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聯盟聯盟難難難南聯盟 如何對
所謂南斯拉夫,也就是南部斯拉夫民族的意思。斯拉夫民族最早起源於今天的俄羅斯和烏克蘭等東歐地區。公元五至六世紀,部分斯拉夫人開始遷徙到今天的巴爾干半島,成為今天的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黑山、馬其頓等斯拉夫民族的祖先。到公元九世紀開始形成一些斯拉夫民族國家,如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等。南部斯拉夫各民族受拜占庭文化影響較大,除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外,大都信奉東正教。
夢想成真
1389年,奧斯曼帝國在今天的科索沃地區打敗塞爾維亞,從而開始了長達500年的對巴爾乾地區的統治。1878年,在經過長期反抗斗爭後,塞爾維亞、黑山獲得了獨立。而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則處於奧匈帝國統治下。1912和1913年兩次巴爾干戰爭使馬其頓擺脫了奧斯曼帝國長達5個世紀的鐵蹄。巴爾干開始產生了將南部斯拉夫民族統一起來的願望,尤其是已經獲得獨立的塞爾維亞更是把以自己為核心建立一個統一的南斯拉夫國家作為基本國策。
一戰中,塞爾維亞站在協約國一方。戰爭結束後,奧匈帝國的崩潰,使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等有了自決的機會;以法國為代表的協約國也主張在巴爾干建立一個強大的南斯拉夫國家以對德形成牽制。這樣,南部斯拉夫民族統一的夢想有了成真的可能。
1918年,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成立了「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1919年的《凡爾塞和約》承認並確定了該王國的主權和邊界,是為第一南斯拉夫。1929年王國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
戰火誕生
1941年4月6日,德意軸心國集團向南斯拉夫王國發動全面侵略。4月17日,王國戰敗投降,國王彼得二世流亡英國倫敦,第一南斯拉夫淪亡了。
在德國法西斯佔領南斯拉夫後,以鐵托為首的南斯拉夫領導武裝起義,開始了4年艱苦卓絕的反法西斯游擊戰爭。在二戰中,南斯拉夫的游擊戰爭是最大的敵後戰場,它牽制和消滅了德國法西斯的大量有生力量,南共領導的游擊隊也發展到了80萬人。1943年11月29日在波黑亞伊策市召開了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委員會會議,決定成立以鐵托為首的臨時———南斯拉夫全國解放委員會,在戰後建立各民族平等的聯邦共和國,剝奪流亡的權利,禁止彼得國王重返南斯拉夫,授予鐵托元帥軍銜。1945年5月,在蘇聯紅軍的支援下,南斯拉夫全境獲得解放。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南斯拉夫人民承受了巨大的民族
犧牲,4年中共犧牲了170萬人,占當時南斯拉夫人口的11%。1945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1963年的新憲法又改國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鐵托成為終身總統。新南斯拉夫按照民族平等的原則由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馬其頓和黑山6個自治共和國以及屬於塞爾維亞共和國的科索沃、伏伊伏丁那兩個自治省組成。
鐵托領導的新南斯拉夫在國內實行社會主義工人自治制度,在國際上奉行不結盟政策。70和80年代的南斯拉夫在經濟上曾獲得很大成就,其國民生活水平在東歐一度居於領先水平,由於鐵托本人在二戰中建立起的崇高威望和南斯拉夫既不跟從蘇聯集團、也不依附西方集團的不結盟政策,使得南斯拉夫在國際舞台上也擁有較高的地位。
原南概況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英文:Yugoslavia)(1963年-1992年),歷史上的國
名,位於巴爾干半島,1992年解體,其中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前南斯拉夫聯邦的共和國聯合成立了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後改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現解體為塞爾維亞共和國、黑山共和國、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共和國以及科索沃共和國(暫未獲得大多數聯合國成員承認)
原南成立
1945年,南斯拉夫從納粹德國手中獲得解放,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鐵托任主席。二戰後,南實行了國有化和土地改革,開始社會主義建設。由於南斯拉夫和蘇聯一向關系不和,加上鐵托不甘受制於蘇聯,1948年,南斯拉夫和蘇聯關系破裂,南斯拉夫被開除出蘇聯領導的情報局。1949年,情報局公開斥責南斯拉夫「已完全蛻化為法西斯主義並投入了世界帝國主義陣營」。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掌握蘇聯政權後,南蘇關系開始改善,並恢復外交關系。以後,南蘇關系一直在處於低度水平,南也並沒有加入蘇聯領導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國際經濟組織經濟互助委員會和軍事組織華沙條約組織。1963年南修改憲法,改國號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前南奉行獨立自主的不結盟外交政策,鐵托是不結盟運動的發起者。他反對大國壟斷國際事務,反對戰爭,維護和平,為南斯拉夫贏得了國際尊重。1974年,再次修改憲法,宣布實行「聯合勞動」和「代表團制議會」,1980年,鐵托逝世後,聯邦實行集體領導,各共和國日趨鬆散,民族矛盾加劇。1991年,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和馬其頓四個共和國相繼宣布獨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議會通過新憲法,宣布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聯合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正式解體。
原南行政區劃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國旗
⒈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社會主義共和國,首都薩拉熱窩;
⒉ 克羅埃西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首都薩格勒布;
⒊ 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首都斯科普里;
⒋ 黑山社會主義共和國,首都鐵托格勒,現改名為波德戈里查;
⒌ 塞爾維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首都貝爾格萊德,包括兩個社會主義自治省:
5a. 科索沃共和國,首都普里什蒂納;
5b. 伏伊伏丁那社會主義自治省,首府諾維薩德;
⒍ 斯洛維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首都盧布爾雅那。
在1991年12月26日前蘇聯解體之後,各民族開始各自爭取自治和獨立。及至2003年改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之後,南斯拉夫作為國名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
步履維艱
