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國到底是一個什麼國家它有哪些過人的地方他在歐盟的地位如何
4、1949年至今,德國合作社的現代發展階段。 在此階段,德國合作社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進行了一系列既符合國內情況又適應時代趨勢的實踐和調整。 1949年,德國萊弗森合作社聯盟獲得了合作社的審計權,並且完成了多層級、分權式的合作社聯盟結構。為了加強合作社工作,萊弗森合作社聯盟還在一些重要領域設立了一系列專業委員會,如組織及聯盟委員會,審計、法律及稅收委員會,商品購銷委員會,金融委員會,牛奶、禽蛋水果及蔬菜加工委員會,葡萄酒委員會,畜產品委員會,勞動及社會權利委員會等等,分別主管各方面工作。 其間,一則,隨著德國經濟發展,農業人口不斷減少,合作社及其成員也不斷減少,而且不少社員並非來自農業,而是來自與農業相關的行業。二則,由於農業合作社的資金融通通常通過信貸合作社進行,因此,信貸合作社在德國農村經濟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而且,德國還有一定數量的所謂「兼營商品供銷業務的信貸合作社」,它們都是帶有萊弗森合作社思想印記的綜合性合作社,也是德國目前較多具有農村特點的信貸合作社。三則,與農業生產領域的多樣化相對應,德國農業合作社基本上都是農業各領域的專業合作社,如購銷、牛奶、水果、蔬菜、園藝、葡萄、牲畜、肉類等商品及經營合作社。 1971年12月,農業合作社萊弗森聯盟與舒爾茨—德里奇手工業、商業合作社聯盟實行聯合,成立了「德國萊弗森合作社國家聯盟」(簡稱「DGRV」)是德國信貸合作社、農業合作社和手工業合作社的最高機構。 1989年東西德統一時,給原東德地區的合作社帶來沖擊,消費合作社垮掉60%,存活的40%也處境困難;不過,近些年來,在政府引導下,原農業生產合作社主要轉化和改造成了現在的農業合作社和有限責任公司。至1999年,德國東部農業企業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約有2900家建立在私法基礎上的法人實體,其中,1190家注冊合作社、1579家有限責任公司和200家其他法律形式的法人實體。 而原西德地區的合作社雖然基本上沒有受到德國統一的影響,但面對市場競爭的挑戰也不得不進行必要的調整改革。 目前,截至2006年12月31日,德國大約有5,400家合作社企業,主要分布在以下三大領域:(1)農業。3188個基層合作社和中心合作社、1個全國聯盟(DRV),2006年銷售總額約為3830萬歐元。(2)銀行業。1255個基層合作社和2個中心合作銀行(DZ-BANK AG 和WGA-BANK AG)、一些專門的金融機構以及1個全國聯盟(BVR)。(3)小規模工商業和服務以及消費。1104個合作社和14個中心機構以及2個全國聯盟(ZGV和ZdK)。這些各類合作社共計有1760萬成員(在8000萬居民中)。德國有8個地區審計協會和6個專門審計協會。德國萊弗森合作社國家聯盟(DGRV)有若乾地區級和全國級的培訓中心。由此,德國的合作社按商業活動分類,並形成一個有機的、獨立的、具有三大層級(基層性、區域性和全國性)的合作社聯盟體系。 從總體上看,德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農村地區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合作社的作用和貢獻。在今天,整個德國的經濟結構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全球化趨勢也日益加劇,然而,在區域性合作社企業和全國性合作社企業以及整個合作社聯盟體系的支持下,基層合作社仍然是德國經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德國的農業合作社遍布德國農村地區,為農民提供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以及信貸、農資供應、咨詢等服務,成為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組織載體。