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戈麥斯成意甲歷史上第48位德國外援 誰最成功
2013年夏戈麥斯加盟佛羅倫薩,成為意甲歷史上第48位德國外援。有人說意甲是德甲球員最適合成長的第二故鄉,翻閱意甲歷史,這種說法一點不誇張。
巧合的是,恰恰是佛羅倫薩開辟了德國人留意史。1949年,慕尼黑1860前鋒路德維希·揚達轉會至佛羅倫薩,成為第一個在意甲踢球的德國人。當時在德國踢球收入有限,轉會意甲後其收入達到8萬里拉,踢了兩年後他又轉會諾瓦拉。80年代,意甲重開國門後德國人也加入「小世界盃」的淘金大軍,其中最具代表性無疑是屬魯梅尼格。1984年從拜仁慕尼黑轉會國際米蘭,效力三年,雖然未取得重要榮譽,但三年間他出場64次,打入24球,表現並不算差。
意甲的磨練對德國第三次奪得世界盃起了巨大作用,1990世界盃冠軍團隊主力成員,幾乎都有意甲經歷。馬特烏斯、布雷默的名字已令人耳熟能詳,德國主力雙箭頭中的沃勒爾,1987年從不來梅轉會羅馬之後,效力5年,共出場142次,打入45球。「金色轟炸機」克林斯曼於1989年夏從斯圖加特轉會來到國際米蘭,與馬特烏斯、布雷默組成舉世聞名的三駕馬車。克林斯曼為國際米蘭效力3年,出戰95場,射入34球,還為球隊奪得1989義大利超級杯、1991聯盟杯。雖然之後他轉會摩納哥,但克林斯曼對於義大利足球的情結並沒有就此結束。在其職業生涯的末期,克林斯曼還曾於1997-98賽季短暫轉會桑普多利亞,雖只踢了8場,也進了2球。
1990世界盃奪冠,引爆了德國人來到義大利的又一次高潮,1990年裡德爾從不來梅轉會來到拉齊奧,效力3年,84場打入30球,而他的這份意甲經驗,幫助他在1997冠軍杯決賽上代表多特蒙德戰勝尤文圖斯。
1991年,比埃霍夫加盟阿斯科利,當初他年僅23歲,名不見經傳,而且在阿斯科利降入意乙後他曾經一度沉淪,但他很快調整了心態,從意乙起步征服了意甲。在轉會烏迪內斯後走上騰飛之路,此後轉會AC米蘭成就了比埃霍夫事業的巔峰期,並在AC米蘭百年大慶的1998-99賽季與一同轉會的主帥扎切羅尼一起神奇奪冠。職業生涯晚期,他為切沃效力,並在這里退役,他的最後一場職業賽——2002-03賽季最後一輪意甲,切沃3比4負於尤文圖斯,他上演帽子戲法,富有紀念意義。征戰意甲12年,比埃霍夫留下218場比賽101球,可以說,他是至今為止意甲最成功的德國前鋒。
不過,在比埃霍夫之後,隨著意甲經濟以及整體大勢不景氣,德甲球員留意逐漸變少,雖然中間也有揚克爾這樣的球員,但大都不算成功。直到克洛澤的出現,德國人又開始成為意甲青睞的目標。可以說,正是克洛澤在拉齊奧的出色表現,奠定了戈麥斯來到意甲的一個重要基石。
當然,另一方面看,佛羅倫薩一直都有引進德國人的傳統,這其中最著名的自然要屬埃芬博格與海因里希。1992年,「老虎」埃芬博格轉會佛羅倫薩,效力兩個賽季期間出場56次打入12球,對於埃芬博格而言,他最可貴之處在於雖然球隊第一個賽季降入乙級,但他依然與巴蒂斯圖塔等人征戰意乙,意乙重返意甲的寶貴經驗成為他日後成長的財富。而海因里希則在1998年由多特蒙德來到球隊,他是佛羅倫薩改踢3412陣型後的中場主力左翼,當時特拉帕托尼欽點的這個陣型,在意甲掀起一股戰術旋風。海因里希效力球隊兩年,出場57次打入5球,堪稱當時意甲戰術影響最大的外援之一。
