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戰時期的德國到底有多厲害
首先你要知道,希特勒在發動世界大戰之前面臨的處境。
第一,體現在資源上,德國缺石油、橡膠、猛、鉬、鎢等一系列戰爭必需的原料或稀有金屬,糧食無法百分百自給,礦產資源的自給率也只比日本強一點,開戰前資源儲備低的可怕,欠美國的債務快沒法還了。
第二,體現在軍隊上,是德國還缺人,全歐洲日爾曼也加起來,也就八九千萬人。
第三,德國缺少足夠安全的戰略縱深。
第四,因為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導致一戰前科技正在追趕英國的德國,到了二戰前軍工科技已經幾乎要出現斷代了,這導致1939年戰爭爆發時,德國軍隊軍備除了BF109戰斗機以外,從數量到質量全面落後對手一大截。
就這么一個處境,小鬍子居然敢開戰,還在1941年之前打的那麼順利,你說二戰時德國有多強?
B. 二戰時期的德國有多強大
二戰時候德國科技確實很發達,當時美國、蘇聯、德國的軍事實力排名 德國排名第一,依次為德國、美國、蘇聯,二戰結束之後就是美國強。據說二戰德國一天能造20輛坦克,每個月大約600輛。
航天方面
提到德軍的航天飛行方面,不得不提馮布勞恩,他被譽為現代航天之父,發明了V-1,V-2火箭,戰敗後投奔美國,1969年將第一艘載人飛船「阿波羅11號」送上了月球。確實是妖人,22歲一畢業就帶隊,毫不含糊,而且僅用了10年就搞出了完全可用的運載火箭(他那時候和從0開始也差不多),而同期其他國家還停留在科研的程度。他的同事,包括死在試驗場的一堆人,也都是大師水準,像低溫上面級之父埃里克當初就是東線的炮手,死前被救回佩內明德搞科研了。
德國航天和其他國家的區別,打個比方吧,類似老工程師和大學生之間的區別,一邊是身經百戰,一邊是毫無經驗。戰後德國科學家實際上起到了師傅帶徒弟的作用。當時的所有構想,無論是奇葩的還是可用的,德國人都交過學費了,後來者可以少走彎路。
當時納粹德國的確有在研究飛碟與時間機器,這聽起來很科幻,不過都還尚在
構思設想階段,要知道在大勢已去的時候,希特勒甚至派遣了探險隊遠赴西藏找到能夠摧毀世界的神器。
C. 二戰時期德國綜合實力在世界排名怎樣
德國法蘭克福,法蘭克福是德國首都和德國最大城市,法蘭克福是德國最大金融中心和德國最大經濟中心。
D. 一戰德國和二戰德國哪個實力更強
絕對看來當然是二戰,這二十年科技,戰術變化都很大嘛。相對來看,德三在德二面前就是渣渣。德二海軍敢正面杠英國人,德三黃水海軍就能陰個運輸船。陸軍?威廉二世要是知道德國的陸軍有一天被俄國團滅了,能把希特勒吃了……就算蘇聯和沙俄區別太大,德三陸軍敢說杠的過美國么?一戰德國可以算世界第一強國,二戰德國說白了就三板斧……
E. 二戰時的德國到底有多厲害
二戰時候的德國到底有多厲害?二戰時候德國科技確實很發達,當時美國、蘇聯、德國的軍事實力排名 德國排名第一,依次為德國、美國、蘇聯,二戰結束之後就是美國強。據說二戰德國一天能造20輛坦克,每個月大約600輛。
航天方面
提到德軍的航天飛行方面,不得不提馮布勞恩,他被譽為現代航天之父,發明了V-1,V-2火箭,戰敗後投奔美國,1969年將第一艘載人飛船「阿波羅11號」送上了月球。確實是妖人,22歲一畢業就帶隊,毫不含糊,而且僅用了10年就搞出了完全可用的運載火箭(他那時候和從0開始也差不多),而同期其他國家還停留在科研的程度。他的同事,包括死在試驗場的一堆人,也都是大師水準,像低溫上面級之父埃里克當初就是東線的炮手,死前被救回佩內明德搞科研了。
德國航天和其他國家的區別,打個比方吧,類似老工程師和大學生之間的區別,一邊是身經百戰,一邊是毫無經驗。戰後德國科學家實際上起到了師傅帶徒弟的作用。當時的所有構想,無論是奇葩的還是可用的,德國人都交過學費了,後來者可以少走彎路。
當時納粹德國的確有在研究飛碟與時間機器,這聽起來很科幻,不過都還尚在構思設想階段,要知道在大勢已去的時候,希特勒甚至派遣了探險隊遠赴西藏找到能夠摧毀世界的神器。
陸地方面
