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納粹德國的Me-262噴氣式戰斗機是當時最先進的戰機嗎
Me-262無論是在速度以及飛行高度方面都要好於流行的活塞戰斗機。在二戰後,盟軍方面也承認,在噴氣式飛機方面盟國至少要比德國落後5——10年。
但Me-262並不算「最先進」——實際上當時有噴氣式飛機的不止德國一家,英國人也早就試飛了。只不過當時盟軍依靠活塞式飛機就贏定了,沒有必要大費周折更新自己的武器,德國的Me-262其實並不完善,只不過被逼到絕路後狗急跳牆把還沒有完善的東西拿出來了而已。Me-262的事故率也居高不下,僅僅第一次試飛就出現了致命的發動機問題——僅僅是爬升了50米的高度,左右兩個噴氣式發動機就「罷工」了。此後一連串的試飛中事故也相當多,很多飛行員因為試飛Me-262而死於飛行事故,這對二戰後期的德國空軍來說是雪上加霜——這種情況下本來應該繼續返回重新設計改進,但是德國等不了了,在最後的關頭下不得不把這種高事故率的飛機正式列裝。但是即使列為正式裝備,Me-262的可靠性也沒有多大長進——到1945年初,德國空軍總共才從工廠獲得了500多架Me-262,而這500多架中除去用於訓練和測試的部分,毀於戰斗和事故的高達150多架!要知道到1945年,同一個時期德國空軍所擁有的Me-262數量並不多,有數據顯示1月10日德國空軍攏共服役的Me-262隻有61架!
Me-262的缺點尚不止這些,有資料顯示——Me-262的發動機易喘振,故障率高,工作壽命短;此外這種噴氣式戰斗機的空戰機動性能反而遜於活塞式飛機,尤其是加、減速速率和橫滾速率不理想,操縱動作復雜;另外起降距離較長等等。
這些都足以說明當時德國空軍已經是狗急跳牆,什麼稻草都抓來試一下,已經什麼都不在乎了。
Ⅱ 德國Me 262是()沒有採用彈射座椅,離心式噴氣發動機,鴨式布局,世界上第一種投入作戰的噴氣式戰機
Me262(MESSERSCHMITT Me262)1942年7月18日,首席試飛員弗·文德爾在德國的萊普海姆機場上空舉行了一次劃時代的飛行,大戰中最成功的實戰型噴氣戰斗機Me262問世了。
早在四年前,德國當局就命令梅塞施米特飛機廠盡快研製一種能兼容由巴伐利亞或容克公司試制的渦輪噴氣發動機的全新型戰斗機。1939年6月,P1065雙發方案初審通過,1941年1月,原型一號機Me262V1出廠,4月18日臨時用活塞發動機驅動試飛了機體,1942年3月25日,增加改裝了兩台巴伐利亞公司的推力暫為500千克的109—003型噴氣發動機,作了三發混合動力飛行,7月18日,改裝容克公司2台尤莫109—004A噴氣發動機,終於獲得完全成功。10月1日,Me262原型二號機也相繼投入試飛。
Me262成為繼世界首架噴氣飛機He178(1939年8月27首飛)和競爭對手He280(1941年4月5日首飛)以及英國「格羅斯特」F28/39噴氣實驗飛機(1941年5月15日首飛)之後,世界航空史上第4種飛行成功的噴氣飛機,並且比大戰中另一種實用型噴氣軍用機、英國的「流星」早問世8個月。
Me262的研製成功,令德國軍界形喜於色,揚言盟軍3架戰斗機才能抵擋住一架Me262。獨裁者希特勒在觀看飛行表演後甚至極其武斷地下令先將Me262作為高速轟炸機投產使用,因為他認為當時只有進攻,毋需防衛。殊不知,他的這一武斷的決定,不僅大大延緩了Me262作為新一代戰斗機的正常發展,差一點斷送了這種性能超前的機種。
1943年6月,Me262正式投產,7月份開始組建第一支實驗飛行隊。飛行員在駕駛Me262對法國境內盟軍目標進行轟炸時發現,傳統的瞄準具已不適應高速飛行。
