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二戰德國有哪些軍官

二戰德國有哪些軍官

發布時間:2022-08-13 16:40:24

❶ 二戰中納粹德國的將軍有幾個哪些

陸軍大將:古德里安(1888-1954)1940年7月19日授大將銜,曾任第2裝甲集團軍司令、裝甲兵總監、陸軍代參謀總長

陸軍大將:多爾曼(1882-1944)1940年7月19日授大將銜,曾任第7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狄特爾(1890-1944)1942年6月1日授大將銜,第20山地集團軍司令

黨衛軍大將:迪特里希(1892-1966)1944年10月授黨衛軍大將銜,曾任SS第1裝甲師師長、SS第1裝甲軍軍長、SS第6裝甲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勞斯(1889-1956)1944年8月15日授大將銜,曾任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第3裝甲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萊因哈特(1887-1963)1942年1月1日授大將銜,曾任第3裝甲集團軍司令、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陸軍大將:倫杜里克(1887-1971)1944年4月1日授大將銜,曾任第20山地集團軍司令、庫爾蘭集團軍群司令、北方集團軍群司令、南方集團軍群司令

陸軍大將:魯奧夫(1883-1967)1942年4月1日授大將銜,曾任第17集團軍司令、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林德曼(1884-1963)1942年7月3日授大將銜,曾任第18集團軍司令、北方集團軍群司令

陸軍大將:魏斯(1890-1967)1944年1月30日授大將銜,曾任第9集團軍司令、北方集團軍群司令

陸軍大將:貝克(1880-1944)
1938年10月31日授大將銜,曾任陸軍參謀總長

陸軍大將:勃拉克維茨(1883-1948)1939年10月1日授大將銜,曾任波蘭德軍司令、G集團軍群司令

陸軍大將:馮-麥肯森(1889-1969)1943年6月6日授大將銜,曾任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第14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斯特勞斯(1879-1973)1940年7月19日授大將銜,第9集團軍司令,東岸總司令

陸軍大將:斯特萊克(1884-1973)1943年1月31日授大將銜,第11軍軍長

陸軍大將:蔡茨勒(1895-1963)1944年1月30日授大將銜,曾任陸軍參謀總長

陸軍大將:耶尼克(1890-1960)1944年1月30日授大將銜,曾任第17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約德爾(1890-1946)1944年1月30日授大將銜,最高統帥部作戰廳廳長

陸軍大將:馮-薩爾姆特(1888-1962)1943年1月1日授大將銜,第15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馮-舒伯特(1883-1941)1940年7月19日授大將銜,曾任羅馬尼亞德軍總司令、第11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馮-阿尼姆(1889-1962)1942年12月3日授大將銜,曾任第5裝甲軍軍長、突尼西亞集團軍群司令

陸軍大將:馮-法爾肯豪斯特(1885-1968)1940年7月19日授大將銜,曾任第21集團軍(挪威)司令、拉普蘭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馮-弗里契(1880-1939)1936年4月1日授大將銜,曾任陸軍總司令

陸軍大將:弗洛姆(1888-1945)1940年7月19日授大將銜,國民自衛軍司令

陸軍大將:弗雷斯納(1892-1971)1944年7月1日授陸軍大將銜,曾任北方集團軍群司令、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

陸軍大將:哈普(1887-1968)1944年4月1日授陸軍大將銜,曾任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A集團軍群司令、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

陸軍大將:海斯(1881-1943)1940年7月19日授陸軍大將銜,曾任第15集團軍司令、第17集團軍司令、C集團軍群參謀總長

黨衛軍大將:豪塞爾(1880-1972)1944年7月授黨衛軍大將銜,曾任SS第2裝甲師師長、SS第1裝甲軍軍長、B集團軍群司令、G集團軍群司令

陸軍大將:海因里茨(1886-1971)1943年1月1日授陸軍大將銜,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威斯圖拉集團軍群司令

陸軍大將:哈爾德(1884-1972)1940年7月19日授陸軍大將銜,曾任陸軍參謀總長

陸軍大將:霍普納(1886-1944)1940年7月19日授大將銜,曾任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霍特(1885-1971)1940年7月19日授大將銜,曾任第3裝甲集群、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

陸軍大將:胡比(1890-1944)1944年4月20日授大將銜,曾任第14裝甲軍軍長、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

