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什麼唱片都有德國版嗎

什麼唱片都有德國版嗎

發布時間:2022-08-07 20:26:21

『壹』 怎麼區別CD的首版與再版

CD首版的原包裝紙會比較厚,或者會是雙貼,或者單貼,但是再版就會偷工減料,包裝袋用薄一點的,然後省略掉貼紙,雙貼變單貼甚至無貼,單貼變無貼。

CD盒子有時候也會偷工減料,比如ayu-mi-x III 2CD版本的首版初回本來是用的加厚盒子,可是後來有過一批再版用的類似歐版的2CD盒,早期的日本盒子基本都很厚實的,單薄的盒子就肯定是後來產的了。

首版就是CD第一年發行的版本,再版就是在首版發行一定年後,再度發行一般情況下只有記念意義大的專輯才會發再版,一般首版收藏價值比較好。

(1)什麼唱片都有德國版嗎擴展閱讀

現在市場上有的CD格式包括聲頻CD,CD-ROM,CD-ROM XA,照片CD,CD-I和視頻CD等等。在這多樣的CD格式中,最為人們熟悉的一個或許是聲頻CD,它是一個用於存儲聲音信號軌道如音樂和歌的標准CD格式。

CD數字聲頻信號(CDDA)是由索尼和飛利浦在1980年期間作為音樂傳播的一個形式來介紹的。因為聲頻CD的巨大成功,今天這種媒體的用途已經擴大到進行數據儲存,目的是數據存檔和傳遞。

和各種傳統數據儲存的媒體如軟盤和錄音帶相比,CD是最適於儲存大數量的數據,它可能是任何形式或組合的計算機文件、聲頻信號數據、照片映像文件,軟體應用程序和視頻數據。CD的優點包括耐用性、便利、和有限的花費。

『貳』 關於CD版本音質 請牛人來解題

如果你指的是在相同錄音版本的情況下,你的耳朵真的很厲害。
cd的音質有幾方面決定,一個就是母盤。
我們從錄音說起,錄音的過程是一個聲電轉換的過程。
把聲音轉化成為模擬的電平信號。怎樣去保存這個模擬的電平信號呢。
這是有兩種選擇:
一是把電平信號依然以模擬信息為存儲方式存入磁帶中,帶回做後期的處理。
二是把電平信號做實時的采樣,然後以數字信息的方式存入硬碟,或是磁帶(有專門存儲數字信息的磁帶的)中。
。注意:這時做的實時采樣的位長及采樣率會遠大於CD標準的16bit和44.1KHz。然後帶回做後期的處理。

如果帶回的是存儲了模擬信息的磁帶,那麼在後期的處理中還是要進行數字采樣操作的,只不過不是實時的采樣。
同樣這時的采樣一般來說位長及采樣率也會遠大於CD標準的16bit和44.1KHz。
然後就是一個數字信號處理的過程了。
製片商可以依據時常把數字信號進一步加工成CD需要的16bit精度和44.1KHz采樣率。
如果是DVD,那就可能是24bit精度和96(或者192)kHz音頻信號采樣率了。

要強調的是數字信號處理的過程很重要,因為會直接影響到後最後碟片上數據的數值。

如果是CD的話16bit的采樣信息就會先經過,糾錯和信道編碼等數字域的處理製作成為所謂的母盤。
然後專業的生產線會用母盤來製作在時常上賣的CD碟片。
生產線上就是一個壓制過程。母盤上的信息就被壓制到了普通CD碟片上。
製作過程會導致普通CD碟片的jitter值會比母盤大。
正因為是數字信息,一定的jitter並不要緊。因為這個會在讀碟的過程中被信道解碼矯正的。
所以所謂的一級母盤二級母盤對cd音質的影響是一方面,但絕對沒有傳說的那麼嚴重。
歐美唱片公司出版的音像製品,原版是母公司錄制發行,歐美地區壓片,在全球大部分地區銷售。日版是日本分公司用母公司的錄音母帶在本土壓片銷售。現在常見的港版(黃標)大部分等同盜版。

另一個重點就是壓盤工藝。一張光碟的生產流程,簡單地說,就是將塑料基材(光學等級的聚碳酸酯)通過高溫高壓注塑成型,完整復制母盤上所刻錄的數碼信息,然後通過真空濺鍍Sputer鍍上一層發射材料,包括鋁、銅、黃金。最後塗覆一層紫外光敏保護膠。大陸引進版最讓人詬病的就是壓盤質量上,不同地區的壓盤會使cd有不同的特色,德國壓盤,音色比較刻板,聲音厚實,正如德國樂團的音色一樣,德國聲的代表。美國壓盤,動態比較大,聲音略顯粗,就是偏向美國聲。
而日版的出彩一是壓盤,二是碟片質量非常好。

歐版里感覺是德國版最好,奧版和uk版都不如德國版
如果你不喜歡的話,可以試試比利時版,還有法國版。
現在最多的就是德國版和奧地利版,我覺得收盤還可以,太挑盤就沒必要了

哥們真挑啊...獨立廠牌不能一概而論吧,比如我的大部分4ad系列都是日版,聲音很細膩。pias的好像都是歐版,哪國的不曉得,不出意外是uk的,mute的不知道,見過的是歐版,很簡陋,基本就是什麼都沒有。
我覺得這應該問hifi大師了,我是沒能力回答你了

