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豬舍怎樣消毒效果好
豬舍消毒:先將病豬用過的剩料、病豬的糞便、墊草及牆壁、圈欄上的污物消除干凈, 再用20%的石灰乳或3%的熱燒鹼水、20%的漂白粉進行消毒。消毒的次序為牆壁、圈欄、門窗、食槽、地面、用具及門口地面。消毒葯水可用掃帚塗刷, 最好用噴霧器噴灑, 既節約葯液, 又省力, 效果好。消毒完畢, 豬圈設有門窗的應關閉2~3 h再打開, 同時將食槽及地面用清水沖洗干凈。
土壤消毒:運動場及軟圈的泥土地面應先消除糞便、墊草等污物, 然後再將上面的一層泥土鏟除, 最後用20%的漂白粉或20%的石灰乳、3%熱燒鹼水澆灑。
糞便及污水消毒:少量的糞便、墊草等可以燒毀或深埋。糞便的數量如果較多, 可用發酵法來消毒。方法是:在離豬舍、道路、水源稍遠的地方, 在地面挖一淺溝, 深約40 cm, 寬約2 m, 長度不限, 可根據豬糞多少而定。底部先鋪健康豬糞一層, 然後將病豬糞堆上, 在病豬糞上邊再蓋一層健康豬糞及雜草, 最後用稀泥密封。病豬糞很稀時, 可添加干土或干碎草, 太干時可加入適量水, 使其迅速發酵。夏秋約1個月, 冬春約2個月, 即可達到消毒的目的, 而且還可起到增強肥效的作用。病豬舍的污水, 數量較少時可澆在糞便內一起發酵消毒, 數量很多時可在污水總量中加入2%的生石灰粉或0.2%的漂白粉進行消毒。
㈡ 豬場如何消毒
(1)在豬場大門入口處設消毒池,消毒葯物用2%的燒鹼溶液,消毒對象主要是車輛的輪胎;並設噴霧消毒裝置,消毒的對象是車身和車底盤。
(2)工作人員在進入生產區之前,必須在消毒間用紫外燈消毒15分鍾,更換工作衣帽,最好淋浴更衣,參觀人員的消毒與工作人員相同,並按指定的線路參觀。
(3)採用全進全出飼養方式的豬場,在引進豬群前,空豬舍應徹底消毒。清除雜物、糞尿及墊草;用高壓水徹底沖洗頂棚、牆壁、地面及欄架;水洗乾燥後,關閉門窗,用福爾馬林(30毫升/米)熏蒸消毒12~24小時,再用2%燒鹼或3%來蘇兒對地面進行一次消毒,24小時後用凈水沖去殘葯;豬體用0.1%新潔爾滅、2%~3%來蘇兒或0.5%過氧乙酸等進行消毒;產房地面和設備用水沖洗干凈,乾燥後用福爾馬林(30毫升/米)熏蒸2小時,再用0.1%新潔爾滅、3%來蘇兒等消毒,用凈水沖去殘葯,再用10%石灰水刷地面和牆壁。
(4)母豬進產房前全身洗刷干凈,用0.1%新潔爾滅消毒全身後進入產房;母豬分娩前用0.1%高錳酸鉀消毒乳房和陰部,分娩完畢,再用消毒液擦拭乳房、陰部和後軀。及時清理胎衣和產房。
㈢ 豬圈一般應該怎樣消毒
1、清:指拆卸設備、搬動漏糞板,徹底清掃屋頂、窗戶上的灰塵、蜘蛛網等;
2、洗:沖洗豬舍地面、牆壁及設備;
3、泡:指用消毒液浸泡地面與一些可拆卸設備,至少保持24小時;
4、霧:對整個棚舍進行全面的霧化消毒,使消毒劑與屋頂、空氣等進行充分接觸;
5、灰:用石灰乳粉刷豬只接觸過的牆壁、地面,殺滅細菌、病毒及寄生蟲;
6、空棚:將消毒過的棚舍空置,至少一周以上,減少對豬群的刺激。
(3)德國豬舍如何消毒擴展閱讀
消毒注意事項:
1、豬圈的消毒要選擇合適的時間,首先要控住好豬圈的溫度最好要保持在17℃-22℃,還有濕度,濕度最好保持在百分之75左右,大多數的病菌和病毒都喜歡呆在這個環境里,這個時候再出來殺毒就會事半功倍。
2、要保持葯量的充足,這個充足是指在葯上的濃度和數量,葯物濃度過低的話有一些牆壁或者地面,死角都不能夠有效的清理病菌。
3、一些衛生的死角,牆面和地面和死角這幾個地方是產生病毒的最容易凝聚的地方,一定要噴灑的仔細,而且要多灑。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預防非洲豬瘟的四種消毒方法
㈣ 豬舍消毒常用方式有哪些
我們想要對豬舍進行消毒的話,還是有一定的方式的,我們可以去市場上購買一些機械產品,然後將這些設備放在相應的地方,開啟開關,這些設備就會自動的為周圍的環境以及空氣等等進行相應的消毒了,這種方法也是十分簡便快捷的,但是就是成本比較高而已。我們也可以選擇通過一些物理的方式進行消毒,比如說可以採用紫外線的方式進行消毒,安裝一些必要的紫外線燈,先讓豬群在外面呆一會兒,然後對宿舍進行紫外線消毒,每次消毒時間正常為十分鍾左右就可以了。
也有一些比較簡便的消毒方式,就是我們可以選擇到市場上購買相應的消毒劑,然後再一些必要的地方進行消毒,這也是一種最常見的方法,而且成本也不會很高,消毒效果也是不錯的,並且對於我們人體或者是豬群的傷害也是幾乎很小的。