由於南斯拉夫各民族曾遭受不同大國的統治,有著不同的文化傳統,如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信仰東正教,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信仰天主教,而波黑的穆斯林族和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族則信仰伊斯蘭教,加上各列強歷史上出於私利,經常在各民族中進行挑撥、製造爭端,使得各民族之間存在不少矛盾。鐵托逝世後,這些矛盾開始逐漸激化。
蘇聯東歐劇變也給南斯拉夫造成了巨大沖擊。西方對歐洲這一政權恨之入骨,利用南國內民族眾多的國情多方插手推動南的分裂,南斯拉夫統一的核心南共聯盟也開始瓦解,各共和國的分離主義力量日益強大並逐漸控制了當地的政權。一九九一年,圖季曼領導的克羅埃西亞以及斯洛維尼亞兩共和國率先宣布獨立。在南斯拉夫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同時,西方國家出於意識形態和本身戰略利益的考慮,決定不再支持南斯拉夫的統一。一九九二年一月,德國率先承認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獨立,整個歐盟也步其後塵。一九九一年十一月,馬其頓宣布獨立。一九九二年四月,波黑又宣布獨立。
鑒於新的局勢,原南斯拉夫僅存的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於一九九二年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其面積和人口都只有原來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被稱為「小南斯拉夫」或「第三南斯拉夫」。新的南聯盟由於仍然是政權,還是不為西方所接受,在成立伊始即面臨困境。在外部勢力的支持下,波黑爆發了塞爾維亞族、克羅埃西亞族和穆斯林族之間的戰爭,南聯盟和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米洛舍維奇採取強硬措施被指責為進行「種族清洗」,1992年5月3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757號決議,決定對南聯盟實施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的全面制裁,以懲罰其派兵支持波黑和克羅埃西亞境內塞族的武裝行動。國家受到經濟制裁,國內經濟日益衰退,外交上也極其困難。
一九九五年八月,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發動大規模空襲波黑塞族,塞爾維亞總
統米洛舍維奇、克羅埃西亞總統圖季曼和波黑總統伊澤特貝戈維奇一起在美國簽署了《代頓和平協議》,波黑內戰終於基本平息。之後,西方又利用南聯盟科索沃地區的阿爾巴尼亞少數民族與塞族之間的沖突,繼續對南聯盟施壓,從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四日起開始對南聯盟進行大規模轟炸,製造了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人道主義災難。導致南斯拉夫巨大損失,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面對強敵,雖然南斯拉夫人民仍然同仇敵愾,但從國家長遠利益考慮,南斯拉夫必然是悲劇的結局;米洛舍維奇最終成為所謂前南國際法庭的受審者,在沒有律師的情況下作了自我辯護,實際上是在國際法庭對西方軍事暴力作了控訴,米氏在沒有宣判的情況下,因得不到令人信服的醫療而猝死。西方用各種手段包括軍事暴力肢解南斯拉夫,最終獲得成功,這是當代史上一個小國、弱國的悲劇。
B. 二戰的時候德國的盟國有哪些
二戰對立雙方有兩個陣線:以德日意為代表的軸心國陣線(戰敗國);以美蘇英中為代表的盟國陣線(戰勝國)。
參加軸心國陣線的國家(即戰敗國)有:德國、義大利、日本、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7國,前三國是這一陣線的核心。
參加盟國陣線的國家(即戰勝國)有:美國、英國、蘇聯、中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明尼加、薩爾瓦多、希臘、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印度、盧森堡、荷蘭、紐西蘭、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馬、波蘭、南非聯邦、南斯拉夫、墨西哥、菲律賓、阿比西尼亞、伊拉克、巴西、玻利維亞、伊朗、哥倫比亞、賴比瑞亞、法國、厄瓜多、秘魯、智利、巴拉圭、委內瑞拉、烏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黎巴嫩47國。
此外,還有3個國家是宣了戰的:蒙古人民共和國1945年8月10日對日本宣戰、阿爾巴尼亞(法西斯傀儡政府)1941年10月17日對英國宣戰、暹羅(今泰國)的投降派政府1941年12月11日與日本簽訂攻守同盟,並於1942年1月對英、美宣戰。
C. 南聯盟有哪些國家組成
南聯盟的國家分為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馬其頓、黑山以及塞爾維亞,而塞爾維亞境內存在著兩個自治省,其分別為科索沃以及伏伊伏丁那,現在的科索沃實際上已然獨立,所以總共為七個國家。南聯盟存在於1945年至1992年期間。
南聯盟解體
2002年3月14日,南聯盟領導人以及南聯盟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領導人在首都貝爾格萊德簽署了兩個共和國未來關系協議,歐盟促成塞爾維亞和黑山建立鬆散的國家共同體。
2003年,南聯盟共和國議會通過《塞爾維亞和黑山憲法》,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憲法還規定,3年後,兩個成員國有權通過全民公決,決定是否另立門戶,分別成為獨立國家。
南聯盟面積10萬余平方公里,人口1054.4萬,主要是塞爾維亞族、阿爾巴尼亞族、黑山族、匈牙利族及其他少數民族。官方語言是塞爾維亞語,首都為貝爾格萊德。
D. 90年代的南聯盟是怎麼回事
本答復已修改"美國佬為什麼 打南聯盟"
美國佬為什麼 打南聯盟?這個問題吧上早有人解決了
http://..com/question/4900559.html
南聯盟概況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簡稱南聯盟)於1992年4月27日宣布成立,由前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共和國和黑山共和國組成。南聯盟位於歐洲巴爾干半島中部,國土面積10.2萬km2(略大於我國的浙江省),為前南斯拉夫面積的39.94%。塞爾維亞共和國面積8.8萬km2,佔南聯盟領土的86.5%;境內有兩個自治省:北面的伏依伏丁那和南面的科索沃。黑山共和國面積1.4萬 kmL,位於西南部,占國土面積的13.5%,瀕臨亞得里亞海,有 293.5krn海岸線。南聯盟的鄰國有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共 7個國家,國境線全長2 585.2kM。
南聯盟的塞爾維亞北部是多瑙河、薩瓦河、蒂薩河三大河流經的平原地區,是最重要的農業區,是著名的糧倉;多瑙河以南地勢逐漸升高,耕地減少,草地和天然牧場面積則逐漸增加,有摩拉瓦河貫穿於中部,形成以丘陵和山地為主的河谷地帶,是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西部的德里納河與波黑交界。黑山境內則多為崇山峻嶺。塞爾維亞南部的傑拉維察峰是全國最高峰,海拔 2 656m;黑山境內最高峰是博博托夫庫克峰,海拔2 522m。黑山境內的澤塔河和莫拉查河流向亞得里亞海,』而斯庫台湖則是全國的最大湖泊,面積369.7km2。
