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常年15度的水溏能養什麼魚么
斑紋鰍Cobitis taenia taenia
雄魚體型比雌魚為小,而且雄性的腹鰭第二條棘刺會比較厚實些,對於高溫及缺氧的水質十分敏感,魚缸內最好有水蘭、莫絲在其中
【分布】葡萄牙、俄羅斯
【習性】屬於罕動的夜行性品種,喜歡冷水
【水溫】14~20℃
【全長】11~12cm
【pH值】7.0~8.0
三線鰍Misgurnus fossilis
尾鰭圓形。體側明顯有三條黑色橫線,中間的那一條則較粗;背鰭、臀鰭及尾鰭密布細小的黑色斑點
【分布】法國、挪威
【習性】性情溫和,經常動也不動的夜行性動物
【水溫】4~25℃
【全長】25~30cm
【pH值】6.5~7.6
鑽石彩虹Barbus ticto
成熟的雌魚在生產時比較有力,而且此時在雌魚的背鰭上通常沒有斑點。成熟的雄魚在生產時比較瘦弱且在背部有著黑色的斑點延伸至魚鰭的邊緣,它們的身體會帶有紅棕色
【分布】印度
【習性】活潑、溫和、要求不多的魚種
【水溫】14~22℃
【全長】8~10cm
【pH值】6.5~7.5
黃金鯽Carassius auratus
體高而側扁,前半部弧形。體被中大型圓鱗;側線完全,微向下彎,後部延伸達尾部中央;背鰭與臀鰭第三根硬棘後緣有鋸齒。體背銀灰色,腹部銀白而略帶黃色,各鰭灰白色
【分布】中國、日本
【習性】性情溫和、安靜的魚種,身體非常強健耐寒
【水溫】10~20℃
【全長】20~36cm
【pH值】6.0~8.0
鯉魚Cyprinus carpio
體橢圓型而稍延長,側扁而肥厚,背部略隆起,腹緣呈淺弧形。體背部為灰黑或淺黃色,甚至具有多種顏色之變異,側線完全且明顯,呈略凹之弧線穿過體側之中央至尾柄處
【分布】中國、日本
【習性】生性吃苦耐勞,甚至能適應更低的水溫
【水溫】10~23℃
【全長】20~23cm
【pH值】7.0~7.5
Rhodeus sericeus
有明顯的性別二色,在繁殖季節時,雄魚有如穿上漂亮衣服般美麗展現地婚姻色,雌魚色澤比較平淡樸素些。在未產卵時,可以清楚地看到雌魚有一根長長的產卵管
蘇門答臘 【分布】法國
【習性】令人愉悅的魚種,飼養在混養缸中是非常理想
【水溫】15~22℃
【全長】10~11cm
【pH值】6.5~7.4
石貼子Hemimyzon formosanum
頭部至腹鰭之間的身體呈三角形,腹面頗為平坦。體呈淺橄欖綠、或墨綠、或黑褐色等,體背及體側具有不規則的深色斑;各鰭淡黃褐色,背、尾鰭具有暗色點狀條紋
【分布】台灣
【習性】常以扁平的身體及胸、腹鰭平貼在石頭上
【水溫】15~20℃
【全長】6~12cm
【pH值】7.0~8.0
黑線尾隱鱂Aphanius iberus
有明顯的性染色體性狀。雄魚有藍綠至藍寶石般的光澤,黑色的背鰭及臀鰭上有白點,暗藍色的尾鰭有較明亮的標志。雌魚則是橄欖綠或藍綠色,有著無色的尾巴
【分布】西班牙
【習性】個性溫和,可和較小的魚種混養
【水溫】10~32℃
【全長】4~5cm
【pH值】6.5~7.5
佛西卡隱鱂Aphanius fasciatus
雄魚體色是棕橄欖色,有著略白色的腹部,以及10至14條明亮乳黃色的縱紋,是遺傳下來的。魚鰭是黃色近橘黃色,雌魚體色呈灰棕色,下半部較亮,在兩旁有一排圓的黑斑紋,魚鰭幾乎沒有顏色
【分布】歐洲、亞洲
【習性】個性溫和,可和其他溫和魚種混養
【水溫】10~24℃
【全長】6~7cm
【pH值】6.5~7.5
侏儒鱸Elassoma evergladei
接近繁殖季節的時候,雄魚魚鰭會變為黑色,而雌魚的魚鰭則會退色。此魚對溫度變化的抵抗能力強,有時會在缸底奇怪的來回移動,甚至出現用胸鰭走路的奇特情況
【分布】美國、卡羅來納洲、佛羅里達州
【習性】可和平共處及性情膽怯的魚種,有領域性
【水溫】10~30℃
【全長】3~3.5cm
【pH值】7.0~7.5
黑帶鱸Enneacanthus chaetodon
難以判斷其性別,通常雌魚有較大身軀及較鮮艷的色彩。所用的缸子需鋪有良好沙質的底砂,並種蜈公草及羽毛草等水草於四周。此魚對溫度、水質及化學的改變很敏感
【分布】美國、紐約、新澤西島、馬里蘭島
【習性】和睦友善的魚種,但不適合與其他繁雜品種混養
【水溫】4~22℃
【全長】8~10cm
【pH值】6.5~7.5
