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國有幾個州
德國州名中英文對照表
關鍵詞: 德國州名中英文對照表
行政區劃:
全國包括16個州(L?nder),有8個較大的州細分為行政區(Regierungsbezirke);所有的行政區和餘下的8個州下面分為縣(Kreise),縣又分為鄉村縣(Landkreise)和城市縣 (kreisfreie St?dte)兩種,或者乾脆就譯為縣和市;縣以下是鄉鎮(Gemeinden)。
首府:
巴登-符騰堡 Baden-Württemberg 10,426,040 35,742 斯圖加特 Stuttgart
卡爾斯魯厄 Karlsruhe 2,666,127 6,919 卡爾斯魯厄 Karlsruhe
弗賴堡 Freiburg 2,114,486 9,347 弗賴堡 Freiburg
圖賓根 Tübingen 1,747,256 8,918 圖賓根 Tübingen
拜恩(巴伐利亞) Bayern 12,086,548 70,547 慕尼黑 München
上拜恩 Oberbayern 3,996,043 17,529 慕尼黑 München
下拜恩 Niederbayern 1,162,972 10,330 蘭茨胡特 Landshut
上普法爾茨 Oberpfalz 1,069,121 9,692 雷根斯堡 Regensburg
上弗蘭肯 Oberfranken 1,113,790 7,230 拜伊羅特 Bayreuth
中弗蘭肯 Mittelfranken 1,678,535 7,245 安斯巴格 Ansbach
外弗蘭肯 Unterfranken 1,329,399 8,529 維爾茨堡 Würzburg
施瓦本 Schwaben 1,736,688 9,992 奧格斯堡 Augsburg
柏 林 Berlin 3,398,822 890 柏林 Berlin
勃蘭登堡 Brandenburg 2,590,375 29,476 波茨坦 Potsdam
不來梅 Bremen 667,965 405 不來梅 Bremen
漢 堡 Hamburg 1,700,089 755 漢堡 Hamburg
黑 森 Hessen 6,035,137 21,115 威斯巴登 Wiesbaden
達姆施塔特 Darmstadt 3,703,089 7,445 達姆施塔特 Darmstadt
吉森 Gie?en 1,060,951 5,381 吉森 Gie?en
卡塞爾 Kassel 1,271,097 8,289 卡塞爾 Kassel
梅克倫堡-前波莫瑞 Mecklenburg-Vorpommern 1,798,689 23,171 什未林 Schwerin
下薩克森 Niedersachsen 7,865,840 47,614 漢諾威 Hannover
不倫瑞克 Braunschweig 1,669,708 8,098 不倫瑞克 Braunschweig
漢諾威 Hannover 2,148,713 9,046 漢諾威 Hannover
呂訥堡 Lüneburg 1,645,896 15,505 呂訥堡 Lüneburg
威悉-愛姆斯 Weser-Ems 2,401,523 14,965 奧爾登堡 Oldenburg
北萊茵-威斯特法倫 Nordrhein-Westfalen 17,975,516 34,080 杜塞爾多夫 Düsseldorf
杜塞爾多夫 Düsseldorf 5,269,171 5,290 杜塞爾多夫 Düsseldorf
科隆 K?ln 4,249,413 7,365 科隆 K?ln
明斯特 Münster 2,600,471 6,905 明斯特 Münster