德國80%的農場主參加了各類合作社,農業合作社的市場佔有率在肉類、穀物類和蔬菜類以及奶製品類的交易中分別達到了30%、50%和75%。農業合作社2006年的銷售總額達到了383億歐元。農業合作社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和銷售的組織化和產業化程度,有利於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而且在促進德國農村和地區發展,提高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等方面發揮了個體農民和國家都不可替代的作用。
德國農業合作社發展的主要特點
考察德國農業合作社140多年的發展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德國農業合作社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明確的法律基礎 自1867年德國制定第一部《合作社法》以來[1],德國合作社(包括農業合作社)就一直在明確的法律基礎上發生、發展、變化和調整。德國合作社法作為與公司法同等重要的主體法,是法律體系中一項不可缺少的基本法。德國合作社法是綜合性的,不分行業地規范、調整各種不同類型合作社組織的經濟行為。最新的德國《德國經營及經濟合作社法》對合作社的法人地位、法律責任、社員出資、組織治理、盈餘分配、法定審計、解散清算諸多問題做出了詳盡的規定。其主要內容為: (1)合作社是成員數量不限,以增進成員的收益和經營為目的,並通過共同的業務活動來實現這一目的的團體。 (2)合作社適用商法典意義上的商人。換言之,德國將合作社定位為企業類型的一種,成立時注冊機關是地方基層法院。 (3)合作社僅以合作社資產向債權人承擔債務。合作社在章程中應明確社員個人是否應以私人財產來對合作社債務負責。 (4)社員數量至少3名。 (5)社員加入合作社要有一次性投入,具體金額及其使用及分配辦法在合作社章程中要有明確規定。 (6)合作社實行民主管理,實行董事會、監事會和全員大會分權制。社員一人一票。章程可為對合作社經營做出特殊貢獻的社員設置多票權,最多可為三票。董事會和監事會至少分別由2人和3人組成,由社員大會選舉產生,且只能由社員擔任。超過1500名社員的合作社可以在章程中規定組成社員代表大會。 (7)年度盈利或虧損均應向社員分配。通常按社員股金比例分配,也可由章程規定採取其它分配方式。 (8)合作社成立前須經當地合作社審計協會審計通過,成立後必須加入所在地區的合作社審計協會,並接受定期審計。至少每兩年必須對合作社的設施、財產狀況以及經營管理,包括對社員名單的管理,進行審計。對資產負債表合計超過二百萬歐元的合作社必須每年審計。等等。 2、健全的農村金融 德國合作社的起源之一就是信貸合作社。其後,在德國合作社特別是農業合作社發展過程中,合作金融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天,德國的合作金融組織已經形成遍布城鄉的合作金融組織網路和健全的合作金融管理體制。 就成員數(約1600萬)和客戶數(約3000萬)而言,萊弗森合作銀行(Volksbanen and Raiffeisenbanken,簡稱BVR)和1255家合作銀行構成德國合作社運動中規模最大的銀行集團。包括兩家合作社中心銀行[2]在內,它們已經形成了一個具有13765家分支機構的銀行網路。作為一個銀行體系,它們向成員,同樣也向一般客戶提供高水平、全方位的銀行服務。 德國合作銀行體系是一個具有三級層次結構的分權型組織。首先,1225家合作銀行及其分支機構(2006年的交易總量約為6080億,其中成員上繳資金為93.4億)構成了該體系堅實的基礎層。該體系中還包括214個萊弗森商品供銷合作社[3],一同在DGRV中參與銀行業和商業活動。今天,合作銀行體系的貸款業務和儲蓄業務的市場份額分別佔到了20%和25.5%。其次,合作銀行體系的第二層級由一個區域性中心銀行(WGZ BANK)和一個區域性銀行業務中心(DZ BANK)組成。