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首都為什麼叫紐約

德國首都為什麼叫紐約

發布時間:2022-08-12 01:32:44

❶ 紐約城的英文名「NewYork」的來歷

紐約(New York)意為「新約克」,約克則是英國一處地名。來自英國約克鎮的新移民們為了紀念當時的約克公爵,也就是日後的英國國王詹姆士二世,故得此名。

紐約位於美國紐約州東南部大西洋沿岸,是美國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口,紐約都市圈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圈之一,與英國倫敦、中國香港並稱為「紐倫港」(Nylonkong)。紐約還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因此也被認為是世界外交的中心。紐約還被稱為「美國文化之都」。

紐約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624年,荷蘭殖民者在這時候在此地建立貿易站,名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紐約及其周邊地區為英國所佔。

美國建國後,紐約在1785年—1790年為首都,1790年,紐約取代費城成為美國第一大城市。紐約市的標志自由女神像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迎接了數百萬移民的到來,它同時也是美國及其民主制度的象徵。

(1)德國首都為什麼叫紐約擴展閱讀

紐約的地理位置

紐約位於紐約州東南部,大致位置在華盛頓特區和波士頓之間,紐約市緊鄰哈德遜河,海上運輸極其便利,這使其得以快速發展成為一個貿易重鎮。紐約的大部分城區位於狹小的曼哈頓、斯塔滕島和長島,因此人口密度很高。

紐約城內最高海拔位在斯塔滕島的托德山,約409.8英尺(124.9米),是緬因州以南的東部沿岸的最高地。紐約市大部分的土地遭人為變動過,從荷蘭統治時期開始就有大量的填海造地工程,特別是在曼哈頓下城。

紐約市屬於北溫帶,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氣候宜人。夏季平均溫度為23攝氏度,冬季平均溫度為1攝氏度。

紐約哈德遜河流經哈德遜河谷,進入紐約灣,為紐約市和新澤西州的分界線。一樣位在紐約市的東河流經長島海灣,將布朗克斯和曼哈頓與長島隔開。哈萊姆河位於東河與哈德遜河之間,分隔曼哈頓和布朗克斯兩行政區。布朗克斯河流經布朗克斯和威斯特徹斯特郡,是紐約市唯一皆為淡水的河流。

❷ 為什麼New York叫紐約,New Heaven叫紐黑文,而New Jersey叫新澤西,New Orleans叫新奧爾良

這是翻譯方式的一種。翻譯外文主要有音譯,意譯,音義結合這幾種方法。早期的翻譯家們用音譯的方法把這些地名翻譯成這樣,後來的人們也就習慣性的引用,最終成為固定的翻譯。像把sofa譯成沙發,也是同樣的道理。

❸ 求詳細歐美國家首都名稱(英文)

1、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英文名Canberra。堪培拉位於澳大利亞東南部山脈區的開闊谷地上,莫朗格洛河橫市區,西流入馬蘭比吉河。旅遊業甚盛。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全年降雨量平均,四季都有陽光普照的日子。

2、紐西蘭:首都惠靈頓,英文名Wellington。惠靈頓位於紐西蘭北島南端它是紐西蘭的第三大城市,與悉尼和墨爾本一起成為大洋洲的文化中心。許多藝術家在此定居或活動,還有許多藝術咖啡館和生動的夜生活。

3、英國:首都倫敦,英文名London。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泰晤士河貫穿其中,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一座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

4、加拿大:首都渥太華,英文名Ottawa。渥太華位於安大略省東南部,渥太華河南岸,多倫多以東400公里,蒙特利爾以西190公里,是一個具有多元文化、高水準生活水平、低失業率的大城市。

5、愛爾蘭:首都都柏林,英文名Dublin。都柏林是愛爾蘭共和國的首都及最大城市,也是愛爾蘭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和交通中心。其地理位置極其靠近愛爾蘭島東岸的中心點,地處都柏林郡的利菲河河口、都柏林地區中心。

❹ 新阿姆斯特丹為何改名紐約

荷蘭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為中心的美洲殖民地,它的名字改為紐約。

❺ 東京,紐約,巴黎,倫敦,柏林,悉尼都分別是哪個國家的首都啊

紐約-----美國第一大城市
柏林-----德國首都
悉尼-----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

