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漢諾威有哪些工業

德國漢諾威有哪些工業

發布時間:2022-08-18 07:23:13

1. 德國著名的工業企業

西門子、空中客車(德國有很多份額)、蒂森克虜伯、保時捷、博世、拜耳、漢莎航空、大陸輪胎 、萊卡相機。

2. 德國展會有哪些

德國展會也很多啊,2017大概有以下這些,你看一下有沒有你需要的

2017年德國紐倫堡國際電氣自動化系統及元件展覽 德國紐倫堡國際展覽中心;2017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外科及醫院 醫療用品貿 德國杜塞爾多夫展覽中心;2017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外科及醫院醫療用品貿易 德國杜塞爾多夫展覽中心;2017年德國漢諾威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 德國漢諾威國際展覽中心;2017年德國科隆國際休閑、體育設施及泳池設備展 德國科隆展覽中心;2017年德國斯圖加特金屬板加工鏈接技術展 德國斯圖加特展覽中心;2017年24屆德國歐洲模具展覽會 慕尼黑會展中心;2017年德國世界過濾與分離技術設備工業展覽會 威斯巴登Rhein-Main-Hallen;2017年德國塑料工業展覽會 德國菲德烈港展覽中心;2017年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工業安全用品及健康用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展覽中心;2017年德國塑料工業展覽會 德國菲德烈港展覽中心;2017年德國科隆世界食品博覽會 (Anuga) 德國科隆國際博覽中心;2017德國國際康復、護理及疾病預防綜合展覽會 德國杜塞爾多夫展覽中心;2017 D3 德國數字、設計與未來展覽會 7德國 Hamburg Messe Und Congress;2017年德國埃森焊接與切割展覽會 5德國 杜塞爾多夫會展中心 ;2018年德國漢堡風能展會 德國 漢堡展覽中心;2017年德國漢諾威國際機床展覽會 德國漢諾威國際展覽中心;2017德國漢諾威機床展覽會 德國漢諾威展覽中心;2017慕尼黑成衣展 德國慕尼黑MTC World of Fashion;2017年德國科隆國際體育用品、露營設備及園林生活博覽會 德國科隆國際展覽中心

——奧碩會展整理

3. 漢諾威工業展的展會歷史

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成立於1947年8月16日,以一百二十萬馬克資金注冊成立。時值二戰剛剛結束,德國陷入困境,房屋倒塌、工業破產、食品長時間短缺。獲勝的西方力量認為使德國經濟恢復的唯一方法就是向外界展示他們自己的貨物。
為了使企業家、工人和政治家看到經濟的復甦,漢諾威市政府決定於1947年8月18日至9月7日舉辦展覽會,於是第一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在 Vereinigten Leichtmetallwerke (United Light Metal Works)的五個展館中召開了。這次展會的目的是展出適合出口的蒲隆地地區被官方稱作為「德國製造」的產品,展會收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在21天展期中,來自53個國家的736,000名觀眾參觀了展會。1,300名展商在總計30,000平方米的展館內展出了他們的產品。簽訂的訂單及商業合約多達 1934份,合計金額31,600,000美元左右。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取得巨大成功,就好像有希臘神話中主管集市與交易的赫爾墨斯神相助,因此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以赫爾墨斯的側頭像作為公司的標志,直到今天。 起初,幾乎每個人都懷疑漢諾威無法與被稱為「展覽會的首都」的萊比錫相比。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逐步成為了德國經濟奇跡的標志。 1948年,第一個電話通信在展覽會和紐約之間建立。1950年,第一個國外展商參加了更名為「Deutsche Instrie-Messe」(「德國工業博覽會」),1961年,官方正式採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這一名稱。它迅速成為了國際技術和工業的交流平台。
自從1986年,CeBIT展會從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分出,這兩個展會都成為了展覽界的旗艦和新風尚的開創者。在漢諾威展覽中心舉辦的其他的有規模的展會在世界上占據了主導地位。