南聯盟地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均,蘊度為11~12℃,年降水量北部為550~650mm,山區為800—1 200mm,博卡科托爾斯卡海灣地區為歐洲降水量最多的地區(5 300mm左右)。塞爾維亞北部的伏伊伏丁那地區農業發達,有少量石油和天然氣;中部以及南部的科索沃地區礦產資源豐富,盛產銅、鋁礬土、鉛鋅礦、褐煤、鐵等。南聯盟的水力資源豐富,已建成的水電站年發電能力為100多億kw·h。全國森林覆蓋率為28%,木材蓄積量為3億多m3。
南聯盟的農用土地資源較豐富,對發展農業生產具有天然的優勢。南聯盟全國的農用土地面積為620多萬hm2,佔全國土地面積的60.9%,高於歐洲平均水平(47.1%)和世界平均水平 (36.6%)。長期以來,農用土地的面積相當穩定,1955—1995年的40年內,農用土地只減少了1%,耕地面積減少了1.5%。按人口平均的耕地面積為0.39hrd,高於歐洲和世界的平均水平。 1996年南聯盟的農用土地為622.5hm2,其中耕地佔59.6%,果園占 4.3%,葡萄園佔1.4%,草地和天然牧場佔34.2%。
據1991年全國人口普查,全國人口為1 040萬人(占前南斯拉夫的44.3%),其中塞爾維亞共和國977.9萬(佔94.1%),黑山共和國61.5萬(佔5.9%)。南聯盟居民中的民族構成是:塞爾維亞族佔62.6%,阿爾巴尼亞族佔16.5%,黑山族佔5%,匈牙利族佔3.3%,斯拉夫穆斯林佔3.2%,此外還有茨岡(吉卜賽)、克羅埃西亞、斯洛伐克、馬其頓、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維尼亞、土耳其等少數民族。官方語言為塞爾維亞語。南聯盟的首都是貝爾格萊德,人口117萬。塞爾維亞共和國首府也設在貝爾格萊德,諾維薩德(人口約18萬)、普里什蒂納(人口約 15.6萬)分別是兩個自治省的省會;黑山共和國的首府是波德戈里察,人口12萬。
二次大戰後,前南斯拉夫工業的迅速發展,農業人口迅速減少。在南聯盟地區,1948年農業人口佔72.3%,1961年為 55.6%,1991年下降到17.3%。1991年南聯盟的農業人口為 173.8萬,農業勞動力為106.1萬,佔全國勞動力的24%。在農業人口中,20—59歲的勞動力佔46.7%,由於部分19歲以下和 60歲以上的人也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因此農業人口中勞動力比重較畝(61.1%),男性勞動力為男性農業人口的70.5%。
1990年,南聯盟地區的社會產值占前南斯拉夫的38%左右。在南聯盟經濟中,塞爾維亞共和國佔95%,黑山共和國佔5%。 1990年南聯盟地區的社會產值約合265.9億美元,人均2 530美元。其中工礦業佔42.5%,農林業佔18.2%,建築業佔6.5%,交通郵電業佔8.7%,商業佔15.4%,飯店旅遊業佔1.7%,其他行業佔7%。
1991年,南斯拉夫發生武裝沖突而解體,各共和國之間經濟聯系中斷,經濟開始大幅度下降。90年代,南聯盟一直在困境中求生存。1992年南聯盟成立後,因波黑戰爭而遭受國際社會嚴厲制裁和封鎖,經濟加速下滑,1993年社會產值已降至 1990年的44%,並出現了世界史上罕見的惡性通貨膨脹。1994年南聯盟實行了以重建貨幣體系和恢復經濟為主要內容的穩定經濟政策,生產開始回升。1995年底,國際社會部分地停止了對南聯盟的制裁,1996年11月完全取消了制裁,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經濟環境。南聯盟的社會產值繼1994年開始恢復性增長後, 1997年已恢復到1990年的54.2%,約合180億美元,年平均的通貨膨脹率為18.5%。
1999年上半年,北約對南聯盟進行了長達78天的狂轟濫炸,據估計,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超過1 000億美元,使飽受制裁之苦的南聯盟經濟雪上加霜。1990年,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的人均國民收入約為3 000美元,1998年下降到1 640美元,1999年僅為900美元。
E. 北約是指那些國家,南聯盟又是那些國家
南聯盟是指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包括現在的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和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波黑)。
北約國指1949年4月4日簽署的《北大西洋公約》成員國。同年8月24日,北約正式成立。目前北約共有19個成員國,它們分別是: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丹麥、荷蘭、葡萄牙、盧森堡、冰島、挪威、希臘、土耳其、德國、西班牙、波蘭、匈牙利、捷克。
F. 南聯盟,就是南斯拉夫 那北約是指哪個國家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南斯拉夫在成為一個國家前,曾為奧匈帝國、門的內哥羅(黑山)和塞爾維亞割據。15世紀以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曾統治此地區達500年之久,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則處於奧匈羅馬天主教會統治長達1000年之久。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被擊敗。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加入塞爾維亞王國成為「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國」。門的內哥羅(黑山)也廢黜了本國的國王,加入這個新的王國,並於1918年12月1日正式宣布成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1929年改稱為南斯拉夫王國。1941年南斯拉夫被德意法西斯佔領。1945年5月解放,同年11月29日新的議會宣布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成立。1963年4月頒布新的憲法,易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1年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馬其頓和波黑等4個共和國宣布獨立後,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根據憲法於1992年4月27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並為原南斯拉夫的繼承者。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從此解體。
北約成立於1949年,創始國為12個。北約最大的一次擴大完成於2004年,共有7個國家加入。克羅埃西亞是繼斯洛維尼亞之後第二個加入北約的前南地區國家。
個。
北約共28成員國。成立時只有美國、比利時、加拿大、丹麥、法國、冰島、義大利、盧森堡、挪威、荷蘭、葡萄牙和英國12個成員國。在過去50多年裡,為了戰略上的需要北約曾先後進行了5次擴充。1952年2月18日,土耳其和希臘加入北約。1955年5月5日,聯邦德國加入北約。1982年5月30日,西班牙加入北約。1999年3月12日,波蘭、匈牙利和捷克三國正式成為北約新成員,北約的成員國增至19個。這被稱作北約第一次東擴。今年3月29日,北約正式接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和斯洛維尼亞7國為其成員國。
最近加入的是阿爾巴尼亞和克羅埃西亞
G. 南聯盟的組成,以及後來的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南斯拉夫實行社會主義,由鐵托出任總統,與蘇聯保持距離之餘,努力發展自己的經濟,使南斯拉夫在東歐國家裡成為比較富有的一員。1980年鐵托逝世,南斯拉夫開始走下坡之餘,國內各民族之間的沖突不斷加劇。在1990年前蘇聯解體之後,各民族開始各自爭取自治和獨立。及至2003年改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之後,南斯拉夫作為國名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