㈤ 豬舍怎麼徹底消毒
1、豬場的生產區門口要設有消毒池,消毒池裡放上消毒液,最好是1-3%的火鹼溶液,出入的人員和車輛必須經過消毒。這樣可以預防人和車輛將細菌或病毒直接帶入生產區,引起疫病的發生。消毒池裡的消毒液要7到10天更換一次,以保證其有效性。
2、飼養員、防疫員等員工進入豬舍產房等地方工作時,要更換工作服,通過紫外線燈消毒後方可進行生產作業。
3、豬舍及豬舍周圍要定期消毒,並且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消毒葯交叉消毒,以免引起細菌病毒對消毒葯的抵抗性。
4、出欄一批豬,豬舍要進行徹底消毒,並空閑7天以上再進豬。
豬場要有消毒計劃和消毒記錄。
㈥ 豬舍會產生很多病菌消毒成為重中之重,豬舍消毒常用方法有哪些
說到豬場消毒,很多農民都不太重視。事實上,給養豬場消毒是養豬戶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消毒做好了,很多豬病都可以在搖籃里被殺死,可以節省大量的葯費,提高豬場的養殖效率。消毒是通過物理、化學或生物手段殺滅或減少生產環境中病原體的重要技術措施。消毒作為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途徑,被養豬戶認為是養豬場預防疾病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㈦ 豬舍怎麼消毒呢
(1)在豬場大門入口處設消毒池,消毒葯物用2%的燒鹼溶液,消毒對象主要是車輛的輪胎;並設噴霧消毒裝置,消毒的對象是車身和車底盤。
(2)工作人員在進入生產區之前,必須在消毒間用紫外燈消毒15分鍾,更換工作衣帽,最好淋浴更衣,參觀人員的消毒與工作人員相同,並按指定的線路參觀。
(3)採用全進全出飼養方式的豬場,在引進豬群前,空豬舍應徹底消毒。清除雜物、糞尿及墊草;用高壓水徹底沖洗頂棚、牆壁、地面及欄架;水洗乾燥後,關閉門窗,用福爾馬林(30毫升/米)熏蒸消毒12~24小時,再用2%燒鹼或3%來蘇兒對地面進行一次消毒,24小時後用凈水沖去殘葯;豬體用0.1%新潔爾滅、2%~3%來蘇兒或0.5%過氧乙酸等進行消毒;產房地面和設備用水沖洗干凈,乾燥後用福爾馬林(30毫升/米)熏蒸2小時,再用0.1%新潔爾滅、3%來蘇兒等消毒,用凈水沖去殘葯,再用10%石灰水刷地面和牆壁。
(4)母豬進產房前全身洗刷干凈,用0.1%新潔爾滅消毒全身後進入產房;母豬分娩前用0.1%高錳酸鉀消毒乳房和陰部,分娩完畢,再用消毒液擦拭乳房、陰部和後軀。及時清理胎衣和產房。
㈧ 豬舍消毒的常用方法是什麼
機械消毒是養豬生產中最常用、最普遍的消毒方法,也是實現豬場全面消毒的基礎和前提。主要包括清潔、沖洗、通風等。機械消毒,可清除現場大量的糞便、體表脫落、飼料殘渣及其他污物等有機物,為下一步消毒工作提供了依據。主要用於高溫、乾燥、紫外線消毒等物理消毒。根據不同消毒對象,可選擇不同的消毒方法。
㈨ 豬舍消毒,常用方法有哪些
清潔:指仔細清潔所有類型的有機污染物,特別是一些死角,甚至拆卸設備和移動排泄板,包括屋頂和窗戶上的蜘蛛和灰塵。
第二次清洗:對地面、牆壁和棚內不可拆卸設備進行清洗和刷洗。
三個氣泡:將一些土壤浸泡在淺水消毒劑中至少24小時,這與豬舍建築設計中考慮浸泡在土壤中的消毒措施有關。
㈩ 豬舍用什麼消毒好
1、鹼類消毒劑
如火鹼、生石灰和草木灰。火鹼不能用做豬體消毒,3%~5%的溶液作用30分鍾以上可殺滅各種病原體。10%~20%的石灰水可塗於消毒床面、圍欄、牆壁,對細菌、病毒有殺滅作用,但對芽抱無效。
2、雙鏈季銨鹽類消毒劑
如百毒殺、雙季銨鹽絡合碘。此類葯物毒性極低、安全、無味、無刺激性,且對金屬、織物、橡膠和塑料等無腐蝕性,應用范圍很廣,是一類理想的消毒劑。
有的產品還結合殺菌力強的溴原子,使分子親水性和親脂性倍增,更增強了殺菌作用,對各種病原均有強大的殺滅作用。此類消毒劑可用於飲水、噴霧、帶畜禽消毒、浸泡等消毒。
3、醛類消毒劑
如甲醛溶液(福爾馬林)。僅用於空舍消毒(舍內有動物則不能用)。使用方法:放於舍內中間,按每立方米空間用甲醛30毫升、高錳酸鉀15克,再加等量水,密閉熏蒸2~4小時,開窗換氣後待用。
4、氧化劑
如過氧乙酸。可用於載豬工具、豬體等消毒,配成0.2%~0.4%的水溶液噴霧。
5、鹵素類消毒劑
如漂白粉、碘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