『貳』 德國人為什麼愛看足球
首先,德國足球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不僅男足大賽戰績在歐洲首屈一指,而且是唯一一個男足女足都獲得世界冠軍的國家。
其次,德國是西歐人口最多的國家。英法意都是五千多萬人口,而德國人口近八千萬,而德甲球隊數是18支,比英超、意甲、西甲少,這也是場均觀眾人數比三大聯賽多的重要原因。近年來德甲聯賽水平落後於三大聯賽,主要是德國稅率高,造成德甲俱樂部在薪資上的競爭力比三大聯賽低,博斯曼法後,引進外援落後於三大聯賽。
『叄』 義大利屢屢坑隊友,為什麼德國人卻不離不棄呢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只不過是義大利這個隊友確實不是太稱職,給德國帶來了許多麻煩。但是話說回來,從戰略上講,義大利的國力和地理位置,還是給了德國很大的幫助。在國際政治中,外交關系取決於國家利益。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表現得尤其明顯。無論是德國,還是義大利,他們結盟都是出於現實利益的需要。
兩次大戰中,義大利的工業水平和軍事生產能力很強,是世界前六位的工業強國,義大利造的火炮世界頂級,海軍也屬於二流強國,墨索里尼是軍事擴張思想的狂熱分子,與善戰的德意志民族有契合點,不要小瞧義大利,但是義大利人並不好戰,因此實際戰爭表現不佳。德國又不可能和英法結盟合作,能找到義大利,已經很不錯了。
所謂的“豬隊友”並沒有那麼的不堪,希特勒可不傻!
『肆』 德國隊拜人怎麼喜歡買自己聯賽的人呢
主要是沒人喜歡去德甲 商業開發的不夠 賺錢也少 去了德甲也只是一個跳板 在德甲拜仁還是老大 當然很多人願意去 去了之後又成績了 能展示自己實力了 英超 西甲的也就能注意到了
波爾蒂在拜仁都沒提出來 你覺得去了其他豪門的話 估計也差不多 所以就沒有球隊願意買了。。
『伍』 為什麼意甲會有很少的德國人和西班牙人
各國足球風格不同,意甲重防守,戰術體系嚴謹,德甲身體對抗更強烈,西班牙人重進攻,身體素質不太好,和意甲、德甲風格有些不符,前幾年的門迭塔就是很好的例子,在瓦倫連續闖入歐冠決賽,但一去意甲,風格不適應,很快沉淪了;德國國家隊和俱樂部整體性更好,精神毅力更強,但現在球員個人的技術不是很好,在意甲不好立足。再者,現在西甲、德甲水平也是很高了,意甲有寫沒落了,所以現在意甲很少西班牙和德國人。
五大聯賽除了法國球員效力於各各聯賽以外其他的國家的球員大部分都在本國聯賽效力。 你說德國人有去西甲的除了梅策爾德 和希斯菲爾德以外還有誰? 英超有個巴拉克 以前熱刺還有個德國小子。 你可以看看 英格蘭 義大利 西班牙 和德國的國家隊名單有幾個不實在本國聯賽效力的球員
西班牙,德國的都有聯賽,而且聯賽都是頂級聯賽。他們就不要出去踢球。
西班牙,德國的足球風格與意甲風格不同,許多球員來到意甲都不是很成功。
意甲俱樂部相對沒錢,沒有像現在英超「金元足球」,吸引球員加盟。
『陸』 現在很少知道有德國人在義大利踢球呀
克林斯曼92年離開國際米蘭,後又在97年短暫效力桑普多利亞半個賽季
因德國國家隊在義大利本土舉行的1990世界盃上奪冠,九十年代初期,德國球星獲得了義大利多傢俱樂部的青睞,三駕馬車之後有多位德國球員在意甲效力,基本都是傳統強隊
