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戰時為什麼我納粹德國最終失敗了
自拿破崙帝國覆亡後,就證明有英帝國這個推行歐洲均勢的離岸平衡手和俄國這個號稱蒸汽壓路機的龐然大物存在於歐洲,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在歐洲崛起追求霸權和一統。雖可得逞於一時,但是卻無法持久,早晚要垮掉。區別只在得撐多長時間?
更何況,自1898年美國以世界第一工業國家登上歷史舞台後了。
德國以一個統一太晚還處於這么一個不利的地緣態勢的中等規模國家卻做如此痴心妄想,其失敗的命運是早就註定的了。一戰失敗一次,二戰再失敗一次。最終老實了。
B. 納粹德國為何失敗
一個是先天因素,德國先天的地緣不利,處於中歐,屬於四戰之地,四面受敵。必然落入兩線作戰的泥潭,二戰重復了一戰那一幕,德國兩線作戰,陷入東線的泥潭,最後美國在西歐登陸,德國徹底完蛋
二是選擇盟友不當,交了日本這個好基友,在美國對日宣戰後,希特勒又履行了對日本等額承諾,對美國宣戰(當時美國並未對德宣戰),反過來日本人卻沒有履行約定——對蘇聯宣戰,結果又招惹了一個巨大的敵人
三自身戰略錯誤,太多了,在敦刻爾克放走英國人。入侵蘇聯的時候對其他民族一味壓迫,導致沒有了合作者。南方戰線盲目進攻斯大林格勒,一味追求攻勢,進攻庫爾斯克
四就是德國內部組織的混亂,在斯佩爾上台之前,始終沒有轉入總體戰,國內經濟沒有充分動員
C. 法西斯德國失敗的原因
第一:德軍在西線戰役時沒有殲滅敦克爾克的30萬英法聯軍,使之成為日後盟軍反撲的中堅力量。
第二:德國的資源無法承受長時間的戰爭消耗。
第三:德國沒有在戰爭初期消滅英國皇家空軍,導致德軍在不列顛空戰中的失敗,海獅計劃的泡湯,致使德國在今後處於和一戰時期同樣的兩線作戰的泥潭。
第四: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的爆發,使一直處於孤立主義中的美國覺醒,使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喚醒了美國強大的軍事和工業實力。
第五:德國沒有在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的第一年將蘇聯擊敗,使德軍與蘇聯陷於長期的拉鋸戰,蘇聯國土遼闊有著極大的戰略縱身,人口眾多工業實力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德軍只有在戰爭的第一年戰勝蘇聯才可能贏得這場戰爭。
第六:如果就算沒有在第一年擊潰蘇聯,但是可以迅速攻佔莫斯科這個蘇維埃政權的心臟,就會對蘇聯軍民的抵抗意志產生極大動搖。但是由於希特勒對戰局的錯誤指揮,沒有聽取古德里安的先攻打莫斯科的意見,而是命令中央集團軍群的裝甲大軍攻打基輔再打莫斯科,使德軍浪費的兩個月的寶貴時間,等到德軍在回師莫斯科的時候德軍的士氣以大打折扣,裝甲部隊也有大量損失,在加上冬季的來到,朱可夫已經在莫斯科正面建立了一道縱身100多公里的防線。使得德軍喪失了在戰爭初期攻佔莫斯科的最佳時機,等德軍到達莫斯科城下時以是強弩之磨。
第七:德國最高統帥部對盟軍到底是在諾曼底還是加萊登陸的判斷失誤 ,將盟軍的登陸地點判斷成加萊導致對諾曼底地區防守的空虛,所謂的大西洋壁壘更是與戈培爾所吹噓的相差甚遠,使盟軍輕易上岸。
第八:盟軍登陸後,由於盟軍絕對的空中優勢,致使德軍的4個裝甲師沒有及時趕到諾曼底海灘。
第九:德國最高統帥部對德軍反擊的4個裝甲師的部署存在嚴重失誤,希特勒將部隊部署在距諾曼底海灘數十公里以外的內陸地區,而且這4個師的調動必須得到希特勒的同意。使得德軍的裝甲部隊喪失了最佳的反擊機會。
第十:德軍阿登反擊的失敗使德軍喪失了其所有的裝甲部隊加速了第三帝國的滅亡。
