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為什麼日本的認罪態度不如德國

為什麼日本的認罪態度不如德國

發布時間:2022-08-14 19:02:50

㈠ 日本為何沒有像德國一樣在戰後向戰勝國進行真誠的道歉、反省與賠償

太宗有雲:「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縱觀歷史長河,浩浩盪盪,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但卻有國家逆史而行,一如日本;也有正視歷史,一如德國。同為世界大國,日本作為二戰的戰敗國為什麼不像德國一樣反思自己的罪惡呢?經過討論及多方對比,得出如下觀點:
分析內因,我們先將兩國的地理文化進行對比:日本文化有著「服膺強者、欺凌弱者」的特點,日本民族既缺乏理性的思辨和反思,又缺乏自己獨特燦爛的歷史文化,使其沒有自信否定自己唯一一段比較「輝煌」的歷史。加上日本所處的亞洲地區,國家之間在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都呈現出了一種多元性的特點,但其同一和融合的程度遠不能夠與歐洲國家相比。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的原因,日本在這其中就顯得更加孤立。這種狀態又進一步使得日本更加不願意否定自我。有關人士在日本訪問時看到,日本的右翼集團在街頭公然集會宣揚「軍國主義」,只要不擾亂社會秩序,可以不受懲罰。這就是根源所在啊。
反觀德國雖然也是一個性格多元化的民族,服從中不缺少浪漫,殘酷中又帶溫柔。但由德國所處的地理位置看出,德國文化註定無法相對獨立地發展其文化,而是處在各種文化相互沖擊、相互交流的漩渦中。而且某些時代,始17世紀的巴洛克時代,外來文化在德國大行其道,甚至支配著德國的文化,所以使得德國要與其他國家共同發展,必須認識到本國所犯下的錯誤。
其次,將兩國政治歷史對比,政府的姿態是日本與德國態度不同的很重要的一方面。雖然兩國都有軍國主義的傳統,但是日本的軍國主義並沒有清除完全,日本在戰後其產業、經濟主體,文化教育體系,政治體系都是從以前的體制中沿革下來的,在美國的干預下雖然有所變化但也只是壓制而不是質的改變。再加上日本人認為國家與政府難以分割,國家是永恆不變的,尤其是日本作為一個非常獨特的國家,自古以來就是天皇一家所謂「萬世一系」地流傳下來,如果否定了歷史,也就否定了整個日本,這樣日本就永遠難以在國際社會站立起來。直到今天,日本的一些日本右翼領導下的日本政府還不斷地「失言」,否認日本的侵略戰爭歷史,實際上就反映了整個日本對歷史認識缺乏應有的正確態度。
正因為德國從勃蘭特政府開始,就積極承認歷史,反思歷史,對德國民眾產生了很大的引導作用,德國全社會才能真正地直面歷史,走出陰霾,迎來光明,「政府如果不闡明態度,普通民眾也不會覺醒。在德國,當阿登納政府號召人們「克服歷史」時,民眾也都對過去閉口不談;而前總統魏茨澤克在紀念二戰結束40周年時的講話中表示:「一定要記住過去」、「從過去解脫的唯一方法就是回憶」。這對德國民眾起到特別關鍵的引導作用。而德國在二戰後,將本國的納粹法西斯勢力完全清除干凈,使得新上台的政府很快地認識到了德國的錯誤,於是便有了猶太人紀念碑前的一跪。
再從經濟角度分析,美國人佔領日本後不久,冷戰就爆發了,日本很快成為美國在亞洲最依賴的盟友,而曾經遭受日本侵略的亞洲國家,對戰敗的日本幾無發言權。戰後日本經濟發展迅猛,很快崛起為第二大經濟體,一時風頭無二,反觀被他侵略過的那些「戰勝國」,一個一個都被它遠遠甩在了後面。在這種情況下,要日本真心反思它的侵略罪行,它還真不太服氣。再看戰後賠償,戰後,日本只向韓國、南越、西貢政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緬甸、印度等國家賠款,合計支付戰爭賠款6565億日元。(按當時360日元兌換1美元換算為18億美元)
但是不同於日本,戰後50年間,德國認真支付了對歐洲各國的巨額戰爭賠償。德國眾多的企業還直接向民間戰時受害者個人,即被抓的各國勞役及遺屬們給予了大量的金錢賠償。據德國財政部戰後處理司公布,截止到1993年1月,德國對歐洲各國的戰爭賠款支付總額已達904億9300萬馬克。
而且,就思想熏陶上看,日本作為亞洲國家之一,長期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形成了強烈的階級觀念,其武士階層就是最好的體現。再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養成了蔑視他人他國生命的觀念,面對自己在戰爭中造成的巨大生命財產損失,其政府階層可以不以為意。但是德國不同,德國的所在地歐洲,可以說是民主人權思想的發源地,長期浸染在這樣的環境中,對人們的思想絕對是有影響的。正是因為如此,在戰後回復理智的德國才會意識到自己對世界上的人們造成了多麼大的傷害,正因為有意識,才會有悔改之心。
從外部原因分析。第一,日本是在盟軍還未進入日本本土時就宣布了無條件投降,其國家機器並未被徹底摧毀。美國進入日本後,對日本實行了單獨佔領,實施間接統治,即通過日本政府來統治日本。戰後初期,美國對日本進行了民主化改造,取消了日本進行戰爭的國家機構,整肅了一部分戰爭罪犯,鏟除了一部分日本軍國主義的社會基礎。但是,不久之後的冷戰卻使這一進程遭到了破壞。美國為遏制蘇聯和中國,對日政策發生重大變化,開始扶植和復興日本,反而停止了對日本戰爭罪行進行清算。最終的結果,不但保留了日本天皇制,而且過去舊政權中的相當一部分人重新進入政府,甚至有些人還擔任了首相和外相等重要職務。不但如此,戰後長期以來,日本在對國民的教育中也缺乏對歷史的正確認識,總是試圖淡化這段歷史,有時甚至歪曲歷史。不斷發生的歷史教科書問題就反映了這一事實。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提出馬歇爾計劃後,美蘇關系進入「冷戰」階段。作為冷戰的必然產物,1949年,德國被一分為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兩個國家。波茨坦協定肯定了蘇、美、英、法對德國的分區佔領狀態,確定了對德管制的政治與經濟原則:在政治上,使德國非軍國主義化,非納粹化,實現民主化;在經濟上,有步驟地消滅德國的軍事潛力,改組德國經濟,使之納入和平軌道,控制其戰後的生產水平。根據這些原則,戰後的德國應該建成一個愛好和平的民主國家。正是德國積極的認錯態度,使得冷戰後的德國很快得到其他國家的承認,促進了法德和解,進一步建立了以德法主導的歐盟,促進歐洲經濟的快速發展。

