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國的慕尼黑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
慕尼黑位於阿爾卑斯山北麓,是一座依山傍水、景色秀麗的山城。也是德國最瑰麗的宮廷文化中心。世界著名的啤酒城。12世紀以來的將近800年中,這里一直是拜恩王國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王城之地。作為擁有125萬居民的德國第三大城市,慕尼黑一直保持其由眾多教堂塔樓等古建築組成的城市風貌。慕尼黑是一座文化名城,除擁有一家規模巨大的國家圖書館、43個劇院及一所擁有8萬多學生的大學外,慕尼黑還有四多,這就是博物館多、公園噴泉多、雕塑多和啤酒多。 慕尼黑全市大約有50個公共博物館和收藏館。其中的德意志博物館建於1925年,是自然科學和技術博物館。它設有33個展廳,在按自然規模介紹大千自然現象的同時,也向人們展示了人類技術進步的豐碩成果。這座被人們稱之為"科技迷宮"的博物館實際上已成為一部學習和了解人類科技發展史的很好的教科書。 慕尼黑是座多水的城市,伊薩爾河從城中穿過,眾多的湖泊形成了無數的大小公園。慕尼黑有各種噴泉2000多個,許多噴泉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如位於巴赫廣場的維特巴赫噴泉、勒歇爾-安娜噴泉等。這些具有古老歷史的噴泉已成為遊客參觀的著名景點
2. 柏林在哪裡
柏林是德國的首都,也是德國最大的城市,現有居民約340萬人。柏林位於德國東北部,四面被勃蘭登堡州環繞,施普雷河和哈維爾河流經該市。柏林是德國十六個聯邦州之一,和漢堡、不來梅同為德國僅有的三個的城市州。
柏德博物館位於博物館島上以埃及古物和早期基督教-拜占庭藝術收藏世界聞名。其他值得看的還有中世紀至19世紀歐洲的雕像、中世紀至18世紀歐洲的油畫以及古錢幣。Bodemusenm同時位於佩爾加蒙博物館的旁邊,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建築十分惹眼。內部陳列有雕刻、繪畫作品、埃及美術、安期基督教美術等等。特別是一樓的古埃及展室,其中收藏著3萬件古埃及的紙莎草紙珍品,不可不看。
3. 巴赫博物館在德國哪個城市
巴赫博物館 (Bachmuseum) 在德國東部城市萊比錫 (Leipzig),位於萊比錫托馬斯教堂對面的一個巴洛克式建築中,是2010 年在萊比錫落成的21世紀博物館文化中的標志性建築。巴赫博物館的展出面積達750平方米,其中採用互動式多媒體技術,展示了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的日常生活、藝術作品及家庭。珍寶館 (Schatzkammer) 是整個展覽的一大亮點,巴赫的原始手稿和其他珍品在館內一一呈現。小巧的盧斯特花園 (Lustgarten)、聆聽閣 (Hoerkabinett) 和格洛里亞咖啡廳 (Cafe Gloria) 是博物館中可供遊客駐足小憩的休閑去處。
4. 法蘭克福是哪個國家
法蘭克福屬於德國。
法蘭克福,正式全名為美因河畔法蘭克福,以便與位於德國東部的奧得河畔法蘭克福相區別。是德國第五大城市及黑森州最大城市,德國乃至歐洲重要工商業、金融和交通中心。
法蘭克福位於美因河右岸,臨近美因河與萊茵河的交匯點,坐落在陶努斯山南面的大平原上。市中心和內城在美因河北岸,美因河上眾多的橋梁把內城與近郊薩克森豪森地區連接在一起。
法蘭克福擁有德國最大的航空樞紐、鐵路樞紐。法蘭克福國際機場(FRA)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國際機場和航空運輸樞紐之一,也是僅次於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和巴黎夏爾·戴高樂國際機場的歐洲第三大機場。
法蘭克福旅遊景點介紹:
1、法蘭克福大教堂(Frankfurt Cathedral)位於位於羅馬廣場以東,是一棟哥德式建築。它是13至15世紀的哥特式建物,又稱為皇帝大教堂(Kaiserdom)及加冕教堂,德國皇帝曾在此加冕。從14世紀迄今,已有600年的歷史,雖幾經戰火,仍能倖免於難。
2、德國電影博物館位於法蘭克福,是德國最傑出的電影博物館。如果你喜歡德國電影的話,那自然是不可錯過了。裡面有圖書館歷史和電影歷史展覽,展覽的內容和檔案會不斷更新,在公共電影院還有首映式和一些特別的電影活動,報攤上賣的目錄雜志上有節目表。
