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法為什麼不希望德國入常
在歐洲發達國家中英國和法國已經入常了,如果現在要在歐洲選一個國家入常的話,以現在的影響力,只有德國和義大利了,但歐洲不可能有4個入常,因為如果德國入常那義大利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入常了,估計永遠也沒有機會了。就像巴基斯坦反對印度入常一樣,南亞就數他兩是地區大國,如果印度上了,還輪得到巴基斯坦的份嗎?同理韓國反對日本入常,埃及反對南非入常,墨西哥反對巴西入常。因為大家都是自私的。
Ⅱ 為什麼歐洲其他國家都不願意看到德意志民族統一
本人回答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我記得曾經上課時,老師說:德意志統一會使古代歐洲(中世紀)經濟崩潰,
因為德意志民族所處位置正在歐洲的中部,地處要沖,在當時的經濟環境下,
就只有陸時較為安全,而且在戰略條件上也是必然的不能被敵人所佔,
所以當時德國四分五裂,後來德國統一了,也應驗了這些說話,
德國統一後成為了一二戰的主要國,而且在一二戰中也成功的體現了其戰略位置的優勢,特別在二戰中更明顯的體現其能四處發兵,又能急速的攻防,而在海路上也有一定的優勢,在經濟,軍事上都給歐洲各國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歐洲各國都對德意志民族統一都存有一定的顧忌...
在現代的社會來說,與其問德意志民族有沒有希望統一,不如問歐洲以後會變成一個國家嗎?這樣會好一點吧!!!
因為現代的國界和國家概念早已在各人的腦中了,不可能說統一就統一的,除非其中之一國家經濟崩潰,否則不可能變成一個國家的,民族的統一同時意味著經濟,社會,政治,文化各個層面的,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喔!!!
Ⅲ 二戰時德國那麼強大,為什麼美國不支持德國
二戰的時候美國根本不想參加的。是因為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忍不下去才加入的。二戰的時候亞歐國家戰爭一片火熱,死傷慘重。美國離得遠,肯定不想加入,勞民傷財的。美國只想保住自己的第一大國地位,根本不會管那個國家被消滅了。也就日本自大得要死,故意去老虎嘴上拔毛。美國一參戰,肯定就站在日本的對立面,德國自然也是敵人了。
美國參與二戰,是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轉折點。美國強大的實力和資源,幫助了被侵略的國家。如果沒有美國的參戰,現在世界的格局是什麼樣的還很難說。
Ⅳ 一戰後法國主張嚴懲德國,為何遭到英美兩國極力反對
1918年一戰結束,法國所在的協約國陣營取得勝利,但是最早加入戰爭的法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法國軍隊傷亡超過600萬人,北部省份作為一戰主戰場被打成一片廢墟,可以說經濟凋敝,民不聊生。因此一方面為了補償自身的損失,另一方面也是害怕德國再次崛起,法國在巴黎和會上要求嚴懲甚至於肢解德國,但在英美兩國的阻撓下,法國的圖謀沒有得逞。只能說協約國陣營就是個利益聯盟,當大敵德國倒下後,英法美這三個盟國為了爭權奪利自然拆夥了。
巴黎和會可以說是一次失敗的會議,看似滿足了各方的期望,但在英法美三方博弈下,任何一方的圖謀都沒有實現,和稀泥一樣的《凡爾賽條約》留下了大量漏洞和矛盾,埋下了二戰的火種。
Ⅳ 歐洲人為何不恨德國人
我們都曉得歐洲有幾十個國度構成,跟我國軍閥割據期間差不多。在二戰期間,希特勒曾仰仗強壯的武力佔有了整個歐洲,時辰短了分歧了歐洲的地圖,跟著希特勒的大軍的失利,歐洲各國又恢復到從前容貌。
因此說,大一統的思想深化每一個帝王的心中,在他們心裡,只需一統才幹結束自個的價值,而不管地盤小仍是地盤大,他們無時無刻都在為分歧全國盡力著,只可惜有些實力不行失利了,可是即使失利也要放手一搏,死在一統的路上。
Ⅵ 為什麼美國不讓德國"入常
因為歐盟已經有兩個國家常務理事國,而且德法的一些立場與美國不一致,他們更自主,它不想如果日本入常那樣的對他百依百順。
Ⅶ 美國為什麼不敢走德國老路 除了核武器還有別的原因嗎
因為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的失敗使美國認識到盡使武器裝備技術占絕對優勢,但是只要對方軍隊信仰堅定不怕犧牲,軍民團結一心,對方不管是中國那樣的大國還是越南這樣的小國,打常規戰爭都難以取得勝利,所以不敢像納粹德國那樣直接發動戰爭搞軍事佔領,而釆用了更隱蔽的手段擴張勢力范圍,清除異已國家,對付毀掉了薩達姆的伊拉克,卡扎菲的利比亞,敘利亞和委內瑞拉也被它用這種陰招搞得不得安寧。
Ⅷ 二戰前期德國剛剛開始法西斯化的時候,英法等老牌國家為什麼不壓制它德國要支付一戰時期大量的賠款,為
經歷了一戰,歐洲各國從民眾到執政者,都普遍產生了厭戰情緒,人們習慣了安寧的日子,公務員習也慣了朝九晚五的上班,大家都擔心戰爭會毀了這一切,同時英法也實行綏靖政策。當時,在他們看來德國所謂的法西斯化並不可怕,反倒認為蘇聯是洪水猛獸,但他們並不與蘇聯接壤,所以想讓逐漸崛起的德國制衡蘇聯,也就是「禍水東引」,而德國則狡猾的利用了英法的這一心理,打著反共反蘇的旗號不斷擴充軍備。因為一戰,德國的確要支付大筆賠償,除了實物,還要支付1320億金馬克的賠款(這個金額相當於今天4500億美元),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筆賠款是分期付款,到2010年10月3日,德意志聯邦銀行嚴格按照《凡爾賽條約》規定向戰勝國支付了最後一筆6990萬歐元的賠償金,賠款的總金額為3000億金馬克(類似中國庚子賠款:中國要從海關銀等關稅中拿出4億5千萬兩白銀賠償各國,並以各國貨幣匯率結算,按4%的年息,分39年還清,於是一共要還九億兩),所以賠款在當時並不會成為德國擴軍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