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國投資移民福利有哪些
1. 全民免費教育福利
所有德國境內所有孩子,不管其父母是不是德國公民,都享受公立幼兒園,小學,中學和大學免費教育。進入大學階段(包括本科和碩士),根據父母收入情況,可以申請助學金,一個月有從200到800歐不等的教育補貼。進入博士階段,和僱主簽訂正式合同,根據專業和合同的不同,可以拿到每個月1000-2000歐不等的補貼。
小貼士
無論是以法人簽來德國注冊公司,員工簽還是歐盟藍卡移民德國者,在有家庭的情況下,應為家人孩子盡早辦理家庭團聚簽證。一方面德國公立幼兒園位置緊俏,應趁早申請;另一方面德國幼兒園會優先讓給年紀更小的孩子。如果孩子年滿16周歲,則不能以家庭團聚的方式前來德國,只能通過留學的方式,而留學成功率沒有家庭團聚成功率高,周期短。
2. 社會基本保障
醫療保險
所有在德居居住的人都必須投保醫療保險。德國的醫療保險體制是一種公共保險體制,根據個人的收入情況確定公共保險費用。德國的醫療保險分公立保險和私立保險。在校學生,公司職員必須投保公立醫療保險。其中公司職員的醫療保險費用由僱主和職員共同承擔。醫療保險機構支付治療費用,此外還有葯品、輔助工具、住院醫療費用及衛生預防措施,看牙醫時補牙拔牙等大部分費用也由醫療保險機構承擔。此外,保險機構還承擔療養的全部或部分費用。
小貼士:
無論您是持有歐盟藍卡、法人簽證、員工簽證或者家團簽證,入境德國之後都應該立刻加入德國保險,否則無法在德國進行延簽,而達到移民的目的。中德商橋會根據申請人的不同情況,建議申請人參加性價比最高的醫療保險。
養老保險
法定養老保險是德國社會福利保障的支柱,保障職員退休後有一個安詳無憂的晚年生活。德國根據法律規定,所有受雇員工都必須參與養老保險,而自由職業者(包含自主創業,企業經營者和自主經營者)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參與養老保險。
小貼士:
移民德國後,累計繳納滿5年可在退休年齡後按月領取養老金。准備在德國永居者,建議積極投保養老保險。
護理保險
一旦投保人生病在家休養,需要專業醫療人員護理,醫療保險公司將派遣護理人員在投保人家中提供全面護理以及基本生活護理。
小貼士:
2016年的長期護理保險費為收入的2.35%,由公司和員工各支付一半。年齡滿23周歲且沒有子女的員工的長期護理保險費為收入的2.6%。由於德國高昂的人工成本,中德商橋建議申請人積極參與護理保險,投保人的年齡越小,保費越低。
失業保險
所有受雇員工都必須參與失業保險,失業保險費用由雇員和僱主各承擔一半。領取時長和金額根據申請者失業前交保險的年限和具體的工資情況。失業金通常為在職薪水的60%(如果有1個孩子則為67%)。失業金獲取時限視年齡而定。
小貼士:
當獲得永居後停止工作,可向德國當地政府提出申請失業金。中德商橋提醒通過在德國注冊公司移民德國的中國投資者:參與失業保險,每月支付少量失業保險保費,若將來企業運行狀況不良,則也可像雇員失業一樣領取失業金。
3. 其他福利
生育金
生育津貼是政府給產婦的補貼。一般可以拿到休產假前三個月稅後工資的平均值,其中保險公司每天支付13歐元,剩下的由僱主補足。
小貼士:
中德商橋提醒您:如果懷孕時未成為法定醫療保險的成員,如私立醫療保險成員,家庭主婦,自由職業者,個體戶,學生,公務員等,可以申請一次性補助210歐元。關於申請的具體步驟,歡迎咨詢中德商橋,訪問中德商橋官網,中德商橋德國團隊為您提供最到位的私人服務。
家長金
在德國生小孩的父母可以從德國政府領取家長金,用來彌補照顧小孩期間損失的工作收入。如果申請人在寶寶出生前沒有工作,則寶寶出生後每個月可以拿到300歐的基礎家長金(Basiselterngeld)。如果是父母雙方申請,則最多可以拿14個月,可以分別休或者一起休。若父母一方申請,最多可拿12個月。母親可以在產後領取生育金(Mutterschaftsgeld),若媽媽們生產前有工作,產後拿到的生育金超過父母金則不能重復領取,父母金要等到生育金結束後再開始拿。若從事一定時長工作,則改為領ElterngeldPlus,領取時間為兩倍,即4-28個月。
小貼士:
通常為孩子出生前的凈收入的65-67%,最低為300歐/月,最高為1800歐/月。相比於國內高昂的生育和養育成本,移民德國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中德商橋也建議您:如果是家庭團聚移民德國的,妻子可以選擇生育後先做全職家庭主婦,一方面由於德國托兒所及保姆人工費用高,另一方面也可以滿足申請家長金的條件,享受德國政府給予的福利。
兒童金
在德國境內的每個孩子每月可從政府領取180歐元的兒童金;第四個孩子開始,每個孩子每月可領取200歐元。這筆錢至少可以領到孩子年滿18歲;如果年滿18周歲,處於上學或職業培訓狀態,則最長可以領取到25周歲;若年滿18周歲處於求職狀態,則可以領取到21周歲。