3、老歌劇院於1880年落成,是巴黎歌劇院的復製品。它的外形是古希臘風格,圓拱形窗戶是顯示出後文藝復興風格,它的內部是富麗堂皇的巴洛克風格。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幾乎全部被毀。當局進行了耗資1.1億歐元的修復,外觀盡可能地保留了原貌,內部卻是現代化的。
5. 德國著名旅遊景點有哪些
首都柏林:菩提樹大道(直達馬克思-恩格斯廣場),夏活騰堡宮(馬羅克式宮殿),歌劇院宮(普魯士公主的住所),德國歷史博物館,貝加蒙博物館(考古博物館),柏德博物館,近衛騎兵露天市集(巴羅克廣場),凱旋柱碑(紀念普魯士勝利),波茨坦廣場,柏林牆,嚴歷山大廣場,聖母瑪利亞教堂(歌特式建築),勃蘭登堡大門(柏林的標志),柏林國會大廈;
慕尼黑:聖彼得教堂(歌特式建築),寧芬堡(歷代王侯的夏宮);
科 隆:巧克力博物館,萊茵河畔(歐洲第三大河),科隆大教堂(德國最大的教堂),日耳曼博物館(有珍貴的狄奧尼西嵌磚);
法蘭克福:歌德博物館(作家歌德故居),羅馬廣場(法蘭克福的象徵),法蘭克福展覽中心(德國最重要的一個展覽館);
其 他:波恩文化藝術展覽館,羅滕堡,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館,海德堡古城堡,巴伐利亞新天鵝石宮,德累斯頓畫廊等。
6. 慕尼黑是在哪
慕尼黑
慕尼黑位於阿爾卑斯山北麓,是一座依山傍水、景色秀麗的山城。也是德國最瑰麗的宮廷文化中心。12世紀以來的將近800年中,這里一直是拜恩王國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王城之地。作為擁有125萬居民的德國第三大城市,慕尼黑一直保持其由眾多教堂塔樓等古建築組成的城市風貌。慕尼黑是一座文化名城,除擁有一家規模巨大的國家圖書館、43個劇院及一所擁有8萬多學生的大學外,慕尼黑還有四多,這就是博物館多、公園噴泉多、雕塑多和啤酒多。
慕尼黑全市大約有50個公共博物館和收藏館。其中的德意志博物館建於1925年,是自然科學和技術博物館。它設有33個展廳,在按自然規模介紹大千自然現象的同時,也向人們展示了人類技術進步的豐碩成果。這座被人們稱之為"科技迷宮"的博物館實際上已成為一部學習和了解人類科技發展史的很好的教科書。
慕尼黑是座多水的城市,伊薩爾河從城中穿過,眾多的湖泊形成了無數的大小公園。慕尼黑有各種噴泉2000多個,許多噴泉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如位於巴赫廣場的維特巴赫噴泉、勒歇爾-安娜噴泉等。這些具有古老歷史的噴泉已成為遊客參觀的著名景點。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慕尼黑有許多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築,它們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典型代表,城市中各種雕塑比比皆是,栩栩如生。原市政廳塔樓上的組鍾自古至今吸引著無數的遊客,組鍾的12個鍾點由12個騎士組成,從每天中午11時開始(夏天是17時),每到一個鍾點,12個騎士就走馬燈似地出來報時。一組1.40米高的彩塑人物則圍成圓圈跳舞,向人們展示德國歷史上威廉五世公爵與雷塔娜.馮.洛特林小姐結婚的場面。遊客們為能觀賞到這一景象,往往會在慕尼黑多停留一日或幾日。這個景點已成為旅遊者游覽慕尼黑的一個必要的項目。
每年十月的慕尼黑啤酒節是世界上最盛大的民間節日,屆時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五百多萬賓客來此歡度這一盛大的節日。慕尼黑的啤酒節源於1810年為慶賀巴伐利亞的儲君德親王與薩克森-希爾登豪森的黛麗絲公主共結百年之好而舉行的一系列慶祝活動。一百多年來每逢9、10月間,全城街頭一派「啤酒氣氛」,街上啤酒小吃攤林立,人們坐在長條木板椅上,手捧能裝一公升啤酒的陶瓷大杯,盡情暢飲,整個城市一片歡騰,幾百萬升啤酒,幾十萬支香蕉被一掃而光。慕尼黑人的「啤酒肚」也向人們展示他們的能喝善飲。
來慕尼黑觀光旅遊,還有一個地方不能不去,那就是奧林匹克公園。慕尼黑奧運村是為舉辦1972年第20屆夏季奧運會而建造的。奧運村的最高建築是高289.53米的電視台,站在電視塔上可望見百公里以外的阿爾卑斯山,而坐在高高的電視塔旋轉餐廳里,一邊品嘗美味佳餚,一邊觀賞城市全貌及遠山美景則更是一種享受。慕尼黑奧運村的建築別具一格。奧林匹克體育場總面積7.5萬平方米,可容納8萬觀眾觀看比賽,其帳篷式的頂蓋遠看就像一張大漁網,錯落有致,十分壯觀。
巴伐利亞是德國一個比較保守的州,作為其首府的慕尼黑,人們的生活則具有傳統保守和現代開放的兩面性。從服飼上看即有穿著巴伐利亞皮褲、頭戴極具民族特色的巴伐利亞氈帽的人們,也有穿著入時、出入酒吧和迪廳的年輕人。
