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國二戰軍用摩托車的相關數據
二戰期間,納粹德軍裝備了數以萬計的軍用摩托車。德軍習慣上將軍用摩托車分為三個等級:0.35升以下的為輕型摩托車;0.35~0.5升之間的為中型摩托車;0.5升以上的為重型摩托車。
在二戰期間,為德軍研製和生產摩托車的廠家主要有:寶馬(BMW)公司、聰達普(Zundapp)公司、NSU公司和DKW公司,它們研製和生產的摩托車代表了那個時代最先進的摩托車技術。
東部戰線的「寶馬」R75摩托車
德國國防軍使用過的「寶馬」R12摩托車
「寶馬」 R75摩托車
民用型寶馬R35,軍用型系由此演變而來
❷ 德國BR52型蒸汽機車的介紹
BR52型蒸汽機車是德意志帝國鐵路(DRG)在二戰期間大量製造的一種軸式為2-10-0的蒸汽機車,是一種「戰爭機車」( Kriegslokomotiven)。BR52在二戰期間的主要任務就是用於將納粹德國的部隊輸送到其遍布歐洲(尤其是東歐)的戰區/佔領區同時,自其遍布東歐的佔領區將其掠奪的物資運送回德國本土。「戰爭機車」由此得名·同時·為了保護德軍鐵路運輸線的安全·有一部分BR52被改裝成裝甲列車牽引機車·BR52型機車是由戰前的BR50型機車發展而來的,其設計可以大大減少貴重材料的使用,從而達到大批量生產的目的。所謂「戰爭機車」並不僅僅指BR52型,這一總稱大概包括十餘種型號,主要是BR42、50、52三個系列,但BR52型無疑是其中最著名的。
❸ 德國有產哪些摩托車
首先就是BMW(寶馬)德國老牌,大家都比較熟悉。
第二個,是MZ,很多人認為MZ並不是大品牌,但是在德國,它可是求生慾望和傳統工業的標志,它的誕生地是一個叫喬堡的小山城(以開礦為主要生計)。在那裡,MZ曾創造了全世界最大的摩托車製造廠的偉績。
第三個就是德國的薩克斯(SACHS),似乎也不是很出名,但是國內的飛鷹摩托車廠曾經和薩克斯(SACHS)合作推出過一款車型,叫做X-Road。相信很多國內車友很熟悉。
❹ 德國BR01型蒸汽機車的介紹
BR01型蒸汽機車是合並後的德意志帝國鐵路(1945年之前的德國鐵路)所製造的第一種制式蒸汽機車,用於牽引旅客快車。BR01型機車在戰後編為01型,當然BR01是更加廣為人知的名字。該機車輪式為4-6-2型,另一種表達方式是2'C'1,或者2-3-1型。德國鐵路製造這種標准化機車的目的是出於減少維修費用——比如柏林來的機車壞在了德累斯頓,就可以在當地就地取材,用同型機車的部件修理機破的車輛,而不必從柏林運輸有關的零部件,從而省下可觀的運費。
❺ 二戰 德國摩托車的都有哪些型號
在二戰期間,為德軍研製和生產摩托車的廠家主要有:寶馬(BMW)公司、聰達普(Zundapp)公司、NSU公司和DKW公司,它們研製和生產的摩托車代表了那個時代世界上最先進的摩托車技術。 寶馬公司生產的主要軍用摩托車有寶馬R12、R35、R71和R75,除了寶馬R35為中型摩托車外,其餘均為重型摩托車。寶馬R35配備14馬力單缸風冷發動機,而其它幾種動力都在22~26馬力之間,配置雙缸風冷發動機,排量0.75升,四速帶倒檔變速箱。寶馬系列摩托車中,以寶馬R75最為著名,該車從1940年一直生產到1944年,排量0.746升,採用26馬力雙缸風冷發動機,四速(帶倒檔)變速箱,最大速度可達95千米/小時。前輪為機械剎車,後輪為液壓助力剎車,懸掛為伸縮套筒式前叉。武器有時是1挺MG 34機槍(安裝在挎斗前方),有時則乾脆是在挎鬥上搭載1門野戰迫擊炮。該車在德軍中裝備有16 000輛之多,它在條件惡劣的北非戰場和蘇德戰場上以良好的可靠性博得了官兵的喜愛。 聰達普公司生產的主要型號為KS600(W)和KS750兩種重型摩托(多數帶挎斗),KS600從1937年一直生產到1941年,總產量約為18 000輛。該車裝備0.597升28馬力發動機,四速手動/腳動變速箱,單車重205千克。KS750重型摩托車,是戰爭中德軍使用最廣泛的一款摩托車,該車裝備26馬力頂置氣門0.751升雙缸風冷發動機,動力經由4速變速箱(帶倒檔)傳遞到後輪和挎斗車輪。該車從1941年開始生產,直到1945年紐倫堡的製造廠被盟軍摧毀時,總共大約生產了18 500輛。 