4. 德國漢諾威一年四季氣候是怎樣的,有人

漢諾威四季天氣:
春季 1℃ - 9℃
夏季 10℃ - 21℃
秋季 9℃ - 18℃
冬季 0℃ - 5℃
漢諾威(Hannover)位於萊納河(Leine)畔,是德國下薩克森州的首府。漢諾威位於北德平原和中德山地的相交處,既處於德國南北和東西鐵路干線的交叉口,又瀕臨中德運河,是個水陸輻輳的交通樞紐。漢諾威是工業製造業高度發達的城市,是德國的汽車、機械、電子等產業中心。此外第三產業已佔就業人數的2/3,除商業、金融、保險業外,漢諾威最著名的就是會展業和旅遊業,歐洲最大的旅行社組織TUI的總部就設在這里。當地每年將舉辦全世界最大的信息技術展覽CeBIT,2000年,這里還舉辦了世界博覽會,另外,一年一度的漢諾威射手節也是全世界類似節日中最大規模者德國下薩克森州(Niedersachsen)的首府所在地,北德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位於德國北部,1241年開始建市。面積203平方公里,人口51萬。位於北德平原和中德山地的相交處,萊訥河同中部運河交匯處。正處於巴黎到莫斯科、北歐到義大利的十字路口,又瀕臨中德運河,是個水陸輻輳的交通樞紐。

5. 第四次工業革命主要發明成果是什麼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慧、石墨烯、基因、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基於網路物理系統的出現。網路物理系統將通信的數字技術與軟體、感測器和納米技術相結合。與此同時,生物、物理和數字技術的融合將改變我們今天所知的世界。[1]

中文名
第四次工業革命
外文名
The fourth r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時間
21世紀—22世紀中葉
發起國家或組織
中國、美國、歐盟、日本、英國等
分類
人工智慧、虛擬現實、量子通信、新材料、分子工程、基因工程、核聚變等
快速
導航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促進從生態赤字轉向生態盈餘

無紙辦公並未實現

各界觀點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要到來
2013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4月7日至11日舉行。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家廠商參展。中國以近600家參展商規模成為東道主德國以外的最大參展國。在為期五天的展會中,「工業4.0」概念受到關注。輿論認為,作為工業領域的全球領先展會,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推動了「第四次工業革命」。參展商和觀眾們對本屆展會都給予高度的評價。
德國聯邦科研部專家伯伊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加強德國作為技術經濟強國的核心競爭力,早在2006年的,聯邦政府就已經通過了《高技術戰略2020》,該戰略文件重點為《未來項目—「工業4.0」》。聯邦政府從2010年到2013年為高技術戰略大約投入270億歐元,對未來項目的專項投資達83億歐元。為了進一步落實「工業4.0」的計劃,最近德國三大工業協會—德國信息技術、通訊、新媒體協會,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以及德國電氣和電子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三大協會」)決定,三大協會共同建立一個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平台」的辦事處,該平台已正式啟動,旨在推動實施聯邦政府制定的高科技戰略。
漢諾威工博會負責人柯克勒認為,「工業4.0」在本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已成為核心題目,在未來10年至15年,製造業的綜合整合將對全球產業產生巨大影響。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悄然到來。
18世紀中葉以來,人類歷史上先後發生了三次工業革命,發源於西方國家及衍生國家,並由他們所創新所主導。第一次工業革命所開創的「蒸汽時代」(1760—1840年),標志著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了「電氣時代」(1860-1950年),使得電力、鋼鐵、鐵路、化工、汽車等重工業興起,石油成為新能源,並促使交通的迅速發展,世界各國的交流更為頻繁,並逐漸形成一個全球化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兩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更是開創了「信息時代」(1950—),全球信息和資源交流變得更為迅速,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被捲入到全球化進程之中,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進一步確立,人類文明的發達程度也達到空前的高度。第三次信息革命方興未艾,還在全球擴散和傳播。
前三次工業革命使得人類發展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代,與此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資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生態成本,急劇地擴大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進入21世紀,人類面臨空前的全球能源與資源危機、全球生態與環境危機、全球氣候變化危機的多重挑戰,由此引發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綠色工業革命,一系列生產函數發生從自然要素投入為特徵,到以綠色要素投入為特徵的躍遷,並普及至整個社會。
21世紀發動和創新第四次綠色工業革命,中國第一次與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在過去200多年世界工業化、現代化的歷史上,我們曾先後失去過三次工業革命的機會。在前兩次工業革命過程中,中國都是邊緣化者、落伍者,急劇地衰落,由於錯失工業革命機會,中國GDP佔世界總量比重,由1820年的1/3下降至1950年不足1/20,落後就要挨打,這也是近代中國飽受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之後中國在極低發展水平起點下,發動國家工業化,同時進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即使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信息革命中,我們也僅僅是僥幸上了末班車,還是個「後來者」,因為對外開放才成為「追趕者」。但是中國實現了成功追趕,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ICT(信息通信技術)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正在成為領先者。進入21世紀,中國第一次與美國、法國、德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6. 走進德國工廠,體驗工業4.0有多神奇