慕尼黑是德國著名的博覽會城市,每年舉辦二十多個博覽會,如:國際建築機械博覽會、國際手工業博覽會、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及電子計算機及電子元件專業博覽會。
慕尼黑最著名建築可以說是聖母教堂即慕尼黑大教堂(有兩個綠色「洋蔥頭」尖頂的雙塔建築),教堂建於15世紀,但教堂的尖頂卻一直沒有竣工。在停止建造50年後的16世紀,人們才決定完成此塔頂的建築 - 當時哥特式的建築時代已完全過去了,從義大利傳來了一種新型的建築風格,即文藝復興風格。哥特式教堂當然免不了也被安上了當時時髦的圓頂,人們將其稱為「羅曼國家的」帽子,它的意思也就是「異國風味的」或者也可以說是「義大利風味的」。正是這種圓頂風格成為了以後巴伐利亞眾多教堂建築的典範,一些比較古老的、同樣也是哥特式的教堂發生了改變,也被安上了圓頂,同時,還有許多建於17世紀的教堂建築從一開始就採用「洋蔥」塔頂。
慕尼黑的四周,有眾多的森林圍繞,這些森林帶寬達10至20公里。「福斯特里德公園」就是其中的一個。幾乎所有的森林都受到了保護,森林的大部分樹木是雲杉樹。因為幼小的雲杉樹上有刺人的針葉,而不會受到野獸的咬嚼,所以通常都採用雲杉樹進行育林造林。
7. 世界三大博物館分別是什麼
是世界四大博物館,分別是法國盧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1、法國盧浮宮
盧浮宮(法語:Musée Louvre)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
始建於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後,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
現為盧浮宮博物館,佔地約198公頃,分新老兩部分,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佔地面積為24公頃,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
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矚目的萬寶之宮。
2、英國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
該館成立於1753年,於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
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大英博物館擁有藏品800多萬件。由於空間限制,有99%的藏品未能公開展出。
2018年8月10日,英國大英博物館舉行非公開儀式,向伊拉克駐英國大使薩利赫·海珊·阿里交還八件大約5000年前的物件。
3、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最早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宮邸。1764年,葉卡捷琳娜二世從柏林購進倫勃朗、魯本斯等人的250幅繪畫存放在冬宮新建的側翼「艾爾米塔什」(名字源自古法語hermit,意為「隱宮」。
由法國建築師讓·巴蒂斯特·瓦林·德·拉·莫斯Jean-Baptiste Vallin de la Mothe設計),該博物館由此得名,佔地面積約9萬平方米。
4、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館。該館位於美國紐約第五大道的82號大街,與著名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紐約海登天文館遙遙相對。
美國自然博物館主要回顧了大自然的其他動物的歷史以及滿足了人類探索未知世界也就是外太空的好奇心,而大都會博物館則回顧了人類自身的文明史的發展。
(7)哪個城市屬於德國三大博物館擴展閱讀:
四大博物館藏品:
1、法國盧浮宮
盧浮宮藏有被譽為世界三寶的斷臂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勝利女神石雕,擁有的藝術收藏達40萬件以上,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埃及和古希臘、古羅馬等6個門類。
