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選舉結果意味什麼

德國選舉結果意味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04 18:46:45

⑴ 1919年德國經歷了怎樣的選舉

1919年春,魯登道夫從瑞典回國。這時,德國經過所謂「自由與民主」選舉,建立了魏瑪共和國。1920年3月,魯登道夫參加了以推翻共和國、建立君主體制為目的的卡普暴動。暴動破產後,他又賊心不死,和法西斯頭子希特勒勾結,企圖在德國建立起法西斯統治,結果又以失敗而告終。1925年,魯登道夫的軍事論著代表作《總體戰》出版,闡述了他「戰爭和政治都是以民族生存為目的,而戰爭則是為民族生存而奮斗的最高體現,所以政治是從屬於戰爭的」這一戰略思想。這一理論後來被希特勒繼承下來,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937年12月20日,魯登道夫結束了自己罪惡的一生。

⑵ 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制度是怎麼樣的

德國24日舉行聯邦議院選舉,來自42個政黨和社會團體的候選人將角逐聯邦議院至少598個議席。選舉後將產生新政府。
聯邦議院是德國的立法和政府監督機構,通常每4年舉行一次選舉。目前,德國約6150萬公民擁有選舉權。選民通過選出青睞的「人」和「黨」來決定國家未來政治走向。
聯邦議院選舉選票由兩部分組成:第一票和第二票。前者選人,後者選黨。
第一票列出的是某一選區競爭「直選議席」的候選人名單,參選的是各黨派推選的個人代表和一些獨立候選人。誰在這一投票中得票最多,誰就直接獲得一個議席。全德共分299個選區,每個選區都會選出一名代表進入議院,議院法定598個議席中一半席位人選由此確定。
第二票,選民要選出最符合自己期待的黨派。這一票的結果直接決定各黨派能否進入聯邦議院以及議院法定598個議席的分配,對最終誰能夠上台執政至關重要。
德國現行選舉制度對參政資格設有門檻,只有第二票得票率跨過5%這條線的政黨才能進入聯邦議院。對於所有符合條件的政黨,將按照特定方法計算出它們分得的議席總數。第二票得票數越多,應得議席數量就相應越多。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選舉常出現的情況是,一些黨派在第一票獲得的「直選議席」多於其依據第二票結果應得的議席總數,而「直選議席」須全部保留,因此產生「超額議席」並導致實際議席總數超過法定規模。
為確保執政穩定性,執政黨或執政聯盟在聯邦議院擁有絕對多數議席是必要條件。不過,根據現階段德國選舉制度和黨派發展狀態,很難出現單一黨派在選舉中獲得絕對多數議席的情況。選舉結果出爐後,得票率居前的政黨會嘗試接觸,商討組建執政聯盟的可能性。決定共同執政的政黨在相關談判中將確定新政府施政綱領和內閣各職位歸屬等問題,並最終出台一份聯合組閣協議。
總理人選是組閣談判中需要確定的重要問題之一。相關政黨就此達成一致後,新一屆聯邦議院會將總理選舉提上日程。在程序上,總理需由總統正式提名,議員進行投票表決。由於執政一方擁有絕對多數議席,其總理人選一般都能順利通過投票。
當組閣相關問題都得到落實後,新政府將開始著手落實競選承諾,帶領國家步入下一階段發展。

⑶ 德國2005年大選的實際情況總結

新華網柏林11月22日電(記者劉向)德國基民盟主席默克爾22日在德國聯邦議院總理選舉中當選新一屆聯邦總理,成為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

聯邦議院議長拉默特宣布,在當天上午進行的不記名投票表決中,在總共611張有效選票中,默克爾獲得了397張贊成票,超過了需要的法定多數票,從而當選為新一屆政府總理。

默克爾隨後將前往柏林夏洛滕堡宮,接受總統克勒頒發的委任書,然後在聯邦議院宣誓就職。

------------------------------------------

新華網柏林11月22日電 德國基民盟主席默克爾22日在德國聯邦議院總理選舉中以明顯多數票當選新一屆聯邦總理,同時成為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

在當天上午進行的不記名投票表決中,默克爾在總共611張有效選票中贏得397張贊成票,超過了法定多數,從而當選為新一屆政府總理。有202名議員對默克爾投了反對票,12名議員棄權。

