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與德國人交流要注意點什麼
一、注意事項:
1、遵約守時。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
2、注重整潔。德國人講究清潔和整齊,隨地亂扔紙屑或隨地吐痰均被認為是不文明的行為。
3、講求秩序。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喜歡大聲喧鬧。
4、注意交往禮儀。雙方握手時,應友好注視對方,以示尊重,勿東張西望。與陌生人、長者及關系一般的人交往時,通常用尊稱「您」;對私交較深、關系密切者,如同窗好友、共事多年關系不錯的同事,往往用友稱「你」。
二、主要禁忌
1、德國人在用餐時禁忌:吃魚用的刀叉不得用來吃肉或乳酪;若同時飲用啤酒與葡萄酒,宜先飲啤酒,後飲葡萄酒,否則被視為有損健康;食盤中不宜堆積過多的食物;不得用餐巾扇風;喝湯或進食時忌發出聲響;忌在咀嚼食物時與旁人講話。
2、在德國,不宜隨意以玫瑰或薔薇送人,前者表示求愛,後者專用於悼亡。
3、德國人視數字「13」與「星期五」為不吉利。
4、德國人對於四個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際場合進行交叉談話,也比較反感。因為這兩種作法,都被他們看作是不禮貌的行為。
5、與德國人交談時,不宜涉及納粹、宗教與黨派之爭。德國法律禁止使用和傳播各種納粹標識和行為、符號。
三、特別提示
1、德國人禮儀的一項基本原則是尊重女性,這表現在一系列「女士優先」的禮儀習慣上,如男士有義務幫女士穿、脫外衣;為女士開門並拉住門,請女士先行;下車時,男士也應主動為同行的女士開車門、並攙扶其下車等等。
2、向德國朋友贈送禮物應注意:如是商店裡買來的東西,務須撕去禮品上的價格標簽;無論送什麼東西,均應經過精心包裝;如遇有特殊意義的日子(生日、訂婚、結婚紀念日等),最好附信或名片表示祝賀;如收到德國朋友贈送的禮物,應當面打開並表示感謝。
(1)德國人玩什麼模式擴展閱讀
德國國家概況
【面積】357376平方公里,居歐盟第四。
【重要節日】新年:1月1日;復活節: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周日(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間);五一國際勞動節:5月1日;德國統一日(國慶節):10月3日;聖誕節:12月25日。
【自然地理】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毗奧地利、瑞士,西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
陸地邊界全長3757公里,海岸線長2389公里。位於北緯47-55度之間的北溫帶,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1月-5~1℃,7月14~19℃。
【簡史】公元962年建立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1871年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9年建立魏瑪共和國。
1939年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被美、英、法、蘇四國佔領。1949年5月23日西部頒布《基本法》,建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1990年10月3日,德國實現統一。
『貳』 德國人的裸體文化FKK文化是怎樣描述的
FKK是德文Freikorperkultur的簡稱,譯為「在露天做裸體運動,進行裸體日光浴」。國內出版的德語課本里曾羞答答地翻譯為「天體文化」,也許這樣顯得文明高雅,不會讓人胡思亂想吧,看到這個解釋時,還會讓人聯想到認為是牛頓三大定律呢。