1944年7月25日,Me262首次與皇家空軍一架「蚊」式飛機不期而遇,盡管前者以663千米/小時的速度俯沖脫離,但仍引起了盟軍的注意和驚奇。8月,由翁蘭少校指揮的第51轟炸航空團第一次將轟炸型Me262A—2a投入北非戰場,但因掛彈後速度降至670千米/小時,常常成為盟軍螺旋槳戰斗機追擊的靶標。加上為預防俯沖引起飛機解體,飛機只許作平飛投彈,造成命中點偏差達到1~2千米……事實證明,Me262根本不適於作為轟炸機使用。
真正的戰斗機改型Me262A—1a是1944年6月才正式參戰的,EK262實驗飛行隊年輕的指揮官諾沃托尼少校率先擊落盟軍偵察機一架。8月末,希特勒允許「有限生產」這種戰斗機改型。9月,剛剛組建正規戰斗部隊,即「諾沃托尼司令官飛行隊」擁有飛機40架,主要任務是本土防空作戰,作戰對象是飛入境內的盟軍四發動機大型戰略轟炸機。在一次戰斗中,6架Me262於數分鍾內接連擊落15架B—17型轟炸機,Me262的大口徑航炮開始顯示出對大型目標的有效摧毀力,而高速飛行又提高了自身的生存性。10月中旬開始,該部每天出動3~4架,伏擊於敵轟炸機航線兩側,三十天內又擊落敵機22架。
諾沃托尼殞命後,部隊改編為「第7興登堡飛行團」,由施泰因霍夫上校接替指揮,全團飛機也改裝了55毫米的R4M 空對空火箭。
至1945年2月的最後一周,該團共擊落大型轟炸機45架,戰斗機15架。
機頭裝上FuG—218型雷達的Me262B—1a/U1雙座夜間戰斗機改型於1945年2月參戰,從屬於「貝他司令官飛行隊」,負責柏林夜間防空。4月又改稱第11夜間戰斗機中隊,至4月底解散前,共擊落「蚊」式飛機30架,其中16架系貝他一人所為。
至大戰結束,各型Me262合計生產出1433架(一說1294架)。世界頭號「王牌」飛行員埃利希·哈特曼少校在戰爭後期曾改用此機作為座機,並擊落了3架敵機,為其個人擊落352架的戰績畫上了句號。
Me262是一種全金屬半硬殼結構輕型飛機,流線形機身有一個三角形的斷面,機頭集中裝備4門30毫米機炮和照相槍。半水泡形座艙蓋在機身中部,可向右打開。前風擋玻璃厚90毫米,椅靠背鋪15毫米鋼板,均具備防彈能力。EZ—42陀螺瞄準具或萊比16B瞄準具可用於機炮和火箭的發射瞄準。
近三角形的尾翼呈十字相交於尾部,兩台軸流式渦輪噴氣發動機的短艙直接安裝在後掠的下單翼的下方,前三點起落架可收入機內。
作為新型動力裝置,Me262採用的是容克公司的尤莫109—004型發動機,海平面靜止推力850千克,油耗1650千克/小時,自重720千克,推重比(推力/重量之比)1.181,翻修壽命50小時。雖工藝粗糙,故障率高,但仍不失為航空史上早期空氣噴氣發動機中最成功的型號之一。
Me262除V型原型機外,還發展過14種改型,主要有:Me262A—1a單座晝間戰斗機;A—2a轟炸機(可掛彈1噸);B—1a雙座教練機;B—1a/U1夜間戰斗機;B—2a用途不變,但機身延長1.2米,油箱擴大,增加了夜戰巡航時間;C—1a是截擊機,由於加裝液體火箭助推器,從海平面爬升至11700米高空僅需4.5分鍾,但未投產。
Me262火力兇猛,最大速度超過一般敵機160~200千米/小時,佔有一定技術優勢。但Me262也同時存在著發動機工作不可靠、空戰機動性差,加速度與橫滾速率較遲鈍,操縱復雜等等不足之處。
但瑕不掩玉,Me262在後期對抗盟軍的絕對空中優勢時,展示出了巨大的威力。據統計,Me262共擊落盟軍戰機613架,其中大部分是四發重型轟炸機。Me262一共損失近200架,其中只有60-70架是戰損,其餘都是由於機械故障和地面損失。
me-262A-1a 單座戰斗機/me-262B-1a 雙座夜戰機:
生產地: Messerschmitt AG
生產日期: Summer 1944
長度: 10.6 m/11.8 m(有雷達天線)
機翼尖端相距: 12.5 m
空重: 4000 kg/4400 kg
最大重量: 7045 kg/6400 kg
乘員: 1
最高速度: 540 mph(870 km/h)
最大高度: 11,500 m
最大航程: 1050KM