【4.0精彩回顧】德國漢諾威工業展與工業4.0標桿學習之旅系列報道(二)
系列二:德國工業4.0標桿企業參訪與交流

各位學員在盡享漢諾威工業展盛宴之後,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工業4.0的實際應用與技術創新,並尋找合作機會。在科理咨詢全球標桿事業部安排下,對寶馬工廠、西門子工廠、庫卡機器人、大陸汽車電子、Festo等德國工業4.0具有代表性的企業進行了現場參訪與深入交流。參觀全程由專家來做指導、翻譯,答疑解惑,獲得了學員的一致稱贊。

第一站:寶馬工廠

亮點:該寶馬工廠對於寶馬集團而言,扮演著進化和革命兩個領域的角色,一個是傳統車型進化,一個是i車型的革命。

該寶馬工廠共有4100人,80%藍領,8%女性,擁有來自35個國籍的員工。有電動馬達和特殊馬達、面板車間、注塑車間、碳纖維車間和澆鑄車間。在美國有一個碳纖維的研發中心。

每年生產外飾90萬件、面板27萬個、電動馬達88000、澆鑄曲軸180萬件,其中馬達超過一千個種類,1962年以後的馬達都可以來維修更換,具有很強的產品生命周期追溯、跟進、維護能力。

該工廠作為寶馬全球29個生產基地之一,已經有了50年歷史,其中碳纖維生產已經有12年歷史。既是寶馬輕型車身和電動車的研發和生產基地,又是寶馬全球的重要零部件生產基地。扮演著進化和革命兩個領域的角色,一個是傳統車型進化,一個是i車型的革命。

第二站:西門子工廠

亮點:二十年前的一條生產線就已經達到了3.5的水平。整個工廠的現場管理完全非常完善,車間走廊里到處可見改善看板。

他們的主要產品是斷路器和保護器。這里的生產線基本上是二十多年前的,不算工業4.0,介於2.0和3.0之間,不過其中一條建於二十年前的全自動生產線還是蠻震撼的!立體化設計的Buffer工位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每個機器的產能,物料傳送帶的設計簡單巧妙,用了大量Festo的電機實現X-Y升降、平移,跨過過道、機器等障礙物實現物料傳送,高度延伸至天花板,幾乎沒有看到高大上的六軸機器人,只有兩三個Scara機械手。總體特點是大而緊湊。導電銅片製作更是利用一台大型沖壓機自動實現沖壓、彎折和精密裝配,一分鍾生產50個銅結構件!

西門子和寶馬車間有一個共同特點是車間走廊到處是改善看板,六西格瑪、精益改善PDCA等工具圖貼在牆上供工程師現場解決問題。客觀來說,六西格瑪、精益改善等工具的應用是實現工業4.0的基礎。科理咨詢作為精益生產、六西格瑪等領域的佼佼者,擁有豐富的經驗,可以幫助客戶實現工業4.0的轉型升級。

第三站:Kuka機器人

亮點:了解如何實現人機協同,機器與機器的協同,從六軸機器人到七軸機器人的過渡,以及自動化的升級與智能化的實現。

Kuka機器人於1898年建廠,一開始是照明行業,後來專注做機器人。庫卡以今天預知明天客戶需求為作為企業理念,以創新和技術領先佔據機器人行業前列。早在1973年, Kuka已經研發生產第一代六軸機器人,1966年因為研製成功全球第一台以pc控制系統為基礎的機器人,從而開啟了機電一體化時代。至今,工業機器人涉及電子、塑料、澆鑄、食品、汽車等各行各業。

在現場我們看到,切削加工車間用一台機器人服務一台數控機床,機床加工40分鍾,然後由一台負載500公斤的Kuka機器人完成鑽孔等20分鍾的後期加工並放在部件架上。在機器人上加一個線性軸實現了同時服務兩台數控機床、並完成四種部件的後期加工。這樣就不會浪費機器人的產能。