裸體文化在德國的形成,從歷史上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末。當時的德國民富國強,眾安道泰,達到小康後的中上層市民開始追求一種新的生活模式,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營養,服裝,住房,健康和身體保養,這就是有名的「新生活運動」。
1893年海因里希·普都爾出版了《裸體人,未來的歡呼》一書,提出只有正視人類的軀體,才具有真實的道德觀。呼籲大家返回大自然,充分享受那新鮮的空氣和溫暖的陽光。1905年第一份裸體文化期刊——《美麗》在柏林問世,從此裸體文化在柏林、漢堡、漢諾威等大城市流行起來。
人們紛紛加入裸體文化俱樂部,在山間原野,湖邊河畔赤裸著身體,全方位地盡情地迎著陽光奔跑,打球和做體操;泳裝的服裝也越做越省布料。1919年「Freikorperkultur」成為這一運動的專用詞,普都爾也被追隨者推崇為裸體文化之父。
1933年希特勒上台,嚴格禁止裸體文化。二戰後美國的比基尼泳裝曾試圖登上歐洲大陸,遭到教會的強烈抵制。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隨著經濟的好轉,大家都希望徹底從戰爭的陰影中走出,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再加上美國避孕葯研製成功的推波助瀾,在歐洲,尤其在青年學生中,又開始了性解放運動。
戰後迷茫的一代,通過奇裝異服,離家出走,群居和赤裸奔跑來探尋生命的意義及生存方位。女青年們為了消滅性別歧視,爭取平等地位,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推出了轟轟烈烈的「上裸潮」運動。
盡管教會反對裸體文化,但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FKK在德國已成為一種被人們接受的生活方式,城市鄉村都在林中湖畔劃出專門場所,讓FKK愛好者隨心所欲,一展天容。不過如果超出這個指定范圍,警察是要干預的。在慕尼黑的英國公園里,就有一塊FKK愛好者的領地,一年四季只要有陽光,哪怕冰天雪地,也會有勇敢者出現。這里經常是大學生們三三兩兩躺在自帶的草席或露營用的卷墊上,看書或聊天,偶爾也托托排球,拋拋飛碟或動動筋骨。
『叄』 德國人有哪些生活習慣
nomad46:
你好。我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對於遠道來訪的德國客人,我強烈建議你用中國式的傳統禮節接待,這樣做主要有兩點好處:第一,德國客人能從中直接感受到新鮮獨特的異國風情,大大激發其好奇心;第二,這樣的待客方式也是你所熟悉的,能夠有效避免紕漏。畢竟年輕人還是很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不同於成年人的固定模式。
一般來說,德國人講究順序、隱私並嚴守時間。你幾乎見不到他們皺眉頭等漫不經心的動作,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是對客人的不敬,是缺乏友情和教養的表現。所以,在與德國客人相處時一定要注意這些。
德國人比較注重禮節形式。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行握手禮。與熟人朋友和親人相見時,一般行擁抱禮。在與客人打交道時,總樂於對方稱呼他們的頭銜,但他們並不喜歡聽恭維話。對剛相識者不宜直呼其名。
另外,你問到家裡需不需要單獨准備衛生間的問題,我想如果不便,則大可不必。但是保持室內干凈整潔卻是十分必要的。
飲食方面,我認為德國客人不遠萬里而來,其目的主要是想全方位地感受一下真正的中國生活,當然應包括體驗中餐。我國有八大菜系,隨便哪一樣德國客人都會樂不思「薯」的。如果他實在吃不慣,洋快餐也不失為一種選擇。另外,德國和中國大部分地區一樣,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在七點,午餐一點,晚餐七點。有的地方午餐和晚餐之間喝午後咖啡,吃蛋糕。與中國的飲食習慣不同,德國人最講究、最豐盛的不是午餐、晚餐,而是早餐。而且,德國人喜歡肉食,