該層級的作用主要是保持基層合作銀行的資產流動性平衡,推動資產流動和融資,處理國際貿易業務。目前,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成員和客戶的利益,也出於適應德國銀行業整體性變革的需要,該層級正處於將區域性銀行和一些基層性合作銀行逐漸合並的過程中。在德國合作銀行體系的頂端則是德國中央合作銀行,基層性合作銀行和區域性合作銀行都是其股東。當然,該層級還包括很多提供專門金融服務或其他專業服務的相關機構。德國合作銀行體系中的所有企業都是區域性合作社審計協會的成員,同時也是全國聯盟(DGRV)的成員。 100多年來,盡管德國的經濟體制和銀行體制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合作銀行仍然堅持合作制的組織結構和為社員服務的宗旨。合作銀行的股東也就是合作銀行的主要客戶,合作銀行的業務緊緊圍繞客戶需要來開展,中央合作銀行把推動合作體系的健康發展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不過,事實上,一方面,目前德國合作銀行在金融業務上與其他商業銀行並無多少區別,在政策上也已無什麼優惠,對股東服務與其他客戶更無明顯差異。另一方面,德國合作銀行依然具有一些隱約的合作制特點:其一,合作銀行體系保持相互獨立又聯合發展的格局。各級合作銀行都是自主經營、自我管理的獨立法人,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同時,各級合作銀行又通過自下而上的持股和自上而下的服務實現了經濟上的聯合,形成了強大的合作銀行體系,發揮了整體優勢。其二,由於合作銀行的網點(特別是基層性合作銀行和那些商品供銷合作社)比其它商業銀行更加接近農村和農民,因此,更能為農民(多為基層性合作銀行或商品供銷合作社的股東成員)服務。
㈡ 歐盟國家為何憂心德國做大
德國紀律性極強,一旦做大不好控制
㈢ 德國為什麼能在歐盟之中作為領頭羊的原因
這就要從德國的文化說起了 眾所周知 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動國家 其原因就是德國的科技 經濟 和工業實力要優於歐洲的所有國家。德國的文化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日耳曼民族和其他歐洲民族不太一樣 特點是 對自己的工作特別的專注和嚴謹 注重品質 德國人是公認的比較嚴肅的民族 德國人極少開玩笑。另外德國的工業和科技雖然在二戰被破壞了 但是它的深厚的基礎要比其他國家強的太多 二戰的德國尖端科技 領先其他歐洲國家將近10年 如今的德國綜合實力遠遠高於其他歐盟國家 領頭羊實至名歸
㈣ 德國不同意歐盟從2035年起禁售燃油車的計劃,德國有哪些顧慮
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周二表明,德國不容易允許2035年嚴禁在歐盟地區市場銷售燃油車的計劃。林德納在接納德國工業協會訪談時表明,燃油車將持續存有利基市場,因而禁令是不正確的。
歐盟的計劃正面臨多方的公開批評,為了更好地使該計劃得到根據,好像必須處理計劃對各國經濟導致的危害。法國較大的汽車勸說團隊LaPlatformeAutomobile可能,到2035年,該領域可能會喪失10萬只崗位,占其人力資本的一半之上。該公司預期,要實現歐盟的總體目標,必須在技術水平和基礎設施建設層面項目投資210億美金。德國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據報道,德國83萬只與汽車有關的加工製造業職位含有十分之一在未來十年內很有可能遭遇風險性。歐盟計劃的最後確定將在未來幾個月由各會員國作出裁定。
㈤ 德國反對歐盟「2035年禁售燃油車」計劃,你是如何看待此計劃的
從現在許多消費者置換汽車周期上,從二手車市場,二手汽車交易的信息反應映上看。城市年輕消費者基本上選擇每六年一個周期,更換一輛汽車。其用意是私家車過了六年以後才上線年檢,導致汽車剛到年檢分界線,就把汽車賣出,規避年檢的煩惱。