㈡ 德國和日本都是二戰時期戰敗國,為什麼德國和日本認罪態度的反差那麼大

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很復雜的。
1.從國民的意識上看,二戰德國的國民意識很強,二戰前是德國人民把希特勒min主地選為總理,所以德國民眾對於德國二戰的暴行普遍都有自責的心理;而日本一直是獨裁統治加天皇精神世界壟斷,所以日本人一直認為自己都沒有做錯什麼,都是領導的責任。
2.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失敗,雖然在兩次戰爭的初期都有明顯的優勢,但是歐戰中各個參戰國強大的實力和先進的軍備使得德國在兩次戰爭中都受到了嚴重的損失,二戰後還被一分為二。可以說德國的反省行為一定程度上也是厭戰,因為兩次大戰德國都元氣大傷,人民也不願再為無謂的戰爭犧牲了。而日本第一次世界 大戰是戰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戰敗,但很快又被美國扶植起來了,正因為沒有持續受到戰爭帶來的巨大損失,所以日本相對來說並不排斥新的戰爭。
3.德國是歐洲的大陸國家,與法國、波蘭等很多國家直接接壤,如果不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邊境沖突將十分頻繁,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德國認罪的速度。而日本與中國等國家沒有直接的陸地領土銜接,即使不認真認錯也不用擔心他國政府或民間組織的邊境騷擾活動。
4.德國等歐洲國家的傳統文化強調責任的擔當,他們認為做了錯事雖然可恥,但勇於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是可敬的行為。而日本的傳統文化則更強調面子以及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他們認為自己有沒有做錯事不要緊,要緊的是別人知不知道自己做了錯事或別人是否認為自己做了錯事。所以雖然剛剛改革開放時日本政府對中國進行了很多經濟援助,很多人認為這是出於當年侵華的罪惡感,但日本從未公開承認自己在二戰做了錯事。
5.二戰後所面對的形式不同。德國二戰後面對兩類國家,一是如法國、荷蘭比利時這類國家,這些國家都被納粹德國傷害過,而二戰後又與西德同一陣營;二是波蘭蘇聯南斯拉夫,也被納粹德國傷害過,二戰後與東德一個陣營。正是因為德國被一分為二,各自屬於不同陣營,所以對於各個國家都有道歉的義務和需要。而日本二戰後一直依附於美國,所以對於偷襲珍珠港一直表現出很好的認錯態度,但因為日本是美國對抗中國的前沿,日本當然不會對中國道歉。而菲律賓等國家一直鬧民族獨立,在經濟上對美國不利,也不是美日的盟友,所以 日本也一直沒有對東南亞的國家道歉。

