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美的收購德國多少家公司

美的收購德國多少家公司

發布時間:2022-08-04 01:57:19

⑴ 美的集團東方財富

美的集團000333,70.31,-0.74,-1.04%,成交量:85995(手),成交額:60835(萬元),流通市值:4800.02(億),換手:0.13%,振幅:1.62%,市盈(動):15.7
拓展資料:
1、美的集團(SZ.000333)是一家集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智能供應鏈、晶元產業、電梯產業的科技集團。1968年成立於佛山順德,現總部位於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北_鎮內,在世界范圍內擁有約200家子公司、60多個海外分支機構及10個戰略業務單位,同時為德國庫卡集團最主要股東(約95%)。美的集團的業務包括以廚房家電、冰箱、洗衣機及各類小家電為主的消費電器業務;以家用空調、中央空調等供暖及通風系統為主的暖通空調業務;以德國庫卡集團、美的機器人公司等為核心的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系統業務;以安得智聯為集成解決方案服務平台的智能供應鏈業務;美仁半導體公司的晶元業務。
2、2013年9月18日,美的集團在深交所上市。2015年7月4日,美的集團旗下的全球最大的空調壓縮機企業GMCC美芝公司與威靈電機公司整合為美的「部品事業部」 。2016年,美的集團首次進入《財富》世界500強名單第481位,2020年位列第307位 。2019年全年營業收入2782億元,居中國家電行業第一位 。累計專利申請量已突破10萬件。旗下的美仁半導體公司具備1.2億顆晶元的規劃年供應能力。2020年12月11日,收購菱王電梯,正式進軍電梯業務 。12月24日,收購泰國日立壓縮機工廠,布局全球產業。 2020年11月13日,美的集團股價創歷史新高,股價報94.76元,總市值達6657.72億元。股價較其2013年9月18日上市開盤價3.7元上漲2453%,7年漲幅超24倍,投資年化收益率近59%。11月23日,美的宣布擬全面收購德國庫卡股權。