我也很好奇 你用什麼前端/音響或在耳機 有這么好的解析力

對了 我也覺得荷蘭版實在是不怎麼樣

『叄』 Taylor swift的專輯speak now,fearless,taylor swift德國有買的嗎

德國版是有的,可是你要想在中國買得找靠得住的淘寶代購吧。。或者有的城市會有好的唱片行引進外國版,這種店得找行家

『肆』 DG發行過哪些系列哪些系列是首版的

德國「DG」唱片公司:
====================================================================
〔THE ORIGINALS〕系列
CD編號後綴為GOR
德國DG公司的傳奇錄音系列-「原版」是錄音史中的瑰寶,當年是每個古典愛樂者爭相收藏的高級LP唱片。現在,DG唱片公司以最新開發的「數碼音像還原」技術重新整理出版,令CD時代的我們亦可以欣賞到那些偉大的歷史名演的珍貴原貌。
部分CD目錄
巴托克:《三首鋼琴協奏曲全集》
鋼琴:蓋扎·安達
指揮:費倫茨·弗里恰伊
演奏:柏林廣播交響樂團
DG 447 399-2 GOR[1CD]

貝多芬:《c小調第五「命運」交響曲》&《A大調第七交響曲》
指揮:卡洛斯·克萊伯
演奏:維也納愛樂樂團
DG 447 400-2 GOR[1CD]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莫扎特:《A大調第五小提琴協奏曲》
小提琴:沃爾夫岡·施奈德漢
指揮:歐根·約胡姆&沃爾夫岡·施奈德漢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47 403-2 GOR[1CD]

貝多芬:《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悲愴」》&《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
《C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奏鳴曲「華倫斯坦」》&《f小調第二十三鋼琴奏鳴曲「熱情」》
鋼琴:威廉·肯普夫
DG 447 404-2 GOR[1CD]

布魯克納:《三首彌撒曲》
指揮:歐根·約胡姆
合唱:巴伐利亞廣播交響合唱團
演奏: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及合唱團
DG 447 409-2 GOR2[2CDs]

德沃夏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題變奏曲》
大提琴:米沙·梅斯基&姆斯蒂斯拉夫·羅斯特羅波維奇
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47 413-2 GOR[1CD]

理查·施特勞斯:《最後四首歌》&《變形》&《死與凈化》
女高音:貢朵拉·雅諾薇茨
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47 422-2 GOR[1CD]

柴可夫斯基:《f小調第四交響曲》&《e小調第五交響曲》&《b小調第六「悲愴」交響曲》
指揮:葉夫根尼·穆拉文斯基&庫爾特·桑德林
演奏:列寧格勒愛樂樂團
DG 447 423-2 GOR2[2CDs]

斯特拉文斯基:《三樂章彼得魯什卡》
普羅科菲耶夫:《降B大調第七鋼琴奏鳴曲》
韋伯恩:《鋼琴變奏曲》
布列茲:《第二鋼琴奏鳴曲》
鋼琴:馬利齊奧·波里尼
DG 447 431-2 GOR[1CD]

貝多芬:《F大調第六「田園」交響曲》
舒伯特:《降B大調第五交響曲》
指揮:卡爾·伯姆
演奏:維也納愛樂團
DG 447 433-2 GOR[1CD]

奧爾夫:《布蘭詩歌》
女高音:貢朵拉·雅諾薇茨
男高音:格哈德·施托爾茲
男中音:迪特里希·菲舍-迪斯考
指揮:歐根·約胡姆
合唱:柏林德意志歌劇院合唱團
演奏:柏林德意志歌劇院樂團
DG 447 437-2 GOR[1CD]

普羅科菲耶夫:《C大調第三鋼琴協奏曲》
拉威爾:《G大調鋼琴協奏曲》&《加斯巴之夜》
鋼琴:瑪爾塔·阿格麗希
指揮:克勞迪奧·阿巴多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47 438-2 GOR[1CD]

舒伯特:《C大調第九「偉大」交響曲》
海頓:《G大調第八十八交響曲》
指揮:威廉·福爾特文格勒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47 439-2 GOR[1CD]

理查·施特勞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蒂爾·艾倫斯皮格爾的惡作劇》&《唐璜》&《莎樂美的七紗舞》
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47 441-2 GOR[1CD]

勃拉姆斯:《d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降B大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七首幻想曲》
鋼琴:埃米爾·吉列爾斯
指揮:歐根·約胡姆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47 446-2 GOR2[2CDs]

馬勒:《升f小調第五交響曲》
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47 450-2 GOR[1CD]

西貝柳斯:《芬蘭頌》&《憂郁圓舞曲》&《圖涅拉的天鵝》&《歷史場景》&《卡萊利亞組曲》&《塔皮奧拉》
指揮:漢斯·羅斯鮑德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47 453-2 GOR[1CD]

勃拉姆斯:《四首交響曲全集》
指揮:歐根·約胡姆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49 715-2 GOR2[2CDs]

布魯克納:《降E大調第四交響曲「浪漫」》
西貝柳斯:《夜騎與日出》
指揮:歐根·約胡姆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DG 449 718-2 GOR[1CD]

肖邦:《e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李斯特:《降E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鋼琴:瑪爾塔·阿格麗希
指揮:克勞迪奧·阿巴多
演奏:倫敦交響樂團
DG 449 719-2 GOR[1CD]

理查·施特勞斯:《英雄的生涯》
瓦格納:《齊格弗里德的牧歌》
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49 725-2 GOR[1CD]

馬勒:《D大調第一「泰坦」交響曲》&《旅行者之歌》
男中音:迪特里希·菲舍-迪斯考
指揮:拉斐爾·庫貝利克
演奏: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DG 449 735-2 GOR[1CD]

貝多芬:《A大調第二十八鋼琴奏鳴曲》&《降B大調第二十九鋼琴奏鳴曲》&《E大調第三十鋼琴奏鳴曲》&
《降A大調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c小調第三十二鋼琴奏鳴曲》
鋼琴:馬利齊奧·波里尼
DG 449 740-2 GOR2[2CDs]

