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國疫情之下「黑色星期五」促銷季明顯蕭條,線上消費情況如何
由於疫情導致線下的消費受到了影響,但線上的購物訂單明顯增多了。今年以來,由於受到了疫情的影響,社會出台了很多封鎖禁令,導致線下店鋪的生意並不好,所以不少商家都指望今年的“黑色星期五”購物節能夠吸引更多的顧客,所以很多店鋪早早就把促銷廣告打了出來,希望能增加一些業績,但今年的購物節似乎沒有預想的那麼好。由於疫情也影響著經濟,今年以來,大家普遍的薪資都不高,所以在消費方面也會顯得比較謹慎,買東西的時候也會更加理性一些。
不過這中間也有一些不好的插曲,比如知名電商網站亞馬遜公司的德國工人,就在購物季這段時間罷工,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讓大家知道自己的訴求,希望亞馬遜公司可以改善德國亞馬遜的工作環境。
⑵ 中國新冠檢測包在德國超市被搶購一空,自測包該如何使用
1、將適量的樣品添加到測試卡的樣品孔中時,樣品將在毛細管作用下,沿著測試卡向前移動。2、如果葯品中,包含SARA-CoV-2的IgM/IgG抗體,則該抗體將結合膠體金標記的SARA-CoV-2的抗原,在測試樣板上顯示測試結果。
新冠檢測包缺貨問題在德國引發關注。《明鏡》周刊說,巴登-符騰堡州州長克雷奇曼因此指責德國衛生部長施潘“嚴重失職”。目前,各州正在與包括中國在內的製造商進行緊急溝通。有媒體預測,在“口罩潮”後,中國的新冠自檢包也將“如潮水般湧入德國”。
⑶ 疫情封鎖下的德國:餐館可以歇,書店不能關,德國人為何愛看書
疫情封鎖下的德國,除了超市、加油站、葯店、圖書館等生活必須場所營業外,絕大多數商店、娛樂休閑場所等禁止營業。書店之所以並未關門,是因為書籍已經成為德國人生活的必需品,他們將讀書視作每天都要堅持的“任務”,因此書店也就會繼續營業。
“全面封鎖”的德國
疫情愈發嚴重,德國啟動“全面封鎖”,封鎖令已經施行半年光景,書店仍在營業。不過與之前不同的地方在於,店內廣播不斷提醒大家要做好疫情的防護工作,提倡人們少在圖書室逗留,建議人們將書帶回家中閱讀。
德國人為何愛讀書
絕大多數德國人都是喜歡讀書的,因此德國有著濃厚的閱讀氛圍。平時在乘坐交通工具時,也會捧書閱讀;在大型書業博覽會上,淘書的讀者絡繹不絕,人山人海。民眾愛讀書雖然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 一定難度,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讀書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國人已經把讀書看做成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同於吃飯、睡覺,所以德國人喜歡看書就不足為奇了。
⑷ 開店4分鍾就賣斷貨!又一中國製造被德國人搶購一空,到底是什麼呢
民富國強,作為一個中國人我驕傲。
我們的大中國已經越來越強大了,中國已經走向了全世界,中國生產和製造業也已經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名氣了,並佔有一席之地。
中國製造的商品也是遍布國外的大街小項,甚至一些商品是外國人很喜歡的,雖然有些中國製造的商品那國外價格並不便宜,但還是很受外國友人的喜歡。
比如國內的枇杷膏,應該是一種在國內司空見慣的的商品,但它卻備受德國人喜愛,它不僅可以清熱解毒,還可以潤肺止咳。
對於我們國人來說,它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它在國外卻是很火的,差不多每次上架後就會被搶購一空了,由此可見德國人對它的喜愛程度了。
德國銷售的這款新冠快速自檢包的受歡迎之處。