他定會對名揚海外的北京烤鴨贊不絕口。
至於聊天交談方面,可以涉及到有關德國的事和足球等,不要談籃球,壘球和美式橄欖球等。
通常,德國人很注意尊重對方,所以交談時不要詢問人家的私事(如問女性的年齡、收入等),也不拿在場的人開玩笑。就餐談話時,不隔著餐桌與坐得較遠的人交談,怕影響別人的情緒。
禮物,送禮很受德國人重視。當他們應邀去別人家做客時,一般都帶禮物。大部分人帶束鮮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帶瓶葡萄酒,個別人帶一本有意義的書(或者是自己寫的書)或者畫冊之類等。在歡迎客人(如車站、機場等場所)、探望病人時,也多送鮮花。在祝賀他人生日、節日或者婚嫁等時,可寄送賀卡,如送賀禮,則以實用和有意義為原則,而不是以價格高低論輕重。所送之禮物都要事先用禮品紙包好。許多人常在收到禮後會馬上打開觀看,並向送禮人表示感謝。建義准備些極具中國特色的紀念品。前年我家接待挪威客人時,我贈送的禮物是一對大紅色中國結。我覺得你這次如果准備送出08奧運福娃,他將非常樂意接受。
怎麼樣,對這樣的回答滿意嗎?希望我的經驗之談能夠對你有所幫助,祝你好運。謝謝你的提問。
『肆』 德國人用什麼軟體聊天
Skype比較多,國際的都用這個
『伍』 為什麼德國的工業那麼強大
有一種模式叫德國模式,德國工業為什麼強大?還記得看到過一篇文章叫《不怕折騰的德國人》。據說德國和中國分別製造一輛飛機,中國選了20個成年人,並且說只能看不能摸,摸壞了要賠錢,德國人選了20個調皮的孩子,說隨便玩,每個人都發一把螺絲刀,我想可能是因為德國這種「隨便」折騰的精神讓德國的工業變得更加強大,由此可知,德國工業強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德國對自由教育真的非常重視。
在侵略蘇聯的時候,德國擁有法國和幾乎整個歐洲大陸的工業力量,因為鐵血宰相俾斯麥的教育興國政策,讓德國在短短的時間內從落後農業國演變成強大的工業國,這不得不讓人反思究竟是什麼樣的教育興國政策具有如此顯著的作用?原來,俾斯麥政府一方面不斷的鼓勵教育,另外一方面充分給教育以自由。
德國工業實在強大,不然也不敢發動兩次世界大戰。德國因為有著強大的工業技術,所以才讓德國的經濟有強大扎實的工業基礎和實體經濟作支撐,德國從國民到國家崇尚技術的理念和穩扎穩打的發展方式,不像中國全民浮躁全民功利。在這一方面上中國是非常值得學習的,想起幾年前和朋友一起看德國和澳洲足球比賽,有人說德國人踢球就像機器,一道精確計算的數學題。如果說巴西是藝術足球,那德國絕對就是傳說中工業足球。
『陸』 德國人到底有多厲害
從人類社會早期開始,勞動便一直在進行著。即便是在靠天吃飯的農業社會時期,人們也不得不進行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勞動。來到如今的社會中,勞動時間更是變得越來越長,很多人都為不斷的加班而感到疲倦。但有一個國家卻以「工作時間短」而出了名,甚至一年休息150天,一半時間都在休假。
這個國家便是德國,勞動者的福利令許多外國人羨慕。在一年365天的日子裡,竟然有將近150天都不用上班,每一天的上班時長非常短。但在一年休息150天的情況下,經濟發展依然世界領先,德國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小結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在勞動中,效率也是不可缺少的生產力。當效率過慢時,再少的工作也需要大量的勞動時間。倘若各國都能學習德國的效率模式,各行業過勞的現象便可得到一定的緩解,也是對於勞動者而言最好的福利。
『柒』 德國雙元制教育模式是什麼意思
所謂雙元,是指參加培訓的人員必須經過兩個場所的培訓,一元是指職業學校,其主要職能是傳授與職業有關的專業知識;另一元則是企業或公共事業單位等校外實訓場所,其主要職能是讓學生在企業里接受職業技能方面的專業培訓。
『捌』 巴伐利亞模式是什麼