空軍大將:斯圖登特(1890-1978)1944年7月13日授大將銜,曾任第11航空軍司令、H集團軍群司令

空軍大將:烏德特(1896-1941)1940年7月19日授大將銜,空軍技術總監

❷ 德國二戰的將領有那些

德國的三駕馬車:坦克之父古德里安、沙漠之狐隆美爾、小施里芬曼施坦因。

❸ 二戰德國十大名將

二戰德國十大名將分別是:
1、勃洛姆堡(Verner von Blomberg,1878-1946)
2、勃勞希契(Walther von Brauchitseh,1881-1948)
3、博克(Fedor von Bock,1880-1945)
4、凱特爾(Wilhelm Keitel,1882-1946)
5、克盧格(Gunther von Kluge,1882-1944)
6、隆美爾(Erwin Johannes Eugin Rommel,1891.11.15-1944.10.14)
7、利斯特(Wilhelm List,1880-1971)
8、保盧斯(Friedrich von Paulus,1890-1957)
9、維茨勒本(Erwin von Witzleben,188l-1944)
10、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6.17~1954.5.15)

1、勃洛姆堡(Verner von Blomberg,1878-1946)
一譯"布洛姆貝格"。陸軍元帥。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歷任預備19師、預備18軍、第7軍團司令部參謀官。一戰後在國防軍歷任軍訓處處長、陸軍管理局(實即陸軍總參謀部)軍隊辦公室主任、第一軍區(東普魯士)司令。曾代表德國出席日內瓦裁軍談判。1933年1月被總統興登堡委任為希特勒內閣的國防軍部(1935年改稱軍事部)部長。1934年8月興登堡死後,下令國防軍向希特勒宣誓效忠。1935年秋,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主持納粹德國早期的擴軍工作。1936年獲元帥銜。1937年11月,在最高軍政秘密會議上,對希特勒提出的具體擴張步驟有所保留。1938年在勃洛姆堡-弗立契事件中被免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作為納粹德國軍隊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在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受審期間猝死獄中。

2、勃勞希契(Walther von Brauchitseh,1881-1948)
陸軍元帥。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炮兵上尉,1912年調總參謀部任參謀。1933-1937年歷任第一師師長、普魯士軍區司令、第一軍軍長、第四集團軍司令。在施萊歇暗殺事件中被指控收希特勒的捐款。1938年升為上將,任陸軍總司令,指揮德軍進占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區。1939-1940年相繼指揮進攻波蘭、荷蘭、比利時和法國諸戰役,連連獲勝。1940年7月晉升元帥。1941年指揮入侵南斯拉夫、希臘和蘇聯。由於對蘇閃擊戰失敗,於同年12月被希特勒強迫辭職。轉入預備役後隱名度日。1945年被英軍俘虜。後因心臟病死於漢堡戰俘營。

3、博克(Fedor von Bock,1880-1945)
陸軍元帥。畢業於普魯士皇家高級軍官學校。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升至少校。1929年任第1騎兵師師長(少將),1931年調任第2師師長(中將)兼第2軍區司令,1935年任第3集團軍司令(上將)後轉任第1集團軍司令。1938年春任第8集團軍司令,率軍進占奧地利。同年秋升任第2集團軍群司令,率軍侵佔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區。1939年任入侵波蘭的北方集團軍群司令。1939年10月調任西線B集團軍群司令,在戰線北翼攻入荷蘭、比利時和法國。同年7月晉升元帥。1941年任進攻蘇聯的中央集團軍群司令,擔負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莫斯科戰略方向的主攻。反對希特勒在佔領區進行集體屠殺,但同樣不贊成反抗運動。同年12月,在莫斯科會戰中失敗而被迫辭職。1942年1月重新出任蘇德戰線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同年6月,任新改編的B集團軍群司令。同年7月,因反對分兵同時進攻斯大林格勒與高加索兩個方向,再次被希特勒解職。死於盟軍空襲。

4、凱特爾(Wilhelm Keitel,1882-1946)
陸軍元帥。1901年入伍服役於野戰炮兵第46團。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任炮兵連長和師參謀官。戰後在國防軍內繼續任職。希特勒上台後,積極同納粹黨合作。1933年任國防會議工作委員會主席,獲少將軍銜。1936年任軍事部長。勃洛姆堡的參謀長。1936-1937年接連晉升為中將和上將。1938年2月希特勒解除一批持不同意見的高級將領職務後,被委任為新成立的德國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長官(實際上是希特勒的總參謀長)。1940年獲元帥銜。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始終是希特勒最親近的軍事顧問和忠順的助手,深信軍人以服從為天職。直接參與策劃、制定和實施吞並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軍事行動,以及從進攻波蘭起到德國戰敗止的各種戰爭計劃和侵略暴行;頒布一系列殘害和屠殺戰俘、對佔領區實施恐怖統治和掠奪的命令。由於對希特勒忠順和牽承,在同僚中有"點頭驢"的綽號。1945年5月8日代表納粹德國武裝部隊,在柏林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戰後在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受審,以共同策劃或密謀、破壞和平罪、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而判處絞刑。1946年10月16日執行。