擁有了這款新冠快速自檢包就可以足不出戶自己檢測是否被感染上新冠病毒,只要用棉簽在喉嚨或者鼻腔的位置取樣,操作完成後15分鍾可以得到結果。而且檢測准確率可以達到95%以上。
這款中國生產的新冠檢測包的價格大約為21.99至24.99歐元約合170元至192元人民幣,報道稱,德國政府這次批准了多個製造商的自檢產品中,也有個別歐美國家生產的,但中國佔多數。
⑸ 疫情亞馬遜德國購物安全嗎
您想問的是,疫情期間在德國的購物軟體亞馬遜平台購物安全嗎?如果是的話,是安全的。
亞馬遜還是比較靠譜的渠道,另外只要是境外進來的,海關、快遞公司比你更看重病毒檢疫,到你手上的時候已經消毒好幾次了,不用太擔心,只要能購買說明是安全的。
目前疫情還沒有完全得到控制,建議大家盡量少買進口物品,不可避免的需要買的話,到手之後一定要多消幾次毒。
⑹ 德國中產家庭,排隊7小時只為領取免費食物,當地的居民有多慘
當地的食物價格上漲,甚至有一些中產家庭願意花時間去領取免費的食物。”德國中產家庭領取救濟糧排隊7小時“的消息登上我國的熱搜,人看到這里都忍不住唏噓,難道德國已經變得這么慘了嗎?其實很多事情我們不能只看錶面。
最後,一些中等收入的人群也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響,他們開始逐漸節衣縮食。德國有這樣一項調查,1/4的德國人在財務方面都表示負擔沉重,39%的人開始減少食物和飲料的購買需求,10%的人減少食物的購買需求。德國的食品、日常用品交易量都在明顯下降,例如新鮮蔬果成交量下降8.5%,而肉類下降了8.2%,一些超市便宜的自營產品銷售額卻上升了34.6%。雖然相關部門也給予一定的補貼,但僅僅只是杯水車薪,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⑺ 德國食品連鎖超市奧樂齊計劃拓展中國市場,會被看好嗎
奧樂齊連鎖超市其實是一個德國品牌,在上海疫情期間,因為很多店鋪都被封鎖,所以奧樂齊超市也遭到了重創,但是等疫情恢復之後這個超市就有了擴展的計劃,並且表示會在中國的其他城市也開分店。上海之前有26家奧樂齊超市,但是在疫情期間不得不持續性的關閉,裡面的員工會集體送貨給社區的居民送食物,拓展店鋪的計劃也不得不暫停,但是疫情恢復了之後,相關部門就准備繼續推進。
奧樂齊公司雖然在擴張,但是也是有一定風險的,因為公司在中國的活動和公司內部核心的德國業務是分開進行管理的,而且供貨商也並不是來自於歐洲。奧樂奇這次的重點就是為了能夠在中國長期的經營下去,因為在疫情的時候受到了很大的損失,所以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就會開更多的商店來彌補這些損失。
⑻ 德國傳統實體店現狀怎麼樣也像中國一樣大量倒閉嗎
德國的傳統實體店由於受到電商的影響,也在大量的倒閉。其中不乏百年的品牌,譬如schleker,有1萬多家分店,2013年宣布倒閉。因為其經營模式主要是社區便利店形式的日化連鎖超市,由於德國汽車的普及(40%,也就是說出去老人和小孩,幾乎人人有車,起碼是每個家庭都有車),所以人們覺得社區便利店去買日化反而不方便了,不如周末去購物中心去買,那裡有吃有喝還有兒童游樂場所,一家人周末娛樂了,也把一周需要要的東西都買回來了。Schlecker為什麼進入不了購物中心呢,因為它有1萬多家分店,房租,人工都形成了它沉重的包袱,無法轉變經營模式,最終以倒閉收場。德國這樣的百年超市還有很多,譬如Ihr Platz有100多年的歷史,也宣布破產保護,政府出於保護百年品牌的考慮,扶持了40家,2015年增加到80家。不過他們由於德國國內市場疲軟,生存困難。德國經濟促進局發現中國跨境電商是他們的好機會,成立了中德跨境電商服務中心,幫助這些超市找到中國銷售代理商,又想做德國海淘代購的有貨源了,不過那些貨都是德國認知度很高,但是中國市場完全空白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