㈢ 為什麼同是接受制裁,德日認錯態度完全不一樣

德國和日本的文化不一樣,人們所受到的歷史教育不一樣,再就是德國法西斯被摧枯拉朽的打敗後,戰後被清算得很徹底,逼得德國不得不自上而下的反思,重新尋求一條嶄新的道路,而日本則是在美國的縱容與扶持下,沒有得到徹底清算,軍國主義到至今時有冒頭的傾向,二戰中的那些甲級戰犯有的還被放了。



二戰後的德國,完全是抱著一種謙遜的態度認罪的,他們教育自己的下一代,納粹就是全世界人民的公敵,告誡自己的國民們要珍愛和平,維護和平,而德國的這一認錯方式也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普通好感,其戰後國力也是很快的得到了恢復。而日本呢,依仗他國,耀武揚威,在人們眼中,充其量不過是別人的狗腿子而已。

㈣ 日本為什麼不像德國那樣認罪,是政治需要嗎

1.兩國民族性格的不同.德意志民族善於自醒,而日本人由於島國的特殊地理環境形成了既自卑又自大並且極富侵略性的民族性格.
2.美國的因素.美國出於自己的利益考慮,在對戰後日本的處置上沒有徹底地清除軍國主義,還保留了天皇制.
3.受害民族的不同態度.在二戰中遭受德國侵略的各國對德國的清算比較徹底,而東亞各國對日本則採取了以德報怨的寬容態度,如中國就免除了日本的賠款.這在客觀上縱容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猖獗.
4.兩國的宗教信仰的影響.德國人信仰的基督教主張對人友愛,日本人信仰的神道教則有著比較強烈的狂熱色彩.

㈤ 為什麼德國和日本同樣都是侵略國,唯獨日本對自己的罪行死不承認呢日本政府這么做的目的是什麼

日本之所以形成現在這種情況是美國的庇護(其實美國用原子彈在殺死日本人幾十萬,已經復仇日本偷襲《珍珠港》!)
美國庇護他,主要是為了讓日本成為美國的一條狗。

德國因為沒有人庇護他,所以他認罪很徹底!

㈥ 為什麼二戰結束後,日本的認罪態度沒有德國好

因為德國戰敗後去美蘇分開佔領的,國家差點分裂,該清算的清算,被治的服服帖帖。
日本由美國單獨佔領,包庇了部分戰犯,趁著抗美援朝又快速崛起,70,80年代甚至叫囂著買下美國,後來被廣場協議整過才老實

㈦ 同樣是二戰中戰敗的國家,為何日本和德國的認錯態度截然不同呢

作為二戰之中的兩個戰敗國,德國以及日本在其戰後的幾十年之內,認錯的態度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是背道而馳。他們兩方,至少在提及這段歷史的時候,一方是受到世界人民尊敬的,另外一方是讓世界人民不齒的。甚至日本曾經受到全世界愛好和平人士的譴責,但是他們義無反顧的不承認自己的犯罪事實。



相比較而言,日本對於歷史的欲蓋彌彰,更加說明了他們過街老鼠的心裡。和德國一比較,在這一方面,我還真的瞧不起日本這樣的態度,但是他們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己,畢竟欺騙的是自己的後代,遲早吃虧,大家說對嗎?

