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海獅為什麼要進攻蘇聯

德國海獅為什麼要進攻蘇聯

發布時間:2022-08-08 21:30:13

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為什麼要打蘇聯

原因如下:

1、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永遠的只有利益。希特勒這么做,也是利益所然,但原因卻一點也不簡單。德國占據蘇聯,才能和日本形成亞歐一體的地緣戰略聯盟。在1941年之前,德軍已經佔領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等國。換言之,歐洲絕大部分國家都被德軍拿下了,就連隔著一條英吉利海峽的「日不落帝國」英國也被打趴下了。再者,希特勒的愛將隆美爾在非洲戰無對手。

2、要想稱霸世界,那麼必須要佔領蘇聯,唯有佔有蘇聯,既能聯合1937年攻佔中國的日軍,形成東線聯盟一體,成為亞非歐三洲一體的超級聯盟帝國。接下來,拿下美洲和大洋洲,稱霸世界指日可待。這一層的原因,相信大家都能理解。我們下面要說的是一些很細節性的原因,其實蘇德戰爭在很大程度上有可避免的可能,畢竟德國要惹的是一個超級大國。

首先,在德國看來,蘇聯是最不能讓人放心的「盟友」德國要攻打全球,離不開蘇聯的戰略資源。二戰打得就是現代化武器的戰爭,諸如飛機、坦克、自行火炮、潛艇、卡車等都離不開石油,而德國自己缺乏石油資源。希特勒當初之所以攻佔羅馬尼亞,是因為羅國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德國的戰略供需都來自羅馬尼亞油田。而蘇聯的石油比羅馬尼亞更多。

(1)德國海獅為什麼要進攻蘇聯擴展閱讀

希特勒的「海獅計劃」失敗,並且蘇聯當時用攻打芬蘭失利,被希特勒看到可乘之機,最終選擇了進攻蘇聯。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違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夥同同盟國義大利和仆從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以事先擬訂好的一份代號為「巴巴羅薩」的計劃,出動190個師550萬人、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190艘戰艦,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德戰爭全面爆發。

為贏得這場戰爭,蘇聯人民遭受了慘重的傷亡。據統計,蘇聯共有2700萬人傷亡,其中1800多萬為平民,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人員傷亡。戰爭還給蘇聯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損失。蘇聯共有1710座城市、7萬多個村鎮和31850個工業企業全部或部分被毀。

德國則因為與蘇聯的戰爭消耗了大量的實力,大量德軍無法撤出蘇德戰場,甚至被大量殲滅,因而極其有力地支援了美英在北非、義大利的作戰以及盟軍第二戰場的開辟。戰後,德國被分割為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兩個國家,被蘇聯和美英法分區佔領。德國的經濟也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直到二戰後的馬歇爾計劃得到了大量的經濟援助後才得以恢復。

東歐各國,包括民主德國、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由於均受到了蘇聯紅軍不同程度的佔領,其國家政權被蘇聯清洗,換以聽命於莫斯科的共產黨傀儡政權,其政權形式完全仿造蘇聯,並且都留有大量的蘇聯紅軍駐扎在這些國家,因此這些國家從戰後一直到東歐劇變期間都是蘇聯的衛星國。

Ⅱ 為什麼說攻佔蘇聯,是德國的最後目標

1941春,德國放棄進攻英國的“海獅計劃”,開始入侵蘇聯。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世界各大國聯合起來與之作戰,掀起了一場世界大戰。那麼,德國元首有稱霸全球,挑起世界大戰的野心嗎?答案是,沒有,而且是從來沒有。

一是,親歷過一戰的德國元首,十分清楚憑借德國的資源,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在下一場世界大戰中獲得勝利,他只希望打敗宿敵法國,在蘇聯獲取更大的生存空間,實現德意志民族的輝煌。這在《我的奮斗》一書中,說得很清楚。



更關鍵的是,德國需要烏克蘭的小麥和高加索的石油,而這些戰略目標都必須打敗蘇聯才能實現,這也是出於為德國拓展所謂的“生存空間”,將蘇聯作為德國的殖民地。說白了,兩國必有一仗,而從此德國開始走下神壇。

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Ⅲ 希特勒為何會進攻蘇聯

1941年6月22日,德國數百萬大軍突然在德蘇邊境線上對蘇聯發動了全面進攻,著名的巴巴羅薩計劃正式實施。德國閃擊蘇聯的消息,震驚了全世界。在剛剛滅亡法國不足一年,空襲英國的海獅計劃硝煙未散,英國尚未投降的前提下,為什麼德國會冒著兩線作戰的危險進攻蘇聯呢?