歷史
14世紀時塞爾維亞曾經是巴爾干最強盛的國家之一。15世紀後至19世紀,巴爾干半島在土耳其人的軍事封建統治下。亞得里亞海東岸的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在奧匈帝國和威尼斯共和國的統治下。
1878年塞爾維亞和黑山獨立,相繼成立王國。1918年12月1日,在貝爾格萊德正式宣布成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1929年亞歷山大親王任國王後,國名改為南斯拉夫王國,歷史上首次出現南斯拉夫的國家名稱。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分別被德國、義大利佔領。鐵托領導南斯拉夫共產黨和軍隊,擊敗法西斯,並於1945年11月29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南斯拉夫通過新憲法,並改國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由塞爾維亞、蒙特內格羅(又稱門特尼哥羅或黑山)、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黑(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6個共和國以及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伏伊伏丁)兩個自治省(屬於塞爾維亞共和國)組成。鐵托執政下的南斯拉夫,與蘇聯保持距離,堅持獨立自主和不結盟運動。
南斯拉夫各共和國由於政治背景、宗教信仰、文化傳統和經濟發展上的差異致使各成員國深層次矛盾很尖銳。在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各民族開始各自爭取自治和獨立。1991年-1992年,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黑(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相繼宣布獨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2年宣告解體。原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於1992年4月27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議會兩院分別以多數票表決通過《塞爾維亞和黑山憲章》,從而標志著塞爾維亞和黑山這個國家正式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從此不復存在。2006年塞爾維亞和黑山將決定是否還是維持目前的單一國家,還是分裂為兩個獨立的國家。
南斯拉夫近況
2003年正式解體
科索沃成為聯合國的保護國
前總統米洛舍維奇在海牙國際戰爭罪行法庭接受審判
前總統米洛舍維奇於2006年3月在海牙囚禁室突然逝世
H. 南聯盟是什麼戰爭的事誰勝利了
南斯拉夫內戰指的是前南斯拉夫聯邦解體而引發的民族對立和內戰。從1991年蘇聯崩盤到2000年米洛塞維奇下台為止主要的紛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德國和義大利佔領的多民族國家南斯拉夫在戰後,經由一支民族解放軍的領導者約瑟普·布羅茲·鐵托帶領下成功獨立。成立了這個後來稱其擁有「七國國境、六個共和國、五個民族、四種語言、三種宗教、兩套文字、一個國家」的多樣性國家。 戰後的世界主要由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國家和蘇聯為首的東方共產勢力國家兩大集團對立而開始冷戰。南斯拉夫因為鐵托是共產主義者所以屬於東側的陣營,但是和波蘭、匈牙利或是羅馬尼亞等東歐諸國相比不同的是,南斯拉夫並非成為蘇聯的附庸國或是衛星國家,而是發展成為具有獨自地位的社會主義國家。1980年鐵托在沒有指定繼承人的情況下死去,蘇聯國內也在戈爾巴喬夫的指導下往民主化推進,羅馬尼亞則是將獨裁者尼古拉·齊奧塞斯庫處刑,南斯拉夫也廢止共產黨一黨專政決定實行自由選舉,組成南斯拉夫的各國已經開此醞釀脫離南斯拉夫這個架構。此時,如塞爾維亞的米洛塞維奇等民族主義者開始掌權,身為南斯拉夫中心國家的領導人在米洛塞維奇宣示大塞爾維亞主義,強行將多數阿爾巴尼亞裔的科索沃自治州強行並入塞爾維亞,引發了科索沃在1990年7月宣布獨立,從此南斯拉夫國內就開始了接連不斷的內戰。 1991年6月,文化和宗教上最接近西方國家的斯洛維尼亞經由10天的陸戰達成獨立(史稱十日戰爭)、接下來馬其頓宣布獨立、和塞爾維亞長期不睦的克羅埃西亞也在激戰後宣布獨立。最後1992年波黑也宣布獨立,但是波黑國內的塞爾維亞人又意圖要自波黑獨立而又不斷引起戰火。此外塞爾維亞國內的科索沃自治州也意圖獨立最後和塞爾維亞引發科索沃戰爭。 因為本身過於復雜的歷史背景引發的問題無法完全解決,但是經由北約和聯合國的介入,戰火最後慢慢平息。
I. 想要一些南聯盟的具體資料
南聯盟
國 名: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國名釋義: 意為「南部斯拉夫人」。「斯拉夫」意為「光榮」
別 稱: ----
首 都: 貝爾格萊德 Belgrade
國 花: 桃花
國 樹: ----
國 鳥: ----
面 積: 10.2萬平方公里
人 口: 1054萬人
語 言: 塞爾維亞語
民 族: 塞爾維亞族62%、阿爾巴尼亞族、黑山族等
宗 教: 東正教
貨 幣: 南斯拉夫第納爾
國 慶 節: 4月27日
時 差: 比北京時間晚7小時
氣 候: 溫帶大陸和地中海型氣候
名 勝: 卡列梅格丹古城堡、杜米托爾國家公園、鐵門水電站等
工 業: 機械、化學、紡織、食品等
農 業: 小麥、玉米、向日葵等
礦 產: 石油、煤、銅、錫、鎢、鋁、鉛等
民 俗: ----
行政區劃: 南由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組成。塞爾維亞共和國下設29個州,州下設189個區;黑山共和國下設21個區,無州建制。
簡 史: 公元6~7世紀,部分斯拉夫人越過喀爾巴阡山移居巴爾干半島。9世紀起,開始形成塞爾維亞、杜克里亞(後稱澤塔,即現在的黑山共和國地區)等國家。14世紀塞爾維亞曾是巴爾干強盛的國家之一。15世紀起,土耳其征服塞爾維亞,統治長達近500年;澤塔王朝淪陷,黑山在200年的時間里一直處於土耳其的邊境省地位。1878年柏林會議承認塞爾維亞和黑山獨立。1882年和1910年,塞爾維亞和黑山相繼成為王國。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南部斯拉夫一些民族聯合成立了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塞爾維亞和黑山成為其中的一部分。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意法西斯入侵並佔領南斯拉夫王國。1945年,南人民贏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同年11月29日,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1~1992年,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四個聯邦單位相繼宣布獨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議會通過新憲法,宣布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聯合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地理位置
位於歐洲東南部, 北傍匈牙利,東鄰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南與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接
壤,西南濱亞得里亞海,西依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西北靠克羅埃西亞.