一款叫巨人的巨型機器人,自重4.6噸,抓力1.3噸,人手摸到會感應到壓力會自動停止,實現人機協同和機器與機器的協同。Kuka工廠里基本上是Kuka機器人在造Kuka機器人!為了保證機器人15年的壽命建議三年半連續運轉後要檢修一次。新產品阿吉羅斯小型六軸高速機器人可以在非常狹窄的空間操作。

而展會上在奧巴馬和默克爾面前出盡風頭的iiwa輕型七軸機器人就是最新款,可見Kuka也在朝小型化轉變。帶有iiwa機器人的AGV拋棄了磁軌,採用光線感測器自動學習運輸路線並感知障礙,根據物料編碼在車間里自由傳送物料,相當性感,惹得路人都想調戲她,顏值簡直要爆表啦!

第四站:Continental大陸電子:

亮點:立體化的倉儲與立體化的物流,完全自動化的物料配送。自動供料無人操作,從下單到開始生產僅需15分鍾。

公司成立於1871年,總部在漢諾威,主業是汽車電子,原本在西門子旗下,幾年前剝離出來。該工廠約有700員工,年產值13億歐元。全集團700億歐元年產值,150個工廠,共18萬員工。一半以上是電子產品,工廠24小時生產,共生產250種不同的電子產品。每輛車有超過五十個電子部件,這里生產電子鎖、汽車電腦、測尾氣的感測器,壓力感測器、加速感測器等,還有一些新技術在應用比如換檔器採用1400度低溫處理的陶瓷技術。這里有22條清一色的SiPlace SMT線,可見雖與西門子分家,但淵源關系還牢固。

這里的生產線最接近工業4.0,基本達到3.5的水平。所有部件都有二維碼,由10萬個料箱組成的36米高的立體倉庫通過循環穿梭的軌道車實現在車間中央自動供料無人操作,利用車間天花板到樓板的空間運送物料,從下單到開始生產僅需15分鍾,一個車間六個自動料梯。智能工廠系統能提醒所有物料的消耗狀況。因為產量巨大,不需要換線,物料在工廠僅停留8小時,4小時完成SMT生產,另外4小時提供柔性等出貨安排。

處於試用展示階段的AGV實現自動送料並提醒收料。這是4.0的必要組成部分,但要更加智能更加柔,還需要不斷升級。

第五站:Fseto工廠

亮點:數字化創新在廠房布局、工件加工、高效物流、精密裝配和能效管理等多方面得到全面應用。精益生產、高效節能和環境友好三方面同時達到了卓越典範。

本工廠為Festo在全球最大的工廠,以科技工廠為名,為全球客戶提供氣缸、氣缸島嶼和電子部件,於2015年擴建完成。廠區總面積66 000平方米,員工1200餘人。Festo累計投資七千萬歐元用於廠區擴建,立足滿足今後5~10年的市場需求。工廠將全球競爭力作為核心價值,著重於智能產品和智能設備、誇領域緊密合作、精益生產、有效節能以及學習工廠五方面。作為標桿企業於2016年接待德國總理默克爾。

工廠基於製造價值鏈的整體優化貫穿工廠建設和生產全過程,數字化創新在廠房布局、工件加工、高效物流、精密裝配和能效管理等多方面得到全面應用。並通過各種模塊將氣缸控制與電缸控制整合在一起,實現氣電共融,構建工業4.0橋梁。

經過以上五個德國工業4.0代表性企業的參觀與交流,各位學員相當震撼,深知自身的差距,並產生緊迫感與危機感,希望回到國內後對自我轉型升級能夠加快速度,完善在智能物流、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等全方位的革新。在場的所有學員非常感謝科理咨詢的專業精神與細致態度,安排了如此周詳的路線行程。並一致約定,三年後同樣的時間與路線,再次參訪以上五家企業,對比德國工業4.0與中國製造2025的發展速度,以及自身的發展進程。

科理咨詢願意為中德企業搭建橋梁,促進雙方的合作與交流。並希望能在國內企業的後續發展過程中,立足於中國製造2025,貢獻自己的力量,幫助企業實現跨越與發展。

7. 中國哪些高科技亮相2018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

2018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即將召開,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將攜「工業互聯網與智能製造」「智慧與安防」「特色裝備」「新材料與工業基礎件」「環保科技」五大技術板塊共約70項高科技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參展,深度詮釋「連接與協作」的展覽主題。