選舉結束後,上屆政府總理施羅德第一個向默克爾表示祝賀。此前,施羅德表示自己將投贊成票。

盡管在聯盟黨和社民黨組成的執政聯盟中有大約50名議員沒有投贊成票,聯盟黨和社民黨高層對選舉結果仍表示滿意,認為這一結果為大聯合政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1日剛剛當選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的前基民盟秘書長考德爾說:「我們獲得了一個出色的結果。」同一天當選社民黨議會黨團主席的上屆政府國防部長施特魯克表示,這一結果「並不意外」。

當天中午,默克爾在柏林夏洛滕堡宮接受了總統克勒頒發的委任書。

默克爾隨後將在聯邦議院宣誓就職,然後攜內閣部長再次前往夏洛藤堡宮。內閣部長將分別接受克勒的委任書,隨後回到聯邦議院宣誓就職。

當天晚些時候,默克爾將與前總理施羅德在總理府舉行交接儀式。默克爾當晚還將召開新內閣的首次會議。

默克爾現年51歲,是首位來自德國東部地區的聯邦政府總理。默克爾1990年12月當選為聯邦議院議員。1991年至1998年,默克爾先後在科爾政府中擔任婦女及青年部長、環境部長,並於2000年4月當選基民盟主席,成為該黨歷史上第一位女黨魁。 (記者劉向)

新聞人物:德國首位女總理默克爾

新華網北京11月22日電 德國基民盟主席默克爾22日在德國聯邦議院總理選舉中當選新一屆聯邦總理,成為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

安格拉·默克爾1954年7月17日出生於聯邦德國北部港口城市漢堡的一個牧師家庭。出生後不久,她的父親帶領全家遷往民主德國。默克

爾從小就顯露出在科學方面的天賦。1973年,她以優異成績進入萊比錫大學攻讀物理學。1986年,她獲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她曾在原東德科學院從事科研工作。

1989年,默克爾加入「民主覺醒」運動,開始其政治生涯。1990年兩德統一後,她隨該黨加入基督教民主聯盟。1990年12月,默克爾當選為聯邦議院議員。從1991年起,在時任基民盟領袖、德國總理科爾的提攜下,她先後擔任德國婦女及青年部長、環境部長、基民盟秘書長和副主席等職。

2000年,基民盟陷入政治獻金丑聞,默克爾被推選為基民盟主席,成為德國戰後第一位女性大黨領袖。2002年9月起,她還出任由基民盟和基督教社會聯盟組成的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今年9月20日,默克爾在新一屆聯盟黨議會黨團會議上以高票連任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

今年5月總理施羅德宣布將原定於明年的大選提前到今年秋季舉行後,默克爾於5月30日被正式提名為反對黨聯盟黨總理候選人,她因此也成為德國歷史上首位女性總理候選人。

在9月18日舉行的第16屆聯邦議院選舉中,默克爾為首的聯盟黨得票率為35.2%,比總理施羅德領導的社民黨高出0.9個百分點,成為下屆德國議會第一大黨。10月2日,基民盟又在薩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頓一個選區補選中贏得一個直選議席,使得聯盟黨在德國下屆聯邦議院中所擁有的議席增至226席。

默克爾工作認真勤奮,沉穩務實,成績驕人。因此,她在德國政壇素有「鐵娘子」之稱。默克爾經歷過兩次婚姻。1998年,她與現任丈夫、55歲的化學教授約阿希姆·紹爾結為伉儷。(記者王雪梅)

⑷ 德國社民黨新黨魁出爐,為何默克爾執政聯盟會出現岌岌可危的局面

首先德國的副總理兼財務部長蕭茲社民黨黨派的選舉黨魁中失敗了,沒能競選上,在外人看來,這次選舉的失敗無疑會讓德國總理默克爾所領導的基民聯盟面臨危機,但這同時反映出社民黨對默克爾以及其領導的聯盟表示不滿,現階段社民黨很多成員對默克爾的聯合執政非常的憂心,並且所置身的狀況也是危機四伏。

但是每個人對此都有不同的看法,現如今歐洲國家之間還有很多事務需要處理,而現階段德國也是處於歐盟的輪值主席國的位置,現在的默克爾估計也還很難退出政壇。

⑸ 德國大選結束,朔爾茨將出任德國新總理,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德國這次大選,來自德國社民黨的朔爾茨獲得了25.7%的得票率,超過默克爾所在聯盟黨的24.2%。朔爾茨出任德國總理已經沒有懸念了。至於朔爾茨與哪個政黨組合,大概率是與綠黨結盟。