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里亞、羅馬的藝術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有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等。
2、英國大英博物館
館藏品最初來源於英王喬治二世的御醫、古玩家漢斯·斯隆爵士收藏的8萬余件文物和標本。1823 年,英王喬治九世捐贈了他父親的大量藏書。
開館以後的200多年間,繼續收集了英國本國及埃及、巴比倫、希臘、羅馬、印度、中國等古老國家的文物。
古埃及藝術品是大英博物館最富盛名的收藏。大英博物館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數東方藝術文物館。該館有來自中國、日本、印度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的文物十多萬件。
其中,中國陳列室就占據了半個3號展廳,展品從商周的青銅器,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製品。僅來自中國的歷代稀世珍寶就達2.3萬件,其中絕大多數為無價之寶。
如中國各朝代的繪畫、刺綉,各個時期的出土文物、唐宋的書畫、明清的瓷器等等,其中最名貴的為《女史箴圖》、宋羅漢三彩像、敦煌經卷和宋、明名畫。
商朝銅尊為兩只連體的綿羊,中間馱著一個圓形的尊筒,造型非常美觀、精巧。還有一隻宋朝的瓷酒壺,底座和責周圍是一朵荷花,壺蓋上坐著一隻獅子,更是難得的珍品。
3、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8個部共有藏品270餘萬件,包括史前文化和埃及藝術收藏品以及大量義大利、西班牙、德國、英國、俄國、比利時、荷蘭和法國的油畫及雕刻。
其中有1.5萬幅繪畫,1.2萬件雕塑,60萬幅線條畫作品,100萬塊硬幣和證章,22.4萬件古代傢具、瓷器、金銀製品、寶石與象牙工藝品等。
這些工藝品分別陳列在350多個展廳中,如畢加索立體畫展廳,意、法畫家展廳,俄國歷代服裝展廳等。
4、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有埃及、巴比倫、亞述、遠東和近東、希臘和羅馬 、歐洲、非洲、美洲前哥倫布時期和新幾內亞等各地藝術珍品330餘萬件。
包括古今各個歷史時期的建築、雕塑、繪畫、素描、版畫、照片、玻璃器皿、陶瓷器、紡織品、金屬製品、傢具、古代房屋、武器、盔甲和樂器。
博物館不僅展出繪畫和雕刻,還展出花毯、樂器、服裝以及裝飾品。五大展廳分別是:歐洲繪畫、美國繪畫、原始藝術、中世紀繪畫和埃及古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世界四大博物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盧浮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英博物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8. 德國法蘭克福有什麼可游覽博物館
德國法蘭克福(Frankfurt)不僅是一座現代化的大都會城市,也是博物館的世界。在美因河畔的薩克森豪森區,超高密度的藝術與文化匯聚於此,構成了深受歡迎的河岸博物館區 (Museumsufer)。這里集中了十三個不同類型的知名博物館,是德國乃至歐洲最重要的博物館景區所在地之一。僅在建築方面就已經算得上名勝的手工藝品博物館 (Museum fuer Kunsthandwerk)、電影博物館 (Filmmuseum) 和民族學博物館 (Museum fuer Voelkerkunde) 是這里的絕佳旅遊景點。在藏品和展覽方面,1815年落成的施泰德藝術館(Staedel Museum)收藏著跨越700餘年的非凡藝術品,錫恩美術館(SCHIRN Kunsthalle)是歐洲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博物館之一,全新的金屋博物館(Goldkammer Museum)帶你走進黃金製品的世界,森肯貝格博物館(Senckenberg Museum)中存放著全世界兩具完整梁龍化石中的其中一具。此外,河岸博物館區還是每年八月最後一個周末舉行河岸博物館節 (Museumsuferfest) 以及每年春天舉辦「博物館之夜」(Nacht der Museen) 的活動場所。
9. [急]德國有哪些博物館
德國博物館島
英文名稱: Museumsinsel (Museum Island), Berlin