舒伯特:《D大調第三交響曲》&《b小調第八「未完成」交響曲》
指揮:卡洛斯·克萊伯
演奏:維也納愛樂樂團
DG 449 745-2 GOR[1CD]

舒伯特:《A大調「鱒魚」鋼琴與弦樂五重奏》&《d小調第十四「死神與少女」弦樂四重奏》
鋼琴:埃米爾·吉列爾斯
低音提琴:萊納·澤佩利茨
演奏:阿馬迪烏斯四重奏團
DG 449 746-2 GOR[1CD]

布魯克納:《c小調第八交響曲》&《d小調第九交響曲》
指揮:歐根·約胡姆
演奏:漢堡愛樂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DG 449 758-2 GOR2[2CDs]

海頓:《創世紀》
演唱:貢朵拉·雅諾薇茨&弗里茨·溫德里希等
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
合唱:維也納歌劇院合唱團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49 761-2 GOR2[2CDs]

拉赫瑪尼諾夫:《e小調第二交響曲》
指揮:庫爾特·桑德林
演奏:列寧格勒愛樂樂團
DG 449 767-2 GOR[1CD]

勃拉姆斯:《e小調第四交響曲》
指揮:卡洛斯·克萊伯
演奏:維也納愛樂樂團
DG 457 706-2 GOR[1CD]

勃拉姆斯:《三首弦樂四重奏全集》
德沃夏克:《F大調第六「美國」弦樂四重奏》
演奏:阿馬迪烏斯四重奏團
DG 457 707-2 GOR2[2CDs]

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女高音:瑪麗亞·斯陶德
男中音:奧托·維也納
指揮:弗利茲·萊赫曼
合唱:聖赫德維-凱塞傑合唱團及柏林莫特騰合唱團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57 710-2 GOR[1CD]

德沃夏克:《十六首斯拉夫舞曲全集》
指揮:拉斐爾·庫貝利克
演奏: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DG 457 712-2 GOR[1CD]

海頓:《四季》
演唱:貢朵拉·雅諾薇茨&彼得·施萊爾等
指揮:卡爾·伯姆
合唱:維也納歌劇院合唱團
演奏:維也納交響樂團
DG 457 713-2 GOR2[2CDs]

莫扎特:《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G大調第一長笛協奏曲》&《降B大調巴松管協奏曲》
單簧管:艾爾弗雷德·普林茨
長笛:維爾納·特里普
巴松管:迪特瑪·澤曼
指揮:卡爾·伯姆
演奏:維也納愛樂樂團
DG 457 719-2 GOR[1CD]

莫扎特:《D大調第四小提琴協奏曲》
海頓:《G大調第九十二「牛津」交響曲》&《D大調第一百零四「倫敦」交響曲》
小提琴:沃爾夫岡·施奈德漢
指揮:漢斯·羅斯鮑德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57 720-2 GOR[1CD]

勛伯格:《升華之夜》&《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
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57 721-2 GOR[1CD]

舒曼:《d小調第四交響曲》
福爾特文格勒:《e小調第二交響曲》
指揮:威廉·福爾特文格勒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57 722-2 GOR2[2CDs]

沃爾夫:《西班牙歌曲集》
女高音:伊麗莎白·施瓦茲科普芙
男中音:迪特里希·菲舍-迪斯考
鋼琴:傑拉爾德·摩爾
DG 457 726-2 GOR2[2CDs]

瓦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
演唱:迪特里希·菲舍-迪斯考&托馬斯·斯特華德&傑西·托馬斯&黑格爾·布里奧特&佐爾坦·克勒門&喬恩·維克斯&貢朵拉·雅諾薇 茨&雷吉內·克莉斯賓&希爾佳·德內施&埃文·沃爾法特&傑哈德·施托爾茨&卡爾·里德布施等
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
合唱:柏林德意志歌劇院合唱團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57 780-2 GOR14[14CDs]

馬勒:《D大調第九交響曲》
舒伯特:《b小調第八「未完成」交響曲》
指揮:卡洛·馬里亞·朱里尼
演奏:芝加哥交響樂團
DG 463 609-2 GOR2[2CDs]

里姆斯基-科薩闊夫:《舍赫拉查德》
柴科夫斯基:《義大利隨想曲》&《1812序曲》
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63 614-2 GOR[1CD]

德沃夏克:《e小調第九「來自新世界」交響曲》
斯美塔那:《沃爾塔瓦河》
李斯特:《前奏曲》
指揮:費倫茨·弗里恰伊
演奏:柏林廣播交響樂團
DG 463 650-2 GOR[1CD]

德沃夏克:《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布魯赫:《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格拉祖諾夫:《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小提琴:約翰娜·瑪爾琪&埃里卡·莫麗妮
指揮:費倫茨·弗里恰伊
演奏:柏林廣播交響樂團
DG 463 651-2 GOR[1CD]

勃拉姆斯:《三首小提琴奏鳴曲全集》
小提琴:沃爾夫岡·施奈德漢
鋼琴:卡爾·希曼
DG 463 653-2 GOR[1CD]

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女高音:貢朵拉·雅諾薇茨
男中音:艾伯哈德·瓦希特
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
合唱:維也納合唱協會合唱團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63 661-2 GOR[1CD]

理查·施特勞斯:《玫瑰騎士》
演唱:瑪莉安妮·薩赫&伊姆嘉德·西弗里德&芮塔·施托萊希&迪特里希·菲舍-迪斯考&庫特·伯姆等
指揮:卡爾·伯姆
合唱:德累斯頓國家歌劇院合唱團
演奏:德累斯頓薩克森宮廷劇院樂團
DG 463 668-2 GOR3[3CDs]