❻ 紐約的歷史簡單介紹

紐約的歷史有300多年。最早的居民點在曼哈頓島的南端,原是印第安人的住地。1524年義大利人弗拉贊諾最早來到河口地區,1609年英國人哈得孫沿河上溯探險,該河便以他的名字命名。1626年荷蘭人以價值大約60個荷蘭盾(相當24美元)的小物件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曼哈頓島辟為貿易站,稱之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約克公爵佔領了這塊地方,改稱紐約(即新約克,英國有約克郡)。1686年紐約建市。獨立戰爭期間,紐約是喬治·華盛頓的司令部所在地和他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的地方,也是當時美國的臨時首都。1825年,連接哈得孫河和五大湖區的伊利運河建成通航,以後又興建了鐵路,溝通了紐約同中西部的聯系,促進了城市的大發展。到19世紀中葉,紐約逐漸成為美國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集金融、貿易、旅遊與文化藝術於一身的國際大都會。
紐約歷史在歐洲最初殖民北美洲之時,勒納佩族族人一直居住於此區域,1613年荷蘭人於此地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和新荷蘭﹙New Netherland﹚。1640年,彼得·斯特伊弗桑特被任命了州長,1652年,此殖民地被授予自治權。1664年,英國征服了此殖民地和把它改名為新約克﹙New York﹚,因為英國早前就已經有城市被名為約克﹙York﹚。荷蘭人後於1673年8月收復此殖民地,給城市改名"新桔子"﹙New Orange﹚,然後在1674年11月此殖民地就永久地被割讓給英國。
英國重奪此殖民地後,把它再次更名為紐約市﹙City of New York﹚,並且把它包圍著,不許它發展,終於New York Campaign爆發,這是美國革命戰爭早期的一系列的主要爭斗,以後,紐約市一直續繼被英國管理,直到戰爭結束,是最後一個英國搬離的港口。
根據美國憲法大會,1788年9月13日,紐約市曾是新形成的美國的臨時首都,直到1790年。1825年伊利運河開始運作,紐約市的經濟亦有所增長,成為一個經濟中心。
美國內戰期間,紐約市有不少動亂和混亂的情況出現,如紐約黑幫﹙Gangs Of New York﹚,和1863年的徵兵暴動﹙New York Draft Riots﹚等等。其中一些成了美國史上傷亡最慘重的暴動。
1904年,紐約市的一系列新運輸一一開始運作,最著名的有紐約地鐵,它們幫助鞏固紐約市。歐洲的大量移民為社會帶來大變動,而反資本主義的工會IWW﹙In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則被抑制了。後來, 在1920年代,大量非裔美國人從美國南部遷移至紐約市,而一些人開始造摩天大樓。
大蕭條期間,紐約市亦有受苦,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紐約市亦起了重大的作用。
大戰以後,紐約市成了主導世界的城市,但1950年起,紐約市衰落,只餘下工業和商業,70年代期間,犯罪率上漲到危險程度。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攻擊世界貿易中心,幾乎有3000人遇害。當中有世貿的工作人員,二架商業噴氣式飛機的乘客,和上百名消防員、警察和急救隊員。
曼哈頓島是紐約的核心,在五個區中面積最小,僅57.91平方公里。但這個東西窄、南北長的小島卻是美國的金融中心,美國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把總部設在曼哈頓。7家大銀行中的6家以及各大壟斷組織的總部都在這里設立中心據點。這里還集中了世界金融、證券、期貨及保險等行業的精華。位於曼哈頓島南部的華爾街是美國財富和經濟實力的象徵,也是美國壟斷資本的大本營和金融寡頭的代名詞。這條長度僅540米的狹窄街道兩旁有2900多家金融和外貿機構。著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均設於此。
紐約也是摩天大樓最多的城市。代表性的建築有帝國大廈、克萊斯勒大廈、洛克菲勒中心以及後來的世界貿易中心(2001年9月11日,世貿大樓遭恐怖分子襲擊而倒塌)等。帝國大廈和世界貿易中心大樓均有100多層,它直聳雲霄,巍峨壯觀。紐約也因此有了「站著的城市」之稱。紐約還是美國文化、藝術、音樂和出版中心,有眾多的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科學研究機構和藝術中心,美國三大廣播電視網和一些有影響的報刊、通訊社的總部都設在這里。
摩天大樓博物館永久館址在紐約落成
紐約也是美國的工業中心之一,服裝、印刷、化妝品等行業均居全國首位,機器製造、軍火生產、石油加工和食品加工也佔有重要地位。市內多數河流都通大西洋,港口規模巨大,設備優良,終年不凍。紐約也是鐵路交通重要樞紐。紐約的地下鐵道全長1000多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長、最快捷的地鐵交通系統。紐約有3個國際機場,其中著名的肯尼迪國際機場承擔著全國50%的進出口貨物空運業務和35%的國際客運業務。
紐約是美國少數民族最為集中的地區。黑人有100萬以上,主要聚居在哈萊姆街區。著名的唐人街有15萬華人。還有眾多的義大利人和猶太人。

❼ 歐洲各國首都分別是什麼

分別如下:

1、義大利首都:羅馬。

2 、法國首都:巴黎。

3 、英國首都:倫敦。

4、德國首都:柏林。

5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

6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7、盧森堡首都:盧森堡市。

8 、瑞士首都:伯恩。

9、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10、愛爾蘭首都:都柏林。

11、摩納哥首都:摩納哥。

12、列支敦斯登首都:瓦杜茲。

13、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14、挪威首都:奧斯陸。

15、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16、芬蘭首都:赫爾辛基。

17、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

18、西班牙首都:馬德里。

19、葡萄牙首都:里斯本。

20、希臘首都:雅典。

歐洲知名大都市介紹:

1、倫敦:

倫敦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與紐約和香港並稱為紐倫港。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泰晤士河貫穿其中,城市中心坐標為北緯51°30′、東經0.1°5′,截至2016年,大倫敦都會區面積為1577平方千米,人口約890萬人,2016年倫敦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5535億美元。

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一座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使用的語言超過300多種,是全球化的典範。

2018年,倫敦在世界城市規模的排名中與紐約並列位居首位,2018年10月第十七屆全球城市競爭力排行榜發布,倫敦排名第三。

2、巴黎:

巴黎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世界五個國際大都市之一,並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

巴黎位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城市中心坐標為北緯48°52′、東經2°25′,廣義的巴黎有小巴黎和大巴黎之分。

❽ 德國首都

柏林

❾ 歐洲所有國家的首都

1、義大利首都:羅馬

2 、法國首都:巴黎

3 、英國首都:倫敦

4、德國首都:柏林

5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

6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7、盧森堡首都:盧森堡市

8 、瑞士首都:伯恩

9、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10、愛爾蘭首都:都柏林

11、摩納哥首都:摩納哥

12、列支敦斯登首都:瓦杜茲

13、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14、挪威首都:奧斯陸

15、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16、芬蘭首都:赫爾辛基

17、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

18、西班牙首都:馬德里

19、葡萄牙首都:里斯本

20、希臘首都:雅典

21、梵蒂岡首都:梵蒂岡城

22、聖馬利諾首都:聖馬利諾

23、馬爾他首都:瓦萊塔

24 、安道爾首都:安道爾城

25、波蘭首都:華沙

26、愛沙尼亞首都:塔林

27、拉脫維亞首都:里加

28、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

29、烏克蘭首都:基輔

30、捷克首都:布拉格

31、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

32、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

33、土耳其首都安卡拉

34、摩爾多瓦首都:基希訥烏

35、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

36、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

37、黑山共和國首都:波德戈里察

38、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納

39、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

40、馬其頓首都:斯科普里

41、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

42、波黑共和國首都:薩拉熱窩

43、斯洛維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

44、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

45、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

46、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

47、喬治亞首都第比利斯

48、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9)德國首都為什麼叫紐約擴展閱讀:

歐洲知名大都市介紹:

1、倫敦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與紐約和香港並稱為「紐倫港」。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泰晤士河貫穿其中,城市中心坐標為北緯51°30′、東經0.1°5′。截至2016年,大倫敦都會區面積為1577平方千米,人口約890萬人。2016年,倫敦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5535億美元。

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一座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使用的語言超過300多種,是全球化的典範。

2018年,倫敦在世界城市規模的排名中與紐約並列位居首位。2018年10月,第十七屆「全球城市競爭力排行榜」發布,倫敦排名第三。

2、巴黎

巴黎(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世界五個國際大都市之一(其餘四個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香港),並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

巴黎位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城市中心坐標為北緯48°52′、東經2°25′。廣義的巴黎有小巴黎和大巴黎之分。

小巴黎指大環城公路以內的巴黎城市內,面積105.4平方公里,人口200多萬;大巴黎包括城區周圍的上塞納省、瓦勒德馬恩省、塞納-聖但尼省、伊夫林省、瓦勒德瓦茲省、塞納-馬恩省和埃松省七個省。

共同組成巴黎大區,這片地區在古代就已經被稱作「法蘭西島」(ile-de-france),面積達12000平方公里。

3、莫斯科

莫斯科(Moscow),是俄羅斯聯邦首都、莫斯科州首府。莫斯科是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交通中心以及最大的綜合性城市,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

莫斯科地處俄羅斯歐洲部分中部、東歐平原中部,跨莫斯科河及支流亞烏扎河兩岸。莫斯科和伏爾加流域的上游入口和江河口處相通,是俄羅斯乃至歐亞大陸上極其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俄羅斯重要的工業製造業中心、科技、教育中心。

1147年,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從莫斯科大公時代開始,到沙皇俄國至蘇聯及俄羅斯聯邦一直擔任著國家首都,迄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是世界著名的古城。

莫斯科擁有眾多名勝古跡,是歷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宮所在地。莫斯科城市規劃優美,掩映在一片綠海之中,故有「森林中的首都」之美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歐洲

❿ New York 城市名字的來源.(不需要簡介)