爬高能力: 1200 m/min
作戰半徑: 1050 km
主武器: 2門 30mm MK 108 機炮(100發/門)
2門 30mm MK 108 機炮(80發/門)
副武器: 外掛2門 30mm MK 103 機炮或
2門 30mm MK 108 機炮或
2門 20mm MG 151/20 機槍
發動機: 2台1980 lb thrust Junker Jumo 004B axial Turbojets
me-262A-1b/me-262A-2a 單座轟炸機:
最高速度: 470 mph (755km/h)
主武器: 2門 30mm MK 108 機炮(100發/門)
2門 30mm MK 108 機炮(80發/門)
副武器: 500千克炸彈(轟炸時)
24枚 R4M 火箭(攔截時)
me-262B-2a 雙座夜戰機:
主武器: 2門 30mm MK 108 機炮(100發/門)
2門 30mm MK 108 機炮(80發/門)
副武器: 在駕駛員座艙後加裝2門 30mm MK 108機炮,在機頭下加裝SG 500穿甲機炮(
12發)或一門50mm MK 114機槍或48枚R4M 火箭
Ⅲ 噴氣戰斗機的簡介
世界第一架噴氣戰斗機是由德國於1939年首先研製出的。安裝有德國的科學家馮·奧亨研製的噴氣發動機的He-178型飛機是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該機於1939年8月27日首次試飛。最早投入噴氣戰斗機批量生產並轉變被部隊的噴氣式戰斗機是英國的『流星「式戰斗機和德國的梅塞施密特ME-262型戰斗機。Me-262首次試飛在1942年7月18日,時速達850公里,這比當時所有活塞式戰斗機要快得多。1943年11月,希特勒觀看了這種飛機表演後說:「我們總算有了可以用於閃電作戰的轟炸機了!」而堅決不同意將其作為戰斗機使用。直到1944年秋天,Me-262才得以作為戰斗機投入使用。盡管Me-262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但它已不能挽回納粹德國的敗局了。1949年7月27日,世界第一架噴氣式客機德哈維蘭彗星號在哈特菲爾德機場進行它的處女航,駕駛這架飛機的是上校試飛員約翰·康寧厄姆。
採用活塞式發動機,靠螺旋槳產生的拉力來推動的飛機,在二次大戰爆發後不斷進行改進,但航速增長不大,最快每小時僅達750千米。1942年,德國人和美國人分別研製出了首架噴氣式殲擊機。7月27日,德國試飛了一架「梅塞施密特」262型噴氣式戰斗機;10月2日,美國也試飛了一架P-59型噴氣式戰斗機。德國首先研製並試飛成功的「梅塞施密特」262戰斗機成為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戰斗機。
噴氣式發動機和螺旋槳發動機不同,它是靠空氣和煤油燃燒後所產生的大量高溫高壓氣體,向後噴射而推動飛機前進的。所以一般在機身前面和側面都開有專門的進氣口,機身後部留有噴口。噴氣式發動機可獲得較高的推重比,使飛機獲得較高的飛機速度、高度和機動性能。二戰後期德國和英國的噴氣式殲擊機開始用於作戰。戰場上的士兵用驚異的眼光看著這種速度極快的戰機在空中廝殺。噴氣式飛機突破了活塞式飛機性能的極限,使戰機進入了另一個嶄新的時代。到1949年,有些國家已擁有相當數量的噴氣式飛機。著名的噴氣式殲擊機有蘇聯的米格-15、美國的F-80和英國的「吸血鬼」;噴氣式轟炸機有蘇聯的伊爾-28和英國的「坎培拉」等。
Ⅳ 關於噴氣式飛機
最早提出噴氣推進理論的是法國的馬克尼上尉和羅馬尼亞的亨利·康達。康達還在1910年前後試制過最早的噴氣式飛機,但未能成功。
德國亨克爾飛機公司研製的He178飛機於1939年8月27日首次試飛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