巴伐利亞模式j是一種國家統一的模式。
近年來,海峽兩岸骨肉同胞,都在尋找統一方式,以實現國家統一,其間各種提法粉墨登場。其實,以史為鑒可知未來,很多民族國家統一的經歷,都有不少寶貴的可鑒經驗。總而言之,大多的統一是通過戰爭方式,如義大利的統一、德國的統一、美國的南北戰爭等。這些國家的統一事業,多與戰事有關。但是,德國統一中的巴伐利亞模式卻給我們提供了可供參考的信息。就我國海峽兩岸而言,兩岸同胞都不願看到仇者快、親者恨的事,都希望和平解決,也許巴伐利亞模式為我們樹立了先例。
德意志的千年史實質上是一部長期分裂、內部傾軋、王室林立、教派抗爭、戰事紛起、民不聊生的歷史。不少遠見卓識的德人政治家,欲想實現一同,但每每皆敗。十九世紀中葉,德國統一的呼聲乍起,建立起統一民族國家的願望在各邦德人中愈演愈烈。但由於各王室的阻撓,地方勢力的從中作梗及各大國的干預,德國統一始終是個夢想。1862年,俾斯麥當上普魯士首相,德國的命運才得以改變。在俾斯麥看來,只有通過鐵與血的方式即戰爭方式,德國方能實現統一。但俾斯麥的政策中,有一個堅定不移的政策:德國人不打德國人,你若還認自己是德國人,一切都和平解決。
在俾斯麥統一的過程中,巴伐利亞是個非常特殊的例子。
『玖』 和德國人打交道該注意什麼
和德國人交往應注意什麼:
規則和紀律。
守時。
禮儀。
『拾』 什麼是比德式思維模式
先說說生活美學吧。德國人的生活有繁華和富足,也有平凡和樸素。物質上當然沒有絕對的貧窮,只有相對的。繁華也有相當精緻的一面。更多的卻是平凡和樸素。家務活一般要自己動手。比如,刷牆,鋪地板,安裝家庭用具零部件。很少僱人。德國人好像對財富不張揚。除了氣質和行為舉止上有高雅和平凡的區別外,外表上很難看出一個人的在中國的所謂階級和社會地位的區別。我是說一般的情況下。在德國舉止不雅的人,也是有的。生活中精緻的東西有很多。比如,葡萄酒。再比如,德國人的寵物。最愛養的動物要數狗和貓。花樣繁多,打扮精緻。而且小貓和小狗的模樣絕對精神可愛。可見是受了很好的照顧。如果有機會看德國人的私人花園,也是很美好的事情。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植物,造型,顏色,開花,結果,裝點著人們的生活。我常感嘆,如果一個地方的人民把居住的地方打扮得這么美麗,這個地方的居民會多愛護這里的家園啊。可是他們都不把愛家鄉的話放在嘴邊,好像沒有這回事似的。
德國最出名的要數科技。我不是理工科的人,可是我還是在這里體會了技術之美:技術的深厚又精巧,結實又實用的地方。德國人的動手能力很強。遍布在生活的細節里的每一個技術發明,透著德國式的美學。簡潔實用。最重要的是,德國人勞動時很認真。比如,街道里的公共綠化帶要修剪,他們會開著車,帶著工具,穿著園藝勞動時的工作服。車用來裝剪下的枝葉。認認真真,剪完就走,極有效率。在中國時,長輩常會對我們說,幹活時要像個樣子。我常常不以為意。現在回想起來,自己太懶散,比起這里的人們的勞動態度,覺得會有一些區別。我常見這里的人們修剪參天的大樹。本來樹是自由生長的,可是德國人也要照顧大樹。病的枝丫,太茂密的枝葉都會剪去。剪的那個口一定整齊,決不有半點突出。而我曾經有隨手弄斷枝丫的經歷,可令的小樹就留下一個參差不齊的斷痕,很是怪異。那個時候,我看著也不以為不美。
在看德國的民居和建築物時,也有一些感受。歐洲的很多城市其實都很有特色。可是在德國的小鎮,你也會發現一些很有美感的建築。這里的建築普遍不高,小而精緻。和地面接觸顯得深沉而厚重。從不見取巧的地方。民國時曾有中國的作家在青島,他看了德國的建築後說,這就是一個民族,深深的紮根在天地之間,厚重又不失精巧。青年建築派的建築很多,也常見洛可可樣式的花園別墅。那些花園別墅藏在高大的林木之後,常讓我發出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感嘆。德國並不是沒有富貴階級。住在別墅里的人並不是一般的人。可是這種富貴帶著點含蓄和低調。它讓你感到富足,也讓你感到距離。這些都是透過園藝來表現。就像中國以前的大院前有門庭和石獅子的布置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