德國軍隊

在德國軍隊樂觀的估計里,進攻蘇聯也是一場閃擊戰,他們計劃短時間內就消滅蘇聯軍隊主力,逼迫蘇聯投降。而蘇聯在此之前的表現,也印證了德國的觀點。由於大清洗對於蘇聯軍隊的嚴重破壞和蘇聯在蘇芬戰爭中糟糕的表現,都使希特勒和德國樂觀的相信,此時的蘇聯軍隊不堪一擊。

當然,蘇德戰場最終的結果證明納粹德國和希特勒顯然是錯誤的。巴巴羅薩計劃發動之後,雖然蘇聯損失極為慘重,但蘇聯並沒有被一擊倒下,反而憑借無與倫比的縱深和動員能力,堅持和德國戰斗。

而1941年前所未有的惡劣天氣也成為蘇聯最好的朋友。再加上英美等國捐棄前嫌,對蘇聯進行大力支援,最終使德國軍隊陷入了蘇德戰場的泥潭,並導致了納粹德國的最終失敗。

Ⅳ 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要突襲蘇聯

德國方面,西線戰事的順利進行,只有英國憑借海洋的優勢在拚死抵抗(海獅計劃),讓希特勒感到有機會騰出手來對付東邊的蘇聯了,而德國的情報機構對蘇聯的大大低估的錯誤判斷,也讓希特勒認為蘇聯是非常容易對付的國家,便開始著手制定入侵蘇聯的計劃,計劃代號:「巴巴羅薩計劃」。

巴巴羅薩計劃是集中大量兵力(300萬德軍),以「閃電戰」從三個方向實施迅猛而深遠的突擊,佔領蘇聯的首都莫斯科、蘇聯第二和第三大城市列寧格勒和基輔等,把蘇聯紅軍的主力消滅在蘇聯西部地區,爾後向蘇聯腹地長驅直入,進抵阿爾漢格爾斯克、伏爾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線,並用空軍摧毀烏拉爾工業區,從而擊敗蘇聯。

Ⅳ 二戰中德國為何偏要攻打蘇聯,而不是結盟互不攻打

在一戰中,德國損失慘重,所以想要通過戰爭來恢復經濟,英國的海島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同時英國境內還集結了大量還未撤退的法國軍隊,德國想要突破海面與領空的封鎖線無疑會造成很大的損失,即便突破了防線,但是在面對英法軍隊上,德國還是沒有勝算的。而德國之所以會進攻蘇聯,最關鍵的還是因為資源問題,蘇聯有德國需要的天然氣和石油等資源,並且蘊藏量很大,所以德國盡管最後會付出很大的代價,還是會選擇進攻蘇聯。

德國在當時雖然和蘇聯簽訂了一系列的互不侵犯政策,但是德國的目的只是暫時安撫住蘇聯。隨後德國對蘇聯實行了巴巴羅薩計劃,致使蘇聯失去了大量的土地,同時德國的軍隊直逼蘇聯的首都莫斯科。雖然蘇聯最後取得了莫斯科的勝利,但是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而且也不能阻止其他地方的陷落。

Ⅵ 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要進攻蘇聯如果不進攻蘇聯而統治現有佔領區那將是什麼結果