代特莫爾特 Detmold 2,041,343 6,518 代特莫爾特 Detmold
阿恩斯貝格 Arnsberg 3,815,118 8,002 阿恩斯貝格 Arnsberg
萊茵蘭-普法爾茨 Rheinland-Pfalz 4,018,228 19,847 美因茲 Mainz
科布倫次 Koblenz 1,508,795 8,072 科布倫次 Koblenz
特里爾 Trier 509,322 4,923 特里爾 Trier
萊茵黑森-普法爾茨 2,000,111 6,852 諾伊施塔特
薩 爾 Saarland 1,074,223 2,570 薩爾布呂肯 Saarbrücken
薩克森 Sachsen 4,489,415 18,413 德累斯頓 Dresden
開姆尼斯 Chemnitz 1,654,765 6,097 開姆尼斯 Chemnitz
德累斯頓 Dresden 1,735,992 7,930 德累斯頓 Dresden
萊比錫 Leipzig 1,098,658 4,386 萊比錫 Leipzig
薩克森-安哈特 Sachsen-Anhalt 2,674,490 20,447 馬格德堡
德紹 Dessau 558,911 4,280 德紹 Dessau
哈雷 Halle 885,661 4,430 哈雷 Halle
馬格德堡 Magdeburg 1,229,918 11,737 馬格德堡 Magdeburg
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 Schleswig-Holstein 2,766,057 15,769 基爾 Kiel
圖林根 Thüringen 2,462,836 16,172 埃爾富特 Erfurt
⑵ 德國弗賴堡市人口是多少
Einwohner: 224.191 (31. Dez. 2010)
一共224191人,去年年底的數據
出處:維基網路 德語
⑶ 一個大型的中世紀小鎮裡面應該有什麼建築
羅馬風與哥特式
西歐自西哥特人佔領羅馬之後就進入了中世紀,文明直到公元9世紀才重新開始發展。新的建築風格在此時形成,由於它比較多地模仿了羅馬時代的風格,後人稱之為「羅馬風」(Romanesque),或者譯為「似羅馬的」風格。
教堂仍然是這時建築的主要題材。由於在中世紀的西歐曾經有一個「千禧年」(Millennium)傳說,說基督將在公元1000年時重新降臨。類似的毫無道理的頭腦發熱我們在2000年也遇見不少。可是時間到了,天堂並沒有開啟。大家現在終於明白塵世生活是不可避免的,建造教堂的熱情前所未有的高漲起來。不能再將就了。
這時的教堂布局大多是廳堂式和十字式的一種結合。對此我舉一個典型的實例:義大利的比薩教堂(Pisa Cathedral,右圖,建於公元11-13世紀)。著名的比薩斜塔其實是這座教堂的鍾樓,就在它後面。十字式教堂的交叉處仍然有大穹窿,而十字式教堂的翼廊現在變成了廳堂,而且其中一個特別大,和它相對的一翼變成了龕。所以也可以說是原來的廳堂式長出了兩個小翼和一個大穹窿。兩種樣式的結合是明顯的(平面圖見左)。而之所以說它模仿了羅馬時代的建築,我們可以從正面的拱門看出來。另外,原來的廳堂式教堂都只是樑柱結構,但比薩教堂的整個大廳都是用拱建構的。
為了更好地觀察羅馬風教堂的內部,我們可以看看另一座典型建築――建於公元11-12世紀的法國卡昂的St Etienne教堂。值得注意的是拱在這時又有了不小的進步。首先,原來由兩個筒拱交叉得到的十字拱現在多了一個兄弟,就是由三個筒拱交叉得到的「六分拱」。在右圖中左上角我們可以看到拱頂處交叉的有六條棱,如果是十字拱的話應該只有四條棱。其次,建築師們發明了「肋」(Rib),也就是說他們在有意地加強拱交叉處的那六條棱,其目的仍然是為了加強拱的承重能力,這從右圖中可以看得很明顯。