藍噴點鱸Enneacanthus gloriosus
難以判斷其性別,成熟的雄魚有較高且較長的背鰭。不像金點鳳凰的是此魚的鰓蓋上有一小塊黑色片狀紋。而且會像金點鳳凰一樣隨著年老而失去其交叉的帶狀紋
【分布】美國、紐約、佛羅里達州
【習性】群居的魚種,雄魚會保衛領域抵禦侵入者
【水溫】10~22℃
【全長】8~9.5cm
【pH值】7.0~7.5
金點鳳凰Enneacanthus obesus
除了產卵季節外,其他時間都難以辨識其性別,不過大體而言雄魚有較鮮艷的色彩及發亮的斑點,且其背鰭及臀鰭的軟棘部份較燈光下可見其魚鰾,而且魚鰾在雄魚後半部是尖的,而雌魚則是圓的
【分布】美國、佛羅里達州
【習性】性情膽怯的群居魚種,雄魚會選擇領域形成父系家庭
【水溫】10~22℃
【全長】10cm
【pH值】7.0~7.5
彩麗鯛Lepomis cyanellus
難以判斷其性別,雌魚接近產卵季節時一般會較肥大。和同屬的魚相比,需較高的水溫。需要有良好砂礫底層的缸子,在其內種植整盆漂亮散開的水草
【分布】洛磯山脈、加拿大、墨西哥
【習性】性情溫和,具領域觀念不能忍受其他魚入侵
【水溫】4~22℃
【全長】15~20cm
【pH值】7.0~7.5
大耳國王Lepomis gibbosus
難以判斷其性別,雄魚有較鮮艷的色彩,而雌魚一般而言體型較豐滿。鰓蓋後有典型的紅耳狀突起,但在雌魚身上較不明顯。此魚適合有較大而開放的游泳空間
【分布】美國、德國、佛羅里達州、德克薩斯洲
【習性】性情溫和,雄魚會選擇領域形成父系家庭
【水溫】4~22℃
【全長】15~20cm
【pH值】7.0~7.5
黑尾鱸Gymnocephalus cernua
除了雌魚在產卵季節身體明顯地肥胖外,並沒有其他明顯性徵。此魚較喜歡有良好砂子的缸底及種植濃密水草,並需要大量的氧氣,建議飼養在冷水性水族箱中
【分布】歐洲、亞洲、英格蘭、法國、西伯利亞
【習性】群居性的底棲魚,可與大小相同的魚種和平共處
【水溫】10~20℃
【全長】23~25cm
【pH值】7.0~7.5
紅六間Perca fluviatilis
雄魚有較明亮的色彩,而雌魚於產卵季節有較豐滿的體形。此魚較喜歡有良好砂子的缸底及種有濃密水草,其成長的體型大小受到空間控制
【分布】歐洲、西伯利亞、科力馬河
【習性】年輕時是群居的,老了後便單獨行動
【水溫】10~22℃
【全長】45~50cm
【pH值】7.0~7.5
西伯利亞鱘Acipenser baeri
魚體為長體形,向尾部延伸變細。其口較小,腹位橫裂。光滑或著生少許纖毛。鰓耙扇形,每一鰓耙有幾個突起。西伯利亞鮮體色變化大,
【分布】西伯利亞、倍加爾湖
【習性】此類魚只是不耐高溫的魚種
【水溫】10~26℃
【全長】120~153cm
【pH值】6.5~8.5
達氏鱘Acipenser dabryanus
背部和體側淡灰色趨於暗褐色,腹部白色趨於黃色 頭部背面追布細小的乳頭狀突起,十分粗糙。各行骨板之間的表皮遍布顆粒狀的細小突起,觸摸粗糙。背鰭位於身體後部,起點在腹鰭基部至臀鰭起點距離的中點的垂直上方頭背部灰褐色,腹麵灰白色,各鰭呈青灰色
【分布】長江、四川、湖北、上海
【習性】此類魚只是不耐高溫的魚種
【水溫】10~22℃
【全長】130~250cm
【pH值】6.5~7.2
俄羅斯鱘Acipenser gueldenstaedti
吻短而鈍,略呈圓形。須上無傘形纖毛。口小、橫裂、較突出,下唇中央斷開。體色背部灰黑色、淺綠色或墨綠色,體側通常灰褐色,腹部灰色或少量檸檬黃色。幼魚背部呈藍色,腹部白色
【分布】俄羅斯、黑海
【習性】此類魚只是不耐高溫的魚種
【水溫】9~25℃
【全長】135~235cm
【pH值】6.5~8.5
裸腹鱘Acipenser nudiventris
體長筒狀,腹側較寬坦,背側較窄,向後較細尖。眼間隔很寬,鼻孔兩個,位眼稍前方。口腹位,橫裂狀,能伸縮,上下頜均無牙。下唇完整,中間不間斷。有假鰓。鰓蓋膜與峽部相連。在眼與鰓孔背角之間有一噴水孔
【分布】黑海、巴爾喀什湖
【習性】此類魚只是不耐高溫的魚種
【水溫】10~25℃
【全長】180~200cm
【pH值】7.5~8.5
西德鱘Acipenser ruthenus
其身體延長,與鯊魚相似,歪型尾,背部黑色,腹白色。口小,下位,呈花瓣狀,口能伸出呈管狀,伸出的口管長度因個體大小而異。吻端尖,無鱗,背鰭位於體後部,接近尾鰭