從經濟上考慮,蘇聯當時已經是一個工業化國家,其重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相當發達,烏克蘭則是蘇聯的糧倉,高加索有歐洲最重要的油田,頓巴斯有最大的煤礦,這些生產能力及資源,是德國異常渴望得到的,德國希望通過佔領蘇聯而獲得巨大的戰略物質,可以成倍地加強德國的持續作戰能力,以應付將來可能的美英聯合對德作戰。
此外,從更大的戰略方針考慮,擊敗蘇聯可以迅速和日本匯合,打通更有意義的亞歐大陸線,徹底切斷英國殖民主與本土的聯系,徹底突破英國現實乃至美國潛在的封鎖,將美國孤立在美洲,進行反封鎖。
至於說奪取生存空間等等希特勒在《我的奮斗》中的說法,不過是一種宣傳報道,希特勒是個政客,政客的特徵之一就是不為情緒左右只為利益左右,他的野心只有在具體的利益驅動及利害關系的衡平下才有實現的可能,而且德國總參謀部、最高統帥並不僅僅只有希特勒一個人,實際上德國的將軍們在四一年也對進攻蘇聯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德國已經上了戰船,只有兩條路,勝利或毀滅,希特勒的賭徒心態只是加重了下注的籌碼而已。
那麼,德國不進攻蘇聯可以不可以呢?這對德國同樣是危險的,德國軍事指導思想就是速勝而不是相持,相反,英國的指導思想卻是相持,可以說,德英相持,對德不利,對英有利。作為蘇聯來說,尤其希望看到這種相持,當德國在相持中逐漸被弱化的時候,蘇聯必然會採取和德國一樣的方法:撕毀互不侵犯條約,單方面進攻,這一點,德國統帥部應該有共識,而且看得非常清楚,從蘇聯在波蘭戰役及其後的吞並波羅地海各國、芬蘇戰爭來看,蘇聯的胃口不亞於德國。
現實的危險是,德英已經進入相持階段,德國在空前的勝利下暗藏著致命的危機,就好比一個人練就了吸星大法但卻損害了心臟一樣。德國進攻蘇聯是看到戰勝英國無望而且有著非常現實的失敗危險時,不得已採取的賭博行為。
這才是德國在四一年進攻蘇聯的真正原因。

Ⅶ 二戰時,為什麼德國在取得整個歐洲的情況下還要兩線作戰去進攻蘇聯

二戰時候,德國閃擊波蘭這個歐洲奇葩國家之後,接著又以閃電戰的手段,吃掉了丹麥和挪威,及周邊的諸如盧森堡的小國,同時有繞道馬奇諾防線,讓馬奇諾防線這個被稱呼為鋼鐵長城的玩意兒變成了廢物,1940年,英法聯軍自知無法與聲勢浩大的德軍相比,在法國開始了敦刻爾克大撤退,說白了就是大逃跑嘛,這樣好聽一點,退到英國美名其曰為他日反攻保存有生力量,但是逃跑的時候,留在了對岸的武器,夠十數萬的軍隊裝備的,有此不難看出,當時的英法聯軍的狼狽,同年六月法國投降。

好吧,我們先不談這些,我們談一下為何德國突然膨脹了起來,對前蘇聯動手。

其實在當初,德國急著佔領羅馬尼亞的時候,就是因為羅馬尼亞有豐富的石油,畢竟要帶動戰爭機器的話,石油是必不可少的資源,要知道那時候的海上資源運輸,經常讓英國人偷襲,保證不了,就在這個時候蘇聯的高加索地區發現了豐富的石油,畢竟戰爭要擴大,羅馬尼亞的石油根本供給不上,所以希特勒咬咬牙,打唄,反正自己也看蘇聯不順眼,我打天下的時候,他還蹭食兒呢。