1.2-國家主要地區
地區 序號 地區名 首府 人口 (萬) 面積(Km2) 氣候
1 塞爾維亞 貝爾格萊德
2 黑山(內哥羅) 波德戈里察
3 科索沃 普里什蒂納
4 伏伊伏丁那 諾維薩德
1.3-國家主要城市
序號 主要城市 所在地區 電話
1 貝爾格萊德 塞爾維亞
2 波德戈里察 黑山(內哥羅)
3 尼克希奇 尼克希奇
4 巴爾 巴爾
5 克拉古耶瓦茨 克拉古耶瓦茨
6 尼什 尼什
7 諾維薩德 伏伊伏丁那
8 普里什蒂納 普里什蒂納
9 蘇博蒂察 蘇博蒂察
1.4-國家民族節日
節日 日期 內容
新年 1月1-2日
復活節 4月4日
國際勞動節 5月1日
國慶日 11月29日
萬聖節 11月1日
聖誕節 12.25-26
耶穌升天日 8月15日
1.5-該國加入的國際組織
組織 日期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世界銀行)(IBRD)
國際開發協會 (IDA)
世界貿易組織 (WTO)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
美洲發展銀行(I-ADB)
2.11-概況
國家元首: 佐蘭.利利奇 總統(1993.6.25-)
政府首腦: 拉多耶.孔蒂奇 總理(1994.9-)
議會 議長
聯盟議會主席 博格達納.格盧馬茨-萊瓦科夫(199
公民院主席 拉多曼.博若維奇(1993.2-)
共和國院主席 米洛什.拉杜洛維奇(1992.6-)
2.12-國家元首,政治制度
國家元首:
根據新憲法規定,總統是國家元首,由聯盟議會選舉產生,任期4年,可連任一屆.共和國
總統對內對外代表國家,並就憲法規定的有關國家事務作出決定.
歷任南聯盟共和國總統(1992.6- )
多布里察.喬西奇(1992.6-1993.6)、佐蘭.利利奇(1993.6.25- )
2.13-政府首腦和歷屆政府首腦
歷任南斯拉夫部長會議和聯邦執行委員會(1953年成立)主席(聯邦政府總理)(1977年2月後)
韋塞林.久拉諾維奇(1977.2-1982.5)、米爾卡.普拉寧茨(1982.5-1986.5)、布蘭科.米
庫利奇(1986.5-1988.12)、安特.馬爾科維奇(1989.3-1991.12)
歷任南斯拉夫共和國總理(聯邦執行委員會主席)(1992年7月後):
米蘭.帕尼奇(1992.7.14-1993.3.2)、拉多耶.孔蒂奇(1993.3.2- )
2.14-立法機構
立法機構:
聯盟議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由公民院和共和國院組成.議會主席、副主席和兩院主
席均由選舉產生,任期4年.
行政機構:
南斯拉夫政府是執行機構,由聯邦議會選舉產生,任期4年.
司法機構:
聯邦法院是最高司法權力機關.院長和法院的法官由聯邦議會的聯邦院任免.
憲法法院是裁決法律是否同憲法一致的法院.由院長和13名法官組成,任期8年.不得連
任.憲法法院院長由法官中選出,任期一年.
根據南斯拉夫憲法規定, 南斯拉夫聯盟議會由共和國院和公民院組成.共和國院由塞爾
維亞共和國和黑山共和國議會各選出20名代表組成,負責處理有關及全體公民共同利益的事
務.議員任期4年.
共和國院
主席:斯爾賈.博若維奇(1996年12月-)
公民院
主席:米洛米爾.米尼奇(1996年12月-)
2.15-主要政黨
政黨:
共產主義者聯盟-維護南斯夫運動:1919年4月20日成立,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工人黨,
1920年改稱南斯拉夫共產黨.
1952年改稱南斯拉夫共產主 義者聯盟.1990年11月改為現稱.有成員20萬.
改革者黨:1990年成立時稱「南斯拉夫改革力量聯盟」,1992年改為現稱.
人民激進黨:1881年成立.後停止活動,1990年重建
南斯拉夫社會民主聯盟:1990年成立.
南斯拉夫工人黨:1990年成立.
南斯拉夫民主黨:1990年成立
南斯拉夫綠黨:1990年成立
塞爾維亞農民聯盟黨.
科索沃民主聯盟:1990年成立;
沃伊沃丁那匈牙利族民主共同體:1990年成立;
穆斯林民主改革黨:
自由黨.
全國農民黨.
科索沃-梅托希亞民主行動黨.
桑賈克民主行動黨.
人民黨.
塞爾維亞激進黨.
塞爾維亞復興運動:1990年成立.
塞爾維亞社會黨:1990年塞共聯盟和社盟合並而成.
黑山改革力量聯盟:
民主行動黨:由黑山穆斯林族人和阿爾巴尼亞族人民主聯盟的成員組成
民主聯盟:由黑山穆斯林族人和阿爾巴尼亞族人民主聯盟的成員組成
黑山社會主義者民主黨:1991年由黑山共盟改稱;
平等黨:由黑山穆斯林族人和阿爾巴尼亞族人民主聯盟的成員組成
黑山民主行動黨:斯拉夫穆斯林政黨.
黑山新社會主義黨:1992年由黑山社會主義黨和人民黨合並而成.
2.2-政府機構一覽表
機構名 電話 傳真
外交部
國防部
內務部
財政部
經濟部
交通運輸部
貿易部
司法部
2.21-有關政府機構
南斯拉夫聯盟政府總理由聯盟議會選舉產生,每屆任期4年.總理對議會負責並向其報告
工作.
南斯拉夫聯盟政府(1996年6月改組-)
總理:拉多耶.孔蒂奇
副總理:約萬.澤比奇、烏羅什.克利科瓦茨、尼古拉.沙伊諾維奇
2.3-主要對外關系和外交政策
南斯拉夫聯盟
關稅稅則部分
--------------------------------------------------------------------------------
10.1-關稅稅則
10.11-概況
10.12-海關分類制度說明
10.13-關稅的主要種類
10.2-各種國內稅
10.21-貨物稅
10.22-消費稅
10.23-增值稅
10.24-其他
10.3-其他規定
10.1-關稅稅則
10.11-概況
10.12-海關分類制度說明
10.13-關稅的主要種類
△關稅的種類
對非免徵的進口商品徵收1%的海關證明稅、7.5%的稅收平衡和7.5%的進口附加費.對一
些農產品徵收進口關稅.