聰達普KS750和寶馬R75雖然都是由民用摩托車改進而成,但都經過了重新設計,考慮到了它的嚴酷使用環境和維修保養問題,在發動機底部加裝了防撞護板以保護引擎。KS750的輸出扭矩大得驚人,能夠拖曳相當大的重物,在軍隊中素有「綠色大象」之稱。和寶馬R75一樣,KS750也採用軸傳動方式,為了越野需要,其挎斗車輪有傳動裝置,並且設計有倒檔、公路檔、越野檔和可鎖定的差速器,可以將動力的70%分配給後輪,30%供給挎斗車輪。後輪和挎斗車輪安裝了強有力的液壓剎車裝置。KS750還採用了舉世聞名的聰達普平行四邊形前叉,雖然結構復雜給保養帶來了困難,但操控性非常出眾。根據使用過它們的士兵們反映,聰達普平行四邊形前叉比寶馬R75使用的伸縮套筒式前叉略勝一籌。 KS750和R75兩種摩托車的大部分零部件具有互換性,這便於戰時零部件的後勤保障。兩車堅固耐用,從結構上說是得益於車架良好的剛強度,從轉向柱到後軸全部是鋼管組成的三角形結構,特別是KS750,外露的粗大簡潔的車架成了它最顯著的外部特徵,這種車架結構堅固耐用,便於維護。 德國國防軍1939年使用的NSU摩托車,二戰爆發後則逐漸為「寶馬」和「聰達普」取代。 與寶馬和聰達普公司相比, DKW公司的摩托車產量較少,但DKW生產的NZ350中型摩托車也是二戰德軍的重要裝備。其動力為1台11馬力0.346升二沖程風冷發動機,最大速度 90千米/小時。引擎通過一個四速手動變速箱和鏈條驅動後輪。該車為鋼制沖壓車架,採用有減震簧的梁式前叉,車重171千克,加掛挎斗後重量為310千克。 NSU公司的摩托車主要於20世紀30年代末期裝備德軍,從1940年開始,NSU公司就開始專門為德軍生產一種外形古怪的半履帶式摩托牽引車(NSU HK-101)。這種車輛前半部分和摩托車別無二致,而後半部分卻採用了交錯負重輪和履帶式行走裝置,雖然它的外形不討人喜歡,但卻特別適合越野地形的行軍,而且具有比一般摩托車更大的牽引力,德國人甚至在前線用它們來拖曳戰斗機!該車一投入使用,立即在蘇德前線和北非戰場贏得了良好的口碑,極受歡迎,到戰爭結束時總計生產了18000輛,不能不說是一個小小的奇跡。
❻ 德國BR52型蒸汽機車的基本概況
BR52型機車主要被用於歐洲東線戰場,其總數多達6700輛以上,是世界上產量最高的鐵路機車之一。為了完成極其龐大的生產計劃,德國的機車生產廠家被合並為一,由帝國軍備部長施佩爾管轄,稱為GGL(Gemeinschaft Grossdeutscher Lokomotivhersteller )。
BR52型的前身是BR50型機車(也是所謂「戰爭機車」),該型機車在1938到1942年之間製造了3000餘輛。BR52型機車的初衷就是在BR50型的基礎上節省製造的工時、降低對工人技術水平的要求並減少貴金屬的使用。此外,BR52型機車還使得機車成員可以更加有效的抵禦俄羅斯冬季的嚴寒——在那裡德軍在順利的初步入侵之後吃了極寒天氣的大虧。從1942年到1945年戰爭結束時,德國共製造了6300多輛BR52,再加上戰後初期生產的機車,其總數高達6719輛,總共17家工廠參與了BR52的製造。
BR52還有一種略為放大的型號——BR42.但生產數量較少。
在戰爭結束後的頭幾年,有很多歐洲國家都在使用BR52型。蘇聯擁有多達2100輛BR52,是擁有該型機車最多的國家。緊隨其後的是波蘭,也擁有上千輛。東德擁有約800輛BR52,其他東歐國家亦保有大量的該型機車。而西歐國家雖然也使用過BR52,但都盡力用其他更加先進的機車積極代替之,唯獨奧地利將BR52一直使用到了1976年。BR52型機車數量極其龐大,東歐國家據此常年使用該型機車,如波蘭一直到90年代仍然有使用中的BR52,土耳其和波斯尼亞也長期使用過BR52。
❼ 德國BR01型蒸汽機車的基本介紹
歷史
針對標准蒸汽機車計劃,德國的兩大主要蒸汽機車生產商Borsig與AEG同漢壽爾、霍亨索倫、克虜伯等廠商一道做了大量相關工作。在他們提出的方案中,就有雙汽缸的01型和它們的姐妹車型——4汽缸的02型。為了在這兩者中擇優投產,鐵路部門進行了高強度的試驗行車外加長時間的激烈爭論。最終,雙引擎型號勝出,它在保養簡便性方面更勝一籌,但動力和經濟性均遜於4汽缸型號。