博物館島在柏林市中心,由新博物館、國家畫廊、佩加蒙博物館、博德博物館組成。因位於施普雷河的兩條河道的匯合處,故有博物館島之稱。這個小島街道整潔,綠樹成蔭,空氣清新,風景優美。島上的主要建築基本上都是博物館。其中以佩加蒙博物館最為著名。這里展出了許多古巴比倫、埃及、波斯等地文物。佩加蒙是約公元前200年間小亞細亞一個王國的首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博物館島受到極大破壞,戰後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工作。中文名稱: 柏林的博物館島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柏林博物館屬於18世紀啟蒙運動的一種社會現象的產物。它的五個部分建於1824年至1930年,完成了預想中的計劃,並推動了博物館設計向前發展。每個部分均由不同的方案設計而成,然後組成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博物館融合的重要性是體現了文明的高度發展,提高了城市建築和建築質量。
簡介:
柏林是一座著名的博覽會城市,其中博物館名目繁多、包羅萬象:德意志民族學博物館向人們展示了歐洲德語區從17世紀至今的民族文化活動物品;史前及古代歷史博物館展示了歐洲及小亞細亞史前及早期的文物珍品、舊石器及中石器時代的文化等;古文物館展出的是希臘和羅馬古代藝術品、雅典及義大利的花瓶和繪畫及古代金飾珍品等。此外,還有埃及博物館、印度藝術博物館、民族學博物館、東亞藝術博物館、郵政博物館、樂器博物館等。這些博物館通過各種引人入勝的方式,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柏林老博物館同其後的新博物館、國家美術館、博德博物館及佩加蒙博物館組成柏林著名的博物館島。其中以佩加蒙博物館所收藏的大型硬代建築物部分最具盛名。如希臘佩加蒙神廟的祭壇、公元前二世紀左右的小亞西岸密列特的市集大門和巴比倫的依舒塔爾城門。
包豪斯檔案、設計博物館(Bauhaus-Archiv, Museum fuerGestaltung)是一處有關包豪斯學派檔案展覽及研究包豪斯學校的設計、建築及藝術的博物館。包豪斯(建築)學派是建築設計的派別之一,一九一九年瓦爾特.格魯皮阿斯創立於魏瑪,它綜合了功能建築、抽象藝術、革新使用建築材料;在設計上不用實用裝飾並以綜合應用技術、工藝和設計美學,以不區分純美術和實用美術為其綱領。此博物館於1964年由沃爾特.克羅皮尤斯設計,並於1979年開放。檔案室、圖書館、演講室及行政辦工室位於大樓北面,而南面則有四個展覽廳。
布羅汗博物館是一處集青春藝術風格、裝飾派藝術及功能主義於一身的州立博物館,專門收集和研究新藝術、裝飾派藝術及功能主義的歷史資料。裝飾藝術和繪畫是兩個主要涉及的對象。通過精心挑選的玻璃物品、陶瓷、銀及金屬作品、傢具、地毯、燈 飾等,博物館引進新藝術及功能主義建築。
手工藝博物館(Kunstgewerbemuseum)是德國同類型博物館中歷史最悠久的。二次大戰中雖然遭到嚴重破壞,但還擁有一些全世界最重要的歐洲手工藝品。博物館位於屈爾特爾弗朗 及正在修建中的科派尼克城堡。手工藝博物館收藏藝術歷史里古典時期後的物品,包括絲綢和服飾、鑲板及傢具、玻 璃、象牙及瓷製器皿等。在屈爾特爾弗朗的博物館大樓約有7000平方米、介紹由中世紀至新藝術年代手工藝的發 展及差異。在地庫的新收藏系列展出了二十世紀的手工藝品及一些工業產品,後者比一 些個別的手工藝 品更能反映現今的生活方式。
工業設計收藏系列博物館本是柏林工業設計學院("Instituts fuer instrielle Gestaltung")的一個參考系列。二十世紀日常文化博物館(Werkbundarchiv E.V. - Museum der Alltagskultur des 20.Jahrhunderts)由1973年成立的德國手工藝聯會的資料記錄活動發展而成。最初博物館的目的為記錄德國手工藝聯會的歷史,博物館的另一目標為研究大量生產的物品的歷史及其美的一面,還有二 十世紀的日常文化發展。博物館於1986年搬進了位於柏林的馬丁-克羅皮斯博現址 ,此後它便成為了手工藝聯會檔案、二十世紀日常文化博物館。博物館視自己為一間文化歷史博物館,它包含設計史、科技史、思想系統史、社會史、藝術史及感知史。此外,柏林博物館還包括兩處目錄 博物館:比勒費爾德和達姆施塔德博物館。
世界遺產報告中指出柏林博物館是推進現代博物館建築設計最好的說明,是啟蒙時代的一種社會現象,並影響了法國革命。這個博物館是城市的象徵,也是想像變成實體的最好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