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國呂特晏斯級驅逐艦的介紹
103型呂特晏斯級是聯邦德國海軍最後一種服役的驅逐艦,它們已經被新型的薩克森級護衛艦取代,盡管後者的噸位與作戰能力都遠遠高於呂特晏斯級,但仍然被定義為護衛艦。該型驅逐艦在美國查爾斯·亞當斯級艦基礎上建造,部分設計按德國要求進行了更改。
⑵ 誰有德國二戰Z型驅逐艦的線圖啊 改裝前和改裝後都行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⑶ 求二戰各國(美國除外)驅逐艦的型號和主炮口徑!只要這兩項!
蘇聯
明斯克級驅逐艦 2500噸 41節
5×130I 3×76I 2×45I 3×37I 8×TT 533mm (2×IV)
基輔級驅逐艦 3000噸 44節
3×130III 1×76II 10 ×TT 533(2XV)
塔什干級驅逐艦 3000噸 42節
3×130II 1×76II 6×37I 9×TT 533mm (3×III)
列寧格勒級 2600噸 43節
5×130I 2×76I 2×45I 3×37mm 8×TT 533mm (2×IV)
法國
空想級 標排2569噸,滿載3380噸 81400馬力,37(43-45)節
5×138I 2×37II 9×TT 550mm (3×III)
莫加多爾級 標排2884噸,滿載4018噸 92000馬力,39(43)節
4×138II 2×37II 10×TT 550mm (2×III, 2×II)
水面戰最強的驅逐艦
義大利
索爾達蒂級驅逐艦 2475噸 37(39)節
5×120mm (2×II,1×I) 10×20I 6×TT 533mm (3×III)
航海家級驅逐艦 2657噸 38(45)節
3×120II 2×40I 4×13.2I 6×TT 533mm (3×III)
羅馬隊長級(一般都算做小型巡洋艦) 3600噸/5300噸 40節
4×135/45II 8×37/54I 4×20/65II 8×TT 533mm (2×IV)
波蘭
雷電級驅逐艦 滿載3383噸 39(40.4)節
7×120mm (3×II,1×I) 2×II 8×13.2mm
6×TT 550mm (2×III)
42年改裝後4-5×102II 4×20I 6×TT 533mm (2×III)
荷蘭
傑拉爾德.卡倫伯格級驅逐艦 2240噸 36節
5×120mm (2×II,1×I) 2×40II 4×機槍
8×TT 533mm (4×II)水上飛機1架
荷蘭的兩級驅逐艦都搭載水上飛機1架
英國
部族級艦隊驅逐艦 2520噸 36節
4×120II 1×40IV乒乓炮 2×12.7IV 4×TT 533mm (1×IV)
戰時改裝
2×114II高平兩用炮 1×102II 1×40IV乒乓炮
10×20mm (2×II,6×I) 4×TT 533mm (1×IV)
戰前英國驅逐艦的代表作
Z級 多用途驅逐艦 2530噸 36節
4×114I 1×40II博福斯 8×TT 533mm (2×IV)
6-8×20mm (2×I,2×II或者4×II)
戰時大量建造的多用途驅逐艦(R,S,T,U,V,W,Z級)性能基本一樣
戰斗級防空驅逐艦 3290噸 36節
4×120II 4×40II 博福斯STAAG型帶雷達射控
4×40I博福斯 10×TT 533mm (2XV)
英國二戰時最強的防空驅逐艦
日本
陽炎級(甲型)驅逐艦 2529噸 35.5節
3×127II C 8×TT 610mm (2×IV)
25mm防空炮 (新建時4門,42年時14門,44年28門)
日本最典型的艦隊驅逐艦
島風級(丙型)驅逐艦 2567/3372噸 40節
3×127II D 15×TT 610mm (3XV)
25mm防空炮 (新建時4門,戰時14門,44年6月後28門)
日本最強的艦隊驅逐艦,世界最強的雷擊驅逐艦
秋月級防空驅逐艦 2701噸/3600噸 33節
8000海里/18節(強大的續航力)
4×100II 4×TT 610mm (1×IV)
25mm防空炮(41年時4門,43年時15門,44年29門,44年6月後40-51門)
日本最強的防空驅逐艦
德國
1934型驅逐艦(Z1-16) 2171/3356噸 70000馬力 38.5節
5×127I 2×37II 6×20I 8×TT 533mm (2×IV)
1936型驅逐艦(Z17-22) 2411/3415噸 70000馬力 38.2節
5×127I 2-4×37II 6-16×20 8×TT 533mm (2×IV)
