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都有哪些國旗

德國都有哪些國旗

發布時間:2022-08-18 20:28:49

Ⅰ 56個國家的國旗標志是什麼

1、中國國旗(五星紅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旗面為紅色,長寬比例為3:2。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五顆,四顆小星環拱在一顆大星的右面,並各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是一名來自浙江瑞安的普通公民。隨著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取得勝利,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1949年7月發出了徵集國旗圖案的通告,曾聯松設計並提交了他的國旗樣稿。

在2992幅 (一說為3012幅)應征國旗圖案中,曾聯松的設計被選入38幅候選草圖。經過多次討論和少量修改,他的設計被選為了新政權的國旗。

Ⅱ 各國國旗圖片及名稱 圖案是什麼

一、加拿大國旗:楓葉旗

加拿大國旗(英語:Flag of Canada,法語:Le drapeau Canada),是加拿大的國旗,由紅、白兩色組成,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面中間為白色正方形,內有一片11個角的紅色楓樹葉;兩側為兩個相等的紅色豎長方形。

加拿大國旗中央的紅色楓葉構建起「勤勞勇敢的人民是楓葉」的隱喻,楓葉寄託了加拿大人民的一片愛國之情。楓葉是加拿大300多年來公認和重要的象徵。它已經被用來象徵加拿大,土地和人民。它還用於加拿大武裝部隊的武器和旗幟。楓葉的11個角代表著加拿大的10個省和3個自治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加拿大國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國國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澳大利亞聯邦國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瑞士國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瑞典國旗