Ⅷ 二戰時為什麼德國要進攻蘇聯

這是必定會發生的戰爭,因為納粹的基本政治訴求就是反共,不打蘇聯,它推行國家社會主義的合法性何在?這兩家自從納粹打垮德國左翼聯盟上台開始,就註定是宿命之敵,其實在西班牙,兩家已經打過前哨戰了。另一方面,納粹之所以獲得政權,和它大幅降低德國失業率有關系,而擴充軍隊和軍事工業是短期內降低失業率的不二法門(美國也是這么乾的),但是不打仗的話,這招很快就會成為國家財政的毒瘤。所以從意識形態和政治實務兩方面,蘇德戰爭都非打不可。
誰都清楚是遲早的事情,更不要說蘇德戰爭前期,德國這邊利好消息極多。實際上蘇德戰爭初期進展說明德國的戰略預判是對的,第一,蘇軍在西部前線確實擺下了大量軍備,開打只是誰先動手的問題,第二,經過大清洗,蘇軍的應變能力確實很渣,軍事思想落後,裝備陳舊,指揮員嚴重不足。在預計開打了會遍地爆勛章的西線指揮員系統中充滿大量靠政治運動上來的傢伙,結果一戰而潰,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前線坑隊友的事情層出不窮。因此開始很長一段時間,德軍的進攻確實如希特勒所言,就像往一座爛房子上再踹一腳而已。因此相比於死啃英國(一戰說明了海軍弱勢的國家啃英國是多麼困難,相比於政治孤立的蘇聯,打英國幾乎等於對抗小半個世界,太困難了),打蘇聯顯然更加合算,實際上從外交上也是這樣,如果能擊垮蘇聯扮演共產主義終結者的角色,德國和西方世界的矛盾極可能會有所緩解,從政治牌面和實力上,德國都有可能讓美英屈服,承認他獨霸歐洲大陸的事實(美國此時態度曖昧,因為德國對英法動手,應當說此時美國孤島政策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但是如果蘇聯被幹掉了,那美國就需要三思而行)。
但是戰略預判常常只能猜到開頭,沒想到德國的進攻倒是把斯大林的大清洗留下的政治大坑填滿了。蘇聯的動員能力超出了希特勒的想像,大清洗使得民間政見分子大量消失,也使預想中揭竿而起的景象不見蹤影(雖然有,但是幾乎沒有太影響戰局)。而且蘇聯的縱深工業建設也超出了德軍的預計,大量分布在烏拉爾山以及以東到西伯利亞廣大地區的勞改城市迅速成為大後方基地,無數受清洗的人乾脆在勞改營里支援起前線,比如圖波列夫。斯大林則靠著戰爭迅速把大清洗造成的政局以戰時體制又整理起來,只要等到一場勝利,搖身一變就是戰爭領袖(沒有什麼比一場抗擊入侵的戰爭更加適合獨裁體制了,斯大林和希特勒在這一點上情投意合,納粹雖然是進攻方,但在國內宣傳上卻是以抗擊共產主義\西方資本主義進攻為號召的,在這種局勢下,政治上的高壓局面會受到最大限度的容忍甚至迎合和追捧),一下子把分數賺回來了,而且還有大把才俊在勞改營里等著他點將來將功贖罪。而且希特勒好死不死先西後東,結果還給蘇聯就這么找到一大群不計前嫌的西方盟友。再加上俄羅斯大地天然的有來無回屬性,毛子軍隊天然的抗擊打和死纏爛打能力(毛子歷史上以爛泥仗著名,持久戰專業戶,很少有痛快的贏,更少有痛快的輸,和毛子對抗,無論是土耳其、普魯士還是法國還是日本,總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還沒完沒了,戰事往往漫長到讓對手無語)~~~
這盤開局大好的棋,就這么莫名其妙的翻過來了。
遙想當年,假如希特勒首先一門心思東進,而非把西進擺在前面的話~~~~
當然,這么干希特勒就沒法大搞國家社會主義,必須採取更加保守的國內政策,其結果也沒有後來那些事了。

Ⅸ 二戰時期,為何德國選擇迫降英國卻非要攻打蘇聯

這個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的德國是想要增加自己的領土,並且佔領市場和資源,從而達到消化國內國內過剩的產能。根據德國領導層的預想,打敗蘇聯就可以獲得巨大的戰略物資,比如五烏克蘭的糧倉,高加索地區的油田,頓巴斯的煤礦。如果獲得這些資源,就可以成倍地加強德國的持續作戰能力,以應對將來有可能發生的對美英作戰。

二戰時期德國的經濟非常差,打蘇聯也是為了搶錢。西邊打得好,德國就又增加了軍備,又借了錢,不打點土地下來,拿什麼養這些軍隊。最後說一下資源,德國缺油和橡膠。雖然有羅馬尼亞的油田,但是不夠用。希望打通蘇聯,搶先高加索油田,開辟一條連接到日本的橡膠通道。

Ⅹ 二戰的時候,為什麼德國要去進攻蘇聯

德國不打,蘇聯也會打過去的。不得不打

閱讀全文

與德國海獅為什麼要進攻蘇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