肖邦:《降b小調第二鋼琴奏鳴曲》
拉威爾:《加斯巴之夜》
普羅科菲耶夫:《A大調第六鋼琴奏鳴曲》
鋼琴:伊沃·波格萊利希
DG 463 678-2 GOR[1CD]
====================================================================
〔CENTENARY COLLECTION〕系列
該系列CD編號後綴為GCC
為慶祝百年華誕,DG以編年史的方式,將百年來最具代表性的錄音以藝術家為主體逐年收錄,總計出版63張唱片。

其中不乏珍貴的首演以及初次發行CD的錄音。

此外DG還特別推出該系列CD的一張精選樣片CD,從1907年蠟筒錄音時期留下的男高音恩利克·卡魯索的一段詠嘆調開始,一直到1996年加德納指揮海頓作品的4D數碼錄音,簡略回顧了DG百年輝光業績。

部分CD目錄
『1951.阿馬迪烏斯四重奏團』
貝多芬:《G大調第十五弦樂四重奏》[作品887號]
《a小調第十三弦樂四重奏「羅莎蒙德」》[作品804號]
演奏:阿馬迪烏斯四重奏團
DG 459 013-2 GCC[1CD]

『1952.沃爾夫岡·施奈德漢』
貝多芬:《A大調第九小提琴奏鳴曲「克羅采」》[作品47號]
《C大調第十小提琴奏鳴曲》[作品96號]
小提琴:沃爾夫岡·施奈德漢
鋼琴:威廉·肯普夫
DG 459 014-2 GCC[1CD]

『1953.伊戈爾·馬科維奇』
柏遼茲:《幻想交響曲》[作品14號]
穆索爾斯基:《展覽會上的圖畫》
指揮:伊戈爾·馬科維奇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59 015-2 GCC[1CD]

『1961.威廉·肯普夫』
貝多芬:《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作品73號]
《降B大調第二十九鋼琴奏鳴曲「漢瑪克拉維亞」》[作品106號]
鋼琴:威廉·肯普夫
指揮:費迪南德·萊特納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59 023-2 GCC[1CD]

『1962.赫伯特·馮·卡拉揚』
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作品55號]
《F大調第八交響曲》[作品93號]
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59 024-2 GCC[1CD]

『1962.卡爾·伯姆』
理查·施特勞斯:《蒂爾·艾倫斯皮格爾的惡作劇》[作品28號]
《唐璜》[作品20號]
《莎樂美的七紗舞》(選自歌劇《莎樂美》[作品54號])
莫扎特:《降E大調小提琴、中提琴交響協奏曲》[作品364號]
小提琴:托馬斯·布蘭蒂斯
中提琴:吉烏斯托·卡波奈
指揮:卡爾·伯姆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59 025-2 GCC[1CD]

『1973.埃米爾·吉列爾斯』
莫扎特:《降B大調第二十七鋼琴協奏曲》[作品595號]
《降E大調雙鋼琴協奏曲》[作品365號]
鋼琴:埃米爾·吉列爾斯&埃莉納·吉列爾斯
指揮:卡爾·伯姆
演奏:維也納愛樂樂團
DG 459 035-2 GCC[1CD]

『1975.瑪爾塔·阿格麗希』
肖邦:《二十四首前奏曲全集》[作品28號]
《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作品21號]
鋼琴:瑪爾塔·阿格麗希
指揮:姆斯蒂斯拉夫·羅斯特羅波維奇
演奏:國家交響樂團
DG 459 037-2 GCC[1CD]

『1989.瑪麗亞·諾奧·皮爾絲』
莫扎特:《a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作品310號]
《降B大調第十三鋼琴奏鳴曲》[作品333號]
《C大調第十五鋼琴奏鳴曲》[作品545號]
舒伯特:《c小調即興曲》[作品899第1號]
鋼琴:瑪麗亞·諾奧·皮爾絲
DG 459 055-2 GCC[1CD]
====================================================================
〔GALLERIA〕系列
CD編號後綴為GGA
「畫廊」系列素以價廉物美馳譽古典愛樂者中。
部分CD目錄
莫扎特:《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
《C大調第四十一交響曲「朱庇特」》
指揮:克勞迪奧·阿巴多
演奏:倫敦交響樂團
DG 415 841-2 GGA[1CD]

肖邦:《26首前奏曲全集》
《升F大調船歌》
《降A大調第六波蘭舞曲》
《降b小調第二諧謔曲》
鋼琴:瑪爾塔·阿格麗希
DG 415 836-2 GGA[1CD]

莫扎特:《d小調第二十鋼琴協奏曲》
《C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協奏曲》
鋼琴:弗利德里希·古爾達
指揮:克勞迪奧·阿巴多
演奏:維也納愛樂樂團
DG 415 842-2 GGA[1CD]

肖邦:《降b小調第二鋼琴奏鳴曲》
《b小調第三鋼琴奏鳴曲》
《升c小調第三諧謔曲》
鋼琴:瑪爾塔·阿格麗希
DG 419 055-2 GGA[1CD]

格里格:《培爾·金特第一、第二組曲》
《霍爾貝格時代》
《十字軍西古爾》組曲
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19 474-2 GGA[1CD]

貝多芬:《d小調第十七鋼琴奏鳴曲「暴風雨」》
《降B大調第二十九鋼琴奏鳴曲「漢馬克拉維亞」》
鋼琴:威廉·肯普夫
DG 419 857-2 GGA[1CD]

莫扎特:《A大調第二十三鋼琴協奏曲》
《c小調第二十四鋼琴協奏曲》
鋼琴:威廉·肯普夫
指揮:費迪南德·萊特納
演奏:班貝格交響樂團
DG 423 885-2 GGA[1CD]