5、克盧格(Gunther von Kluge,1882-1944)
陸軍元帥。曾受訓於普魯士軍官學校,1901年開始任野戰炮兵第46團營副官(少尉)。1912年畢業於軍事學,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在國防軍第3軍區步兵指揮部任職。希特勒上台後,歷任通訊兵總監(少將)、第6軍區司令和第6步兵軍軍長(中將)。1936年晉升炮兵將軍,1938年任第6集團軍司令。1939年出任第4集團軍司令,參加入侵波蘭,後升為上將。翌年進攻法國,晉升元帥。1941年參加閃擊蘇聯,曾一度進抵莫斯科城郊。同年12月,在蘇軍反擊下敗退,但仍為希特勒信任,委派其任中央集團軍群司令。1943年10月受傷後,調回大本營預備軍。在此期間,上層的反希特勒密謀分子曾與其聯絡,但未獲其支持。1944年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後,於7月出任西線德軍總司令,旋即因七.二零事件受嫌而被解職,返國途中自殺。

6、隆美爾(Erwin Johannes Eugin Rommel,1891.11.15-1944.10.14)
陸軍元帥。1909年軍校畢業後開始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表現出色升至少尉。戰後在國防軍歷任步兵連長、軍校戰術教官、騎兵營長和軍校校長。1938年其《步兵進攻》一書受希特勒賞識,被任命為元首大本營衛隊長(上校銜)。1940年調任第7裝甲師師長,參加進攻法國。翌年2月受希特勒委派指揮非洲軍團。在北非作戰中,善於以裝甲坦克部隊迅速機動,突破對方防線,深入穿插,多次擊敗英軍,被稱為"沙漠之狐"。1942年1月晉升上將。同年6月,因攻佔英軍北非要塞圖卜魯格,晉升元帥。但不久因兵力和後勤補給不足,被迫停止進攻。同年底,在阿拉曼戰役中敗退。1943年3月被召回國。同年7-11月任駐義大利北部的B集團軍群司令。1944年1月出任駐法國北部和比利時的B集團軍群司令,負責籌劃和准備在法國海岸抵禦盟軍登陸。戰爭後期,對國社黨持否定態度,不過未有實質上的反抗。在諾曼底登陸戰役中,被英國飛機炸傷。後受七.二零事件牽連,被迫服毒自殺。

7、利斯特(Wilhelm List,1880-1971)
陸軍元帥。1898年開始服役。1912年畢業於巴伐利亞軍事學院。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服役於巴伐利亞第2軍。戰後歷任德累斯頓步兵學校校長、師長和軍長。1935年任第4軍區司令升步兵將軍。對國家社會主義持中立態度。1938年任侵佔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區的德軍集群司令。1939年指揮新建的第14集團軍,參加入侵波蘭。次年任第12集團軍司令,參加進攻法國,晉升元帥。1941年率軍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臘,繼而任巴爾干佔領軍司令。1942年6月調往蘇德戰場,任進攻高加索的A集團軍群司令。同年9月,因與希特勒意見分歧被解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無期徒刑。1952年被美國當局因病釋放,定居聯邦德國。

8、保盧斯(Friedrich von Paulus,1890-1957)
陸軍元帥。1909年加入海軍,翌年轉入陸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國防軍擔任參謀。1935年任坦克部隊參謀長。1939年任第四集團軍參謀長,參加侵略波蘭的戰爭。由於希特勒對裝甲兵的重視,保盧斯逐漸擁護希特勒的政策。翌年調任第十集團軍(後改番號為第六集團軍)參謀長,參加進攻法國。同年9月升任陸軍副總參謀長,參加制定閃擊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1942年調任第六集團軍司令,擔任進攻斯大林格勒的主力。同年11月,被蘇軍包圍於斯大林格勒。希特勒下令死守,並在1943年1月31日晉升他為元帥,但隨即被俘。在蘇聯俘虜營參加反納粹運動。1944年加入德國軍官反法西斯聯盟,後又加入自由德國民族委員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審判主要戰犯時,曾出庭作證。1953年獲釋,定居民主德國。