小貼士:
移民德國後,如果申請者沒有及時申請兒童金,政府會把申請者從到德國登記後一直到申請這個時間段的兒童金補上。所以,中德商橋給有意向移民德國的申請者的建議是:及早咨詢專業機構評估個人情況,選擇性價比最高的德國移民途徑,盡早移民德國,享受德國高福利待遇。
2. 德國幼兒園問題
德國的幼兒園確實是個問題,幼兒園位置有限,好多德國人的孩子也送不進去,而且基本上都只管半天。 費用不確定,但是一般學校里便都有幼兒園,用來照顧學生的孩子,基本上屬於互助形式的,有空就去幫忙。 父母去的話只能辦探親訪友簽證,最長3個月。 要是你老公買了保險,就是家庭保險了,你和孩子都不用買。 父母的簽證會要求買好保險的,在ADAC可以買,根據時間價格不同。 有問題的話,站內簡訊聯系
3. 為什麼1851年,德國反動當局下令關閉所有的幼兒園
幼兒園,舊時稱蒙養園、幼稚園,為一種學前教育,用於對幼兒集中進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納三周歲以下幼兒的為托兒所,而接納三至六周歲幼兒的為幼兒園。第一個幼兒園是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開辦的,那時的幼兒園叫「性格形成新學園」。在1873 年,德國人福祿培爾在勃蘭根堡提出,這樣的學園應該叫「幼兒園」,從此幼兒園的名稱就被傳播開來了。
幼兒園的任務為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發展。可以說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快樂天地,可以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可以從小接觸集體生活。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為習慣良好、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其教育課程沒有明顯的區分,大概由健康、人際關系、環境、語言、表達等幾個領域以及各種活動構成。各個領域相互融合,決定教學內容。
4. 德國公立,私立幼兒園收費問題
公立免費,私立當然要收費具體每個幼兒園不同。
5. 德國柏林公立幼兒園取消哪些人的託管費用
法國《歐洲時報》8月2日報道稱,從德國當地時間8月1日起,德國首都柏林的公立日間托兒所免收託管費用。一些其它聯邦州也在逐步取消託管費用。
柏林負責教育、青少年和家庭的官員席勒斯(Sandra Scheeres)表示,「對許多柏林的家庭來說,交不交託管費用區別很大。對許多父母而言,全面免除託管費用在財務上是明顯的減負。這位官員指出,「幼兒園是教育機構,而教育必須是免費的。」
6. 關於聯邦德國時期的學前教育的描述正確的有什麼
摘要 幼兒園——招收3-5歲兒童,每班25 - 40人,幼兒園分全日制和半日制兩種。 (2)學校幼兒園——幼兒園在德國學前教育中占據主導地位。此外,就是學校附設的幼兒園及學前班(簡稱學校幼兒園)。 (3)托兒所——接受0-3歲兒童。主要是雙職工的年幼子女,實行保育。80年代初,德國 有公立托兒所近900個,有床位約2.5萬個。 (4)「白天的母親」——由聯邦青年、家庭、健康部1974年核准設立的幼兒保教計劃。主 要做法是:由政府提供少量經費,讓一些年輕婦女在照管自己小孩之餘,再幫助鄰近的職業 婦女在白天照管1-2個小孩,以解決其實際困難。 (5)特殊幼兒園專門為身體有殘疾、智力發育不正常或聾啞兒童開設的幼兒教育機構。承 受雙重職能:治療和教育。
7. 各地幼兒院的教才是教育部門統一發的嗎
由於我國日前幼兒教育並未進入義務教育,所以教材也沒有全國統一,也不可能統一,因為還有很多私立幼兒等高端幼兒園,他們的辦學目標並不一樣,其教材也不一樣。
8. 德國人從出生到死亡享受哪些褔利
享受生育補助金、免費教育、免費醫療保險、失業保險、養老保險等等,德國人是從出生到死亡基本上被國家的福利待遇“包辦”了。
一,生育補助金
德國這個國家的經濟狀況是非常棒的,但是這個國家的生育率卻是非常低的。他們為了提升生育率,為了讓國家的人口多起來,他們頒布了超高額的生育補助金來鼓勵子民們生育。
不過德國是有私立學校的,如果家庭條件高的話,很多父母也會選擇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學習。公立學校並非是他們的唯一選擇,私立學校是需要自己掏腰包,國家不管的。
三,失業保險
德國人工作都是控每天8個小時,工作5天休息2天的法則,他們就算是加班也是獲得高昂的加班費的。甚至有很多的公司因為付不起高昂的加班費而禁止加班的,可見加班費到底有多高了。