Ⅲ 德國國旗的歷代國旗

中世紀時期
神聖羅馬帝國並沒有專用國旗,但是黑色和金色是神聖羅馬皇帝的代表色,並常常被用於他們的標志:金色的背景上的一隻黑色的老鷹;關於這個標志的最早記錄為海德堡馬內塞古抄本。在13世紀後期或14世紀早期之後,鷹的爪和嘴被染為紅色(紋章學中被稱做:金底紅爪黑鷹,黑-紅-金三色搭配第一次用在國家標志上)。15世紀初期開始,雙頭鷹開始被使用。1804年拿破崙一世成立法蘭西第一帝國。為了和其抗衡,哈布斯堡王朝的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宣布他的個人領地為奧地利帝國並自稱為奧地利的弗朗茨一世。而奧地利帝國的國旗也就使用和神聖羅馬帝國的標志一樣的黑色和金色。由於拿破崙於1806年強迫帝國解散,弗朗茨二世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之後奧地利國旗到1918年為止一直是黑色和金色的。
紅色和白色在這段時期也常常被當成德國的代表色。當神聖羅馬帝國參加十字軍東征的時候,除了黑-金的帝國標志外,還有紅-白軍隊被使用。它被稱為聖喬治旗, 紅底白十字架:恰恰和英國國旗聖喬治旗顏色相反。紅-白色也曾是 漢薩同盟 (13到17世紀)的代表色。漢薩商船即以紅白細長三角旗為他們的標志,而很多漢薩同盟的城市也以紅白做為市旗的基本色。現在紅-白仍然是很多前漢薩同盟城市,如漢堡或不來梅的代表色。
拿破崙時期
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倒塌,很多前神聖羅馬帝國的邦國加入了由拿破崙支配的萊茵同盟。當時使用綠-白-藍三色旗,表示它效忠於其保護者拿破崙一世.
1813年由呂佐夫志願軍為主力的德國反對拿破崙的解放戰爭暴發。這只軍隊主要由反對法統德國的學生組成。 他們是從德國各地自願集中於普魯士少將阿道夫·馮·呂佐夫的徽下,因此他們的軍裝是各式各樣,為了統一,軍服最終全部使用黑色。在加上金色(黃銅色)鈕扣和紅色的翻領和滾邊後,正好和前神聖羅馬帝國旗基色相同(金盾金色、鷹身黑色、喙和爪為紅色)。
這三種顏色的組合同時也成為了解放戰爭的格言:「通過流血(紅色)的抗爭從被奴役的黑暗(黑色)中得到自由的金色光芒。 」
德意志邦聯時期
德意志邦聯 (1815–1866)期間黑-紅-金三色逐漸確立了其作為國家代表色的地位。為了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的德國,1848年爆發的德意志1848年革命開始使用黑-紅-金三色垂掛旗。
1848年德國民族主義運動興起,希望能夠將鬆散的德意志邦聯改為政治上更緊密的統一國家,這面旗幟就被用來作為民主革命的標志。1848年3月9日這面旗幟正式被宣布為德國的國旗。1848年5月18日第一次德國國家議會在法蘭克福聖保羅教堂舉行。 1848年11月13日帝國法律公報宣布黑-紅- 金三色橫條旗為德國國旗。另外黑-紅-金三色旗同樣也是德國國民議會艦隊(1848 –1852)的軍旗。
普魯士崛起時期
但是德意志邦聯內最有實力的國家普魯士並不歡迎革命,他們在1867年成功統一德國北部,建立北部德國邦聯,當年的6月25日他們採用一面紅、白、黑的三色旗為國旗。官方解釋為黑-白代表普魯士,紅-白則代表所有漢薩同盟的城市。普魯士皇帝威廉一世,對這個顏色組合也非常滿意,因為黑-白代表了普魯士而紅-白代表了勃蘭登堡選帝侯。黑-白-紅三色旗的使用基本上沒有得到反對,原本使用黑-紅-金三色旗的首要目的也是為了德國的統一而不是因為其顏色的緣故,取消掉金色也同時說明當時的德國聯邦不再包括奧地利帝國。在普法戰爭後,其他南德聯邦和北德意志邦聯聯合,於1871年完成了德意志統一,霍亨索倫王朝成為新的德意志帝國的統治者,黑-白-紅三色旗最終於1892年成為德意志帝國的國旗,其一直被使用到1918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後帝國的終結日。
魏瑪共和國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於1919年8月14日成立了魏瑪共和國,其再度啟用黑-紅-金三色旗為德國國旗, 因為其代表了德國的民主。而原來的黑-白-紅三色旗根據魏瑪憲法代表了君主獨裁製,雖然作為國家標志得到保留,但是必須進行修改:在其左上角加上了黑-紅-金三色旗。黑-紅-金三色旗的推行在當時的德國引起了一場國旗斗爭。君主主義者和納粹主義者都贊同使用原本的黑-白-紅三色旗並嘲弄黑-紅-金三色旗為:黑-紅-芥末。1919年7月3日關於選擇德國國旗的最終投票在德國國會舉行,黑-紅- 金三色旗以211票的同意和90票的反對獲勝。對貿易用旗則達成了妥協,仍然使用黑-白-紅三色旗為底色。 1921年7月31日出台的第一部國旗法令更是具體規定了其他各種相關旗幟,其中包括五張以黑-紅-金和五張以黑-白-紅為底色的旗幟。這些復雜的法令並沒有讓任何人滿意,他們任然認為自己的觀點才是德國真正的國旗。 1922年,出於妥協,魏瑪政府重新使用黑-白-紅三色旗作為外交用旗。
納粹德國
1935年9 月15日頒布的《帝國國旗法》規定到,從這一天開始德國國旗只能是卐字旗(帶左旋的卐字),不能再使用黑-白-紅三色旗作為國旗。赫爾曼·戈林以國會主席的身份在紐倫堡的一次談話中解釋了這個改變的原因: 舊的國旗(指黑-白-紅三色旗)飽含了榮譽,但是她只是代表了德國過去的榮譽。我們對舊的黑-白-紅三色旗的尊重,妨礙了我們對這種旗幟隱含在勝利的標志下的反動意義的注意。
禁止使用黑-白-紅三色旗的一個比較公認的原因是於1935年7月26日發生在紐約的「不萊梅號事件」:在德國班輪「不萊梅號」在紐約港口靠岸時,一群「反納粹遊行」參與者爬上不萊梅號並將納粹的卐字旗撕成碎片投入哈德遜河。四天後德國大使向美國政府投了封尖刻的抗議信,文中指出德國國旗被「玷辱」了。美國方面卻以卐字旗只是納粹黨旗,而作為德國國旗的黑-白-紅三色旗並沒有受到損壞為理由推卸責任。這個事件最終讓希特勒決定修改國旗法。
二戰後
二次大戰後,盟國管制理事會的通過的第一項法令即是永久廢除納粹的所有標志歐洲許多國家,特別是德國,嚴禁卐字標志和卐字旗在公共場所張貼或發放。
二戰結束後德國被盟國和蘇聯分區佔領,盟軍佔領區的臨時管理政府廢除了納粹黨旗,而使用一面缺角的藍、紅、白條紋旗作為德國的標志。1949年5月9日,西德成立,再度使用歷史悠久的黑、紅、金旗幟。共產主義的東德(蘇占區,即民主德國。)原先使用的國旗與西德一樣為黑、紅、金三色旗,但在1959年10月1日在國旗上加入了國徽的圖案。1990年兩德統一後,三色旗終於成為全德國的國旗。

Ⅳ 德國國旗叫什麼名字

德國國旗可以稱為黑紅金三色旗。

Ⅳ 各國國旗圖片及名稱是什麼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紅色象徵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星及其相互關系象徵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五角星用黃色是為了在紅地上顯出光明,黃色較白色明亮美麗,四顆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這是表示圍繞著一個中心而團結,在形式上也顯得緊湊美觀。

