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們的父輩的相關
本劇是根據主人公威爾漢姆的回憶錄進行拍攝,為了盡量保證劇集的真實性,令參加二戰的老兵和他們的子孫後代信服,編劇Stefan Kolditz多年來查閱了大量資料,走訪了很多戰爭倖存者。
德國《圖片報》對本劇的評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德國帶來的苦難,比20世紀里所發生的任何事件都要深重。該劇通過生動的當代電影語言敘述了那段歷史,絕對值得觀看。
該劇共有三集,每集90分鍾,於德國當地時間3月17、18、20日20:15播出。
Ⅱ 如何看待德劇《我們的父輩》在二戰題材電視劇中
少見的德國人視角軸心國角度的二戰mini劇。敘事方式,場面,人物上來評述的話,很像2001年HBO出品的兄弟連,但是由於資金,技術,以及戰敗國視角,相比兄弟連缺少了個人英雄主義與浪漫,使得全片從頭至尾都貫穿戰爭反思,直接導致先天不足,無法成為一部偉大的影視作品。但該劇大膽採用了寫實的手法,以5個主人公作為主線,並且少見的在二戰mini劇中加入了女性角色作為主線,顯然這與二戰中美國女性與德國女性的遭遇截然不同有關,它打破了二次大戰電視劇中女性角色打醬油的魔咒,只可惜敘事太過寫實,缺乏幽默或者其餘意象讓片子顯得"好片,但不好看",其原因可能更戰敗國電影電視被限定主題有密切關系。
Ⅲ 我們的父輩怎麼沒有看是被禁了嗎我們的父輩被禁原因
截止到2020年2月,我們的父輩並沒有被禁播,在愛奇藝、騰訊等平台都是可以觀看的。
劇情簡介:故事從1941年一直講到1945年,大致是從二戰即將面臨轉折,德國人從一路凱歌到陷入困境講起。主角是五個生活在柏林的普通青年,他們本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卻因為戰爭不得不奔赴戰場,各奔東西。
(3)德國人為什麼要拍我們的父輩擴展閱讀:
人物介紹:
1、弗里德黑爾姆-演員:湯姆·希林
威廉的兄弟,也是一個重情義的人,雖對納粹充滿懷疑但還是跟隨威廉一起響應希特勒的號召應征入伍。弗里德懂得如何接受事實、如何在現實的生存和道義之間作出權衡,在猶太小姑娘被烏克蘭輔助警察抓走的時刻,他是唯一一個出於道義為她提供保護的人。
2、夏洛特-演員:米莉安·斯坦恩
夏洛特響應希特勒的號召應征入伍,奔赴前線,她立志為國家服務,成了一名女護士,前往戰場救助傷員。
夏洛特曾一度為了「對國家的忠誠」,舉報了一位在戰地醫院當護士的猶太婦女,然而正是這位猶太人,後來成為蘇聯紅軍政委後,在德國戰敗時,對夏洛特伸出了援手,讓她活了下來,回到柏林。
3、威廉-演員:沃爾克·布魯赫
弗里德的兄弟,威廉崇拜所謂「國防軍」的榮譽感,極其信仰納粹黨,響應希特勒的號召應征入伍,和弟弟弗里德一同奔赴前線戰斗。然而戰爭的殘酷和劇中描述的德軍對猶太人無差別射殺,使得哥哥逐漸轉變了過往立場。
4、格里塔-演員:卡塔琳娜·舒特勒
美麗活潑,歌聲動人,格里塔一直希望有朝一日成為一名女歌星。格里塔的情人是猶太人維克多。格雷塔為了拯救她的猶太男朋友維克多,選擇與黨衛軍高層保持情人關系,設法為維克多拿到了出境許可,二戰過後格里塔在監獄里被動地認了命。
5、維克多-演員:路德韋希·特萊皮特
猶太人,格里塔的情人,維克多的父親是遠近有名的猶太裁縫。二戰過後維克多沒有淪為第一代以色列人所稱呼的「小牛犢」但所承受的早已超出了他的負荷。
Ⅳ 德劇《我們的父輩》好看嗎,是否值得一看
《我們的父輩》是teamworx proktion fui kino und fernsehen gmbh公司製作推出的迷你劇,改劇由Philipkadelbach執導,該劇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講述了5個20歲左右的德國年輕人在二戰中的坎坷命運起伏。