⑵ 美的已收購的德國機器人廠商庫卡了嗎

北京時間12月26日晚間消息,德國工業巨頭庫卡(Kuka)董事長兼CEO蒂爾·羅伊特(Till Reuter)日前表示,該公司要成為中國機器人市場的領頭羊。

當前,庫卡在中國市場的年營收為5億歐元(約合5.88億美元)。但羅伊特預計,2020年將超過10億歐元(約合11.76億美元)。

中國工業機器人化是「中國製造2025」這一宏大計劃的核心,中國政府為提高中國造機器人比例設定了相應的目標。同時,中國各地政府正對機器人采購進行補貼。

羅伊特說:「如今庫卡成為了美的大家庭中的一員,美的正幫助我們在中國市場贏得更多份額。」

⑶ 美的斬獲庫卡85%股權,但是據約定不能獲得技術這個收購有何意義

美的斬獲庫卡85%股權
2016年7月20日晚間,美的集團如約披露要約收購德國庫卡集團結果。按照安排,本次要約收購期在德國時間7月15日24時截止,在此期間內,接受本次要約收購的庫卡集團股份數量合計為2871萬股,占庫卡集團總股本的72.18%。本次要約收購前,美的集團已持有庫卡集團13.51%股權,據此計算,公司持有庫卡股份比例已達到85.69%。美的要約收購庫卡的價格為115歐元/股,庫卡100%股權估值約為45.74億歐元,約合338億元人民幣。現在騙子很多的,要小心謹慎,投資還是要到一些正規的平台,像騰訊眾創空間。
收購還有幾道關
按照這一結果,美的集團要約收購庫卡最少30%股份的計劃已經超額完成。但按照收購交割要求,公司仍需滿足三項條件:第一,通過歐盟、德國、美國、中國、俄羅斯、巴西、墨西哥的反壟斷審查;第二,德國聯邦經濟事務和能源部對本次收購無反對意見;第三,通過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和國防貿易管制理事會(DDTC)審查。上述條件最遲需在2017年3月31日之前完成。
針對反壟斷調查對收購進程的影響,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反壟斷調查將不會對此次收購造成較大阻礙,德國方面雖然有考慮到美的收購庫卡後企業機密技術外流,甚至對國家產生安全利益的影響,但是政界無法阻止這個交易的進行。自由經濟國家都是由企業股東來決定的,所以企業的抉擇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此次反壟斷調查將不會形成較大阻礙。」
與此同時,為了盡可能減少並購庫卡可能對德國政府帶來的擔憂,美的也在要約收購的同時作出了多項「妥協」,例如,美的承諾不會主動尋求庫卡申請退市,盡力維持庫卡上市地位,同時承諾全力保持庫卡的獨立性。
針對德國政府對於企業機密技術外流的擔心,美的和庫卡6月28日簽訂的《投資協議》,內容共5條,都沒有涉及技術轉讓,反而強調尊重庫卡品牌和知識產權,例如「准備訂立隔離防範協議,對庫卡集團的商業機密和客戶數據保密,以維持庫卡與其客戶、供應商的穩定關系。
然而,作為兩家在產品種類、客戶群體、市場區域、品牌形象、銷售渠道等方面差異巨大的企業,即便收購圓滿完成,後續的整合也將極大考驗著美的的管理能力。從過往歷史來看,中國企業大量的海外並購案例中,最多的問題都出在並購後的整合上。
不過,郭凡禮對此次並購卻充滿信心,他認為,美的除了強調將致力保持庫卡的獨立性外,還明確表示不會促使現有全球員工人數改變、關閉基地或任何搬遷行為的發生,庫卡的獨立性緩解了兩大企業整合的難度。
「最純粹」機器人企業
從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的情況來看,庫卡並不算是其中最優秀的企業。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機器人市場佔有率中,發那科佔17%,ABB佔11%,安川電機與庫卡均佔9%。在凈利潤上,庫卡在四大家族中排名最後,尚不及排名第一的發那科的1/15(2015年數據)。
不過,以美的本次要約收購庫卡的價格計算,收購PE高達48倍。而ABB、發那科、安川電機目前的PE均在20倍以下。
從市值看,目前機器人四大家族的市值如下:ABB超過440億美元、發那科超過320億美元、庫卡超過37億美元、安川電機約為34億美元。站在市值角度,選擇收購市值偏小的庫卡的難度和成本顯然較低。
除了市值小以外,在機器人四大家族中,庫卡最為明顯的特徵就是「純粹」。公司目前的主要業務包含機器人本體製造、系統集成以及物流運輸三大板塊,全部與機器人高度相關。相比之下,ABB還有龐大的電力系統相關業務,發那科亦有相當比例的收入來自於數控裝置、機床等領域,而安川電機在機器人業務之外,也還涉及了變頻器、傳動產品等。
作為一家純粹的機器人企業,庫卡在技術與專利方面的價值不可小覷。超凡網專家凌趙華指出,庫卡擁有全球領先的工藝技能和前沿的機器人技術,截至2016年6月8日,庫卡在全球共公開了3907件專利和專利申請,申請的技術內容幾乎均與機器人及自動化技術相關。值得一提的是,庫卡擁有141件五局專利數(五局專利數指的是一個專利權人在中、美、歐、日、韓五個專利局同時擁有專利權的專利數量)。一般而言,一個專利權人的五局專利數越多,說明其核心技術和重要專利越多,其在全球主要市場上的產業地位也越高。相比之下,美的的五局專利數僅有8件,和庫卡之間有著巨大的差距。
「中國製造2025其實就是德國工業4.0的翻版。而恰好,庫卡是德國工業4.0的代表。」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認為,美的收購庫卡之所以被稱之為「逆襲」,源於庫卡本身是一家卓越的科技型企業,意味著中國企業的國際並購正在從「撿漏」心態轉向對優質企業的強攻。
劍指中國機器人市場
在美的要約收購庫卡的報告書中,一句並不起眼的話透露出並購後的發展重點:「美的可憑借庫卡在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生產領域的技術優勢,提升公司生產效率,推動公司製造升級。」
事實上,在要約收購庫卡前,美的早已顯露出對機器人的「偏愛」。2010年,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就已在各個車間廣泛應用各類三軸、四軸機器人。當2011年美的空調達到500億元營收規模時,工人數量在5萬人以上。到了2014年,公司空調業務總營收接近700億元,工人數量已縮減至2.6萬人。
自2012年以來,美的累計投入使用近千台機器人,自動化改造預計投入約50億元,大幅提高了生產的自動化率。不難看出,機器人已經在卓有成效地改變著這家電器巨頭,美的非常清楚機器人對自身未來的重要性。2015年,美的新成立了機器人業務部門,在機器人產業拓展上全面布局。
反觀庫卡,要約收購報告書透露,2015年庫卡在中國境內的營業收入已經超過4億元,這一水平在機器人四大家族中排名墊底。
ABB中國高級副總裁蔣海波此前曾透露,ABB公司2015年在華銷售額超過330億元。發那科與安川電機雖然沒有公布在華業績,但一位從事機器人代理銷售企業高層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兩者在國內的銷售額「都遠遠超過十億元的規模」。此外有媒體曾報道稱,安川電機中國的銷售額在2014年已經達到1000億日元(約合63億元人民幣)。
中國市場是庫卡的短板,同時也是美的的長處。且不論中國機器人市場整體市場空間,僅僅只看美的自身的機器人采購需求,對庫卡而言都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OFweek高級分析師潘偉指出,按照美的的設想,如果成功入主庫卡,共同開發中國機器人市場將被列為第一要務,美的家電工廠有提高機器人密度及自動化生產效率的需求。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則認為,庫卡將使美的快速取得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生產領域的技術優勢,同時有助於在中國迅速擴展業務。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顯示,韓國和日本一般工業機器人滲透率分別為365台/萬人和211台/萬人,相比之下,中國的機器人滲透率卻很低,每萬名工人僅有17台機器人。