*資料來源--《93WHGL》
10.2-各種國內稅
10.21-貨物稅
10.22-消費稅
10.23-增值稅
10.24-其他
10.3-其他規定
南斯拉夫聯盟
服務業部分
--------------------------------------------------------------------------------
7.1-服務業情況
7.2-服務業產值統計
7.3-主要服務行業說明
7.4-交通運輸概況
7.1-服務業情況
7.11-服務業概況
7.2-服務業產值統計
7.21-服務業產值說明
7.3-主要服務行業說明
7.31-通訊
7.32-批發和零售
7.33-金融,保險和房地產
7.34-集團,商業和私人服務業
7.35-政府服務
7.36-旅遊業
7.4-交通運輸概況
7.41-陸路運輸/汽車公路/鐵路
7.42-海運(含港口情況及內河)
7.43-空運(含機場情況)
南斯拉夫聯盟
貿易法規部分
--------------------------------------------------------------------------------
11.1-對外貿易政策
11.11-概況
11.12-經濟法
11.13-知識產權法
11.14-外匯管制
11.2-技術管理
11.21-技術標准和衛生檢疫規定
11.22-商品包裝和標簽規定
11.23-環境保護規定
11.3-進口貿易主要法規及措施
11.31-關稅徵收的方法
11.32-報關手續和單證票據
11.33-進口許可證制
11.4-出口貿易主要法律和措施
11.1-對外貿易政策
11.11-概況
11.12-經濟法
11.13-知識產權法
11.14-外匯管制
△貨幣和匯率
南斯拉夫貨幣為南斯拉夫第納爾.第納爾與德國馬克掛鉤,其固定匯率為13第納爾兌換1
馬克.第納爾與其它可兌換貨幣之間的匯率,根據每日國際市場上德國馬克與這些貨幣匯率
變動幅度套算而定.官方匯率由聯邦執行委員會確定.官方匯率主要適用於:一些緊急進口用
匯;使用私人帳戶中存款支付債務;銀行與客戶之間的外匯買賣.南斯拉夫對外匯交易既不征
稅也不補貼.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均不為防範匯率風險辦理遠期外匯業務.
△外匯管理機構
年度國家外匯政策由聯邦議會制定.國際收支和外匯平衡計劃是該政策的組成部分.聯
邦執行委員會制定有關外貿和外匯業務的總原則.聯邦對外經濟關系部負責部分外貿業務,
如發放進出口許可證以及在必要時制定各種有關限制規定等.聯邦財政部以及各共和國和自
治省的國家銀行行使外匯管理職能.國家銀行規定對外結算方式.
外匯業務須通過指定銀行辦理.指定銀行分為三類:(1)全面指定銀行.此類銀行可以與
其它國家進行外匯交易,並可從事南斯拉夫境內和境外一切外匯業務以及對外貸款(包括擔
保)業務;(2)專門從事對外支付業務的指定銀行;(3)專門從事國內外匯業務的指定銀行.此
類銀行不能在國外開立帳戶,也不能從事國外貸款業務.如涉及國際業務須通過全面指定銀
行辦理.其它指定的外匯營業所只能辦理外幣兌換和旅行支票業務.所有商業銀行和儲蓄銀
行也可從事上述業務.此外,經批準的賓館飯店和旅行社也可辦理外幣和旅行支票業務.
△對外結算貨幣
對與南斯拉夫訂有雙邊支付協定國家的結算,均按協定中規定的貨幣和程序進行.與阿
爾巴尼亞、捷克和斯洛伐克、蒙古和蘇聯所簽支付協定,其結算貨幣為清算美元.
△帳戶管理
1.居民帳戶
南斯拉夫人可在指定銀行開立可兌換貨幣和外幣儲蓄存款帳戶.此類帳戶可存入由國外
匯入的資金,存款利息以第納爾支付.
2.非居民帳戶
在南斯拉夫境外居住的外國人可在南斯拉夫全面指定銀行自由開立可兌換貨幣帳戶;在
南斯拉夫境內居住的外國人和外國代表機構可在任何一家指定銀行自由開立外幣帳戶.
非居民法人和自然人開立的可兌換貨幣帳戶,須以原幣形式存入.此類帳戶資金可兌換
成第納爾用作在南斯拉夫境內的支付,也可兌換成任何一種所需的可兌換貨幣在國外支付.
外國法人和自然人,在某些情況下,如符合有關特殊規定,可在南斯拉夫指定銀行開立非
居民第納爾帳戶.此類帳戶可自由存入經批準的可轉換成可兌換貨幣的第納爾.原則上,帳戶
資金可自由匯出,但資金匯出須建立在互惠原則的基礎上.
除以上規定外,外國自然人可在指定銀行開立外幣或外幣儲蓄帳戶.帳戶分活期和定期
兩種.利息以外幣支付,也可根據存戶要求同時付給外幣和第納爾或全部付給第納爾.
△非貿易外匯管理
1.非貿易外匯收入管理
非貿易外匯收入須在款項收到之日起90天內調回國內.外匯收入可用於支付與國外經濟
組織活動有關的款項,包括購買在國外施工所需的設備和材料.
旅遊者每人每次最多可攜入1,200第納爾現鈔.
2.非貿易外匯支付管理
對所有與進口貿易有關的非貿易支付不實行限制.對其它經常項目的非貿易支付要根據
商業銀行外匯充裕程度而定.
對出國旅遊不提供外匯.
在南斯拉夫工作的外國人,可收取第納爾工資,並可自由地將第納爾收入兌換成外幣匯
出.通過指定銀行支付的外幣工資也可自由匯出.外國人每人每次可最多攜出1,200第納爾現
鈔.
△黃金管理
1968年發行的紀念金幣為法定貨幣.外國遊客可自由攜出或攜入這種金幣,但攜入時須
向海關申報,攜出時須持有在南斯拉夫購買金幣的證明.居民個人可以持有金幣,但不經南斯
拉夫國家銀行批准不準攜帶出境.此類金幣可出售給任何指定銀行.按照黃金飾品和其它黃
金製品.
國內注冊的從事黃金交易的經濟組織,可按照K類商品進口的規定進口黃金飾品,也可自
由出口黃金飾品和其它黃金製品.指定銀行可自由出口金幣.國內新產黃金按國際黃金市場
平均價格出口或出售給國內指定用戶,售價與國際自由市場黃金平均價相同.國內正常使用
黃金的經濟組織可按照各自分行的配額在國際或國內市場購買黃金.
*資料來源--《93WHGL》
11.2-技術管理
11.21-技術標准和衛生檢疫規定
11.22-商品包裝和標簽規定
11.23-環境保護規定
11.3-進口貿易主要法規及措施
△進口貿易主要法規及措施
南斯拉夫將進口商品分為下列三類:LB類-非限制性進口;K類-有配額限制的進口商品;
D類-須經特別批準的進口商品.LB-類商品進口約佔南斯拉夫進口總額的85%.主要包括:葯品
、醫療儀器、出口企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設備和零配件的進口、原油等.上述產品進口可
自動得到其所需外匯.K類商品主要包括:主要的農產品、食品、一些鐵部件、有色金屬和南
斯拉夫企業可以生產的儀器設備等.進口配額(在價值和數量上)由聯邦執行委員會根據不同
商品和不同國家制定,並由南斯拉夫經濟委員會分配給每一個企業.如果企業對上述分配有
不同意見,或者上述分配不符合原則,聯邦對外經濟關系部有權將配額在有關企業中進行再
分配.