Ⅳ 噴氣式飛機一共有多少種第一代到第四代分別列出。
按照西方戰斗機分代劃分方法
1:亞音速戰斗機(噴氣革命)——代表機型:美製F86、蘇制米格15、國殲5(前蘇聯米格15仿製型)等
第代戰斗機判斷依據:噴氣式、亞音速從此戰斗機螺旋槳時代進入噴氣時代史稱戰斗機噴氣革命
2:強調超音速性能戰斗機(超音速革命)——代表機型:美製F4、F5蘇制米格21、米格25(2代機巔峰作品)國殲7(前蘇聯米格21仿製型)等
第二代戰斗機判斷依據:戰斗機速度首次超過音速並且重視速度認速度越快戰斗機越強(非能量機動原理設計)史稱戰斗機超音速革命
3:強調近距離空戰和空空格鬥多用途超音速戰斗機(能量機動革命)——代表機型:美製F15、F16、F14、F18蘇制米格29、蘇27、蘇30(蘇27改進型)國殲10等 其F15、F16、米格29、蘇27被稱冷戰末期統治天空戰斗機四大天王
第三代戰斗機判斷依據:符合能量機動原理設計超音速多用途戰斗機關於能量機動原理網路里少有人回答准確第3代戰斗機第三代戰斗機用能量機動原理設計出來戰斗機越南戰爭時期美國空軍發現自己F4速度比米格21快屢屢被米格21擊落甚至利情況下難於脫身些老空軍退役飛行員和科學家起合作研究發現了能量機動原理具體含義比較復雜此多講能量機動原理即同時具有大動能和大勢能戰斗機空戰取得勝利能性高些人綜合了自二戰來所有戰斗機格鬥案例驚人發現合理解釋了戰斗機快和高之間取捨們提出了和理論相悖能量機動原理指出設計戰斗機速度並第要求飛機所有性能復合能量機動原理越好們也被當時理解們行人稱戰斗機黑手黨F15製造出來鳴驚人F15第款符合能量機動原理戰斗機其F16服役F16第款根據能量機動原理精確計算製造戰斗機自此美國空軍進入3代機時代前蘇聯幾乎花了十幾年才搞明白了能量機動原理來出來了蘇27和米格29.里有爭議即F14有人認F14並能符合能量機動原理設計我們仍把算做第3代戰機因當時正值戰斗機黑手黨和官員們爭吵另外F14變掠翼能量機動原理提供了修正機會所仍算第三代戰斗機史稱戰斗機能量機動革命
4:強調隱身性能等4S標准多用途超音速戰斗機——代表機型:美製F22猛禽、F35閃電 俄羅斯研蘇47(S37)金雕戰斗機
第4代戰斗機判斷依據:4S我多講了史稱戰斗機隱身革命
關於蘇聯/俄羅斯戰斗機劃分代方法把變掠翼米格—23和美製F—111單獨劃分代稱之第三代前兩代和西方劃分方法樣
Ⅵ 二戰德國噴氣式飛機有哪些概念機也算
第1種梅賽施密特噴氣式戰斗機,參加了二戰末期的西線德國不分城市的防空作戰,1944年12中旬,德軍發動阿登反擊戰是梅賽施密特戰斗機也參加了,但是數量較少,1945年5月還參加了柏林保衛戰,
第2種是AR234偵查/轟炸噴氣式飛機,主要是在西線戰場對盟軍進行空中偵察和轟炸。
梅塞施密特262型噴氣式飛機是世界第一種實際投入戰斗的噴氣式戰斗機,由於空氣動力外形優越,也是同時期噴氣式飛機中性能最好的。在研製初期,由於配套的噴氣發動機遇到翻修壽命太短等困難,耽擱了飛機的研製進度;在研製成功後,本應集中有限的資源,在短期內大批生產,以便奪取制空權。而在這時候,希特勒要求將飛機改型為戰斗轟炸機。不得已,製造公司被迫同意按各50%生產,使生產進度大受影響。納粹的其他高官也把Me262看成救命稻草,一會兒要求改型為夜間戰斗機,一會兒要求生產一部分偵察機,使生產很難順利進行。在前線的空中出現的Me262,對於盟軍的任何一種飛機都形成巨大的優勢,只是數量較少而沒有產生災難性後果。為了防止納粹新式噴氣式飛機奪取制空權,盟軍連續對生產噴氣機燃料的工廠進行大規模空襲,造成噴氣式飛機燃料嚴重短缺,不少飛機因無燃料而無法起飛。所有這些,使Me262隻有少量參加戰斗,發揮了有限的作用,未對戰爭結局產生影響。各型一共生產1430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