9、維茨勒本(Erwin von Witzleben,188l-1944)
陸軍元帥。畢業於普魯士武備學校。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歷任國防軍步兵師師長、第三軍區(柏林)司令。1938年2月一度被希特勒解職。此後開始參與上層的反希特勒密謀活動。1939年被委派指揮駐防西線的德軍第1集團軍司令,參加進攻法國,獲元帥銜。同年10月任D集團軍群司令。1941年任西線德軍總司令。翌年調回大本營任總協理官。1944年參與策劃七.二零事件,內定政變成功後擔任武裝部隊總司令。失敗後被處死。

10、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6.17~1954.5.15)
德國陸軍一級上將,傑出的軍事家、軍事理論家、統帥,裝甲戰的倡導者。於1888年6月17日生於但澤南部魏克塞爾河附近的Culm(當時屬德國,現屬波蘭)。從 1901年到1907年,他就讀於軍事學校和柏林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他作為一名准尉加入了他父親指揮部隊。古德里安關於裝甲兵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及閃電戰的戰術思想在德國軍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他能把此理論付諸實踐,所以,他有德國裝甲兵之父及閃擊英雄之稱。

❹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納粹的著名軍官都有那些

戈林(前德國航空國防委員會主席希特勒第一繼承人)、約德爾(前德國最高統帥部作戰局長、國防軍參謀總部參謀長)、里賓特洛甫(前德外交部長、黨衛隊將軍)、凱特爾(前德國陸軍元帥、最高統帥部長官)、卡爾勃倫納(前德國黨衛隊將軍、中央保安局長)、羅森堡(前德國東部佔領區部長、黨衛隊和沖鋒隊將軍)、弗蘭克(前德國不管部部長、法學院院長、波蘭佔領區總督)、弗里克(前德內政部長)、斯特萊徹(前德國沖鋒隊將軍、《沖鋒隊員》報總編輯)、約克爾(前德國黨衛隊和沖鋒隊將軍)、索克爾(前德國黨衛隊和沖鋒隊將軍)、賽斯一英誇特(前德國不管部部長、荷蘭佔領區總督)、鮑曼(前德國納粹黨全國領袖、黨內法庭審判長);赫斯(前德國不管部部長、黨衛隊將軍希特勒第二繼承人)、馮克(前德國國家銀行總裁)、萊德爾(前海軍總司令)無期徒刑;杜尼茨(前德國海軍總司令、希特勒顧問兼繼承人、德國政府總理);舒拉赫(前德國全國青年領袖、維也納總督兼納粹黨大區領袖)、斯比爾(前德國軍備和生產部長)二十年徒刑;牛賴特(前德國外交部長)。沙赫特(前德國經濟部長、不管部長、國家銀行總裁)、巴本(前德國內閣總理)、弗里切(前德國納粹黨宣傳部廣播司司長)
軍事領導人:戈林 空軍元帥1935 帝國元帥1940 總理兼內政部長 馮.布隆貝格 陸軍元帥 1936 國防部長 馮.布勞希奇 陸軍元帥 1940 陸軍總司令 馮.博克 陸軍元帥 1940 B集團軍群總司令,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凱特爾 陸軍元帥 1940 國防軍統帥部參謀長 克盧格 陸軍元帥 1940 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馮.勒布 陸軍元帥 1940 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利斯特 陸軍元帥 1940 A集團軍群總司令 馮.龍德施泰德 陸軍元帥 1940 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D集團軍群總司令,西線總司令 馮.維茨勒本 陸軍元帥 1940 D集團軍群總司令,西線總司令 馮.賴歇瑙 陸軍元帥 1940 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馮.屈希勒爾 陸軍元帥 1942 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馮.曼施泰因 陸軍元帥 1942 頓河集團軍群總司令 隆美爾 陸軍元帥 1942 北非遠征軍司令,義大利北部集團軍群總司令,駐法國B集團軍群總司令 馮.布施 陸軍元帥 1943 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馮.克萊斯特 陸軍元帥 1943 A集團軍群總司令 保盧斯 陸軍元帥 1943 6集團軍司令 馮.魏克斯 陸軍元帥 1943 F集團軍群總司令 莫德爾 陸軍元帥 1944 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舍爾納 陸軍元帥 1945 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雷德爾 海軍元帥 1939 海軍總司令 鄧尼茨 海軍元帥 1943 海軍總司令,德國總統 米爾契 空軍元帥 1940 空軍總監 凱塞林 空軍元帥 1940 空軍南軍區總司令,西線德軍總司令 施佩勒 空軍元帥 1940 駐法國空軍總司令 馮.里希德霍芬 空軍元帥 1943 第二航空隊司令 馮.格萊姆 空軍元帥 1945 空軍總司令