D. 為什麼二戰德軍會失敗
樓上說的都是局部戰略乃至戰術問題,誤導樓主。
總體戰拼的是國家整體實力,並不是軍隊優秀就能橫掃一切了。要實現獨霸歐洲的戰略意圖,德國的主要對手包括波蘭、英法、蘇聯、美國。德國與世界為敵,無論在人口總數、工農業實力、資源總量等方面與盟軍差距甚大,根本沒有取勝的可能。在早期可以憑借高素質軍隊取得一定勝利,但是隨著戰爭進行,盟國的戰爭機器步入正軌,強大的工農業潛力發揮出來,整體實力逐漸增強,必然會對德國取得壓倒性優勢。無論德軍如何優秀,戰術指揮如何NB,戰略方面的劣勢是始終無法改變的,失敗是必然的。舉個例子,打開地圖,看看蘇聯的領土縱深,要對這樣廣袤的領土實現有效佔領,需要多少兵力?可能嗎?
德國方面也意識到這一點,為了扭轉這一劣勢,德國必然要利用暫時的優勢,打局部戰爭、短期戰爭,避免長期戰爭與全面戰爭。在戰爭中,德國盡量將戰爭局部化,逐個擊破,避免將盟國同時拖入戰爭。入侵波蘭,英法被拖入戰爭是在意料之中的,但是通過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穩住了蘇聯,而美國一直保持中立,這樣就實現了戰爭局部化。西歐戰爭結束後,德國無力渡海攻擊英國,英國同樣無力侵入歐洲,西線暫時穩定。還是本著戰爭局部化的原則,德國轉向下一個對手蘇聯,美國依然中立。但是德國很清楚蘇聯的實力,巴巴羅薩計劃並不是要消滅蘇聯,只是要將蘇聯擊退,在東方佔領前進基地,以空軍對蘇聯烏拉爾地區進行襲擾,取得對蘇聯的優勢戰略地位,保證東歐地區的穩定。至於美國,德國希望他一直保持中立,就這么中立下去,因為他根本不在德國的作戰計劃之內。如果巴巴羅薩計劃成功,英國已經被打殘,蘇聯被趕至西伯利亞,美國被孤立在西半球,被太平洋地區日軍牽制,無力對歐洲施加影響,德國就可以實現獨霸歐洲的戰略目標。只是巴巴羅薩計劃失敗,蘇德戰爭變為長期戰爭,美國偽裝中立,公然援助盟國,形勢對德國不利。隨著日本對美國開戰,為了與日本配合,德國不得不對美國宣戰,由此陷入了全面戰爭的格局,失敗已經註定。
E. 德國納粹為什麼會失敗
納粹的失敗可以說是必然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經濟:納粹德國當時雖然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但是深陷經濟危機當中,再加上德國在一戰後所有海外殖民地全部被瓜分,缺乏海外的原材料與兵源補給,打持久戰有先天不足(對照大英帝國源源不斷的海外資源補給),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參戰後使盟軍實力極大增強,奠定了勝利的基礎;盟友日本和義大利經濟落後,只能欺負一下亞洲小國和非洲土著。
政治:納粹的狂熱與極端在經濟危機的特殊時期頗有鼓噪效應,但隨著戰爭的推移,納粹主義越來越不得人心,同時與美蘇中三個經濟最強,地盤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開戰,結果可想而知。
軍事:納粹德國在沒有解決英國的情況下貿然進攻蘇聯,被生生拖垮;日本更為短視,珍珠港事件把美國拖進戰場。
地理位置:德國地處西歐中部,極容易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事實上,一戰德國就是敗於兩線作戰,二戰在盟軍開辟第二戰場以後敗局就已經不可逆轉。
領導核心:納粹德國的元首希特勒的指揮能力是有問題的,甚至其精神上也可能有問題,一個外行指揮戰爭,結果不難預料(敦刻爾克放走英法聯軍,貿然對蘇開戰);日本軍人內閣雖然在戰爭期間更為高效,但缺乏文官的內閣戰略更為偏激,最終在瘋狂中走向滅亡。
如果還有不清楚,我會再次詳解