同時,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漲,機器人變得越來越重要。在美的總部所在的廣東省,這種現象更為突出。2015年,美的在產品和勞動力方面的現金支出占據銷售額的59%,2008年的這一比率僅為47%。
根據美的確定的戰略計劃,庫卡有可能將在2020年之前超額完成其設定的40億至45億歐元收入目標,其中10億歐元預計將來自中國市場。業內觀察人士普遍認為,一旦美的收購庫卡成行,庫卡在中國地區的收入有望呈現「幾何級數的增長」。
48倍PE是否劃算?
自從美的要約收購庫卡的方案出爐以來,其48倍PE的高估值在市場引發不小的爭論。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若以全球市場的平均估值來看,本次收購確有高估,但從A股市場的估值水平來看,則又是另一番景象。
以A股機器人行業龍頭機器人(300024)為例,目前其總市值約為400億元。而以美的要約收購庫卡的價格115歐元/股計算,對庫卡100%股權估值約為45.74億歐元,約合338億元人民幣,收購庫卡的總估值尚不足A股公司機器人的市值。
然而,無論是規模、技術還是品牌,機器人與庫卡的差距卻非常明顯。庫卡在汽車製造領域的市場份額在全球和歐洲都是第一;在一般工業領域機器人的市場份額歐洲前三名;在系統解決方案的市場份額美國排名第一,歐洲排名第二,其產品定位為最高端的應用領域。
「本次收購相當於美的以約300億元的價格置入遠遠優於機器人的資產,一旦收購成行,不僅會明顯提升美的的估值,同時美的有望接替機器人成為A股機器人行業新龍頭。」一位券商研究員向記者分析。