❺ 二戰德國將領

德國高級將領表(至上將) 帝國元帥: 戈林(1893-1946) 1935年授空軍元帥銜,1940年7月19日授帝國元帥銜,德國空軍總司令
陸軍元帥: 李斯特(1880-1971) 1940年7月19日授元帥銜,曾任第12集團軍司令、A集團軍群司令 莫德爾(1891-1945) 1944年3月1日授元帥銜,曾任第9集團軍司令、南方集團軍群司令、B集團軍群司令、西線總司令 凱特爾(1883-1946) 1940年7月19日授元帥銜,最高統帥部參謀總長 布施(1885-1945) 1943年2月1日授元帥銜,曾任第16集團軍司令、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北線總司令 隆美爾(1891-1944) 1942年6月22日授元帥銜,曾任德意志非洲軍總司令、B集團軍群司令 舍爾納(1892-1973) 1945年4月5日授元帥銜,曾任A集團軍群司令、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保盧斯(1890-1957) 1943年1月30日授元帥銜,斯大林格勒戰役第6集團軍司令 馮-賴歇瑙(1884-1942) 1940年7月19日授元帥銜,1941 -1942年任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馮-裡布(1876-1956) 1940年7月19日授元帥銜,曾任C集 團軍群司令、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馮-曼斯坦因(1887-1973)1942年7月1日授元帥銜,曾任南方集團軍群參謀長、頓河集團軍群司令、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馮-龍德斯泰特(1875-1953) 1940年7月19日授元帥銜,曾任A集團軍群司令、南方集團軍群司令、西線總司令 馮-魏克斯(1881-1954) 1943年2月1日授元帥銜,曾任B集團軍群司令、F集團軍群司令、東南線總司令 馮-博克(1880-1945) 1940年7月19日授元帥銜,曾任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南方集團軍群司令B集團軍群司令 馮-布勞希奇(1881-1948) 1940年7月19日授元帥銜,1938年-1941年曾任陸軍總司令 馮-勃洛姆堡(1879-1946) 1936年4月20日授元帥銜,1933年-1935年曾任國防部長,1935年-1938年戰爭部長 馮-維茨勒本(1881-1944)1940年7月19日授元帥銜,曾任D集團軍群總司令、西線總司令 馮-庫希勒(1881-1968)1942年6月30日授元帥銜,曾任北方集團軍群司令、中央集團軍群司令 馮-克萊斯特(1881-1954) 1943年2月1日授元帥銜,曾任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A集團軍群司令、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 馮-克魯格(1882-1944) 1940年7月19日授元帥銜,曾任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B集團軍群司令、西線總司令

空軍元帥: 里希特霍芬(1895-1945)1943年2月16日授元帥銜,禿鷹軍團司令,曾任第8航空軍司令、第2、第4航空總隊司令 米爾希(1892-1972)1940年7月19日授元帥銜,曾任第5航空總隊司令、航空部部長 斯佩爾(1885-1953)1940年7月19日授元帥銜,曾任第3航空總隊司令 凱塞琳(1885-1960)1940年7月19日授元帥銜,曾任第1、第2航空總隊司令、空軍南方軍區司令、西線和南線總司令 馮-戈勒姆(1892-1945)1945年4月25日授元帥銜,曾任第6航空總隊司令、空軍東方軍區司令、二戰結束時空軍總司令
海軍元帥: 雷德爾(1876-1960)1939年4月1日授元帥銜,曾任海軍總司令 鄧尼茨(1891-1980)1943年1月30日授元帥銜,曾任潛艇部隊總司令、海軍總司令

