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國還能收復東普魯士么
從世界歷史來看,幾乎所有的戰爭,都是為了擴大土地,所以只要是戰爭,一定有領土的失去。尤其是世界大戰,更是如此,而且即便是大國也不例外,最典型我國近代的領土喪失,也基本上就是在戰爭中失去了。除此之外,還有就是德國,這個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在戰爭中也失去了很多的土地,最典型就是東普魯士。德國人那是至今念念不忘,為此很多人都想知道,德國還能收回東普魯士么?你可能想不到。
三是,沒有國家能從俄羅斯收回領土。
俄羅斯被稱為戰斗民族,那不是白叫的,俄羅斯的強悍,那是世界都知道的。基本上沒有人敢從俄羅斯收回土地,除了俄羅斯主動歸還,而這只有中國能做到。所以德國要收復東普魯士,基本上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俄羅斯二次解體,否則基本上沒有機會了。
Ⅱ 為什麼德國不收回,波蘭和俄羅斯佔領的德國國土
按照同盟國<德黑蘭協議>,德國只能擁有一戰後的領土主權,二戰所非法獲得的土地,全部歸還主權國。
所以,德國戰後放棄了奧地利,捷克的蘇德台地區,波蘭的旦哲走廊,東普魯士(今俄羅斯的里寧列格)。
Ⅲ 德國那麼富裕,那麼強,為什麼不能收回被俄羅斯佔領的
在德國統一的1875年,當時的德國國土面積達到55萬多平方公里,當時是歐洲除了俄羅斯外第二大的國家。但是兩次世界大戰,德國不但沒有增長一寸土地,反而是失去了40%的領土,東部和北部,東普魯士整個都失去了。損失慘重,因此德國可以說是被打怕了的。如果其要收回領土,必然是要打破現在的雅爾塔體系,這無異於挑戰國際秩序,因此,作為德國來說無異於再一次發動世界大戰。
Ⅳ 德國曾經彈丸之地,後被蘇聯佔有,為何蘇聯解體後不趁機收回
題目所說的這塊土地就是大名鼎鼎的加里寧格勒,加里寧格勒本來是蘇聯的一塊土地,但是當時離俄羅斯非常的遠。在蘇聯當時還沒有解體的時候,雖然離得遠,但是無傷大雅。但是在蘇聯解體後,加里寧格勒成為了一塊距離俄羅斯400多千米的飛地,隔壁就緊挨著德國。
第三個原因是因為歐盟的反對。當時的歐盟中,德國是其中的領導國家,而且是比較富的國家。蘇聯剛剛解體,俄羅斯的經濟又非常的差,如果德國趁火打劫的話,那麼勢必會對他在歐盟中的地位造成極其不好的影響。綜上所述,這就是德國沒有收回加里寧格勒原因。
Ⅳ 1990年,德國放棄索要二戰丟失的土地,是以退為進還是無可奈何呢
德國的柏林牆是世界著名的景點,但是這面牆實際上承載著很大的意義,它的破裂代表著德國的統一完整,德國的統一在近代史上其實是比較晚的,在一戰時,德國是國際中重要的參與者,軍事實力強勁,但是二戰它卻作為戰敗國出現在國際舞台上。
勃蘭特放下了之前所堅持的立場,消除了其他大國對德國的敵視態度,換取了兩德合並的完美基礎,營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從前殘暴的德國,最終用善意的妥協,得到了統一的機會,贏來了發展的機會。
Ⅵ 蘇聯解體時俄羅斯實力大減,德國為何不趁機收回加里寧格勒
當時的德國不趁機收回加里寧格勒的原因其實就是很簡單,當時雖然俄羅斯的實力下降的非常嚴重,但是自己這邊的情況也是不容樂觀的,所以不行第二就是當時歐盟反對德國有一系列的動作,因為德國作為戰敗國肯定不能在戰勝國面前有任何的架子。
而且當時德國也加入歐洲同盟國,歐盟的成員國也不想德國要回自己曾經的國土。其實在蘇聯解體時,根據揭秘的歷史文件,當時的俄羅斯有意以窮苦的加里寧格勒,跟土豪聯邦德國換取巨額的援助,來緩解當時的困難,這個數字可能在當時是天文數字。
Ⅶ 德國戰後損失大量領土,他們沒有收復失地的想法嗎
二戰後德國確實失去了大片領土,包括東普魯士(蘇聯佔領的加里寧格勒)。
當時德國是戰敗國,軍隊已經投降,沒有發言權。
依靠美國的援助和德國人民的勤勞智慧,德國經濟在戰後迅速復甦,並迅速走向繁榮。今天,德國已經崛起,重新進入世界強國的行列。經濟總量居世界前五,德國也是世界第三大武器出口國,軍費開支居世界前列。
這樣一個負責任的國家如何收復失地?這樣不是很好嗎?