朔爾茨可是老牌政客了,只是此人一直很低調,很少被外界關注。目前他是默克爾的副總理,今年63歲,但他與默克爾分屬不同政黨。朔爾茨來自社民黨。此前朔爾茨並不是德國總理熱門人選。默克爾一直想提攜同一政黨的拉舍特。而且拉舍特也被認為是默克爾理想的接班人,此前德國的防長還一度成為默克爾接班人,最後被默克爾放棄了。

朔爾茨參選後,也一度落後於拉舍特,還落後於來自綠黨的候選人貝爾伯克。但在今年下半年,朔爾茨成為德國人心中的總理,支持率不斷上升。因為他主打的是民眾與社會的公平,這個口號得到選民的支持。

2018年,朔爾茨出任默克爾的副總理,還曾擔任財政部長。2011年至2018年,他曾在漢堡市任市長。2009年至2019年,朔爾茨任社民黨副主席。

朔爾茨出生於德國西北部城市奧斯納布呂克,他在漢堡成長,此城市是德國第二大城市。朔爾茨畢業於漢堡大學法律系。因為漢堡是德國左派的聚居地,朔爾茨17歲時就加入社民黨。1998年,40歲的朔爾茨當選為德國聯邦議員。正好這一年是社民黨的施羅德與綠黨聯盟,施羅德出任德國總理。

朔爾茨來自社民黨,這是一個中間偏左的政黨,很多策略並不符合美國胃口。默克爾的政黨是中間偏右,美國也不太喜歡。

據外媒資料,朔爾茨當總理後,他將繼續默克爾對華政策,也就是說他將對華友好。作為施羅德帶出來的政客,施羅德在任期間就對華友好,朔爾茨對華不可能強硬。因此,這才是美國擔心的。

⑹ 德國大選罕見結果:一個沒全贏,一個沒輸透.說明了什麼呢

德國大選,選情極其膠著。初步計票結果顯示,肖爾茨所在的社民黨以25.7%比24.1%的微弱優勢戰勝聯盟黨,成為議會第一大黨,贏得優先組閣權。

本次德國大選因連續執政16年的默克爾不尋求連任而撲朔迷離、難以預測,這種情況在以「可預期」著稱的德國政壇十分罕見。

默克爾之後,其所在的聯盟黨推出拉舍特逐鹿總理府。盡管默克爾本人在選前多次為拉舍特站台,但遺憾的是,拉舍特最終還是未能扛起大旗,聯盟黨以1.6%(初步計票結果)的差距敗給昔日的執政小夥伴社民黨。

緊隨社民黨、聯盟黨之後的是綠黨,獲得14.8%選票。另外,自民黨、德國選擇黨、左翼黨分別獲得選票11.5%、10.3%、4.9%(以上均為初步計票結果)。

圖為2017年德國選民拿到的選票,一票選人,一票選黨


第一票投給所在選區內自己中意的候選人,在本選區內得票最多者成為「直選議員」,直接獲得聯邦議院的一個席位,所以第一票將確定299個席位。

第二票投給自己信任的政黨,政黨再把議院席位分配給本黨議員。

相比之下,第二選票更為重要,因為這張選票影響著每個政黨在聯邦議院中能獲得的席位,及其組建政府的機會。比如說,一個政黨贏得了30%的第二選票,它今後便也可以在聯邦議院擁有30%的席位。

不過,要進入聯邦議院,一個政黨必須獲得5%以上的第二選票,這是為了避免政黨數量過多導致立法僵局。

而如果某個政黨通過第一票獲得的「直選議席」比例高於其第二票得票比例,就會取得所謂的「超額議席」。為了消除各黨之間的不平衡,其他政黨也可以按得票比例獲得「補償議席」,最終導致聯邦議院總議席數升高。

當聯邦議院的所有議員都被確定之後,政府的組建就開始了。

按照德國法律,在聯邦議院中取得半數以上議席的政黨和政黨聯盟可以組閣,但由於通常沒有哪個政黨能直接過半,大選結果公布後各個政黨就會進行組閣談判,確定新政府的政策綱領以及內閣職位人選等問題。通常而言,得票最多的政黨擁有組閣主動權並產生總理,但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得票第二多的政黨聯合其他黨派組閣成功的先例。