一級上將 馮-法爾肯豪斯特 (1885-1968)1940年7月19日授銜,曾任第21集團軍(挪威)司令、拉普蘭集團軍司令 約德爾(1890-1946)1944年1月30日授銜,最高統帥部作戰廳廳長 貝克(1880-1944)1938年10月31日授銜,曾任陸軍參謀總長 勃拉克維茨(1883-1948) 1939年10月1日授銜,曾任波蘭德軍司令、G集團軍群司令 古德里安(1888-1954) 1940年7月19日授銜,曾任第2裝甲集團軍司令、裝甲兵總監、陸軍代參謀總長 多爾曼(1882-1944)1940年7月19日授銜,曾任第7集團軍司令 狄特爾(1890-1944)1942年6月1日授銜,第20山地集團軍司令 勞斯(1889-1956)1944年8月15日授銜,曾任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第3裝甲集團軍司令 倫杜里克(1887-1971)1944年4月1日授銜,曾任第20山地集團軍司令、庫爾蘭集團軍群司令、北方集團軍群司令、南方集團軍群司令 萊因哈特(1887-1963)1942年1月1日授銜,曾任第3裝甲集團軍司令、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魯奧夫(1883-1967)1942年4月1日授銜,曾任第17集團軍司令、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 林德曼(1884-1963)1942年7月3日授銜,曾任第18集團軍司令、北方集團軍群司令 魏斯(1890-1967)1944年1月30日授大將銜,曾任第9集團軍司令、北方集團軍群司令 馮-麥肯森(1889-1969)1943年6月6日授銜,曾任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第14集團軍司令 斯特勞斯(1879-1973)1940年7月19日授銜,第9集團軍司令,東岸總司令 斯特萊克(1884-1973)1943年1月31日授銜,第11軍軍長 蔡茨勒(1895-1963)1944年1月30日授銜,曾任陸軍參謀總長 耶尼克(1890-1960)1944年1月30日授銜,曾任第17集團軍司令 馮-薩爾姆特(1888-1962)1943年1月1日授銜,第15集團軍司令 馮-舒伯特(1883-1941)1940年7月19日授大將銜,曾任羅馬尼亞德軍總司令、第11集團軍司令 馮-阿尼姆(1889-1962)1942年12月3日授銜,曾任第5裝甲軍軍長、突尼西亞集團軍群司令 馮-弗里契(1880-1939)1936年4月1日授銜,曾任陸軍總司令 弗洛姆(1888-1945)1940年7月19日授銜,國民自衛軍司令 弗雷斯納(1892-1971)1944年7月1日授銜,曾任北方集團軍群司令、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 哈普(1887-1968)1944年4月1日授銜,曾任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A集團軍群司令、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 海斯(1881-1943)1940年7月19日授銜,曾任第15集團軍司令、第17集團軍司令、C集團軍群參謀總長 海因里茨(1886-1971)1943年1月1日授銜,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威斯圖拉集團軍群司令 哈爾德(1884-1972)1940年7月19日授銜,曾任陸軍參謀總長 霍普納(1886-1944)1940年7月19日授銜,曾任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 霍特(1885-1971)1940年7月19日授銜,曾任第3裝甲集群、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 胡比(1890-1944)1944年4月20日授銜,曾任第14裝甲軍軍長、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 斯圖登特(1890-1978)1944年7月13日授銜,曾任第11航空軍司令、H集團軍群司令 烏德特(1896-1941)1940年7月19日授銜,空軍技術總監
上將 拜爾克(1893-1982)1943年11月1日授上將銜,曾任第48裝甲軍軍長、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第6集團軍司令 勃魯門提特(1892-1967)1944年4月1日授上將銜,曾任西線德軍參謀長、空軍第1傘兵集團軍司令 奧伯里奇(1886-1944)1941年2月15日授上將銜,曾任陸軍辦公廳主任、國民自衛軍副司令 馮-曼妥菲爾(1897-1978)1944年9月1日授上將銜,曾任「大德意志」師師長、第3裝甲集團軍司令、第5裝甲集團軍司令 馮-斯圖爾普納格爾 (1886-1944)1939年4月授上將銜,曾任第17集團軍司令、駐法軍事總督 馮-法爾肯豪森 (1878-1966)曾任中國國民政府軍事顧問,第4軍區司令、駐比利時軍事總督 馮-菲爾吉貝爾 (1886-1944)最高統帥部通訊處處長
海軍上將: 卡納里斯(1887-1945)1940年1月1日授上將銜,曾任軍事諜報局局長
黨衛軍一級上將: 迪特里希(1892-1966)1944年10月授銜,曾任SS第1裝甲師師長、SS第1裝甲軍軍長、SS第6裝甲集團軍司令 豪塞爾(1880-1972)1944年7月授銜,曾任SS第2裝甲師師長、SS第1裝甲軍軍長、B集團軍群司令、G集團軍群司令