米蘭雙雄:比埃爾霍夫、萊曼、齊格、薩默爾
羅馬雙雄:托馬斯·多爾、里德爾、哈斯勒
尤文圖斯:科勒爾、穆勒
佛羅倫薩:埃芬博格
從九十年代後期開始,德國足球走上下坡路,逐漸衰退,對海外聯賽吸引力不足,這種狀況在21世紀也一直未得到改觀,除巴拉克吸引到英超買家之外,僅僅萊曼在兵工廠度過一段黃金時期
德式足球強調身體沖撞,中後場設置自由人的打法,也逐漸失去競爭力,433、4321等諸多陣型,德甲球員都呈現出適應力不足的情況
同時,意甲聯賽經歷輝煌之後也風光不再,西班牙、英格蘭聯賽迅速崛起,西甲雙雄,英超四傑的購買力以及經營模式嚴重限制了意甲俱樂部的購買能力,義大利高額的收入稅率也導致球星們把選擇的眼光投向了其他聯賽
所以,德國球員在意甲玩了失蹤
『柒』 為什麼德國人還要跑到義大利去踢足球
這方面的問題是很多原因的。比如義大利的足球聯賽比起德國的足球聯賽在世界上更受關注一些,這不不代表德國的足球不好。工資的問題,也許義大利有些級別比較高的球隊更吸引了更多的球員。轉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有些球員也可能不原因去,也是沒有辦法,另外每個國家的球隊的風格不一樣,這就導致了,球員的性格會選擇比較適合自己發展的空間 。當然還有家庭的緣故,還有很多,希望樓主多多關注。
『捌』 德甲上座率為什麼這么高
德甲上座率高的主要原因有:
1、在歐洲的五大聯賽中,德國的經濟是最好的,經濟最活躍,而能夠支撐德甲發展的主要原因還是經濟原因,經濟好,才能夠讓人民更好地去追求娛樂生活,近幾年意甲的衰老主要原因就是義大利的經濟不景氣。而德國的經濟現在是越來越好,在德國國內能夠拉動足球事業的發展和繁榮。
最後一個是德甲這幾年發展也快,在拜仁和多特這些豪門的帶領下,德甲的水平也在不斷升高,攻勢足球的崛起使得觀賞性也高了許多,加上球票便宜,甚至不少領國的球迷也加入到德甲的看球圈之中。
西甲的上座率不高我覺得跟西班牙最近幾年的經濟不行有關系,再一個是西甲球場太大了,球迷也很難每場都坐的滿,最後一個是西班牙的人口不多,只是德國的一半左右,所以球迷基數小,每支球隊沒那麼多球迷也是正常的。
『玖』 義大利國家足球隊為何被那麼多人推崇
因為巴喬喜歡上義大利,喜歡上之後發現這個球隊太多地方值得喜歡。
1.整體顏值較高,雖有個別也不行,但整體顏值,義大利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2.文化水平。相比其他國家隊,義大利國家隊整體文化水平較高。這不是南美球隊能比的。可能決定性因素是因為義大利球隊歷史上黑人少吧……巴洛特利之前,只有幾個混血的邊緣國腳。法國,荷蘭,被太多的黑人國腳拉低了顏值和文化的平均水平。巴西更不用說,黑人及混血主力94年世界盃開始就比白人多了。阿根廷受困於經濟水平。德國球員文化水平高的一般不踢球。以上都不絕對,只是大概率事件。歐美黑人有文化又能成為球星少之又少,非洲不提。
3.全世界唯一一隻遇強不弱,遇弱不強的球隊,當然,不含這幾年。
4.因為技術特點的傳承,全世界僅有的一隻各種冠軍拿到手軟,卻很少有酣暢大勝的球隊,各種小勝卻總是能勝。低谷期也沒有任何國家隊願意碰到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