在我國,多年來研究外語地名的人只局限於為數甚少的語言學專家、地名專家和相關行業的工作者。由於其局限性和開展的時間不長,研究的范圍和程度與世界發達國家相距甚遠,國外對這項工作的研究至少已有一、二百年的歷史。因此,我們必須向發達國家學習,大量閱讀外國相關資料以汲取其精華,並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們的經驗來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搞好我國的外語地名工作。本文將盡量從語源學、人類文化學、語言學和歷史的角度出發來探索外語地名的沿革,找出發展規律。本文將先列舉一些已發現出處和語源的有地理重要性和語言學意義的外語地名,然後追尋其地名形式和地理意義的歷史衍變進行探討和論述。
了解世界地名史的人都知道:美洲(America)、奧地利(Austria)、蘇格蘭(Scotland)、薩克森(地區)(Saxony)、非洲(Africa)或秘魯(Peru)這些地名與它們的原意有很大的區別,最初所指的都不是現在的地方。此類地名的移植、擴展和轉寫值得我們去研究,它們的變化是由於自然原因引起的,而有些地名則是由於制圖人和探險家的失誤、猜想、概念錯誤和作家的剛愎產生的, 如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是由於一個馬來(或阿拉伯)水手的傳報被馬可·波羅誤解,結果把非洲大陸上的一個地方寫成了一個非洲島嶼;而赫布里底群島(Hebrides),格蘭扁斯(Grampians)和聖雷莫(San Remo)卻是由於古版拉丁作品的編輯人員採用了錯誤的作品手稿;還有敖德薩(Odessa), 波莫納(Pomona)和莫克姆灣(Morecambe Bay)這些地名是在翻譯古代作家作品時出現了錯誤導致的。摩洛哥(Morocco),摩加多爾(Mogador),摩爾達維亞(Moldavia),亞拉臘(Ararat), 錫蘭(Ceylon,現為斯里蘭卡), 坎頓(Canton), 德克薩斯(Texas),尤卡坦(Yucatan), 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加拿大(Canada),揚島(Young Island)和剛果河(Congo River)等地名都屬於此類情況,是失誤造成的。
調查當地地名的語源有一些困難,因為他們比其衍生的語言存在更長久,一些成功的種族往往為了自身利益改寫舊地名。因此,思索地名的含義時不考慮原形式和歷史會無效或誤導,因為它們可能以口頭形式流傳,在方言產生變化或與其它語言同化後仍繼續以原形式使用,而且隨著時間的遷移而不斷變化。
義大利是一個擁有悠久的語言和文明史的國家,它有很多地名兩千年都沒有變化。如:羅馬(Roma),卡普阿(Capua),曼圖亞(Mantua),拉豐納(Ravenna),諾拉(Nola),奧斯蒂亞(Ostia)和科爾托納(Cortona)仍是共和國時代(約1500年)產生時的原稱,還有一些詞彙變化很小:如佩魯賈(Perugia)曾是Perusia, 丘西(Chiusi)曾是Clusium,里米尼(Rimini)曾是Arimium,索倫托(Sorrento)曾是Surrentum等等。即使在義大利了解語源仍有困難,因為許多地名在拉丁語中沒有詞義,往往要參考那些古代部族的語言。而其它國家的地名經過多年的流傳後往往變化很大。在新拉丁語系國家,外部入侵後,隨之而來的通常是方言變化,拉丁語源地名被隨意改變,盡管如此,還有的民族很好地保留了自己語言的地名, 雖然凱爾特語系被扼殺,大量凱爾特地名卻保留下來。例如:Vernoon 和Vernay是來自凱爾特語的「古樹」(Wernos)一詞,Conde 來自「匯合」(Condate), Quillebeuf來自英語的Kilby, Quittebeuf來自英語Whitby,Cherbourg來自英語Scarborough。隨著盎格魯-薩克遜人入侵不列顛,威爾士人被趕到了西部,但他們仍然使用塞爾特語命名自己的城市,如威爾士城市名:蘭戈倫(Llangollen)、蘭維林(Llanfyllin)等。人們只有很好地研究語源學和語言學、仔細查閱歷史資料才能搞清這些地名的變化。
在英國有一些不再是本國語言或方言遺傳下來的當地地名,威爾士語中afon意為「河」,cwm意為「山谷」。在漢普郡有埃文(Avon)和庫姆(Combe)這兩個地名可以證明在英格蘭確實使用過威爾士語,英國康沃爾人現在講英語,他們已經忘記了加里克(Garrick)在舊康沃爾語中意指「岩石」,就連毫無疑問的盎格魯-薩克遜語或斯堪的納維亞語地名也不能隨便釋為當代英語的來源。