德國陸軍的裝備不僅先進,而且工業設計非常漂亮,給人的感覺更像是收藏與參觀用,而不是實戰。比如坦克,很多人認為德軍的虎式和豹式是二戰時期最先進的坦克,但是對比於蘇聯的T-34和斯大林坦克,其實德式坦克真不先進。德式坦克使用垂直裝甲,炮彈的殺傷力全靠厚重的裝甲來吸收,而蘇式坦克都採用傾斜裝甲,炮彈打中後傾斜的角度可以抵消一部分沖擊力,所以蘇式坦克裝甲不如德式的厚,但防護能力相等甚至更好,這點在斯大林坦克上體現的更明顯,擁有122mm口徑艦炮的斯大林坦克和擁有88mm口徑高射炮的虎王坦克都可以一炮擊毀對方,但虎式坦克平均裝甲厚達200mm左右,重60噸以上,而斯大林坦克僅重44噸,越野時速卻是虎王的兩倍左右。其次德式坦克採用後驅底盤設計,而蘇式坦克是全驅底盤,經過蘇聯戰場的證明,全驅底盤對戰場適應性更好,尤其是受反坦克武器的影響更小。當時德式坦克均是燒汽油的,而蘇式坦克是燒柴油的,柴油坦克被擊中後更不容易起火,而且冬季寒冷條件下啟動會快很多。再加上德式武器機械復雜,生產成本和維護成本都高的嚇人,這其實說明德國坦克設計能力不足,因為真正好用的武器不僅是單挑強,也必須是易於大量裝備而且簡單可靠的。經過二戰的多次證明,後來蘇式坦克設計思路成為了戰後坦克設計的主導思想,而德式坦克除了選美和比武之外是無法在實戰中與蘇聯坦克抗衡的。虎王坦克可以一挑五、一挑十,但蘇聯的坦克是拖拉機廠都可以製造的,幾十輛換一輛也不虧。
海軍方面
與坦克相同境遇的還有德國海軍,且不說德國統帥部思想怪異,戈林元帥竟然認為航母應該歸空軍指揮,德軍在大型水面艦艇的設計思路上仍沉浸在巨艦大炮的時代,唯一比日本人聰明的就是認識到潛艇的作用是打擊補給線而不是打海戰,但是直到戰爭結束才只有一艘未完工的齊柏林伯爵號航母,只能說德國海軍不論造出多麼大的戰列艦,在整體理念上跟英美的差距實在是大。戰爭初期所有巨大而昂貴的建造計劃消耗了大量貴重的原材料,嚴重影響了陸軍和空軍的發展和運行。加上希特勒本人對潛艇感興趣並不重視海軍,脾斯麥、提彼茨這種排水量兩倍於英國皇家海軍旗艦的戰列艦再先進也是落後的,日本還有武藏與大和號這種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戰列艦,但是有什麼用呢?
德國當時的軍事和科技的確很發達,但真正用在實戰上的似乎只有航空和坦克的一些方面,只能說是幫美蘇試錯了,很多完全不具有可行性的方案當時德國人都做了。德國的航天先進性無可置疑,主要是馮布萊恩本人,V2導彈發動機完全可以算是一個里程碑,與蘇聯和美國前輩徹底拉開了5到10年差距,不光先進,而且特別成熟,完全可以滿足第一代航天器的需要。德國只是迫於戰爭形勢把一些還在實驗階段的武器過早的用於戰爭了。
二戰時德國領先於世界的十項實用軍事技術
1、火炮技術。世界上最大口徑最大威力的火炮,德國800mm多拉,AP彈重7.1噸,能遠距離穿透1米厚的鋼板、7米厚的鋼筋混凝土或30米的地面;世界上最高初速最遠射程的火炮,德國310mmK5,151.3千米;世界上最遠射程的海戰命中,德國沙恩霍斯特號24175米命中光榮號,並且在隨後的24175米—23450米距離間,沙格兩艦連續命中光榮號5次以上;世界上最遠射程的坦克交戰命中,德國虎I、虎II坦克,3千米以上,多次。
2、裝甲材料技術。二戰世界上最優質的軍艦舷側裝甲是英國的1930CA(引進自捷克)和德國的KCn/a;最優秀的軍艦水平裝甲是德國WH鋼;最優秀的軍艦結構用鋼是德國ST52;最優秀的坦克裝甲是虎I坦克正面的鎳鉻表面硬化合金鋼。
3、發動機技術。二戰世界上最大功率的坦克汽油發動機,德國HL230700馬力;最大功率的坦克柴油發動機,鼠式坦克的柴油機,1200馬力。
4、潛艇技術。世界上最大潛深的潛艇,德國;操控性最佳的潛艇,德國;代表二戰人類潛艇技術最高成就的潛艇,德國XXI型。
5、導彈技術。世界上第一種反艦導彈,德國Hs283A;世界上第一種制導炸彈,德國弗里茨X;世界上第一種防空導彈,德國"萊茵女兒"型;世界上第一種空空導彈,德國X4型;世界上第一種反雷達導彈,德國BV246;世界上第一種反坦克導彈,德國X7"小紅帽"型;世界上第一種彈道導彈,德國V2;世界上第一種巡航導彈,德國V1。
6、噴射機技術。世界上第一種實戰型噴射機,德國Me262。
7、光學儀器技術。蔡司公司,德國。