至於他們認錯原因如此截然不同,我覺得和民族的文化有著莫大的關系。

㈧ 德國和日本為什麼對待二戰的態度不同

德國和日本對待二戰的態度並不像閣下從媒體得到的印象那般---即日本不認罪,德國認罪
實際上,德國對二戰的反思也不像閣下想像的那般完美
當然,德日兩國不同的"聲譽"和"作風"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德國盡管履行了戰爭賠款,承認大屠殺問題,審批戰犯等等
但是可以注意到----當年德國總理"僅僅"是對猶太人下跪而已----我們都很清楚,二戰中德國人造成傷害最多的,死傷最慘的其實是蘇聯人----蘇聯人的死亡人數遠遠超過猶太人
甚至波蘭人的死亡數量也和猶太人相當
你可以注意到,德法的和解並不是什麼問題----因為法國人在二戰中死傷極少,納粹在法國的惡行也並不多(因為他們認為法國人還算高等類民族)
所以,西歐各國都很輕易的原諒了德國(西德)---而且在需要德國人作為對付蘇聯的橋頭堡,德國很快就走上了重新武裝的道路

再說日本
日本不認罪其實和德國當年所關注的類似---涉及領土問題
日本和韓國,中國,俄羅斯均有領土或領海爭端,和朝鮮的關系也很不好
認罪有損日本的"強硬"形象,會失去一定的利益
其實認罪這個動作不難----但是注意,德國認罪的過程不僅僅是要跪的,更重要的其實是"割讓了領土的",可以說日本如果認罪的話,在爭議領土問題上會落下風
而日本的政客為了拉老兵和其家屬的選票,往往要走"極端",各種"雷人"的玩意也就出
美國人很清楚這一點,日本是美國在遠東的重要戰略基石,所以美國也不願意中日韓之間關系走熱---出現亞洲集團----美國人往往利用日本人的自尊感和"野心"來製造矛盾.
美國把日本滲透的很嚴重,日本高層就有美國間諜----而且至今也查不出來
德國可以認罪的原因在於當時可以獲得利益(盡管付出領土代價)
而日本認罪在經濟上不會獲得多大的利益----東亞的經濟競爭和軍備競爭的強度遠遠超過當今世界的任何地區----不光是向中國認罪的問題,還涉及韓國,朝鮮,甚至俄羅斯的問題
所以日本領導人一向在這個問題上很難做出什麼建設性的步伐
當然,一旦有利益---自然就會跪的
我只想讓你明白一點,誰原因沒事下跪阿,沒人會真心認罪的
參考資料:維京繼承人

㈨ 為什麼二戰結束後,德國比日本認罪態度好

因為德國是被盟軍直接打入柏林、希特勒自殺後才投降的,而日本是看到大事已去,它們的天皇怕繼續打下去會被斬首,所以日本天皇裕仁廣播《停戰詔書》,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所規定的各項條件,無條件投降。它們國家保住了它們的精神領袖、真正的戰犯,所以日本到現在都不認罪,甚至有些人到現在只承認日本是停戰,而不認為是戰敗,它們還在妄想著恢復軍國主義。

㈩ 犯下的罪行,日本人為什麼不敢承認,而德國人卻敢承認

二戰後,幾十年的冷戰中,華約、北約的百萬大軍的東德、西德緊張對峙,德國被一分為二,這里是冷戰的前線,德國處於冷戰的前線,如果想生存、就必須徹底認罪;日本是冷戰的「後院」,在美國的庇護下,縱容下,它不需要做的徹底.....

因為冷戰的需要,美國調整了對日政策,由單純的佔領改成扶持日本。由於美國的包庇,日本的很多戰犯未受懲罰,甚至當了首相,我指的是安倍晉三的外公,他雙手沾滿東北勞工的鮮血、731部隊的人絕大多數也逃脫了,雖然日本消滅了軍國主義,但右翼分子卻要保護 昭和天皇 免受追責,東條英機只是他的替罪羊而已……因此,雖然日本反思了戰爭,甚至在今天的日本教育里不提愛國主義教育,在認罪態度上和德國是有差距,有含糊的地方。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日本的認罪態度不如德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