羅馬風教堂的另一個創新之處是在教堂正面的兩旁加上了鍾塔。我們可以看看建於12世紀的法國的Angouleme教堂(右圖)。其後,鍾塔越來越高,簡直成了各城市之間的比賽。作為對比我們可以看看上面提到的St Etienne教堂的正面(左圖)。
除了教堂,羅馬風時期建築的另一個主要題材是修道院。修道院的布局基本上和教堂是一樣的,只是多了由連續的十字拱或者六分拱組成的四方形的迴廊(Cloister)。左圖就是這樣一個例子。這種迴廊在有關中世紀的文學作品中有大量的表現。我們可以想像羅密歐和朱麗葉就是在這樣的迴廊下商量那致命的計劃的。
這一時期建築中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城堡。大大小小的城堡下曾經上演了無數騎士的功勛和惡夢。最初,封建領主們在山頭上建立他們的住處,用城牆圍起來。裡面有作坊、商店,完全是自給自足的。教堂當然也少不了。周圍的農民經常會在發生戰爭時躲進去,後來就漸漸定居在裡面或者附近。這樣,這些石頭城堡就慢慢催生出最初的城市。右圖是法國的卡爾卡松城(Carcassonne),可以明顯地看出由一個城堡演變而成的痕跡。
哥特式(Gothic)建築的名聲一直不好。但實際情況是無論在建築風格上,還是建築結構上,哥特式都表現得相當不錯。在技術和藝術的和諧一致上,哥特式達到了希臘-羅馬風格達到的高度。和它相比,羅馬風可以說是簡單而粗糙的。哥特式在當時確實代表著文明和進步。
最早的哥特式是從羅馬風自然地演變過來的。以教堂為例,在布局上哥特式一直跟從羅馬風:結合了廳堂式的十字式、兩個高鍾塔都沒有什麼變化。哥特式的精髓在於肋。
這里不能不提法國的St Denis教堂。1134年,閃電引起的大火燒毀了教堂的一部分。教堂的主持人,本尼迪克修道院的院長蘇格(Suger,1081-1151)開始考慮如何重建它。這位院長是自維特魯威之後第二位建築史上不能不提的人物,因為他把自己改建St Denis教堂的過程寫成了一本書,而這本書很幸運地保存了下來。他天才地在這本書中強調了肋的重要性,說是可以增強人們對宗教的敬仰。且讓我們先看看經他改建的St Denis教堂中所使用的肋(右圖)。
肋明顯地比以前復雜了,加固的對象也不只是棱。它現在不僅有承重的功能,還有裝飾的意義。裝飾現在可以堂而皇之地進入「主的殿堂」,這在以前思想禁錮的年代是不可能的。到了後來,肋的復雜程度簡直令人難以想像。左圖是14世紀英國的格羅切斯特大教堂(Gloucester Cathedral)里的肋。
也是由於肋的增多,肋組成的網路就足以承擔重量,拱柱之間的牆承受的壓力就小了,所以蘇格創造性地用彩色玻璃馬賽克組成的大窗替代了牆。光線就這樣第一次以瑰麗的形式進入了原來教堂里陰暗的空間。信徒在這樣光線下,怎麼不會產生接近神靈的感覺?
1144年,在慶祝St Denis教堂重修完成舉行的典禮上,各國的主教們吃驚地發現這種建築形式有著不可抵擋的魅力。於是25年之後,凡有代表參加過慶典的地區都出現了哥特式教堂。左圖是當時建造的英國的坎特伯雷大教堂(Canterbury Cathedral)。
如果說復雜的肋網路是哥特式建築的第一個特點,大面積玻璃窗的出現是第二個特點的話,拱形狀的改變就是第三個特點。我們前面談到的所有從真拱中演變出來的結構―― 筒拱、十字拱、六分拱,包括穹窿、內角拱、帆拱,其橫截面都是半圓形或者一段圓弧。但是到了蘇格手裡,拱終於有了尖頂的樣式(Pointed Arch,或者乾脆稱為Gothic Arch,右圖)。這是分辨哥特式與其之前風格的建築的一個重要標志。很多人都認為尖拱是伊斯蘭教因素的影響,因為這在東方是常見的。但蘇格以及後來的追隨者使用尖拱造就了全新的效果。