❻ 二戰其間德國著名將領

「閃電利劍」——曼施坦因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曼施坦因(1887——1973)德國陸軍元帥。二戰期間曾任德國A集團軍群參謀長、第十一集團軍司令、「南方」集團軍群司令等職。
曼施坦因精通戰略戰術,聰明過人,反應機敏,有超人的軍事想像力,他被公認為德國陸軍中能力最強的指揮官,也有人把他評為二戰最出色的將領。他之所以在眾多德國陸軍將領乃至整個二戰將林中脫穎而出,是因為他既是個軍事天才,也是個軍事全才。
二戰爆發後,他協助倫斯德元帥指揮德軍迅速席捲波蘭,攻陷華沙,將參謀長的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而真正使他名揚天下的是他提出的侵略法國的作戰方案,即著名的「曼施坦因計劃」,德軍就是按照這個大膽的計劃(以坦克部隊穿越阿登高地迅疾突擊法國北部)把「閃電戰」的威力發揮到極至——德軍六周內擊潰英法盟軍,侵佔荷蘭、比利時,征服了號稱「歐陸第一軍事強國」的法國。從此,曼施坦因成為歐洲戰爭史上最出色的戰略家之一,盡管他是為侵略戰爭服務的。
許多戰略家只適合運籌帷幄,而曼施坦因在親自率軍作戰上絲毫不比他的制定作戰計劃的水平差。作為前線指揮官,他在侵略蘇聯的戰爭中連連得手,屢敗蘇軍,尤其是克里米亞之戰,使蘇軍遭受重創。即使是德軍在蘇德戰場連遭失利的情況下,他的部隊仍能頂住蘇軍進攻,反擊取勝,這在軍事史上是罕見的。把曼施坦因比做是德國閃擊戰的一把利劍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戰術大多都是最常規的實用型戰術,如集結沖擊等。真正創新的戰例則是阿登迂迴法國,但是這種戰術的指導理論思想早就有人深入的進行研究了。他並沒有跳出那個框架。 簡單的說,曼施坦因的戰略戰術思想並沒有真正形成有效的戰爭體系,而是豐富了閃電戰體系的內容。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他的一套東西還是以閃電戰為基礎的 「沙漠之狐」——隆美爾 隆美爾(1891——1944)德國陸軍元帥。二戰期間曾任德國「非洲軍」司令、B集團軍群司令等職。
隆美爾是二戰中德國最著名的將領,稍對世界軍事史有了解的人都會知道他那個著名的綽號——「沙漠之狐」。由於他在北非沙漠戰場的一系列驚人戰績和德國媒體和盟國媒體的瘋狂宣傳,他在世時就已成為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軍人和德國人崇拜的偶像。
多變、大膽果敢是他用兵最大的特點。他的軍事指揮才能在入侵法國之戰中就顯露出來了,當時,他只是一名師長,他的部隊一路猛沖猛打,進展神速,大敗法軍,被稱為「魔鬼之師」。來到北非後,面對強大的英軍,他以坦克部隊迅速機動,突破對方防線,要麼欺騙,要麼猛攻,數次打得英軍措手不及,幾乎無喘息之機。他的軍隊一度進抵阿拉曼,迫近開羅,震驚了整個英國。即使是在缺乏補給,被蒙哥馬利的英軍打敗後,他仍能組織千里大撤退,確實是只狡猾的狐狸。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在環境惡劣、一望無垠的大沙漠,作戰是非常困難的,而隆美爾卻創造了沙漠戰的奇跡,雖戰略才能比同期將領稍差,但戰術才能已經登峰造極,連對手丘吉爾都大為稱贊他,也有軍事史學家將他與漢尼拔、拿破崙並列為「傑出的敗軍之將」。對隆美爾的研究在西方軍事史學界從未間斷。
善於利用戰場空間和時間因素,指揮部隊快速機動和集中兵力。
在進攻中,以裝甲部隊為突擊群,趁敵猶豫不決和混亂之機,冒著暴露側翼和後方的危險,大膽穿插迂迴,攻擊敵人翼側和後方,從而瓦解敵整個防禦,而步兵則在正面實施牽制行動。在抗擊敵優勢坦克的反沖擊時,常以防禦行動並使用高射炮平射打坦克的手段挫敗對手,而後轉入反攻。在城鎮攻堅戰中,一般以步兵先行突破, 而後投入坦克。當敵潰退時,即以坦克不停頓地追擊來發展勝利。在防禦戰役中,通常將裝甲部隊作為預備隊,對突入之敵實施反沖擊或反擊。在退卻時,則以機動防禦陰滯對方追擊。慣於身臨前線,靠前指揮,他經常乘裝甲指揮車或坦克甚至飛機來指揮。他常常出現在最緊張,最緊要的時間和地點,臨危不亂,一再死裡逃生,對下屬要求嚴格,倡導勇猛無畏的尚武精神。雖然常有輕率魯莽之舉,卻在士兵中享有較高聲淮。主張在戰役戰鬥鬥中使用一切欺敵手段和偽裝手法,使敵產生錯覺,達到奇襲的效果。在入侵法國的進軍中,他多次令坦克乘員坐在坦克外邊搖動白旗,開得敵人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竟忘掉了抗擊。