德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先後出現了凱爾特人、文德人和日爾曼人,其結果是凱爾特、斯拉夫和日爾曼地名奇怪地混合在一起。沒有歷史人類文化學知識,就難以解釋德國的許多地名諸如:拉蒂斯邦(Ratisbon),美因茨(Mainz), 波恩(Bonn)和特里爾(Trier)來自凱爾特語源這一事實;而其它地名諸如德累斯頓(Dresden),萊比錫(Leipzig),梅克倫堡(Mecklenburg)和施特雷利茲(Strelitz)來自斯拉夫語源;而一些地名如科隆(Cologne),科布倫茨(Coblentz)或卡塞爾(Cassel)只能歸於義大利語系;有時,象勃蘭登堡(Brandenburg)這樣的地名,雖然表面上呈現出條頓詞形,實際上屬於凱爾特或斯拉夫語地名,可是德國人聽起來卻會覺得很有意義。就象威爾士的巴茅斯(Barmouth)看上去顯然是英語地名,但卻是威爾士語地名。而在愛爾蘭,地名莫尼·斯特靈(Money-sterling)一部分是希臘語,一部分是蓋爾語;蘇格蘭的洛赫隆(Loch Long)是凱爾特語地名卻有英語意義;而有的英語地名來源於蓋爾語,如峽谷(glen),蘇格蘭的湖(loch)等等。
即使一個地名語源清楚,仍需要具備歷史地理知識來解釋其當代用法。如法蘭西(France)是以在該國只有一小塊立足地的德國弗朗克斯(Franks)部落命名,意為「自由人」;匈牙利是匈牙利人在公元380年佔領的,公元453年落入東哥德人手中,889年被芬蘭種族佔領,一千多年不在匈牙利人統治之下;在薩克森地區(Saxony)從來沒有居住過撒克遜種族,這塊文德人的地方,卻居住著德國化的斯拉夫人;象俄羅斯這樣典型的斯拉夫國家,名字卻來源於一個瑞典(維京人)的樂隊;普魯士(Prussia)—典型的德國名字,來源於一個遙遠的服從條頓騎士命令的立陶宛省;地名波希米亞(Bohemia)來自一個早已從歷史上消失的凱爾特部落的名字,這里卻居住著斯拉夫人;在巴伐利亞,居住著講德語的人們;要有歷史知識才能理解,為什麼以一個無名小村的名字來命名瑞士這個國家,而遼闊的西伯利亞(Siberia)地區怎麼會以一個完全從地圖上消失的村莊命名。
當地名的意義不再被人們普遍理解時,它的生命力會失去,它就變得很容易消失,因而經常導致其詞形與其它地名同化,而其它地名仍有意義。隨之而來的是地名明顯相同或可分辨的,經常會具有不同的語源;而不同的地名會有相同的來源。拿一條荷蘭地名舉例:荷爾斯泰因(Holstein)與霍爾德內斯Holderness與山谷(Hollow)毫不相關,根據學者們確定的古代詞形,證明它們都屬於原始森林裡的區域。由此可見,只去研究模糊的文獻,而不具備獨創精神,難以發現地名的真正含義。
由於早期探險家們的錯誤,雲彩或冰山在地圖上被畫成了島嶼或山脈。有時,這種錯誤留在圖上好幾個世紀,給地理學家和水手帶來疑惑;他們還把半島標成島嶼, 把被陸地包圍的海灣當作河口,就象巴西的首都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並不在河上,地名Rio的字面意為「河流」卻使人產生誤覺。錯誤持續時間最長的是西印度群島(West Indies)和印地安納州(Indiana State),這兩個地名都完全是由於哥倫布的錯覺造成。他雖然發現了美洲大陸,卻一直誤認為那是亞洲的一部分。
知道地名歷史後便可以詮釋其它似乎不當和荒謬地名的起源。有時地名被錯誤使用,如赫爾(Hull), 利斯(Leith), 泰晤士(Thame), 弗羅姆(Frome)都是河的專名,最初都是城鎮名,用於河名才適當。多數地名自身都有含義,如宏都拉斯(Honras)的名字來自西班牙語,意為「深深的河水」,起初是一條河名;巴西(Brazil)來源於葡萄牙單詞表示發熱的煤;檳榔嶼(Penang)是馬來一種樹的名稱;加拿大(Canada)是一個印地安單詞,表示一排小屋或棚屋;喀邁隆(Camaroon)是葡萄牙語,意為「河蝦」;剛果(Cango)源於河流名,指剛果河又叫扎伊爾河,當地語言都是河的意思,後指中非的一條大河。
不象非洲(Africa)、亞洲(Asia)、印度(India)、婆羅洲(Borneo)、義大利(Italy)、希臘(Greece)或葡萄牙(Portugal)這些地名的含義常常不斷擴展,而其它地名如秘魯(Peru)、薩克森(地區)(Saxony)、威斯特伐利亞(Westphalia)、 諾森伯蘭(Northumberland)等所指區域已與過去大不相同。
另一類想像地名從傳說中得來或從人們認為是記實的小說中來。比米尼群島(Bimini)是巴哈馬西北部的島嶼,位於美國弗羅里達以東80千米,曼德維爾(Mandeville)在虛構的游記里描述了它。傳說這里有長生不老泉,人們在尋找它的一次冒險性探索中找到了在巴哈馬的一塊地方,最後找到了弗羅里達。人們還稱這地方是 「黃金之地」,名字引自另一本小說,小說作者在長期尋找埃爾·多拉多(El Dorado)時還發明了加利福利亞(Califonia)這個地名。在印第安傳說中,加拿大中南部的馬尼托巴湖(Manitoba)居住著馬尼托巴死神;英國威爾士南部的高爾半島(Gower)也屬於此類,這個半島從海上看過去朦朦朧朧的,陰暗中有幾分恐怖。