尖拱很明顯可以使承受到的重量更快地向下傳遞。這樣一來,側向的外推力就小了,整個建築更容易建成豎長的樣子,在垂直的方向上也能建得更高。右圖為法國亞眠大教堂(Amiens Cathedral)的中廳,建於13世紀,高度為43米。尖拱本身也給人以往上沖的印象。同時,羅馬風時期已經開始的鍾塔高度競賽現在得到了技術上的支持,越發紅紅火火地開展起來了。其中最高的恐怕是德國的科隆大教堂(Cologne Cathedral,左圖),1248年始建,最高的西側塔樓建成於1880年,高度150米。
有時,高度競賽並不是由正面的兩個鍾塔擔當的,而是把十字式中心的穹窿往上加高。比如建於14世紀初的弗賴堡大教堂(Freiburg Cathedral,右圖),高度為116米。
現在要提到的是哥特式建築的代表作――建於13世紀的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Paris,左圖)。很多哥特式教堂的特徵都在它身上匯聚起來了。有一點要指出:它的鍾塔不是尖頂的,而是平頂的。這種鍾塔在法國很流行。從外面我們就能看見巨大的玻璃窗和尖拱,而哥特式的第四個特點就體現在它的門上。由於整個建築的重量最終還是靠最下面 一層的牆承擔的,所以底層的牆非常厚。為了讓群眾在進教堂時不至於對牆的厚度感到不舒服,建造者經常把大門設計成層層推進的(右圖為巴黎聖母院的後門),並雕刻上聖徒的像分散人們的注意力。
哥特式建築的最後一個特點是所謂「飛扶壁」(Flying Buttress)。建築越來越高,雖然採取各種減輕自重的辦法,但重量還是太大,由此產生的外推力需要被抵銷。而扶壁就是為了這樣的目的建造的。原來的扶壁都是實心的牆,這時出現的這種輕巧的結構,既分散了重量,又十分有躍動感。巴黎聖母院的「飛扶壁」是有名的(左圖)。
和馬賽克給拜占庭建築打上烙印一樣,哥特式建築也有其特有的裝飾藝術――外形酷似尖拱的各種各樣的窗欞(Tracery)。「Decorate」的原意就是指窗欞上的花樣。有時這些花樣之復雜讓人懷疑它們是不是我們想像中那個落後的中世紀的作品。不過,可以想見的是象托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這樣的經院哲學家,就是在這樣精密細致的窗下構思那些精密細致的哲學的。
最後,我們欣賞一下哥特式建築中和聖母院齊名的精品――建於13世紀的法國蘭斯大教堂(Rheims Cathedral),這里是歷代法國國王加冕的地方。哥特式的各種特點在這里得到了濃墨重彩式的表達。外表粗重,像骷髏堆積起來的石頭建築(巴黎聖母院曾經讓馬克思感到壓抑),走進去才發現一切似乎都高不可攀、輕靈浮動,好象隨時要拔地而起、飛上天去的樣子
⑷ europa park在哪裡
歐洲公園(Europa Park)為德國弗賴堡附近魯斯特(Rust)最大的休閑公園,為一家人輕松休閑提供服務。
歐洲公園位於德國西南部巴登符騰堡州與法國、瑞士交界的魯斯特小鎮湖邊,以一座中世紀風格的古堡為標志性建築,園區由12個以歐洲不同國家為主題的小公園組成。所有游樂項目也分布在這些不同的區域中。到歐洲公園玩是需要勇氣的:乘著竹筏在峽灣洶涌的激流中前行;坐著過山車急速而下;在卡桑德拉的咒語中失去方向感;在歐洲最大的過山車體驗自由落體的震撼。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在這里發現異域風情、奢華酒店和美麗風光。
⑸ villingen是德國哪裡
菲林根-施文寧根是德國巴登-符騰堡州最西南端弗賴堡行政區施瓦爾茨瓦爾德-巴爾縣的首府,也是縣內最大的城市。