馬勒:《升f小調第五交響曲》
指揮:克勞迪奧·阿巴多
演奏:芝加哥交響樂團
DG 427 254-2 GGA[1CD]

柴科夫斯基:《天鵝湖》芭蕾組曲
《胡桃夾子》芭蕾組曲
《睡美人》芭蕾組曲
指揮:姆斯蒂斯拉夫·羅斯特羅波維奇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29 097-2 GGA[1CD]

貝多芬:《D大調鋼琴協奏曲》(根據「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改編)
《G大調第一小提琴浪漫曲》
《F大調第二小提琴浪漫曲》
鋼琴&指揮:丹尼爾·巴倫伯伊姆
小提琴:平夏斯·祖克曼
演奏:英國室內樂團&倫敦愛樂樂團
DG 429 179-2 GGA[1CD]

勃拉姆斯:《21首匈牙利舞曲》
鋼琴:阿爾方斯·康塔爾斯基&阿羅伊斯·康塔爾斯基
DG 429 180-2 GGA[1CD]

斯美塔納:《我的祖國》
指揮:拉斐爾·庫貝利克
演奏:波士頓交響樂團
DG 429 183-2 GGA[1CD]

理查·施特勞斯:《堂吉訶德》
《死與凈化》
大提琴:皮埃爾·富尼埃
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29 184-2 GGA[1CD]

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
小提琴:薩爾瓦多·阿卡多
DG 429 714-2 GGA[1CD]

布魯克納:《d小調第九交響曲》
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29 904-2 GGA[1CD]

勃拉姆斯:《降B大調第二鋼琴協奏曲》
《7首幻想曲》
鋼琴:埃米爾·吉列爾斯
指揮:歐根·約胡姆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35 588-2 GGA[1CD]

勃拉姆斯:《7首幻想曲》
《3首間奏曲》
《6首鋼琴小品》
《4首鋼琴小品》
鋼琴:威廉·肯普夫
DG 437 249-2 GGA[1CD]

德沃夏克:《F大調第十二弦樂四重奏「美國」》
斯美塔納:《E大調第一弦樂四重奏「我的一生」》
演奏:阿馬迪烏斯四重奏團
DG 437 251-2 GGA[1CD]

普羅科菲耶夫:《D大調第一交響曲「古典」》
《降B大調第五交響曲》
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37 253-2 GGA[1CD]

西貝柳斯:《a小調第四交響曲》
《C大調第七交響曲》
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39 527-2 GGA[1CD]

巴赫:《哥德堡變奏曲》
鋼琴:威廉·肯普夫
DG 439 978-2 GGA[1CD]

莫扎特:《g小調第二十五交響曲》
《A大調第二十九交響曲》
《D大調第三十一交響曲「巴黎」》
指揮:卡爾·伯姆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49 552-2 GGA[1CD]

瓦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前奏曲
《羅恩格林》前奏曲
《齊格弗里德的牧歌》
《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前奏曲及「伊索爾德的愛之死」
指揮:拉斐爾·庫貝利克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53 290-2 GGA[1CD]

瓦格納:《黎恩濟》序曲
《漂泊的荷蘭人》序曲
《湯豪瑟》序曲[德累斯頓版本]
《羅恩格林》第一幕、第三幕前奏曲
《帕西法爾》前奏曲
指揮:卡爾·伯姆
演奏:維也納愛樂樂團
DG 453 989-2 GGA[1CD]

巴托克:《管弦樂隊協奏曲》
《為弦樂隊、打擊樂與鋼片琴而作的音樂》
指揮:赫伯特·馮·卡拉揚
演奏:柏林愛樂樂團
DG 457 890-2 GGA[1CD]

德沃夏克:《e小調第四鋼琴三重奏「杜姆卡」》
斯美塔納:《g小調鋼琴三重奏》
鋼琴:尤瓦爾鋼琴三重奏團
DG 457 892-2 GGA[1CD]

格拉納多斯:《戈雅之畫》
鋼琴:讓-馬克·路易薩德
DG 457 893-2 GGA[1CD]

穆索爾斯基:《展覽會上的圖畫》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指揮:詹姆斯·列文
演奏: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管弦樂團
DG 457 895-2 GGA[1CD]

拉羅:《西班牙交響曲》
維厄當:《a小調第五小提琴協奏曲》
聖-桑:《引子與迴旋隨想曲》
小提琴:謝洛莫·敏茨
指揮:祖賓·梅塔
演奏:以色列愛樂樂團
DG 457 896-2 GGA[1CD]

巴托克:《第一鋼琴協奏曲》
《第二鋼琴協奏曲》
《兩幅肖像》
鋼琴:馬利齊奧·波里尼
小提琴:謝洛莫·敏茨
指揮:克勞迪奧·阿巴多
演奏:芝加哥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
DG 457 909-2 GGA[1CD]

艾夫斯:《新英格蘭的三個地方》
《第三交響曲「野外佈道會」》
《未被回答的問題》
《組曲第一號》
指揮:吉爾伯特·加利什
演奏:奧爾菲斯室內樂團
DG 457 911-2 GGA[1CD]

德彪西:《g小調弦樂四重奏》
拉威爾:《F大調弦樂四重奏》
演奏:梅洛斯四重奏團
DG 463 082-2 GGA[1CD]
====================================================================
此外還有〔2CD〕系列;〔ENTREE〕系列;〔ORIGINAL MASTERS〕系列
由於篇幅問題本人不再贅述
不過本人還要隆重介紹另一個極為珍貴的系列:
重新發行的〔「WESTMINSTER」〕系列
該系列系原「西敏寺」唱片於上世紀50年代推出的LP,多為大師的歷史錄音。
這里推薦赫爾曼·舒爾肯的一些:

里姆斯基-科薩柯夫:《舍赫拉查達》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指揮:赫爾曼·舒爾肯
演奏: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樂團
DG 471 215-2 GWM[1CD]

李斯特:《六首匈牙利狂想曲》
《前奏曲》
《瑪捷帕》
《匈奴之戰》
《第一號梅菲斯托圓舞曲》
指揮:赫爾曼·舒爾肯
演奏: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樂團
DG 471 237-2 GWM2[2CDs]

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
《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
指揮:赫爾曼·舒爾肯
演奏: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樂團
DG 471 241-2 GWM[1CD]

馬勒:《D大調第一交響曲「泰坦」》
《升F大調第十交響曲第一樂章「柔板」》
指揮:赫爾曼·舒爾肯
演奏:皇家愛樂樂團&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樂團
DG 471 246-2 GWM[1CD]

馬勒:《e小調第七交響曲》
指揮:赫爾曼·舒爾肯
演奏: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樂團
DG 471 263-2 GWM[1CD]

馬勒:《升f小調第五交響曲》
指揮:赫爾曼·舒爾肯
演奏: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樂團
DG 471 268-2 GWM[1CD]

奧涅格:《太平洋231》
《橄欖球》
《交響樂章第三號》
《暴風雨》
《夏日牧歌》
《歡樂之歌》
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魯什卡》
指揮:赫爾曼·舒爾肯
演奏:皇家愛樂樂團
DG 471 345-2 GWM[1CD]

亨德爾:《水上音樂》
指揮:赫爾曼·舒爾肯
演奏: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樂團
DG 471 276-2 GWM[1CD]

『伍』 LP黑膠唱片是什麼

LP,傳統的黑膠唱片。LP是Long-Playing的意思,因為唱片的響應頻率與轉速是成正比例關系的,轉的越快,響應頻率越寬,但是可錄音時間就越短;唱片發展初期,科技還不是很發達,唱片必須以高轉速來維持較寬的響應頻率,所以錄音時間很短。

傳統的黑膠唱片也有很多人直接稱為『LP』,而整套黑膠唱片構成的訊源系統,就有人稱之為『LP系統』,或稱為『模擬訊源』與CD的數字訊源區別。

在 LP 狀態下,磁帶的運轉速度慢了一半,所以同樣長度的磁帶播放或錄制的時間就延長了一倍,可以節省盒式錄象磁帶的使用量,尤其適用於長時間錄制。

(5)什麼唱片都有德國版嗎擴展閱讀

黑膠碟與普通CD區別:

於黑膠碟的最初印象,是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電影中,黑白略顯劃痕的膠片里出演的富足人家的先生小姐,手持漂亮的玻璃酒杯,或舞或坐在雅緻的房間,背後傳來一個喇叭花樣式的黑色唱機里裊裊的純色聲音,有布魯斯或當紅女明星的淺吟低唱。

黑膠通透、清澈、開闊,隱匿的瑕疵,它通過你的耳朵傳遞的是一種非常有如真人在你身邊呼吸的溫暖感覺,有人情味,不像數碼那麼冷冰冰。

黑膠碟記錄了音樂發展史上最特殊也輝煌的一段歷史,但是現在,僅僅有幾家公司在為黑膠碟發燒友繼續生產唱片,其他的,都早已經停產了。出於價格和播放載體的局限,黑膠碟的受眾群體很小,形成不了一塊單獨的市場。

『陸』 關於美版和歐版cd

1.奧地利版,就是普通歐版:
Catalog No.: NUD 488851 2
Label: nude
Release Date: 10/6/1997
Austrian Double CD

2.UK版
Catalog No.: NUDE9CD
Label: nude
Release Date: 10/6/1997
U.K. Double CD

3.美版
Catalog No.: C2K 68857
Label: nude/Columbia
Release Date: 11/4/1997
US Double CD

以上三個版本從發行時間上看,幾乎是同步的。內容都包括
「Double CD featuring 27 rare tracks and 32 page colour lyric book. "Europe Is Our Playground" was re-recorded for this release to closer resemble the live version of the song.」

「歌詞頁比歐版少幾頁,縮水,做的比較簡單什麼的」這種情況是絕對不會有的,又不是國內「引進版」/D版........笑

音源應該是相同的,都是sony旗下的公司(nude/Columbia上頭都是sony啦),只是發現地區的差別。至於印刷么,有沒有色差啦,基片的厚薄啦,都是加工廠家的個體差異了,這個不可能完全一樣的。

不過還是想奉勸lz一句,收不收首版實在沒什麼差別。suede的專輯首版和再版通常只是ifpi的差異而已,其他方面都一樣的啦,實在不必拘泥於首版。真的想收藏,不如嘗試收集不同國家的版本。我個人是更喜歡收promo啦,哈哈哈

再廢話一句,美版的首版其實也不好收。唱片店裡全新的絕大部分都是再版,收首版只能考慮二手,而很多號稱是首版的其實都無處考證。前面也說了,首版和再版的差別是很小的,因此要鑒定是首版/再版也是很困難的。

我自己也是suede大飯,收碟這種事情一定要有耐心啦,急不來的~~特別現在高仿當道,國內收碟怎麼當心都不為過。總之,祝你好運啦~

『柒』 哪個國家的CD音質最好

德國唄,我不聽發燒類的唱片,古典也不怎麼聽,單從音色的飽滿度上看德國版是最好的。
現在美國版很難見到,現在我們一般所見的國外流行音樂唱片一般都是歐洲生產的,統稱歐版,一般環球多半是德國生產的、少部分是英國生產的,sony一般是奧地利生產的,EMI一般是荷蘭生產的,華納有德國生產的也有法國生產的。也許有個別現象,但以上這些應該是共性的。
日本的唱片質量也非常好,我個人認為日本的碟片質量和音質比英國要好,而且有些產品絲毫不遜於德國的
台灣的產品也不錯,再早風潮的產品音質相當霸道
國內中唱上海,即聯合光碟廠的產品很好,再早都是三菱技術;早年的深飛也不錯,飛利浦的技術;珠海華聲的碟片質量也很好;以上這三家國內企業的多數產品的質量完全可以達到國際水平。

『捌』 如何分辨CD的版本

來自轉載,跟大家一起學習,感謝原作者.......