我們大多數人現在的車都是燃油車也有少部分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遇到假日高速大堵車估計只有趴窩的份,因此人們出行遠門燃油車為主。我認為目前的燃油車還可以再開至少十五年左右。
㈥ 二戰後,歐洲人如何看待德國人
二戰後,德國做的很好,他們承認國家中那些納粹、那些敗類,他們為此感到羞恥,這種認識也成為了他們整個民族的觀念,而且,他們虔誠的向受害國賠罪,賠款!所以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德國是個友好,熱愛和平的德國,而反觀日本,其政府對其醜陋的歷史遮遮掩掩,欲蓋彌彰,拒不承認戰爭責任,更談不上賠款,影響了中日兩國人民的交流,隔閡與分歧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多,這種不了解和不信任加深了相互之間的仇視。
㈦ 歐盟的三個大國,英國德國法國的人民互相怎麼看待對方
英國人
英國人覺得法國的東西挺高端,任何產品有個法國名都頓時高一檔次,尤其是在吃喝上。有次跟愛開玩笑的英國小胖哥聊天,他問了個挺惡心的問題,說如果你的尿會變成一種飲品,那你希望是什麼。我隨口說了昨天剛喝完的Cidre de Normandie(諾曼底蘋果酒),他立刻驚呼,哇塞你逼格好高... 其實這跟國內產品愛用外語名是一樣的。
英國的外語教育差勁的要命,但惟獨對法語情有獨鍾,覺得法語聽上去很性感,認為會說法語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社會地位比較高。但有趣的是,英國人卻覺得在英國的任何外國人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都是理所當然的,他們絕對不會因為你是外國人而在英語上遷就你,文化和語言的自信(自傲)非常強。
但他們對法國人的印象有好有壞。一方面覺得法國人浪漫有品味,但又覺得他們不靠譜,比較吵鬧,愛扎堆,英語一般都有比較重的口音讓人聽不太懂。一般英國人跟法國人能當好朋友的比較少(其實英國人跟包括英國人自己在內的任何國家的人當很要好的朋友都不容易)。
幾年前學校的夏日舞會最後的項目是去club跳舞,我跟法國好基友一起跟英國女生們跳,有個英國女生喝多了,英國人喝多了那不是一般的瘋。她一邊跟法國好基友調情一邊對他說:講法語給我聽!然後基友描述他說法語時那女生表情簡直像是快高潮了。。。結果後來那個女生又不停的給我抱怨,他怎麼只說法語啊我聽不懂。。。
英國人對於德國人的印象還可以,總體來說覺得德國人做事一板一眼,說話特別直接完全不拐彎,干凈整潔,比較嚴肅缺乏幽默感。他們做事比較靠譜,守時,這點跟英國人比較像。我在德國碰到的英國人也覺得在德國生活很舒服很適應,跟在家生活差不多。
法國人
法國人對自己民族,語言,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非常的強。但是有趣的是,他們有時也覺得名字里帶英語,跟英國沾邊的東西比較高檔。比如說在法國經常能看到「英國人酒店」「倫敦酒店」之類的名稱。法國朋友說法國人覺得酒店名字似乎帶「倫敦」兩個字逼格就高了,看來外來詞語自帶逼格還真是全世界都一樣。
法國人說話比英國人直接很多,但沒有德國人直接,更沒有荷蘭人直接。跟英國人不一樣,他們很容易就能跟別人打成一片,很熱情。但是前提他們要互相認可,所以起碼語言交流不能成問題,有幽默感,有活力比較瘋狂一點最佳。他們覺得英國人表面上很好很有禮貌,但都有點裝模作樣虛情假意,說話不直接,不熱情。我的法國朋友們中能跟英國人當好朋友的也寥寥可數。他們喜歡嘲笑英國人說法語的英國口音,卻覺得自己說英語時濃濃的法語口音不是什麼壞事,是個人民族文化的認同。他們也覺得德國人嚴肅,一板一眼,缺乏趣味不夠熱情不好玩。他們之中不少人覺得德語很難聽,法語是世上最優美的語言,甩德語幾萬條街。
有次跟法國基友和德國妹子一起喝酒聊天,我腦子不知抽了哪根筋竟然問起他們二戰的事情。結果場面有點尷尬,法國哥們說,對於德國人和法國人來說這不是一個很好的話題,於是我臉一紅趕緊轉移話題。但是總體來說二戰對於當代英法德的普通民眾之間的態度和關系已經幾乎沒有任何的影響了,這些也都是很敏感的話題。
