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是什麼
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如下。
一、鄉村振興戰略對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全局性和歷史性意義。
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的現代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二、鄉村振興戰略對於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黨的執政宗旨和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具有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
三、中國特色鄉村振興之路是符合中國國情的頂層設計,是改革開放40餘年來探索鄉村建設規律的必然結果,具有創新性的實踐意義。
實現鄉村振興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創舉,沒有現成、可照抄照搬的經驗。我國的耕地資源也不允許各地都像歐美那樣搞大規模農業、大機械作業,只能根據客觀條件發展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實現小規模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發展新型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的中國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㈡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是什麼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是: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健全現代社會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現實意義
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讓鄉村振興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認識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現實意義,才能真正提升貫徹落實的自覺性。
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齊短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保障。當前,我們正處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為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提供路徑選擇。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各項事業不斷進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㈢ 德國農村有多好為何能被評為中國農村標桿
現在中國的經濟發展真的很快,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一點也不覺得突兀和誇張。我們生活在一個很美好的時代,沒有紛爭,也沒有槍火,只需要面對的,就是如何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在這樣的進程中,中國逐漸邁向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增長排於全球前列,諸如此類的成績還有很多,但還沒有解決的問題也還有很多。就現在而言,如何振興農村經濟是重中之重,富裕要擴散到全中國,才是真正的成功,而如今我們也為此正在奮斗中。
但其實我們也不用灰心,兩者之間的人口差距擺明了中國實施的困難,但終究有一天,中國的農村也會發展得十分亮眼,成為別人的榜樣。我們也希冀這一天能夠早些到來。
㈣ 作為德國人,盧安克為何願意在中國農村紮根教育十餘年
作為德國人的盧安克,卻願意在中國的農村紮根十年,並分文未取地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做貢獻。
我想他之所以願意這樣做,一方面原因在於內心渴望從事教育工作,而另一方面的原因,也在於他被大山裡的孩子所感動,願意留下來教導他們。
但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才使得他作為一名外國人,卻成為了2006年感動中國候選人。
㈤ 「三農」到底指的是什麼為什麼國家這么重視「三農」的相關問題
三農指的是農業、農村、農民三個方面,而國家重視的三農問題,也主要是針對農業、農村、農民方面的問題。國家重視三農問題的原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自古以來,農耕社會和農耕文明對於中華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這種聚族而居、精工細作的農業文明,讓古人有了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區別於傳統的游牧文化的不確定性,因此也就形成了一些民政思想、管理制度以及傳統文化等,這些寶貴的經驗也為現代社會的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寶貴的經驗。
只有加強農業技術投入力度,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民收入,我國的現代化進程才能更加穩步的推進。
㈥ 我們為什麼不能走西方的鄉村振興發展道路
國情不同。
中國必須搞兼顧三農問題的中國特色的工業化發展道路。中國可以縮小成效差別,但是不能把農民趕進城。中國必須搞鄉村振興戰略。鄉村的工業化水平發展起來了,城鄉差別的差距就縮小了,農村工業的振興是中國最大特色的工業化發展道路。
農村穩,則國運穩,農村興,則國運興,農村強,則國運強。農村的工業化加生態化加科學化,是農村發展的根本道路。
㈦ 德國最「原始」的小鎮,單身美女鎮長公開招親,真的嗎
度假勝地向來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地方,現在的旅遊業十分發達,很多國人都有出門旅遊的經歷,但其實出門旅遊的門檻不高,擁有輕松千萬把塊,就可以出門旅遊一遭,而度假勝地的話,就比較不同,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這類的建築,往往都是一大片的私人領地,配上特別休閑的住宿酒店,所以價格都比較高昂,但其實並非所有都是如此。
㈧ 鄉村振興的意義在於什麼,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和主要內容
回答㈨ 國家為什麼實行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有何意義
鄉村振興是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基本條件。五千年歷史上我國一直是一個農業國家,當今中國鄉村依然佔有重要地位。首先鄉村人口佔比很大,根據剛剛公布的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結果顯示,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鄉村人口為50979萬人,佔36%,這個比例是歷次人口普查中最少的,但仍然體量巨大,達到5億多。其次從國土面積上看,鄉村面積約886萬平方公里,約占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的92%。中華民族的振興是全體14億中國人民的振興,是中國的全面振興,只有人口眾多,地域寬廣的鄉村實現振興,中國才能真正的實現振興。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讓全體中國人過上好日子,而5億多的鄉村人口對發展有迫切的需求,廣大鄉村對振興有迫切的渴望,如何讓鄉村經濟社會更好的發展,滿足鄉村人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需求,必須實現鄉村振興。因此,鄉村振興關繫到中國的振興,關繫到整個中華民族的復興,決定著偉大中國夢能否實現。
鄉村振興是中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在我們國家建立初期,實際上是優先發展工業、優先發展城市的,幾十年來,中國的城市已經得到快速、充分的發展,中國的大城市已經不遜於世界任何大都市,國人出國旅遊發現國外的很多城市就好像是我國縣城那樣的四五線城市,同樣很多外國人到了中國的北京、上海都忍不住驚嘆,進而不解地問:中國已經這么發達了,怎麼還是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甚至比東京、巴黎、倫敦、紐約這些國際大都市還要美麗、還要先進、還要繁華。但相對而言,我們的鄉村卻差距很大,經濟上,2019年我國鄉村經濟佔全國GDP的比重居然不足5%;生活上,農村各種生活設施嚴重缺乏;教育上,鄉村教育遠遠落後城市,寒門出貴子越來越難實現......鄉村和城市的巨大差距,直接影響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如果說一個國家的城市發展程度代表它的發展最高水平,那麼鄉村發展程度就代表這個國家的整體發展水平,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中國經濟社會要保持高速、健康發展,鄉村必須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