如何分辨CD的版本呢?無外乎封面、封底、CD印刷面、CD 內圈。先看一下比較簡單的標識,CD的底封會標注的信息,在CD編號的後面。
DG
正價唱片:GH、AH, A即ARCHIV的縮寫,ARCHIV是DG專門用仿古樂器演奏作曲
家作品的一家子公司。
中價唱片:GM、AM,另外它的以下系列:GOR大禾花(THE ORIGINALS)系列,GDO檔案(DOKUMENTE)系列,G|GA 畫廊(GALLERIA)系列也都是DG中價位唱片。
廉價唱片: GB、AB、GR。
DECCA
正價唱片:DH(DECCA)、LH(LONDON)、OH(L'OISEAU-LYRE,DECCA專門
用仿古樂器演奏作曲家作品的一家公司)、ZA(ARGO)。
中價唱片: DM(DECCA)、LM(LONDON)、OM(L'OISEAU-LYRE)、DA(DECCA
BALLET GALA)、DWO(DECCA "WORLD OF" SERIES),DCE(DECCA CLASSIC
SOUND SERIES)、LPF(LONDON PHASE FORU SERIES)。
廉價唱片: LRX(RELAXATION SERIES)、DEC(ECLIPSE SERIES)、LC(BOX SETS)。
特價版:DX:Decca,DF:2 for the price of 1 — Double Decca 小雙張系列,LF:2 for the price of 1 — London,OF:2 for the price of 1 — L'Oiesau-Lyre 琴鳥,DL:2 for the price of 1 — Decca Legends 傳奇錄音系列,DSR:low top price The Singers 歌者系列。
PHILIPS
PHILIPS 的唱片封面有一個特點,唱片靠上方都有一條橫線,根據這條橫線的顏色也能判斷出唱片的價位。金線為正價,銀線為中價。另外,Philips 推出的水星(Mercury)Living Presence 系列也屬於中價唱片。PH為正價,PM中價,PC廉價(PS是盒裝的編號,價位是中價的)。
BMG RCA
RCA的LOGO就能判斷,正中廉分別為紅封印,金封印,銀封印。
EMI
EMI公司是另外一家國際化大公司,在商業上它沒有環球有影響,但它擁有一大批珍貴的歷史錄音。
正價唱片:CDC/CDS (CDC一般為單張唱片,CDS一般是二張以上的唱片)
中價唱片:CDM/CMS(一般是二張以上的唱片)/CDH/CHS(一般是二張以上的唱片)/ZDM。中價唱片中有好多成系列的,象:英雄(HEROES)系列,它收錄了單聲道時期許多傑出的歌唱家的錄音。象:斯基帕,吉利,卡魯索等。而它的歷史錄音(REFERENCES)系列除了歌唱家外,還有比較早的鋼琴大師,小提琴家,指揮家等等,同屬於中價。EMI專有一個薩爾茲堡(SALZBURG)音樂節的現場系列,(SALZBURG EDITION),EMI的世紀偉大錄音(GREAT RECORDINGS OF THE CENTURY)系列、卡拉揚(KARAJAN)EDITION、克倫貝勒傳奇(KLEMPERER LEGACY)都屬於中價。
廉價唱片: CDB/CDZ/CZS
超廉價唱片: CES/CDR,在這一檔中比較著名的是紅線(RED LINE)系列。
CBS SONY
CBS 的唱片存在的時間應該不長,因為85年美國開始壓片,88年被SONY合並,命途多舛啊。編號為M(n)K。n為字母或數字,代表一些含義。
到了SONY時期,編號基本為:n 的作用同上。
正價唱片:S(n)K
中價唱片:SM(n)K
廉價唱片:SB(n)K
其他系列:
每個品牌都會有許多系列,比如DG的master,編號就是GMA,box的就是GX,。一般看製作精良程度就知道是中價還是廉價了,Decca的weekend classic就是個很有名的廉價,製作也非常簡單。再比如Philips的Silver line銀線系列就是PSL,classic concert系列就是PCC,musica da camera系列則是PC。
關於德國銀圈。
完全銀圈就是碟面反射層一直做到碟片扣口內側,俗稱銀芯,這樣的碟一般都是唱片業早期發展起來的見證。
凡是反射層僅到扣口為止的都稱為滿銀圈,俗稱鐵芯;未到扣口而覆蓋了碼圈的都稱為半銀圈,留出了大約2mm的空隙。不覆蓋碼圈的一般就是塑料圈了,鍍銀只做到離CD扣口還有1cm的地方(現在的新碟都是這樣的)。
94年之前,均是**的(IFPI 碼)
AAD:模擬錄音,模擬混音,數字制碟的CD製作技術。
ADD:模擬錄音,數字混音,數字制碟的CD製作技術。
DDD:數字錄音,數字混音,數字制碟的CD製作技術。
首先,先看一下總體的發展流程:
最早的銀圈唱片壓片信息是印在CD正面的,背面內圈可無IFPI和壓片信息,後來才慢慢印到內圈。
1. 84年以前,盤面上面印刷的是MADE IN W.GERMANY。滿銀圈,無字。第一批的CD少數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就是生產線打上了made by Polygram,而不寫產地的
版本。
2. 84-85,盤面上面印刷才改為MADE IN W.GERMANY BY POLYGRAM。屬於寶麗金第二批壓制的CD,也屬於首壓片的范疇,據說是碟片製作完成以後才打上扣口,片基很厚實。至於編號則不怎麼確定,一般都在41X dtrer-2 以前,-2 代表其為CD 製品。(-1則代表LP,-4則是磁帶)
一張CD的版權頁要是1982年的,而碟的印刷面上面是MADE IN W.GERMANY BY
POLYGRAM 的,一定不是1982年的首版。同樣滿銀圈,無字。
需要解釋的是,無字的概念是說,CD的內圈沒有壓上去的字,只有激光打上去的CD
編號,編號後面會有一個兩位的數字比如01就是指第一次製作(類似於書的頭版頭印),前兩種都被稱為西德無字銀圈版。
3. 1985~1989年底,碟的印刷面上面是MADE IN W.GERMANY,滿銀圈,CD 內圈除了編號,還有made in W.Germany by PDO 的字樣。這是因為Polygram把他們在西德Hanover廠賣給了PDO (Philips and DuPont Optical,是Philips and DuPont 共同持權的公司) 。然後PDO在美國加州、法國、英國都有建廠,所以就有了Made in UK by PDO, Made in USA by PDO. Made in France by PDO。而在這之前,只有西德和日本可以壓片。
這個時期開始出現了不少二次壓制的唱片,但同時也有不少的首壓片,不過因為片基和製片技術依然傳承寶麗金的衣缽,所以都是完全銀圈,素質也是相當不錯的,編號大約在430 dtrer-2 之前。這種被稱為西德pdo銀圈版。
註:有一個罕見的內圈版本,即MADE IN W.GERMANY BY PDO HANOVER。這個內圈產地聲明只用了一個月,就被MADE IN W.GERMANY BY PDO 取代。
4. 1989年底~1990年中,滿銀圈,內圈字樣made in Germany by PDO(兩德已統一,而生產工廠PDO 未解散)。這種被稱為德國pdo銀圈版(據說PDO後期也會有少量半銀圈)。
5. 1990年中~1991,滿銀圈,內圈字樣made in Germany,編號大約在43Xdtrer-2 之前。
6. 1991~1992,半銀圈,內圈字樣made in Germany。
5和6是生產線從PDO改到PMDC之間的過渡時期,而從滿銀圈到半銀圈,則是緣於生產工藝的改進,因為以前的滿銀圈比較容易從內外邊緣處開始產生鋁膜脫落、氧化、腐蝕等現象。PDO在90年代初解散了, 生產廠就還給了Polygram。PMDC全稱是Polygram Music Distribution Co.. 。
7. 1992~1998,半銀圈,內圈字樣made in Germany by PMDC;(據說接下來的PMDC 版也有極少的滿銀圈CD,但銀圈基本終結在92年)。這個時期雖然沒有PDO 那麼好,而作品也多為二次壓制,但是就收藏的角度來說,這個時期的唱片毫無疑問是最具性價比的。編號大約在43X dtrer-2 至459 dtrer-2 之間。
8. 1998~1999,半銀圈,內圈字樣made in Germany。這階段是PMDC到M&L之間的過渡時期,如果想與5,6區分開來的話,很簡單,看**還是**即可。後來Universal 收購了Polygram。
9. 1999~2002,環球成功地收購了寶麗金,在早期德國和美國生產線還沒有賣給EDC的時候,環球出的唱片是半銀圈的made in Germany by Universal Music & Jazz,編號一般在46X dtrer-2 至47X dtrer-2 之間。後來就是半銀圈,內圈字樣made in Germany by Universal M&L。
10. 2002~2004,膠圈,內圈字樣made in Germany by Universal M&L。EDC是從04年開始接手環球的CD生產任務。
11. 後來PMDC 德國部分和美國部分賣給了EDC 集團(Entertainment Distribution Company)。PDO UK 賣給了Deluxe UK,PDO France現在變成了Cinram France.。之後就是膠圈的德國EDC和最新的歐盟EDC,無須細表。
至於其他產地,則大體相同,如USA 的唱片:最早的是銀圈刻字USA by PDO。之後是made in USA,再後來膠圈或小銀圈刻字USA