最早入役的一輛BR01型蒸汽機車的編號是01 008號而不是合乎邏輯的01 001號。這輛機車歷經風雨並保留到了今天,它是Bochum-Dahlhausen鐵路博物館的藏品。01型的批量生產比預計的有所延遲,這是因為在20年代能夠承受20噸軸重的鐵路線很少而且當時缺少直徑足夠長的轉台(蒸汽機換向必備)。直到30年代初,01型才成為德國鐵路的快速客運主力。而即使在當時,01型20噸的軸重依然很成問題,它們只能在柏林到安哈爾特、漢諾威和漢堡的路線上行駛。到1938年,共有231輛01型機車在鐵路上使用。1937年到1942年之間,又有十輛02型機車改裝雙汽缸,從而成為01型(01 111, 01 233–241)。為了在更廣泛的路線上使用,軸重減至18噸、同樣使用雙汽缸設計的的03型機車也被製造出來,並製造了共298輛。1939年,3汽缸的01.10型也入役使用。
最初該型機車的最高時速為120千米,而後又增加到130千米,這是通過將動輪直徑從850mm擴大到1000mm並改造剎車機構而達到的。在01 077號之後,機車的給氣給水泵位於瓦格納式折煙器後面的鍋爐煙箱的凹進處。這種設計使得泵很難發揮作用,於是後來泵又被安置在了機車的中部。戰後,德國聯邦鐵路講折煙器改為更小的維特型,而東德鐵路則沒有對相關設計進行大的改動。因此,該型機車使用在後期並不見有多大的外形改動。
從第三批(01 077 )起,機車鍋爐換裝了更長的煙管和短一些的燃燒室。最初兩輛01型機車的頭燈是汽燈,自010號之後改為電燈,後來的一些車還裝有第三個頭燈。
01型蒸汽機車使用T30、T32、T34三種4軸煤水車。這三種型號標出的是煤水車的載水量,即30、32和34立方米水。這些煤水車可以運載10噸塊狀煤以為機車的燃料。T30型煤水車裝備在早期生產的01型機車上,裝水最少,但也最短,適於當時比較小的轉台。從第二批(01 012 )起,使用的是T32型煤水車。而焊接的車T34煤水,則多是從其他機車上移植來的(比如嶄新的44型)。不過載水量最大的T34型煤水車也是01型使用最多的一種,在戰爭時期和戰後都是如此。
01型蒸汽機車在戰後的德國聯邦鐵路一直服役到1973年,而在東德鐵路上直到80年代初還能看到,而且還都是最初的大煙板型。東德鐵路使用01型牽引柏林到德累斯頓的D-Zug 列車,到1977年才被蘇制132型內燃機車取代。而到這時,01型已然服役了50多年。
❽ 德國產的汽車有哪些牌子
德國產的汽車品牌有賓士、寶馬、大眾汽車、保時捷和奧迪等。
1、梅賽德斯-賓士,是世界聞名的豪華汽車品牌。1886年1月,卡爾·本茨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三輪汽車,獲得專利,被譽為「汽車的發明者」 。與此同時,賓士的另一位創始人戈特利布·戴姆勒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四輪汽車。從此,世界發生了改變。
3、大眾汽車,是一家總部位於德國沃爾夫斯堡的汽車製造公司,也是世界四大汽車生產商之一的大眾集團的核心企業。2016年位居《財富》世界500強第7位。大眾汽車與1937年創立於德國沃爾夫斯堡。
4、保時捷,又叫波爾舍,是歐美汽車的主要代表,也是聞名世界的汽車公司。1931年成立於斯圖加特,以生產高級跑車聞名於世界車壇。保時捷的歷史可追溯至1900年,保時捷的英文車標引採用德國保時捷公司創始人費迪南德·保時捷的姓氏。
5、奧迪,是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子公司奧迪汽車公司旗下的豪華汽車品牌,作為高技術水平、質量標准、創新能力、以及經典車型款式的代表,奧迪是世界最成功的汽車品牌之一。
公司總部設在德國的英戈爾施塔特,並在中國等許多國家有分公司。奧迪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汽車製造商之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賓士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寶馬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大眾汽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保時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奧迪