Ⅵ 德國的國旗及意義

黑紅金三色旗 聯邦德國國旗。三種顏色成條狀排列在旗幟上,從上至下:黑、紅、金。1815年德國大學生成立了德國學生社團,效仿法國人把三色旗作為社團的旗子。很快這種三色旗就成了資產階級爭取自由的象徵,不久被禁止。1848年,德國資產階級革命又重新樹起黑、紅、金三色旗,德意志聯邦各諸侯也宣布黑、紅、金為其聯盟的旗幟顏色。1866年聯盟軍隊高舉黑、紅、金三色旗與普魯士作戰,結果失敗了,普魯士把國旗的顏色定為黑、白、紅。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黑、白、紅三色旗成了失敗的象徵,自由資產階級和社會民主人士要求重新使用黑、紅、金三色旗。1919年憲法委員會對國旗顏色投票,結果是,帝國國旗為黑、紅、金,商船旗是黑、白、紅。1935年希特勒上台後,把帝國和商船的旗子統一為黑、白、紅三色,這就是卐字旗:紅色打底,黑色的卐字位於白色的圈子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9年,德國決定以象徵資產階級自由的黑、紅、金三色旗為國旗,並寫入基本法。

Ⅶ 德國的國旗是什麼樣子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國旗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國旗,旗幟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5:3;自上而下由黑、紅、金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國旗黑、紅、金3種顏色長久以來象徵的是泛日耳曼民族爭取統一、獨立、主權的雄心。其中黑色代表嚴謹肅穆;紅色象徵燃燒的火焰,激發人民憧憬自由的熱情;金色象徵真理的光輝,決不會被歷史的泥沙掩埋。

德國國旗確立歷程:

1818年,德國國旗的黑、紅、金三色由公眾輿論在爭取民主自由和國家統一的斗爭中創造出來;1919年,《德國魏瑪憲法》規定德意志聯邦旗色為黑紅金三色;1948年,聯邦德國恢復象徵自由、統一的黑、紅、金三色旗;

1990年,黑、紅、金三色旗成了統一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國旗;1996年,德國發布了關於垂掛式政府專用旗的規格;1999年6月2日,德國聯邦政府頒布了關於國旗的官方設計方案。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德國國旗

Ⅷ 德國的國旗、國花、首都、著名建築、地理位置特色

(一)德國的國旗:

(二)國花:藍色矢車菊(Blue Cornflowers)是德國國花,象徵幸福的矢車菊的故鄉在歐洲。

(三)首都:柏林(Berlin),是德國首都、最大的城市,政治、經濟中心,現有居民約350萬人。柏林位於德國東北部,四面被勃蘭登堡州環繞,施普雷河和哈維爾河流經該市。

(四)著名建築:

1科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Der Koelner Dom),位於德國的北萊菌-威斯特清倫州。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科隆大教堂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科隆大教堂與巴黎聖母院、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並稱為歐洲三大宗教建築。

2東德安全局博物館;位於柏林。原民主德國國家保安機關總部。最後一任部長埃里希。米爾克的辦公室可供遊人參觀。

3林德霍夫城堡;是純正的國王城堡,於1874至1878年間建成,是新天鵝堡主人路德維希二世生前唯一完成且經常居住地皇宮。

4新天鵝堡;這座中世紀風格的古堡建於1869至1886年,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統治時期下令建造的童話一般的皇宮。路德維希二世之死至今都是一個謎。

5弗森市:古老的舊城、高聳的城堡和SanktMang修道院是這里不容錯過的風景。位於山區阿爾格伊Lech河畔的老城海拔808米,是巴伐利亞州最高的城市。

6亞琛大教堂:卡爾大帝統治期間(公元748至814年),亞琛成為帝國的中心。其建造風格效仿拜占庭帝國的東羅馬教堂。

7浪漫之路:以維爾茨堡(Würzburg)為起點的浪漫之路直至阿爾卑斯山腳全長366公里,沿途無數城堡,名勝古跡使遊客目不暇接

(五)地理位置特色:•地形特點: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南部高原山地;中部是谷地寬廣的塊狀山地;北部波德平原,地勢地平.
•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河流水文特徵:水量大,季節分配均勻,無明顯汛期,含沙量小,無結冰期
•水系特徵:河網密布,流域面積大,流域地勢北高南低,支流多等.
•.德國南北部農業•南部:南部高原山地,日照時間長,河谷地區土壤肥沃,盛產葡萄、煙草、啤酒花和水果,河谷兩側的山地則為森林和高山牧場.
•北部:波德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較貧瘠,夏季溫和,冬季陰冷,日照時間少,不太適合發展種植業,住一套利用草場發展畜牧業.
地理位置:德國位於歐洲中部,面積為357042平方公里.和德國接壤的國家有:東邊有波蘭和捷克;南邊有奧地利和瑞士;西南邊為法國;西邊為盧森堡、比利時和荷蘭;北邊為北海、丹麥和波羅的海.在北海,德國擁有東弗里西亞群島、赫耳果蘭島和北弗里西亞群島的絕大部分.在波羅的海,德國擁有費馬恩島、呂根島和烏澤多姆島的大部分.海岸線長1300多公里.南部為高原山地,中部為丘陵和中等山地,北部為冰川平原.河流以萊茵河,多瑙河和西尼河為主.