中文名叫《我們的父輩》,外文名是《unsere mutter 》,出品時間是在2013年,製作地區是德國,一共三集,每集90分鍾,影片對白語言德語,影片類型屬於愛情、歷史、戰爭、反戰。故事從1941年一直到1945年,大致是從二戰即將面臨轉折,德國人從一路凱歌到陷入困境講起,主角是舞歌生活在柏林的普通青年,他們本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卻因為戰爭不得不奔赴戰場,各奔東西。
一部好的戰爭片在讓人看完了那個故事後,從心底升起珍愛和平反對戰爭的想法,《我們的父輩》就是這樣的,我曾經認為戰爭是冒險,是史詩,能讓一個男人成長,可成長讓我明白戰爭中只有苦難。
戰爭唯一的贏家或許只有蒼蠅,人類的血肉喂飽了他們,喜歡關於戰爭的影視,只是想看人性在極端境遇下,一個個不完美卻鮮活的生命,在大時代和歷史的洪流中被裹挾的無奈和掙扎。最優秀的戰爭片是讓人厭惡戰爭,感恩和珍惜和平。戰爭沒有贏家,只是讓人類文明倒退到叢林法則的蠻荒社會。
Ⅳ 我的父輩們電影劇情解析
從1941年一直到1945年,這幾年間,全部都是這個故事講述的。大概是從二戰即將面臨轉折的時候,德國人一路遇到困境開始。
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五個生活在一起的青年,他們本身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但是因為時局動盪,也因為歷史的轉變,所以不得不奔赴戰場,面對自己即將接下來的人生,在不斷的開始的時候,他們遇到了很多的變化。
從德國對蘇進攻直至投降的這四年當中,五個年輕人無論是從自己的性格,還是從自己的人生觀上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五個人開始奔赴不同的人生,有人選擇了內心保持同情心,但是去做一些犯法的事情。
有人卻為了保持對於國家的忠誠,舉報了很多的一些看起來柔弱的婦女,但是最後在德國宣布投降的日子裡面。
本來應該充滿歡聲笑語的酒吧,卻成為了廢墟。最後主角走到酒吧當中,等來的只有兩個昔日的好友,剩下的兩個已經在戰爭中去世。
Ⅵ 我們的父輩好看嗎
好看,比國產戰爭片真實,體現了德國人的嚴謹。講的是二戰給一對兄弟帶來的影響。
Ⅶ 《我們的父輩》看完覺得怎麼樣
二戰相關的片子看的不多,這一部還是很讓我有感觸的。沒有哭,但能把人看抑鬱。因為基本沒有賣溫情的點。
角色塑造得都很真實,渺小的個人在時代的洪流中的無力感表達地非常好,也很引人共鳴
Wilhelm雖然因為旁白擔當知道他肯定不會死,但是Friedhelm以為哥哥死掉的時候那一段真的很……和之前在一群白衣蘇熊前面狂奔的他自己那段,照應得很好,雖然是戰爭片里常有的親友便當然後爆種的橋段,卻很戳淚點
E1中殺死蘇聯政委對於兄弟倆都是一次考驗。Wilhelm給蘇聯人遞煙,射擊前的猶豫。Friedhelm無意間踩入爬滿蒼蠅的泥地……弟弟在一開頭第一次說「戰爭會暴露出我們最壞的一面」的時候,還是一個對現實有些不滿,抱著雙臂在冷眼旁觀的青年,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並沒有完全領會它殘酷的意思。他一步步走過來,試圖在這場他一開始就有抵抗心態的戰爭中活下去,做了很多違背自己的事。所以,他最後也沒有辦法在波西米亞森林裡舉起手來投降。和哥哥一起逃走的士兵說,「我殺了12個人,一個人都沒有救。」Friedhelm的手上有多少無辜人的鮮血呢?他看得最透,一開始最消極,後來理智到冷血,但是到最後,他心裡那個愛看書的男孩子還是無法原諒自己。「一座巨大的屠宰場」,弟弟知道他們的所做所為都沒有意義,卻也知道自己沒有退路。這才是最讓我覺得傷心的。他提議讓蘇聯的農民去趟雷;披著蘇聯人的衣服從電報站逃走;給水井下陷阱的農民被槍決,他給沒有準頭的新兵的執行對象補射;跑出谷倉的波蘭小孩被他的子彈打中了;絞架也是他拉的繩索……「有時候不能把自己當人」。弟弟最後無路可退,死亡像是種贖罪,又像是他不知道該怎麼再面對這世界,只能在死神的羽翼里得到一丁點解脫。Viktor是最像受害者的角色,(其實他的父親和兄弟倆的父親也都是我非常在意的人物)德意志的猶太人,頂著這種身份的Viktor應該非常掙扎。游擊隊也排斥猶太人,他為了生存下去沉默著,直到在開滿白花的鐵軌邊,他拉開一節節車廂的紅門。那個上午是很多人難以忘懷的上午吧。