【分布】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庫拉河、鄂畢河
【習性】此類魚只是不耐高溫的魚種
【水溫】10~25℃
【全長】90~100cm
【pH值】7.0~7.5
施氏鱘Acipenser schrenckii
吻的形狀有很大的變異,有的吻呈銳三角形,有的象矛頭。頭長、吻長和尾柄長均隨著生長而縮小。最明顯的區別是口小,嘴唇具有皺褶、形似花瓣。鰓膜不相連結。吻的腹面、須的前方生有若干疣狀突起。 背部為黑褐色或灰棕色,腹部銀白色
【分布】蒙古、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
【習性】此類魚只是不耐高溫的魚種
【水溫】10~25℃
【全長】250~300cm
【pH值】7.5~8.5
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
體長,呈梭形,背部拱而腹面平直。吻近梨形,基部寬厚,頂端尖,略向上翹,頭部背面披有光滑的骨板。口下位,成一橫裂,口能夠向外伸縮自如,上下唇不發達,具有細小乳突。體背和頭部青灰色或灰褐色,腹部白色,各鰭均為青灰色。
【分布】長江、錢塘江、黃河
【習性】此類魚只是不耐高溫的魚種
【水溫】10~20℃
【全長】100~135cm
【pH值】6.5~7.2
高首鱘Acipenser transmontanus
亦稱為「美國白鱘」。魚體呈紡錘形,骨板間有細小皮齒狀碎片,背鰭與尾鰭間及臂鰭與尾鰭間無骨板。背部至側骨板上方呈趨於淡灰色或乳白色或灰褐色,側骨板下側淡白色,腹部為白色。尾柄長,歪型尾,較其他魚偏長些。文獻記載最大型的高首鱘最長可達 610公分越104歲
【分布】美國、太平洋
【習性】此類魚只是不耐高溫的魚種
【水溫】9~25℃
【全長】105~154cm
【pH值】6.5~7.4
鍊紋鱷魚火箭Lepisosteus oculatus
體延長呈棍棒狀,上下頷極細長占頭部一半比例,且長滿利牙。背面為綠褐色,腹部顏色則較淡呈黃色,深色斑塊花紋起始於吻部直至尾柄。背鰭與臀鰭位於近尾柄處,腹鰭則位於腹部中央,各鰭與體色相同,並皆具深色斑紋
【分布】美國、佛羅里達州
【習性】性情兇猛,會經常至水面呼吸空氣
【水溫】12~23℃
【全長】110~125cm
【pH值】6.5~7.5
紅肚棘魚Gasterosteus aculeatus
本種分成溯河洄遊型及陸封型兩種。陸封型魚體呈斑駁的褐或綠色,溯河型魚體呈銀綠或藍黑色;側身通常顏色較淺,腹部呈黃、白或銀色;繁殖期時,雄魚呈鮮藍或鮮綠色,眼睛呈藍或綠色,喉部與腹部會變成鮮紅或鮮橘
【分布】地中海、黑海、阿爾及利亞、韓國、加利福尼亞
【習性】群游性及具領域性,屬一夫多妻制
【水溫】4~20℃
【全長】10~12cm
【pH值】7.0~8.2
『貳』 清溏寶降血糖管用嗎
要看你的血糖高到多少,如果是確認糖尿病的話必須正規治療,如果是糖尿病前期(血糖高到正常值卻低於糖尿病診斷標準的)可以靠飲食加運動來調整.
『叄』 清溏寶降血糖管用嗎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受到損傷,造成糖尿病人血糖高,高血糖長期得不到調治,導致內臟各種組織特別是肝臟、腎臟、心臟、血管、神經等損害和功能障礙。糖尿病的形成主要是外因造成過度傷陰,內分泌紊亂失調,使得腑臟功能失去分解吸收糖,造成了高血糠即糖尿病。
目前,治療糖尿病的常用西葯包括磺脲類(達美康)、雙胍類(格華止)、糖苷酶抑制劑(拜糖平),其主要的作用機理是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抑制葡萄糖苷酶的合成。
西葯的靶向作用,確實能夠降低血糖,但是對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和並發症沒有確切療效,一旦停用血糖還會上升,長期服用還可能有損肝腎!
鐵皮石斛降糖雖然沒有西葯快,但是可增強患者體質,改善糖、蛋白質和脂肪代謝紊亂,還可以通過益氣活血降低血液粘滯度和血脂等,從而防治並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