「裝甲怪傑」——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1888——1954)德國陸軍上將。曾任裝甲集群司令、坦克兵總監、陸軍總參謀長等職。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古德里安是個理論結合實踐的典型高手,他是世界現代裝甲戰的先驅,即使今天,痛恨納粹的德國人仍將他奉為「裝甲之父」。相比同時代的裝甲戰高手朱可夫、巴頓、隆美爾等人,古德里安在坦克戰發展歷史上的影響要大多了。他提出的「在狹窄正面上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實施高速突貫」的理論,結合他那震驚世界的坦克突擊戰,使他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裝甲第一將」。
英、法的軍人們還在高談闊論的時候,古德里安已經開始對裝甲作戰進行了深入研究,並進行了實踐,這在當時被看作是根本不可能的,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而古德里安仍堅持追求自己的目標,終於以自己超前的軍事思想和過人的組織才能一手創建了強大的德國坦克部隊。
二戰爆發後,古德里安終於得到了施展的機會,他先是率領他的坦克軍迅速擊潰波蘭,後又揮師橫掃法國,經色當之戰,直抵英吉利海峽。在蘇德戰爭初期,他指揮坦克部隊在基輔等地多次合圍蘇軍,連續創造了坦克突擊戰的經典戰例。正是他的裝甲理論和實踐,才使得希特勒的侵略戰爭能如此震撼。
古德里安所提倡的閃電戰術有三個要素,即奇襲、快速和集中。
他在作戰中大量而集中地使用坦克,而且強調復合兵種,立體化地使坦克與飛機密切配合,以此突破對方的某一狹窄地區,其後由坦克和步兵的合成軍隊著手掃盪對方的陣地及據點,迅速擴大佔領區域,實施包圍、合圍,殲滅對方部隊,迅速向縱深發展勝利。
古德里安認為坦克武器具有三個特徵:裝甲、運動和火力。凡是要准備進行激烈戰斗的一切坦克,應具有相當強度的裝甲,能夠不為對方的防禦火力所擊毀;要想取得勝利,盡量使坦克運動迅速,不顧敵人的阻撓,一直向前運動,使敵人無法建立一個新的防線,最後把攻勢深入敵人的後方,火力是坦克武器的最重要特徵,它的火炮在坦克靜止和運動時,都可以開炮射擊,坦克前進時,可以把它的火力攜帶著一同行走。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這三位將領以他們非凡的軍事指揮藝術幫助希特勒改寫了世界歷史,使德國在二戰初期戰無不勝。不論是曼施坦因的「閃擊戰略」,還是隆美爾的「沙漠戰術」,以及古德里安的「裝甲突擊理論和實踐」,都對二戰的進程乃至世界軍事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們的軍事理論和戰例推動了現代作戰樣式的發展,直到今天仍值得我們借鑒和研究.從軍事角度來看,他們過人的軍事素質、出色的軍事指揮藝術,對世界軍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確實值得後人研究。與那些製造屠殺的納粹德國政客們和黨衛軍首腦相比,身為正規的德國國防軍優秀將領的他們還算清白,他們雖在希特勒的戰爭中策劃指揮,卻反對納粹的屠殺和滅絕政策,更沒有參與屠殺暴行。也許正因為這點,加上他們令人驚嘆的軍事造詣,使他們贏得了敵國的尊敬和歷史學家、軍事學家的客觀評價。

隆美爾在北非最終被英軍擊敗,返回歐洲後已無大作為。1944年,他受到謀殺希特勒的「七.二零事件」的牽連,被迫服毒自盡。
曼施坦因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失敗,此後敗退至波蘭邊境,他對希特勒的錯誤指揮進行批駁,最終被希特勒解職。戰後曾被英軍監禁,獲釋後定居聯邦德國,1973年去世。
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隊在莫斯科敗退,他被希特勒撤職,雖不久又被重新起用,但由於與希特勒的分歧,再次被貶。戰後曾被美軍俘虜,獲釋後定居聯邦德國,1954年去世。

閱讀全文

與二戰德國有哪些軍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