中世紀這個小鎮屬於奧地利領土,後來由於新宗教變革,這個小鎮選擇信奉天主教,在隨後1704念得的一場戰役中,Colonel Von Wilstorff (估計是當地民族英雄)帶領人民,殊死抵抗最終悲壯犧牲。而Schwenningen其實是附近的另外一個小鎮,1858年在這里出現第一家鍾表工廠,從那之後,鍾表業及精細製造業成為它的主要工業支柱。早期Villingen和Schwenningen分別屬於Baden小國和Wutunberg小國,二者在1972年,德國將其統一在Baden-Wutunberg州之下,因此兩個小鎮連為一體,但是由於歷史上兩小國人民互相不服氣,因此現在兩地僅有半小時車程,居民互不往來,問起來仍然,你是Villingen人,他是Schwenningen人,從不連起來說。
⑹ 法國和德國邊界上有哪些城市
法德邊界上法國一側有斯特拉斯堡、科爾馬、米盧斯和梅斯。德國一側有弗賴堡、奧芬堡、卡爾斯魯厄、薩爾布呂肯這些個城鎮。
⑺ 德意志山峰(福建)戶外用品有限公司的品牌故事
GERTOP山峰,一種源自阿爾卑斯山脈的簡單質朴格調。
山高人為峰,GERTOP山峰意味著一種永不止步的高遠境界,一種胸懷見勝的豁達氣魄。它的名稱來源於德國的阿爾卑斯山。
其設計靈感和產品特性也傳承了阿爾卑斯山這個「自然巨人」堅實、質朴、寬闊的天然品性。同時,GERTOP·山峰的品牌源起更可追溯至70年代的綠色環保、回歸自然風潮。
受70年代回歸思潮及鄉村風格等設計變革的影響,當時小有盛名的幾個服裝設計師,決定創建一個符合當時人們的審美要求和審美情趣的服飾品牌。
幾個設計師因擁有共同喜好,聚集在一個叫弗賴堡的小鎮創作。他們都愛熱愛園藝,一致喜歡所有天然的東西,並始終認為,一切奢華和浮躁,最終都會回歸到自然最本真的狀態。就像這個弗賴堡小鎮一樣,灰黑的茅草頂、雪白的牆,種滿花樹的美麗庭院,大片綠色的葡萄庄園;所有人都不慌不忙的生活,有最低調、最真實的生活和美景,最朴實無華的質量。
在創作過程中,他們決定將弗賴堡小城閑適、寧靜的生活靈感融入品牌的設計風格中,創建一個擁有「最自然、樸素的時尚」的品牌風格。這便是GERTOP山峰。
⑻ 世界十大綠色城市都是西方的嗎
是
1.阿姆斯特丹。特點:鼓勵環保交通工具,阿姆斯特丹財政每年會撥出4000萬美元的預算用於城市基礎設施的環保改造。在阿姆斯特丹,37%的市民都騎車出行。不久前,阿姆斯特丹市政廳還公布了一項限制舊汽車進入市中心的計劃,規定從2009年底開始,所有1991年前生產的汽車都將被禁止進入阿姆斯特丹市中心區域,以減少城市的空氣污染。
2.芝加哥。特點:氫氣燃料、風力發電,芝加哥市長理查德·達利從1989年上任至今一直帶頭植樹,為芝加哥創造了50萬棵新樹的環保紀錄。2001年,芝加哥大規模推行的通過「屋頂綠化」儲存太陽能和過濾雨水,以節省能源的舉措取得很大成效,每年為芝加哥市政廳節約1億美元的能源開支。市政廳還將位於市中心的機場改建為公園,並在千禧公園內建造了一座可容納1萬輛自行車的「車站」。芝加哥也是全美第一座安裝氫氣燃料站的城市。風力發電也是這座「風之城」最可利用的能源之一。
3.庫里提巴。特點:公交系統獨特獨到,巴西南部巴拉那州首府庫里提巴市,是全球第一批被聯合國列為「最適宜居住的5大城市」之一,早在1990年,就被聯合國授予「巴西生態之都」和「世界3大生活質量最佳的城市之一」的稱號。庫里提巴市長是建築師出身,擅長調整城市中的設施、布局,達到環保目標。他設計了一種獨特的公交系統,候車站猶如巨大的玻璃圓筒,兩頭分別設出入口,且入口處設有旋轉柵欄,以保證有序。公交車地盤與路面持平,使乘客上下車如履平地,以此吸引更多市民放棄私家車,乘坐同樣方便舒適的公交車。此外,庫里提巴市政廳早在數十年前就禁止市區和近郊興建工廠。