在地圖上還可以找到舊希臘傳說里的地名。在黑海南岸我們發現雅松角(Cape Yason),它代表希臘的雅宋尼翁(Iasonion),神話故事就發生在這里。愛爾蘭水手呆在伊阿宋(Jason) 乘坐阿果(Argo)遠洋船去尋求金羊毛的地方,在奧德修斯(Odessus,他們誤認為是希臘城市)發現了敖德薩(Odessa),該城市因此而命名為敖德薩,指傳說中的英雄奧德賽Odyssey的住地。
威爾士(Wales)是安格魯-撒克遜單詞Wealas的現代詞形,詞意為「外國人」,它仍然保留了復數標志。地名康沃爾(Cornwall),就失去了該標志,因為它來自復數所有格Cornweala,而不是來自復數主格Cornwealas。
象諾森伯蘭(Northumberland),坎伯蘭(Cumberland), 諾福克(Norfolk),薩福克(Suffolk),艾塞克斯(Essex),米德爾塞克斯(Middlesex),肯特(Kent),薩默塞特(Somerset),多塞特(Dorset)或康沃爾Cornwall)這些郡原來都是王國或部落居住地,是由城市得來的名字。由艾爾弗雷德(Alfred)和他的繼承人的名字變成了諸如韋塞克斯(Wessex)和梅里西亞(Mericia)。
在英格蘭有一些紀念王國和部落統治的地名沒有作為郡名保留。諾森布里亞(又稱諾林伯里亞)王國(Northumbria)一度從亨伯(Humber)延伸到福斯(Forth),後又縮小到現在的諾森伯蘭郡(Northumberland)狹窄的范圍,當時的南部地區屬於現在的諾森伯蘭(North-Humberland)成為德伊勒(Deira)王國,其首都在約克。這個德伊勒王國以earldom 和Hol-der-ness郡這樣一些奇怪的地名來紀念其早期的存在或統治,它意為德伊勒林地或岬角。
許多舊法國省象英國郡一樣使用部落名字,阿摩里卡(Armorica)是法國大區布列塔尼(Brittany)的一部分,在布列塔尼成為不列顛人穿越海峽逃避撒克遜入侵的避難地時得來的名字。諾曼底是海岸國家,它被從另一條路線來到同一地區的北方人佔領。值得注意的是在南部高盧,該城市曾明令保留他們的古代地名。例如:圖盧茲(Toulouse)源於托洛薩(Tolosa),萊昂斯(Lyons)源於呂格杜努姆(Lugnum),馬賽(Marseille)源於馬西利亞(Massilia)。在法國北方經常使用高盧部落名字:昂比亞尼(Ambiani)成為亞眠(Amiens),雷米(Remi)成為蘭斯(Rheims),塞尼(Seni)成為桑斯(Sens);現在是首都的巴黎(Paris)曾是(Parisii,在高盧語中是「小城」的意思,它保留了凱爾特部落的名字)。
人們出於對神的崇拜,地名常以與神相關的名字命名。在英國利德尼(Lydney)的名字象一些人想像的,與萊斯特(Leicester),倫敦(London) 和 迪(Dee)一樣都與崇拜凱爾特神相關。利德尼至今還保存著英國殘廟,人們發現裡面有為凱爾特戰神寫的題詞。萊斯特是一個叫李爾(Leire)的村莊,李爾是凱爾特水神的名字,在莎士比亞戲劇的李爾王一戲中也出現了這個名字,李爾王就被埋在萊斯特這個地方。「迪」是北威爾士的一條主要河流,威爾士人稱之為水神,其拉丁形式為Deva,意為『神聖的河流』。而約克郡的阿拉姆(Arram),倫德(Lund),(Weighton)和在米德爾塞克斯(Middlesex)的哈羅(Harrow)都是崇拜英國異教的地方。丹麥的奧丁塞(Odinse)在歷史上曾有過一座雄偉的奧丁(Odin)神廟,奧丁神是北歐神話里的神仙。印度有許多從神寺和神廟得來的名字,其中有孟買(Bombay)、科摩林角(Cape Comorin)、亞慕納河(Jumna R.)等,其它國家如墨西哥、利馬等也常以他們的聖廟命名。
日歷經常可以幫助人們追朔島嶼和岬角的發現。維爾京群島(Virgin Is)是哥倫布在十月二十一日開始的第二次航行時發現的,這一天是聖烏爾蘇拉(Ursula)與她的一萬名貞女的節日,故以Virgin命名該島,其英文意為「處女」。弗羅里達(Florida)是在(耶穌)復活節發現的。馬尤島(Maio,維德角群島的一個島嶼)是在五月一日發現的。許多島嶼、岬角和海灣以發現它們的輪船名字命名,而一些暗礁、沙洲的名字是為了紀念海難而命名。很多地名來自早期探險家的名字。哥倫布用自己第二次航海時的船名來命名馬里加朗特島(Marigalante,安替列群島之一的小島)。哥倫比亞河與英國的哥倫比亞的命名不是為了紀念哥倫布,而是紀念『哥倫比亞』這艘波士頓商船。皮特島(Pitt Islands)和查塔姆群島(Chatham Islands)的命名不是為了紀念政治家,而是紀念發現它們的船隻。