1936A型驅逐艦(Z23-34) 2603/3605噸 70000馬力 37.5節
5×150I(或1×II,3×I,其中Z24 4×I) 4×37II 14×20
8×TT 533mm (2×IV)
1936AMob型驅逐艦(Z37-39) 2527/3691噸 70000馬力 37節
5×150(1×II,3×I) 4×37II 14×20 8×TT 533mm (2×IV)
1938A/Ac型驅逐艦 4902噸 3軸推進 2×Wagner 4×MAN 6-cyl
87450馬力 35.5節,17節8000海里
150/48 C/36炮6門,88/76 C/32炮2門,37/83 C/30炮4門,
20/65 C/38炮8門 533mm魚雷管10具 水雷100枚
在1937-38年一種適應於大西洋行動的大型驅逐艦計劃出台,在比原來的驅逐艦大50%的基礎上,採用了混合動力推進。柴油機作為巡航動力,而渦輪作為高速行動,還加裝了輕裝甲。但設計不令人滿意,在Z計劃中有24艘該級艦,10艘將在1943年建成,14艘將在1945年建成。事實上只有3艘在1939年准備,但在1940年開工前下馬。大型驅逐艦計劃後延續為偵察巡洋艦Spahkreuzer計劃。
1945型驅逐艦 3700噸 80000馬力 航速:39.8節
4×128/45II C/41高平兩用炮 4×55/76.5 12×30/66.6 M-44炮
8×TT 533mm (2×IV)德國二戰時期最先進的驅逐艦設計,裝備新一代高效率的火炮,各型火炮均已研製成功,但這時已經是1944年 ,回天無力了
⑷ 二戰德國z23驅逐艦在哪裡完工在哪裡下水都參與了哪些戰役
1936年A型Z23級(Z23-Z30)
1938年11月-1940年4月間建造的1936年A型共有8艘,它們是德國海軍為應對世界驅逐艦大型化和重裝化的趨勢而研發的。
為了增強打擊力量,主炮口徑增大至150毫米。1936年A型仍舊從1936年型改進而來,艦體進一步加長加寬,排水量加大。主要武器是5門150毫米50倍徑C36炮,其中前主炮是雙聯炮塔,其餘3門炮分裝在3個單聯炮塔中。建造中由於雙聯炮塔生產進度延誤,它們在完工時其雙聯裝炮塔的位置上也只能安裝單裝炮塔。到1942年後,除了Z26和Z30外,其餘各艦逐次安裝雙聯裝炮塔。
其中Z28艦是作為司令驅逐艦設計的,其後部有參謀們使用的甲板室。4門150毫米炮分別安裝在4座單裝炮塔上,前2後2配置。Z25在1944年拆除了2號炮塔,加裝37毫米防空炮以對付盟軍飛機的威脅。
這些艦只的火力雖然非常強大,但是它們艦艏的雙聯轉炮塔使艏部重量過大,艦只在風浪中產生嚴重縱搖,導致適航性下降。於是後來的設計又恢復裝用127毫米主炮,還開始研製搭載128毫米高平兩用炮的驅逐艦。
代表艦 Z24
Z24,德國1936A型驅逐艦2號艦,於1939年1月2曰在不萊梅德希馬克船廠開工,1940年3月7日下水,1940年10月26日建成服役。
1936A型由1936型驅逐艦改進而來,其建造目的是為了應對世界驅逐艦大型化和重裝化的趨勢。然而從某種意義上看,1936A型驅逐艦並不是一款成功的設計,1936型驅逐艦所使用的127毫米火炮被改為了150毫米火炮,雖然加大了威力,但卻降低了射速,同時重量也有所增加。射速的下降導致火力密度有所欠缺,重量的上升導致船體穩定性下降,速度也有所下降,總體而言,1936A型的戰鬥力不僅沒有增強,反而還降低了。
1936A型驅逐艦又被稱之為納爾維克型驅逐艦,不久後,「納爾維克」型驅逐艦便成了德國在二戰中建造的驅逐艦的總稱了,並且,自此型艦船之後,德國驅逐艦就不再有艦名而只有艦號了。
Z24戰爭經歷:
1940年作為袖珍戰列艦呂佐夫號(原德意志號)的護航艦參加挪威作戰。
1941年10月23日,包括Z24在內的8艘1936A型驅逐艦組建成為第8驅逐艦隊,又稱納爾維克支隊。
1942年3月28日,Z24、Z25及Z26參與攔截向蘇聯運輸補給的英國「PQ 13」護航艦隊。在擊沉一艘貨船後,小隊救起其船員,又向另一艘被空襲擊沉的貨船船員施救。次日,小隊遭遇英國護航艦隊,Z26被輕巡洋艦特立尼達(HMS Trinidad)擊沉。Z24及Z25還擊並重創對方後打撈了Z26的船員,脫離了戰斗。
5月2曰,Z24與Z25、Z7一起進攻「QP 11」護航隊,擊沉英國巡洋艦愛丁堡號,重創兩艘英國驅逐艦。
7月5日,Z24參與「跳馬」運輸行動(Operation Rösselsprung),負責協助舍爾海軍上將號攻擊盟軍「PQ 17」護航艦隊。然而,盟軍在得知德軍戰列艦提爾比茨出港後,立馬命令護航艦隊撤退並放棄運輸船隊,因此德軍水面艦艇逐一返程,改由潛艇和戰機進行攻擊。