4.弗賴堡。特點:太陽能發電,弗賴堡是德國黑森林地區附近的一座小城。上世紀70年代,這里的市民曾對在這里建H電站否決,因此,弗賴堡的市民普遍環保意識都比較高。弗賴堡是成功將太陽能轉化為能源的城市之一。無論市中心的車站、醫院、足球場、還是城市花園和當地的釀酒廠屋頂或頂篷上都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1/3的市民出行選擇騎自行車。此外,弗賴堡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注意垃圾的回收利用,至今,該地區的垃圾數量已減少2/3。
5.加德滿都。特點:屋頂綠化、建築限高,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依然保留了昔日原始建築風貌,但這座城市的環保措施,如「屋頂綠化」、利用太陽能發電和加熱等即使在一些歐洲主流城市也屬於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此外,為了最大限度減少能耗,加德滿都市政廳要求所有建築高度限制在9英尺(約2.7米)以下。
6.倫敦。特點:徵收車輛「環保稅」,去年2月,倫敦市長肯·利文斯通宣布,計劃在20年內將倫敦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60%,使其成為全球最環保的城市。新規劃的改革措施覆蓋家庭、企業、供電系統和交通4個領域,比如,要求倫敦居民將減少看電視的時間、換用節能燈泡,全城1/4的供電系統也將得到改造,一些發電站將被遷至居民區附近,以避免電力能源傳輸過程中的浪費。在交通領域,市政廳對於排量大的汽車徵收每天25英鎊的高額「環保稅」,並在倫敦街頭推出自行車出租服務。
7.雷克雅未克。特點:氫燃料巴士、地熱,冰島地熱資源豐富,在冰島語中,其首都雷克雅未克的意思就是「冒煙的城市」,「煙」就是島上溫泉的水蒸氣。冰島在雷克雅未克大力推行地熱和水力作為取暖和電力能源的措施,此外,還推動氫燃料巴士和「百公里耗油量低於5升環保型汽車可以在市區免費停車」等環保活動。預計到2050年,雷克雅未克將徹底告別石油燃料,成為歐洲最潔凈的城市。
8.波特蘭。
特點:綠色建築、發展輕軌,波特蘭是第一個將節能減排立法律的城市。除了「綠色建築中心」,該城市還大力推行環保交通工具,輕軌、巴士和自行車是波特蘭市民主要的出行工具。為了鼓勵更多市民選擇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波特蘭在城內開辟了近56萬畝的綠地以及長為120公里、供市民散步和騎腳踏車的專用道。
9.新加坡。特點:「零能耗」建築,作為亞洲的「花園城市」,新加坡在環保方面的努力一直有目共睹,長達12年的口香糖進口禁止令就是例證。2009年,新加坡第一座「零能耗」建築也將竣工。這座由舊樓改造的建築,能源利用率將比常規建築高60%,屋頂採用總面積達1300平方米的太陽能板供電,並與公共電力網相連,可做到電力的互相補充,內部還裝有感應器,能自動調節室內的冷氣系統。
10.多倫多。特點:LED照明系統、深層湖水冷卻系統,早在2002年,多倫多為解決「熱島效應」(由於城市化發展,導致城市中的氣溫高於外圍郊區的現象),就已開始在城市建築的屋頂種上綠色植物,改善環境質量。去年,多倫多宣布將用LED照明系統取代傳統燈泡和霓虹光管,以節省用電,在維護夜景的同時,減少城市的光污染。此外,多倫多市的一些建築將利用安大略湖的湖水冷卻降溫,以緩解電力供應
⑼ 德國城市韋倫丁根屬於哪個州,另外所屬州的編碼是什麼
Wellendingen,屬於 巴登-符騰堡州 弗賴堡行政區,是羅特魏爾縣轄下的一個小鎮,人口3千,郵政編碼 78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