❾ 電力機車的機車分類
電力機車按使用場合可分為:工礦電力機車和干線電力機車兩類。工礦電力機車多採用直流制,功率和速度一般比干線電力機車小,習慣上按機車的粘著重量分級,如150噸,100噸,85噸,70噸,60噸,50噸和更輕的等級。較大噸位機車用於標准軌距線路,較輕型的機車多用於各種窄軌距線路。干線電力機車按用途可分為客運電力機車,貨運電力機車,客貨兩用電力機車和調車電力機車四種。按照電氣化鐵路採用的電流制來分類,干線電力機車可分為兩類。 接觸網電壓20千伏或25千伏,單相工頻為50或60赫。在歐洲少數國家如聯邦德國、瑞典、瑞士等國亦有採用單相低頻交流制的,此時接觸網電壓為11~16千伏,單相工頻為25赫。交流電力機車根據變流裝置和牽引電動機類型,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① 整流器電力機車:又稱單相-直流電力機車,是當前應用最廣的一種交流電力機車。在整流器電力機車上,接觸網上的單相高壓交流電首先通過牽引變壓器降壓,然後通過由硅整流元件或晶閘管組成的整流裝置將單相交流電變換為直流電,供給牽引電動機。一般採用脈流串勵電動機作為牽引電動機。這種電力機車有變壓器和整流裝置,因此採用改變變壓器副邊電壓或對整流裝置實行相位控制的辦法均可改變整流電壓,從而達到調節機車速度的目的。改變變壓器副邊輸出電壓的方式有兩種,即低壓側調壓和高壓側調壓。中國的「韶山」1型電力機車即屬於低壓側調壓型。為了防止動輪空轉,改善機車的粘著性能,便於牽引和制動兩種工況間的相互轉換,整流器電力機車也可採用他勵牽引電動機,如中國試制的「韶山 2」型電力機車和瑞典製造的「Rc」型電力機車即是採用他勵牽引電動機。
② 單相整流子電動機電力機車:又稱直接式交流電力機車,採用單相整流子牽引電動機。接觸網上的高壓交流電經過變壓器降低電壓後,就直接供電給牽引電動機。這種機車電氣設備簡單,但單相整流子電動機的換相條件隨交流電頻率的增高而惡化,因此多用於單相低頻交流制的電氣化鐵路上。
③ 交-直-交流電力機車:有時又稱為單相-三相電力機車。在這種機車上,接觸網上的高壓交流電首先通過牽引變壓器降壓、整流,使中間直流環節保持穩定的直流電壓或穩定的直流電流。然後再由逆變電路將中間直流電變換為三相交流電供給三相非同步牽引電動機或三相同步牽引電動機。改變逆變裝置輸出的三相交流電的頻率和電壓即可調節機車的功率和速度。聯邦德國研製成的「E120」型電力機車即為此種機車。 電力機車本身不帶原動機,靠接受接觸網送來的電流作為能源,由牽引電動機驅動機車的車輪。電力機車具有功率大、熱效率高、速度快、過載能力強和運行可靠等主要優點,而且不污染環境,特別適用於運輸繁忙的鐵路干線和隧道多,坡度大的山區鐵路。
電力機車是從接觸網上獲取電能的,接觸網供給電力機車的電流有直流和交流兩種。由於電流制不同,所用的電力機車也不一樣,分為直-直流電力機車、交-直流電力機車、交-直-交流電力機車三類。
直-直流電力機車採用直流制供電,牽引變電所內設有整流裝置,它將三相交流電變成直流電後,再送到接觸網上。因此,電力機車可直接從接觸網上取得直流電供給直流串勵牽引電動機使用,簡化了機車上的設備。直流制的缺點是接觸網的電壓低,一般為1500V或3000 V,接觸導線要求很粗,要消耗大量的有色金屬,加大了建設投資。
交—直流電力機車
在交流制中,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用工頻(50Hz)交流制,或25Hz低頻交流制。在這種供電制下,牽引變電所將三相交流電改變成25 kV工業頻率單相交流串勵電動機,把交流電變成直流電的任務因機車上完成。由於接觸網電壓比直流制時提高了很多,接觸導線的直徑可以相對減小,減少了有色金屬的消耗和建設投資。因此,工頻交流製得到了廣泛採用,世界上絕大多數電力機車也是交—直流電力機車。
交—直—交電力機車