F. 納粹德國最後為什麼會失敗
本質上講因為它是侵略戰爭,非正義的戰爭。
從主觀原因來說,德國低估了英國的軍事實力,德國認為英國被逼出歐洲大陸後再也沒有能力來阻撓自己統一歐洲大陸的計劃,但事實並不如此。英國皇家海軍從戰爭一開始就牢牢把住了北海出口,德國水面艦只根本無法通過日德蘭半島,皇家空軍也在海峽上空。德軍就是在這不分勝負的時候貿然去攻打蘇聯,以至於蘇美英三國聯盟。
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領導人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決策失誤。
有人總結出了納粹德國失敗的幾個錯誤抉擇:因為巴爾干戰役耽誤了五周左右的進攻俄國的時間、希特勒頑固奉行不放棄每一寸土地的作戰方法、希特勒在敦克爾克讓裝甲部隊停止前進、保密與間諜工作的嚴重失誤、希特勒長期為一條根本不存在的西線保留了過多的兵力、第三帝國變態的猶太政策、德國對蘇聯發動了戰爭。
G. 二戰德國失敗的原因
二戰的失敗,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德軍一開始在西線的戰鬥打得非常神勇!戰無不勝,最突出的例子是隆美爾指揮的第七裝甲師,突入之神速,令英法聯軍吃驚,短短幾個星期就從德法邊境突入到法國大西洋海岸。打得法軍措手不及,這也是隆美爾在之後得到希特勒的信任的重要原因!可是到了後來,英法聯軍被迫被趕到了敦刻爾克地區,走投無路,四面楚歌!有三十萬之眾,這時戈林出來「搗亂」,非要讓希特勒看看德國空軍的神勇,最後,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順利實施!導致英法聯軍保存了實力! 另一方面,德國空軍空襲英國也是不明智的選擇!希特勒完全可以選擇德國海軍的潛艇來封鎖英國,使之成為一座死島。然後再養精蓄銳跟蘇聯打也不遲!但是,之後發生的事大家都知道,英國空軍取得了「不列顛空戰」的最後勝利!德國空軍損失嚴重! 還有就是「諾曼底」登陸,德國首先在戰略上失去了主動權,導致整個大的「戰爭計劃」最後不了了之!德國低估了英國的軍事實力和攻打蘇聯,德國認為英國被逼出歐洲大陸後,再也沒有能力來阻撓自己統一歐洲大陸的計劃,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英國皇家海軍從戰爭一開始就牢牢把住了北海出口,使得德國水面艦只無法通過日德蘭半島,皇家空軍也在海峽上空挫敗了納粹空軍,而德軍就是在這不分勝負的時候貿然去攻打蘇聯,設想一下,如果德國不入侵蘇聯,也就不會有蘇美英三國聯盟,德國也不會在東線損失如此多的人員與裝備,如果把東線戰場的1094個師調至西線,或是義大利和北非,那麼戰爭的格局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即使是美國,與這么一個強大的對手作戰也是很費力的 \n\n\n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經橫掃整個歐洲的納粹德國最終成為了戰敗的一方。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其領導人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決策失誤。 \n\n根據多方面的資料和書籍的參考和多個軍事愛好者的朋友的討論,總結出納粹德國十個方面的錯誤抉擇 \n\n一。德國因為巴爾干戰役耽誤了五周左右的寶貴的進攻俄國的時間。被絕大多數參與討論的和本人認為是德國在二戰中的一個最致命的錯誤。 \n\n二。