德國的工作人員只要你工作時間超過3年,並且連續繳納過1年的失業保險金,不論你那一年失業這份失業保險將會伴隨你一生。這份失業保險保證你失業後的基本開銷,當你的工作基數越就,你的失業保險額度就會越高。
還有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都是德國政府給予德國子民的優惠福利,這些福利待遇是可以保證每位德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全部費用。
9. 德國學前教育年齡范圍
德國學前教育年齡范圍是3到6歲。
德國的學前教育源遠流長,文藝復興之前,德國學前兒童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母親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福祿貝爾1837年在家鄉附近的勃蘭根堡開辦了一所學齡前兒童教育機構,1840年將它正式命名為幼兒園,這成為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幼兒教育機構,德國成為幼兒園的發祥地。
福祿貝爾在教育實踐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教育理論和方法,促進了德國學前教育事業質的飛躍,同時也對世界學前教育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標志著世界幼兒教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德國學前教育目標有:
(1)培養幼兒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2)培養幼兒堅強獨立的性格,敢於面對困難、克服困難。
(3)幼兒能主動認識周圍環境。
(4)培養幼兒動手勞作的能力。
(5)培養幼兒對藝術的認識和學習。
(6)教會幼兒遵守社會規則,例如馬路上的交通規則。
10. 全過程:德國幼兒園收費貴嗎
在德國,幼兒園不屬於國家的學校體制,而屬於青少年福利救濟事業。主要由教會、福利聯合會、鄉鎮負責舉辦幼兒園,也有企業和協會辦的幼兒園。德國幼兒園的教育內容主要是社會教育,旨在培養兒童既對自己負責又能合群的個性。 德國幼兒園不是義務教育,幼兒自願入學,因此要收費。但是,不同家庭所交費用是不一樣的,即孩子的父母根據收入情況向幼兒園交費。這就有效地解決了貧窮家庭兒童的入園問題。 德國幼兒園的數量很多。2002年,德國人口8253.7萬,幼兒園27830所,平均2966個居民就有1所幼兒園。但在德國西11州(前西德)幼兒園的規模較小,平均每園不到 80個兒童。這主要是因為德國西部出生率極低,很多家長自認為家庭教育更好,因此較少送孩子入園。而在德國東部,由於歷史原因,平均每園有642名兒童,與我國相似。 在我國,對幼兒園教師和小學教師的要求基本相同。在德國,則有所不同。小學老師要求在大學學習6學期以上,而幼兒園老師則必須在專門的學校培養。這類學校招收初中畢業生,學制2年。德國幼兒園老師都屬於雇員性質。2002年底,德國幼兒園的雇員共374170 人,其中女性359811人,佔96.16%;男性14359人,佔3.84%。從年齡看,20--30歲段的最多,有12.3萬人,其次是30--40歲的,有11.7萬,40--50歲的有9.6萬人,20歲以下和50--60 歲的均不到 2萬人,符合幼兒教師在性別和年齡上的常規分布。 德國的幼兒園招收3--6歲的兒童。年滿6歲但心理發展還不適合上小學的孩子則上附屬於小學的學校幼兒園。而年齡不滿6歲但其心智發展已經適合上小學的兒童則進入小學開設的學前班。總的來看,德國兒童在學前班和學校幼兒園就學的並不多。2002年,全德國學前班有兒童1.92萬人,學校幼兒園有3.56萬人,二者共5.48萬,僅佔小學在校生的 0.56%。此外,還有專門為殘疾兒童舉辦的特殊幼兒園、專門在上學前和放學後照顧幼兒的日托中心,以及專門在放學後照顧學齡兒童的校外照顧中心。 德國幼兒園雖不是義務教育,但是政府出資卻不少。2002年,政府撥款44億歐元給幼兒園(不含學前班和學校幼兒園等)。僅此一項,就佔德國當年GDP的0.2%。教會等非政府團體撥款更多。2002年,私立款項估計不會低於74億歐元。二者相加,德國幼兒園獲得的經費起碼就有 118億歐元。雖然只有約250萬的在園幼兒,德國幼兒園的生均經費達到了每年4720歐元,約合人民幣4.7萬元。可見,政府和民間資本的投入是非常可觀的,也反映了德國政府和民眾對幼教事業的高度關注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