8、液化煤技術。用煤合成重油、柴油、汽油等。如果日本擁有相同的能力,就不必南下進攻美國,走向滅亡之路了。
9、軍人戰術經驗及武器操作技術。世界頭號戰斗機王牌,德國埃里希-哈特曼;世界頭號潛艇王牌,德國奧托-克雷齊默爾;世界頭號坦克王牌,德國奧托-卡爾尤斯;世界頭號轟炸機王牌,德國漢斯-魯德爾。
10、工人工作態度、經驗及工藝技術。花費巨大的工作量,近乎於偏執的最求完美,變不可能為可能,把設計相對保守的老虎坦克、俾斯麥戰列艦等全部打造成讓敵人聞名色變的一代精品。
F. 二戰時德國和日本哪個厲害
這個比較要分開來說
(1)從陸軍來說:德國完爆日本。日本的陸軍戰術其實主要停留在一戰後期或者一戰結束那個時期,從諾門坎戰役就能看出來,日本的陸軍在歐洲的「彈幕」和「鋼鐵洪流」之下真的差的太多了。從另一個側面也能看出來,日本的《步兵操典》是在普魯士的《步兵操典》的基礎上來的,在1939年在諾門坎大敗後在1940年才又一次修改了該書,所以日均的補兵相對而言德國是比較落後的,不過比英國強,至於美軍,那個時期的美軍更是一戰時期的陸軍思維,所以日本比這兩者強一些,就算後期,美軍也更多的是炮火覆蓋主義(陸軍的謝爾曼真的比蘇聯和德國的坦克差遠了),直到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時期才形成了類似特種作戰的一些思維,才有所進步。
(2)海軍:日本完爆德國。日本的太平洋艦隊,的總噸位數和艦船數量真的遠超德國,作戰能力也強出許多,在特果只能偷偷摸摸玩「海狼」的時候,日本已經可以玩「大規模航母轟炸」和海上對決了,德國某些指揮官還停留在「大炮巨艦」時代,要不是日本指揮官的自大和運氣不好,估計日本可能還能再挺一段時間。
(3)空軍,這點德國的製造能力太強了,日本就差了一些,零式雖然是一款不錯的戰斗機,但是只有一款,而且數量還有限,德國的戰斗機也不是吃素的,這方面沒有完爆一說,德國略強。
(4)國內生產能力:二者其實差不多,但是德國更能「自給自足」一些,日本則純靠進口,包括石油,鋼鐵等等日本也都是進口,不然他也不會想著去佔領東南亞,所以就工業能力來說德國也強於日本。
(5)以戰養戰的能力,這點日本就差的更遠了,日本當時想從各地拿到資源,但是直到最後也沒有拿到多少資源,德國可是真的生產出了東西的,所以德國的以戰養戰的能力也比日本強一些。
綜上個人認為德國在二戰時期是比日本強的。
G. 二戰期間德國的戰鬥力有多強
從綜合實力來說,二戰時期的德國戰鬥力非常強悍,國家整體實力已經達到了最巔峰的水平,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無論是從武器裝備來說還是人員素質來說,德國都處於世界最頂級的水平。
三、世界上第一個研究出噴氣式戰斗機的也是德國,德國的潛艇技術也非常先進,在當時強大的美國都比不上德國,而且在軍隊方面,德國在最巔峰時期有將近1000萬士兵,依靠著強大的兵員素質,在二戰剛開始的時期德國僅僅用了36天就擊潰了波蘭,讓世界為之震驚,隨後就用四個小時擊敗了丹麥,創造了奇跡。
H. 二戰最厲害的德軍將領是誰
最強的有三個,分別是: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隆美爾,這三個人是當時德軍中最傑出的將領。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他是「閃擊戰」的創始人,也是「裝甲戰」、「坦克戰」的倡導者,被稱為「德軍裝甲兵之父」。
埃里希·馮·曼施坦因:10月調任西線A集團軍群參謀長,提出以裝甲部隊經阿登地區入侵法國的作戰計劃,為希特勒所採納。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就成了笑話,然後英法聯軍被一路打到敦刻爾克。
埃爾溫·隆美爾:1940年2月任德軍第7裝甲師師長,使該師贏得了「魔鬼之師」的稱號。1941年1月希特勒挑選隆美爾中將任駐非洲軍團軍長。他到達北非後,不到兩個月,就迅速扭轉了北非戰局的初期局勢,被提拔為上將,1942年6月被晉升為德國陸軍元帥。綽號「沙漠之狐」、「帝國之鷹」。
他們三人被稱為納粹德國三大名將。