親,如有疑問請追問,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借鑒網路部分資料

Ⅸ 德國國旗什麼樣(圖片)

德國國旗長方形,長寬之比為:5:3。旗面自上而下由黑、紅、金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

黑紅金為德意志民族所喜愛的顏色。黑、紅、金代表二戰後的共和民主政體體制,現在的德國聯邦和自由的聯合體:不僅僅是德國的自由,還包含了德國人民的民主自由。三色國旗可在機場、賓館、宴會和其他場合懸掛。聯邦政府機構和駐外使館等懸掛帶有黑鷹圖案的國旗。

(9)德國都有哪些國旗擴展閱讀:

德國旗幟的發展歷史,主要分為神聖羅馬帝國時期(962-1806)、北德意志聯邦時期(1866-1871)、第二帝國時期(1871-1919)、魏瑪共和國時期(1919-1933)、第三帝國時期(1933-1945)等時期。

神聖羅馬帝國並沒有專用國旗,但是黑色和金色是神聖羅馬皇帝的代表色,並常常被用於他們的標志:金色的背景上的一隻黑色的老鷹。

拿破崙時期使用綠-白-藍三色旗,表示它效忠於其"保護者"拿破崙一世。德意志邦聯(1815–1866)期間黑-紅-金三色逐漸確立了其作為國家代表色的地位。

德意志帝國時期採用一面紅、白、黑的三色旗為國旗。魏瑪共和國時期再度啟用黑-紅-金三色旗為德國國旗,1922年,出於妥協,魏瑪政府重新使用黑-白-紅三色旗作為外交用旗。1935年9 月15日頒布的《帝國國旗法》規定到,從這一天開始德國國旗只能是卐字旗(帶左旋的卐字),不能再使用黑-白-紅三色旗作為國旗。

1949年5月9日,西德成立,再度使用歷史悠久的黑、紅、金旗幟。1990年兩德統一後,三色旗終於成為全德國的國旗。

Ⅹ 德國 東德 西德旗幟

都採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國旗和國歌
「德國國旗是由三條等寬的分別為德國國家代表色"黑-紅-金"色的橫條組成的三色旗。黑-紅-金三色旗最早出現於19世紀早期,開始正式被使用是在1848年德國革命。短命的法蘭克福國民議會(1848–1850)提議使用三色旗為民主化德國聯邦的旗幟。一戰之後建立的魏瑪共和國也使用三色旗為德國國旗。二戰後的東西德都將三色旗作為自己的國旗,直到1959年東德在三色旗上加上國徽前這兩個國家的旗幟是完全相同的。從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後,黑-紅-金三色旗再次成為德國國旗。」

「德意志之歌(德語:Das Deutschlandlied)或德國人之歌(Das Lied der Deutschen)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現行國歌。曲譜為著名古典音樂家海頓作於1797年,後被定為奧匈帝國國歌的《帝皇頌》(即上帝保佑吾皇弗朗茨)。德國版歌詞為自由主義詩人奧古斯特·海因利希·霍夫曼·馮·法勒斯雷本教授(Prof. August H. H. von Fallersleben, 1798年-1874年)作於1841 年8月26日晚。1922年全部歌詞曲被魏瑪共和國第一任總統弗里德里希·艾伯特首次定為德國國歌。在納粹德國統治時期,第一段特別受重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52年,在聯邦總統豪斯和聯邦總理阿登納之間的一次通信中,西德政府定此曲為國歌,但除了第三段歌詞統一、法制和自由(德文Einigkeit und Recht und Freiheit)以外,其餘幾段歌詞可能引起爭議,不被採用為官方版歌詞。1991年8 月19日,聯邦總統魏茨澤克和聯邦總理科爾在通信中確認了「德意志之歌」對統一的德國的傳統意義。「德意志之歌」被正式確認為統一後德國的聯邦國歌。這首歌也也常以首句歌詞「德意志勝過一切」稱呼,但事實上從未以此為正式曲名。

二戰後同一時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的國歌是從廢墟中崛起。1990年德國統一,只有第三組歌詞統一、法制和自由確認為統一的共和國國歌。然而,統一、法制和自由只是西德的國家格言,並非德國。」

以上是從維基網路上扒下來的,希望能滿意

閱讀全文

與德國都有哪些國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