Ⅷ 在蘇聯解體時,俄羅斯虛弱,德國為何不趁機收回加里寧格勒
德國不是不想,他也很想,但是他未能為力啊,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基本上被戰靈,軍隊解散,其他國家駐守,只要德國干有一點小東京,其他國家都會立馬做出行動,德國根本無法收回。
而且當時的德國也不敢接受,因為對於俄羅斯人,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德國怕這個是個燙手的山芋。自己內部合並問題還沒解決,以後要是俄羅斯恢復元氣,後悔了,那麼德國將進入俄羅斯的對抗之中。這對德國來說,那是不可想像的,因此,得不償失。於是德國始終沒有動作,要去收回這個
再者,雖然德國看起來解體之後國立空虛,但是實際上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虛落是相對於蘇聯,我變弱了,不代表你變強了,德國依然是無法在當時抵過俄羅斯,更何況,德國沒有理由收復失地的。
Ⅸ 蘇聯解體後,德國為何不要求收回東普魯士
從時間上看,兩德統一是在蘇聯解體之前。而統一後的德國,可以說是東德並入了西德,可以說一切還是照舊,還是走的資本主義道路。
不過,當時兩德統一時,為了爭取英美法蘇四國的同意,德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別的先不說,德國為了取得周邊國家的支持,對基本法作了一些修改,尤其是在領土方面,明確表示:在已統一的領土以外,沒有任何德國領土尚未加入德國。
這也就是說,兩德統一後,對於丟失的土地沒有訴求了。
隨後,德國政府與波蘭簽訂一項條約,最終確認兩國的邊界。德國又從法律上規定了德國和波蘭的邊界,顯然,德國放棄了西里西亞、東波美拉尼亞、但澤和東普魯士的領土要求。
可以說,兩德之所以能夠統一,是在向這些國家間做出一定承諾的。如果德國重新提及東普魯士的領土訴求,那麼後果是很嚴重的。
德國在二戰後能夠重新回到國際大家庭,靠得是對二戰的反省。但是不代表歐洲國家都忘記了二戰,可以說無論是法國還是英國,是絕對不希望再次出現一個統一而強大的德國。
尤其是東普魯士是軍國主義的發源地,也是德國崛起以及對外擴張的源泉,不僅是領土,政治意義也很大。如果德國單獨提出這個訴求,歐洲人會擔心德國要恢復普魯士時期的一些東西,這是很可怕的。
蘇聯當時佔領東普魯士,是有《波茨坦協定》的,如果德國改變這一切,那麼肯定是否定二戰的勝利果實。
所以一旦德國有這個訴求,那麼不免讓西方國家擔心,德國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是否還會有其他想法,所以英法等國是不會同意的。
當然了,我們不得不說,東普魯士對於俄羅斯也是很很重要的,要知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蘇聯解體了,不代表俄羅斯可以任人欺負,要知道俄羅斯還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遺產的。
再說了,現在的加里寧格勒幾乎找不到任何一絲德國的痕跡了。蘇聯當時佔領東普魯士後,對當地採取了釜底抽薪的政策,不斷驅逐德國人,同時將大量的蘇聯人遷移到了這里,久而久之,這里完全成為了蘇聯的一部分。
所以說,不管是從德國的角度還是東普魯士,都沒有改變這一切的現實和實際的能力。
Ⅹ 德國為什麼不嘗試收回之前失去的土地呢
德國在二戰時丟失的土地基本都在東部地區,如今已經住滿了波蘭人和俄羅斯人,沒有收回的可能了(二戰德國損失的領土)
戰後,德國被蘇聯和西方分成了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處於分裂的兩德都無力追討失去的領土,但德國人始終沒有忘記這些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