組閣確定後,聯邦議員正式舉行總理選舉,總理由總統提名,議員進行投票表決。由於執政聯盟擁有過半多數議席,其總理人選通常能通過投票。

本屆大選結束之後,新政府將如何配色,我們拭目以待。

⑺ 德國的兩票選舉制度

根據《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即德國憲法的規定,國家的立法機構為聯邦議會和聯邦參議院,前者由全體德國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後者由德國各聯邦州政府成員組成,代表各州的意志和利益。在選舉產生的聯邦議會中,擁有議員席數超過50%的政黨即成為執政黨,如果單個政黨的議員席數不足50%,也可以和其他政黨聯合執政,只要聯盟各政黨的議員席數總和超過50%即可。目前執政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基督教社會聯盟)和社會民主黨即為聯合執政形式,由於兩黨是德國最大的兩個政黨,該聯合執政形式也被稱為「大聯合政府」。

在聯邦議會的直接選舉中,德國實行「兩票制」:選民的第一票是投給本選區以個人名義參選的候選人,第二票則是投給政黨。第一票計票制度採用相對多數代表制,當選人不一定需要獲得選區的過半數票,只要在各位候選人中獲得的票數最多就能當選;第二票計票制度採用比例代表制,各州分別統計各政黨所得的第二票票數,按照法律規定的比例原則分配各政黨的議席。

德國選舉制度中有一條重要規定,被稱為5%條款,即只有在政黨投票(即第二票)中獲得至少5%選票,並獲得至少3個選區議席的政黨才能正式進入議會。未達到分配議席條件的政黨和雖獲得3個以上直選議席但未達到5%政黨選票的政黨,其議員只能以個人名義參加議會活動,不能組織議會黨團。此舉是有鑒於魏瑪共和國時期的教訓,當時由於不限制小黨派進入議會,導致後來希特勒依靠小黨派的人數優勢,上台執政,篡奪了政權。

德國的兩票制實際上是以比例代表制為主,以多數代表制為輔的選舉制度,選票的計算和各政黨的議席數須以第二票為基礎。這種制度決定了很多情況下都會出現執政聯盟,因為單一政黨在目前形勢下基本不可能獲得議會過半的席次。

⑻ 德國大選選而未決,這次尷尬選舉說明什麼問題

因為這次選舉雖然選掉了以施羅德為總理的社會民主黨(簡稱社民黨)和綠黨聯合政府,卻沒有同時選出一個新政府。權力呈現出混沌狀態。而且,奇怪的是,選舉結果公布後,失票都不在少數的社民黨和聯盟黨兩個大黨卻都宣稱自己是勝者,施羅德總理和聯盟黨的總理候選人安格拉·默克爾都要求擔任下屆政府領導人。瑞士《新蘇黎世報》評論說,這種在德國戰後極為罕見的選舉結果是「最糟糕的選舉」。
社民黨得票超過預期
按照一般的選舉規律,在主要的對手之間總該出現此消彼長現象,即一個黨的選票的下降通常意味著另一個黨選票的上升。但是,在德國提前舉行的這屆聯邦議院選舉中,社民黨和聯盟黨兩個大黨的選票不僅雙雙下跌,甚至連跌幅都十分接近。在2002年的大選中,兩大黨所獲選票比例都是38.5%。而這一次,聯盟黨跌到35.2%,社民黨跌到34.3%,兩者相差不到一個百分點。綠黨略有下跌,從2002年的8.6%跌到8.1%,差強人意。這次大選的獲勝者是兩個小黨,即自由民主黨(簡稱自民黨)和左翼—民主社會主義黨。前者從2002年的7.4%一舉上升到9.8%;而2002年只在議會中占兩個席位、無權組成議會黨團的民社黨這次重組為左翼—民主社會主義黨(簡稱左翼黨)後,所獲選票一舉從4%提升到8.7%,突破了進入議會的5%的最低界限,所佔席位一舉增加到54席,從而使德國聯邦議院由四黨格局變為五黨格局。

鑒於社民黨和綠黨在議會中所佔席位合計不足半數,因此選舉結果反映的第一個基本事實是現政府已經下台,聯盟黨也正是因為這一事實,強調聯盟黨有理由認為這已經是自己的一個勝利。這一點同輿論界事先估計的沒有實質的偏離,但人們沒有料到的是,社民黨和施羅德得到的這個結果卻比預想的好。在競選活動初期,民意測驗曾出現過社民黨只能得票26%的結果。現在能達到34.3%,並沒落到聯盟黨後邊多少,社民黨已經非常滿意了。出於這個理由,施羅德聲稱,他得到了選民的認可,有權繼續擔任下一屆政府的總理,從而把他提出的《2010年議程》的改革繼續下去。