⑷ 為什麼德國庫卡機器人願意被美的收購

德國庫卡機器人願意被美的收購是出於多方面考量的強強聯合:

1、美的向庫卡發起收購邀約時受到了很多阻礙。從德國的商界到政界都有反對的聲音,這些人擔心庫卡的核心技術會被中國的廠商掌握,對本國內乃至世界上相關領域的高端玩家產生極大的沖擊。

德國政府甚至邀請眾本國企業收購庫卡,無奈美的出價更高,且其本國企業並沒有什麼興趣,所以阻攔失敗。

2、美的收購庫卡除了價高外,符合當時的國家戰略,主要是指2017年主要圍繞「去產能化」及「工業4.0」等核心關鍵詞的戰略。這就要求製造型企業提升生產效率,而如能引入庫卡,則對美的乃至整個中國的工業體系提升都會有一定幫助,所以當時有祖國助力促成收購。

3、美的在收購庫卡的過程中,美的集團對庫卡的重視和尊重打動了庫卡,好幾次親赴歐洲,承諾保障庫卡的獨立性以及員工的穩定性,所以庫卡也放下了戒心。

套用年會上的一句話:「美的收購外部企業,不是為了把外部企業變成和美的一樣,而是學習外部企業的優秀獨到之處,取精華去糟粕,共同成長」。

4、庫卡機器人在工業領域可以算到達頂峰了,CEO Till在美的集團年會上也說,庫卡看重的是機器人在其他領域的市場,而中國又是這些市場對重中之重,潛力巨大,所以也想藉助美的的渠道,強強聯合。

公司歷史:

庫卡公司最早於1898年由Johann Josef Keller和Jakob Knappich在奧格斯堡建立。最初主要專注於室內及城市照明。但與此不久公司就涉足至其它領域(焊接工具及設備,大型容器),1966年公司成為歐洲市政車輛的市場領導者。

1973年公司研發了其名為 FAMULUS第一台工業機器人。當時庫卡公司屬Quandt集團旗下,而Quandt家族則於1980年退出。公司成為一個上市公司。

1995年庫卡機器人技術脫離庫卡焊接及機器人有限公司獨立成立有限公司,與庫卡焊接設備有限公司(即後來的庫卡系統有限公司),同屬屬於庫卡股份公司(前身IWKA集團)。現今庫卡專注於向工業生產過程提供先進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庫卡機器人公司目前全球擁有3150名員工(2012年9月30日數據),其總部在德國奧格斯堡。公司主要客戶來自汽車製造領域,但在其他工業領域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

⑸ 中國企業家花2000億美元主要買了那個國家的企業

2016年中國企業家花了2180億美元在全球買買買,相當於買下整個越南2016年一年的GDP,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買家。

有意思的是,中國投資者偏愛買歐洲尤其是德國企業。來看2016年幾個引人注目的並購案例:

美的以44億歐元並購機器人製造商庫卡;北控集團以14億歐元收購德國垃圾發電最大供應商EEW能源;中國化工集團以9.25億歐元並購注塑機生產商克勞斯-瑪菲。

這些被買下的企業清一色都是德國的明星企業。所以咱們雖然「肆無忌憚」的買買買,但並不敗家。

⑹ 中國收購了哪些德國企業

截至目前,中資公司收購(含控股)的德國企業主要有:
2011年:聯想集團以2.31億歐元收購梅迪昂公司的36.66%股份(電腦);
2012年:三一重工與中信產業投資基金以3.6億歐元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公司100%股權(工程機械)。
2013年,上工申貝收購德國百福(縫紉機)
2013年,正泰集團收購 Conergy(光伏)
2013年,濰柴動力以11.67億收購凱傲集團32%,林德公司90%股權(叉車)
2014年,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2.9億歐元收購ZF Friedrichshafen AG(德國采埃孚腓特烈集團)旗下擁有的BOGE橡膠與塑料業務(橡膠塑料);
2015年,中國化工以9.25億歐元收購克勞斯瑪菲公司100%股權(塑料和橡膠處理設備)。
2016年,美的以46億歐元收購KUKA庫卡公司約86%的股權(機器人)。
2016年,北京控股以16億美元收購德國垃圾處理公司EEW(垃圾處理)。
2016年,上海電氣集團收購以約1.74億歐元收購寶爾捷自動化公司(Broetje-Automation)(航空設備及相關自動系統);
2016年,珠江鋼琴集團以人民幣1.77億元收購詩密爾(Schimmel)90%股權(鋼琴製造)
2016年,濰柴動力通過凱傲集團以21億美元收購德馬泰克(Dematic)(物流設備)
2017年,富山企業有限公司於3月底正式完成了對德國鋼鐵集團Georgsmarienhütte Holding GmbH (下稱「GMH集團」)旗下Bochumer Verein Verkehrstechnik GmbH公司(德國波鴻交通技術集團,下稱BVV)的收購。(軌道交通)
希望以上匯總能滿足題主的要求。

⑺ 美的收購了哪家掃地機人廠

美的將收購德國機器人公司
2015年8月,美的集團通過其境外全資子公司MECCA在二級市場上收購庫卡公司5.4%的股份,成為庫卡公司第四大股東;2016年3月,美的集團對庫卡公司的持股比例提升到10.2%,一舉成為這家全球知名工業機器人公司的第二大股東,隨後一個月,美的集團繼續橫掃二級市場,最終增持股份至13.51%。
庫卡公司時任第一大股東福伊特集團將其所持庫卡公司25.1%的股份轉讓給美的集團,此舉為美的集團收購活動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截止7月16日,美的集團共獲得了庫卡公司72.18%的股份。趁勢頭正盛,美的集團繼續開展為期兩周的額外要約,最終本輪共收購庫卡公司81.04%的股份,加上之前子公司MECCA持有的股份,美的集團合計持有庫卡公司94.55%的股權。

⑻ 醉翁之意不在酒,美的造車「二進宮」

跨界其實在各行各業都不罕見,尤其前些年新能源風口下,大量來自各領域的頭部企業都選擇進軍造車界。盡管在幾年磕磕碰碰之後勢頭有所減弱,但依舊不乏一些強勢入局者,唯一不變的是,每一個撞過南牆的幾乎都回頭了,除了——美的集團。

在此前,美的一方面收購了德國機器人巨頭庫卡,另一方面也和上汽通用安吉星達成智慧家居與車聯網應用戰略合作。結合此次收購合康新能,以及暫時不會造車的言論,可以推測出美的進軍物聯網生態圈的可能,且不排除未來再一次進軍汽車製造業的可能性。至於後續到底會如何發展,我們只要搬好椅子,好好吃瓜就行了。

(配圖來源網路,侵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⑼ 美的的競爭戰略是什麼

自2012年起美的集團堅持的戰略主軸都是「產品領先、效率驅動、全球經營」,戰略目標是「成為中國家電領先企業,世界白色家電前三強」,圍繞這一戰略目標,美的集團打造了以下競爭優勢:
差異化的競爭戰略,產品差異化,在產品上針對消費者的痛點開發了相關的產品。形象差異化,美的集團把公益事業作為公司的一部分,努力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服務差異化,通過提供高於同行業的差異化服務來提升消費者滿意度。市場差異化,美的集團以創新技術和產品對市場進行了差異化。
具有全球研發實力,截止2016年美的集團在全球8個國家設立了17個研究中心,開展本土化產品及技術研究,研發人員超過10000人,累計專利授權26000餘件,其中2016年申請專利13546件,在家電領域排名第一。
全球產業布局,美的集團收購東芝白色家電,收購德國KUKA集團94.55%的股權,收購義大利Clivet 80%的股權,均為其全球經營打下堅實的基礎。

閱讀全文

與美的收購德國多少家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