D類商品主要包括:國際協定項下的非貿易性商品,如武器、毒品、麻醉劑和藝術品等.
此類商品進口要視個別情況和特殊目的才可以辦理,並須向聯邦對外經濟關系部申請進口許
可證.對來自一些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某些進口商品,根據聯邦對外經濟關系部頒發的
有關地區間貿易協調的有關規定進行.
對從簽有雙邊支付協定的國家進口,按協定中規定的方式進行,其規模根據有關清算帳
戶中資金余額而定.
在南斯拉夫銀行持有外幣帳戶的南斯拉夫籍個人,可使用帳戶中存款進口商品自用或贈
給與其居住在一起的親屬使用.商業銀行不行對商品進口和勞務預付帳款.銀行須憑進口報
關單和勞務項目完成後的發票支付帳款.對生產設備所需的半成品以及投資項目所需的設備
和零配件的進口可最多預付30%的貨款.
11.31-關稅徵收的方法
11.32-報關手續和單證票據
11.33-進口許可證制
11.4-出口貿易主要法律和措施
南斯拉夫聯盟
商旅指南
--------------------------------------------------------------------------------
15.1-市場概況和消費
15.2-風俗習慣和禁忌
15.3-旅遊須知
15.4-消費結構表
15.1-市場概況和消費
15.2-風俗習慣和禁忌
風俗習慣
【咖啡】 南斯拉夫中部,有一種風趣的婚俗。男子到女家求婚時,主人以咖啡相待,如
果是甜的,就意味著可以訂婚,如果是苦的,那便是拒婚的表示。
電源規格:
交流電,50赫茲;220/380伏特.
氣候:
南斯拉夫四季氣候分明,因其國內山地較多,西南面臨亞得里亞海,因此各地區的氣候大
不相同.
亞得里亞海沿岸地區,為地中海型氣候,夏季乾熱,冬季溫暖.一月平均溫度為5-9℃,7月
的平均氣溫為22-25℃.
其他較內陸地區為典型歐洲大陸型氣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熱.
15.3-旅遊須知
15.31- 出入境手續
出入境
簽證:
根據協議,持用外交、公務、因公普通護照者免辦簽證.
通關手續:
廠商隨身攜帶的展覽品、禮品等入境前需備妥清單及發票,以便辦理保稅或完稅手續.
外匯管理:
南斯拉夫自1990年1月1日起實施新的貨幣單位,1個新第納爾=10,000舊第納爾.
15.32- 通訊交通
通訊交通
前往路線:
北京-貝爾格萊德
通訊:
南斯拉夫對外通訊尚稱便利,其對西歐各國大都可以長途電話直撥.
電話費:
市區:每次通話需0.9第納爾,必須用特殊硬幣,可在任何南斯拉夫的郵局兌換.
此外下列電話可供緊急時使用
1.警察局撥92(全國通用)
2.消防隊撥93(全國通用)
3.救護車撥94(全國通用)
4.醫療中心(貝爾格勒)撥4449 555
交通:
乘Simplon Express快車可由巴黎直達貝爾格萊德,由慕尼黑搭Yugoslauia Express或
由威尼斯搭乘Venezia Express亦可進入南斯拉夫.
公路交通:可由維也納或布達佩斯開車前往,由維也納至南斯拉夫北部的Slovenia省僅
需3小時,至貝爾格萊德約需12小時.由布達佩斯前往貝爾格萊德約需10小時.
南斯拉夫境內航空以貝爾格萊德為中心點,以其國營航空公司JAT的班機與各主要城市
連接,主要城市為:
鐵托格勒(Titograd),普里什蒂納和里耶卡(Pristina,Rijeka).
由機場至各城市市中心,並無Limosine,一般而言必須搭乘在機場攬客的計程車.由貝爾
格萊德機場至市中心約為150-200第納爾.晚間10點以後,星期六、日及國定假日則加收30%.
在貝爾格萊德市區,計程車基本收費為7第納爾,每跳一公里加收6.5第納爾(假日等每公里收
10第納爾),公共汽車收費2第納爾,貝爾格萊德共分4區,每跨一區加收2第納爾, 公共汽車由
早上4點至晚上12點均有班車.
15.33- 食宿和購物
15.34- 其他(著裝,辦公時間,觀光等
旅遊觀光
觀光勝地:
貝爾格萊德
1.Knez Mihailova大道
為行人徒步區,道旁商店林立
2.Skadarlija大道
下班後,觀光客及當地居民休憩場所,餐廳多.
3.Bulevav Revolucije革命大道
與共和國廣場比鄰,為重要辦公大樓區
4.Marsala Tita鐵托將軍大道
5.Kalemegdan公園
公園內古跡多,據稱具有2000年歷史,園內有博物館,紀念碑等.
Zagreb
1.共和國廣場(Trg Republice)
2.鐵托元帥廣場
【貝爾格萊德】
南斯拉夫的首都貝爾格萊德是歷史悠久、風光綺麗的濱河城市.人口147萬.貝城是全國
最大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有機械、化工、紡織、皮革、食品等工業部門.擁有全國最大
的航空港和內河航運港.
巴爾干之鑰、斯卡達利亞
2000多年前這里已初具城市規模,8世紀前、14-19世紀曾遭受異族統治,命運多蹇.貝爾
格萊德坐落在多瑙河和薩瓦河交匯的地方,扼多瑙河與巴爾干半島水陸交通要沖,戰略地位
重要,向稱"巴爾干之鑰".碧波粼粼的薩瓦河兩岸分別是舊城和新地.新城道路寬廣筆直,綠
樹蔥蘢,現代化建築鱗次櫛比、千姿百態.薩瓦中心全部用玻璃建造,陽光下發光閃亮,是歐
洲著名的國際會議中心.舊城街道狹窄地勢起伏,建築古香古色.主幹線兩側布弄著共和國廣
場、馬克思--恩格斯廣場、貝爾格萊德大學等.老城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古老的文化街--斯卡
達利亞大街.街口旗幟上的草帽、手杖、鮮花是斯卡達利亞的標志."三頂帽子"和"雙鹿"咖
啡館當年是愛國文人聚集之地,現在舊貌依存.每年4月這里都要舉行聯歡活動.米哈伊洛大
公街也是一條古老的街道,街道狹窄,兩側商店林立,是商業中心.卡萊梅格丹古城堡是羅馬
時代的建築.現辟為公園,園內的多利安式圓柱建於1928年,又名勝利者紀念圓柱,常作為貝
城的象徵.