在環保科技板塊,航天科工環保產品和技術主要應用於大氣環境治理、水務治理、工廠環境治理、環境監測與檢測等領域,能夠實現治理專業化、智能化、綜合化及服務升級。本次展出的適用於村鎮污水處理的安諾(ANAO)技術具有高標准、低成本、少排放、易維護、寬應用等五大特點,相關業務已覆蓋北京市門頭溝區、廣東省江門台山市和新會區等地。

來源:央廣網

8. 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展會歷史:

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成立於1947年8月16日,以一百二十萬馬克資金注冊成立。時值二戰剛剛結束,德國陷入困境,房屋倒塌、工業破產、食品長時間短缺。獲勝的西方力量認為使德國經濟恢復的唯一方法就是向外界展示他們自己的貨物。
為了使企業家、工人和政治家看到經濟的復甦,漢諾威市政府決定於1947年8月18日至9月7日舉辦展覽會,於是第一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在 Vereinigten Leichtmetallwerke (United Light Metal Works)的五個展館中召開了。這次展會的目的是展出適合出口的蒲隆地地區被官方稱作為「德國製造」的產品,展會收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在21天展期中,來自53個國家的736,000名觀眾參觀了展會。1,300名展商在總計30,000平方米的展館內展出了他們的產品。簽訂的訂單及商業合約多達 1934份,合計金額31,600,000美元左右。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取得巨大成功,就好像有希臘神話中主管集市與交易的赫爾墨斯神相助,因此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以赫爾墨斯的側頭像作為公司的標志,直到今天。
起初,幾乎每個人都懷疑漢諾威無法與被稱為「展覽會的首都」的萊比錫相比。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逐步成為了德國經濟奇跡的標志。 1948年,第一個電話通信在展覽會和紐約之間建立。1950年,第一個國外展商參加了更名為「Deutsche Instrie-Messe」(「德國工業博覽會」),1961年,官方正式採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這一名稱。它迅速成為了國際技術和工業的交流平台。
自從1986年,CeBIT展會從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分出,這兩個展會都成為了展覽界的旗艦和新風尚的開創者。在漢諾威展覽中心舉辦的其他的有規模的展會在世界上占據了主導地位。

9. 第四次工業革命特徵是什麼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慧、石墨烯、基因、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基於網路物理系統的出現。網路物理系統將通信的數字技術與軟體、感測器和納米技術相結合。與此同時,生物、物理和數字技術的融合將改變我們今天所知的世界。[1]

中文名
第四次工業革命
外文名
The fourth r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時間
21世紀—22世紀中葉
發起國家或組織
中國、美國、歐盟、日本、英國等
分類
人工智慧、虛擬現實、量子通信、新材料、分子工程、基因工程、核聚變等
快速
導航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促進從生態赤字轉向生態盈餘

無紙辦公並未實現

各界觀點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要到來
2013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4月7日至11日舉行。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家廠商參展。中國以近600家參展商規模成為東道主德國以外的最大參展國。在為期五天的展會中,「工業4.0」概念受到關注。輿論認為,作為工業領域的全球領先展會,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推動了「第四次工業革命」。參展商和觀眾們對本屆展會都給予高度的評價。
德國聯邦科研部專家伯伊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加強德國作為技術經濟強國的核心競爭力,早在2006年的,聯邦政府就已經通過了《高技術戰略2020》,該戰略文件重點為《未來項目—「工業4.0」》。聯邦政府從2010年到2013年為高技術戰略大約投入270億歐元,對未來項目的專項投資達83億歐元。為了進一步落實「工業4.0」的計劃,最近德國三大工業協會—德國信息技術、通訊、新媒體協會,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以及德國電氣和電子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三大協會」)決定,三大協會共同建立一個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平台」的辦事處,該平台已正式啟動,旨在推動實施聯邦政府制定的高科技戰略。
漢諾威工博會負責人柯克勒認為,「工業4.0」在本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已成為核心題目,在未來10年至15年,製造業的綜合整合將對全球產業產生巨大影響。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悄然到來。
18世紀中葉以來,人類歷史上先後發生了三次工業革命,發源於西方國家及衍

閱讀全文

與德國漢諾威有哪些工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