比用船名來命名更有趣的是為了紀念軍官和司令員而命名,這樣就不光是乏味地列舉那些寫在海圖上的地名,而是講述有趣的勇敢者的故事。地圖集記下了世界上最勇敢的探險者的名字,追憶了他們的冒險事跡。這些偉大的航海家乘坐小船去探索陌生的海岸,領先登上那些無名島嶼,最後勇敢地走向死亡。
首先要提的是亨利·哈德孫(Hudson),他於1607年開始到北極探險,尋找通往中國的航路。1609年哈德孫來到現哈德孫河所在地,1610年第三次探險時滯留海上,由於食品短缺引起船員嘩變,他與5名飢餓的船員和自己的小兒子一起乘坐一條小船在海上漂流,美國的哈德孫河因此以他的名字來命名。這條河流使他被世人永遠銘記。還有第一個到達北極的探險家約翰·戴維斯,為了尋找通往中國的西北通道,他從1585年開始航行。給後人留下了詳細的航海記錄,繪制了北極海域圖,該圖兩個世紀後仍在使用。1605年在蘇門答臘海岸外,戴維斯被日本海盜殺害。人們為了紀念他,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海峽-戴維斯海峽留在了地圖上。
我們不能忘記最早的北極航海家馬丁·弗羅比歇(Martin Frobisher),他在小小的加白利發現了一個海灣,該海灣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指揮了英國海軍最大的勝利號戰艦,領導了對西班牙艦隊的進攻。布西亞半島(Boothia)費利克斯(Felixz)和格林內爾(Grinell)地區記錄了北極開發的第二紀元。威廉·愛德華·帕里(Parry)1819年啟程遠征北極,繪制了北極海岸線路圖。英國海軍少將約翰·富蘭克林(Franklin)於1845年率兩艘船和120人進入北極,陷在冰里,1887年6月死去。麥克林托克(M`Clintock)和麥克盧爾(M`Clure)把他們的名字留在戴維斯、巴芬和胡德森沒有到過的地區。勇敢的飛行員弗洛倫廷(Florentine),阿梅里戈(Amerigo )和維斯浦西(Vespucci)的名字留在了西部大陸,他們使這個疑惑的世界知道了自己的名字。
有時人們不僅發現偉大的探險家的名字,還可以從地圖上知道許多在他們探險生涯中不幸的事件。地圖記錄下他們的災難和如何逃生的、他們的失敗和期望。這裡面有失望角(Cape Disappoint,庫克1775年在南喬治亞發現它時非常失望,他原以為找到的是南極大陸,沒想到找到的只是一個島嶼); 迪薩斯特灣(Disaster Inlet,字面意為「災難灣」,哥倫布在第三次航行時,為了紀念自己被撞碎的船而命名此地);飢荒港(Port Famine,1592年,卡文迪什在麥哲倫海峽非人道地將自己船上的病號拋棄在此地,四百人中只活下來18人,後來,剩下的人也死於飢餓、寒冷和土著人的攻擊);特納蓋恩島(Turnagain,I.,字面意為「轉向」。1793年,兩艘英國輪船在這里放棄了進入托雷斯海峽的計劃,在特納蓋恩河轉向進入庫克灣);失望島(Disappoint Island,1765年,拜倫發現了一些群島,苦苦搜尋兩天後才發現沒法在島上為生病的船員找到新鮮給養,大失所望);費爾韋爾角(Cape Farewell,字面意為「告別角」, 1586年,約翰·戴維斯在格林蘭南端第二次航行時發現了此角,但碎冰使他無法著陸,只得與此地告別);馬薩克灣 (Massacre Bay,字面意為「屠殺灣」,1642年,塔斯曼第一次到達紐西蘭時,土著人襲擊了他的船隻,三個船員被當地人殺害),絕望灣(Bay of Despair,在新大陸的南海岸,霍爾及其他殖民者差點餓死在這里,當時他們十分絕望)。這種地名在地圖上很多,它們是災難和艱難時光的悲慘記錄。
其它地名要令人高興的多,安的列斯群島(Antilles)中的特立尼達島(Trinidad,)、安提瓜島(Antigua)和蒙特塞拉特島(Montserrat)令人回憶起宗教的神秘,哥倫布的祈禱和誓約;格拉西亞斯-阿迪奧斯角(Cape Gracias-a-Dios,字面含義是「感謝上帝」)告訴我們它祈求神的庇護;聖多明戈(San Domingo)表明子女的孝順,太平洋(Pacific Ocean)記錄了麥哲倫在平靜的海面上航行的幸運。他獨自乘船,成功地戰勝了持續的風暴,穿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海峽。