採用直流串勵電動機的最大優點是調速簡單,只要改變電動機的端電壓,就能很方便地在較大范圍內實現對機車的調速。但是這種電機由於帶有整流子,使製造和維修很復雜,體積也較大。而交流無0整流子牽引電動機(即三相非同步電動機)在製造、性能、功能、體積、重量、成本、及可靠性等方面遠比整流子電機優越得多。它之所以遲遲不能在電力機車上應用,主要原因是調速比較困難。改變端電壓不能使這種電機在較大范圍內改變速度,而只有改變電流的頻率才能達到目的。因此,只有當電子技術和大功率晶閘管變流裝置得到迅速發展的今天,才能生產出採用三相交流電機的先進電力機車。交—直—交電力機車從接觸網上引入的仍然是單相交流電,它首先把單相交流電整流成直流電,然後再把直流電逆變成可以使頻率變化的三相交流電供三相非同步電動機使用。這種機車具有優良的牽引能力,很有發展前途。德國製造的「E120」型電力機車就是這種機車。1866年,德國工程師西門子與技師哈盧施卡聯營創立電機公司,發明強力發電機,製成世界上第一列電力機車。第二年在巴黎博覽會上展出,震驚了許多人。1879年,在柏林的工商業博覽會上,這輛世界最早的電力火車公開試運行。列車用電動機牽引,由帶電鐵軌輸送電流,功率為3馬力,一次可運旅客18人,時速7公里。兩年之後1881年,柏林郊外鋪設了規模雖小,但為世界最初營業用的電車路線。同時德國又試驗成功駕空接觸導線供電系統,使電力機車的供電線路由地面轉向空中,機車的電壓和功率都大大提高。 1895年,在美國的巴爾的摩一俄亥鐵路線上首次出現了長途電力機車。機車重96噸,1080馬力,採用550V直流供電。
1901年,西門子、哈盧施卡電機公司製造的電力機車在柏林附近創造了時速160公里的記錄。
1880年,美國愛迪生也進行了電車的實驗。
1958年中國第一台電力機車誕生於湖南株洲,命名為「韶山」,為中國鐵路步入電氣化立下了汗馬功勞。
電力機車由於速度快、爬坡能力強、牽引力大、不污染空氣,因此發展很快。地下鐵路也隨著電車的出現而得以發展。 韶山:(SS)1 SS3/B SS4/B/C/G SS6 SS6B SS7/B/C/D/E SS8 SS9(G)
和諧:(HXD)1/2/3/3B DJ1/2 6K 8K 8G 6Y
國產韶山系列電力機車簡表 型 號 軸 式 功率
kw 速度
km/h 調壓方式 電機電壓
(v) 首台出
廠日期 出廠數量(台)
截止到2001年 SS1
SS3
SS3b
SS6
SS6b
SS7
SS4
SS4G
SS4b
SS4c
SS5
SS8
SS9 CoCo
CoCo
CoCo
CoCo
CoCo
BoBoBo
BoBo+BoBo
BoBo+BoBo
BoBo+BoBo
同SS4b
BoBo
BoBo
CoCo 3900
4800
4800
4800
4800
4800
6400
6400
6400
6400
3200
3600
48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40
170
170 33 級有級調壓
8級加級間調壓
3段順控橋
2段橋
3段順控橋
2段橋
3段順控橋
3段順控橋
3段順控橋
3段順控橋
2段橋
3段橋
3段順控橋 1500
1500
1500
1500
1020
925
1020
1020
1020
1020
1030
1030
1020 1961
1978
1990
1990
1994
1992
1985
1993
1995
1995
1990
1994
1998 826(幾乎全報廢)
685(平原貨用)
224
53
132
--
158
496(大坡道貨用)
34
2
2
245(平原客用)
16
❿ 德國汽車品牌有哪些
1、寶馬。寶馬是德國一家世界知名的高檔汽車和摩托車製造商,總部位於慕尼黑。寶馬是馳名世界的汽車企業,也被認為是高檔汽車生產業的先導。寶馬公司創建於1916年,總部設在幕尼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寶馬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賓士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大眾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奧迪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保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