希特勒頑固奉行不放棄一寸土地的作戰方法,也被認為是一個致命錯誤,雖然這一招曾在莫斯科會戰挽救了德國幾乎崩潰的東部戰線,但是它在整個戰爭期間給德國軍隊帶來的滅頂的災難遠更比它的積極意義要深重得多。 \n\n三。希特勒在敦克爾克讓裝甲部隊停止前進,事實上放走了30萬英國遠征軍,使英國有力量繼續戰斗從而改變了整個二戰的進程,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n\n四。保密與間諜工作的嚴重失誤,德國人的密碼被盟國破譯,卻長期渾然不知,導致德國在戰場處處挨打,節節敗退。譬如蘇聯間諜佐爾格等給德國帶來的災難是難以估量的。 \n\n五。西線一直到1944年6月才開辟,而希特勒卻長期為一條根本不存在的西線保留了過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1941年就在西線保留著50萬人,如果能夠把這些軍隊調到蘇聯前線,在1941年12月,德國人應該已經佔領了莫斯科。 \n\n六。第三帝國有一點變態的猶太政策,使德國在歐洲大陸、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敵人。 \n\n七。如果德國不發動對蘇聯的戰爭,也許它不會失去在歐洲的霸主地位,「俄國是一個永遠不要去進攻的國家!」 \n\n八。假如德國是和美國結盟,而不是與經濟、軍事、科技都不發達的日本、義大利結盟,二戰會是個什麼樣子呢?和日本、義大利結盟絕對是個錯誤。 \n\n九。1942年,德國發動南線攻勢後已經重新奪取了蘇德戰爭的主動權,但是在斯大林格勒,為一個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廢墟的,軍事上,經濟上價值不大的城市反復爭奪,為了很虛無的政治利益,用他們並不熟悉的戰法流幹了身上的血。並且在失敗後,拒不接受事實,導致33萬人的覆滅。 \n\n斯大林格勒的錯誤其中還包括在戰役初期的同時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兩個方向進攻這樣的戰略上的錯誤。 \n\n十。在第三帝國完全處於下風,條件並不成熟的情況,錯誤地發動「堡壘」戰役加速自己的死亡與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斷盟國登陸地點選在加萊,而錯過了在諾曼底將盟軍趕下大海,避免兩線作戰的最後機會兩項並列被人們認為是二戰中德國的第十項錯誤。 \nA4即V2是由德國火箭專家維爾納.馮.布勞恩為首的小組在波羅的海港口佩內明德研製的A系列遠程火箭的一種,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彈道導彈。\"V\"來源於德文Vergeltung,意即報復手段,這是納粹在遭到盟國集中轟炸後表示要進行報復的意思。V1和V2表示這兩種型號僅僅是整個系列的恐怖武器的先驅。 \n\nV2長13.5米,發射全重13噸,能把1噸重的彈頭送到322千米以外的距離。火箭由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動,燃燒工質為液氧和甲醇。發射時火箭先垂直上升到24-29千米高,然後按照彈上陀螺儀的控制,在噴口燃氣舵的作用下以40度的傾角彈道上升,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向彈上接收機發射無線電指令控制。一分鍾後,火箭已飛到48千米的高度,速度已達每小時5796千米。此時,無線電指令控制系統指令關閉發動機,火箭靠慣性繼續上升到97千米的高度,然後以每小時大約3542千米的速度大致沿一拋物線自由下落,擊中目標。由於當時制導系統的精度所限,誤差較大。 \n\n1943年初按盟國情報人員的情報,盟國發現這一計劃,並由對佩內明德的空中偵查得到證實。1943年8月17日夜,英國皇家空軍對佩內明德進行了一次著名的大規模空襲,毀傷了V2的地面設施。為預防重蹈8月17日災難,納粹將V2工廠遷到德國山區的山洞工廠,這個過程耽誤了預期的火箭攻勢。 \n\n1944年6月13日(諾曼底登陸後六天)V1開始攻擊倫敦,9月份第一枚V2落到倫敦。火箭攻擊造成了嚴重的平民傷亡和財產損失。如果在六個月前對登陸部隊集結地進行集中攻擊而不是倫敦的話,即如艾森豪威爾將軍所說,盟國將遭到難以克服的困難。對倫敦的攻擊都是在上午7至9時,中午12至2時,下午6至7時交通高峰期進行的,企圖嚇垮英國的民心士氣。可是,對經過1940年空襲的英國人民,在全面勝利已如此接近時,這種新的恐怖算不了什麼。在諾曼底前線的英國士兵更盡了最大努力用最快速度向威脅他們家庭的火箭發射地挺進。除了向倫敦發射外,在盟軍9月4日佔領安特衛普港後,納粹向安特衛普港進行了大規模導彈攻擊。 \n\nV2一共生產了10000餘枚,用於實戰發射約5000枚。1945年德國投降前夕,布勞恩和400餘名火箭專家向美軍投降,後到美國,成為美國火箭技術和空間技術的奠基人之一;蘇聯也繳獲了大量V2的成品和部件,並俘虜了一些火箭專家,以此為起點,開始自己的火箭和空間計劃。
H. 二戰德國為什麼會失敗
很大的問題啊
從戰略上來說,我認為有如下原因:
1.戰略不合理
(1)在結束對法國的作戰之後,沒有馬上發動對英國的進攻,給了皇家空軍喘息的機會,直接導致了不列顛空戰的失敗
(2)在英國尚未屈服的情況下,進攻蘇聯,導致了德國重蹈一戰覆轍,兩線作戰。試想,如果拿下英國再進攻蘇聯,美國人可能橫渡大西洋開辟第二戰場嗎?
2.戰爭目標三心二意
(1)攻打蘇聯初期,並未將莫斯科列入作戰目標,但在列寧格勒攻擊受阻,攻克基輔後,又想攻打莫斯科,結果來自西歐的德國士兵自然不敵蘇聯士兵
3.統帥不夠理智
(1)在柏林初次遭到轟炸後,戈林和希特勒放棄攻擊英軍的機場和雷達站,轉而攻擊英國各大城市,使幾乎山窮水盡的皇家空軍奇跡般的再次絕處逢生
從戰術上來說,有如下原因:
1.統帥直接干預一線指揮,部隊指揮不力
(1)諾曼底登陸前,希特勒將縱深的裝甲師全部掌握在自己而不是隆美爾手中,導致了在最初登陸的十幾個小時里德軍未發動有效反擊,給了盟軍鞏固灘頭陣地的機會,登陸獲得了成功
2.對新式武器太過自信
(1)保盧斯第六集團軍被困斯大林格勒時,希特勒竟然以為憑借2個虎式坦克營就能打開包圍圈,結果增援部隊側翼的羅馬尼亞軍團被擊潰,第六集團軍全軍覆沒
3.保密工作沒做好
(1)英國破譯了恩尼格碼,仿製了密碼機,所以德軍大部分情報根本沒法保密。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北非戰場上,盟軍依靠破譯的電文,幾乎擊沉了所有德國運油船,掐斷了德軍的補給,阿拉曼戰役以德國的慘敗告終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原因:
1.德國人民的厭戰情緒
2.德國的戰爭生產能力與盟國相差太大
I. 納粹德國為什麼會失敗
武力可以攻城掠地,一個政權想要長久需要的是治國安民。以前作為一個無知的軍迷就老是幻想,如果德國不打蘇聯不炸英國,就西歐中歐這片地兒那該是一個多麼強大的帝國啊!現在用一句話告訴你「虎擄無百年之運」!凱撒、成吉思汗、拿破崙、希特勒,等等,這些人誰都得承認是人類千年不能一見的軍事天才,結果呢?所以我們祖先說:虎擄無百年之運。意思就是,武力再強大也只是一支強弩,弩劍之要射出去早晚有力量窮盡的時刻。所以,德國由盛轉衰是歷史的必然,他可能在蘇聯轉衰,也可能在法國,也可能在英國,就算他修正了一切的戰略失誤轉衰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