15.4-消費結構表
南斯拉夫聯盟
經貿機構部分
--------------------------------------------------------------------------------
16.1-進口商協會
16.2-駐華使館
16.3-駐華商務處
16.4-華駐外使館
16.5-CCPIT駐外代表處
16.1-進口商協會
16.2-駐華使館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大使館 郵編 100600
地址 三里屯東6街1號
No.1,Dong Liu Jie,San Li Tun
單位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大使館
Embassy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電話: 65323516 65321693 65 電傳: 22403 AMBYU CN
傳真: 65321207 電掛:
16.3-駐華商務處
16.4-華駐外使館
駐南斯拉夫使館 郵編
地址 TRESNJIN CVET 3. 11070 NEW BELGRADE.
YUGOSLAVIA
單位 駐南斯拉夫使館
電話: 38111-222-3251/2397 電傳:
傳真: 38111-130-983 電掛: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 郵編
地址 VASILIJA GACESE 5,11000 BELGRADE,YUGOSLAVIA
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
THE ECONOMIC AND COMMERCIAL COUNSELLOR'S OFFICE OF THE
EMBASSY OF P.R.CHINA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電話: 0038-111-651630 電傳: 12492 CNCCO YU
傳真: 0038-111-650726 電掛:
16.5-CCPIT駐外代表處
J. 何謂南聯盟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簡稱南聯盟)於1992年4月27日宣布成立,由前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共和國和黑山共和國組成。南聯盟位於歐洲巴爾干半島中部,國土面積102 173平方公里(略大於我國的浙江省),為前南斯拉夫面積的39.94%。塞爾維亞共和國面積88 361平方公里,佔南聯盟領土的86.5%;境內有兩個自治省:北面的伏依伏丁那和南面的科索沃。黑山共和國面積13 812平方公里,位於西南部,占國土面積的13.5%,瀕臨亞得里亞海,有293.5公裏海岸線。南聯盟的鄰國有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共7個國家,國境線全長2585.2公里。
南聯盟的塞爾維亞北部是多瑙河、薩瓦河、蒂薩河三大河流經的平原地區,是最重要的農業區,是著名的糧倉;多瑙河以南地勢逐漸升高,耕地減少,草地和天然牧場面積則逐漸增加,有摩拉瓦河貫穿於中部,形成以丘陵和山地為主的河谷地帶,是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西部的德里納河與波黑交界。黑山境內則多為崇山峻嶺。塞爾維亞南部的傑拉維察峰是全國最高峰,海拔2656米;黑山境內最高峰是博博托夫庫克峰,海拔2522米。黑山境內的澤塔河和莫拉查河流向亞得里亞海,而斯庫台湖則是全國的最大湖泊,面積369.7平方公里。
南聯盟地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均溫度為11-12℃,年降水量北部為550-650毫米,山區為800-1200毫米,博卡科托爾斯卡海灣地區為歐洲降水量最多的地區(5300毫米左右)。塞爾維亞北部的伏伊伏丁那地區農業發達,有少量石油和天然氣;中部以及南部的科索沃地區礦產資源豐富,盛產銅、鋁礬土、鉛鋅礦、褐煤、鐵等。南聯盟的水力資源豐富,已建成的水電站年發電能力為100多億千瓦小時。全國森林覆蓋率為28%,木材蓄積量為3億多立方米。
南聯盟的農用土地資源較豐富,對發展農業生產具有天然的優勢。南聯盟全國的農用土地面積為620多萬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60.9%,高於歐洲平均水平(47.1%)和世界平均水平(36.6%)。長期以來,農用土地的面積相當穩定,1955-1995年的40年內,農用土地只減少了1%,耕地面積減少了1.5%。按人口平均的耕地面積為0.39公頃,高於歐洲和世界的平均水平。1996年南聯盟的農用土地為622.5公頃,其中耕地佔59.6%,果園佔4.3%,葡萄園佔1.4%,草地和天然牧場佔34.2%。
據1991年全國人口普查,全國人口為1 040萬人(占前南斯拉夫的44.3%),其中塞爾維亞共和國977.9萬(佔94.1%),黑山共和國61.5萬(佔5.9%)。南聯盟居民中的民族構成是:塞爾維亞族佔62.6%,阿爾巴尼亞族佔16.5%,黑山族佔5%,匈牙利族佔3.3%,斯拉夫穆斯林佔3.2%,此外還有茨岡(吉普賽)、克羅埃西亞、斯洛伐克、馬其頓、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維尼亞、土耳其等少數民族。官方語言為塞爾維亞語。南聯盟的首都是貝爾格萊德,人口117萬。塞爾維亞共和國首府也設在貝爾格萊德,諾維薩德(人口約18萬)、普里什蒂納(人口約15.6萬)分別是兩個自治省的省會;黑山共和國的首府是波德戈里察,人口12萬。
二次大戰後,前南斯拉夫工業的迅速發展,農業人口迅速減少。在南聯盟地區,1948年農業人口佔72.3%,1961年為55.6%,1991年下降到17.3%。1991年南聯盟的農業人口為173.8萬,農業勞動力為106.1萬,佔全國勞動力的24%。在農業人口中,20-59歲的勞動力佔46.7%,由於部分19歲以下和60歲以上的人也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因此農業人口中勞動力比重較高(61.1%),男性勞動力為男性農業人口的70.5%。
1990年,南聯盟地區的社會產值占前南斯拉夫的38%左右。在南聯盟經濟中,塞爾維亞共和國佔95%,黑山共和國佔5%。1990年南聯盟地區的社會產值約合265.9億美元,人均2530美元。其中工礦業佔42.5%,農林業佔18.2%,建築業 佔6.5%,交通郵電業佔8.7%,商業佔15.4%,飯店旅遊業佔1.7%,其他行業佔7%。
1991年,南斯拉夫發生武裝沖突而解體,各共和國之間經濟聯系中斷,經濟開始大幅度下降。1990年代,南聯盟一直在困境中求生存。1992年南聯盟成立後,因波黑戰爭而遭受國際社會嚴厲制裁和封鎖,經濟加速下滑,1993年社會產值已降至1990年的44%,並出現了世界史上罕見的惡性通貨膨脹。1994年南聯盟實行了以重建貨幣體系和恢復經濟為主要內容的穩定經濟政策,生產開始回升。1995年底,國際社會部分地停止了對南聯盟的制裁,1996年11月完全取消了制裁,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經濟環境。南聯盟的社會產值繼1994開始恢復性增長後,1997年已恢復到1990年的54.2%,約合180億美元,年平均的通貨膨脹率為18.5%。
1999年上半年,北約對南聯盟進行了長達78天的狂轟濫炸,據估計,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超過1000億美元,使飽受制裁之苦的南聯盟經濟雪上加霜。1990年,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的人均國民收入約為3000美元,1998年下降到1640美元,1999年僅為僅為9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