1943年12月,為一艘向日本轉移重要物資的貨船護航。艦隊中途遭到巡洋艦進取(HMS Enterprise)和格拉斯哥(HMS Glasgow)等英國艦艇的攔截,爆發了比斯開灣海戰(Battle of the Bay of Biscay),但是最終成功將貨船送出封鎖線。
1944年6月6日,諾曼底登陸當天,Z24前往英吉利海峽執行布雷任務。9日,小隊在布列塔尼附近遭敵軍艦隊並爆發海戰(Battle of Ushant);ZH1(原荷蘭驅逐艦HNMS Gerard Callenburgh)被擊沉,Z32在追逐中擱淺,而Z24在受創後得以逃回波爾多進行修理。
8月24日,由吉倫特河駛出海的途中,Z24遭到18架Beaufighter戰斗機空襲,被炮彈擊中的Z24堅持航行到了入海口碼頭處才沉沒。隨後,其船員在海岸設防繼續抵抗盟軍,後於1945年投降。
尺寸:長127米 X 寬12米 X 吃水4米
排水量:2603-2657噸(標准)/3542-3694 噸(滿載)
動力:6台瓦格納(Wagner)鍋爐,2台瓦格納渦輪機,70000馬力最高36節
續航力:5000海里/19節
武器:150毫米主炮5門,37毫米速射炮4門,20毫米機炮5門,四聯533毫米魚雷發射管2座
編制:321人
Z.23 1940 1944.8.21在La Pallice被炸沉
Z.24 1940 1944.8.24在Le Verdon被炸沉
Z.25 1941 1946年作為戰爭賠償轉交英國,後又轉交法國,改名Hoche,?年解體
Z.26 1941 1942.3.29被英巡洋艦「特里尼達」號擊沉
Z.27 1941 1943.12.28在比斯開灣被英巡洋艦「企業」號和「格拉斯哥」號擊沉
Z.28 1941 1945.3.6在Sassnitz Ruegen被炸沉
Z.29 1941 1946年作為戰爭賠償轉交美國,後作為靶艦沉沒
Z.30 1942 1946年作為戰爭賠償轉交英國,後用作爆炸試驗
⑸ 二戰德國有多少級別,多少數量驅逐艦。
30多艘吧
⑹ 廣州號驅逐艦的簡單怎麼畫
按照這個畫吧!
⑺ 如何區別驅逐艦和護衛艦從外觀上
一般來說護衛艦噸位稍小點,但是發展到今天,從外觀上已經很難分辨出驅逐艦核護衛艦了。兩者都是中型水面艦艇。
驅逐艦是一種可以裝備對空、對海、對潛和對陸攻擊等武器,具有一定綜合作戰能力的中型水面艦艇。驅逐艦自19世紀90年代誕生以來至今已有約120年的歷史,是海軍重要的艦種之一。它的排水量在2000—12000噸不等,並且還在逐步發展,航速通常在28—33節(1節=1海里/小時=1.852公里/小時)左右。
護衛艦是以反艦/防空導彈、中小口徑艦炮、水中武器(魚雷、水雷、深水炸彈、反潛火箭彈等)為主要武器的中型戰斗艦艇。它可以執行護航、反潛、防空、偵察、警戒巡邏、佈雷、支援登陸和保障陸軍瀕海翼側等作戰任務,曾被稱為護航艦或護航驅逐艦。在現代海軍編隊中,護衛艦是在噸位和火力上僅次於驅逐艦的水面作戰艦只,但由於其噸位較小,自持力較驅逐艦為弱,遠洋作戰能力遜於驅逐艦。護衛艦和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一樣,也是一個傳統的海軍艦種,是當代世界各國建造數量最多、分布最廣、參戰機會最多的一種中型水面艦艇。
護衛艦發展到今天,噸位變大了,火力變強了,但唯有任務沒有變,還是護航和反潛。
⑻ 德國38式驅逐戰車使用什麼輪廓
38式驅逐戰車被設計成低投影輪廓,其高度只有1.845米(加上頂置機槍也不過2.1米),不算側裙寬度為2.526米,加上側裙也不過2.63米。不算炮管車長4.766米(加炮管6.27米)。開火高度離地僅1.402米。
⑼ 德國MEKO級驅逐艦的介紹
德國MEKO級驅逐艦現今各國海軍在設計建造軍艦時,總是面臨了軍艦益形復雜化、價格日益昂貴兩個難題
⑽ 大家來暢想一下德國驅逐艦會是怎麼樣的
1、德國由於二戰的原因,所以有些戰略性武器是不允許擁有的,例如航母、核潛艇、戰略運輸機、大型預警機等,而神盾驅逐艦也是在限制和非限制之間,所以德國是沒有驅逐艦的,德國F124型叫防空護衛艦。
2、德國共3艘薩克森級防空護衛艦(F124型),這型艦艇滿載不到6000噸,算是驅逐艦也可以,護衛艦也可以,但是德國為了避嫌,就叫做護衛艦。
3、未來,德國只能造類似的5000-7000噸的護衛艦。不可能造1萬噸的驅逐艦了。所以德國未來也不會有任何驅逐艦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