俄羅斯,但這真是個值得佩服的英勇的民族。
3. 殘酷的民族政策將蘇聯群眾推向了斯大林一邊(其實當時很多人憎恨斯大林。德國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深淵。
4. 大西洋戰場和北非戰場牽制了大量德國人力物力資源。
5.美英的戰略大轟炸。44年後。德國武器產量嚴重不足,這是非常致命的。後來在空戰中,盡管德國空軍非常優秀,但面對美國的閃電戰機仍然無所適從。自己的噴氣式又不成熟。
6. 人口有限,德國當時只有約7000萬人口。顯然無法應對持久戰。
7. 盟友的無能。特別是義大利,要不是義大利不斷拖累德國,說不定德國還能堅持1 年。其他盟友,按照一個德國兵的說法「一觸即潰」。
8.指揮失誤。在郭克爾克撤退和庫爾斯克戰役(本來是勝的,卻要主動撤退)表現得特別明顯。
9. 武器生產思路錯誤。德國偏愛威力大質量高且很貴的武器。雖然生產出來的東西都非常具有革命性和創造性。如導彈,虎王,噴氣式戰機。但新研製的東西往往都需要很多年才能成熟。無法在戰場上立即顯示出威力,更多是起心理威懾作用。(很多美國人看到德國在牆上畫的虎王,掉頭就跑)。說白了中看不中用。
10.日本的魯莽。聽說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曾大發雷霆,把身邊的人都嚇壞了。美國參戰,其效果是無法想像的。二戰後期,美國的閃電戰機就消滅5000架德國飛機。
4. 德國可以打敗法國,為何始終打不敗英國
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海軍
軍艦
這樣一來,德國所向披靡的陸軍部隊無法上岸,空軍轟炸5年依然沒有成效,又有英國海軍壓制。到後期德國國力逐漸衰落,各個同盟國奮力反擊的情況下,德國已經無法再對英國保持強力進攻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打敗英國就變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希望我的答案能夠解答您的疑惑,滿意請採納喲!!
5. 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不把英國給滅了
一是因為當時大英帝國日不落帝國底蘊還在,二是美國等國的支援。
6. 二戰當中德國為什麼沒有把英國攻下
因為德國就那麼點實力,兵力優勢下對英國的空中作戰失利,非但沒有英國和海峽上空的制空權,自己本土反而遭到英國的戰略空襲,海上德國實力更不是英國的對手,沒有制海權,德國更沒有任何能力和經驗發動大規模兩棲作戰。
7. 二戰時候德國為什麼沒征服英國
德國當時不具備「征服英國」的能力。
1、英國當時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最廣闊的殖民地,資源充足。
英國雷達
8. 為什麼二戰時德國始終不能拿下英國
放屁,海軍個屁,德國的空軍就可以輕松KO英國的海軍。 拿不下英國是小鬍子腦殘,不去拿下英國,反而去聊騷蘇聯了。是小鬍子的戰略錯誤,
是NO.1的德國與NO.2的蘇聯沒處理好關系,選擇了互掐。德國不進攻蘇聯,蘇聯也很可能進攻德國。
這兩國的元首都目光太短淺了, 小鬍子應該看得遠一點,拿下英國後,可以發展海軍然後兵臨美洲東海岸。而蘇聯則可以直接白令海峽冬季攻勢攻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