他活到了最後是遇到了多少好人,波蘭姑娘,農場主的兒子,游擊隊的隊長……Greta那麼愛他,卻一點都沒能幫上他。但是他終究活了下來。保住了僅有的一條性命,這是有多幸運。
Charly一開始很單純,非常天真地懷著愛國心去做護士。她很堅強,勇敢,不然也不會升任這份工作,難得的是,她到最後心還是軟的,體貼傷員,對蘇聯護士露出笑容。莉莉亞和得知Wilhelm的死是對她比較大的考驗吧。她掙扎著做出的選擇,可能有人會覺得很不對,但是有更好的辦法嗎,如果你是她。
我們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不知道是對是錯,或者說在戰爭中說這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就連中立的紅十字也無法穩住心裡的天平。E3最後一段,回放了一開頭的記憶。才突然覺得那時候梳著兩個辮子的她笑得多好看。
Greta可能比Charly更不討人喜歡一點,她一直呆在後方,戰況進展到那樣的程度還夢想著做歌星,去米蘭,巴黎演出;為了猶太男友和軍官鬼混,可以說是不擇手段;不願去東線勞軍,在戰地像個突兀的孔雀……她看的也許最少,對戰爭的參與度也很低,但她卻明白「我們不會贏的」。她會用諷刺的,咄咄逼人的語氣說話,以為通過自己的手段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世界比她以為的還要丑惡。mein kleines Her這首歌出現了許多次,幾乎每次意味都不同,一開始只是愛人的背叛啊那種偏兒女私情的性質,到最後獄中一段,BGM響起的時候聲聲都在心口上。也許是出於德意志軍的政治目的寫出的歌,也打動了酒吧里普通的男女,Greta做的很多事也許也是出於自私的目的。最後她穿著囚服,眼前的光明慢慢褪去的時候,還會想起當時穿著紅裙唱歌的自己嗎。
Ⅷ 德國人怎樣看待《辛德勒的名單》
德國人看二戰題材的片心裡肯定也是無比沉重的。德國自己也拍了很多二戰的片子(如:我們的父輩),全民反省很深刻。戰爭中沒有贏家,所以其實對德國人民來說也造成了巨大的創傷,而且比受害者更難以面對過去。德國對待歷史的態度非常嚴肅,戰後甚至明文規定否認納粹時期的暴行是違法的,相比之下我們旁邊那個島國真是呵呵。
Ⅸ 我們的父輩劇情詳解
我們的父輩影片講述了,主角一行五個人因戰爭而巨大改變。主角威廉原本是父母一直以來引以為傲的驕傲,雖然立下了不少戰功,但他其實也非常厭倦戰爭,只想過上一個平常人的生活,但最後卻被定為了逃兵。
《我們的父輩》一共三集,每集90分鍾,恰好是三部電影的長度,相比其他動不動就二十多集的長篇電視劇,它顯得格外簡潔,凝練。
而該劇帶給觀眾的觸動,卻遠超很多長篇的戰爭劇集。導演以非常寫實的手法去再現那場戰爭(二戰),在劇中有隨處可見的死亡,有令人膽戰心驚的背叛,它讓人漸漸忘記自己是個人,同時漸漸放大自己的惡。
我們的父輩被稱為「德國電視的轉折點」的電視劇,講述了五個德國年輕人在二戰洪流中的命運起伏。整個劇情保持克制,但正是這種寫實般的剋制與真實,讓人們更願意去思考戰爭的意義。一個「宏大的目標」欺騙了所有人,也毀掉了每個人的生活和命運。
他們為了一個「神聖的目標」,卻使用了最殘酷的手段,從一開始,每個人都戴上了罪惡的枷鎖。
Ⅹ 我的父輩德國電影影評
這部電影確實不錯,勝在幾個方面:
1、題材。戰爭背景下小人物的命運。戰爭是如此刻骨銘心,甚至不需要過分渲染,緩緩講出都可以打動人。
2、手法。穿插敘事避免乏味。
該劇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講述了5個20歲左右的德國年輕人在二戰中的命運起伏。
《我們的父輩》一共三集,每集90分鍾,恰好是三部電影的長度,相比其他動不動就二十多集的長篇電視劇,它顯得格外簡潔,凝練。而該劇帶給觀眾的觸動,卻遠超很多長篇的戰爭劇集。
導演以非常寫實的手法去再現那場戰爭(二戰),在劇中有隨處可見的死亡,有令人膽戰心驚的背叛,它讓人漸漸忘記自己是個人,同時漸漸放大自己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