聯盟黨競選策略失當
無論從哪一方面看,默克爾本人和聯盟黨都是這次大選的實際上的輸家。競選活動之初,民意測驗曾認為,聯盟黨在默克爾的領導下會取得得票50%的優異成績,但是結果不僅與這個預測相去甚遠,而且還不如2002年以巴伐利亞州州長艾德蒙德·施托伊伯為總理候選人時的成績。因此,聯盟黨的失敗也是默克爾本人的失敗。事實上,盡管競選活動熱火朝天,但聯盟黨和默克爾卻自始至終對一旦當選後的政綱含糊其辭,改革如何進行,社會福利要調整到什麼地步,選民都不得要領。默克爾作為總理候選人在7月份競選活動開始後提出的比較明確的目標只有提高增值稅、降低工資附加成本和收入稅,等等,而對如何減少失業,怎樣整頓超標赤字卻都語焉不詳。默克爾很晚才亮出一個「秘密武器」,即推出前憲法法院法官保爾·基爾希霍夫為未來的財政部長,但此君的稅制減化方案卻被輿論界認為是「殺貧濟富」的方案,甫一提出,又匆匆忙忙收回。這顯然不利於默克爾的競選。此後,默克爾又宣布讓西門子公司前負責人馮·皮勒擔任其經濟顧問,試圖以此在選民中創造信任,但並未發生效應。正如此間輿論所說,競選來競選去,選民卻不清楚要選什麼。對施羅德的紅綠聯合政府人們不滿意,然而默克爾也未得到選民的信任。正是選民這種難以選擇的痛苦決定了這次選而未決的結果。輿論認為,盡管自民黨宣布一旦獲勝後要和聯盟黨結盟,但選民寧可把票投給自民黨也不投給聯盟黨,反映出選民對聯盟黨缺乏信心,並不說明選民對自民黨有多大的信心。而對綠黨失望的選民把票投給了比社民黨更左的左翼黨。

新政府組成幾多變數
現在,德國正經歷著又一個選擇的痛苦,即怎樣組成新政府?從席位的數字計算有四種可能性,一是大聯合政府,即社民黨和聯盟黨拋開其他小黨,聯合執政;二是社民黨聯合綠黨和左翼黨,組成所謂的紅—紅—綠政府;三是社民黨、綠黨加自民黨,組成所謂的紅—黃(自民黨代表顏色)—綠「信號燈」聯合政府;四是聯盟黨聯合自民黨和綠黨,組成黑—黃—綠聯合政府。鑒於第四種組合的顏色恰好是牙買加國旗的顏色,被此間輿論戲稱為「牙買加聯合政府」。但是,幾種排列組合都非易事。施羅德說他不能想像出現一個由默克爾領導的大聯合政府。社民黨主席明特費林說,和誰都可以談,但就是要把左翼黨排除在外。這不僅因為左翼黨的部分前身是原民主德國的執政黨———德國統一社會黨,更因為退出了社民黨的前社民黨主席奧斯卡·拉方丹這次競選東山再起,與民社黨領袖格雷戈爾·居西並肩爭奪社民黨的選民。

目前,各政黨都在緊張磋商探尋聯合組閣的可能性。在此期間,施羅德現政府仍繼續執政。從理論上說,各黨對聯合政府的談判無時間限制,但法律規定大選後30天必須組成下屆議會。因此,施羅德政府將在10月18日結束其使命。今

⑼ 德國第六屆國會選舉納粹黨獲得了怎樣的勝利

納粹黨囊括了37.4%的選票和多數國會席位,成為德國國內最突出、最強大的政治力量。除此之外,只有德國納粹黨133個席位,德國共產黨89個席位,中央黨75個席位,國家人民黨37個席位和巴伐利亞人民黨22個席位成為重要的議會黨派,游離黨派則全軍覆沒。

⑽ 德國第六屆國會選舉有怎樣的影響

1932年7月31日,德國第六屆國會選舉揭曉這次選舉結果為德國的國內政治形勢,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納粹黨在這次選舉中,獲得明顯的勝利。納粹黨囊括了374%的選票和230個國會席,成為德國國內最突出、最強大的政治力量。除此之外,只有德國納粹黨(佔216%/133)個席位,德國共產黨(145%/89)、中央黨(125%/75),德國國家人民黨(59%/37)和巴伐利亞人民黨(32%/22)成為重要的議會黨派,游離黨派則全軍覆沒。這次選舉之前,納粹黨與德國會社會黨、共產黨形成對立局面,雙方甚至發生流血沖突。

閱讀全文

與德國選舉結果意味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