我認識的法國人有時候也瘋狂地讓人目瞪口呆。有一次在朋友家開party,有一群法國朋友喝多了,不僅大吵大鬧,而且有兩個傢伙竟然從二樓的窗戶往街道上扔玻璃瓶,玻璃瓶在人行道上碎了一地,還砸到了兩輛車。。。結果那群人拍拍屁股走了,還順便踢翻了人行道上的油漆桶。到了早上,還留在屋子裡的人被鄰居吵醒並要求徹底打掃街道,否則報警。於是無辜的住戶們只能開始掃街。。。
德國人
德國人做事真的很認真很靠譜,很多事情都提早很久就開始計劃安排好。去德國演出一般提早一年以上就定好了,酒店也基本一年前就預訂好。同住的兩個德國室友也很乾凈整潔。總體來說,德國年輕人待人非常的友善。但是其實有時能夠感覺到他們心中仍然對於二戰有無形的包袱。他們在很努力的友善待人,以改變以往人們對於德國的刻板印象。而且有時他們自己會主動談起二戰時候的事情,然後說當時納粹多麼喪心病狂泯滅人性人神共憤。我的德國室友製作了一張公共空間清掃表格,我開玩笑的說了一句,這個還真嚴謹真「德國」,結果室友顯得很不開心,說我說的這種精確和嚴謹是納粹在集中營迫害猶太人時記錄資料的態度,並不是「德國」的態度。我當時趕緊道了歉然後再也沒在她面前表揚過德國人嚴謹認真。
德國人對於法國人的態度與英國差不多,槽點也都是不靠譜,吵鬧,外語差,自傲。他們對於英國人看法還不錯,就是覺得英國人說話拐彎太多了,跟英國人說話很累,半天不明白對方到底想要什麼。
最後吐槽一下德國人說話不拐彎。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老房子都有上百年歷史,牆板很薄隔音差,但仍然有很多人住在這種房子里,我就是其中之一。我剛搬進去現在這個房子的第一天晚上,當時感冒了晚上睡不著於是去了三次廁所,根本沒意識到這老房子隔音這么差,走路地板都會咯吱響,於是回來的時候正常的把門關上了,沒有小心翼翼的關但也沒有摔門。住在隔壁房間的德國室友兼同學同事在我第三次去完廁所半夜三點的以後就給我發信息說,哥們,你上完廁所能不能別大力摔門,我半夜醒來就睡不著了。。。玻璃心的我看到這條信息手就開始發抖。從此我上廁所都只敢掂著腳去了。但後來發現,只要有任何不滿,他都會立刻告訴我,但是他不會生我的氣也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關系,
㈧ 如何看待德國財政部長不同意歐盟從2035年起禁售燃油車的計劃
據金融時報媒體放出的消息,當地時間21日,德國財政部長在德國工業聯盟舉行的活動上表示:德國政府不會同意歐盟從2035年開始停止銷售燃油車的計劃。因為他認為除歐盟外,其他地區的汽車製造商將會繼續銷售燃油車;德國認為歐盟從2035年禁售燃油車的計劃條件不成熟。
事件的起因是去年8月,歐盟委員會公布了逐步淘汰燃油車內燃機的計劃,這項議案在6月8日獲得了通過。作為歐洲最古老的汽車工業大國,德國的態度卻大相徑庭。一方面,以大眾,賓士為代表的車企贊成這一舉動的執行,但德國汽車行業認為電動車對市場和消費者沒有好處。
㈨ 歐盟最「自由主義」的國家是德國,它們到底自由到什麼程度
在歐盟國家,對於個人的一些「不良」的行為,比如說抽煙啊,喝酒啊,都有很嚴格的管控,甚至對生產這些產品的公司予以重稅,但是在德國卻沒有這方面的要求,不但稅負很輕,甚至可以公然投放廣告。
德國這一作法看似和他們嚴謹的作風不搭,其實這正反應了政府作風的嚴謹,相對於管控嚴格的國家來說,不但管控效果有限,還滋生了大量黑市與腐敗,更是損害了廣大貧窮階層的利益,而德國的「自由主義」反而有效的避免了這一現象。
㈩ 歐洲第一工業強國的德國,為什麼經濟能夠如此強勁
德國作為歐洲第一工業強國,我們所熟悉很多的手錶、汽車都是 源自德國的,德國的經濟的強勁很大程度上還是依據當時工業革命的福利還有在二戰中的受益。而且德國就注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大規模推行義務教育也讓經濟發展得到一個很好的保障。
最後在對於美國和蘇聯的冷戰時期,美國在對於德國也是支持了很多。美國在馬歇爾計劃中對聯邦德國進行了大量援助,在技術、金融、設備等方面對德國進行大力扶持,德國經濟迅速復甦。聯邦德國被納入北約,從此搭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快車,戰後僅10多年,聯邦德國經濟就重新成為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