從15世紀開始,航海指南針的發現給以葡萄牙為首的海上事業的發展鋪平了道路,人們可以從巴西的葡萄牙地名了解,還可以從那些非洲海岸周圍的地名看出來:維德角(Cape Verd),謝拉· 萊昂(Sierra Leone),費爾南多(Fernando Po)和納塔爾(Natal)。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這個不朽的名字敘述了探險家們追求勇敢事業的事跡和葡萄牙國王多姆喬(Dom Jao)二世的堅韌精神,他一直堅信可以找到去印度的海路,並最終找到了它,在遠東實現了他的美好願望。下列地名就是佐證:錫蘭(Ceylon),摩鹿加群島(Moluccas,)日本(Japan),澳門(Macao),博卡(Boca),底格里斯(Tigris)和福摩薩(Formosa,現Taiwan),這些地名有的是葡萄牙語,有的通過詞形可以判斷是通過葡萄牙傳到歐洲的。隨後而至的是西班牙人的航海探險,他們使地球上出現大量西班牙地名。荷蘭也使東部海域出現了荷蘭地名,在加拿大出現法語地名、美洲、澳大拉西亞和北極地區出現英語地名,這些都是海上探險的見證。
殖民地統治者的記錄也很常見。紀念早期統治者的地名,如美洲的尚普蘭湖(Lake Champlain),馬克薩斯(Marquesas)和馬埃湖(Mahe)等,但大多數地名在澳大利亞地圖上。我們發現最成功的統治者的名字,以首任統治者菲利浦(Philip)船長開始, 繼任統治者亨特(Hunter)船長,接著是拉克倫·麥誇里(Lachlan Macquarie)上校,托馬斯·布里斯班(Thomas Brisbane)將軍,拉爾夫·達陵(Ralph Darling)先生, 喬治·濟浦斯(George Gipps)先生,查爾斯· 菲茨羅伊(Charles Fitzroy) 先生,欣德馬什(Hindmarsh)船長,戴維(Davey)船長,索雷爾(Sorell)上校,高勒(Gawler)上校,托倫斯(Torrens),統治者B·D厄本(B. D`Urban) 和C·薩默塞特(C.Somerset)勛爵,阿默斯特(Amherst)和印度的坎寧(Canning)等。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英語城鎮和村莊的名字被間接傳到遙遠的地球角落裡,不象新英格蘭城的波士頓在新國家重復原居住者的名字,而由於它們來源於政治家、海軍或陸軍將領這樣統治階級的姓氏或頭銜。最早的例子是馬里蘭的巴爾地摩(Baltimore),不是來源於愛爾蘭城鎮而是來自巴爾蒂莫爾勛爵(lord Baltimore,愛爾蘭貴族)的名字,他從該鎮得到頭銜。紐約(New York)和奧爾巴尼(Albany)來源於詹姆士二世登上王位前被授予的頭銜。英國達拉謨(Durham)的一個無名小村華盛頓(Washington)的名字,卻成為美國首府的名稱。
重要的城鎮的名字經常來源於它們所在的河流,如:莫斯科(Moscow)、維也納(Vienna)、阿姆斯特丹(Amsterdam),石勒蘇益格(Schleswig),達姆施塔特(Darmstadt),因斯普魯克(Innspruck),蒂爾西特(Tilsit),普利茅斯(Plymouth),設菲爾德(Sheffield),科爾徹斯特(Colchester),蘭開斯特(Lancaster),唐克斯特(Doncaster),埃克塞特(Exeter),托博爾斯克(Tobolsk)和鄂木斯克(Omsk)等。印度是唯一的直接以河流取名的國家。還可以舉別的值得注意的例子,葡萄牙是以杜羅(Douro)河口形成的海港命名的。多數法語系地名是以河流命名,與美國的一些地名如俄亥俄,密蘇里,阿肯色,明尼蘇達相同。
英語地名與德語地名相同基本是散文體的。愛爾蘭和英格蘭的地名實際上反映了凱爾特和日爾曼種族的特點,一方面來自詩歌,另一方面來自歷史。許多愛爾蘭地名很浪漫,充滿傳奇和對大自然美麗的幻想色彩。如地名本特利(Bentley)是指田野里到處長滿青青的草秸。
大量地名是紀念皇帝和國王的,它們成為所謂的「朝代倖存者」,此類地名有洛雷恩(Lorraine),洛多梅里亞(Lodomeria),路易斯安娜(Louisiana), 弗傑尼亞(Virginia),喬治亞(Georgia),卡羅林那(Carolina),菲律賓(Philippines)等。地名亞歷山大、(Scanderoon),坎達哈爾(Candahar),費拉德爾菲亞(Philadelphia),塞琉西亞(Seleucia),托勒密(Ptolemais)告訴我們希臘軍隊和文化是如何在亞歷山大和他的繼承人的統治下擴展到兩個大陸。
我們還發現許多地方以英國王室成員的名字命名:如維多利亞島(Victoria Island)、威廉王島(Williams Island)、伊麗沙白女王群島(Queen Elizabeth Islands)、威爾士王子島(Prince of Wales I.)、查爾斯王子島(Prince Charles I.)等。

閱讀全文

與德國首都為什麼叫紐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