『玖』 Westlife的專輯什麼版最正宗有歐版,日版,英國版,德國版~

英國版吧,我比較喜歡英國版

『拾』 什麼是德國黑膠CD

黑膠CD兼容黑膠的高保真和CD的低噪音,開創靚聲新紀元後期母帶德國精製 革命性的唱片製作新技術 錄音現場並賦予音樂本身。首先,製作人和錄音師等人自行開發了音頻處理軟體,在純凈電源及高精確度的數碼規格,並從藝術的角度調整與處理能量的密度,動態及頻寬等。在壓制CD時以特殊的材料和工序,提升鐳射光束讀取訊號的精確度,降低因CD及機械振動造成的失真等。並以最直接及最耗時的方式,製作出比一般CD母盤還要精確數十倍的黑膠CD 碟。 黑膠CD採用獨家專利的生產技術,它不存在壓鑄損耗和格式轉換而導致音質劣化的弊病,特殊材料的運用讓黑膠CD更經久耐用。簡單的說,黑膠CD採用獨家專利的技術,加上藝術感覺的處理,即使在普通CD機上亦能取得(黑膠唱片)般的音樂享受。開聲確為驚人,音場超級寬闊,人聲真實,實在是不愧為黑膠CD 。

閱讀全文

與什麼唱片都有德國版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